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生就業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2W

大學生就業論文新版多篇

大學生就業論文 篇一

1.就業觀念有待更新。

有些學生熱衷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用人單位,缺乏到基層,到農村,到西部就業、擇業及創業的積極性。有些學生不從自身條件和現實情況出發,就業期望值過高。有些學生過分看重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忽視了就業崗位對自身發展空間的影響。

2.誠信道德缺失。

有些學生在求職簡歷中弄虛作假,偽造榮譽證書、等級證書、學歷證書,虛報成績,盲目簽約,隨意毀約。有些學生畢業後不及時償還國家助學貸款。

3.不遵守校規校紀。

有些學生不注意文明自律,面臨就業,開始放鬆對自身的要求。有些學生以求職應聘為名隨意曠課、遲到,有的宿舍衞生髒亂差,有些學生吸煙喝酒等現象嚴重。

4.心情浮燥、焦慮。

有些學生不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就業前的學習生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下降。忙於求職應聘,不能合理安排求職應聘與上課學習的時間,導致其畢業前掛科,影響了畢業和就業。以上情形極大影響了大學生的良好形象,以及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評價。

二、大學生就業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就業工作

加強大學生在就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引導大學生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針,它為當代大學生加強自身修養、錘鍊優良品德、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發展動力,明確了基本途徑。高校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教育大學生在求職就業中,要將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統一起來,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統一起來,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鬥。

2.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在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課是和教育部規定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核心課程,是大學生的必修課。其教學任務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為就業後更好的工作打下紮實的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基礎。為指導好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課應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尤其是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將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眾、奉獻社會的觀念滲透到教學中去。

3.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思想政治理論,培育學生職業理想

專業課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要有意識地滲透思想政治理論。要全面客觀介紹本專業特點、專業發展前景、社會需求及時代需要,激發學生熱愛所學專業,教育學生將自身的職業理想與祖國的前途命運和時代需要緊密聯繫起來,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統一起來,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專業課教學還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多渠道為學生搭建課內外實踐平台,建立長期穩定的實習和就業基地。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校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社會實踐等活動,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讓學生充分了解基層、瞭解西部、瞭解企事業單位、瞭解社會的發展現狀,從而樹立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決心。

4.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確定科學合理的職業目標

應教育學生在確立職業目標時,做到兩個符合。一是要符合自身情況,二是要符合社會需要。學生首先要做好自我評估,充分認識自己和了解自己,從而對個人的職業生涯目標做出合理的抉擇。其次,還要充分了解社會,評估周邊各種社會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以便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

5.校團委要指導與就業有關的社團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就業主題教育

各社團可通過演講賽、辯論賽、知識競賽、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賽、模擬招聘會、講座、報告會等形式,開展世情、國情和社情的教育,大力宣傳就業政策,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就業形勢,調整就業預期及就業心態。

6.高校輔導員應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可通過主題班會、主題團日活動、一對一諮詢等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就業中的心理困惑及實際困難。通過解讀就業政策及法規,引導學生樹立投身基層、西部的信心。

7.心理諮詢室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大學生就業論文範文 篇二

關鍵詞:主體意識職業生涯就業指導創業教育

引言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指出尤其要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這就要求我們要轉變傳統就業觀念與思路,同時必須通過教育指導使大學生對當前就業環境有一個全新把握,對自己有一個全面認識,形成正確的就業觀,提高學生在就業指導中過程中的積極參與意識,從而增強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觀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筆者所在西部高校,大學生能夠坦然面對由於經濟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能正確看待就業,對就業問題表現出積極的關注,但同時,畢業生在就業中的主動意識、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較為缺乏,等、靠思想較重,大學生就業的主體意識不強。具體分析如下

1.1就業的策略及方向不明確。①對自己的就業方向與目標不明確。大部分大學生沒有較明確的就業方向與目標,對就業方面的策略瞭解不足。②對自己的職業沒有規劃。有調查顯示六成以上大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不明確,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應該是走上社會時的事,剛上大學就做職業生涯規劃太早了。還有的認為對就業成敗的影響最大的並不是職業生涯規劃。③就業準備時間不足。考上大學後大部分學生並沒有考慮就業問題,而選擇畢業當年或畢業之後再考慮,充分説明大學生的就業準備意識不足。

1.2就業能力及知識技能有待加強①對就業指導瞭解不多。大學生就業意識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説,離不開高水平、高素質的就業指導。但在現實中,學生多數認為就業指導的意義不大。②創業意識較為薄弱。學生中大部分是等待、尋找就業崗位,沒有積極創業的想法。在一定意義上反映出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③依賴和盲從心理。部分學生並不清楚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應具備怎樣的知識及技能要求,有少數的學生表示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1.3就業期望值居高不下。當前,工作地點、經濟收入、發展前途已成為許多大學生擇業的三項重要指標,導致大學生就業期望居高不下。

1.4就業遇到新問題。①“有業不就”和“無業可就”現象同時存在;②擇業價值觀出現多元化趨勢;③政策依然存在;④市場有待進一步規範,就業歧視嚴重(學校、專業、性別、生源地等);⑤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權益保護問題;⑥就業穩定率低。

二、大學生就業主體意識的必要性

2.1主體意識是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現實需要。人的主體存在是創造和發展的前提,主體意識是指作為主體的人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能動地改造世界並使其滿足主體自身需要的意識。因此,就業主體意識是大學生在就業活動中表現自我的一種自覺的能動意識,即作為認識和實踐就業活動主體的學生對於自己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客觀表現。它同主動、進取、創造、克服障礙的限制分不開,而無主體性則總是同消極、被動聯繫在一起,主體性就業指導賦予就業指導以鮮明的價值內涵。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通過主體性就業指導培養,提高大學生的就業主體意識。國際教育界在謀求對現行的“制度化教育”進行革新的嘗試時,就曾經提出了關於未來學校的新構想:“未來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

2.2就業主體意識培養是高校就業工作體制與機制的客觀要求。目前,我國實施的是“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方針政策。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日趨成熟的條件下,主要是通過市場調節勞動力供求,引導勞動者自主就業。高校就業工作建立了“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工作體制與機制,使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和模式進一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需要。由此可見,如今各高校就業工作的重點將是就業指導,就業工作將實現從重就業服務到重就業指導、從全員全程幫就業到提高就業競爭力和從幫學生找工作到學生自覺找工作的轉變。因此,高校就業工作體制與機制也要求加強對大學生就業主體意識的培養。

2.3樹立就業主體意識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必然選擇。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跨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高校畢業生數量大幅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壓力十分突出,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只有實施主體性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克服“等、靠、要”的求職心理,培養學生的就業主體意識與主動精神,激發學生的主體潛能,提高學生的就業自主能力與創造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就業政策與就業形勢變化的要求。

三、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就業主體意識的具體內容

3.1更新教育觀念,加強自主教育,增強主體意識。觀念是思想和行動的先導,實施主體性就業指導首先要從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入手。主體性就業指導是一種全新的就業指導理念,它要求學校和教師首先要摒棄“訓導觀”、“灌輸觀”,倡立“引導觀”與“選擇觀”,要充分相信學生有自我發展的意願和潛能,不要把學生看成是一個被動的受教育者。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以培養他們的主體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最後,要擴展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條件,讓學生通過體驗、感悟和實踐去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和積極進取的學習精神,激發其活力,使之成為學習、工作的主體。

3.2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全程職業生涯規劃,做好就業指導。應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職業生涯自主意識,幫助學生確定職業發展目標與方向,制定職業發展戰略與計劃,激發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的自主性,使學生從勞動價值觀的角度強化職業意識,樹立職業理想,重視職業道德行為養成,形成正確的擇業觀,明確未來職業方向,提前做好職業生涯預備工作,提高就業能力。

3.3引導大學生積極投身實踐,增強學生就業能力。實踐作為第一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實現大學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之一,是大學生吸取課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陣地。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能讓學生耳聞目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變化,瞭解社會現狀,提高思想水平。同時,通過把書本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可發揮怎樣的作用,也能讓學生明白,將來走上社會參與具體的工作時如何開展這項工作,讓學生自覺地將理論和實際、學校與社會、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利於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4強化創業教育,提升創業能力。鼓勵、支持創業並不僅僅為了就業,高校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綜合性人才、激發社會的創新潛能。創業教育也是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補充。無論學生最終是否成功創業,他們在創業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創新思維和整體的就業能力都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在開展創業教育時,我們一定要明確此項教育的目標,完善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不斷探索創業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強實踐。

參考文獻:

[1]賙濟。再接再厲。紮實工作。開創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新局面。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2).

