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67W

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教學設計

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教學設計

授課時間

年 月日星期第 節課

章節名稱

緒論 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主義

教學目的

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瞭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過程和發展階段,掌握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理解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掌握學習、運用科學理論的原則和方法。

教學重點

1.馬克思主義的內涵

2.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3.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相統一的理論

4.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

教學難點

1.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2. 當代馬克思主義依然是我們行動的指南

教學方法

啟發式和與之對應的注入式

課程資源準備

教材、多媒體、PPT

主要內容、邏輯結構與教學建議

明確把大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使命。着重説明祖國的未來和大學生個人的前途與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關係,激發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對馬克思主義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趁熱打鐵回答什麼是馬克思主義。首先,在橫向上從四個方面揭示馬克思主義的內涵,着重指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明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徵,重點説明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了科學性與革命性統一的理論體系,是科學理論與科學信仰的統一。其次,從縱向上即形成和發展的角度,深化對馬克思主義本質特徵的理解。着重説明:面對相同的素材背景,如果沒有馬克思、恩格斯在實踐中發生的立場轉變和方法的科學化,就不會由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產主義理想;共產主義理想與社會發展規律相一致,然而社會規律的暴露需要一個過程,也就是説馬克思主義的產生離不開時代提供的客觀條件和思想素材。馬克思主義作為時代的產物,必然隨着時代的變化而發展。時代是分階段的,與之相適應馬克思主義必然發展為不同的階段。重點批駁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無用論”。最後,説明如何學習和信仰馬克思主義,做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依據本部分的教學內容與邏輯結構,教學可以依照教材內容,構成5個教學模塊展開教學,每個教學模塊教學時間安排依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程度而定。如果前4個模塊用時超了,第5個模塊就以自學為主,視學生的中學知識背景和學習態度來決定。

教學中需要講清楚的基本問題

(一)課程內容的定位

學習一門課程需要了解什麼?

1、究竟這門課程因何而設?2、課程想解決什麼問題?3、課程的意義是什麼?

4、課程在整個文化體系、學科體系以及認知體系中佔有怎樣一個位置?

5、課程的要求

(二)專題學習導入

問題一:在人類千年歷史中,你認為最了不起的是什麼人?為什麼是這個人?

案例1

當人類即將邁進21世紀的時候,英國廣播公司(BBC)在金球範國內舉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網上評選活動。結采,馬克思位列榜首,在有人宣楊馬充思主義“過時論”、社會主又“終結論”的今天,這個評選結果的確發人深省。

案例評析:

現實的困惑:馬克思的當選和馬克思主義的評價之間的差異。西方人認可的是馬克思本人的思想力量和人格魅力及其在經濟社會領城的成就,而對於馬克思主義則沒有提及。因此,馬克思等經典作家的理論和方法作為主義出現的時候,是否仍然會有如此大的魅力,這需要時代的迴應。

問題二:在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及“馬克思主義”。

1、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課程導入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這是談論馬克思時最基礎的一個問題。對於概念的追求,是人類認識的思維習慣,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要。概念就像框一樣,通過自己特有的邊界將自身與其他事物劃分開來。對於主義的認識同樣也要遵循人們對於概念的認知模式,而主義前所加的人名只是明確了主義的主體以及可能的服務對象,並不會改變主義本身的內涵。同樣的方法也適合於對馬克思主義的定義。

主義+人名確定了主義的主體——創造者完善者踐行者

馬克思主義誕生160多年來,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強大生命力的根源就在於它的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不是碎片化的對於外在世界的思考或者隨意的漫談,而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完整的科學體系。同時,它的內容涵蓋了社會的政治,前的這種發展並沒有從普遍規律的角度出發,全面地認識我們生存的世界以及自我思維的存在,更沒有將社會形態的轉變,即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作為具有普遍規律的學説來認識。

課本上對馬克思主義的概念界定。

2.馬克思的生命軌跡——分享講解馬克思成長的故事,拉近學生與馬克思的距離。

(1)大學時代:從叛逆青年到超級學霸

學習——轉學——專業轉向;相愛——訂婚

馬克思的求學經歷説明,年輕人的“壞”有兩種,一種是面對現實的冷酷,放棄青春理想後的自我放逐;另一種是懷揣理想,但面對理想和現實的落差,理想一時難以實現,又想不通而形成的叛逆與發泄。

讓馬克思華麗轉身的思考絕不是胡思亂想,而是建立在紮實讀書基礎上的理性思考。

馬克思是誰?

