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道德的議論文(精彩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8W

道德的議論文(精彩多篇)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一

林肯曾經説過一句話:“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這句話告訴我們法律與道德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

從古至今世界上沒有亙古不變的道德,也沒有亙古不變的法律。法律與道德是不斷的變化

與完善的。馬克思主義認為法律與道德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考古學家威爾遜在周遊世界的考察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親身經歷的事情。

在非洲一個原始部落中,部落裏的人們發現經常有東西失竊,於是部落裏的組長召集全族人開會:“為了使我們能繼續保持安寧與和諧的生活,我以全族族長身份下令,偷竊者一旦被捉住按部落規矩將受到鞭打20下的懲罰。”

但是盜竊者依然我行我素,豪不聽勸,族長依舊召令人們開會警告,但偷竊者還是繼續行竊,族長忍無可忍召開第三次大會説:“偷竊者一旦被捉到將鞭打40下。”

有一日,有人報告説偷竊者已經捉到。消息傳開,人們各個都來到了廣場,看看誰是偷竊者。當大家看見偷竊者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偷竊者竟然是族長年邁的媽媽。但是族長卻履行諾言代替自己的母親鞭打了40下。

而這件事告訴我們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

族長既履行了法律也完成了一個人的道德所在,完成了自己的責任和自己對母親的孝道。所以説法律與道德是不能分開的。

若一個國傢俱有法律,而沒有道德那麼統治這個國家的國主一定是一個暴君,例如秦國的秦始皇由於他的專制統治,使百姓們民不聊生,痛苦不堪。若如果只有道德,那麼後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不能分開的,而且他們應該相互合作。那麼這個國家才能繁華昌盛經久不衰。而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公民我們應該遵紀守法、發揚社會的道德、傳遞正能量。

道德在我們的心中,法律在我們的身邊。遵法守法、道德做人我能行。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二

經過數據統計,如果有老人摔倒在地,55.6%的人選擇直接走開;23.4%的人會選擇找到證人之後再扶;12.6%的人則選擇撥打110;僅有5.4%的人選擇毫不猶豫的主動扶起老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原來是因為現在的“碰瓷”事件太多,弄得人們不得不防,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如果扶了,那麼對方訛詐自己怎麼辦?如果不扶,道德與心靈上又會受到譴責。那麼,對於這種事件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呢?

在我個人看來,對於“老人摔倒扶不扶”這個問題,其中心點在於人們對於這種“碰瓷”事件的處理方法,當然,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和道德有關。

為了塑造一個和諧而道德的社會,對於摔倒的老人我們也不可以不管不顧,而且“碰瓷”事件也不是百分百會發生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個來解決此類事情的好方法:

一、老人摔倒,我們不應該馬上去扶,應該迅速上前詢問傷勢,觀察老人的狀態。因為很多患有疾病的病人跌倒是不可以隨便攙扶的,會導致病人的二次受傷,如果老人當時發生了骨折等情況,你的好心攙扶就有可能導致病情的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絕不能輕易移動。

二、我們應該迅速觀察老人的傷勢之後再決定下一步應該如何進行。如果老人傷勢並無大礙,他不需要攙扶也能夠站起來;如果老人傷勢較重,那麼,你就應該聯繫老人的家屬並及時聯繫警察和救護車,讓他得到更專業的救護。

在這一過程中,你可以不攙扶老人,但是你完全可以選擇守護在老人身旁,替他遮陽擋雨,遞上水,保護老人的安全,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簡單的攙扶,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要知道,對於摔倒的老人,要“敢扶”也要“會扶,”對於此類事件我們要按情況處理,不應拘泥於老的處事方法,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這樣才可以造就美好社會。

以上是我的論點,謝謝!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三

道德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道德提升了國家的形象,道德提升了個人的素養,道德賦予了社會正能量。知識應是利用於生活中的一種技巧和思想,道德才是人生中最需要的真正內容。道德是知識的母親,道德哺育着知識。

失去了道德知識就像沒了孃的孩子。我們都知道有雄厚知識的人才會有機會進入到復旦大學。但復旦的學生做出的行為不等同於他的高等知識。某同學和另一同學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我同學是在咽不下這口氣,就往另一同學喝的飲料投下了致命的毒藥,不知情的那位同學喝下有毒的飲料,最後搶救無效而導致死亡。

不知道投毒的那位同學是否感到有一絲絲的罪惡感,他是否想過他的行為是一種愚蠢的行為。投毒的那位同學如果心存道德,在今天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的,令人寒心的事情。擁有高等的知識,而沒有有心存道德的人同樣污染了社會風氣。他雖然擁有高等的知識,但他這樣的人像沒有靈魂的軀殼。

有一個流浪漢,他一個人流浪30多年。在這30多年裏,他幫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家,撿到貴重的東西,會有及時的還給失主,他幫助過殘疾的人走上夢想道路。這個流浪漢從小就沒有受到過教育,但他知道做人要心存到道德。雖然他沒有高等知識,但他身上似乎散發着一種神聖的光芒。我覺得這個流浪漢更勝過前者那樣沒有驅殼的人。道德先於知識。

