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3K

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 篇一

作為一名水務黨務工作者應當先解放思想再出發,不僅要提高自身政治站位,更要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集團黨委的工作部署,以一名合格的黨務工作者身份,當好表率。結合大學習大討論,心得如下:

一、思想要解放,認識要提高

當下如何高質量發展?這就需要自身打破阻礙高質量發展的傳統觀念、思維模式和路徑依賴,真正做到以思想大解放引領發展高質量。

推動高質量發展,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這就要求身為黨務工作者的我必須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對照要求,弄明白什麼是高質量、查明白與高質量的差距、想明白達到高質量的思路方法舉措,立足新時代、胸懷大格局、樹立高標準、追求高質量、實現高水平。為此我必須要全面查找思想觀念、工作作風、思路舉措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找準問題的深層次根源,才能實現思路眼界的與時俱進,招法舉措的創新突破,工作成效才能不斷提升。

二、自查自問,找差距

當前本人工作存在的最大問題,依然表現為:一是對“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學習不到位、瞭解不深;其二是沒有系統性思維,不能夠把握規律性,在高質量發展和自身黨務工作之間,找不到內在聯繫和切入點。不知道如何將本職工作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發揮黨務工作的職能優勢還不明顯。

存在問題原因剖析來看,由於自身學習不夠、認識層面不高,不能以創新的思路、有效的措施促進本職工作進步。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工作落實是重要切入點。在今後工作中要切實增強全局意識、協同意識,着眼於“走之前、作表率”。要積極響應號召,組織發動,使自己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高質量發展的部署安排上來,以更加積極的姿態主動投身到本職工作中去,挑大樑當標杆,走前列當先鋒。

思想認識上,要讓本職的黨務工作成為本單位政治核心,發揮政治引領作用,通過黨務工作形式和載體,宣傳貫徹好中央和省市以及水務集團關於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部署,深入思考如何鍛造優良作風,着力解決工作標準不高、開放意識不夠、大局觀不強、工作能力不足、擔當意識缺乏、幹事激情不足等突出問題,對“解放思想、追趕超越、爭當先鋒,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深刻認識和理解要深入、透徹,積極配合領導號召並推動黨員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找準本職工作的正確方位,給本單位的黨羣工作營造一個濃厚的氛圍,讓黨員們認識到凝聚爭當先鋒的思想共識。

認識上,黨組織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鋒軍。黨務工作要堅持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搞好本職工作謀劃,抓實工作舉措;積極響應號召,認真完成上級交代的各項任務,使本單位黨員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高質量發展的部署安排上來,在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的同時,以更加積極的姿態主動投身到企業服務等工作中,在助力水務事業發展中獻禮獻策。

三是不斷完善自身上,要讓黨成為提升自我能力的訓練營。除了政治過硬外,更加註重提高自身各項本領。尤以提高“八大本領”打造載體為主。自己要主動學習、敢於創新、不懂就問。可以通過教育培訓、黨課、調查研討等活動使自身素質更加完善。接受來自領導和同志們的多方批評和建議,畢竟從事黨務工作時間尚短,需要磨練的地方還很多。

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 篇二

我們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用綠色行動、綠色產業、綠色鄉村“三支畫筆”擦亮“三色”,繪就生態“新畫卷”。

綠色行動為先,擦亮生態文明的“原色”。保護生態環境、實施綠色行動,政府有職責、公眾需參與,才能塑造“綠色”形象,讓生態環境更美好。政府層面,要實施山林保護、護水、護土、草地保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重點工程,推出草長制、湖長制、土長制、“樹保姆”等制度,確保每片林地、每片草地、每片土地、每坐山脈都有制度管、有人管;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注重日常監督管理,推行常態化執法,落實嚴格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和保護制度,以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懲罰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公眾層面,要樹立綠色環保理念,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以一個人帶動一個家庭和一羣朋友做起,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環保生活。