他無數次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中。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在德國小城特利爾呱呱墜地,從此開啟了傳奇的一生。他的大學生活和職場生涯屢經波折,他的一生輾轉多國、漂泊不定。他與燕妮的愛情轟轟烈烈,他與恩格斯的友誼堅如磐石。他對現實的解剖入木三分,冷靜地像一名醫生;他對未來的預見高屋建瓴,浪漫得像一位詩人。他是廢寢忘食、對真理孜孜以求的學者,他是嫉惡如仇、對壓迫憤然亮劍的鬥士。他是改變世界的思想家,他是信仰堅定的革命者。

馬克思的成長經歷: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出生於德國特里爾的一個猶太律師家庭,小正太馬克思才華橫溢,在家裏備受寵愛。中學時的馬克思成績優秀,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十七歲時就把“為人類幸福而工作”作為自己的人生夢想。然而中學畢業進入波恩大學的馬克思,卻從三好學生變成了一個“壞”小子。

1835年,馬克思遵照父親亨利希的安排,進入德國波題大學法律系讀書,希望畢業之後成為一名律師。但是,馬克思在被恩大學並沒有好好學習,而是花錢大手大腳,經常花天酒地,從他和父親的通信來看,馬克思在波恩大學一年花掉了700塔勒。700塔勒是什麼概念呢?當時的富家公子一年也不過花掉500塔勒,而且馬克思後來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主編《德法年鑑》,那時候他一年的薪水也才500塔勒。更讓老馬頭疼的是,小馬在大學期間還加入了一個叫“特里爾同鄉會”的組織,最後他還成了這個組織的頭兒。這個同鄉會就像是咱們在大學裏的老鄉會一樣,總組織一些聚會活動,但是他們聚會的地點,就是在波恩各地的酒館裏。酒後他們偶爾還要和其他學生打架決鬥,甚至還曾被學校關過24小時的監禁。話再説回來,老馬看着自己的兒子在波恩大學胡鬧,知道這不是辦法,就安排馬克思轉學去了柏林大學。老馬曾經公開表示過:“我不僅批准我的兒子卡爾·馬克思這樣做,而且我希望他能在柏林大學繼續他在波恩大學開始的法律和公共管理課程。”搬到柏林是馬克思生活中的一項重大變動。柏林和萊茵城市波恩相比完全是兩個世界。轉學之後,小馬的精神面貌的確得到了改變,從無望的酗酒文青變成了靠譜的學術宅男。這也讓世界上少了一個詩人,多了一個大神級別的大牛思想家。在這個階段馬克思大量讀書,並且自學英語和意大利語,翻譯了那個提出著名“塔西佗陷阱”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亞志》和奧維狄烏斯的《哀歌》等名著,甚至還想建立一個法哲學體系。

從外因來説,柏林大學嚴謹的學風讓馬克思一改從前的浮誇,開始專心於學術研究。柏林大學又名洪堡大學,自從1810年建校開始就一直是德國的最高學府,可謂是大師輩出,羣星璀璨。黑格爾甚至曾經説過,沒有洪堡大學,就沒有光輝燦爛的德意志文明。和馬克思同時代的哲學家費爾巴哈,也曾經在柏林大學讀書。馬克思説,柏林大學學風太好了,這裏的學生沒有不認真讀書的,也從不考慮什麼喝酒打架的事情,和柏林大學比起來,德國其他大學簡直就是酒館。顯然這次轉學對馬克思影響較大。馬克思自從解鎖了柏林大學這個新地點,就像玩遊戲開了外掛一樣,開始拼命地讀書。

從內因來説,馬克思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視精神追求的人。他從小博覽羣書,而且志存高遠,十七歲的時候語出驚人,説自己要“為人類幸福而工作”,這是何等抱負和胸懷!