[2]鄧豔葵。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改革[J].當代青年研究。2005.(12).25.26.

大學生就業論文範文 篇三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性別差異

一、問題的提出

就業中的性別隔離是指勞動力市場中存在“女性”職業和“男性”職業的現象,突出表現為男女在某一職業中的構成比例與其在全部勞動力人口中的比例不一致,並且假若某一職業員工的人數按其職位、責任、收入等因素形成一個金字塔的話,那麼在幾乎所有職業、包括女性職業中,在具有較高的技術、責任、地位和收入的職位上,女性人數所佔比例低於男性所佔比例,並且越往金字塔的頂端,存在着女性所佔比例相對於男性不斷下降的趨勢。隨着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這種差異越來越隱蔽,比如,從表面上看近年來大學生就業中女性與男性在職業取得上有趨於平等的現象,但深藏在背後的“同工不同酬”、“同階層不同酬勞”等不公平待遇現象仍然非常普遍。

教育民主化的目標之一就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機會均等。機會均等是目前我國進行教育改革應有的價值取向。在受教育機會均等方面。無論在教育起點,還是在教育過程和結果上,女大學生均處於明顯的劣勢,而教育結果的均等才是整個教育機會均等的歸宿,本文關注的就是在教育結果上的性別差異,即男女兩性在就業選擇機會上的不平等,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就業中的性別差異?女大學生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本身就低於男生嗎?如果答案肯定的話,這真的如一些學者所説是源於女性教育水平和素質普遍低嗎?但實際上在去除了所有控制變量、中間變量的條件下。男女大學生在就業中仍然存在明顯差異,即使同樣水平的就業率背後仍然隱藏着性別差異,這就是不少女大學生為了落實一個工作單位。不得不就低上崗,形成與男大學生要普遍的多的“能崗”不匹配的就業現象,這就是潛在的就業性別差異。這種就業中的性別差異的負面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因不能謀得理想職業而造成就業難的事實,使許多女生的自信心大幅度滑坡,使其呈現向傳統女性角色迴歸的趨向,甚至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產生質疑,這也嚴重影響了我國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實現。

二、原因剖析

大學生就業中出現性別差異現象其原因使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從教育社會學角度展開探討。

(一)文化傳統的根深蒂固的影響

在我國傳統文化視野中,男性的主導地位與女性的依附心理使理想的性別關係的基本形式,這一理論經過數千年的積澱形成了一種規範,從而確定了女性的傳統角色特徵。在這種規範的灌輸下,性別意識便不自覺地滲入到勞動力市場中,用人單位在性別認知上的心理定位就給女大學生就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雖然現在已經對女性就業作出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女陸地位不斷提高,但形式上的男女平等口號並不能保證高等教育系統內外的性別公平,也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因為歷史沉澱的不良的心理積習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善的,現代意義上的公領域的角色是由傳統的父權制社會中的男性來承擔的,女陸則多數被限制在私領域。

高等教育是文化傳承的一個載體,正因為如此傳統文化才深刻地影響着高等教育過程,以專業設置上的性別隔離為例。隨着女性在高等教育中所佔比重的增加,學科專業的性別分化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更加嚴重了。女生在自然科學、工程等專業中的比例大大低於在各領域中的總比率。這一現象在世界各國都是相同的,我國自然也不例外。專業的性別隔離使高等教育形成了普遍認同的男性學科和女性學科,表面上看男生和女生選擇不同的學科然後在社會分工體系中謀取不同的位置。完全使一個自我選擇的過程,但這種自我選擇恰恰使女生在就業中遭遇了性別歧視的反映。從社會現實來看,女性主導的學科專業在勞動力市場上普遍處於弱視地位。也就是説女生接受的高等教育的狀況限制了她們參加社會的資格和能力,從而也決定了她們在職業地位上的不平等。這樣教育結果影響了教育過程中的選擇,這種選擇反過來又加劇了性別隔離的程度,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總之,傳統的社會文化建構了傳統的社會意識形態然後滲透到學科領域中產生的結果,這種結果又對傳統文化起到了鞏固加強之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覆制並傳承了社會的性別等級差序,學科中的性別隔離就可以被看作使社會性別分工的預演。

(二)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

社會靠學校實現其價值觀及重要信念的傳遞,其中包括性別角色行為和性別角色期待,教育中男女性別固定模式深受社會影響。男女兩性固定的行為模式在兒童期就已經形成,有研究表明,從出生起男孩女孩接受的對待就不同。早期性別角色印象在幼兒園裏就已經得到強化。比如兒童玩具在性別社會化過程中就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男孩玩具一般都是鼓勵控制環境型的,通常都比女孩玩具更具職業傾向,而且更貴。家長學校也都會給孩子買適合其性別行為的玩具,教材更是傳遞性別角色信息的主要根源,近來研究表明,自然科學、社會研究、甚至數學書中都是從陳舊的性別角色特點來描述女性,這無疑會影響女性的選擇和學習的前途。

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主要體現男女兩性在課程選擇的差異,這種差異在國小階段還不太明顯,而且多數情況下,女孩的成績要優於男孩,但在進入高中以後,當女孩更加清楚地意識到什麼行為是合適的和可被接受的時候,她們對未來就業的計劃及價值觀就會和社會實際職業中的性別差異趨於一致。所以在這種性別刻板印象的教育背景下,進入大學以後,男女兩性選擇的專業才出現了上述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是性別角色社會化過程的結果,

(三)就業市場歧視論的解釋

三、對策及建議轉從上面的論述不難看出,文化傳統的因素是根源性因素,後面的性別社會化、就業市場和歧視論的解釋基本都是由文化傳統形成的頑固的意識形態所決定的。當然,本文只是從社會學角度對就業市場中的性別差異現象作出的原因分析,實際上還有很多影響因素,比如女大學生自我認知的主體性原因,相關法律缺乏具體可操作性原因以及高校擴招等原因。解決大學生就業中的性別差異問題不在一朝一夕,數千年的傳統積習短時期內也不可能消除,這一問題的解決不僅關係到女性就業前途,更重要的是關係到國家教育民主化能否真正實現,關係到整個社會人才結構的平衡問題。所以高校、社會及大學生個人必須重視就業中的性別差異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一)完善相關法律保障制度

女性生理特徵難免造成高勞動成本。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用人單位降低生產與經營的勞動成本比提高更有意義。本文建議對女職工生育和哺乳期的誤工進行社會化補償,即企業單位照常支付女職工在計劃生育和哺乳期間的工資,而後從上繳給國家的經營税收中扣除:對女性公務員以及事業單位的從業人員在生育時段的工資可由財政專項撥支,這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女性高勞動成本的問題,總之應該儘快建立女性就業的社會保障機制,建立女性職工生育保障制度,減輕用人單位的經濟負擔,使女大學生的就業難題得到制度上的支持。

(二)倡導高校自主辦學

目前高等教育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大學沒有成為一個比較自主的辦學主體。應該考慮女大學生由於其自身的性別和生理特點,在專業選擇和專業培養上應當不同於男生。目前情況下,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市場化程度已經很高了,但招生、專業設置的自主化步伐才剛剛開始。擴大高等學校在專業設置和專業培養方面的自,推動中國的“職業規劃”的發展。如果推動大學之間的強強聯合,如聯合培養、互相承認學分,肯定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推動和監督高校對女大學生專業設置、培養、就業指導的重視。