綠色產業為要,打造生態經濟的“特色”。塞罕壩林場成為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綠色銀行”、安吉茶農因茶致富、義烏靠着小商品發家致富、亳州素有“世界中醫藥之都”的美譽等實踐證明,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向綠色、向生態要紅利,能夠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要發展綠色產業,需要立足本地實際,挖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符合本地特色的綠色生態農業、綠色工業、綠色能源、綠色食品、綠色建築、綠色金融、現代服務業等特色產業、增收產業,提升產業的“含綠量”、擴大產業的範疇,讓綠色成為經濟發展的底色。需要加大對綠色產業在資金、人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強綠色技術研發、示範、推廣力度,全力構建綠色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

綠色鄉村為靚,厚植生態家園的“底色”。打造美麗鄉村,第一步要打造綠色鄉村,因為“生態綠”是鄉村振興的“主打色”,只有做好“生態綠”,才能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要做好“生態綠”,需要加快推進村莊規劃,抓好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山清水秀、生態宜居鄉村。需要加強農村生態建設和環境綜合治理,一方面開展鄉村“潔化、綠化、美化”行動,實施“一村萬樹”工程,不斷增加鄉村綠化總量;另一方面重點治理垃圾污水、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提振鄉村發展“景”氣。需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大力發展中藥、葡萄等綠色產業,不斷培育壯大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揮各企業引領示範和帶動作用,把“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做得更好。

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 篇三

順德,一座美麗南方小城。改革開放初期,順德既不沿海,也非特區,更非經濟發達城市,黨中央選擇順德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點城市,使得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一躍成為全國文聞名的明星城市。專家曾説過,廣東改革開放最精彩的兩個城市,一個是深圳,一個是順德。這些年順德在高速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斷的進行教育改革而且成果顯著。今年,區委書記郭文海同志更是指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以問題為導向,出台系統的解決方案,從體制機制、資源投入、政策突破等方面多管齊下,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那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又要如何去實現順德教育高質量的發展呢?

首先,我們應該堅定發展信心。黨的十九大以來,區委區政府加大教育高質量發展力度,今年出台的《關於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將教育作為區鎮書記“一把手”工程,更是採取3年100億,6大行動力助推順德教育高質量發展。無論是擴大普惠性幼兒園的規模,還是3所區屬幼兒園迴歸公辦都讓我們幼教工作者明顯感覺到改革力度。11月,我園進行的保教質量評估工作,區教育局、教育督導室多次來園進行視察和指導。期間,區領導更是指出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是一項戰略工程、基礎工程和民生工程,要肯定成績,堅定推進學前教育發展的信心;要正視問題,切實增強加快發展學前教育的緊迫感;要聚焦內涵,着力提高學前教育優質服務水平,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努力打造優質均衡、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管理精緻的學前教育。

其次,作為幼兒園的管理人員,應該結合目前幼兒園的實際情況,下定決心進行管理、課程的改革。通過學習,我認為要樹立幾種意識:一是要學習深圳強烈的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機關二幼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幼兒園,有着豐富的資源和固有的教育模式,但是不能安於現狀,得過且過,認為沒必要去改革,長此以往,危機意識日衰,競爭意識日弱,認真態度日差,進取精神日減,大局觀念日淡,自我意識日濃,太平思想日重,凡此種種,尾大不掉。二是要學習深圳強烈的可持續發展意識。接下來我們可以先進行一個“體檢”,尋找自身管理、教育措施、課程所存在的問題,找到痛點,定位難點,發現優點、凝聚燃點,以解決實際問題出而發制定方案,整合現有資源,從幼兒發展需要為着力點進行園本課程的改革與構建,根據幼兒園的特色,結合教師能力水平進行科研立項,從而推動教育發展,提升幼兒的保教水平質量。三是要樹立強烈的以人為本意識。對照《指南》、《指引》和《方案》,加強安全意識,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問題,以培養幼兒的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為出發點,認識幼兒年齡發展特點,完善幼兒的一日學習、生活指導,注重幼兒個性化的自主發展。