馬克思成長給青年人的啟示:

只思不讀,走火入腐;又思又讀,立地成佛

馬克思的求學經歷給我們最大的啟發或許就是思考讓叛逆閃閃發光。不過,讓馬克思華麗轉身的思考絕不是胡思亂想,而是建立在紮實讀書基礎上的理性思考。馬克思之所以走出叛逆,走向偉大,不但因為他善於思考,而且因為他大量閲讀。當年曾經有小朋友給楊絳先生寫過一封信,信裏洋洋灑灑表達着自己對人生的困惑與不解。楊絳先生的回信既誠懇又毫不客氣:“你的問題在於你讀書不多而又想得太多。”

楊絳先生的回答其實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心態—浮躁。浮躁其實就是不知以為知,少知以為多知,説白了就是不讀書,但又自以為是,就是俗語所言,一瓶不滿半瓶咣噹。

現在一些年輕朋友,每天喊着空虛寂寞冷,要麼玩世不恭,要麼憤世嫉俗,要麼娛樂至死,看韓劇、追歐巴、打遊戲、玩桌遊,就是不讀書,自己胡思亂想瞎琢磨一通,反而覺得自己獨立思考白裏透紅與眾不同,天下無敵,這其實就是拿幼稚當個性。“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讀書就像練內功,練武之人若沒內力,強行練武功祕籍容易走火人魔,倒行逆施。學習思考就像吃東西,得有原料,不然只能消化自己原有的組織,長久下去新陳代謝必然失調。

古有苟子《勸學篇》: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史之所學也。今有習近平總書記的“勸學篇”:勤於學、敏於思,堅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以學增才。

(2)馬克思的愛情——最好的愛情不是物質上的門當户對,而是精神上的勢均力敵。

愛情:在精神契合面前一切皆浮雲

為了追求燕妮,馬克思實施了三步計劃:第一步:寫情書,但被燕妮委婉拒絕;第二步,迂迴戰術,收服燕妮的弟弟和閨蜜,幫其講好話;第三步,寫情詩,

在這裏要説幾句題外話。現在的年輕人搞對象通常都是打個電話、發條微信。在這裏,要給各位小主們提醒一句,能用嚴謹而精練的語言表達愛意的那才是高手。縱觀人類歷史,什麼最值錢?當然是才華。

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故事聽起來真的像是童話一樣,才華橫溢的王子和美麗聰明的公主排除萬難終於走到了一起。但是現實的殘酷永遠不會和童話走到一個節奏上。馬克思是一個剛毅堅強的人,不願給任何資本家效力,一度窮困流倒。婚後兩人就住在一個簡陋的出租房裏。燕妮高貴、優雅、聰明,不但在生活上照顧馬克思,在事業上也成了他得力的助手。馬克思雖然寫了大量的著作,但字跡潦草很難辨認,每次把稿子送到印刷廠之前都得讓燕妮親筆抄一遍。所以説,如果沒有燕妮,這些偉大著作的間世就不會那麼順利。曾經有歷史學家説,馬克思追到燕妮,是這位天才的領油所獲得的第一個輝煌的勝利。

精神契合:愛情的金鑰匙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站着一個偉大的女人。燕妮絕非等閒之輩,馬克思身上最開始吸引她的當然是才華,但是才華不能當飯吃,後來兩個人在生活那麼艱難的情況下,燕妮還不離不棄。那是因為兩個人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他們都有着鮮明的無產階級立場和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正是馬克思和燕妮之間那種共同的價值追求,才讓他們的愛情始終保持新鮮,才讓他們能攜手走過四十年的風風雨雨。

最好的愛情不是物質上的門當户對,而是精神上的勢均力敵。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讓我們看到,最好的愛情不是物質上的門當户對,一而是精獨上的勢均為敵。

