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生會運轉情況調研報告的範文(精選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18W

第一篇:村級組織運轉情況的調研報告

學生會運轉情況調研報告的範文(精選多篇)

村級組織是我國組織體系中最基層的組織,在鞏固農村基層政權、發展農村經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實施農村税費改革以來,尤其是全面取消農業税以後,村級收入來源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由税改前的“三提”(公積金、公益金、管理費)和農業“兩税”(農業税、農業特產税)附加變為財政直接補助。這一改革對村級組織運轉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如何確保村級組

織正常運轉?村級組織運轉中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帶着這些問題,通過對**縣村級組織運轉情況專題調研分析,以此探究尋求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的有效措施及對策,從(更多文章請關注)而更好地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和諧社會全面進步。

一、**縣村級組織運轉的基本情況

**縣位於****南部,大巴山北麓,東與**縣、西與**縣、南與**市**縣、北與**區相鄰。國土面積1956平方公里,平均每村國土面積9.9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為主,最高海拔2461米,最低海拔330米,海拔600米以下佔35%,600至1000米佔40%,1000米以上佔25%。全縣轄17個鄉鎮,198個行政村1523個村民小組56479户,1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1萬人。2014年(税改前)農民人均純收入1360元,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152元,比2014年人均純收入增長792元,增幅為58%。2014年全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02萬元,財政總支出25920萬元。農村税費改革後,隨着省財政對村級組織運轉財政轉移支付補助資金的逐步增加,至2014年平均每個村達到2014元,村級組織運轉困難的狀況有了明顯好轉,村級組織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

(一)村級組織機構健全,運轉正常。**縣現有198個行政村,設立了198個村支部和198個村民委員會。村支部、村委會組織機構健全。村黨支部組成人員實行“兩推一選、任前公示”的辦法進行了選拔,村委會主任、委員按照《村委會組織法》、**省《實施辦法》和《選舉法》進行了選舉產生。羣團組織負責人在村黨支部或村委會成員中提名,依照各自章程選舉產生。村支部和村委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實行換屆選舉產生新的黨支部和村委會。全縣各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均能按照其職能正常運轉。

(二)切實劃分村級類別,合理確定幹部職數。**縣由於山大人稀,羣眾居住分散,按照村民人口數的多少進行分類,原則上以此確定幹部職數。每個村黨支部委員會組成人員確定為3至5人,設支書1名、委員2至4人,支部委員與村委會委員實行兼職,部分村實行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對1000人以下的行政村村委會組成人員確定為3人,設主任1名、委員2名;1000人以上(含1000人)的行政村村委會組成人員確定為3至5人,設主任1名、委員2至4名,每個村民小組設組長1名。一般村村幹部設有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團支書、婦女主任、民兵連長、治保主任、調解主任、“三員兩長”(計劃生育宣傳員、信息員、統計員和計劃生育副村長、中心户長,)等職,其中“三員”每個村至少有1人,多為兼職;“兩長”中計生副村長多由其他村幹部兼職,中心户長一般按15-20户確定1名。大村設有副支書、副主任,團支部書記、婦女主任、民兵連長、治保主任、調解主任由“兩委”成員兼任。**縣198個村,共有“兩委”幹部(包括羣團)990人,有組長1523人,其中由村幹部兼任組長401人。如民主鎮榨溪村6個組,支書、主任、會計各兼任一名組長,溢河鄉高橋村各組長全部由村幹部兼任。