最後,高質量發展要的就是用真心將學習的成果和經驗轉化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的具體措施,轉化為提升工作效率的具體方案,轉化為幼兒園發展的具體內容,轉化為發展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的具體決策。真心捨得放棄自我,真心捨得吃苦,真心捨得吃虧,真心捨得丟面子,真心捨得放棄自以為是的觀點。通過不斷的實踐去營造一個想幹事,能幹事,敢幹事,幹得了事,幹得好事的人文環境,運用集體智慧,沿着既定方向探索新路,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總之,不改革、不開放就是沒世界眼光,只有改革開放才能走進真理,只有實踐才能開闢發展的新境界,更好更快地推動教育高質量的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實施高標準規劃建設管理 篇四

34、強化國土空間管控。

統籌劃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推進完成耕地保護空間劃定工作,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強化“兩線三區”規劃管控,實施集中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全域管控,規劃引導生態控制區,加強生態資源要素的保護和監管,開展生態保育和修復。

35、提升城市建設品質。

建立高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城市副中心市政設施、生態環保建設標準體系,推動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建設。加強城市設計引導,堅持地上地下立體開發,加強新建高層建築管控,強化超大體量公共建築、超高層地標建築、重點地段建築管理,塑造城市時代特色風貌。深入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分類開展騰退空間再利用,高標準實施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圍繞物業管理、公共服務等羣眾反映突出問題,滾動更新整治清單,全面提升綜合治理能力。

36、深入開展通州老城區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

完善提升老城區功能體系,實施南大街片區十八個半截衚衕城市綜合更新,建成若干家園中心,打造若干精品街區示範點。提升老城區宜居品質,完成一批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增補公共服務和民生設施,完善照明、綠化、停車、電梯等設施配套,提高社區綠地服務覆蓋面積。推動城市更新項目,豐富鐵路沿線、硬質堤岸、高架橋下等存量公共空間功能,提升城市公共空間活力。

37、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高水平建設美麗鄉村,持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道路,推動城鎮周邊有條件的村莊供水管網接入市政供水,建設一批綠化示範村。統籌功能性新型城鎮建設,構築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功能節點,帶動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

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 篇五

近年來,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用“黨建筆”把黨的組織優勢、政治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行動優勢,在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三個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描繪出一幅熠熠生輝的“鄉村振興圖”,助力全縣鄉村振興。

用“黨建筆”,繪就稻樑豐碩的產業振興富足圖。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八江鎮始終以“產業興旺”帶動“村民致富”為目標,緊緊圍繞“生態立縣 旅遊富民”的發展戰略,全面落實廣西油茶“雙千計劃”,積極打造“廣西侗茶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深度推進產業融合,積極探索“資源入股”,創新“政企聯營”建立股份制運營模式,實現資源一體化管理,盤活用好農村土地,促進油茶增量提質擴面,形成新品油茶種植“一河兩岸”示範帶;突出黨支部“紐帶”作用,依託“仙人山千畝茶園”,推動“茶旅融合”,實施“品牌共建”策略,探索推進“黨支部+產業+企業+農户”“黨支部+互聯網+合作社+農業”等發展模式,促進“茶”元素與“侗”元素相融合,不斷豐富茶文化內涵,講好茶故事,成功打造了“仙人山”千畝茶園觀光遊、雲霧山上“觀日出”、“千人採茶廊”、農家樂等旅遊品牌,實現了“以農促旅,以旅富民”的產業升級。

用“黨建筆”,繪就綠水青山的文化振興祥和圖。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作為中國茗茶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系列全會精神,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三江縣提出“打造粵桂湘黔四省區民族風情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遊的美麗後花園”兩大發展目標,以鎮內“兩茶一山”、4個國家傳統村落、6個區級傳統村落為紐帶,大力發展“茶旅”融合文化產業,積極打造“千年侗寨·夢縈三江”和“中國侗族在三江”旅遊新形象。近年來,八江鎮黨委聯合各村黨支部將黨旗插在特色旅遊上,利用自身侗族特色優勢,盤活閒置資源,培養了一批多耶、蘆笙踩堂、坪王相將款等民俗表演隊伍,打造了“黨建+傳統村落+民俗表演”的侗族文化產業鏈,實現百姓增收、人民富足、生態宜居,走出一條極具侗族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用“黨建筆”,繪就羣賢畢至的人才振興凝魂圖。“為政之要,惟在得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務必做好“人”的文章。八江鎮充分發揮黨組織凝魂聚力作用,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用人理念,堅持培養與引進相結合、引才與引智相結合,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為了吸引更多的鄉賢返鄉創業,讓懂經營、善管理的“土專家”“田秀才”破圖而出。八江鎮黨委牽頭制定出台《“鄉賢迴歸,共謀振興”行動計劃》,通過“支部推薦+羣眾推優+個人自薦”等方式,挖掘優秀企業家、致富能手、農業科技人才、電商人才等方面優秀人才,建立鄉賢人才庫,大力培養本土人才隊伍。用心服務大學生返鄉創業,創建柳州市首家青年大學生創業園,採用“黨支部+合作社+創業園+公司+致富帶頭人+農户”的模式,盤活閒置土地資源,以土地流轉、入股、提供就業崗位、收購農產品等方式,帶動特色產業發展,鞏固脱貧攻堅成果。