3、走進馬克思和他的朋友圈

馬克思的身份:馬克思是一個懂歷史的經濟學家,懂經濟的哲學家,懂哲學的歷史學家。

這使得馬克思鑄就了偉大的學説了著作。

(1)馬克思朋友圈裏最重要的一位朋友——恩格斯

在馬克思的眼裏,什麼加官晉爵,金錢誘感,那全意是評雲。因為不被當局接受,老馬攜帶着他的共產主文理想倒處流亡。而恩格斯則把馬克思的生活困難看微自己的離難。省吃儉用,把節省下來的錢都給了馬克思。有一年,老馬實在是揭不開鍋了,他原磨着讓兩個閩女撥個地方打工去。恩格斯知道後,當時就炸了,説你老馬這是要幹嘛呀?沒錢就説,有啥過不去的事啊!馬上就把錢給他寄過來了。要説這恩格斯是真講究,馬克思也不含糊。遇到恩格斯落難的時候,馬克思同樣撥刀相助。這不,有一次恩格斯逃亡到瑞士,一着急,連吃飯錢都沒帶,兜裏就剩點毛票。馬克思知道這事兒的時候正生着病,但他一點兒沒耽誤就把家裏所有的錢全部寄給了恩格斯。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僅在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更重要的是他們在事業上也是黃金搭檔。在倫敦的時候,每天下午恩格斯都去馬克思家。他們討論各種政治事件和科學問題,一連談上好幾個小時,各抒己見,滔滔不絕,有時候還進行激烈的爭論。雖然説後來馬恩這對超級組合分開過一段時間,但是距離根本阻止不了他們的交流。他們時時刻刻設法幫助對方,為對方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到驕。馬克思管應給一家英文報紙寫通跟稿時,還沒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幫他翻譯。思格斯從事著連的時候,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幫助他編寫其中的某些部分。

1883年,馬克思逝世。這使恩格斯悲痛萬分。朋友們勸他去旅行,散散心。但他想到馬克思生前用畢生精力寫作的《資本論》還沒完成,就謝絕了朋友們的勸説,着手整理和出版《資本論》的最後兩卷。他日以繼夜地抄寫、整理、補充、編排,幾次累得生病。他花了整整11年時間,才完成了這部偉大的著作。為了幫馬克思整理未完成的《資本論》,他放下了自己手頭的《自然辯證法》,最後導致他這部著作沒有完成,留給後世的還只是一部草稿。11年是一個什麼概念?從成就上講。比如海室,203年誕生時的年銷售額是3400萬。從長度上講,這11年可能就是一個小動物一生的時間。但是這11年對恩格斯而言,他大部分時只做了一件事,只為自己的兄弟。恩格斯説:“這是我喜歡的勞動,因為這時我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在40年裏,在向着共同目標的奮鬥中,他們難立了偉大的友誼。列寧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關係有個評價:(恩格斯)替他天才的朋友堅立了一座莊嚴宏偉的紀念碑。在這座紀念碑上,他無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滅地銘刻上去了。”

摯友情,萬年長

如果説馬克思是張揚酒脱的文科男,那恩格斯就是嚴道收斂的理工男。

馬克思行文:文思如泉漏,肆意汪洋,洋洋灑酒,詩詞典故信手拈來。

恩格斯行文:乾淨嚴謹,邏輯清晰,一是一二是二,了是丁卵是卯,一板一眼,無可挑剔。

馬克思的文章猶如熱氣沸騰的重慶火鍋,豐盛可口,辛辣撲鼻。

恩格斯的文章則猶如温吞精緻的陽春麪,簡約年服,流人心脾。

(3)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格魅力

馬克思、恩格斯創造的理論以其光輝的科學魅力,吸引和指導着世界無產階級和人民羣眾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鬥爭,而他們本身的人格魅力也吸引和鼓舞着億萬人民的人生追求。大體説來,他們的人格魅力可以分為六個基本方面,即人民的立場、革命的信念、淵博的學識、行動的意志、真摯的情感、平凡的生活。

