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創新創業之我見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04K

創新創業之我見論文【精品多篇】

創新創業之我見論文 篇一

隨着社會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度需求,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創業人才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是素質教育的深化和發展,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目前高校在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方面已形成了“課堂式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式創新創業教育”以及“綜合式創新創業教育”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但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才剛剛起步,需要不斷探索和嘗試。

藥學領域對人才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就業環境下佔據優勢。五年制高職院校如何培養藥學類創新型人才,提高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問題。

一、五年制高職藥學類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五年制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而輕視了創新創業教育。雖然已有部分院校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但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很大程度是依賴極少數的教師,多是通過選修課或者講座的形式開展,沒有融入到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學內容不規範、不統一,師資力量也很薄弱。教師是學生和知識的橋樑,大多數教師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思維方式比較固定,把學生當做灌輸知識的容器,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興趣和特長,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存在體系不健全、課程開設隨意、教師素質欠缺、缺乏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指導等問題。

同時,由於五年制高職藥學類學生是國中畢業生,對自己的未來還沒有明確的規劃,多數是按照家長的意願選擇藥學專業,對藥學不甚瞭解,存在學習興趣不高、目標不明確、動力不足等問題,學習過程中沒有主觀能動性,被動地接受藥學知識,以應付考試為目的,部分學生受傳統教育和家庭的影響,仍一味追求高分數、獎學金等,創新創業意識非常薄弱,更不要説具備良好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了。

二、五年制高職藥學類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途徑與方法

1、營造校園創新創業氛圍,點燃學生創新創業激情

在五年制高職藥學類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學校扮演着尤為重要的角色。關鍵是要打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大力弘揚創新實踐的理念,設立獎勵機制,提供創新創業實踐平台,喚醒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綜合素質。

(1)構建校園文化,激發創新創業激情。五年制高職學生剛從國中畢業,思想認識和價值觀還未完全建立,校園內的所見所聞都會影響他們價值觀和認知的形成,因此,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主力構建適合五年制高職藥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和學術氛圍,充分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激情。學校可以通過“走廊文化”或者宣傳海報、校園電台等形式,結合藥學專業特點,宣傳藥學領域中所取得的偉大成果,以及本校畢業生創業典型,讓學生身邊熟悉的人來進行現身説教等,對學生心靈上進行衝擊,提高學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創新意識。同時學校應當定期舉辦學科前沿講座,將藥學領域目前研究的熱點、以後重點發展方向,讓學生對未來充滿憧憬,樹立創業理想。

(2)設立獎勵機制,鼓勵創新創業熱情。人最大的願望是做一個被人肯定的人,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被欣賞。學校可以設立專門的創新創業指導中心,對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進行適時地分析和指導,並定時進行評獎評優,給予優秀學生必要的精神、物質獎勵,並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成績中,作為學生評優評先、獎學金等評定依據,以此鼓勵學生的創新創業積極性。對於優秀的理念、成果或作品,鼓勵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參加市、省及全國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比如: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賽、藥學專業創新創業大賽、藥學專業技能大賽等,都是以提高創造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創業素質為目的的事實創業教育的有效形式,讓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聞、豐富體驗,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內在潛能。

(3)建立實踐平台,體驗創新創業樂趣。創業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學校可以從多方面對學生搭建實踐活動平台,引導學生參加創業實踐活動。比如:適當的增加相關專業的實驗實訓時間,使學生了解藥學領域前沿,最新藥物生產設備等,培養學生動腦和動手能力;建立校內學生創業中心,選取優秀創業模塊,形成創新創業團隊,讓學生自主經營、自主管理,為學生創業創造提供適當的技術指導和物質扶持;鼓勵和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進入農村、企業、社區等開展科技幫扶、頂崗實習、專項調查、社會服務等,提高學生創業的綜合素質。

2、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素質

五年制職業院校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一切為了學生畢業後的工作。因此,精心研究課程教材設置,努力將學生畢業後適合個人發展的職業與現在的課程設置相結合,建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藥學專業課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校早期就能接觸社會,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綜合素質。

