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市調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3W

市調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城市調研報告

為及時瞭解我市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現狀,分析當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解決措施和辦法,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根據市委要求,近期,市委統戰部組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六縣(市、區),對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地調研和走訪,先後召開市縣兩級部門座談會7次,中小微企業家座談會6次,走訪中小微企業近30家,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289份。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

截至xx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業1.16萬家,從業人員34.03萬人。其中中型企業1206家,小型企業3527家,微型企業6852家。從企業構成看,三次產業構成為2.09:69.14:28.77。按登記類型分,內資企業(包括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私營企業)為11573家;港、澳、台商投資企業11家;外商投資企業3家。按行業分,農業企業1190家;工業企業3639家;建築業680家;交通運輸倉儲業1136家;批發零售業2318家;住宿及餐飲業1723家;社會服務業647家;其他251家。xx年1-10月新登記3284家。

截至xx年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業總產值完成1039.14億元,同比增長12.67%,環比下降1.35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完成934.55億元,同比增長12.46%,環比下降1.38個百分點;上交税金56.15億元,同比增長12.58%;提供社會勞動報酬66.31億元,同比增長13.89%。從市中小企業局重點監測的141家企業看,出現虧損的企業達到65家,虧損面46.1%。按行業分:工業企業106家,虧損55家,虧損面51.89%。虧損企業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機部件、輕工紡織、化工等行業企業;建築類企業9家,虧損3家,虧損面33.33%;服務業企業12家,虧損4家,虧損面30%;農業企業14家,虧損3家,虧損面21.43%。按規模大小分:中型企業54家,虧損26家,虧損面48.15%;小型企業78家,虧損38家,虧損面48.72%;微型企業9家,虧損1家,虧損面11.11%。停產半停產企業主要分佈在煤炭輔助、冶鑄、裝備製造、化工、建材等行業。

二、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落實情況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特別是xx年以來,我市連續出台4項扶持政策,在創業就業、税收融資、行政審批等方面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這些政策的實施,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實體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但在政策執行方面,有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有的可操作性不強,弱化了政策扶持效果。一是政策知曉度偏低。從收回的289份調查問卷看,中小微企業對我市出台的扶持政策比較瞭解的僅65家,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22.49%,一般瞭解的127家,佔總數的43.94%;不太瞭解的達到93家,佔總數的32.18%。政策知曉率偏低,有認識不到位、宣傳執行力度不夠的問題,也有政府與企業交流溝通渠道不暢的問題。二是享受政策成本太高。多數企業反映,國家的扶持政策很好,但具體實施的部門有十多個,條條框框太多、審批過程宂長。為了享受優惠,企業不得不“跑”遍相關部門,成本太高。有的企業不是享受不到,而是不願享受。比如,《關於進一步加強創業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中規定小微企業吸納勞動者就業能享受一定的財政補貼,但據市人社局反映,由於多數中小微企業因用工不規範、“五險一金”繳納不全等問題,僅有20户企業申報,佔全市中小微企業總數的0.13%。三是政策條款細化不足。部分政策缺乏進一步的操作細則和配套措施,以致難以貫徹落實。

三、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當前我市中小微企業主要面臨“三難”(融資難、用地難、創新難)、“三低”( 企業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低、抗風險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術)發展困境。

(一)“融資難”問題突出。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xx年中小微企業普遍反映資金困難程度遠遠大於往年。問卷調查顯示,被調查的289家企業中,有59家企業資金狀況非常緊缺,比較緊缺的有151家,兩項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72.66%。僅城區中小微企業資金缺口就達5億元以上。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一是銀行融資“門檻高”。有159家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的55.02%)反映,向國有商業銀行申請貸款,程序繁瑣,審批時間長;有109家企業(佔37.72%)反映融資難以獲得第三方擔保;有90家企業(佔31.14%)反映向銀行貸款抵押品要求高。二是社會融資“成本高”。有118家企業(佔40.83%)反應社會融資渠道不寬;有97家企業(佔33.56%)反映向社會融資成本高。擔保公司、小貸公司融資年息20%左右,有的民間借貸年息甚至高達40%以上。三是銀行“惜貸”、“抽貸”問題嚴重。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反映,多數中小微企業未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治理結構不健全,財務管理不規範,貸款風險遠高於國有企業。超過七成的中小微企業反應,銀行現在不僅“惜貸”,“抽貸”問題還很嚴重。比如,沁水縣豐田食品有限公司xx年以來連本帶息還款1800多萬元,造成企業資金空前緊張。這一情況,澤州的澤地翠、晉大奶業,高平的國丹食品等都有所反映。四是外欠貨款回籠週期長。多數中小微企業反應當前經濟不景氣,訂單不斷減少,庫存量增加,應收賬款數額呈現上升趨勢,資金週轉速度減慢,不少企業面臨着資金鍊斷裂的危險。比如,澤州縣世紀球墨鑄管公司外欠資金高達億元。五是“互助貸”隱患較大。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高平市推出“互助貸”信貸產品,由十多家企業互聯互保,撬動銀行資金。但有企業反映,這種信貸產品隱患較大,去年因一家企業出現還貸問題,導致互聯互保的十多家企業必須還清該企業貸款後,方能申請本企業貸款業務,造成額外的資金壓力。

