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選題及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9W

選題及調研報告多篇

選題及調研報告篇1

我校是一所剛建立兩年的新校,教學硬件設施配備完善,教師年齡結構優化,學歷素質優秀。學校周邊均為成熟小區或新建的高檔住宅小區,隨着教育均衡化的發展及廣大羣眾對“好上學,上好學”要求的提高,社會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我校雖建校不長,但擁有一大批業務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教研能力強的優秀教師,曾經承擔過省、市各級課程的研究。建校以來,我校即着眼於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選擇了以高效備課為切入點。現在我校全體教師均能本着提高教學實效開展教學活動,有一批教師在有效備課,有效提問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其成果取得廣大教師的認可,並在校際區及學校之間進行交流。我校從xx年年起就開展三輪備課的有關研究,第一輪是課前集體備課,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要預設課堂教學情況,選取典型引入情境,例題內容。第二輪是個人備課,教師個人根據自身上課風格、班級學生特點,再結合集體備課內容,反覆琢磨本週內每一節課的內容及具體呈現方式。每三輪是上課、課後同伴評課,教師反思後再實踐,再反思,並隨時記錄成文字材料,以形成了一套特色的三輪有效教學模式。通過本課的'研究,我們期待我校教師會在備課、上課等多個環節提高有效性,並總結出有效的備課模式,使廣大教師受益,儘快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在傳統的教師教育中,往往過分強調外在影響,習慣於把所謂的先進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灌輸給教師,以為教師一旦熟記了這些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教師的素質就會大大提高。實踐證明,教師教育只重視外在影響,忽視教師內在因素的影響,教師的素質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備課是教師的基本工作,它的內涵極為豐富,包括鑽研教材、蒐集信息、瞭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選擇和利用教學資源、書寫教案等。教師的每一次認真備課都是知識的積累和專業務水平再提高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説,課堂教學的質量取決於備課的質量。假如沒有備課或者備不好課,課堂教學也就成了教師的隨意行動,其效果與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證。所以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備課這一環。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備課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響授課的質量。就同一教師來説,進行觀摩教學時,教學效果一般都比平時好,原因並非觀摩教學時,教學能力提高了,而在於教師備課比平時充分得多,進行了認真的籌劃和精心的設計。可以説,任何一堂成功的課,無不凝結着教師備課的心血。

教師的備課過程同時也是教師把可能的教學能力轉化為現實的教學能力的過程。作為教師,都具備一定的專業文化水平,都或高或低地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但這只是教師教好課的可能條件。只具備這些可能條件甚至較好的條件,如果不去備課,就不能形成某一內容的實際教學能力,也就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不能使可能的教學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備課過程是一種艱苦的複雜的腦力勞動過程。知識的發展、教育對象的變化、教學效益要求的提高,使作為一種藝術創造和再創造的備課是沒有止境的,一種最佳教學方案的設計和選擇,往往是難以完全使人滿意的。因此,我們既要認識到備課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備課的艱苦性。

基於上述原因,我校選擇了“三輪備課模式的優化”子課題。

本課題旨在通過三輪備課模式優化的研究,深化教師認真備課和合作交流的思想,掌握三輪備課技能和方法;通過集體、個人的備課及課前、課後的反思記錄,促進教師課前教學設計最優化和課後教學行為提煉形成教學新行為,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通過課題研究,總結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實踐策略,使三輪備課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可行階梯;通過課題研究,使三輪備課成為學校教學常規的最優化管理途徑。通過課題研究,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改革傳統教學方式,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與業務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教師羣體由經驗型向研究型的轉變,全面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本課題的研究將分為教學前集體備課、教學前個人備課、教學後個人備課三個版塊。

(1)教學前集體備課:

集體智慧、過去經驗、各種水平學生學情分析、教學設計, 課堂中應重視的內容、課後作業等。

(2)教學前個人備課:

個人教學特點、班級學生特點、增刪集體備課中內容、寫教案等。

(3)教學後個人備課:

上課過程中新的生成、面對課堂上突發的問題如何應對、上課效果如何、學生反饋情況、以後要注意的問題等。

教學體會、自我診斷、同伴互對有關概念的界定,在一堂課或一個階段的課上完後,對自己已經上過的課的情況進行回顧和評價。將“有效備課”與“有效上課”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業務走向成熟。

本研究擬採用兩種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和個案研究法。輔之以觀察法、調查法等實驗方法。

1、行動研究法:在實驗前,對實驗教師進行備課能力的調查摸底,指定培訓方案,然後付諸實施。在實施過程中,保持觀察與分析,根據實施情況不斷修正方案,每學期進行測評,寫出階段性研究報告。

2、個案研究法: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實驗教師進行追蹤調查,分析其實驗前後的變化。

3、文獻法。應用文獻研究法蒐集相關的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的資料,並對其篩選、整理和歸納,揭示其優點及弊端,為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反思途徑、方法。

4、調查研究法。應用調查研究法,瞭解當前農村國中課堂教學的現狀及改革的基本發展方向,瞭解青年教師專業成長髮展情況。

5、經驗總結法。應用經驗總結法,提煉申請人十餘年的課堂教學經驗,使之得到遷移和創造性的利用。

6、實驗研究法。應用實驗研究法檢驗各種課堂教學的實驗教學效果。

本課題的研究努力採用以下路徑:

1、加強理論學習。其目的是讓教師們不但瞭解備課的理論,而且從內心接受三輪備課理論,從而變成教師的需求。

2、加強課題管理和經營,課題組將收集教師撰寫的示範案例、經驗總結和教學心得,有計劃跟處於不同成長階段的代表性教師進行座談,並做好座談記錄。

3、每學期編輯一本學校教師精品備課集。

4、建立青年教師成長記錄袋。

5、以課改日記為課題實施的突破口

課改日記沒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教師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及感興趣的內容予以記錄,自由展示自己的撰寫風格和特色。比較常見的課改日記形式有:點評式、提綱式、專項式、隨筆式等。課改日記的內容可以包括:教學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學中的靈感閃光點、教學中學生的感受、教學中的改革創新等。

6、為教師創設進行備課交流的平台

課題組將採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地組織教師進行關於三輪備課的交流對話。和同事進行交流對話,不僅可以使自己的思維更加清晰,而且來自交談對象的反饋往往也會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發自己更多的創意和思路。

本課題實施步驟安排如下:

(一)準備階段:20xx年10月

1、確定課題研究方向、主題,收集、整理相關理論資料。

2、撰寫開題報告(王立柱),制定課題實施方案(郭正根),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章蓓蓓)。