大學生就業論文範文 篇四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統計宣傳

隨着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進入到大眾化階段,這也直接導致了高校畢業生逐年上升,畢業生就業成為整個社會丞待解決巨大問題,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的高低被社會各方看重,成為社會、高等教育消費羣體及教育主管部門評判一所高校辦學質量和市場認可程度的標尺。那麼就業率統計數據如何最大發揮其導向性,我們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探析現有就業率統計數據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進對策。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統計數據存在的問題

我們採用主、客觀方法來分析這個問題,對於就業率統計數據的客觀方面是指能夠準確、完整的反映實際情況,使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掌握就業的真實情況,及時修正現有的制度,制定積極有效的措施,從宏觀上調整就業市場供求關係,合理安排教育資源。對於主觀方面是指社會及教育消費羣體對統計數據的認可程度,只有得到其所面向的對象的承認才稱得上是準確的。

1.客觀上存在的問題

(1)統計內容的模糊

包括統計的對象,細化對學生導向政府的宏觀調控

首先是現有的就業與未就業的劃分不明確。根據現有的統計方法,升學、出國都被統計為已就業,而這是不符合就業的科學定義的,從而導致實際就業的比例和社會承認的情況出現差距。其次統計數據的內容沒有細化,在各專業的就業率、就業的質量沒有詳細劃分,使其對教育消費者沒有實質性的指導意義。缺乏對政府政策調控的參考意義。

(2)實現方式的錯位

在就業率統計的實現方式上,學校既是被調查者,又是調查的實施者。因為學校的就業率與學校領導的工作業績、學校的名譽、招生計劃、科研經費申請、職稱評定等相掛鈎,而學校又身兼“運動員”、“裁判員”的身份,不可能脱離學校的實際利益去專注於追求就業率的真實性、可靠性。

(3)統計時間的提前

各地方現行的就業數據上報時間是畢業生離校的6月末及當年的12月末。而就業對於學生來説極其重要又複雜的事情,需要相對長的一個理性抉擇的過程,經過我們調查發現畢業生就業有一定的延後性,由於對工作性質、自我認識及適應社會等方面,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在短期內做出正確的擇業方向和具備完全的就業素質,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選擇主動待業以提高自己能力,或者選擇最理想的就業崗位。如果根據現有的統計時間,將很難反映實際就業情況。

(4)監督機制的缺乏

現在高校在就業率數據上造假是普遍現象,尤其是名氣比較小的學校更甚之,以致社會上出現了名牌大學就業率普遍低於一般大學的怪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造假沒有及時得到懲治,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2.主觀上的問題

(1)公佈主體的質疑

現有的就業率公佈主體是高校的主管部門,也是利益相關方,社會及教育消費羣體很容易對數據產生懷疑。

(2)社會認知的忽視

一個數據是否準確,不僅需要數據本身儘可能反映實際情況,也需要由他所面向的羣體去評判,準確的數據如果得不到社會的認可,也是毫無指導意義的,我們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電話訪問,學生座談等方式進行了調查,得知在大多數高校基本上都沒有對就業率的統計方法、就業標準向學生及家長講解和説明,學生和家長基本上對此知之甚少,因而對就業率數據的來源可靠性大多表示懷疑。

二、解決對策和方法

1.進一步規範畢業生就業統計方法

首先,明確就業與未就業概念。就業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和求職願望的人從事某種社會活動,取得相應報酬的行為。出國留學、升學及自己自願放棄就業等情況應該不屬於就業的範疇,不應統計在就業率裏,應單獨予以列出,這樣既可以使就業率統計結果更準確,又可以更容易被關注羣體接受。同時細化高校各專業的就業率,及就業的行業比例,這樣可以發揮就業市場的調節機制,高中畢業生在報考專業時可以根據就業市場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報考專業,使高校畢業生更順應市場要求,避免出現專業就業人數不平衡。而且對高校及教育相關部門作出相關政策調整。

其次,改變高校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現狀。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就業率統計方面由社會民間組織承擔,政府根據他們得出的數據制定相關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們國家有自己的國情,民間組織還不夠完善,不能馬上取消學校統計數據實施者的角色,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由政府政策導向、資金扶持等方式培養社會組織客觀、科學統計就業率。弱化學校因自身利益而影響就業統計。

還有研究科學上報時間,根據現行的規定,各高校在學生畢業前7月份左右第一次上報就業率(也叫初次就業率),在年末12月份上報第二次就業率,一般比較重視初次就業率。隨着畢業生數量一年比一年多,就業變得不是很容易,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學生對工作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就導致很多學生需要一定時間找到工作,有一部分學生在初次統計時不能及時找到工作,這樣就導致有些學生被學校逼迫就業或者導致初次就業率不準確。

再有就是加強監督機制。不斷完善規章制度,預防高校就業統計作弊途徑。

2.加強就業統計方法宣傳

由於很多教育的消費者對畢業生就業率的統計不是很瞭解,因此產生誤解,對此各高校應該加強對學生及學生家長宣傳畢業生就業率的統計方法,使他們知道統計數據的得出過程,這樣就會了解。例如:有100名畢業生,有60名同學簽了正規就業協議,有10人升學,5人出國,10人靈活就業,為什麼就業率就是85%,而不是60%的原因。

三、總結

總之,對於中國高校的畢業生統計方法雖然不能完全照抄外國模式,但也確實存在一些待改進的問題,期望通過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分析問題,尋求解決辦法,不斷完善現有的方法,最終找到最完善的對策。

參考文獻:

大學生就業論文範文 篇五

一、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

1.畢業生人數增加,就業簽約率下降。

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的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人數將超過600萬,為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之最,加上往年畢業而未能就業的高校生,今年的就業大軍高達1000多萬人。截至2009年3月10日,廣東省普通高校本科生畢業生簽約率為7.61%、專科畢業生的簽約率為8.43%、畢業研究生的簽約率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2.企業倒閉,失業人員增多。

中國社科院近日報告稱,中國城鎮失業率已經攀升到9.4%,在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之下,截止去年年底,中國已有67萬家小企業被迫關門,約有670萬就業崗位蒸發,使失業人數遠高於官方統計的830萬。中國就業形勢已十分嚴峻,估計2009年610萬名大學畢業生中就業困難的比例可能佔到四分之一。

3.僧多食少,工作崗位競爭激烈。

金融危機加劇了求職者之間的競爭。根據記者在一次人才招聘會採訪中瞭解到,今年辦公文員崗位的競爭最為激烈,1個崗位居然有20多名求職者爭搶。

4.公務員考試,招錄比例創歷史新低。

被稱為“中國第一考”的公務員考試人數創新高,今年有77.5萬人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比2008年度參加考試的人多了13萬。根據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公務員局數據,上海2009年考試招錄3618名公務員,共有約4.8萬人報考,錄取率約為7.5%。

二、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分析

1.供需失衡。

大學生的就業源於市場的需求。一方面,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畢業生人數每年呈上升趨勢。短期內的大輻度增加,勢必給勞動力市場的消化造成難度。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外資企業的大量湧入,使得企業間競爭加劇,優勝劣汰也勢必加快,造成不少企業倒閉,崗位流失。此外,外資企業的進入也帶來了高→←科技與先進設備,產生人力資源的排斥效應和替代效應。所以,可以看出,在經濟危機尚未到來之時,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比較突出。在金融危機衝擊之下,勞動力需求不足與新增勞動力需求萎縮;再者,企業普遍採用保守的發展戰略與緊縮的財務戰略,所以企業不可能招聘大批沒有經驗的新員工。此外,企業用於培養與培訓的費用大幅減少,所以企業在招聘時,會首先考慮專業對口、綜合職業能力強的畢業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中,部分專業、課程設計脱離了社會的實際需求,使部分專業的大學生沒有合適的崗位選擇。

2.觀念誤區。

不少大學生存在着求職的觀念誤區,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求職擇業之時喜歡與同學互相攀比,即使一些單位比較適合自身的發展,但因某個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學選擇的就業單位,便輕易放棄。而有些大學生則自視甚高,將目光聚集在事業單位或國家機關單位不放;或消極自卑,認為自己所讀院校、專業不如人,在求職中不敢理直氣壯大膽“推銷自己”。也有一些大學生自立意識不強,缺乏主見,在進行雙向選擇時,不知所措,求職完全依賴父母。再者,也存在部分學生認為只有選擇與自己的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才有自己施展才華的空間,所以對於一些其實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感興趣但專業不符的崗位不屑一顧。這樣一來,畢業生給自己的求職之路增設了一些阻礙,使得就業之路更顯狹窄。