(二)“用地難”制約中小微企業轉型發展。一是規劃不及時。一方面各級政府在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上,對中小微企業用地關注不夠、考慮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業投資規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時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二是審批時間長。企業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項、規劃、環評、土地預審等手續,方能進入用地報批程序。用地報件需縣、市逐級受理、審核上報,最終報省以上有審批權限的部門批覆。企業用地報批手續繁、關卡多、時間長,不僅牽扯企業主要精力,甚至貽誤企業轉型最佳時機。比如,陽城縣旭東有限公司申報的倉儲項目,“跑”了三年,用地手續才批下來。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業用地成本。比如,城區利普利拓公司需徵用20畝土地,而城區範圍內200萬∕畝左右的土地價格讓企業望而卻步。

(三)“創新難”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調查問卷統計,面對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僅有47家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6.26%)認為企業已經轉型,適應經濟轉型要求;有142家企業(佔49.13%)認為可以適應經濟轉型要求,但持續經營有困難;有93家企業(佔32.18%)認為亟待轉型。儘管當前中小微企業經營遇到了極大困境,但也有一些企業憑藉技術優勢、產品質量、創新驅動,一路飄紅。比如,澤州縣清慧製造有限公司,全年簽訂30多萬件銷售合同,1-9月份完成銷售收入達到35639萬元,同比增長27.3%,在我市冶鑄行業一枝獨秀。這樣的企業還有城區的龍韻科技、高平的國丹食品、陽城的恆亞工貿等。事實表明,企業要生存發展,關鍵要在經營思路上轉型、產品上升級、技術上創新。而我市中小微企業起步於家庭作坊,脱胎於個體私營經濟,基本上處於產業鏈的中下游、價值鏈低端,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抗禦風險能力差等問題。分析其原因,一是“缺資金”,不敢創新。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不僅影響企業即期利潤,而且面臨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和技術流失風險,有時甚至“成三敗七,九死一生”,企業普遍存在“創新恐懼症”。二是“缺人才”,不能創新。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小微企業普通員工有20%~50%的年度流動率,中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每年有20%的流動率。加之中小微企業發展空間不大,人才對企業缺乏歸屬感、認同感,不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三是“缺能力”,不會創新。調查問卷統計,企業經營者具有本科學歷的僅45人,僅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5.57%;專科學歷的119人,佔41.18%;專科以下的114人,佔39.45%。年齡在30歲以下的僅26人,僅佔8.99%;30-40歲的86人,佔15.91%;40-50歲的119人,佔41.17%;50-60歲的41人,佔14.19%。企業經營者學歷不高、年齡偏大、知識與能力準備不足,缺乏現代管理知識,嚴重影響企業的創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轉型動力。

(四)信息不對等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中小微企業發展困局年年談,“信息不對稱”是高頻詞彙。調查問卷統計,在企業獲取哪方面信息難度較大上,有133家企業選擇投融資信息,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46.02%;有107家企業選擇規劃及項目信息,佔37.02%;有94家企業選擇政策法規信息,佔32.53%;有92家企業選擇技術信息,佔31.83%;有77家企業選擇人才信息,佔26.64%。在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服務方面,有132家企業選擇提供市場信息服務,佔45.67%;有109家企業選擇提供產業指導與市場開拓諮詢服務,佔37.72%;有86家企業選擇組織企業參加商品交易會、博覽會,佔29.76%。一方面,政府與中小微企業之間溝通不暢,企業對政府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產業導向或開展的一些活動缺乏瞭解,導致想創業的找不到好項目,想轉型的盲目上項目。比如,澤州縣冶鑄行業,由於缺乏宏觀產業規劃指導,導致“一哄而上、一鬨而下”,特別是鑄管行業,xx年有30家鑄管企業,xx年發展到50多家,市場飽和,惡性競爭,多數鑄管企業瀕臨倒閉。另一方面,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企業發展不僅需要金融、財政等政策支持,也需要社會中介機構在教育培訓、市場營銷、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務。