3、組建課題組,確定主要組成人員。由江濤校長總體負責課題的運行和管理;章蓓蓓主任總體負責研究實施計劃和相關研究報告的指導工作及實施工作;郭正根主任總體負責子課題研究的運作和管理,吳靜、曾向榮、汪本芹、李長紅、李兵撰寫相關報告;其他主要成員負責子課題計劃、總結的撰寫與分頭實施。

4、邀請有關專家進行課題論證。

5、建立子課題組

(二)實施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1、20xx年10月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確立子課題,制定各子課題具體實施計劃。印發課題方案和子課題實施計劃,組織教師學習。建立青年教師成長記錄袋。

2、12月,對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教學調研,分析當前課堂教學現狀,提出改進建議。

同期舉辦校“教育論壇”,主題圍繞青年教師三輪備課的研究展開,初步擬訂的主題有“集體備課的重點所在”,“如何提高個人備課效果”,“如何記錄課堂中的教師的靈感和新的生成”,“教師如何從作業及試卷中得到反饋信息”,“備課時如何備學生”,“教師如何駕馭課堂紀律”等。

3、舉行備課交流活動。各教研組,就各子課題進行座談會,充分利用合作、交流形式,各自發表意見。

4、20xx年5月,進行期中任課教師會議。在分析學生成績基礎上,分析教師如何通過備課的途徑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整體成績,會後要求教師結合自己備課情況,寫一篇期中教學總結。

6、20xx年6月上旬,收集,整理教師撰寫的各種課例及學生評價,提出下階段研究開展過程中需注意問題。

7、20xx年6月中旬,邀請專家指導。

8、20xx年11月下旬,調查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情況。

9、20xx年4月上旬,各子課題組進行階段性總結及分析。

10、邀請專家進行總課題中期論證。

11、20xx年4月,開展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名師課堂,開展講座等。舉行“專業研討”座談會,通過自修學習專業理論書籍,提高專業水平,教研組為單位展開。

12、20xx年5月,舉行“理論學習周”,使教師樹立學者型教師的理念。通過學習使教師進一步明確自身教學實踐的合理性。開展“課堂教學經驗交流會”。

13、再次具體調查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情況。

14、20xx年6月開始,收集教師各種研訓記錄,備課心得,論文。各類獲獎情況等,整理教師成長記錄袋。

(三)20xx.1—6月,總結各子課題研究工作,完成相關總結或報告的撰寫。(各子課題副組長)

(四)邀請專家來校指導,申請結題。

選題及調研報告篇2

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又充滿期望的日子,學習的閒暇時總是憧憬着背起行囊,遠離親人朋友以及師長護佑,去走真正屬於自己的路。然而當我們終於可以像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鷹般離開長者們搭建好的巢穴,獨自一人走上社會工作這個大舞台時,卻發現人生的道路原來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歷過一番狂風暴雨的。當今社會,無論什麼工作,都總是“有經驗者優先”。所以,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以及鍛鍊與提升自身的能力,在這個暑假我開始了自己的社會實踐。

20__年夏天,我的大二暑假,我如願的參加了學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瞭解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作用。而學校對每年的假期實踐都相當的重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與機會,併為我們保駕護航,期待着我們能從中得到鍛鍊,學到在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與能力。而我們也正是本着對自己負責對社會熱心的態度,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參加了這次實踐。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瞭解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作用。現代大學生,大多是在書本知識中成長起來的,對我國的國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會的複雜程度,遠不是僅憑讀幾本書,聽幾次講座,看幾條新聞就能瞭解的,社會實踐則為我們打開一扇窗口。它讓大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不斷地參與社會生活,在實踐中不斷動手、動腦、動嘴,直接和社會各階層、各部門的人員打交道,培養和鍛鍊實際的工作能力,並且在工作中發現不足,及時改進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識結構,獲取新的知識信息,以適應社會的需要。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能以現實主義的眼睛,以人文關懷的深度,去觀察、體驗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社會。

而我,作為這次實踐隊的隊長,這項活動亦給了我更多的責任與挑戰,同時,我也從中獲得了更多的的能力與認識。從課題選定的一開始到組建好我們的團隊再到隊員一起為活動奔赴往返,到最終完成我們的成果,一步步一天天,我與它同在,牽掛着它,與它一起成長。我明白了要帶領大家去做成一件事,首先自己要成竹在胸,有比較成型完整的想法,並且要有一定的自信,這樣隊員們才有可能信服你,與你一起完成任務。同時,溝通,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隊員之間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我們要的是一個開放自由的合作氛圍,大家各抒己見,不時的改善我們的活動,使我們的行動向着更有效的方向發展。但在這一點,自己做的就不很好了,沒能把男生女生帶活躍起來。另外,作為隊長,還需要協調好外部與內部的關係帶領隊員適應不同的新形勢。

每天的努力,讓我們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每天我們各自奔波在我們的實踐崗位,儘管辛苦,也有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但我們依舊沒有放棄,相互鼓勵,以一個集體的力量堅持下去。作為一個學生團隊,雖然我們缺乏相應的系統性知識,而且並不像政府部門那樣具有權威性,但是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緊密的聯繫,一起討論,一起做事,一起總結,一起面對困難,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同樣能把最真實的成果展現在大眾面前,讓人們認識到恩施地區煙葉的生長現狀、煙農對煙葉評價及以後的發展如何,出現問題能夠及時提出並能找到解決的辦法,給自己增長知識,相信通過這個活動大家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以及成果意識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雖然在活動進行時,不可預見的辛勞與看不到的成果讓我的一些隊員退出了,但我看着我的其他隊員,他們依然能不懼艱辛,他們和我一樣,不甘放棄,這已是責任,背在肩上,我們年輕,我們不怕輸。我們倔強的相信我們能堅持到最後,我們能做出一份成果,這就是回報。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踐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和團體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與人交往,關鍵在與真誠。初到辦公室,周圍都是些新面孔,一句早上好,就能拉近同事間的距離,都會獲得別人的微笑。有時候儘管只是一些細微的東西,比如早晨的一聲問候,給同事倒杯水,都會博得大家的關心和重視,因為它表達了對同事尊敬,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我和同事們我相處十分融合,我想,應該是我的真誠,換取了同事的信任。他們相信我,也願意把工作分配給我。其次就是要善於與他人溝通。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瞭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做事要保持一種熱情和信心。其實,不管在哪個崗位,熱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雖然是處理一些日常的小事,熱情讓我對手上的工作充滿激情;耐心又讓我認真的對待工作,哪怕是小事,我都想辦法把它做好。俗話説:事在人為,成事在心。只要你有心去做,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主動出擊。當你可以選擇的時候,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做雜活”是工作的必需,卻無法讓我學到什麼。份內的工作當然要認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動請纓”卻能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要想收穫更多,只有勤問、勤學、勤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通過這次的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自身努力學習知識並將之與社會相結合的信心和毅力。對於即將走上社會的大學生們,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磨練品格、增長才幹、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舞台。在這裏我們真正的鍛鍊了自己,為以後踏入社會做了更好的鋪墊,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更加積極的參加這樣的活動。