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 篇六

農場為進一步引導全場黨員幹部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重構現代農業新模式,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重塑經營銷售新體系,我部門組織了“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通過此次座談會的討論和學習,我的思想和認識得到一次全面昇華。作為一名常年工作在農場農業戰線上的工作者,我有了很多的感想,結合此次學習內容和工作實際情況,談談以下心得體會:

一、激活固有思維,在更高的層次看待此次活動

此次討論內容是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紮實推進農場第十八屆二次職代會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以思想大解放推動高質量發展,重構現代化農業新模式,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重塑經營銷售新體系,具體探討內容:一是針對小微企業開展招商工作;二是省內為主的內部創業孵化;三是外出招商考察等內容。

二、聯繫農場發展,更深入的剖析座談學習內容

自1955年到2019年,一代又一代的墾荒人為共青農場的發展奉獻着青春,為農場的建設添磚加瓦,經過六十多年的不斷開拓進取,農場已經發展成為以生產綠色產品為主的現代化農業國有農場,現代化大農業形成了較為完成的農業生產科研、開發和推廣體系,農業基礎設施、農田水利設施配套。已經建設黑龍江一流的高標準農業科技園、水田科技示範園、水稻育秧示範基地、農機園區等四大農業科技。

五十多萬畝的耕地潛能已經被最大化的挖掘出來,農場的經濟發展也進入了瓶頸期,破解耕地資源瓶頸,衝破耕地資源的束縛,如何探索出一條有效的農場持續增效、職工持續增收的發展之路。

從《共青農場開展解放思想構建產業與經營體系推動北方共青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中可以看出,場領導已經探索到前進的方向。農場的工作重心已經由單一的農業生產向招商引資、項目引進、農產品營銷等方面傾斜,在穩定農業的基礎下發展商業,為職工增效益,為農產品找市場,為農場人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結合工作實際,用豐富的理論知識指導今後的工作

當今,“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已成為農場發展的主題,我們必須站在全局高度,用戰略眼光審視形勢,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創新,求得大突破、實現新飛躍,切實增強做好產業發展,加快產業發展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為促進產業發展,結合此次學習內容,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開展小微項目招商引進工作。加大農場小微項目招商引進力度,加強宣傳工作,增加農場項目種類,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條,使農產品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羣。二是為農場“綠展會”提供各項服務工作。做好“綠展會”管理區產品展銷工作,統籌農場十個管理區產品,對各管理區進行實地調研,增加展會產品的‘種類及類別。三是做好各種展會產品展出工作。利用各類展會展示農場綠色產品,加大對外宣傳“北共青”品牌綠色產品力度,增強農場產品的知名度,使更多的消費者瞭解北共青。四是深入管理區挖掘產業項目。走訪各管理區、作業站,從管理區主任、作業站站長、農場職工等渠道,挖掘特色種植、特色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項目,豐富農場產品種類和規模。五是發掘有意願創業的職工羣眾。為創業職工提供信息服務,通過政策支持、鼓勵創業人員,自主創業,引導有意願創新、創業的人員通過產業致富。六是鼓勵職工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種植和精深加工,讓綠色食品產業成為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引導管理區種植有市場前景的經濟作物。