(1)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建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針對藥學專業化發展及市場教學需求變化,將創新創業教育與藥學專業教育相結合,結合課改,在專業課教學中加入創新創業教育模塊。組織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編寫有藥學專業特色、有利於培養藥學類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模塊化教材,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從不同的職業技能模塊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加強藥學專業實踐與創業實踐銜接,從知識創新與實踐能力的關鍵出發,合理組織課程設置和形式,讓學生真正主動地、自覺地參與到創新與實踐教學中來。

(2)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五年制高職學生是由國中生畢業進入學校,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較為薄弱,理論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目標不明確,因此,在一、二年級,應該加強學生對藥學專業學習動機的培養,激發學習興趣,掌握藥學基本理論知識,貫徹創新創業精神的教育,喚醒其創新創業意識;針對三、四年級學生,就可以開展創新創業技能教育,適當增加藥學相關實驗實訓,在授課中突出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針對部分有創業激情和能力的學生,可以組織開展小班創業實習與培訓;到了五年級,學生面臨畢業,對自己的未來基本已有明確目標,這時可以對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讓學生掌握創業的基本技能,具備藥學專業素質,具有操作、經營、管理等能力,具備一定的社會實踐能力。針對有強烈創業意願的部分學生,為其提供各項支持和服務,集中孵化,為畢業後實施創業奠定基礎。

(3)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教師隊伍。要培養具有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一方面學校應該提供一些能夠培養和鍛鍊青年教師的教學方法藝術和創新實踐能力的途徑和平台,比如:以老帶新,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提高青年教師的基本素質;開展教師授課技能大賽,激發教學創新思維;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學術交流和培訓,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學術講座,開闊視野;鼓勵申報科研課題,提高科研意識,活躍科研思維等等。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擯棄傳統“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主體,引入互動教學、情景仿真、角色扮演、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訓練等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發表個人看法,相互討論,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比如藥事管理與法規,可以採用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把社會上的熱點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發表各自的見解,通過討論增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教師也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和學習意見,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師生交流。

3、強化校企合作,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

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學的一種辦學模式,這種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與企業實踐能力緊密結合,實現學校和企業的人才、設備、技術整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從而提高人才培養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實踐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藥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科學,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合格藥學人才的根本。為了能真正培養出社會所需人才,使藥學專業的教育向“更高、更強”方向發展,藥學專業應結合自身的定位和培養目標,形成“藉助企業、產學相長”的工作思路,實施“校企互通、專兼結合”的模式,有計劃地培養適應現代化發展需要的實用技術人才及複合型人才,為藥學學科的分化和縱深發展提供人才支持。職業學校可以讓醫藥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將醫藥企業生產、經營理念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與教師共同制定教學計劃,真正做到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和服務理念為中心,產業和教學相結合”的辦學理念;選派教師到企業掛職鍛鍊,豐富教師的實踐經驗;聘請企業專家、工程技術人員來校實踐教授或成為學生創業導師;校企合作共建穩定的實訓、實習基地,讓學生進入企業現場、深入工作崗位,真正做到產學結合、工學結合,把藥學專業學生培養成“綜合素質+專業技能+實踐經驗”新型人才。

創新創業之我見論文 篇二

一、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對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提高是推動創新型現代化國家建設的需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是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高校大學生是實現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和解決國民經濟重大科技問題的生力軍,是我國基礎研究和高技術領域原始創新的主要力量。高等教育是國家創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創新創業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保證,提高和加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是培養新型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的主要途徑和手段,能有效支持和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起到積極作用。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是畢業生社會適應性不強、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不強等方面的問題。