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

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還同諸多羣眾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的發展聯繫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這次實踐活動,豐富了我們的實踐經驗,提高了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使我們通過這次實踐更加了解社會,這次實踐活動意義深遠,對我們的幫助享用一生。作為一個21世紀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並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我們要抓住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機會;提升我們的修身,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能夠參加這次實踐活動,我是覺得很榮幸的;能夠到貴州去切身地感受它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也是我很難擁有的經歷之一。在我們的實踐活動開始之前,我們隊就開始開會討論一些相關的事宜,分課題組準備實踐中的一些課題預習和研究,分配實踐中的一些具體的工作,做最充分的準備。這些準備工作就做得很好,而且很難得。所以,我是抱着學習的心態加入這支隊伍的。那麼我就先談談自己的收穫吧。

首先是團隊合作的經驗。其實作為一個大學生,自己的團隊合作經驗非常少,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很難跟這麼多同學做同一件事情。在這個團隊裏,我們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我也有機會接觸其他各個院系的同學,學到更多東西;而且,在團隊中我們更容易學會尊重別人,尊重集體。在正安縣的時候,我們一起完成了課題的調查研究,一起解決了很多問題,一起討論我們的行程、活動和調研結果,雖然有時候也會有很多爭論,但是大家都是本着對集體負責、求同存異的態度的。我覺得我們隊的同學們在團隊合作裏表現出來的特色,是很值得我學習的,也是我們的實踐能夠圓滿結束的重要保證。

自信也是在社會立足所必需的。開始放假的時候,知道要打暑假工時,自己就害怕了,這都是自悲的心態在搗蛋。感覺困難挺多的,自己的社會經驗缺乏,與別人溝通的技能又不怎樣等等原因使自己覺得很渺小。自己怯弱、自悲就這樣表露出來。戰勝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要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這是找工作時舍友給我的忠告。在多次面試中,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沒有社會工作經驗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我的能力不比別人差。社會工作經驗也是積累出來的,有自信才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我們正青春,我們正逐漸走向成熟。我們要用成熟的眼光看問題,用自己年輕的熱情去追求,用自己青春的熱情去追求,用自己青春的活力去拓展,爭取把這次活動做得更好,讓年輕不失敗,讓青春無悔。奉獻青春收穫明天。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踐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裏,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體會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這時才發現自己是最幸福的。因為我還在學習的階段,還沒能真正地接觸事業,沒能真正地瞭解到工作的難處和辛苦。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現在還是不錯的了,能在這麼好的環境下讀書,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只是,我覺得個別慚愧,都怪自己不夠爭氣,不珍惜這好的時間和機會去好好讀書,整天都無所事事,在家裏一點事也不會做。是這一次社會實踐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同時也給了我一次記憶深刻的經歷。

在炎炎夏日,我和我的隊員們穿着志願者服裝奔走在大街小巷,一起用汗水澆灌青春,用笑容同陽光比燦爛。這是一筆珍貴的財富和一份不可多得的回憶,我們的暑假因為有它而沒有虛度,我們的閲歷因為有它而更加豐富!

選題及調研報告篇3

運城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南邊沿,全境屬典型的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市面積為13968平方千米。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全市生態環境問題已十分嚴峻。為此我調查了關於我市城鎮綠化的情況。80—90年代,我市各縣均加強城市綠化系統和城市建設的統一規劃管理。實施以點、線、面結合,喬、灌、草規範化佈置的綠化措施。

鹽湖區1985年市區綠化面積為77萬平方米,覆蓋率為8.6%。1990年建成渠堤公園長2.8公里,面積22400平方米,1991年建東郊公園,面積55361平方米,1997年城市大道綠化,栽植綠化樹木21萬株,植草坪32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23%以上。xx年建市中心南風廣場,佔地面積13.3萬平方米,綠地面積佔40%。

永濟市栽植綠化樹木15萬株,草坪綠化帶23萬平方米,城市綠化率達到26%。 河津市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20%,新建河津龍門廣場佔地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0%。 萬榮縣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15%,飛雲公園綠化面積40%。 稷山縣、新絳縣均進行街道、街心調查報告園綠化。 聞喜縣1958年建成6萬平方米西湖公園,後對城市街道學校實施綠化。 絳縣、平陸、芮城縣城街道、機關、學校進行了綠化,芮城城區綠化面積近30萬平方米。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我市的城鎮綠化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我們應該我們保護身邊的每一朵小調查報告,每一棵小樹,每一片綠地;提高調查報告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落實調查報告行動,自己不做破壞環境的事,還與污染環境的行為做鬥爭。

xx年的暑假,我決定去進行社會實踐,找個暑期工作乾乾。當然,這也是我第一次經歷社會實踐。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敢於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於是我毅然踏上了社會實踐的道路。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其次,想增加點工作經驗,,從而可以在以後的就業時有一定的基礎,減少就業壓力。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的走向社會,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

首先,説一下我所工作的工廠,包裝有限公司,是一個上市公司,總部在廈門。位於膠州市,主要是製作紙箱,還製作紙板。我呢,在制箱課幹活,具體實在印刷機上當普工。屬於最低級的工種。主要是幹上紙箱,拿模板,掛模板,拆模板,洗油墨,打掃衞生等,很繁瑣的。

剛剛到工廠,我就被嚇了一跳,老員工説,我們是第六批來幹活的學生,之前來了五批,全都因為幹不了走了。我當時想:這個活究竟有多累?我能幹多久呢?我懷着疑問上了第一個夜班,當時感覺挺興奮的,也沒感覺到怎麼累,可是下班之後,躺在牀上時才感到原來是非常的累,但是,既然來了,就要堅持到最後!事實上,我們不僅堅持的了最後,而且受到了領導的誇獎,説我們幹得好,沒有一個在這糊弄。因此,廠裏也給我們加了工資!