(三)明確幹部職責,確定幹部報酬。為了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健康發展,**縣人民政府於2014年5月26日以嵐政發〔2014〕15號文件下發了《關於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和村級幹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文件從村級組織設置、村級組織機構人員編制、村級幹部主要職責任務、選拔任用、考核管理、工資待遇、村務公開及村民自治等七個方面做出了詳細規定。尤其是對村支書、主任、會計三個主要村幹部的職責進行了細化,使村幹部職責明確、任務具體。村幹部工資年標準實行結構工資制,工資由基礎工資、工效工資、工齡工資三部分構成。除工齡工資每年按10元計發外,基礎工資佔35%至40%,工效工資佔60%至65%。**縣村主要幹部工資年標準在2300元至5700元,村主要幹部平均年工資總額在3500元左右。各村民小組長的工資基本上是按村民人數人均1至2元標準補助的;共青團支書、婦女主任、民兵連長的工資年人均各在350元左右,人畜“兩防”人員工資年人均各在300元左右,“三員兩長”人員工資年人均在200員左右。如民主鎮榨溪村組長工資按人均1.6元標準計發,孟石嶺鄉武學村組長工資按人均1元計發的,兼職的村幹部,其年薪標準適當要高些。村組幹部報酬是村“兩委”初評,鄉鎮黨委、政府審定,按季考核,年底一次性

兑現。

(四)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村級組織運轉。一是足額撥付轉補資金,確保村組幹部報酬按時發放。**縣均按照每村2萬元的補助標準,將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到各鄉鎮,各鄉鎮按照村級規模大小進行了適當調整,全縣用於村級轉移支付補助資金總額為396萬元,保證了村組幹部報酬按時發放。二是加強村級資金管理,實行“村財鄉管”。為了

規範村級資金收支,**縣於2014年以縣政府文件下發了《**縣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辦法》,以政府辦文件下發了《關於加強村級資金管理實行村財鄉代管實施辦法》。自2014年起,**縣198個行政村全部實行了村財鄉鎮代管辦法,17個鄉鎮均成立了農村財務服務中心,建立健全了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完善了財務審核程序,各村成立了村級民主理財小組,全縣統一實行了“村有鄉管、集中核算、分村設賬”和“收支兩條線”的報賬制管理辦法,堅持資金所有權、受益權和使用權不變,全面實行村財鄉鎮代管制度。農村財務服務中心和村民主理財小組共同加強村級財務支出審核把關,對不符合規定的開支一律拒付,從源頭上予以控制。嚴格報刊費訂閲限額,除《**日報》、《當代**》、《**日報》和《社會與法制》外,其他報刊不予訂閲,從而減少村級支出。三是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實行村幹部養老保險。為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從根本上解決村幹部老有所養的問題,**縣從2014年起全面實行現任村幹部養老保險制度。凡是在任的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村會計(不含縣鄉鎮到村任職、兼職幹部和村幹部副職),男55週歲、女45週歲以下,連續任職5年(含5年)以上的,方可享受縣上統一組織實施的養老保險政策。養老保險費由縣、鄉(鎮)財政、村集體予以補貼,縣財政每人每年補貼600元,鄉(鎮)財政每人每年補貼500元,有集體積累的村每人每年補貼400元,其餘部分由參保個人予以補足。繳費基數按照**省社會養老保險有關政策規定,比照個體自由職業者參保基數的最低限額繳納,最高不超過20%。縣、鄉(鎮)財政將補貼列入當年財政預算,養老保險費直接劃入縣養老保險經辦中心“村幹部養老保險基金專户”。村幹部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後,從退休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四是支持發展村級經濟,努力增加村級收入,彌補村級運轉經費不足。

二、**縣村級運轉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通過這次調查,**縣2014年税改前後進行了撤鄉並鎮和村組合並工作,2014年鄉鎮機構改革後,鄉村人員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整合,鄉鎮機構得到精簡,人員比以前有所精幹,鄉村組織管理關係進一步理順,為村級組織運轉創造了有利條件。調查中,鄉鎮幹部普遍反映,農村税費改革後特別是取消農業特產税、免徵農業税後,把鄉村幹部從過去繁雜的催糧收款中解脱出來,工作環境更好了,與羣眾的關係更和諧了。但村級組織運轉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村集體經濟匱乏,發展後勁不足。由於**縣屬典型農業山區縣,村級幾乎沒有村辦企業,除財政補助資金外,絕大部分村幾乎沒有其他收入,村集體經濟十分匱乏,村級發展後勁不足。