(五)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一方面,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揚,整體漲幅達15%以上;另一方面,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加之生產經營成本上漲、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經濟效益嚴重下滑,停產半停產面大幅增加。從調查問卷統計看,近三年來利潤增加在25%以上的僅2家,利潤增加10-25%的67家,利潤增加5-10%以上的31家,利潤基本持平的160家,利潤負增長5-10%的31家,利潤負增長25%以上的4家。

四、幾點建議

(一)多管齊下,切實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一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引導、推動和示範作用,推進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建設,推進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統一信用代碼制度,率先在工商、税務、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建立起完善的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積極推廣信用產品的社會化應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和交換共享的網絡平台,建立誠信“紅黑名單”制度,建立誠信嘉許、失信懲戒機制,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另一方面,“打鐵還需自身硬”,引導中小微企業改變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依法建賬,確保會計資料完整、真實,提高企業授信額度和貸款能力。二是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金融機構要設立中小微企業專門服務機構,簡化申報手續,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審和授信制度,開發適合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的規模和比重。要適當降低中小微企業貸款門檻,開展企業股權抵押貸款和動產抵押貸款,探索應收賬款、知識產權、倉單質押貸款等,為中小微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三是擴大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資金規模。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台,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活動,暢通投融資信息渠道。國有擔保機構要發揮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採取財政注資、縣級參股、爭取上級資金、廣泛吸納民間資本等方式擴大信用擔保機構資金注入規模,儘快培育註冊資本金超億元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包括設立風險補償金,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損失補償力度;加大貼息和貼擔保費力度,對不同的行業和企業,制定出不同的貼息貼費辦法。國土、城建、工商等部門要為小微企業和擔保機構開展抵押物和出質的評估、登記、確權、轉讓等提供優質服務,降低收費標準。四是拓寬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鼓勵中小微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私募股權融資等渠道解決資金問題,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二)改變政策執行方式,切實解決“政策知曉率和執行率低”的問題。一是形式多樣宣傳政策。通過網站、媒體、政策解讀等形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企業及時瞭解政策信息動態,解決企業對政策不瞭解而不能享受的問題。二是轉變政策執行方式。借鑑税務部門“金税三期”的先進經驗(企業不用“跑”,符合政策條件,系統直接減免),變“企業登門申報”為“部門上門服務”,建立政策執行的責任、考評、獎懲、問責等機制,建立政策執行的程序性規定和違反制度的懲戒性規定,開展政策檢查督促專項行動,設立舉報電話,受理舉報案件,嚴肅查處不作為、亂作為的人和事,提高政策執行效率。三是暢通企業反饋渠道。開闢企業反映政策落實情況的通道,讓政府及相關部門及時瞭解企業的呼聲和需求,及時調整充實有關政策。四是營造良好政務環境。本着應減必減、該放就放的原則,大力精簡下放審批事項、再造審批流程,努力營造“審批環節最少、程序最簡、辦理最快、費用最低、服務最優”的政務環境。

(三)加強產業規劃引導,以集羣集聚發展解決“用地難”的問題。一是制定產業戰略規劃。圍繞我市“xx”規劃確定的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商貿物流業和文化旅遊四大產業佈局,充分利用轉型綜改試驗區、中原經濟區、中部崛起三個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業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在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供應計劃時,統籌考慮中小微企業投資項目用地需求和重點項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導集羣集聚發展。本着“政府引導、企業自願、社會參與”的原則,放寬財政資金支持範圍,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創業主體創建中小微企業園區或孵化基地,樹立“畝均產出率”和“畝均貢獻率”的用地導向,建設標準化廠房,引導中小微企業根據自身產業、區域條件等實際,向“基地”、“園區”集羣集聚發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爭取用地指標。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用地指標,使重點項目及高新技術產業更多、更快的落地開花。鼓勵中小微企業在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指導下,開發未利用地建設工業項目,並優先給予安排計劃指標。鼓勵中小微型企業通過盤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閒置場地等方式,解決投資項目用地需求。