擁有高等知識而沒有心存道德的人,他們的腦袋,思想,身體都是一種腐爛的形態,他們這些人擁有最高等的知識就像一把鋒利的劍插在人民胸口上。如果他們心存道德,這些高等的知識就會有意於社會,就不會再睡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沒有心存道德的人就沒有資格去受教育。把道德當成知識的母親,知識才會變成有意義的知識。道德更重要於知識。道德哺育着知識。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四

古人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文明就是世間大道,就是邁向小康,實現共產主義的康莊大道。文明就是歷史的積澱,是時代的旗幟,是一方水土、一代生民,留在後人視野裏的絲絲年輪、行行足跡。

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工作生活裏。文明需要我們身體力行,從自己的行為習慣、言談舉止開始。一個時代的文明需要這個時代的人們共同去締造,一個社會的文明最終將由這個社會的全體成員去分享。在你伸出援手的一剎那,隨手關燈的一指間,蹲下撿紙的一瞬間,都是一個又一個文明的體現。文明很小很小,但是隻要每一個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會邁出一大步,在社會上邁出的每一小步也許微不足道,但是用處卻很大很大。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無數文明匯聚在一起就會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這種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個人的心裏萌發。

文明好像一滴水,聚多就是一片海洋。文明好像一盞燈,照亮着每個熱情。文明好像一首歌,交織着彼此共同的心聲。文明好像星星之火,熊熊火焰可成燎原之勢。爭創文明城市,講文明,樹新風。我們要提倡“創和諧,講文明,樹新風”,讓文明聖火的火炬在你我的心靈中傳遞。

文明,有時只是舉手之勞;文明,有時只是一張紙的厚度;文明,有時只是一點點關愛。這一點點關愛,也能讓人為之動容。讓小事成為道德提升的階梯。

關於道德的優秀議論文 篇五

這兩天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我發現它無無刻不伴隨着我們的生活,規範着我們的言行。 這個週末,我幫媽媽在家做清潔。我把清理出來垃圾用塑料袋裝好,準備放進小區垃圾桶。這時,我發現了垃圾袋裏還有幾節用過的舊電池,我突然想到老師曾經説過,如果廢舊電池被混在一般垃圾裏隨意丟棄,流失到自然界中,遇到雨水或高温,有毒物質就會從電池中慢慢溢出來,損害人類的健康,對環境造成污染。於是我趕緊找了一個空盒子,把舊電池都放在裏面,我想等攢多了再送到專門回收舊電池的地方! 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説:“你不是一直再思考道德是什麼嗎?你這個行為就是道德。”喔!原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讓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講文明、講道德。在學校,我們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會危害校園環境,同時也在危害自己。在學校,我們還應該節約用水、用電。 讓我們大家共同來遵守社會秩序,多為他人着想,多奉獻我們的愛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六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是詩人北島《回答》一詩中的經典名句。時至今日,這句話依然很有市場,只緣這個時代猶有太多的道德缺失。

今天,很多人對攀比特別上癮,商人比財富的多寡,學人比才華的高低,學生比成績的好差……卻沒有多少人去攀比道德品行的優劣。道德是一道無形的護欄,沒有它的限制,人們乃至社會都極可能滑向黑暗的深淵。 很多墜入深淵者,事後總會滿含悔恨,抑或心有不甘。這些人不妨捫心自問:自己當初是否對道德法則有一絲敬畏之心?有媒體報道:一名懷揣名牌大學的燙金文憑的青年應聘於某跨國公司,面試時表現優異,卻因為有3次逃票被處罰的信用記錄,被用人單位拒絕。這名同學才華出眾,但在行為規範上對自己降格以求,遂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留下了黯淡的陰影。很多人常常將道德掛在嘴邊,講起來頭頭是道,但鮮有人如曾子一般將其銘刻心間。曾子“日三省吾身”,正是為了反思自己是否行得端坐得正。奧本海默發明了原子彈,在事業上如日中天。但在原子彈傷人無數之後,他懊惱萬分,將道德的矛頭指向了自己。於是,他用一生去懺悔,去承受良心的拷問,去從事維護和平的事業。

由此可見,只要堅守道德,即使是走在懸崖之邊,也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守護着你,使你不致墜入萬丈懸崖。道德正如一雙厚實的手套,它雖然會使我們在做事時,有些許放不開手腳的不自在感,但它能給我們更多的保護。誰都無法否認,我們的心中時不時地會生出一些小小的邪念,若不加以控制,任其恣意生長,邪念便很可能會惡變成歹念。若你能用心中的道德力量將其抑制,即便你會感到一種“不自在”或“不自由”,但你應該明白,這種讓你“不自在”“不自由”的壓抑感,其實正是對你的保護,使你始終保持着身心的健康。道德有別於法律,它不靠國家機器去強制實施,而需要每個人自加約束。要想讓我們心中的道德更具約束力,就需要我們師法天地聖人,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需要我們如康德所言,對心中的“道德法則”存一顆敬畏之心;需要我們有“日三省吾身”的習慣,有去污除垢的精神……