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方向、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緊緊抓住“創新性”、“應用性”這個內涵,在注意提高學生掌握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突出創新創業綜合能力、工程技術實際應用能力、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努力加強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工程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1、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學院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是主要面向地方區域經濟,為地方工業經濟的發展和老工業基地的改造服務,通過緊扣培養目標、改革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努力優化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完善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創新科技活動、提高學生工程實踐應用能力,探索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實施途徑,進行人才培養目標的創新創業型改革,培養學生從簡單意義上的機械產品設計與製造的工程師轉變為可以實踐或接近實踐,承擔轉化應用。

2、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設置與優化,開展嵌入式課程改革嘗試通過對不同本科專業學生多年培養過程的經驗積累和畢業生就業網絡系統反饋,根據社會需求重新設置和調整專業方向,明確培養目標,合理調整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培養重點面向黑龍江地方經濟建設的創新應用型人才,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了一整套適用於機械類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尤其是在理論知識點與工具軟件應用的對應關係方面,針對不同學期、不同重點理論課程制訂了相適應的培養方案,並設計出一整套適用於該培養方案的實踐教學課程,以便適時適度地考核學生在該階段下對知識點及其工具軟件的掌握程度。

3、構建“教、學”平台,因材施教,大力推行“導師制”改革嘗試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為促進學生創新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院強調構建“教、學”平台,摒棄以往構建學生“學習”平台的做法,實行“兼職導師+研究生培養+本科生教育”一體化管理模式。專業教師兼職學生學習導師,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依託導師的科研項目,在本科生中選拔優秀成員,組建金字塔型“教、學”團隊,提供學生創新實踐的“第二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深入到導師的科研項目研究中。

4、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增加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的機會在制定教學計劃時,着重強調和增加各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各專業的培養目標、教學方案和課程設置上,特別是在教學與培養過程中堅持重視動手實踐的原則。各專業設置相當數量的實習和實訓環節,對貼近工程實際的主幹課儘可能設置課程設計。

5、廣泛發動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切實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成立了大學生科技協會,組建創新創業團隊,建立健全大學生創新活動規章制度,完善組織建設,成立科技小組,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和創業專項基金,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科技實踐、參加各種創新創業競賽,支持和獎勵從事科技創新活動的學生,系統地培養創新型人才。

創新創業之我見論文 篇三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這種新的就業模式,使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從被服從的地位,變為就業市場中兩個平等、互選的主體,雙方都有自主的選擇,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有更高的素質來面對選擇,更強的獨立創業者精神來迎接挑戰。大學生作為社會向前發展的源動力,必須與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

一、創新創業思想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緩解不斷擴大的社會就業壓力的需要

進入21世紀後,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量年年大幅度增長,離校畢業生待業的現象開始出現,數量逐年上升。面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在大學生中開展創業教育,樹立大學生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念,開發創造性思維,提高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對於大學生參與社會競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產業結構將依據市場的不斷變化進行相應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而且還應該具備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以及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僅要具備從業能力,還必須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因此,不斷加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正是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培養方面的諸多要求,同時也能促進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與發展。

3、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擁有創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國家,將具備發展知識經濟的巨大潛力。21世紀的競爭是經濟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是科技和教育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大力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建立高校創新體系的關鍵性環節和基礎性內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對建設創新型國家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創業的大學生要注意四個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創業素質。一些大學生創業者對公司運作的認識過於簡單,他們不清楚如何融資、如何做商業上的事務活動籌謀、如何塑造管理團隊等,甚至連基本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常識都很短缺。因此,在創業前,應該有一個相對系統的理論培訓。

其次,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既然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進行創業,那創業就必須符合市場規律,不經過市場調研,盲目投資,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創業之前,應該冷靜地思考,選擇什麼行業來做才更接近成功。

再次,要多方面瞭解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對大中專畢業後選擇自主創業的,通常有不少相關的優惠政策,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充分了解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減免的,哪些優惠是可以申請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數,這樣才氣在創業之初,節約資金更好發展。

最後,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學生的通病,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輕言放棄,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創業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大學生在心理上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途徑:

1、構建個性化的學生選拔培養考核體系,使創新創業及實踐教育走向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軌道。社會經濟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學校應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在人才選拔培養考核過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體系的整合和內容的改革上,要樹立以適應性為核心、以個性化為特點的高等教育質量觀,以貼近學生實際、滿足學生內在需求為目標,構建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不僅使學生有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也給學生提供更多能夠發揮自己潛能的創業平台。

2、加強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根本途徑。

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實踐是關鍵。只有把課堂教學所學到的文化知識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尤其是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真正得以提高。

3、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是培養大學生創業及實踐能力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當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重點。首先要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全面理解自主創業的深刻內涵,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其次要廣泛宣傳成功企業家和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通過他們的事蹟堅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信心,去開創能發揮一己之長的事業;最後就是要形成以項目為載體、以團隊或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羣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讓大學生的創業動力在具體實踐中找到恰當的結合點,使其形成自主創新創業的理念。

四、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義: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學生,是中國最具活力的羣體,如果失去了創造的衝動和慾望,而僅僅安於現狀和守成,那麼中華民族最終將失去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業是創業者通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成立活動組織,利用各種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創造價值的過程。創業具有較高的風險,但也有較高的回報。隨着商業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迅猛來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入到創業的浪潮中,並取得不少成功的經驗,大學生創業也因此成為熱門的話題。之所以提倡大學生創業,除了創業不失為緩解目前就業壓力的一條解決途徑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大學生要具有一種敢於開拓的創業精神,以便在以後取得更大的成功。

創新創業之我見論文 篇四

關鍵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主題教育;體系構建;文化營造

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指出“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015年6月2日召開的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視頻會議上提出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具有內在耦合關係。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相融合有多重路徑。本文擬從主題教育、體系構建和文化營造三個方面探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

1創新創業主題教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基礎

創新創業教育是融創新創業教育於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模式。這種教育理念和模式包含着豐富的內容,但僅從打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礎的角度看,主要體現在知識技能、思想認識和精神激發層面。也就是説創新創業教育既要注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和創新創業的精神。這從知識技術層面和思想精神層面構成了創新創業主題教育的基本結構。

這些主題主要包括: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和基礎能力;創新創業基本規律教育和國外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教育,諸如美國的未成年人創業意識和高校學生創業意識培訓,美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和競賽,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體制,英國的“青年創業計劃”和法國的“青年挑戰計劃”等都值得學習借鑑;創新創業精神品格教育,釐清創新創業的內在邏輯關係。“創新創業教育首先是培養學生勇於探索、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是創新,創新支撐着創業。”

“創新是創業精神的核心。創業意味着創新。”

強化學校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改革理念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境界,學校和教師要圍繞創新創業教育徹底轉變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人人可以創新創業,每個人身上都具有創新創業基因的創新創業主體意識教育;職業生涯發展與創新創業關係教育。這些主題教育的普及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基礎性條件。

2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深化

創新創業教育本身是一個生態系統,包括政府、社會、企業、園區和高校等,需要從系統論的角度加強體系構建。但目前的現實是:“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後,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與實踐脱節……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亟待健全。”為此,我們必須針對上述問題,着力構建健全的體系,不斷深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一是構建理念體系,即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質量觀,高等教育質量觀內在地包含着創新創業教育元素,或者説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效果既是高校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反映,也是高校先進教育教學理念踐行的標誌,牢固樹立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要樹立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題中應有之義的理念,落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主體責任,把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作為衡量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惟其如此,高校辦學育人質量才能落實;

二是構建支持體系,即創新創業教育要處理好與素質教育、專業教育、學術科研、知識能力、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關係,獲得多方面的支持;三是構建學科體系,學科建設要突出人才培養導向,服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四是構建課程體系,即在開設“創業基礎”課程的同時,開設“創造學”、“創業學”、“創新性思維與創新方法”、“青年創業學”等相關課程,實現課程體系的模塊化,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通識類課程建設;