3.實踐能力弱。

很多學校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忽視了他們的實際動手與操作能力,有知識儲備而不會靈活運用已成為大學生的普遍現象。雖然有些學校開辦社會實踐課,試圖讓學生所學到的課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但是安排的時間太少,或是去實踐的單位很少提供好的實習機會,實踐效果並沒有達到,導致了大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只能紙上談兵。眾所周知,企業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夠給企業直接帶來績效的人。一個僅有知識而不會動手的人是不受企業歡迎的,培養其真正上手還要安排老員工為其輔導,從而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績效。在金融危機下,一般的企業都已停止了招納新手,但也有些企業為了進行人才的戰略性調整,為以後新的發展打下基礎,他們儲備專業對口、綜合素質好的人才,而大學生沒能受到青睞,其根本原因是大學生畢業後,往往不具備實踐能力。

三、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1.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工作。

在金融危機之下,面臨更加激烈的就業競爭,畢生們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很多畢業生經歷了多次面試的失敗,造成了心理的嚴重受挫,部分學生已對就業完全喪失信心,形成了放棄就業的心理。有些更是不堪重壓,採取了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讓家人痛苦不堪。高校就業指導部門對學生的就業負有重要的指導責任,加強全方位的就業指導與就業服務在此特殊時期顯得尤其重要。高校就業部門應進一步幫助畢業生認清自己,認清社會,認清當前就業形勢,使其端正心態,轉變其就業觀念。同時,就業服務部門還應加強宣傳國家出台的一系列幫助大學生就業的各類相關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好各類政策,實現順利就業。在指導與服務工程中,要以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要以人為本。

2.降低求職要求。

近年來,高等教育已經大眾化,大學生不能再以“天之嬌子”自居,在就業時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觀。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研究市場需求量,瞭解社會及企業的用人要求。比如今年,浙江省重點中學基本已經飽和,國小教育、幼兒教育和部分國中以及培訓機構的需求還可以,還有一些餐飲、酒店等服務行業的需求也較大。中心城市的需求有限,缺的是農村、欠發達地區的鄉鎮基層。畢業生要有“從低處做起,向高處攀登”的勇氣。要考慮從就業門檻低、綜合要求較少的基層崗位做起,積累相關工作經驗,提高實踐能力,再選擇有利於自己施展才華、實現自己更高價值的崗位;同時,大學生也可先選擇在報酬較低的中小企業就業,也可以靈活就業,包括臨時就業、非全日制就業等,要認識到獲得就業是將來職業發展的基本前提。

3.勇於自主創業。

2009年大學生就業壓力很大。全國多個省市都公佈或已實施了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措施。2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高校畢業生創業可享受4項優惠政策,包括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提供小額擔保貸款、享受職業培訓補貼、享受更多公共服務等。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優惠政策,積極進行市場調研,選擇切實可行的項目,加入自主創業的行列。有些城市為幫助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增強自主創業的能力,還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浙江杭州在去年12月份開辦了創業實訓師資研修班,學員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網絡平台或在現實情景中建立虛擬公司(如進行工商註冊、税務登記、銀行開户),模擬創業過程,進行創業實踐的演練,為自主創業打下基礎。當然,在創業過程中,大學生還應具有敢於拼搏,敢於競爭,敢於承擔風險的精神。

4.提升就業競爭力。

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是指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上戰勝競爭對手,找到適合自身才能發揮和實現自身價值的適當工作崗位的能力,實際上也就是指獲得與保持工作的能力,這是大學畢業生在通過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開發而獲得的能夠實現就業理想、滿足社會需求、在社會生活中實現自價值的本領。所以大學生只有具備或提升科學文化知識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身心素質、工作經驗及動手能力等,同時具備在勞動力市場環境中有效地向僱主推銷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脱穎而出。

5.繼續深造。

大學生就業論文 篇六

(一)就業指導者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人的認識離不開實踐,參加社會實踐有利於大學生了解國情、瞭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而現代廣大學生,在高中時面臨着升學的壓力,在大學裏面臨着步入社會和繼續深造的壓力,大多是在校園裏通過書本知識教育成長起來的,由於受個人活動的影響,對我國的國情、民情知之甚少,面對社會的複雜程度,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大學生們可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而不是僅憑讀幾本書,聽幾次講座,上幾次網,看幾條新聞就能行的。就業指導者是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引路人,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在掌握紮實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上,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一方面有助於大學生在與社會的互動中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學會做人做事,提高道德修養,明事理、知榮辱、關愛他人、回報社會,最終實現增長知識、鍛鍊能力、內化素質、全面發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助於大學生了解社會、瞭解國情,加深對黨的基本路線的認識,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其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過硬的政治素質,學生可以從實踐中體會到勞動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就業指導者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有助於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大學校園畢竟不是完全的社會化,而實踐則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更多地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現象的契機。如果就業指導者能引導大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有助於大學生更好地規劃大學生活,鞏固和深化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掌握新的知識,鍛鍊和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現自身知識的侷限性,主動調整知識結構,不斷挖掘自身潛在的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等。而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因崗位和工種的不同,大學生要同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學會如何恰當地處理人際關係,融洽地與他人相處,將有利於鍛鍊大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堅強的品質,有利於大學生畢業後以最少的時間適應職員身份、社會角色,也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為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

(三)就業指導者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將推進大學生職業生涯的建構

目前大多數大學生缺乏自我認識,對未來的就業方向感到迷茫與彷徨,對將來要從事的職業認識不足,就業意識比較被動,且有相當部分大學生認為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對職業規劃缺乏瞭解,對自己的職業定位、職業分析等缺乏瞭解和應有的準備,畢業時不能順利適應社會角色,這與高等教育培養“合格”人才的目標不符。就業指導者如果能從大學生的職業規劃入手,積極引導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在實際的職場情境中,增加對企業、行業、職業的瞭解,依據自身的能力傾向、興趣、性格等,儘早做出適合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合理安排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將有助於深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為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就業指導者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途徑

(一)立足於實踐終極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實踐觀

社會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大學生的獨立人格和能力,就業指導者應根據社會實踐工作的總體要求,有針對性地制定詳細的培養目標和內容,突出思想素質教育的重點,並結合大學生所學專業、行業和崗位的特點,對每個同學量身定製,確定需要提升思想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為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和綜合素質打好基礎。

1.引導新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走好職業規劃的第一步。

大學生活對於剛經過一翻刻苦拼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新生來説,大部分同學雖早已明白大學並不像高中老師説的是“樂園”,但卻常因對新環境以及專業化的要求而感到各種不適應,以致於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焦慮,而這些不適應如得不到及時調節,將會影響他們的學業,甚至影響身心健康,就業指導者如果能在這關鍵時刻引導新生參加社會實踐,儘快適應大學生活,在實踐中感悟學習的終極目標是創造價值,就能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求學,有助於其確立學習目標,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將來從事職業添磚加瓦。

2.引導在校生樹立正確的實踐觀,儘可能地做好實踐與職業的銜接工作。

目前,仍有一部分大學生把參加社會實踐當成掙錢的機會,注重報酬。根據筆者對243個在校生的調查結果顯示,75%的學生對於實踐活動能否給自己帶來經濟利益相對重視,如在同一時間段,一份報酬高但與本專業無關的工作和一份報酬低甚至無報酬,但能給學生帶來理論與實踐較大提高的工作,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報酬高的工作。面對這個羣體的學生,就業指導者應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要解決的問題,即學與生存的問題;從實踐客體的商業性和實踐主體的個人傾向性出發,區分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形式並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實踐中更好地接觸社會,訓練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有些學生一開始表現出對社會實踐很熱情,也很感興趣,期望着實踐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但面對複雜的實踐環境,有些學生很快就顯得很沮喪,受挫能力、應變能力差,持久性低,這時,就業指導者應引導大學生做好吃苦、承受壓力的準備,積極主動參加團隊建設,在實踐中克服急躁心理,鍛鍊自身的忍耐性,從基層做起,通過沉澱與積累社會經驗,不盲目跟隨前人的做法,思考系統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踐中真正錘鍊意志品格,為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角色意識、能力基礎。