如此,我們就會在道德的約束和保護下,擁有自己的美好人生。中國曆來便是一個德治與法治並重的國家,而道德的規範作用更使得我們中華民族具有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良好風範,這一點,從來沒有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七

大千世界,繁華都市。我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城市就更應該學會對待。生活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在這個世界中,總會是人心難測。人心難測總是讓我們分心。也許這不是我們所想所問。因為這並不是我們想要了解的!也許只有外在的美,才是真的美吧!也許只有行動才能夠證明一切吧!那就用修養點綴生活。用自己的真心換他人芳心!這樣,我們才是最美的!

道德

道德,生活中離不開道德。但生活中卻總是有一些不道德的人。他們的行為卻總是讓人厭惡。的確,失去道德的人何來修養。道德文明希望一直不斷。不道德行為如;在公共場所亂丟垃圾。這樣的情況卻總是發生。不要看有些人衣服得體,就説有修養,有內涵。但其實卻不是。你會發現,普通人都比他有道德。或許當今社會,人人都追求完美。但卻忘記了道德行為規範!’這其實並不是高人一等。道德行為雖説是一件很渺小的事情,但卻反映了一個人的行為!一個人的態度!要活出不同,要活出風格!努力做一個有道德得人!

修養

修養,生活中離不開修養。如果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失去了修養,相信這個世界將不再美麗!將不再和諧。人人都沒有了真心,整個世界將是沒有理解,沒有包容的。這樣的人間並不美好。個人修養真的很重要,這關係到我們的個人。如果沒有了修養,世界將會變得黑暗。修養關係個人,修養在於個人。做好自己,現在做起!

生活中離不開道德與修養。同樣的,這種行為體現個人價值。如果做到這樣,我們將會變得更加愛美好!人生將會更有價值!做好現在,做好最初!相信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加的優秀!為了自己的人生,為了自己的價值。做好當下,做好現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相信,未來彼時一定會更加美好!

用修養點綴生活,用道德體現人生價值!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八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生活、行為的準則規範,是做人的基本標準。有些人認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有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原來很簡單。我覺得道德就是誠實守信,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尊老愛幼,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愛護公物……道德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幾乎觸手可得。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記得是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上完英語課坐公共汽車回家,上車之後見有一個空位便坐了下來,這時,我看見一位老奶奶拄着枴杖顫顫悠悠地上了車,而這時車上已經沒有空位了,老奶奶臉上流露一絲失望的神色。我心裏想:我要不要給老奶奶讓座呢?要是我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摔着了怎麼辦?再説了,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而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必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這麼一想,我便鼓起勇氣對老奶奶説:“老奶奶,您坐這兒吧!”老奶奶坐下後,笑眯眯地對我説:“小姑娘,謝謝你了。”周圍的叔叔阿姨也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我心裏也像吃了蜂蜜一樣甜。

還有一天晚上,媽媽正在做飯,見媽媽忙,我便主動幫着洗菜切菜,吃完飯後,又幫媽媽洗了碗,擦了桌子,還掃了地,媽媽直誇我是個好孩子。我也感到心裏美滋滋的,便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道德需要我們一同去遵守,一同去落實。如果人人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麼這個世界將變得無限美好!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九

或許有人會問,道德是什麼?

在這裏,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告訴你説:在公共汽車上為老奶奶的一次讓座是道德:在馬路邊讓橫衝直撞的易拉罐回到垃圾桶是道德;在路邊輕輕扶起一顆折斷的小樹是道德;在銀行中一米線外的耐心等待是道德。

總之,道德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它就如海灘上的一粒沙子,隨時都有可能會被洶湧的海浪捲入海底,這就是要看你選擇的位置是否合適,因為隨時都會有可能進入兩種境地。

我曾經在不同地方看到兩種不同性質的人。那是在春節前昔,一個尋常寒冷的日子,人流正是高峯時期,馬路上的人來來往往,繹繹不絕。在一個公共汽車站,乘車的人們排着一眼望不到邊的長龍,是那樣的井然有序。即使是寒風刺骨,即使是漫長的等待,卻沒有一個人擁擠,沒有一個人吵鬧,我敢説這就是道德。

同樣,也是在春節期間,也是乘公共汽車,而人們做出的反應卻是截然不同。當汽車來臨時,所有的人一下子蜂擁而上,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別人的安危,指只是搶着自己可以坐上車。更有甚者,看着車內的混亂,而不投幣。在其中,有小朋友摔倒的,也有人喊着東西擠壞了。其實,這都是自己的所作所為造成的。

同樣的一件事,為什麼兩地的人們所作卻大不相同。這值得我們去慎重思考!

個人需要道德,社會需要道德,國家需要道德,它是個人的精彩,社會的支柱,國家的棟樑。

讓我們共同攜手,去創造一個更加和諧道德的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