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產教融合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54K

產教融合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產教融合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一、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一是對產教融合的認識不深,還停留在淺層次合作的基礎上,沒有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當作提升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抓手。二是有的部門僅把產教融合作為完成經濟任務的工作,思想上完全沒有跟上、政策上沒有理解、工作上沒有掌握國家對於職業教育發展的總體要求。三是政策學習不到位,沒有系統學、靈活用,沒有把握好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和學校對產教融合的要求。四是對政策方針、典型案例、官方報導、學術文章等材料分析研究不夠,利用已有素材進行創新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體制機制有堵點

一是大型儀器設備的有償使用缺乏收費標準(新鄉學院有)。二是場地的使用缺乏有效變通的辦法(投入設備和使用場地相抵)。三是捐贈資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指導意見,導致有些項目實施起來有困難,可能觸底線、踩紅線,例如食品工業產業學院和華測的項目。這些需要二級院部和相關部門協同,深度思考如何在不越紅線的前提下,圍繞學校產教融合工作,對經費使用、資產盤活等進行制度上的修訂與創新。

(三)企業對產教融合認識不足

目前企業到學校尋求合作,主要還是以盈利或者儲備人力為主,沒有把參與教育作為其應有的社會責任,也沒有深刻認識到學校在企業發展中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能夠為企業解決諸多的實際問題。更沒有建立校企命運共同體的想法。即使一部分產教融合型企業,其目的也是為了享受國家的政策紅利。

(四)項目質量有待提升

目前企業需求大多存在於學業實習與就業、合作共建專業等一般性校企合作的需求上,這些項目已不能滿足學校現階段的建設與發展。遠遠達不到用真實項目場景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要求。在企業建設“車間課堂”“教授工作室”,在學校建設高質量“大師工作室”“生產性實訓基地”等有待突破。

(五)項目落地存在困難

一是產教融合服務中心校內資源統籌調度力度不夠,沒有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勵項目管理制度。二是院系資源與基礎不一,專業建設水平不一,部分專業教師缺乏項目實施經驗和水平也達不到項目建設要求。三是對需要雙方聯合培育孵化類的項目,認為沒有短期利益就選擇性不接,但是這些項目確實可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或孵化培育後,可獲得捐贈、商業運作、產業學院混改等無形效益或遠期效益。

(六)合作交流層面單一

不論是產教融合服務中心還是有關二級院部,目前僅僅開拓了企業層面的合作交流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發改、教育等政府層面交流與溝通還是空白。

(七)職教集團功能虛化

對於職教集團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實體化運作機制有待進一步探索。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雲計算職教集團、養老產業職教集團或多或少存在主旨不聚焦、資源共享不暢、組織機制弱化和功能性偏低等問題,無法發揮政府、行業、企業、校際四者之間“立交橋”作用,達不到引領行業產教融合發展的效果,不能有效支撐專業羣或者專業集羣的建設。

二、工作計劃

(一)工作思路

堅持“軟商硬作、冷鏈暖心”的辦學特色,堅持“面向產業、促進就業、良性互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激勵導向相結合的原則,立足商科特色,以產業學院建設為核心,以賦能融合為着力點,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按專業羣或者專業集羣構建全要素校企合作平台,把產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作為服務社會、培育人才、優質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拓展內涵、創新模式、強化特色,切實增強人才培養的產業適應性,全力打造全國高職教育產教融合新高峯。

(二)工作目標

切實做到專業羣與產業鏈緊密對接,每個專業羣與一個以上世界500強企業或行業龍頭企業或產教融合企業建立特色產業學院;共建一批技術技能創新平台、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職教集團、中小企業聯盟;共建一批生產性實訓基地、培養培訓基地、“校中廠”“廠中校(基地)”“企業學院”“大師工作室”;建成以服務全國現代商貿流通業發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戰略、濟南市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數字經濟轉型創新發展為重點,以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培育為主線,以全要素協同育人為內涵,以合作載體與模式創新為突破,建設我校智能化特色鮮明的產教深度融合體系;凝練學校產教融合特色,並在主流媒體發表;逐步成為區域重點產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重要高地、應用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台。