(二)村級運轉經費明顯不足,村組幹部報酬偏低。全縣絕大多數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村級收入主要來源是税改轉移支付補助資金。2014年前確定村級税改轉補資金補助標準是1萬元,在上級的關懷下,税改轉補資金標準逐年提高,2014年為1.2萬元,2014年為1.4萬元,2014年達到2萬元,儘管如此,我們調查發現村組幹部、羣團婦、“三員兩長”各類村級組織所有幹部構成人員的工資因無其它支付渠道,都要從這2萬元中支付,可見目前村級運轉保障水平仍然不高,村組幹部報酬明顯偏低,村級辦公費用仍然處於緊張狀態。如民主鎮榨溪村財政補助收入為2萬元,剔除發乾部報酬1.9萬元外,僅剩下1000元用於開支訂閲報刊費和水電費、電話費等辦公,也就是説該村幾乎沒有辦公經費了,更談不上開支村組幹部通訊費、交通費、慰問費等費用,但是一些村“兩委”正常召開各種形式的會議等活動必須開展,在開展過程中必將需要一定的經費,在辦公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就只能由村幹部自己想辦法,掏腰包。如果把村幹部報酬定低,少發些,將使村幹部產生消極情緒,對村級發展不利。全縣村主要幹部平均年報酬在3500元左右,最低的為2300元,最高的為5700元,這在當前物價指數評價下,還是很低的。實際上,一個村幹部在村上工作時間每月均在20天以上,這相對於脱產的鄉鎮工作人員來講,年工資顯得偏低。按全年360天計算,平均日工資為10.3元,按有效工作日計算,平均日工資為17.5元,遠遠低於當地打工者每天40至50元的收入。村幹部普遍認為,當幹部不如打工。如果把村組幹部工資標準提高點,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日常辦公經費就無法保證。

(三)村級債務包袱沉重,消化十分困難。據調查統計,**縣目前村級債務總額為2822萬元。按債務來源劃分:①金融機構借款327萬元;②單位借款348萬元;③個人借款165萬元;④其他應付未付款1617萬元。按債務用途劃分:①生產性支出93萬元;②公益性支出2443萬元,其中學校建設(主要是普九)311萬元,修建村組道路支出1633萬元;③管理費用52萬元;④墊繳税費35萬元;⑤其他支出201萬元。平均每個村負債達12.4萬元。這對無其他收入來源的村來講,不堪重負,消化村級債務十分艱難,沉重的債務使收入本來拮据的村步履維艱。

(四)缺乏村幹部保障機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村幹部工資低、工作辛苦、年老無保障機制,作為貧困山區村幹部職位,對年輕人沒有多大的吸引力。有的幹了一輩子村支書或主任,老了幹不了退下來後,還是“兩手空空”,沒有享頭。年輕有能力的覺得外出打工,掙錢來得快,趁年輕存錢,老了以後才有靠頭,有的已經被推選為村幹部,覺得沒有享頭,卻卸下肩上的擔子,紛紛外出打工。沒有能力的想在村幹部位置上過混混日子,卻幹不了,羣眾也不擁護。村幹部後顧之憂嚴重。形成一個能幹的不願幹,不能幹的幹不了的怪圈。該縣雖然出台了財政補貼村幹部實行養老保險政策,村幹部自己仍然要負擔一部分,對於報酬較低的村幹部來説仍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給村幹部增加了一定的經濟負擔。

三、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的對策與建議

村級組織是我國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黨在農村中的重要堡壘。村級組織運轉健康、正常與否,直接關係到農村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為此,對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和村組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千方百計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村級收入,彌補村級運轉經費不足。按照“支部+協會+農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制定村級經濟發展規劃,力爭每個村辦1至2個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通過部門聯村,以強帶弱,以富幫窮等方式,幫助引進項目、資金和技術,創造發展條件,逐步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根據各村實際,積極引導,加強發展行業、產業協會,建立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主要特徵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減輕村級組織的工作壓力,把適合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主辦的事情,交給他們自己辦理,把發展行業、產業協會能夠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自行解訣。達到一個支部帶動一個協會,一個協會發展一項產業,一項產業致富一方羣眾的效果。