為推動農場產業事業更進一步,產業辦將用學到的新理論知識滲透於今後的工作中去,務求實幹不遺餘力抓改革、促發展,把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

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 篇七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我們要始終圍繞營造“三個環境”來推動組織工作,切實營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充分展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凝聚黨執政的政治力量、羣眾力量、物質力量、精神力量。

一是營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提升抓經濟抓發展的能力,聚焦落實“三新一高”,增強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領,加強對認識新興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集羣與產業鏈、低碳經濟與現代能源、製造業與服務業發展、向北開放與對內開放、開放型經濟與內生動力及實現路徑和工作要求的學習培訓,加強對發展現代農牧業、優化和創新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培訓;着重把抓發展成效顯著的幹部放到綜合經濟部門負責人崗位,進一步改進高質量發展考核,堅持在發展主戰場看幹部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轉變發展方式、培育發展新動能等工作的實際效果。

二是營造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提升處理急難險重問題能力,深入深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教育、正確的政績觀教育、鬥爭精神教育,推行“領導幹部帶頭領辦難題、揭榜領題”機制,將幹部在推動“雙碳”工作、鄉村振興、脱貧攻堅、疫情防控、信訪維穩、徵拆一線等方面的實際成效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依據,不斷推動領導幹部掌控局勢、化解危機、精準“拆彈”的能力。開展換屆後班子運行情況調研評估,把幹得好的幹部適時放到重要崗位進一步磨鍊,對不勝任不適宜的幹部及時調整,使幹部隊伍結構更優、領導班子功能更強。

三是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堅持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黨委(黨組)要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必須”“九個堅持”工作要求,主動落實管黨治黨的領導主體、落實主體、工作主體和推進主體,在思想認識、責任擔當、方法措施上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增強管黨治黨使命感和緊迫感,把加強黨的領導體現在黨的建設、管理、監督中,體現在對幹部的健康成長負責,盡心竭力抓班子、帶隊伍、正風氣,爭做廉潔從政的表率。

落實四統一要求,加快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篇八

23、加快實現區域交通一體化。

制定實施城市副中心及周邊地區綜合交通一體化提升規劃,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22號線(平谷線)、京唐城際鐵路等一批線路加快實現通車運行。加快打通交通堵點,重點推進廠通路、姚家園路東延、石小路、通寶路等一批跨界道路建設,推進武興路拓寬升級。優化進出北三縣的公交線路,共建區域快速公交走廊,加強軌道交通接駁換乘,便利羣眾快速通行。加速交通服務同城化,推動檢查站優化設置,完成白廟、興各莊檢查站公交專用通道設置,提升進出京通行效率。

24、共抓生態環境大保護。

着力擴大區域生態容量,加快落實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規劃方案,實現開工建設,形成可進入、可體驗的大尺度綠色生態空間。完善跨區域河流水環境治理聯席會議機制,加強跨界地區聯合執法,加大沿河截污力度,全面消除入河點源污染。建立健全區域大氣環境監測預警和聯合督查機制,逐步統一區域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和綠色環保施工標準,按照“以點帶面、區域協同、量化管理、嚴格標準”原則,合力實施控車節油、散煤污染、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協同推進區域碳達峯碳中和工作,優化調整區域能源結構,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加強碳捕集等領域科技合作,開展林業碳匯體制機制研究,增強區域碳匯能力。

25、推進產業協同分工與聯動發展。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合作共建,推動深化產業分工與協作,在更大範圍延伸佈局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共同打造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示範區。落實產業功能定位,城市副中心重點圍繞前沿技術研發環節、科技創新服務環節進行佈局,與北三縣地區在中試孵化環節、製造環節和配套服務環節加強協同。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支持北三縣承接都市制造服務產業,深化產業協同分工與聯動發展。辦好項目推介洽談會,鼓勵在京企業以市場化方式參與北三縣開發建設。