1.人民的立場

馬克思和恩格斯自始至終秉持着人民的立場。馬克思的中學作文中就主張“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他和恩格斯的一生,都在實踐着一種人民的立場。馬克思、恩格斯同情民眾疾苦,自覺地站在貧苦大眾一邊,特別是站在受着資本主義剝削和壓迫的工人階級一邊。恩格斯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就是他深入工人羣眾日常生活進行調研的結果。普魯士統治者鑑於馬克思的傑出才能而試圖籠絡他入閣做官,遭到馬克思嚴詞拒絕。這種人民的立場,事實上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和工作的強大的動力。在艱難的時候,他們正是從這一使命上吸取堅持的力量,並鼓舞着他們走向人生的目標。

2.革命的信念

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堅定的革命信念。他們儘管在早年時期就失去了宗教信仰,但他們都是有信仰有信念的人。如果説對人民、對工人階級的忠誠,對共產王義理想和事業的執着追求是他們的信仰的話,那麼作為這個信仰的一部分,他們要推翻剝削和壓迫的舊世界的革命理想和意志,則是他們的堅定信念。革命不是好玩的事,它需要和體現的是堅強。馬克思和恩格斯無疑都是堅強的人。

3.淵博的學識

馬克思和恩格斯擁有淵博的學識。他們二人都具有優越的天然察賦,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酷愛學習、終生不倦的學習者。馬克思在大學的專業是法律,但他的興趣則是歷史和哲學以及文學藝術。後來走向社會,又開始對經濟與政治問題的研究。馬克思的《資本論》、恩格斯的《反杜林論》,都是包括多門知識的“百科全書”。恩格斯知識廣博,在任何時候都能飛速地寫作。他對軍事問題有深刻研究,普法戰爭時期他化名寫的若干軍事評論中的論斷和預言,屢為戰爭進程所證明,被人們誤認為資深將軍。而“將軍”也正是朋友們對恩格斯的稱呼。馬克思和恩格斯都精通多門外語,為他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極大便利。他們的著作不都是用德語撰寫,有的是用法語,有的是用英語,還有意大利語等。恩格斯能講二十幾種語言。馬克思用法文寫《哲學的貧困》,就像法國人一樣細熟。為了研究俄國的經濟問題,他晚年還自學俄語。知識淵博固然可嘉,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要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這樣的極為少見的深刻的思想家,如果説有的理論家苦於缺少思想,那麼馬克思則苦於思想過於豐富而使表達出現困難。

4.行動的意志

馬克思和恩格斯凸顯着行動的意志。他們雖然作為學者在書齋中工作,但不是那種純稱“書齋中的學者”,不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相反,他們有着突出而頑強的行動意志,是把思想和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行動型學者”或“學者型行動者”。

5.真摯的情感

馬克思和恩格斯有着真摯的情感。從事抽象真理研究的人,可能在情感生活中會有所貧乏;着眼於宏偉社會事業的人,可能在個人情感體驗方面不夠細膩。但這也不過是可能而已。馬克思和恩格斯算是研究抽象真理的人,但他們在有着充分的理智生活的同時,並不缺乏情感生活,並沒有把自己變成不懂感情的機器人。馬克思在愛情生活方面很是順利而完美,大學時代就與特利爾最美麗的姑娘訂婚,在相互等待七年後完婚。出身貴族家庭的燕妮,跟隨馬克思走上一條充滿驅逐、流亡、貧困和動盪的生活之路。在19世紀50-60年代的艱難歲月裏,燕妮受盡生活的磨難,卻仍把為馬克思着清稿件的辛勞看作是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恩格斯年輕時戀愛失敗,但他走向工人的生活時,得到了愛爾蘭女工瑪麗·白恩士的愛情。後來瑪麗去世後,瑪麗的妹妹莉希·白恩士成為恩格斯第二位夫人。除了真摯的愛情,還有真摯的友情,即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關於這種友情,列寧説它超過了人類關於友誼的一切最美好的傳説。