(二)繼續加大對村級税改轉移支付補助力度,提高村級補助標準。2014年省上對每村按2萬元標準確定轉移支付補助,這對於山區縣來講是遠遠不夠的。由於**縣山大人稀,村級管轄面積大,每村需3至5名村幹部,加上羣團組織、村民小組長和“三員兩長”等,剔除公用經費、報刊費後,每個村主要村幹部的報酬平均僅在 3500元左右,在市場經濟和現行物價指數評價下,相當一部分村幹部都不願意幹,後顧思想嚴重。有的幹部礙於情面,卻存在出工不出力的現象,缺少這一級幹部,村組工作就很難開展。基於此,建議上級將村級補助標準予以提高到4萬元左右,以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

(三)控制新債,分級消化村級舊債。税改前由於種種原因,尤其是村級辦學和“普九”,使村級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農村税費改革斬斷了村級收入來源,農民負擔雖從根本上得到了減輕,但沉重的負債難以消化,有的需要付息。因一時難以償還,導致債務越滾越大。税改後雖各級政府明令禁止鄉鎮及其任何部們產生新的債務,但是政策體制上的因素,迫使基層政府不得不產生新的債務,基層杜絕新債產生受到衝擊與困擾。一是自2014年起,在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按照上級對村級道路硬化“羣眾打低子,政府鋪面子”的總體要求,由於上級配套資金標準偏低,僅“打底子”硬化村級道路每千米實際支出超過上級補助3萬元,僅此一項,該縣2014、2014兩年新增村級債務1021萬元。二是全縣相當一部分村無公用活動場所,為加強基層政權建設,上級給予補助修建村活動室,但補助資金偏低,使村級又產生了新的負債365萬元。因此,請上級應建立消債激勵考核機制,對消化村級債務也應予以獎勵補助,尤其是對過去因“普九”和村級辦學形成的大額債務應由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補助解決;對全局性的新農村建設村級道路硬化羣眾打底子工程也應由政府承擔;對加強基層政權建設,修建村級活動場所應由上級全額補助解決,不能給村上留有資金缺口,避免產生新的負債,使税改後各村能夠輕裝前進,良性發展。

(四)建立村主要幹部退職後的保障機制。省上應進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村幹部管理辦法,建立所轄範圍內統一的村幹部退職後的保障機制,為村幹部全額補助實施養老保險,減輕基層財政壓力和村幹部個人負擔。使村主要幹部解除後顧之憂,能夠放開手腳,一心一意為村民謀發展。

(五)建立農業產業資金投入機制。結合推進民生“八大工程”建設,通過增加財政專項投入和優化整合種類農業產業資金,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建立農業產業發展扶持基金,建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制度,加大農業產業建設和村級公益事業的資金投入力度,鼓勵和支持村鎮集體經濟加快發展和壯大。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確保村級組織的正常運轉。

第二篇:運轉工區2014年10月安全生產調研情況報告

運轉工區2014年10月安全生產調研情況報告

時間:2014年10月23日

地點:工區小會議室

主持人:孔紹榮

參加人員範圍:工區領導、值班長、機電員、隊組長等共16人 內容:對工區目前所存在的安全事故隱患及安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調研,並提出解決問題方案。

1、 區長孔紹榮對工區前期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總結並分析了

工區現階段面臨的情況。

2、 工區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全

區員工要遵章守紀,規範操作,把保證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位,從源頭上控制住各類事故的發生。