打工的生活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有歡樂,有痛苦,但我的收穫是巨大的,是我對現實有了更深的理解,使我更加成熟,更加穩重,不再有幻想,現實就是現實,不摻雜一點幻想,還記得當時課長給我們説的話:現在走到社會了,與在學校不同了,要把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在這裏運用運用,一切都按廠裏的規定來做事,就這麼現實!是啊,社會就這麼現實!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許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級欺壓、責備下級是不可避免的,雖然事實如此,但這也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它讓我明白到別人批評你好或是你聽取他人的意見時,一定要心平氣和平,只有這樣才能表示你在誠心聽他説話.雖然被批評是難受的,但是也要明確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們的批評.這樣才能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以後的成功鋪路.我們要學會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這才是我們所應該做的.

我也從工作中學習到了人際交往色待人處事的技巧.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價值,人往往是很執着的.可是如果你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那麼你一定會交得到很多朋友.對待朋友,切不可以斤斤計較,不可強求對方付出與你對等的真情,要知道了給予比獲得更令人開心.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成功要有信心,要學會和周圍的人溝通,關心別人,支持別人。

經過這次工作,我收穫了很多,總結了很多。

1 現實的社會告訴我,工廠是以利益為重的地方,在這裏,公司利益為重,自己的利益體永遠微不足道,作為員工,你不能去挑戰公司的利益,只能為了公司的利益捨去自己的利益,不管這個公司怎麼標榜自己:我們時刻想着員工的利益。這都是騙人的!就這麼現實!

2 現實的社會告訴我,要想在這個社會生存,你必須有一技之長。以前體會不到,經過這次實踐,終於深深地體會到了。這個社會的準則是:強者生存,強者受到尊敬,弱者只能被社會所淘汰!在廠子裏,那些機長年齡都不大,比我們也就大個四五歲,但他們都有技術,有能力,因此工資也高。在廠裏,都稱他們為老大,由此可見,對他們是非常的尊敬,他們活幹的也少,就因為他們會開機器,就這麼簡單!但又有幾個能做到呢?想想我們大學畢業之後,我們會什麼,這是一個令人非常害怕的問題!

3 在廠裏幹活的這一個多月的日子裏,我更加確信了以前得到的一個結論: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它必須有自己的文化內涵,就像一個人必須有自己的精神內涵一樣,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所幹活的這個廠子最突出的表現是在質檢上。要求是非常的嚴格,從出紙到成品要檢查十遍之多,有些都是重複的,而且實行負責制,誰出了問題,誰返工。企業的文化內涵不就是員工的精神內涵嗎?其實這一切都是人的作用起關鍵作用。由此我想到,大學畢業後我的質量如何呢?我的精神內涵又如何呢?

4 現實的社會還告訴我:成功沒有捷徑可言,必須一步一步的走。你不要計較別人幹了多少,沒有白乾的,老員工經常告訴我,只要你多幹點,不要偷懶,你的工資就高,別想詭計,和誰搞好關係了,什麼什麼的。這個只能使你少乾點,要想多掙錢,就得多幹活,廠裏只看效益!是啊,公司給你發多少錢,要看你能給公司帶來多少錢,只有努力幹活,才能多拿工資,才能學到技術,才能上升,才能成功!

5 現實的社會又告訴我:我必須好好學習。在幹活時,經常想到在學校的時光,虛度啊!打工是艱辛的,學習是輕鬆的,以前父母總是説掙錢是多麼的不易,你上學很輕鬆啊,總是體會不到,這次終於體會到了,我想到了《唐山大地震》上的一句台詞:沒了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悲哀啊,這次回去,一定要好好學習,絕不虛度了!

現在在學校裏想來,三十多天的打工生活,我收穫還是具大的。我所學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學校裏無法體會的,這是我的一分財富。經過假期短暫的社會實踐,雖然很是疲憊,但當每天的工作得到周圍工作人員和家人的讚賞,還有自己所掙得錢,我是非常開心的,也感覺自己變成熟了好多.現在在學校只有學,加好專業知識,這次實踐也讓我課餘瞭解更多就業信息,注重組織及人際關係能力的鍛鍊,為以後就業做好充足的準備,也不至於面試時沒有信心和敢於挑戰高薪的勇氣了.

選題及調研報告篇4

在每年的假期,校方都會要求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調查活動,其意圖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使學生在接受教育,增長知識的同時能鍛煉出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起辯證的思維方式,做到服務社會。但是高校在倡導社會實踐時,是不是真正是大學生學以致用,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的良好結合。為了更全面客觀地瞭解在校大學生每學期所寫社會調查報告的實際情況,筆者對本校和其他院校的一些同學對社會調查及寫社會調查報告的心態進行了調查。

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很大程度上還是流於形式,對社會調查報告的重視度不夠,質量普遍不高。

一、不同年級大學生對社會調查報告的態度

在所調查的大一至大四的120名學生中,筆者發現大一的學生對社會調查及社會調查報告的重視度在四個年級中是最高的,因此原創的比例也是最高的,可以達到70%左右。筆者分析這是因為大一新生入校不久,能夠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另外,由於不確定社會調查報告在自己大學生活中的分量,所以也比較重視。但是從所寫社會調查報告中發現,他們分析問題和辯證思維能力相比高年級同學還是不夠深入透徹,對於事物的看法也是停留在表層的一、兩個點上。而在所調查的大二學生羣中,他們已經有了些社會調查報告的經歷,知道這個報告的含金量,所以對此並不是很放在心上,很多學生都是在剛開學期間,拼命地趕報告,自己動手寫的基本只佔30%。因此,縱觀他們所寫的社會實踐報告,可以發現一個現象:標註日期基本是在開學第一週左右。至於大三的學生,更是抱着一種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態度,所以同樣一篇社會調查報告在不同的班級甚至同一班級的不同學生中重複利用並不奇怪。不過對於認真對待的同學,他們在社會調查報告中所流露出的觀點較之低年級學生,更加有自己的獨特性,分析問題時更具有針對性,比較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談到大四的學生,由於就業、考研等問題,能在這方面花功夫的屈指可數。

二、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為什麼少有精華

筆者在網上搜閲相關資料的同時,發現鄭州大學旅遊管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在對淮陽的旅遊資源進行了調研後,寫出了3萬多字的《淮陽縣旅遊資源整合營銷方案》,這份報告引起了淮陽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表示願意拿出10萬元購買這一社會實踐調研報告。然而這支社會實踐小分隊做出一個大膽決定,表示願意將這份社會實踐報告無償獻給淮陽縣政府。從這個實例中,我們知道這才是高校一直號召學生從事社會實踐,寫社會調查報告的真正意義所在。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從事社會實踐的動手能力,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為社會做了貢獻,實現了大學生的自身價值。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全國大大小小的眾多高校中,能夠真正做到這樣的大學生畢竟為數不多。筆者分析,原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 高校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規範有待加強