(二)利用“示範效應”的感染力,激勵在校生投身社會實踐

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立場、高尚的思想覺悟、堅定的理想信念給從事就業指導工作者增加了不少感染力和説服力,如果就業指導者能在實際工作中,從愛護學生、關懷學生的立場出發,尊重學生的理想、個性,全面地瞭解學生的情況,幫助其正確分析和規劃,對其進行細心的教育、輔導、服務,能通過例舉校友的真人真事來引導在校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或舉辦講座讓成功人士現身説法,經常給予他們耳濡目染的機會,勢必激勵會在學校產生“示範效應”,促使大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而在具體實施社會實踐過程中,就業指導者如果能關注他們的表現,及時給予激勵、鼓舞和喚醒,幫助他們一步步地接近理想的目標,將最大化地利用學生自身優勢,發揮學生特長,加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鍛鍊實際能力,增強創造精神,豐富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內容,增強社會實踐的整體功能。

(三)建立社會實踐管理體系,形成持續改進社會實踐管理長效機制

大學生就業論文範文 篇七

1.心理資本概述Luthans等認為心理資本是個體成長過程中所呈現出的積極心理狀態,可以有效地引導個體積極的行為方式。[1]它可以被測量和開發,涵括自我效能感、希望、樂觀和韌性四個維度。自我效能感即個體對自身運用所掌握的技能完成一項任務的信心[2];希望即對實現目標所具備的堅強意志與途徑交互認知下的積極心理狀態[3];韌性即從挫折逆境中迅速恢復甚至實現超越的能力[4];樂觀即對消極事件傾向外部歸因,對積極事件傾向內部歸因。[5]國內多數研究者接受Luthans的結構劃分方式,也有部分學者進行了重新劃分。例如,柯江林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將心理資本分為事務型心理資本和人際型心理資本[6];張軒輝將大學生心理資本劃分為為樂觀、希望、韌性、自信和成就動機五個維度[7];周利霞將大學生心理資本界定為願景、自信、合作、樂觀、韌性和感恩六個維度[8];王蓓、苗元江和蔣蘇芹將大學生心理資本劃分為成就動機、自尊希望、樂觀幸福、責任意識、自我效能、情緒智力、堅韌自強、包容寬恕以及創新能力九維度。[9]本文藉助於較為公認的Luthans的心理資本結構劃分方式進行實證研究。

2.心理資本影響因素研究伴隨着積極心理學與積極組織行為學的深入發展,近年來國內關於心理資本的研究呈現激增狀態,但對心理資本前因變量的探究仍相對匱乏。心理資本的影響因素眾多,涵括個體的生理特徵、家庭、組織和社會等環境因素,而大學生並未進入社會生活,其學習成長環境多為家庭和學校,因而個體、學校和家庭因素對其心理狀態和心理髮展具有深刻影響,國內有關心理資本的文獻也驗證了這一點。在個體因素方面,饒從權的實證研究表明女生心理資本水平高於男生[10],但付立菲和張闊卻發現在心理資本分維度自我效能上,男生要優於女生。[11]在學校因素方面,國內學者多在年級、專業和學習成績等背景變量下考察心理資本差異。在年級上,和彭燕等研究者皆發現心理資本存在顯著性差異[12],付立菲和張闊進一步證實樂觀維度也呈顯著性差異。[13]在專業上,饒叢權發現文科心理資本水平高於理科[14],但也有學者發現理科生韌性、樂觀水平高於文科生。[15]在學習幹部經歷和實習經歷上,饒叢權、戴雪珂、陳俐等學者一致證實這些經歷對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其分維度產生積極影響。[16][17]在學習成績上,諸多學者發現心理資本、自我效能感和樂觀對學習成績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19][20]此外,陳學軍和章倩的研究表明職業輔導對心理資本存在積極影響。[21]在家庭背景變量下,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展開研究。在是否是獨生子女上,王蓓發現心理資本並無顯著差異[22],但呂兆華髮現獨生子女的自我效能感顯著高於非獨生子女。[23]在家庭氛圍與父母教養方面,楊國欣從理論上闡述了民主家庭教育氛圍利於大學生自我效能提升[24],馬偉娜和秦豔發現父母養育方式與中韓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皆顯著相關。[25]在家庭經濟狀況上,曹杏田和勵驊的研究表明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家庭經濟狀況無關[26],但潘清泉和周宗奎發現貧困生的心理資本及分維度自信、希望、韌性和樂觀水平均顯著低於非貧困生。[27]在家庭所在地方面,呂兆華髮現城市大學生心理資本和自我效能感高於農村大學生[28],而李力、廖曉明發現農村大學生韌性高於城鎮大學生。[29]

3.心理資本與就業能力研究學術界對心理資本的研究多發生在工作場所範疇內,也已證實心理資本對員工工作績效和工作滿意度具有積極影響,側面表明心理資本是大學生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隨着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壓力激增,諸多學者開始探究心理資本與大學生就業的關係。例如,林萍從理論角度闡述心理資本與大學生就業能力息息相關。[30]勵驊、曹杏田和呂兆華則通過實證研究證實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具有正向預測作用[31],張瑋等發現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就業信心存在顯著正相關。[32]通過對現有研究文獻的梳理可以發現,研究者普遍認為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具有積極影響,而其心理資本影響因素仍存在分歧,亟待進一步研究。且當前學術界關於大學生就業心理研究仍多屬消極導向型,聚焦於貧困大學生或女大學生等特定弱勢羣體,多關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違背了積極心理學的發展趨勢。另外,如前所述,心理資本具有明顯的時代性,是代際間物質生活條件差異在精神領域的折射。以前的研究側重於“80後”大學生這一主體,而目前高校的教育主體和未來10年的就業主力將是“90後”高校畢業生。本文順應這一變化,超脱固定羣體的侷限性,希望通過在明確“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其就業過程、就業結果關係的基礎上,釐清心理資本的驅動因素,設計促進心理資本培育、提升就業能力的相關策略。

二、理論模型和調查設計

1.理論模型根據對文獻的梳理,我們構建了“90後”大學生的心理資本模型。該模型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資本及其維度,用來了解“90後”大學生的心理資本水平及其構成;第二部分為心理資本與就業狀態關係,用來考察心理資本對就業過程和就業結果的影響;第三部分為心理資本與相關前因變量之間的關係,用來提煉影響心理資本的關鍵因素,為設計“90後”高校大學生心理資本的培育策略提供依據。具體如圖1所示。依據概念模型及相關的文獻觀點,本文的主要假設如下:H1:大學生心理資本在性別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H2:大學生心理資本在學校層面背景變量(學習層次、年級、學習成績、學生幹部經歷與實習經歷等)上存在顯著性差異;H3:大學生心理資本在家庭層面背景變量(獨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經濟狀況、父母教育方式等)上存在顯著性差異;H4:畢業生心理資本對其就業過程(就業決策、就業心理狀態、就業困擾等)具顯著性正向影響;H5:畢業生心理資本對其就業結果(就業狀態、就業速度、就業滿意度等)具顯著性正向影響。

2.研究量表本研究採用Luthans開發的心理資本量表作為心理資本的測量工具[33],並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量表進行修訂。採用Liket五點計分法進行測量,無反向計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試者心理資本水平越高。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將因子負荷量較低的第4題、9題、10題、14題和21題逐項刪除。刪除5個題項後,心理資本量表整體及各維度Cronbach’sAlpha係數分別為0.900、0.787、0.755、0.770、0.735,分半信度分別為0.821、0.768、0.748、0.735、0.761,均在0.7以上,內部一致性良好。經適合度檢驗得到KMO值為0.920,Bartlett球形檢驗顯著性為0.000,提取的4個主成分累積貢獻率較高,因子結構清晰,結構效度良好。