3、 檢修隊組在設備點檢和檢修時要強調“認真”二字,發現問題

要及時、認真處理。技術組和檢修隊組長要關注備品備件的使用情況和庫存情況,避免影響生產缺件和庫存的較大造成資金的浪費。

4、 主井副捲筒提升繩移繩至今已經使用了兩個多月,點檢時發現

有斷絲現象,等25日左右擇機移繩。參加移繩的所有人員都要特別注意安全,做什麼事都要先進行安全確認。

5、 “標準化隊組”和“五型班組”的工作仍然繼續,是一項長期

的工作,望各位隊組長多多操心,要認真填寫各種台賬和記錄,隊組長每月的安全生產述職報告要按時交到工區。

6、 各隊組的文明衞生區域要認真打掃。各中段的電機車要定期加

油,確保電機車潤滑良好,電機車操作工在開車前要認真點檢,要確認剎車、警鈴、照明完好才能動車,操作工要時刻保持警惕,控制好車速。

7、 井口的信號工和倒車工在工作時要認真負責,注意觀察井口罐

籠和進出車輛的情況,精心操作。

運轉工區

2014年10月24日

第三篇:某某鄉關於鄉鎮機構設置及工作運轉情況調研報告

**鄉關於鄉鎮機構設置及工作運轉情況

調研報告

根據縣委辦關於開展“鄉鎮機構設置及其工作運轉情況”調研的通知要求,我鄉深入調研和積極探索現有機構及其體制,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機構設置和運轉情況

(一)、領導職數情況

**鄉現有領導職數7人,即鄉黨委書記1人、鄉長兼鎮黨委副書記1人、鄉黨委委員、人大主席1人、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政協聯工委主任1人。黨委委員、武裝部長1人、副鄉長2人。

(二)、鄉工作人員配備情況

**鄉現有幹部職工26人,其中黨政領導7人,黨政祕書1人,後勤1人,財税所2人,經管站1人,動物防疫站2人,農技站1人,安監站1人,文化站1人,計劃生育辦公室2人,水利站1人,選拔生1人,廣播站1人,林業管理站4人;其中屬行政編制、具有公務員身份的10人,事業編制14人;參加基層政府中心工作、以黨政領導管理為主的22人,專職專項工作、以縣管為主的4人。

(三)、站所機構設置、經費及工作考核情況

**鄉現有站所11個,即:財政所、計生辦、民政辦、勞

動保障站、經管站、農技站、林管站、畜牧站、文化站、安監站,水利站。

11個站所中,只有少數幾個站所的公務經費撥到鄉里,

其它站所人員經費都直接撥付到各縣直部門,各站所人員調配、工作考核由縣直部門垂直管理,業務工作由鄉鎮配合開展。

二、現有體制機制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一)、編制不盡合理

鄉在落實政策、推進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管理、維護穩定、提供便民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於鄉鎮機構設置體制本身問題,造成一些尷尬與弊端。

目前縣局部門工作人員普遍超編運行,而鄉鎮嚴重缺編,每個鄉鎮普遍缺編7-10人左右。現在轉變政府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對鄉鎮在做好維穩、關注民生等社會公益性工作及引導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的要求更為嚴格,因而出現人手短缺的現象。

(二)、經費不足運轉困難

鄉鎮財政收入增加難,缺乏支柱財源,同時鄉鎮職能向

服務性轉變,經費支出不斷增多。近兩年,縣委縣政府調整了預算安排,機關人員的經費由2014元調整到6000元,鄉鎮為8000元。但事實上鄉鎮的運轉經費提高幅度不大,支出卻增加很多。很多站所縣裏沒有安排公務費,但這些站所的工作經費和垂直管理部門的工作接待等都由政府機關經費統一開支,鄉鎮的經費捉襟見肘,運轉艱難。