由於高校對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沒有嚴格的要求,對社會調查報告的質量也沒有明確的規範,這樣導致論文本身的重要性沒有很好地傳達給廣大學生。久而久之,在學生中,漸漸形成了社會調查可有可無的這樣一種心理,對社會調查報告更是很少認真組織編寫。

2. 互聯網成為了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的產地

當今社會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廣大學生組織社會調查報告提供了捷徑。對於很多學生而言,寫社會調查報告變成了一件ctrl+c和ctrl+v的事。所以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上排名靠前的幾篇社會調查報告的點擊率也是相當之高。

3. 學生的主動性不夠

隨着物質生活的顯著提高,目前大學生的主動性呈現下降的趨勢。很多時候能過關就行,不願意往更高層次發展。這種人生觀和價值觀和以前的大學生比,表現出很大的不同。這也是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自然當代的這一羣體對社會調查報告的質量追求不高,對其認可度更是不夠。

4. 實踐方式與社會需求有矛盾

很多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社會所需難以掛鈎,難以達到企業的要求。所以學校在活動的項目、內容和形式的設計上,應儘可能滿足不同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挺高他們參加社會實踐調查活動的興趣,把社會實踐

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與專業實習相結合、與科研項目開發相結合、與就業創業相結合,使社會實踐活動提升了內涵,增強社會實踐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層次性,從而也增強了實踐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保持了鮮活特色,同時也縮短了學生走向社會就業的適應過程。

無論是思想發動、策劃組織、專業支撐、項目申報、教師帶隊、提供條件、建立基地、總結表彰、鞏固成果,還是重點組建團隊、分散活動加強管理、打造特色品牌活動項目上,高校應努力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長效機制。

三、解決方案

針對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少有佳作、大多是應付式思想的現象,筆者認為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努力:

1.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應體現時代特徵和社會要求

當代許多大學生專業不對口,發現自己所學知識難以達到市場需求,從而缺少了很多從事社會實踐的機會,自然對社會調查報告也是採取不在乎的態度。

2.高校要鼓勵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能夠促進他們對社會的瞭解,提高自身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的認識,實現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更好結合,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應為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創造有利條件,同時採取相關鼓勵政策刺激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3.政府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

政府應該發揮市場無形手的作用,促進企業和高校的聯繫和合作,提供一定的專項經費支持,並鼓勵用人單位參與培養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政策導向。

4.高校要對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的質量嚴格把關

高校可以通過開展活動、講座等多種形式提高當代大學生對社會調查報告的重視,讓他們能積極地的參與到社會實踐研究中去。

四、總結

總之,要想使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不流於形式,提高其社會實踐能力,從根本上考慮,高校還是要創造壞境,結合市場需求來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技能。當然,政府也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宏觀調控作用,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自身要提高主動性,講求誠信,不能過度依賴他人。

選題及調研報告篇5

關於會計報告:會計報告所披露的信息應充分反映企業特定時期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及其相關信息,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按照現行《企業基本會計準則》體系所報告的會計信息已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信息的要求:

(1)現行會計報告的形式單一,通過表格數字化反映,文字説明的內容較少;

(2)現行會計報告的計量標準是以歷史價值為主,而對現行價值和未來價值反映不足;

(3)現行會計報告的內容是以歷史成本和權責發生制原則為基礎,反映歷史的和現在的信息,而缺乏具有預測性、前瞻性及不確定性的信息,另外,報告所強調的是整體內容,而對某些專項內容披露不夠充分;

(4)現行會計報告的結果是以內部經濟活動影響為主,未能充分揭示外部環境因素對企業的影響程度;

(5)現行會計報告報送的時間是以會計分期假設為前提,定期報告,時效性較差。

會計實務工作的改革思考:會計管理作為國民經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管理方式的變化,會計工作的重點應日益從信息加工演化為對知識、信息的分析、判斷和運用上來,會計實務工作方面的改革勢在必行。

不斷擴大會計職業範圍。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工作的基點已經不是僅僅滿足於過去的信息(計算機能輕而易舉地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此項任務),而是將信息控制、未來預測作為工作的重點。會計工作除傳統的企業會計核算外,財務管理、經營計劃制訂、財務控制系統設計、投資決策等應成為重要的職業範圍。因此會計實務工作者應不斷拓寬視眼,延伸和轉變會計工作的功能,充分發揮會計在知識經濟時代應有的作用。

選題及調研報告篇6

當前學術界在討論村民自治或村級治理時,大都忽視了對村級治理類型的區分。村民自治作為一種民主化的村級治理制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因為面對制度環境的不同,而具備相當不同的效果和表現,不能理解村民自治所面對的特殊環境,也就難以理解村民自治這樣一種民主化村級治理制度的實踐後果。村民自治制度是國家強制實施的一項制度,依據村民自治制度實施場域的村莊狀況的不同,這一制度安排的實踐後果會有不同。本文試圖依據村集體掌握經濟資源的多少,將作為強制實施的村民自治制度實踐後果的民主化村級治理區分為動員型村級治理和分配型村級治理。這兩種村級治理類型因為村集體經濟資源多少的不同,而在具體表現中具有相當的不同。當然,將民主化村級治理分為動員型和分配型兩種類型,還是一種理想類型的分類方法,實踐中兩種村級治理類型交叉重合之處甚多,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不同。

當前學術界對村民自治的研究,包含着兩種十分不同的視角,一種視角主要從民主的方面來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實施的狀況及其後果,這種視角關注的焦點問題是村民自治制度作為一種民主制度,在當前村莊社會中的實施狀況及其對村民民主意識、民主觀念乃至民主技術的訓練程度,這種視角的研究是當前學術界村民自治研究的主流;另一種視角是從治理的方面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實施狀況及後果,特別是研究村民自治的實踐可能性,其關注的焦點是村民自治作為一種民主化的村級治理的具體過程、運作基礎及其主要特徵,這種視角的研究近年逐步受到學術界的重視,成為村民自治研究由政策性解釋學術研究向政策基礎性學術研究過渡的重要標誌。從治理的視角來研究村民自治,村民自治制度安排就變成為一種民主化的村級治理制度,這種制度既不同於傳統的村莊自治,也不同於政權意義上的民主制度,用“村民自治”而不是“村自治”這一概念,表達了前一種治理的含義[1],村民自治是一種社會民主而非政治民主,則表達了後一種治理的含義。