6.平凡的生活

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有着平凡的生活。他們無疑是偉人,這誰也無法否認,但他們也是平凡的人,有着平凡人的生活,也有着平凡人的喜怒哀樂和煩惱。這其中,也包括他們在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小小的情趣和缺點。馬克思工作之餘常和孩子們一起郊遊,路上一同背誦莎士比亞的作品,並根據路程遠近為他們編制長短不同的故事。馬克思還跟外孫一起玩耍,趴在地上讓外孫當馬騎。恩格斯愛好廣泛,騎馬、品酒樣樣在行,而且十分健談。此外,生活中他們也會有缺點不足。比如有時粗心,有時急躁和粗暴,等等。也許,對於本來就平凡的人來説,這種平凡的經驗算不得什麼人格的魅力,但是對於本來就是偉人的人來説,一定的平凡卻使他們的人格更為真實、更加豐滿、更為可愛。

(4)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

結合課本章節進行討論

緒論:告訴我們為什麼學習馬克思主義;第一章到-第三章:馬克思主義哲學;第四章-第五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第六第七章科學社會主義

4、馬克思主義為什麼沒有過時

問題:馬克思主義是否還有生命力?全球性金融危機會使馬克思主義重新“燃”起來嗎?

(一)對馬克思主義的挑戰來自哪裏?

當代馬克思主義面臨的主要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挑戰——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聯繫更緊密;在戰爭之後,和平發展的時代,資本主義社會顯示出其經濟發展的優越性;資本主義的滅亡從何而談?

現代科學技術的挑戰——信仰遭遇挑戰;各種新的經濟科技現象讓人產生疑問。

西方各種現代思潮的詰難——歷史虛無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為什麼沒有過時?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動態的理論體系;歷史的發展從來不是單向度的,使命未成完結。

4、我們為什麼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最熟悉的陌生人/偉大要有人懂得

(1)馬克思是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

(2)馬克思的人生經歷

(3)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格魅力

(4)馬克思主義者的優秀特質。

5、馬克思主義與我們的成長有什麼關係?

(1)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成長

(2)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對廣大青年提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四點要求,既指明瞭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前進方向,又指明瞭實現途徑和有效方法。

知識就是力量,也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所以青年要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必須勤學。求知為學,貴在勤奮、貴在鑽研、貴在有恆。習近平總書記曾以“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來説明“勤學”對青年人成長成才的重要作。

魯迅先生也曾説過:“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青年時期是人生的最好時期,要勤於學習、敏於求知,既要形成自己的見解,把所學知識內化於心,更要多關心國家、關心人民,把這些知識外化於行。

人無德不立。修德是做人之要、立身之本。所以青年要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必須修德。青年的成長,不僅需要知識的積累、技能的提升,更需要道德雨露的溢養、良好品行的塑造。知識需要道德的引導,才能用在正確的途徑上,無德之人,才華越出眾,危害就會越大,而這也是很多單位用人標準為什麼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因。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青年的一切崇高追求、高尚情懷、美好夢想,既要在行動中體現,也要靠行動來實現。所以青年要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必須要篤實。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青年要成事,既要沉心靜氣,更要伏下身子。不能好高騖遠,不能沉迷幻想,要紮紮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用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來澆灌夢想,把挫折考驗和艱難困苦作為夢想開花結果的養料,憑藉踏實而不懈的奮鬥,最終迎來夢想的開花結果。

問道容易得道難,得道容易守道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個青年必須養成、踐行、堅持和守護的“正道”。當然,這條“守道”之路並不好走,在這條路上,青年不僅會遇到各種攔路虎的阻擋和考驗,還要面對一些走在旁門左道甚至歪門邪道上的人的誘惑。

結束語:200年來,馬克思和他所創立的馬克思主義,不僅成為思想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更在深刻而持續地影響着人類的歷史進程。

當代著名社會理論家安東尼·吉登斯説:“想要理解18世紀以來席捲全球的巨大變遷,馬克思的分析始終是必要的核心”。

法國哲學大師雅克·德里達説:“全世界的男男女女們,不論願意與否,知道與否,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今天都是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