(四)強化創新驅動,着力激活中小微企業內生動力。引導中小微企業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一是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引導中小微企業敢於創新。建議在財政上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研發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風險投資“母基金”;在税收上實行投資收益税減免或投資額按比例抵扣應納税所得額等税收優惠政策。允許中小微企業建立科技開發準備金制度,按銷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開發基金。二是積極搭建合作平台,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創新。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開展人才、技術合作,適時召開政校企人才技術合作洽談會,尤其開展好與教育學院、技術學院等高校在人才培養、技術成果推廣應用方面的聯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重點培植一批產學研示範企業,帶動校企合作,推進技術進步。三是完善創新合作機制,推進中小微企業開放創新。推動中小微企業和省內外、國內外大企業建立戰略技術聯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重大的技術創新的聯合研發,降低和分散創新成本和風險。以各類經貿洽談活動為平台,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區、中部地區為資源和市場,抓好技術引進、專利合作及與大企業大集團配套協作等工作。四是增強名牌品牌意識,提升中小微企業產業檔次。鼓勵中小微企業在做精做優的同時,有意識地向產業鏈高端轉型。積極開展行業對接,大力發展“飛地經濟”,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借梯上樓”躋身國際國內分工合作的供應、生產、銷售及服務產業鏈,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多種創新形式,實現產品的專特精新,形成獨特工藝方法,擺脱同質化,建立核心優勢,進一步提升中小微企業產業檔次。

(五)加強中介組織建設,建立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加強中介服務組織建設。中介組織是政府與中小微企業聯接的紐帶,要培育和發展多層次、多方面滿足中小微企業需求的社會中介組織,逐步建立以資金融通、信用擔保、技術支持、管理諮詢、信息服務、市場開拓和人才培訓等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二是加快健全綜合服務平台。要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整合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思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縣、鄉三級中小微企業服務信息網絡,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三是建立中小微企業培訓制度。建議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政府有關部門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制定培訓計劃,建立長效機制,按照適用人才聚集、重點人才培養、全員素質提高的目標,結合企業需求定期舉辦培訓班。要通過請專家講課、到國內外考察學習等方式,培養中小微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培塑敢闖敢冒、敢為人先、敢於擔當的創業精神。引導中小微企業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立足現有人才,培養技術骨幹和專業人才。建議對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其檔案可由市、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免費保管;借鑑政府為民辦學校教師購買“五險一金”的做法,建議市財政列出專項資金,為中小微企業中、高級人才購買“五險一金”,減輕企業負擔,為引進和集聚人才創造條件。

(六)發揮新聞媒介作用,着力營造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要通過報刊、廣播、新聞媒體等輿論手段,宣傳中小微企業的地位、作用、重要戰略意義,廣泛宣傳從中央到地方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營造有利於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振企業家搞實業、發展實體經濟的信心指數。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經營業績好、管理能力強、社會貢獻大的中小微企業家予以重獎,推薦他們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執委,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激發企業家創業、興業的熱情,在全社會營造理解、關心、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城市建設發展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縣屬***市管轄,地處***、***、***三州、市交界處,與***市的***縣、***州的***縣等接壤。全縣國土總面積5312平方公里,地形山高坡陡,其中山區面積佔99.8%,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全縣轄18個鄉(鎮),164個村委會,4個社區,2239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36萬人。縣內工業企業發展基礎薄弱,經濟支撐主要靠農業,xx年縣本級財政收入***萬元,支出***萬元,基本上靠國家補貼。

***縣是***的北大門,通往***的交通要道,***高速公路從縣城通過,過去,由於歷史、體制、經濟以及所處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縣在城市建設方面一直較為滯後,人口密集,房子陳舊老化,街道狹窄卻又髒又亂,道路凸凹不平,交通擁擠,縣城呈現典型的“髒、亂、差”現象。

為加快***縣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提高縣城在全縣社會經濟發展中主要的中心作用,***縣縣委、縣政府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通東南亞、南亞通道,建立東南亞、南亞經濟圈的戰略部署的機遇,大興小城鎮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全縣城市設施逐步配套,功能日益健全,規模不斷擴大,面貌日新月異,城區面積由0.9平方公里擴大到1.75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近0.90萬人,城市化水平年均約提高0.5個百分點。交通擁擠、髒、亂、差的現象得到了明顯改觀。同時,城市建設的發展也帶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困人口從xx年的***人下降到***人。

二、主要做法

***縣城市建設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如此之大的變化,除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外,縣委、縣政府在抓好規劃的前提下,打破常規、破除“等、靠、要”思想,大膽創新,在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走市場化運作路子、強化建管、通過新區建設促進舊城改造,城市建設特別是新區建設一年一個樣,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思想觀念的更新,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確立發展目標,科學規劃