從治理的角度來研究村民自治,正好與村民自治制度的緣起相關。村民自治制度在廣西一些山區自發產生的時候,就是為了應對人民公社解體之後出現的社會失序現象[2],自發產生的村委會引起國家的重視,既與當時民主化的語境有關,也與當時農村治理面臨的困境有關。而在實踐中和《村委會組織法》的規定來看,村民自治在村莊(行政村)秩序保持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應是村民自治的核心要義。民主化村級治理的關鍵即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村莊內生秩序狀態,這種狀態是通過四種民主辦法即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來達到的。從治理角度研究村民自治,實質上就是研究以民主的辦法來形成村莊內生秩序,這些秩序包括經濟的合作(如公共工程建設),抵禦上級過度的提取,抗禦地痞對村莊的騷擾,以及監督村幹部的行為等等,這樣,治理視角所關注的問題就是用民主的辦法來形成內生村莊秩序時的過程、可能及特徵。而正是因為村集體經濟資源狀況的不同,造成了用民主的辦法來形成村莊秩序時的過程、可能、特徵及其側重點上的不同,這種不同就是我們本文將要重點討論的民主化村級治理的分配型和動員型類型。我們將以村民代表會議的民主決策過程及村民代表能力來展開討論。

若理想化,民主化村級治理可以劃分為兩個相互聯繫的部分,一個部分是用民主的辦法來決策村務,其內容包括選舉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召開村民會議表決,以村民代表會議的形式進行村務決策和監督;一個部分是用集中的辦法來辦理村務,即由村幹部這些具體的村民推選出來的人將村民決策的村務辦理下去。

展開以上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的實質就是形成村務決策和推選出執行這些村務決策的人員,從理想狀態來講,村民可以隨時罷免自己選出來的村幹部及村民代表,實際上則因為罷免需要成本,就為村幹部以及村民代表的行為相對脱離村民意願提供了可能。村幹部及村民代表這種相對脱離村民的狀態,必然帶來民主化村級治理的第二個部分即用集中的辦法來辦理村務的後果。相對的脱離既為村幹部創造了發揮個人才幹的空間,也為村幹部提供了謀求私利的機會。

村民代表也是相對脱離於村民的,但一般來講,村民代表較村幹部離村民更近,一是因為村民代表是更小範圍村民推選出來的,更重要的是,村民代表並不掌握着村幹部一樣辦理村務的權力,而只是決策和監督村務的權力。因此,也可以將村民代表當作村民的一個部分,而單獨將村幹部作村務的辦理人,即集中的主體。

從村務決策的形成即村民意願的角度,村級治理面對的首要問題當然是村集體公益的維護,或説如何在村莊範圍內獲得公益,減少外部性,這種村民意願的典型是修路架橋和維護治安等具有強烈外部性的公共工程和公益事業,在不能依靠外部的國家和村內個人提供的情況下,村集體辦理這些事業成為最佳選擇,這時候,村民都會有讓村集體來興建這些公共工程和公益事業的願望和要求,村民也很容易通過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的形式形成具體的村務決策。問題是,雖然每個村民都希望獲得公益的好處,但每個村民也會盡可能減少自己為獲益所付出的成本。每一項公共工程和每一件公益事業的受益者或受益者的受益程度都是不平衡的,一些人受益很多,一些人受益無多甚至反受其害,這樣,雖然村民都期待村中公益,卻因為受益不可能均衡,而鮮有在每一件具體的公共工程和公益事業決策中一致同意的情況。少數人服從多數人正是實踐中運行的民主制度的規則,大多數村民或村民代表可以作出村務的決策,但村務的辦理卻難以跨越這些具體村務決策中的少數反對派。

在辦理村務時,村幹部缺乏制度上和組織上對付反對派的辦法,雖然這些反對派只是村中的少數派甚至只是個別村民,這時候,村幹部可以調用兩種資源,一是村莊輿論壓力,一是個人魅力。當反對大多數村民的少數村民在村莊中處處感受到來自鄉鄰以道德評價為特徵的輿論壓力時,他們不得不隨大流,忍受自己的“苦難”。輿論壓力正是傳統社會的特徵,涂爾干的“機械關聯”就是這個意思。當前中國農村因為經受巨大變革,“機械關聯”大都解體,村莊輿論壓力難以阻止少數人對自身利益的尋求。個人魅力是村幹部可以調用的另一種資源。一個善於説理的人往往可以説服那些不能忍受暫時受到利益損害村民去期待不久的利益回報,一個道德高尚的村幹部可以讓村民提高對利益受損的忍受度,一個社會關係多的村幹部可以帶來反對者的壓力,而一個性情暴燥、身體強健的村幹部,則可以構成對反對者的身體威脅。總而言之,在村莊輿論不能對村中少數反對派構成壓力時,辦理村務的村幹部的個人魅力和能力,就成為一種可能的替代手段,現實中這種情況到處可見。

除以上兩種辦法以外,村集體經濟成為村幹部可以調用的另一種資源。擁有豐富村集體經濟資源的村莊,大多數村民可以不顧少數人的反對而決定資源如何分配與使用,村幹部也可以利用村集體資源來建立對村民的獎罰機制,少數村民若反對大多數村民的願望和決策,他們雖然可以不顧村莊的輿論壓力,卻不得不考慮經濟利益上可能受到的損害,從而不得不照應多數人的願望。況且村集體經濟資源的豐富,使得村幹部可以不從村民那裏抽取資源,就可以辦理好村中公益事業。

麻煩出在村集體經濟較少的村莊。較少的村集體經濟決定了辦理村中公益事業,需要從村民手中抽取資源,所謂“村民事業村民辦”這一可以套用在任何具體公共工程和公益事業上面標語所表達的。而這種提取因為缺乏強制手段(村級民主不是國家民主的一個部分,不具有暴力工具的後盾),而在少數反對派拒絕出錢出力時,村幹部無計可施。較少的村集體資源也減少了村幹部強制村民順應村中大多數人意願或村中公益事業的能力。這樣一來,在一些村集體資源較少的村莊,在既缺乏村莊輿論壓力,又缺少村莊能人的情況下,村莊中公益事業就可能成為每個村民都期待,但每一件公共工程或公益事業都應該做好。