五是構建保障體系,設置創新創業領導機構和創新創業指導專家委員會,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建立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的創新創業人才交叉培養機制,設立創新創業基金,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大講堂,推動教師教學科研團隊、科研項目課題和實驗室向學生開放,扶持創新創業類學生社團、創新創業俱樂部、創業孵化中心和創業園建設,加大創新創業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設力度;六是構建實踐體系,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戰略性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改革實習實訓模式,可以考慮把暑期作為創新創業實踐的專用學期,發揮創業模擬實訓基地的培訓功能,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教育部、人社部和團中央等部委組織的各類創新創業行動、創新創業計劃和創新創業競賽。只有創新創業教育通過完善的體系構建而融入大學教育的整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才能得以更加深入和深化。

3創新創業教育文化營造: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提升

大學文化承載教化育人,發揮文化化人功能。創新創業文化是大學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樣發揮育人作用。隨着全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蔚然成風,並逐步凝練形成“眾創”文化,必然為高校創新創業文化的培育提供豐厚的社會土壤。“眾創”在拓展大學生創新創業空間的同時,也以濃厚的社會創新創業氛圍激勵了大學生。而社會的“眾創”文化哺育滋養高校的創新創業文化,為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育和成長提供了文化視域與平台。經受創新創業文化砥礪的大學生不斷積澱深邃的人文素養,創新創業實踐會因此獲得源源不斷的思想境界、情感心理、價值取向、道德人格等人文性因素的支持。創新創業文化融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品位。建設校園創新創業文化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

高校創新創業文化營造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從精神文化層面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這種文化營造包括: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教育文化的一種表徵,高校要通過加強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文化建設,來準確定位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質量中的地位,並促進高等教育質量文化建設;從思想引領和價值取向方面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貫通,依託創新創業興趣、動機、目標、願景等教育,加強創新創業人才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充實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文化內涵;在加強創業的商業文化教育同時,注重創業價值文化教育,即從哲學視域思考創新價值、創造價值和創業價值,理解創新創造和創業的本質;創設有利於學生創新創業的心理文化,“創業者具有求異性思維的特點,從來不滿足於現狀,不迷信權威。因此,創業者普遍具有創新心理。”

創新創業需要寬容鼓勵,需要激發學生的求異性思維,使學生能夠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另闢蹊徑,打破陳規,敢於創新創業,善於創新創業,不懼怕失敗,不迷信權威,在心理上充滿自信;加強協同創新創業文化建設,協同創新是當代創新理論的核心理念,要堅持開放合作,促進校校、校企、校所、校地和國際化合作;在公正平等地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同時,激發每一名學生創新創業的潛能,創新創業作為鮮明的個性化和人格化行為,表徵着個體特有的文化視野和文化價值觀;注重學思結合,堅持知行合一,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作風,使創新創業意識精神和創新創業實踐高度吻合;建設創意靈感、創造激情、創新精神和創業熱忱相互激發碰撞的人文軟環境,實現創意文化、創新文化和創業文化的相融合,即“創意是創新創業的基礎。創新是創意的飛躍。創新是創業的基礎。”

大學是學術文化共同體,學術文化的本質在創新,創新文化是大學賴以生存發展的精髓,學術文化和由此產生的創新文化如何與創業文化在創新元素的共同基礎上實現契合,並轉化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踐成果,是大學創新創業文化建設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創新創業既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價值性,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要加強邏輯文化、思維文化、價值文化和應用文化、實用文化、體驗文化的融通,把應然和實然有機貫通起來;注重發揮地域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功能,一個地方濃厚的創新創業文化傳統自然會影響人們的創新創業選擇。

一個家族或家庭濃郁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創新創業行為,學校創新創業文化的積澱和傳承同樣如此,創新創業文化對學生的濡染直接決定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創新創業伴隨着人類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以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旨歸。高等教育以育人為本,發展人是高等教育的價值歸依。在人的發展命題上,高等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志趣相投。因此,如何營造富有自身特色的創新創業文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創業文化育人模式,是高等教育發揮引領社會文化建設功能的本質所在。也因如此,高校建設特色鮮明的創新創業文化既有當下價值,亦有未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