***縣是我省經濟較為落後的縣之一,在城市建設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產業支撐單一,底氣不足。全縣除***外,多數鄉鎮集鎮處於羣山環抱,交通不便的山區,農民以種植業為主,產業支撐以簡單的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特色產業少,城鎮集聚輻射功能弱,對鄉(鎮)經濟發展的帶動力不強;其次,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城鎮發展不平衡,縣城街道又髒又亂。普遍存在髒、亂、差現象,1998年全縣城鎮化水平僅為7.3%,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同時,在縣城規劃方面也難於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控規、詳規等均不到位。

根據以上存在的問題,xx年為促進縣城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縣委、縣政府首先提出了以***為龍頭,以***等集鎮功能輻射強的鄉鎮為試點,大興小城鎮建設;xx年,縣委、縣政府明確了縣城的發展目標,即把***建設成為“***”上綠色生態經濟大縣、特色鮮明的**文化展示中心、中國連通東南亞國際大通道上***精品旅遊景區和商貿集鎮三大目標。

為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大目標,體現縣城在全縣經濟中的中心作用,為縣城走入良性發展的道路,縣委、縣政府把規劃作為縣城建設的首要工作來抓,聘請了國內有知名度的規劃部門進行規劃,引進現代城市規劃建設理念,既立足於現實,又考慮今後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以高起點、高標準、有特色為基準,充分考慮地方民族建築與自然環境結合,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在創造良好環境的同時,完善公共設施、繁榮經濟,方便羣眾。

新區的規劃體現三軸二中心,即綠化軸、商業服務軸、對外交通服務中心軸;商貿金融中心、公務活動中心。對建築風格求新求變,除集**、**、**文化特色的廣場,主幹道兩邊建築物要求控制高度為5-7層,外觀設計互不相似,18米寬民族步行街建築高度控制為2層,局部3層,道路為青石板路面,突出**民居風格。

為把好規劃關,縣委、縣政府多次請專家論證,並認真聽取專家意見。明確的定位和富有民族特色的規劃為縣城的建設勾畫了美好的藍圖,為營造縣城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良好的人居環境、投資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管理。

城市的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又是規劃的實施和解決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具體體現工程,為做好城市的開發建設,縣委、縣政府把這一工作提上議事日程。成立了城市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建設局。項目定點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或是局部規劃的變動。由縣委或是縣政府會議研討決定,形成縣委書記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每件工作層層落實,分解到人。在建設中,形成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徵地、拆遷、安置、資金籌措、工程招標、開發建設管理等工作落到實處,工作中遇到問題及時解決的工作局面。為認真執行規劃和保證規劃的實施,縣政府採取統一規劃、統一徵地、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綠化、統一出讓,使開發建設在有力的領導的下,各項工作開展有序,工作密切配合,各有關部門齊心努力。

(三)、拓寬融資渠道,加快建設發展

***縣新區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縣財政屬於倒掛財政,資金匱乏成為新區開發建設的最大瓶頸制約。新區開發啟動時,縣政府只有***萬元借款,而當時所需的徵地就要***萬元,資金不夠,起步艱難。縣委、縣政府通過反覆研究,決定利用市場的力量,按照“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招商”、“以商帶農”的建設思路,把城市開發建設推向市場,盤活了土地存量資產,拓寬了投資渠道,加快了城市建設的進程。具體的做法是:

新區通過確定每塊土地用途、面積和建設規模並進行編號,公開掛牌等出讓方式,實行國有土地使用權公開拍賣制度,並通過市場配置土地資源,對部分片區實行統一收購,集中儲備、劃分地宗、分宗拍賣或整體拍賣,對拍賣不掉的地宗,以協議出讓方式出讓,通過收取土地出讓金獲得利益。土地出讓的過程明確規定了土地的出讓程序,將其使用權公開招標,實現土地升值,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放開投資限制,積極引導和吸納當地社會資金和外來資金進行開發。

以上一系列運作程序,充分調動了投資者的積極性,使政府在經營土地中獲得了明顯的收益。截止**,新區一期開發土地(除道路、公益設施等建設用地,實際可出讓面積**畝)已出讓土地**宗,面積為**畝,收取出讓金**萬元(部分出讓金還沒有收取),土地出讓價格**萬元/畝,競價高至**萬元/畝。其中,新區民族步行街整體出讓**畝,每畝**萬元,由***開發公司建設經營。