3.調查設計與實施本次調查從2013年5月20日開始到6月10日結束,以河北省某綜合性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這樣設計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學生來源廣泛。該高校在河北省高教系統有較高知名度,生源分佈全國各地,有較高代表性。第二,學科設置齊全。該高校學科涵蓋了國家除軍事學之外的所有門類,專業設置比較齊全,抽樣與比較相對便利。第三,服務調研目的。之所以把調查對象在大一到大四之間進行分配,與分析的目的密切相關。如前所述,本次分析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探索“90後”心理資本狀況對其就業過程和就業結果的影響,這需要對正在尋找或已經找到工作的大四學生進行調查。對大四學生來説,很多人從大四學年的10月份開始尋找工作,簽約高峯主要出現在下一年的四、五月份。沒有簽約的同學也經歷了若干次的簡歷投送和應聘體驗,對就業過程和結果有比較深刻的感受。同時,5月份也是該高校要求學生返校進行論文修改與答辯的時間,學生集中返校,調查實施比較容易。本次調查的第二個目的是瞭解“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的水平、構成以及探討影響心理資本的前置因素,為設計“90後”高校大學生心理資本的培育策略提供依據。這就需要將樣本範圍擴展到涵蓋大一到大四的所有在校大學生,以便使其更具代表性。第四,辦學層次完整,涵蓋了一本到三本的所有類型。調查採取攜帶問卷訪談的調查方式,有利於提高問卷的回收率和數據的準確性。共發放500份調查問卷,回收問卷487份,回收率為97.4%。其中有效問卷475份,有效率達到97.54%。

三、研究數據分析

本研究對收集的調查問卷進行整理、編碼和錄入後,運用SPSS21.0作為統計工具進行描述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迴歸分析。

1.被調查對象基本情況在此次有效調查樣本中,男生共234名,佔樣本的49.3%;女生共241名,佔樣本的50.7%。一本學生共215名,佔樣本總量的45.3%;二本學生共24名,佔樣本總量的5.1%;三本學生共236名,佔樣本總量的49.7%。大一學生共103名,佔樣本總量的21.7%;大二學生共116名,佔樣本總量的24.4%;大三學生共95名,佔樣本總量的20.0%;大四學生共161名,佔樣本總量的33.9%。文科學生共235名,佔樣本總量的49.5%;理工科學生共240名,佔樣本總量的50.5%。

2.“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總體狀況數據顯示,當前“90後”大學生的心理資本較為富足,其總分及其各個維度得分均處於中等水平略上(大於理論中值3)。心理資本的各維度中,韌性得分最高,希望得分最低,即大學生韌性水平最高,希望水平最低,具體見表1。

3.不同背景變量下“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差異分析我們把背景變量分為性別、學校層面、家庭層面三方面進行分析。其中學校層面包括學習層次,年級,專業類別,成績排名等;家庭層面包括是否為獨生子女,家庭經濟狀況,家庭教育方式等。具體見表2。(1)性別變量下“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差異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各分維度均未在性別上形成顯著性差異,研究假設H1不成立。(2)學校層面背景變量下“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差異分析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發現“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希望、韌性、樂觀分維度均在學習層次上呈顯著性差異,心理資本和希望在學習成績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研究假設H2部分成立。通過Tamhane’sT2事後檢驗,一本學生的心理資本及希望、韌性、樂觀分維度水平顯著高於三本學生。經過LSD事後檢驗,發現成績前5%的學生希望水平和心理資本水平顯著高於成績處於6%-25%、26%-75%的學生和最後25%的學生,學習成績處於6%-25%的學生希望水平顯著高於最後25%的學生。雖然“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在學生幹部、實習經歷上並未形成顯著性差異,但在個別維度分析上亦形成顯著性差異。“90後”大學生自我效能在實習經歷和擔任學生幹部尤其是班幹部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希望在實習經歷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擔任學生幹部的自我效能水平(M=17.8311)顯著高於非學生幹部(M=16.5475)。具體分析學生幹部類型後發現,擔任班幹部的大學生其自我效能感(M=18.0391)顯著高於非班幹部學生(M=17.0922),但在學生會幹部和社團幹部上無顯著差異。最後,經過LSD事後檢驗,發現有非專業相關實習經歷的學生的自我效能(p=0.011)和希望水平(p=0.021)顯著高於無實習經歷的學生。通過圖2可以發現自我效能在專業無關的實習經歷上達到頂點,而希望則在專業相關實習經歷上達到頂點。解釋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高校所授課程與社會需求脱節,獲得專業實習崗位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可能發現自身所學知識難有用武之地,導致自我效能感下滑。但與非專業相關實習經歷相比,專業相關實習經歷更能幫助“90後”大學生了解就業市場形勢和自身職業期望,從而確定合理的職業目標並掌握實現該目標的方法。因此,有專業相關的實習經歷的“90後”大學生希望水平更高。此外,“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其各維度在年級、專業和接受學校就業心理輔導與否上並未存在顯著性差異。究其原因,可能是當前多數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就業心理輔導,形式化氾濫,並未根據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有效建立解決方案,從而在積累心理資本上功能弱化。(3)家庭層面背景變量下“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差異分析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其各維度在獨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經濟狀況和父母教育方式上皆未存在顯著性差異,研究假設H3不成立。這可能是由於“90後”大學生備受家庭關注,皆從家庭獲到巨大的力量與温暖,在心理資本形成過程中並未表現出顯著差異性。

4.“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就業分析本次研究將有效樣本的心理資本按降序排列,將前後30%的被試樣本分為高分組和低分組,代表心理資本水平的高和低,進而運用卡方檢驗和迴歸分析探究心理資本高低對就業的影響作用。(1)“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對其就業過程的影響分析通過卡方檢驗,發現心理資本處於不同水平的“90後”畢業生,其就業決策傾向性上並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389),但在就業過程中心理狀態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9),研究假設H4部分成立。高分組和中分組的“90後”畢業生的求職心態多為信心十足,而低分組的相對消極。具體表現見圖3。此外,通過對不同心理資本組別與就業困擾進行交叉分析,發現“90後”大學生低分組的就業困擾更傾向於自身原因,高分組傾向於社會因素。這也反映出心理資本高的畢業生歸因風格更為積極,而低分組畢業生本身的心理狀態略消極,自信心不足,遭遇就業困境時更容易將其進行內部歸因。(2)大學生心理資本對其就業結果的影響分析通過卡方檢驗,可以發現心理資本處於不同水平的畢業生,其就業狀態(p=0.176)及就業速度(p=0.302)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進一步進行分析,仍舊有一些有價值的所發現。目前,我國高校將繼續深造和自主創業的畢業生也納入就業率的統計中,而本研究僅考察心理資本對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工作的畢業生的就業過程和結果的影響關係。剔除繼續深造和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後,高分組、中分組和低分組的就業率分別為45%、56.1%、31.4%,説明心理資本居中的畢業生就業率最高,心理資本偏低的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在就業速度上,高分組和中分組的畢業生就業速度多為一個月內,低分組的畢業生尋找工作的速度多為三個月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心理資本高的畢業生,其就業更為迅速和順暢。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分組一個月內尋找工作的比重高於高分組,低分組在半年以上尋找工作的選擇上沒有樣本分佈。形成這種反常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被試樣本容量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心理資本偏高的畢業生對自身期望值較高,對未達心理預期的工作單位持觀望態度,並不急於就業。而心理資本偏低的畢業生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可能一開始就對工作地點、單位性質、收入水平等期望值不高,珍惜每一個到手的工作機會。此外,以心理資本組別轉化的虛擬變量作為自變量,就業滿意度為因變量,對“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和就業滿意度進行迴歸分析,發現其通過F檢驗(F=8.508,p=0.001),兩組虛擬變量都就業滿意度形成顯著解釋力。其中,高分組&低分組標準化係數為0.761,中分組&低分組標準化係數為0.584(見表3),表示高分組和中分組的就業滿意度皆高於低分組。綜上,“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在客觀就業結果(就業狀態和就業速度)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對主觀就業結果———就業滿意度具有積極影響,研究假設H5部分成立。