26、統籌推進公共服務資源共享。

共同培育北三縣區域性醫療養老服務功能,推動北京養老服務項目向北三縣等周邊地區延伸佈局,統一養老標準,落實跨區域養老機構補貼等鼓勵支持政策。引導北京優質醫療衞生資源向北三縣縱深佈局,推進朝陽醫院、天壇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北京中醫醫院等對口支持三河市相關醫院,友誼醫院通州院區、潞河醫院、通州區婦幼保健院等醫院與北三縣現有醫療機構建立技術支持機制。逐步實現跨區域雙向轉診、同級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建立區域醫療衞生資源共享平台,推進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直接結算工作,提升異地就醫結算便利度。加強教育合作,採取合作辦學、遠程教育、建立分校等形式深化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教育交流合作,支持大廠回族自治縣承接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發孵化和融合創新功能,鼓勵北京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向北三縣佈局。推進大型文體設施共建共享,共同承辦和推進重大體育賽事活動,促進地區間文化活動交流。與北三縣探索住房合作機制,支持北三縣盤活存量土地、合理利用增量土地,合作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解決搬遷至城市副中心的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職工區域職住平衡問題。

27、支撐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

落實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分工方案,深化通武廊產業合作,增強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作用,以點帶圈,協同聯動,示範引領“通勤圈”一體化發展。建立健全交通規劃對接機制,完善高效便捷的區域交通網絡,持續推進一批跨市域道路建設。提升產業協作水平,充分發揮園區示範引領作用,建立中關村通州園、廊坊開發區、武清開發區等重點園區協調對接機制,搭建跨區域產業合作平台。以旅遊市場一體化為方向,推進通武廊三地旅遊資源整合,鼓勵旅遊市場主體開展合作,共同打造京津冀區域的特色旅遊名片。加快通武廊三地公共服務統籌發展,深化教育、醫療衞生異地合作,建成一批服務三地羣眾的高水平教育、醫療機構。

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 篇九

為提升邊境地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規範化、標準化,黑龍江省撫遠市以提升黨組織基礎、加強教育學習、規範制度標準為着力點,積極探索新思路、新辦法,全面推動邊境地區“兩新”黨組織提質增效。

打牢“底板”,提升黨組織向心力。建立健全“兩新”黨工委統一領導,鄉鎮和主管部門密切配合的黨建工作領導體制。對全市“兩新”組織開展全面排查,摸清底數,“兩新”組織“兩個覆蓋”率達到100%。按照“六有”標準,統籌整合資源,建設規範性活動陣地6個,區域性黨羣服務中心1個,使黨組織活動有陣地、工作有規範。以“築邊關堡壘,爭做‘東極之星’”黨建載體為牽動,紮實開展“三亮三創”活動,即亮明黨員身份、亮明黨員職責、亮明黨員承諾,創黨員先鋒、創黨員示範崗、創黨員責任區。通過佈局選點、重點培育、規範建設、創新提高四個程序,黨工委“點對點”指導非公企業打造黨建示範點2個,以示範促全面、帶整體,全面提升邊境“兩新”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

補足“短板”,增強黨組織凝聚力。認真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充分發揮“兩優一先”示範引領作用,組織優秀黨員代表到各“兩新”組織送學送教20餘次,解決邊境地區“兩新”組織較為分散問題。一年來,舉辦“兩新”黨支部書記、黨務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訓班2期,參訓120餘人次。選派4名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機關幹部到非公企業擔任黨建指導員,深入開展“三會一課”、組織生活、發展黨員、黨費收繳等黨建業務指導工作20餘次,有效提升黨內政治生活質量。積極開展“奉獻服務月”主題活動,“兩新”組織黨員主動參與,全年圍繞環境衞生、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主題,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50餘次,累計服務3萬餘人次。

箍緊“桶箍”,提高黨組織戰鬥力。研究制定“兩新”黨組織運行保障機制,推動黨組織作用發揮深度融入企業治理架構,62家非公企業均將黨建工作寫入公司章程,黨組織班子成員與公司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比例達70%以上。發揮“兩新”組織黨建聯盟優勢,逐步健全“五共(資源共享、活動共辦、事務共商、人才共育、文化共興)”工作機制,解決邊境地區“人稀”難開展活動問題。建立“兩新”組織黨組織星級評定機制,從黨員隊伍建設、黨支部書記履職、黨建活動開展等5個方面賦值打分,評定相應星級,作為推先評優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