(四)、出台配套政策、切實解決搬遷户後顧之憂

***縣城新區開發建設涉及到資金籌措、土地利用、房屋拆遷、人員安置等諸多問題,為切實做好和解決開發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縣委、縣政府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制定出台了有關的户籍、税費等優惠政策。一是出台户籍政策,被徵地農户一次性轉為城鎮户口,保留剩餘部分土地使用權;到新區購買土地和房屋的農民,可辦理農轉非,享受城鎮居民同等待遇;二是個體工商户在新區投資建設商業用户**元以上,無償給予劃撥一畝土地;凡在新區內購買房屋的用户,**年以內可轉讓一次,不收取任何税費。三是做好宣傳動員工作。針對徵地拆遷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農民進行耐心的心理引導。由政府出資組織被徵地農户到***等地參觀和學習,使他們瞭解城市建設發展對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提高人民精神和物質生活水平的實例。讓他們開闊眼界,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城市建設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在人民羣眾的支持下才能實現,改變過去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文明和進步。通過這種方式的工作,原來被徵地農户的失去土地便失去一切的巨大心理壓力和失落感得到很大改變。

為保障被徵地農户的利益,縣委縣政府為農民建立了三條保障線。第一條保障線是徵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直接支付給被徵地農户和集體,而是通過依法計算土地補償費後,將其折算成股份,分為個人股和集體股,統一投入商貿城的建設和經營,吸納部分被徵地農民入商場做工,農民持股分紅,農户所持股份允許自願退股,投向其他經營。此外,為解決被拆遷户的生活問題,在搬遷區配建的商鋪,交由搬遷户經營。第二條保障線是在商貿城建成投入使用之前,政府按每畝土地每年安排**元生活補助費給拆遷户,解決短期內的生活問題。為了確保被徵地農户的根本利益,把轉了城鎮户口、生活特別困難的農民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第三條保障線是劃撥了**土地建成了一個小型蔬菜市場,其收益作為商貿經營風險的損失補償。

在新區徵地建設中,一期開發徵地涉及3個村民委員會,7個村民小組,431户農户,建築物拆遷涉及4個單位24户,通過以上措施和合理的安排,建設工作開展得較為順利。

三、幾點體會

(一)、確立實事求是的科學規劃理念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前提

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有一個準確目標和定位,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和功能定位,城市的規劃發展就會很盲目。城市總體規劃是對區域資源、城市格局和支撐產業的佈置,基於這種情況,縣委、縣政府根據***縣北迴歸線穿城的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徵和哈尼文化等特點,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確定了城市的發展目標,樹立***對外形象,並在規劃中充分體現明確的定位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思路為縣城的建設勾畫了美好的藍圖,使城市的建設上了一個檔次,為提升縣城的招商引資吸引力,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投資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組織領導是保證按城市規劃實施的重要手段

有了好的城市規劃,還需要對規劃的具體實施。基於此,***縣在新區開發建設中,成立了城市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由縣委書記親自領導。在具體建設中,以縣建設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再加上新區開發實行土地由政府統徵統管的有效的土地利用控制手段,使城市規劃得到了具體的體現,基本沒有出現違反規劃亂建亂蓋的行為,保證了規劃的城市格局和城市風貌的實現。

(三)、多渠道籌集資金,是經濟不發達縣城建設發展的有效路子

從***縣新區一期開發建設的情況看,整個開發建設投入資金約**億元,而***縣財政

文學院李皓楠 鳳城市城市規劃及基礎設施建設調研報告

鳳城市城市規劃及基礎設施建設調研報告

為了進一步深化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貫徹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提出意見,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教學環節、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我作了關於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城市建設方面的有關報告,報告涉及鳳城市十幾年來的城市發展情況,現代化改造,以及城市污染綜合治理工程等幾個方面。體現了六十年來,鳳城人民為家鄉改造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這次調研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響應學校號召,增強自身實踐能力。利用假期時間,徹底走一遍“實踐出真知”的路子。調研方法主要是採取到相關部門(主要是鳳城市人民政府以及鳳城市城建局)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採訪,並接合親身感受擬寫報告。其中也結合了一部分網上搜索的資料圖片,和自身拍攝的實景圖。以體現新時期,小城市的驚人變化和發展。體現我黨的英明領導。下面是我調研報告的具體方面:

一. 鳳城自然狀況與基礎設施建設現狀

(一)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

鳳城是距丹東六十公里的縣級城市。市區人口30萬人。是邊境著名的旅遊勝地。境內有風光秀麗的鳳凰山,環城而流的二道河。依靠鳳凰山庇佑,小城氣候温和。生態環境良好,污染程度低。由於人口稀少,而地方又盛產煤炭資源,境內亦有金礦礦脈分佈,故人均自然資源佔有率是中國平均值的3倍以上,因此,採礦業每年的收入佔到市財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水資源方面,由於背靠長白山餘脈,地表水、地下水充沛,境內有愛河、草河、大洋河等大小河流270多條。水資源總量33.64億立方米/年,人均佔有量達到5831立方米,位於遼寧省前列。水能資源極為豐富。