因為受到少數村民的反對,而辦不下去的狀況,這種狀況會大大損害村民本來可能得到的好處,或為了得到這種好處,而不得不讓每個村民花費更大代價(比如集體建供水設施和每户打井)。辦理公共工程和公益事業的村民意願是不成問題,通過村民大會或代表會議形成村務決策也不成問題,但在辦理村務時,村幹部卻往往面對着無法逾越的少數反對者的反對,最終致使民主化的村級治理效果不佳。

這就是説,從理論上看,決定民主化村級治理狀況的關鍵是村中可能出現的少數反對派能否被説服成為合作者,或直接説被壓服。如前所述,這取決於村幹部的個人能力,村莊輿論壓力以及集體經濟資源的多少。

村幹部個人能力和村莊輿論與民主化的村級治理的互動關係,我們已分別討論[3],本文中,我們重點討論村集體經濟資源對於民主化村級治理的影響。

如前所述,村集體經濟資源在兩個方面深刻地影響着民主化的村級治理,豐富的村集體經濟資源增加了村幹部説服或壓服少數反對派的能力,同時,豐富的村集體資源使得民主化村級治理所面對的主要問題,不是經濟資源的提取,而是集體資源的分配,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民主化村級治理可以依據村集體資源的多少區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動員型村級治理和分配型村級治理。

在村集體經濟貧乏的村莊,民主化村級治理包括以下兩個具體過程,一是相對容易達成的關於村莊秩序的決策,特別是修路架橋等公共工程和維護治安等公益事業的決策。

選題及調研報告篇7

綿綿暑假近兩個月,對於一個農村的孩子來説,農村才是生我養我的母親,而對於母親我又有着千言萬語。目前國家推行新農村建設,確實,在一系列政策的輔助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發展與問題是並存的。下面就我所瞭解到的幾個問題簡單的闡述。

一,土地流轉政策

xx年3月15日,國務院頒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方法》,致使,全國興起了土地流轉的熱潮。由於目前的經濟發展迅速,而農村收益較城市明顯低下,大部分的農村青壯年都選擇進城務工。所以一大部分的土地因無人管理而開始荒廢下來,走進鄉村,你看到的不再是綠油油生機勃勃的景象,而是雜草叢生的荒原。而土地流轉政策的出台有效的是這種情況得到改善。進城務工的農民們可以把自己的土地轉給別人代為耕種,而且自己還可以照樣拿到補貼,可謂是兩全其美。對於承包户來説,承包經營有利於自己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而對於整個農村來説,農村經濟開始一體化,城鄉經濟發展的更加順利。對於整個國家來説,農村經濟發展了,整個國家的經濟也就走向了發展。然而,由於目前的土地流轉政策還不夠成熟,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比如説流轉行為的不規範,缺少管理。目前的流轉行為大多以口頭協議為主,而書面協議甚少;約定內容不明的較多,約定內容明確的較少;報批准報備案的少,申請變更登記的更少。而這樣就會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問題。一旦雙方發生分歧,那麼勢必造成法律關係的混亂,那麼雙方的合法利益就不能得到明確的保護。另外,部分耕地被非農業化,出現了極少量的非法流轉現象。一部分耕地被非農業化,用於招商引資,工業園和城鎮建設。這些建設用地大部分履行了批准手續,但也有一些並沒有被批准。而相關政府就會為了完成工業任務,不惜損害農民們的利益,利用政府名義或用地單位名義,採取向農民租賃的方式,將土地流轉權轉移到自己名下,用於非農業建設。

二,民主與法制觀念淡薄。

對於我國農村的民主與法制建設,我想首當其衝的則是基層民主選舉制度了。我國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即是關係我國改革與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關鍵所在,而基層選舉作為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基石,更是具有不可輕視的意義。村民自治構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現代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標誌着我國基層政治制度由傳統走向現代的革命性變遷和整體性發展。村民自治的實踐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其一是民主選舉, 也就是直選, 即以最民主的直接選舉方式選舉村長及其它幹部的選舉方式——民主化村級選舉;其二是民主決策, 即通過直選產生的村民委員會決定重大事宜的過程; 其三是民主管理, 即通過制定村民自治章程, 建章立制進行規範化管理(其中當然包括了民主選舉的制度化) 的過程; 其四是民主監督, 即實行村務公開, 民主評議村幹部的過程, 對不合格的村幹部進行彈劾, 再通過民主選舉補充新干部的過程。然而,就我國目前的基層民主選舉的現狀來説,仍舊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到期不換屆;登記公佈不過細;提名確定不規範;競選不正當;計票不真實;撤換不依法。對於這些問題,根據我的調查,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1,人們的民主與法制意識淡薄。選舉權是我國公民所具有的基本的政治權利。選民們通過自己的選票選舉村長和其他幹部。然而現實中選民手中的選票卻成了利益的武器,選舉商業化,利益化。拉票,賄選充斥着整個選舉過程。往往只要一根煙或者一頓飯,選民們便會笑呵呵的將自己的權利拱手讓人。這一切的根源正是由於選民的民主意識不夠,候選人的法律意識淡薄。長期以來,農民習慣了被動性的生活,在他們的心底權利這東西雖然是他們所追求了一輩子的,卻在真正得到的時候不知所措。而那些候選人們便抓住了選民們的這一心理開始肆無忌憚的拉票,賄選。而候選人法律意識的淡薄也促成了這場利益選舉的成功。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五條規定,以威脅、賄賂、偽造選票等不正當手段當選的,其當選無效。正是由於選民們的民主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淡薄,才讓一些本該當選無效的幹部變得合法化,正當化。

2.縣鄉政府的獨裁

村民自治制度的本意是選舉一個由村民選舉、對村民負責、向村民報告工作的村政府,但現行政治體制下的村民自治其實質只不過是讓農民選出一個説話不算數的二把手,而村裏的一把手則不由村民選舉,村民也無法罷免。這個一把手由上級指派任命,按照目標考核責任制對上級負責,代表的是國家權力機器。鄉政府和鄉黨委的指示、攤派、罰款都以責任狀的形式交辦到支部書記手上,對不聽話的農民則由鄉政府運用警察、民兵等鎮壓手段加以限制。而一旦有農民有不滿開始選擇上訪等方式時,一系列的打壓措施就會付諸實施,直到這個人再沒有反抗的能力。