(三)工作任務

深化“前廳後站、內研外服、四鏈融合”產教融合新路徑,構建“人才共育、基地共建、成果共有、人員混編、文化交融”工作機制,以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為基礎,結合學校雙高和職教本科建設,科學合理制訂本部門的產教融合工作目標和2022年工作計劃,將產教融合工作貫穿到人才培養全過程。每個專業羣至少與2個地方產業園區和一個世界500強企業或行業龍頭企業或省級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合作;每個專業至少與5家企業(含一家產教融合型企業)、省級以上高水平專業羣的核心專業至少與1家世界知名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係。

1.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全校各部門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全國職教大會精神,圍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山東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等政策要求,將產教融合工作作為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完善辦學體制的重要措施,作為着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深化職業教育育人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作為落實國家和省市重大發展重戰略的重要抓手。

產教融合服務中心和各院系要以“走出去、引進來、能落地”的工作思路,通過職教集團、產業聯盟、行業指導委員會、企業走訪調研與項目洽談等機會,宣貫產教融合政策方針,特別介紹產教融合型企業“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措施和減免税費優惠政策,提高合作單位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想認識。要在全校範圍內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產教融合政策輪訓工作。

2.釐清關係,健全制度

一是創收分配有法可依。《職業教育法》修訂案明確規定校企合作、社會服務和以實習實訓為目的的經營收入可以按一定比例發給老師以及外聘人員和受教育者。該修正案解決了目前學校對生產性實訓創收發放法律依據的問題。二是以學校制度梳理與建設為契機,調研各個院系開展產教融合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制度打架、流程不清的問題,推動和協助組織人事部、財務處、總務處以及其它相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要求,來制訂《雙師型混編教師隊伍管理辦法》、《現金捐贈使用辦法》、《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收費辦法》和《生產性實訓場地有償使用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

3.聚焦急需,主動出擊

產教融合服務中心一是要積極拓展政府、行業及企業項目資源,每年走訪企業數量不低於100家,通過國家政策申報、政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搭建產教融合資源平台;二是要深入調研分析各院系發展特色、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等情況,立足實際協助對接專業發展急需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及行業龍頭企業。

二級院系要轉變工作作風,將被動等待企業尋求學校資源轉為根據院系發展需求主動出擊對接政府、行業及企業。各院系每年走訪企業不低於30家,目標企業以國家級和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大型國有企業、世界500強與中國500強企業、知名行業協會、上市企業和具有區域經濟發展典型特徵的企業為主,以發展潛力大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為輔。院系要結合自身情況,制定產教融合發展規劃。梳理優勢資源,結合企業真實需求,多樣化、多領域、多層次的開展項目合作,包括政府扶持類、捐贈類、產教融合平台建設類、生產實訓類、教育教學類、產業學院建設類、培育孵化類、經濟創收類等類型項目,並形成產教融合標誌性成果和典型案例,實現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與經濟創收並舉。

4.深化合作,推動項目落地

產教融合服務中心與各院系要繼續深化與省國欣文旅集團、京博控股集團、明月海藻集團、歌爾集團、喜馬拉雅、國家超算濟南中心、中聯集團、戎威遠安全科技服務集團等國家級產教融合型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合作關係。爭取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理清合作需求、細化合作細節、制訂合作方案、簽訂合作協議。深度參與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驗收過程、引導和協助行業龍頭企業申報國家級或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項目。

5.擴展交流層面,申報政府項目

各部門要積極主動的開展發改、教育等政府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工作,梳理政府扶持政策,制訂項目政策日曆,明確每年產教融合項目立項部門、申報時間、申報內容與扶持方式,做到掌握政策前沿信息,有的放矢的完成項目申報工作。