(三)站所管理體制亟待理順

一是因鄉鎮工作人手不夠,又不得不把沒有公務經費預算安排的站所人員納入鄉鎮一級政府統一管理使用,並共同使用

行政機關預算經費,而這些站所人員的幹部任免、人員考核、工作安排方面由縣級主管部門負責,由於部門和鄉鎮協商通氣不夠,這些人的調動又經常不受鄉鎮的約束,有時還出現用人不順手的情況,有些鄉鎮乾脆不將其納入政府管理,但各站所的工作又納入政府考核,使鄉鎮政府處於對垂直管理的事業單位“不能不管、管又難管”的兩難境地,也造成了鄉鎮工作的極大被動。二是鄉鎮幹部待遇普遍偏低,工作缺乏積極性。鄉鎮幹部工作環境差,造成鄉鎮人力資源分配不合理。三是普通幹部升遷機會少。很多幹部工作一輩子都還是普通科員,思想不穩定,工作不安心,沒有積極性,導致幹部管理難,要出台鼓勵措施,讓基層能幹事、幹成事的人有更多提拔重用的機會。四是有的站所沒有人,但是實際工作卻要做,於是其他站所的工作人員就得額外的承擔該項工作,這無疑就加重了其他幹部的工作強度,再加上是兼職人員,很多時候都不好管理。因為運轉經費是按實際在崗在編的人頭核撥到鄉鎮的,這部分工作就是上面沒有核撥工作經費,政府還是自己籌措該項工作經費。以**鄉為例,**鄉長久以來沒有司法員和水利員,但是這兩項工作卻一樣的要正常開展,工作經費由鄉里負擔。

三、幾點建議

(一)、規範設置鄉鎮機構

圍繞新時期鄉鎮“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強化公共服務、着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維護農村穩定,推進基層民主、促進農村和諧”的四項職能,合理設置機構站所,健全基層只能,方便為民辦實事。

(二)、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營造鄉鎮良好的履

職環境

對於超出鄉鎮職能範圍,不符合農村工作實際的檢查評比項目要堅決予以清除。建立健全與鄉鎮職能相適應的考核指標體系,對鄉鎮的考核由縣委、政府統一組織,未經縣委、政府同意,各業務主管部門不得組織專項考核評比活動。不屬於鄉鎮職責範圍內的事項,不列入考核內容。嚴格控制“一票否決”事項,為鄉鎮黨委、政府發揮作用創造條件、營造環境。

(三)、加強培訓教育,提高幹羣整體素質

一是加強對幹部的轉型教育培訓。要加強對幹部理論、

政策、經濟、科技、管理、法律等知識的教育培訓,通過培訓提高幹部在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他們變指揮為服務,變空談為實幹,努力當好農村政策的宣傳員、實用科技的技術員、致富信息的傳遞員和民事糾紛的調解員,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服務。二是加強對農民的教育。要站在長期性、整體性、戰略性高度來思考農民的教育問題,加強政策的宣傳力度,讓羣眾真正瞭解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以加強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農民文化素質,加大農民職業技術培訓為重點,培養他們樹立國家觀念和集體觀念,提升整體素質,掌握一技之長,提高致富能力。

**鄉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第四篇:村級組織有效運轉調研報告

村級組織有效運轉問題調研報告

税費改革後,村級沒有了原來的收費權利和項目,不但沒有收入渠道,還不同程度揹着沉重的債務包袱,給村級運轉提出了新的課題。

烏敦套海鎮合村並組後保留12個村委會,目前,每個村都有債務包袱,從10萬元到70萬元不等,村級債務總額在300萬元以上。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幾種:

一是基礎建設投資投資,造成資金沉澱。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許多地方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要求村組辦企業,搞開發,建基地。由於脱離實際盲目投資和管理不善,導致企業虧損,開始欠下大筆債務。

二是超越經濟實力,舉債達標。“普九”達標、修路辦電、計劃生育等達標升級都需要村級集體出錢出物,而村級財力有限,只有舉債完成任務。特別是“普九”驗收的強大壓力,迫使村級大量向社會借貸,使村級債務雪上加霜。

三是墊付税費,借貸完成上交任務。農民負擔過重,拖欠税費逐年增加,税費提留徵收過早過急,夏徵比例過高,村幹部為了完成鎮下達的税費任務和保村組運轉,直接高息借貸上交。這是近幾年村級債務膨脹最主要原因。