3,選舉公開性透明性不夠。

沒有公開性而談民主是可笑的。現階段我國農村大多數地方基層民主實踐中政治體系運作的公開性是不夠的。就選舉來説,按有關法律法規,地方政府及人大代表在提名和選舉過程中都應充分讓選民知情,應公開投票,公開唱票,當場公佈選舉結果。有些地方甚至不公開唱票,只由所謂的主要負責人宣佈一下確定的結果。這就使選舉流於形式,到關鍵時候採取暗箱操作。正因為這種違犯選舉法的暗箱操作才使背地裏跑官(師範生社會實踐報告)要官、行賄受賄有了可乘之機。再者,地方政府及其村委會的活動情況不夠公開,導致羣眾對政府、村委會的不信任,牴觸情緒嚴重,幹羣關係緊張。

三,文化生活單一,風氣不良。

對於新農村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便是新風尚,即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而新農村之所以新則要提到鄉風文明,加快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繁榮農村文化事業,加強縣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動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扶持農村業餘文化隊伍,鼓勵農民興辦文化產業,開展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和諧村鎮創建活動。而就我所調查的村子,村民們在完成農活之後的大部分時間則是用於打牌等娛樂。可以説走進村子隨處可見一桌又一桌的人圍在一起玩紙牌,或麻將。空餘時間這可以説就是村民們唯一的娛樂方式。而一些村民看準了這一商機,竟在自家辦起了牌場。經營規模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服務周到。於是更多人的人日夜的泡在了牌場,知道傾家蕩產,家庭破碎。而有一些不滿足牌場,而開始在私底下鬥牛,賭博。這樣的風氣盛行着,沒有人會去管,因為人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即便偶爾會出現幾個警察,卻在利益的誘惑下,警徽也起不了作用。良好的社會風氣不僅需要農民們努力,更加需要政府為他們提供條件。而縣鄉政府只注重於經濟和制度方面的建設,完全忽視了鄉風這一塊。致使現在的農村文化生活單一,風氣得不到淨化。

新農村建設對於我國來説是個重要、艱鉅的課題,它不僅僅是關係農村和佔全國絕大多數比例的農民的事情,在資源緊張,供大於求的當今中國,也與城市和城市居民緊密相關,農村建設與城市建設應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作為一個大學生,特別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看到農村這塊土地能發生新的變化,有了新的血液,我恨開心,但是就像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問題來説,我國的新農村建設還存在着太多的絆腳石,我們只有一一將這些絆腳石變成墊腳石,新農村建設才能真正的更上一層樓。我真心的希望不久的將來,當我再次回到那片我摯愛的土地時,一切的瑕疵都不復存在,有的只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一個我們都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新農村。

在為期兩個月的暑假裏,我參與了上海科技館志願者活動,通過此次志願者活動,我有了一次對於社會工作全新的認識,是志願服務給了我這個最好的鍛鍊機會和實踐舞台。

雖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我確從中受益匪淺,不僅僅是知識面的擴充;我參與活動期間,每天都與形形色色的人羣接觸,每一次真誠的問候,每一個熱心的舉動換來的是他人發自內心的感謝,這使我對奉獻過程中得到的快樂感受更加深刻。

整個工作過程中,我們所代表的其實並不是個人,而是我們奉賢上海商學院的聲譽。所以做得越好那麼這所學校,這個系給他人的映像也就越好。我對每個人都懷有一顆在微笑着的心,衣着整齊的做自己的工作,在他人需要時及時給予他們幫助。我覺得這才應該是我們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精神面貌與道德品質。

要成為一個出色的志願者,就要在各個方面要求自己嚴格一點。雖然有的時候在工作中有所鬆懈,但是惟獨在工作中成長起來,才能磨礪出一個成功的自己。短短几年的時光過後,我就要踏進社會,從事工作。從每一次的志願者工作中逐漸地積累起今後所必須的社會經驗和閲歷,是我現在所需要的。做志願者就好像是一個工作崗位的小型平台,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因為我們每一個志願者都明白,此時此刻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經驗與公共關係。

選題及調研報告篇8

一、經濟和社會發展

※1、名企、名牌發展狀況調查※

2、中小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狀況調查

3、金融危機對農業(製造業、服務業)影響調查

4、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調查

5、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發展調查

6、名牌產品(服務)公信力調查

7、全省安全生產狀況調查

8、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狀況調查

9、農民工返鄉創業調查

10、農民收入增長狀況調查

11、農村經濟發展現狀與環境問題的調查

12、自主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調查

13、困難羣體(失業職工、零就業、失地農民等)就業狀況調查

14、基層民主有效實現形式調查

15、城市低收入羣體、進城務工人員、農村留守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調查

16、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調查

17、農村流通服務體系建設調查

18、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調查

23、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發展調查

24、蘇中蘇北蘇南地區招商引資狀況調查

25、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工程的節能減排狀況調查

26、太湖綜合治理狀況調查

27、民營經濟生存狀況調查

28、各類市場中介組織發展調查

29、基層政府特別是欠發達地區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情況調查

30、具有江蘇特點的區域特色文化和民間藝術資源調查

31、文化創意、動漫遊戲等新興產業發展調查

32、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狀況調查

33、城鄉社區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狀況調查

34、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調查

35、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調查

36、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調查

37、從江蘇製造向江蘇創造跨越的優勢條件、主要障礙和對策措施調研

38、發展創業投資、風險投資基金體系調查

39、食品安全狀況調查

40、城鄉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及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

41、慈善事業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積極作用調查

42、農村耕地流失狀況調查

43、農民收入及負擔調查

44、農村教育情況調查

45、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

46、農村醫療衞生體制存在的問題調查研究

二、青少年發展

※1、金融危機下的大學生就業創業狀況調查

※2、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

3、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畢業生擇業意向的影響調查

4、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少年教育影響調查

5、當代青年婚戀觀調查

6、大(中)學生身體素質、體育鍛煉狀況調查

7、大學生社會交往(適應)能力狀況調查

8、青少年消費需求調查

9、大(中)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狀況調查

10、大學生環保意識及其行為模式調查

11、流行文化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調查

12、宗教影響與青少年成長調查

13、流動青年生存、發展狀況調查

14、現代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調查

15、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調查

16、大學生創業園(留學生創業園、大學科技園)發展調查

17、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狀況調查

18、鼓勵和扶持高校院所科技人員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落實調查

19、如何採取特殊措施,選拔、培養青年人才(包括在校大學生)?

三、共青團和青少年工作

※1、團幹部人才建設狀況調查

※2、大學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方式(娛樂、閒暇、消費等)調查

※3、青年企業家生存發展狀況調查

※4、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調查

5、青年自組織的發展狀況調查

6、青年幹部(45歲以下)隊伍狀況調查

7、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

8、新時期青年商會發展狀況調查

9、志願服務狀況調查

10、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發展狀況調查

1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狀況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