境內的鳳凰山,被評為國家級旅遊區,因其險峻,尤其受到登山愛好者的喜愛,遊客絡繹不絕。為鳳城市的旅遊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鳳城轄區內,還有利用優異的農業生產環境而科學致富的著名新農業生產基地——大梨樹 每年,大梨樹除了種植大量高價值五味子外,還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憑藉經濟發展的迅猛勢頭,舊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和和諧新農村建設已全面進行。業已成為全國構建和諧新農村的示範基地。

總之,鳳城市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特別豐富。生態環境良好。

(二)城市早期基礎設施落後,城市建設相對滯後

鳳城早在清代時期,就是經貿重鎮,是僅次於丹東的沿邊貿易城市,並且,由於鳳陽書院(如今的鳳城市第一中學——省重點中學)因學生連續幾屆考中晚清狀元而遠近聞名.在19世紀一二十年代,其基建相較於丹東市區劃內的其它地區,是相當健全並且高質量的。簡而言之,就是那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城市。風光更是迷人。但是在經過了時間的打磨之後,原先的城市基建就慢慢的敗下陣來,不斷地老化。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建國之後,舊城改造幾十年,但是效果不明顯。70年代,市區內僅有3棟四層高樓房。到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鳳城市區的面貌僅比普通農村的面貌相對要好些。但城市仍然以平房為主,城市供暖系統落後,基本依靠有煙煤提供冬季取暖,集中供暖系統的發展,是近幾年的事情。並且很大一部分地區使用公共廁所,公共衞生達不到小城市標準,相對較差。

下圖為老鳳城南大街,此為二十世紀20年代照片。當時,基礎設施的建設雖説質量不高,但是和全國大部分小城鎮的水平相當。

鳳城城市基建的落後,當然與鳳城典型農業經濟城市的城市面貌分不開。城市80%以上人口為農業勞動人員,工業發展相對緩慢,因此城市的現代化就始終在和地級市龜兔賽跑。到了80年代中期,市內共有主幹道3條,城市面積5513全市主幹道為一條瀝青馬路。城區面積狹小。交通不便,市民出行基本依靠自行車。冬季取暖方面,參加城市統一供暖的居民比例,仍然不到40%(當然這個比例在98年之後就開始大幅提升,但之前推廣的相當緩慢。主要原因是居民不願意承擔相對昂貴的供暖費用,而選擇相對便宜的蜂窩煤取暖。關於取暖方面的調查,筆者共向成邊地區發放30份調查問卷,發現其中74%的居民因經濟問題,拒絕集中供暖)。

城市主建築則是以80年代國中期的老建築,城市沒有的到應有的更新。進入九十年代初期,城市開始得到發展以及改造。但是速度緩慢。下圖是90年代鳳城市交通主要道路的照片(其實xx年時仍是如此)。由此可見,發展程度還 是相當緩慢的。

我們也知道,進行城市建設不是旦夕之事,只有依靠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 。同時,發展城市規模,加強舊城改造,也必須與當地實際的生產力水平,以及人民經濟收入成正比。即如果盲目的建造那許多與實際經濟水平不相符合的高樓大廈,過高的房價和高級的配套基礎設施,依靠居民微薄的收入,是消費不起的。所以,在九十年代中後期,隨着城市經濟的飛速發展(鳳城的gdp增長率與國家的9%的基本水平相當,有時略高),以及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長,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速度,較之以前也提升了好幾倍。政府用於城市基礎設施改造的預算,也成倍的增加了。無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循序漸進,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正確的。在這次調研中,我也瞭解到,政府工作於資金支配的相當一部分,用於保障市民的生活,並且對於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政府也是給予了實在的補貼。未將政府資金用於大興土木,而是用於改善人民(尤其是工人)的切實生活水平。足見我市“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二.新世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大步前進

(一) 交通道路建設飛速,城市交通以及對外聯繫環境良好

隨着近年來的市場化改革,鳳城市的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首先是城市主幹道質量得到了飛躍,判斷一個城市規模的大小,首先的指標就是交通發展狀況,這一點,與早些年,國家推出的“想致富,先修路”的號召,頗為相似。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鳳城市內,道路寬度增加,主幹道鄧鐵梅路以及石橋路都已開闢為雙向二車道。相較於之前的泥路以及石子路,路面環境有很大的改善。並且,為了更好的招商引資,方便市民生活。市政府又加大了城市道路基建投資力度。xx年時全市公路長度在50-55公里,xx年,全市公路長度增加到70公里。