四是高息借債還債,造成債務膨脹。幾乎所有的村,用高息借債來還高息。村級債務中約60%以上是有息借貸,其中高息借貸年利率一般在20%左右,有的高達30%以上,息轉本,利滾利,導致債務惡性膨脹。

五是村組收農民以物抵税費造成虧損。由於物品價格不確定和不穩定,有的農民以實物抵上交,造成賬面價值高於實際價格,形成欠債。

六是在原來體制下造成的浪費。以前村級支出缺乏應有的監督制約機制,村級支出有很大的隨意性,造成村級開支不能量入為出,透支現象嚴重,使村級債務連年追加。

而在現實條件下,村級債務的化解存在一定的難度。

一是債務總數額居高不下。幾年來,村級債務基本是穩定在原有的水平,雖然償還了部分債務,但被利息抵消了。

二是化債的途徑越來越少。隨着形勢的發展,以前的化債措施和辦法效力降低了。如盤活資產償債,很多地方集體資產資源能賣的賣、租的租,拍賣、租賃經營權一般都年限很長。税費改革後,機動地、林地的支配權等都要全民表決,靠盤活資產資源償債的空間有限。

三是化債缺乏資金來源。首先,集體經濟發展困難,償還能力差。大多數村缺乏經濟增長因素,有的入不敷出,還需靠借貸維持。當年收不抵支,入不敷出,沒有收益,完全靠借貸維持運行,其次,農村税費改革後,村級開支缺口增大。一般村可用資金只有2-4萬元,所有收入保運轉都困難,沒錢化債。

四是債務硬,債權軟。目前,村級債務能化解的基本上都化解了,剩下的多是“硬骨頭”,越往後越難化解。村級債權80%左右是農户欠款,欠款農户有的已遷走,有的人已去世,有的缺乏償還能力,相當部分債權可能成為呆死懸帳。

五是高息借貸多,利息沉重。村級債務的來源主要是銀行、信用社、個人借款,這些債務都要支付利息,特別是民間借貸,大都是高利息。即使不增加新的借債,高額的利息也使債務總額不斷增長。

目前,解決村級運轉難的渠道相對狹窄,以下方法可以逐步嘗試:

一要調整財政收支體制,加大對村級轉移支付力度,做到財力下移,缺口上移。

二要加大農村公共產品建設力度,迅速改善農村教育、醫療衞生、公共道路、水利設施、用電等方面的條件。

三要加強對農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每年給予一定額度,按照程序核減村級已倒閉企業拖欠金融單位的呆、死賬。

四要改革農村土地利用和徵用政策,使土地真正成為農民的財富來源,而不是負擔的源頭。

五要改革鄉鎮管理體制,使其轉變職能,強化服務。

六要壓縮村級人員職數,最大限度控制支出。

2014年5月20日

第五篇: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情況調研

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情況調查與思考

在當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大的社會背景下,如何保障村(居)集體組織基本運轉,緩解村(居)組織財務困難,調動村(居)幹部積極性,顯得尤為迫切重要。為此,筆者近期對我縣望直港鎮21個村(居)組織目前財務運轉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目前村(居)

經濟組織運轉中存在問題。

1、村級組織收入渠道少,資產資源增值空間有限。由於該鎮大部分村沒有村辦集體工業,村經濟主要來自農田發包收入,村集體經濟顯得十分脆弱。少部分村雖有一些陳舊校舍資產作為經營性資產對外出租,但收益極為有限。尤其是望直港鎮西片幾個村,幾乎沒有集體有收益的資源,主要依賴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來發放村幹部部分工資,依靠爭取土地復墾資金來維持日常工作運轉,部分村雖爭取了土地復墾項目,但還存在着土地項目資金存在層層扒皮現象,最後真正到村到項目資金所剩無幾。村級組織無錢辦事的問題較突出。