四、結論討論與政策建議

1.“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研究結論研究表明,“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較為富足,其分維度中韌性水平最高,希望水平最低。心理資本及其相關維度在學習層次、學習成績、學生幹部、實習經歷等方面存在差異。第一,一本學生的心理資本總分及分維度希望、韌性和樂觀水平顯著高於三本學生。究其原因,可能是一本和三本在社會認同度、學習環境、教學質量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三本學生初入學後心理壓力較大。同時,由於中國文憑“等級”觀念的影響,三本學生的就業機會明顯低於一本學生,這也對三本學生心理資本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三本校方要重視其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幫助學生建立心理優勢。第二,隨着學習成績的提高,“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和希望水平也顯著提升。這可能由於校內師生較為重視成績,學業優良的學生受到外界的肯定和自我肯定程度較高,成長過程相對順遂,造就了他們積極的心理狀態,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與希望。這反過來又促進學習優良者的學習能動性,形成良性循環。而學習不良的學生可能由於多次的失敗經驗而產生自暴自棄等消極心態。這要求學校打破習得性無助,幫助學習不良的學生積累心理資本。[34]因此,學校急需幫助學習不良者進行科學的自我評估,幫助其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熟知自身優勢劣勢從而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引導其形成正向思考方式,提升心理資本尤其是希望水平。第三,學生幹部尤其是班幹部經歷可以幫助“90後”大學生提升自我效能水平。這可能由於學生幹部尤其是班幹部承擔着師生間溝通的橋樑作用,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自身溝通協調等工作能力,較易獲得師生的讚揚和肯定,通過持續的成功體驗保持自信心。第四,實習經歷可以幫助大學生提升自我效能水平和希望水平。這是由於在實習過程中,“90後”大學生可以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並積累工作經驗。這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和辦事效率,通過成功的工作經歷提升自我效能感,還可以鍛鍊自身的堅強意志,瞭解自身職業期望並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提升自我就業希望水平。這就要求學校和社會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與學生管理崗位,幫助大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積累成功經驗,養成自信自強的優良品質。第四,心理資本對畢業生就業過程和就業結果產生積極影響。心理資本高的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心態和行為更為積極主動,歸因解釋風格偏於外部歸因,就業速度較快,就業質量更高。這表明心理資本對個人就業過程、就業結果及就業質量產生積極深刻影響,可以作為改善“90後”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新手段和新途徑。

2.政策建議儘管數據顯示高校在“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建設上起主導作用,但現實中的心理資本培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90後”大學生沒有生活在真空中,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在“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培育上,需要在突出高校作用的同時,加強多方配合,藉助多方合力,更好地實現心理資本建設的目標。第一,“90後”大學生要自我完善。每個學生要意識到心理資本對自身就業的顯著預測作用,在校期間除了要努力完善自身知識體系外,還要善於累積自身心理資本。一方面,“90後”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社團活動,創造機會提升自我效能感,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在就業過程中,要提高自信心,善於把握就業機遇;端正就業心態,正確認知自我和就業環境,設置合理的就業目標,併為之進行積極的職業準備;構築積極心理應激機制,以就業過程中的挫折為契機,尋找自身的短板加以完善,全面提升自身競爭力。第二,學校要構建良好的心理資本培育氛圍。首先,高校應將心理資本培育納入到課程體系之中,幫助全體學生在課堂上更為直觀地掌握積累心理資本的方法,並通過多元實踐活動加以遷移和鞏固,促使他們形成主動積累心理資本的習慣。其次,要針對重點羣體有針對性地建立大學生心理資本培訓及問題解決機制,着重改善本三學生的心理資本和各維度水平、成績不良者的心理資本和希望水平以及非學生幹部的自我效能感。再次,定期組織大學生心理資本狀況和心理健康檢查,並建立心理檔案,及時診斷疏導“90後”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最後,學校要淨化校園環境,構築積極校園文化和人際氛圍,為“90後”大學生心理資本培育提供適宜的土壤。第三,父母要發揮好後盾作用,為子女心理資本提升提供情感支持。家庭對個體思想和行為方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父母一方面要提升自身心理素質,為子女做好榜樣,引導子女形成積極心理狀態及行為方式。另一方面要積極關注子女的心理狀態,在鼓勵子女開發知識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同時積極積累心理資本,拓展綜合素質。第四,社會要構建全方位的支持系統。首先要大力倡導心理資本之於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性,鼓勵高校和家庭企業有效培育大學生心理資本,為大學生心理資本發展創造優良的環境。其次,通過提供充足的實習崗位和高質量的就業服務等手段,增加大學生實踐鍛鍊的機會和空間,幫助其通過成功經驗建立心理資本優勢。再次,確保心理教育資金投入,為學校優化心理諮詢教師隊伍及相關配套機制提供充足的物質支持。

五、研究侷限與展望

大學生就業論文範文 篇八

近年來,我國高校不斷增容擴招,大學畢業生總量逐年攀升。加入WTO後,國家產業政策日趨完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企業國際化進程加快,人才選拔注重專業知識、崗位能力、實踐經驗和綜合素質。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題諸多,容易產生以下不良就業心理。

1.焦慮抑鬱心理。焦慮是緊張不安並帶有恐懼體驗的情緒狀態,多半是由不能實現目標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脅而引起的。抑鬱是悲哀、沮喪、鬱悶等情緒體驗,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和沉默寡言。大學生正處於從“自然人”向“社會人”過渡的重要階段。他們滿懷激情參與就業競爭,結果事與願違,必然感到失望,多次受挫會產生焦慮,若不及時調整心態,能發展成抑鬱症,危害身心健康,嚴重者甚至會引發犯罪或自殺等極端行為。

2.隨意矛盾心理。求職就業中,以我為中心,片面強調“雙向選擇”,常表現出隨意違約頻繁“跳槽”的矛盾心態。他們渴望就業急於求成,輕率辭職好高騖遠。隨意矛盾心理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時“高不成,低不就”。

3.從眾攀比心理。從眾是個體受羣體影響,放棄自己主張,轉變原有態度,在認知、判斷、信念、行為等方面與羣體多數保持一致的現象。攀比是盲目地與他人進行不對稱比較。大學生正處於人格發展、重組和完善時期,易忽視個體特異性,形成自我價值取向的從眾攀比心理。在就業中,盲目湧向中心城市或經濟發達地區,一味追求熱門行業或知名企業,想進大機關不願下基層,常與他人攀比收入待遇、行業單位和工作生活環境。從眾攀比心理使目前“有人無業就”或“有業無人就”的結構性失業現象更加嚴重。

4.自負偏執心理。自負偏執是自命不凡,盲目清高,剛愎自用,不善團結的心理表現。求職時,期望值偏高,偏執地追求擇業高標準,無視跨專業的職業選擇,“該出手時不出手”;一旦未被錄用,不從主觀上檢查,往往偏執地認為社會不公,人為地喪失了許多就業機會。

5.自卑依賴心理。自卑依賴心理常出現於兩種羣體:(1)家庭貧困或就業有困難的大學生常常自我評價偏低,表現出害羞、內疚、膽怯、憂傷、失望等消極自卑情緒。他們是就業的弱勢羣體。(2)80年代後出生的獨生子女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不成熟,遇事猶豫不決,常過分地依賴父母或親屬決策。他們應聘面試要家長陪伴,簽約要家長拿主張,甚至報到時還要家長陪送。

二、大學生不良就業心理歸因分析

大學生羣體正在步入成年期,正處於“第二次心理斷乳期”、“邊緣人”地位和“心理延續嘗負期”,集多種特殊性於一身,多重價值觀和人格的再構成是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形成的內因,社會、學校、家庭等外部環境是大學生誘發就業心理問題的外因。

1.自身因素。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可是大學生擇業認知心理卻依然停留在精英化階段。首先面對強大的就業壓力,他們普遍表現出焦慮抑鬱心理和自負依賴心理;其次,由於社會閲歷較淺,心理髮展尚不成熟穩定,不能正確認清自我,容易產生自負偏執心理和從眾攀比心理;第三,初次就業時,過分理想化,心理承受力差,稍微遇到點困難或不滿意就表現出隨意矛盾心理,在擇業、就業、“跳槽”和再就業的循環中反覆徘徊。

