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數字時代的零存整取式學習》對學風建設的啟發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57K

在學風建設工作方面,我校於2015年啟動了“純風計劃推進行動”計劃,深化了“博學計劃”的實施。2018年組織召開了學風建設推進會並出台了《貴州大學學風建設實施細則》,持續開展“六個一”“六查”“三聽”活動,促進學生行為養成,強化課堂學習督導,加強考風考紀教育,學風建設取得良好效果。

《數字時代的零存整取式學習》對學風建設的啟發

然而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設備的普遍應用,高校學生校園生活學習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學習方式,碎片化的生活和學習成為一種“常”態,這種新型學習方式也導致學風建設中存在學生碎片化學習、學生自覺主動意識不夠和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對學校學風建設的進一步推進造成一定的阻礙。

此次全國高校輔導員網絡培訓示範班,王竹立老師在《數字時代的零存整取式學習》中介紹了“學科導向的導向學習”與“個人導向的系統學習”,有助於學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增強自覺主動意識、明確學習目標。王竹立老師將傳統學校裏的學習稱為“學科導向的系統學習”,它是按照學科或專業的系統性知識體系進行的,旨在讓學習者建立某個學科或專業領域的共性化(社會化) 知識結構。王老師主張的“個人導向的系統學習”,則以個人興趣愛好和問題解決需要為核心,建立個性化(個人化) 的知識結構。這種知識結構以自我實現和問題解決為導向,從核心需要出發,像蜘蛛織網一樣一圈一圈向外擴展,具有鮮明的實用色彩與個性風格。它由個人的信仰、喜好、知識、技能、經驗等構成,有自己獨有的概念體系與思維邏輯; 它是一種跨學科跨專業的網狀立體結構,而不是單一學科或專業內部的線性或樹狀結構; 它包含更多的個人實踐所獲得的隱性知識,而不僅僅是書本上的顯性知識。

一、以“互聯網+”課堂整合碎片化學習與系統學習

學校學習主要方式仍然是“學科導向的系統學習”,但學生又有大量碎片化學習的時間,將系統學習與碎片化學習無縫連接、相輔相成,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目前實行較多的是將課程遷移至線上,學生進行網絡課程學習,同時也採用傳統教學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行混合學習和翻轉式課堂學習。而有效的“互聯網+”課堂學習方式應該是個性化的在線學習新模式,如自組織學習、零存整取式學習等,可以引入採用翻轉課堂和翻轉學習,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翻轉學習與翻轉課堂最大的不同在於其開放性。學習內容不再侷限於教材與大綱,而更多地通過網絡開展自主性學習;學習評價也不再侷限於標準化考試,而採取多元評價策略,學習的主導權更多的由老師向學生轉移。

二、加大對學生的宣傳、教育、管理力度,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意識

1.統籌規劃第二課堂課程設置,加強與第一課堂的聯繫,使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課程,激發興趣,學生向“個人導向的系統學習”靠攏。

2.加強學風建設宣傳教育力度。輔導員、班主任可利用“六查”時間,每週至少2次深入教室、寢室開展學風建設宣傳教育。每週利用易班平台、主題團日活動、主題班會等形式,至少討論1次學風建設問題,宣傳典型事例,在學生中積極營造“人人講學習,班班創優秀”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和學生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

3.倡導“提前5分鐘”活動。各寢室成員輪流值班,每天清晨將鬧鐘調快5分鐘、提前5分鐘起牀、提前5分鐘吃早餐、提前5分鐘到教室準備上課、教學樓提前5分鐘打預備鈴,切實培養學生時間觀念和良好習慣。

4.開展晨讀活動、晚自習自主學習活動。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學生晨讀活動方案,對學生晨讀活動進行嚴格要求和考勤,鼓勵更多學生早起學習鍛鍊,提升晨讀活動時效性。在教室、圖書館開設學習活動室或特殊教室,在學生宿舍樓開設24小時學習活動室,延長學習時間,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鼓勵學生制定晚自習計劃,鼓勵學生走出寢室、踏入教室、走進圖書館。

學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需要不斷引入新理論、新方法,將學風建設深入班級、深入課堂、深入課後,最終達到創建優良學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