2、公益項目要求配套多,村級負擔難解決。由於村級組織承擔農村許多公益項目建設與管理職責,村部改造、道路、橋樑、泵站、河溝渠道、環境保潔、秸稈禁燒、路燈綠化、項目維護等均需要各村自籌資金予以配套。目前農户基本沒有出義務工,村集體公益項目只得花錢僱雜工,因農村青壯勞力長期在外打工,村裏所僱老年雜工有出工不出力、工日單價偏高現象。農村五保户供養經費一直由村承擔,雖有上級專項補貼,但仍需由村級三項資金安排,受資金預算約束,農村五保人數受縣鎮人頭指標控制,應享受而未享受五保户待遇人員只能由鎮村納入農村低保給予保障。在新農村建設中,部分村貪大求全,不顧財力實際舉債建設,加重了村經濟負擔,給農村社會的穩定留下隱患。

3、村級財務核算不規範,陳欠兩項往來清收難。目前鄉鎮農經部門注重農村“三資”管理,對村級財務進行“雙代管”, 村級財務能定期公開,但由於現行農村財務會計核算制度與當前的新農村建設項目核算內容不銜接,會計核算科目口徑不統一,許多項目支出列在“其他支出”或“公益金”、“公積金”科目名下(如:農村環境整治項目),村民看不懂、有意見;有的村項目資金核算不規範,招投標手續不全,預決算資料不全,長期不結賬,自制白條單據較多,有白條抵庫現象;部分村主辦會計變動頻繁、主管部門業務指導、專業培訓很少,代理會計和村級主辦會計的素質尚有待提升。農户陳欠兩項往來資金佔用過大,村幹部人手少,清收難度較大,主要集中在:部分欠款農户長期外出打工,承包土地委託代種,承包上交户主村難落實;由於部分因病困難户、因宅基地旱方地歷史矛盾難以解決户、刁難拖賴户等因素影響了村級往來清收進度。

4、村組幹部待遇偏低,隊伍不穩。據調查,該鎮在職村幹部平均月報酬在2014元左右,一部分是通過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安排的,另一部分由村集體收入發放的,他們與在打人員相比,收入報酬有很大差距,心理上有落差。此外,村幹部養老金保險由於起步遲、基數低、自繳比例高(50%)、領取收益少(每月每人500元左右);與農户一樣享受農村醫保待遇。每年都有一些村幹部因待遇低、工作量大,生活不如一般村民而主動要求辭職。另外,目前村幹部職數偏少,一般配備5—7人;目前行政村區域範圍大,即使少部分村配備了生產小組長(年報酬約4000元),由於待遇偏低,生產小組長隊伍也極不穩定。據調查,還有部分村原自行選配的編外退職幹部退職金負擔也不少,如馬垛村達12人。

二、保障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的幾點建議

在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村級組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為保障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筆者認為需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拓展集體增收空間,不斷化解債務。一是各村(居)組織應依靠本村(居)的土地資源、人脈資源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找項目,立足實際謀發展。村(居)組織可以土地、廠房及其他資源入股的方式,發展投資少、見效快、易管理的項目,提高自身增收造血功能。二是各級政府從政策上、資金上、技術上、信息上、項目上予以扶持;繼續加大扶貧村建廠房幫扶力度,確保村級組織有穩定的經營租金收入。三是採取多項舉措,化解村級債務。建立村(居)債務預警機制,嚴格控制負債規模。對村(居)現有債務,通過清欠消債、核銷減債、拍賣還債、劃轉抵債等多種方式,積極化解村(居)債務。

2、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提高經費保障標準,減少村級配套。

一是建議省財政加大對村(居)專項轉移支付力度。加大財政對農村五保經費投入,可以改革農村五保户供養經費按鄉鎮總人口全員負擔辦法。改變過去村裏五保户人數越多、村裏負擔越重的做法。加大對村幹部基本報酬和村級辦公經費保障力度,不斷提高經費保障標準。

二是加大支農力度,減少村級配套。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要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