2.社會因素。(1)傳統就業觀念,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大學生不顧自身條件,熱衷於考研、考公務員,一心想“端鐵飯碗,吃皇糧”。(2)就業市場缺陷。全國的就業市場五花八門,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入市成本較高;人事管理制度仍帶有較強的計劃體制色彩,畢業生異地就業派遣、落户口、接檔案,勞動保障和社會保險等方面還存在着種種壁壘。另外,大學生招聘或使用過程中,憑關係、走後門,搞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競爭也時有發生。(3)用人單位制度性歧視。不少單位過分強調工作經驗,不接收女大學生,甚至還有身高和體貌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單位勞資政策不透明,鑽國家政策空子,工資薪酬、福利待遇、勞動保障、社會保險等隨意性很大。也有單位重招聘、輕培養,對招用的大學生,缺乏人文關懷,這也是大學生頻繁跳槽的原因。

3.學校因素。(1)高校專業設置結構性問題突出。大學生就業既有總量性矛盾也有結構性矛盾,如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結構性矛盾是主要矛盾。高校擴招,基本上只是招生總量的擴大。出於自身師資力量的考慮,高校專業設置未能同步滿足就業市場需求。(2)高校的實習實訓問題亟待解決。目前,大學生普遍感到實習難,找到學以致用的實習單位更難,儘管政府已對大學生實習、學工交替予以政策支持。但要做到全社會都主動吸納大學生實習見習,關心其成長成才,政府還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採取相應的措施。(3)高校的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必須改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在畢業生創業教育,求職能力培養,就業心理諮詢等方面滯後。另外,高校注重“初次就業率”,強調“先就業後擇業”,從某種意義上説也助長了畢業生倉促就業,隨意毀約,頻繁跳槽等隨意矛盾不良心理的滋生。

4.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值過高而畢業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學生產生上述心理問題的誘因。

二、大學生不良就業心理的應對策略

1.構建社會防禦體系。(1)全社會都要切實落實國家的《就業促進法》,為大學生就業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政策環境,要確保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充分就業的良性互動和正向循環,激勵用人單位多吸納大學畢業生就業。目前應着重解決畢業生異地户口准入和同城就業享受同等社會保障等問題,促進全國城鄉人才雙向流動,讓大學生領悟到西部就業去基層鍛鍊的可行性和光明前景。(2)完善公益性人才市場體系,減少人才交流環節和入市成本,健全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建立有利於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切實保障大學生就業權益。用人單位應當兼顧畢業生的人格利益和其他利益,減少各種就業歧視,營造一種寬鬆和諧的就業氛圍。

2.構建學校防禦體系。(1)深化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應主動與用人單位合作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切實推行“工學結合”、“訂單式培養”等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有機結合起來,着力提升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大力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行動”。(2)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和諧的校園環境。高校在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優質教育資源,引導大學生全面發展。(3)努力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應該以創業教育和就業能力培養為切入點,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行個性化和全程化指導,大力開展就業心理諮詢,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種就業心理問題的產生,為畢業生提供合理的就業平台;同時,要建立就業困難和家庭經濟困難的“雙困”畢業生的就業幫扶機制,確保他們順利就業。

3.構建家庭防禦體系。家庭是大學生心靈的港灣,父母與子女間應多交流,增進理解和信任,配合高校做好思想工作。在求職受到挫折時,大學生最需要家人關心和撫慰,才能重建自信。同時,高校應從新生入學起就要與家長建立密切的聯繫,讓家長認清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新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共商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共建大學生不良就業心理的家庭防禦體系。

4.構建大學生自我防禦體系。大學生應從學業、就業、創業幾個層面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升自身的就業創業能力。在完成學業的同時,抓緊在校時間,拓展職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發展多種興趣愛好,構建不良就業心理的自我防禦體系,學會自我排解各種心理問題,理性地參與就業競爭;還要確立創業意識,暫無條件創業應先就業,積累經驗和人脈,等待機會再創業。

綜上所述,只要有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關心和竭誠幫助,大學生畢業生就一定能自立自強,消除不良就業心理的影響,有效地破解就業難題,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偉大理想。

【參考文獻】

[1]黃希庭.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諮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鄔備民,俞金波.對改善大學畢業生就業心理預期的探討[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6).

[3]孫麗玲.淺析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大學生的就業心理[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17).

大學生就業論文範文 篇九

目前高校大學生多半是80後或者90後,大都仍是獨生子女,自幼生活在父母、祖母等長輩的保護傘下,寵愛大於窘境,對生活的不濟和成長的逆境瞭解得很少,加上受時代驕子這樣的光環的籠罩,漸漸地缺乏對社會的認同和了解,只是胸懷大志但缺乏腳踏實地,好高騖遠。他們大多數追求高薪、穩定、輕鬆的工作,也大多希望在沿海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者更大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多數人的嚮往公務員、事業編這樣的工作,在畢業後多數畢業生湧入大中發達城市、湧向所謂的“高薪、穩定、輕鬆”崗位。大學生對自身的定位不準確,導致思想上存在誤區,然而這些在就業上出現的誤區和偏差將直接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進一步使大學生就業弱勢羣體規模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大學生要釐正先工作再就業的就業誤區,正確的選擇應當是先就業再擇業。大學生在堅持腳踏實地的基礎上,篤學篤行,結合自己的能力和當前的就業形勢,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部分大學生上大學可能是受父母之命,或者是為了逃避現實的生活,或者是隻為了追求個人榮譽,他們從一開始選擇上大學的初衷就是不正確的,從而導致了就業觀念的誤區。在大學期間也就不能端正態度好好學習知識與技能,對綜合素質的要求也相對降低,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髮展,使人們的價值觀多元化,出現了更多的唯心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以及其他不良社會風氣,這些思潮也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產生了誤導。

2大學生就業弱勢羣體如何突破就業困難瓶頸

2.1政府應加強大學生就業弱勢羣體的政策支持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根據我國現代化建設和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更加積極的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通過不斷深化人事用工和户籍等制度的改革,疏通就業渠道,規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和其他技術措施來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由於我國的户籍制度既承擔了人口管理的功能,也附加了其他的社會功能,不同的社會福利因不同的户籍而異。因此,政府應取消大學畢業生户口限制,打破户籍制度的人力資源的正常流動,在國家層面促進大學畢業生的可達性和自由流動,創建積極的、自由平等的就業和創業制度;另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強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宏觀調控,有效實施項目帶動的調控手段,像“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特設崗位”等項目,通過這些,為正在求職和就業處於困難的大學生另闢蹊徑。此外,政府還應該通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監督各個單位,積極推進和實施《勞動法》,完善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完善勞動人事管理體制、户籍制度等,保障人才的公平競爭,確保大學生就業有法可依。

2.2高等院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1)在既定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大學要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應該以市場為導向,深入市場調研,合理設置符合時展要求的專業,整合教師隊伍,協調部分專業的招生計劃,從而可以減輕相對弱勢專業的就業壓力。在教學中,加強教學改革,注重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高校與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讓學生走出校園,更好地適應社會。(2)完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高校要有專門的就業指導機構,積極開展相關的就業指導,將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禮儀訓練、企業實訓、擇業技巧以及新時期的就業政策解讀作為專門開設的培訓內容,同時也要構建相關的教師隊伍,積極有針對性地指導大學生正確擇業、合理就業。最後,學校要給予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支持和保障。

2.3多方合力積極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大學生就業弱勢羣體的出現是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生特殊羣體,還沒有被社會廣泛認識到。新聞媒體也應積極關注大學生就業弱勢羣體的就業情況,並及時報告相關的信息,從而形成對大學生就業弱勢羣體的廣泛關注,也為政府加強對用人單位的監管提供了方向。作為大學生的家長和社會相關的部門要正確看待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很好地把握社會發展趨勢,實事求是地、適時地轉變就業觀念,同時,社會新聞媒體和輿論應當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讓學生找準位置和就業目標,最後促進合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