2022年,產教融合服務中心要按照濟南市政府市校融合項目申報政策要求,在校內重點準備在推選2-3個重點申報項目,完成1-2個項目立項工作。結合學校職教本科建設工作,按照《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管理辦法》,積極聯繫企業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工作,爭取有項目立項。按照山東省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內容,將分批次的推動京滬會客廳產教融合研究所、鄉村振興產教融示範基地、華測檢測產教融合示範基地、冷鏈物流產教融合示範基地等項目落地,參與產教融合園區建設工作。按照發改委、教育廳通知要求,協助企業積極申報產教融合型企業項目,爭取每個院系都深度參與1家產教融合型企業申報工作。聯合產教融合型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開展組織1-2個行業大賽。爭取“鄉村振興旅遊資源掃街項目”或“全球疫情常態下旅行社轉型升級項目”在省文旅廳立項。

6.建設項目平台,建立“揭榜掛帥”制度

結合學校績效工資改革、雙高校建設任務和評聘考核等內容,開展“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工程”項目申報工作,旨在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等領域,聯合開展產教融合聯盟(職教集團)、產教融合實踐基地和協同育人項目的培育孵化工作,打造一批校企命運共同體、完善辦學體制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深化職業教育育人機制改革的項目庫。

探索制訂《產教融合項目“揭榜掛帥”管理辦法》,明確項目指南、申報流程、考核方式、資金使用、競爭機制等內容,將企業橫向課題資源、研發性工作在平台發佈,鼓勵教職工與學生團隊承擔項目研究與實施工作。

7.實施“五個一”工程,提升產教融合水平

充分調動二級學院及廣大師生積極性、主觀能動性,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學校特色發展的重要抓手,落實到每個專業(羣)、每個教師、每個學生,落實到人才培養和學生成長全過程,主要建設以下“五個一”工程。

“一院一特色”:每個二級學院(系)都根據自身專業秉賦與人才培養需要,至少與1個龍頭企業建立有專業特色的校企合作平台。

“一羣一鏈條”:每個專業羣要釐清產業鏈中崗位和核心技能,建立產業鏈條與專業羣的對應關係模型,做到產業需求標準和人才培養標準的統一。

“一專多名企”:每個專業都至少與1家國內外名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形成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科技服務模式。

“一隊多項目”:每個專業教師團隊都能以個團或者團體形式承接項目,以個體或者團體形式到企業掛職鍛鍊,深度參與真實項目和企業活動,在實踐中進一步提升工作能力。

“一生多專長”:每個學生都能利用專業羣優勢,得到N個適用不同崗位職業資格證書,大大提升職業綜合素質和遷移能力。

8.完善運作模式,創新發展方向

繼續充實完善集團理事會,完善規章制度,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區域經濟發展和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相適應的動力機制、政策機制、保障機制與退出機制,探索建立職教集團發展基金,確保集團高效有序運行。按照“成熟一個、申報一個”的原則,在集團內設立分委會,各成員單位可牽頭分委會建設工作。建立經常性的對話協商機制和工作平台,把分委會打造成為具有指導、諮詢、交流、決策、項目開發、職業教育研究、評價監測等功能的權威機構。

鼓勵各院系建立職教集團,要聯合有意願的企業成立山東省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分委會。2022年,重點完成鄉村振興、冷鏈物流、文化創意三個領域的分委會或職教集團成立工作。協助養老產業職教集團或雲計算大數據職教集團完成全國示範性職教集團申報工作。

9.加大培訓力度,提升落地能力

針對學校產教融合項目接不住、落地難的情況,以工作開展為導向,以教師提質為目的,聘請企業專家來校開展階段性多期次開展項目管理類培訓,提升教師對項目的啟動過程、規劃過程、執行過程、監控過程、收尾過程的管理能力。組織開展產教融合政策研習培訓班,聘請職教專家解讀國家產教融合政策和分享優秀案例,開拓教師眼界、拓寬教師思路、提升教師水平,助力打造山商典型案例。

10.凝練特色,擴大影響

各院系要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凝練“一院一特色、一羣一鏈條、一專多名企、一隊多途徑、一生多專長”的可供學習、借鑑、複製、推廣的山商產教融合典型案例,在官方網站、主流媒體、新媒體等媒體平台刊發,並利用各類會議、論壇、項目推介等交流合作平台對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