如今,鳳城市與外部的交通良好,境內有沈丹鐵路、鳳上鐵路、沈丹公路、沈丹高速公路貫穿。鐵路總長195公里,大小停車站23個。公路幹線11條。總長1344公里。與各鎮區形成了聯絡網。鳳城距丹東機場78公路,距丹東港63公里,距大東港90公里。陸海空三方面運輸都很便利。主幹道貫穿整個城市。

關於公交系統的建設,xx年時,全城有公交車輛60台,xx年達到106台。近乎翻了一倍。加上數量不少的出租車,基本解決了市民的出行問題,實現了機動車和人力三輪車的換代。公交系統的進步,當然成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最耀眼的成就。

(二) 積極發揮社會主義能動性,合理治理河道,建設水利工程。

之前,鳳城市對於貫穿城市東西的二道河的利用一直不夠重視,這條主要河流的唯一功用即是城市排污。導致在短短數年之間(xx年後更加嚴重),河流即被污染,氣味難聞。河水漂浮物到處都是。一到夏季,蚊蟲以及傳染病滋生的現象就不可避免。並且,由於堤防措施稍顯單薄,因此,一到雨季,河水上泛,政府就不得不組織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河道的搶險救災。在九八年全國大洪水之際,二道河上游也出現了決 此為鳳城的老河畔和老橋,如今此橋依然不在,被載重更大的橋樑替代。此張照片十分難得。

堤現象,對城市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近五年(xx-xx),隨着政府財政的極大充裕,通過招商引資,在河的一側建起了規格相對較高的河畔新城(高標準住宅區)。同時,對河流進行污染治理,加固堤防,修整延河兩岸的綠化帶。致使河畔成為鳳城的城市地標之一,二道河污染也得到了初步的治理。建成了兩個小型的水閘蓄水庫。並通過建立防洪壩,對河流進行了旱蓄澇瀉的治理,由大堤和水庫雙方面成功解決了水患。對於二道河河畔的一期改造工程以及對二龍河的綜合治理工程,不能不説是近十幾年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以及鳳城人民取得的輝煌成就。

下圖為如今的新河畔建築羣。此為河畔夜景,可見變化之大。

(三) 積極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條件方面,城市的基建變化

上文已經提到,鳳城市的早期居民住房條件很差,大量破舊平房的存在,不僅影響着城市現代化的步伐,同時也極大的阻礙着城市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舊城區存在大量的瓦房以及三四層高樓房。這些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房屋,極大的束縛着城市現代化進程。於是從xx年起,政府便通過對外引資,引進兩個新項目,即河畔新城以及蘇華苑兩大高級居民住宅區的建設,徹底改變二道河北岸的主城區形象。經過近3年的努力建設,兩大住宅區基本完成並交付使用。城市居民平均住宅面積由xx年的8平方人,米/人,增加到xx年的16.17平方米/人。足足增長了一倍。 下圖為新建的河畔小區,遠處樓房正在施工。

隨着城市整體市容面貌的改善,鳳城作為現代化小城市的形象,也隨之初步確立起來。最近,在火車站附近,又有資產投入2億元的大型房地產開發項目。建成後,相信會成為鳳城的新風景。與此同時,政府通過財政撥款,主城區基建設施改造全面開始,大量的平房瓦房被拆遷,取而代之的是集中樓房。城市綠化覆蓋面積由xx年的70公頃,占城區的5%,擴展為xx年280公頃,佔總城區的25%。(北京在經過奧運的城市基建大換血後,主城區綠化率為34.51%。而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而鳳城只是個縣級市,所以,25%在全國小城市綠化率內比較,已基本達到中等水平)。

與此同時,城市集中採暖工程得到發展。相當一部分居民,告別了依靠煤炭過冬的狀況,換為暖氣。xx年以來,能源利用的升級也在繼續,居民由之前的煤氣消耗,過渡到了天然氣消耗,平均每人45立方米。新能源的推廣,不但適應了時代的形勢,響應了國家的號召,更是節能環保的新舉措,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到了60%(煤炭能量的利用率只為20%,相較於天然氣的高利用率,是極大的能源浪費。並且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城市的大氣污染現象(尤其是粉塵污染)得到進一步緩解。每逢冬季,煙霧瀰漫的狀況終於得到改善。

政府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成功的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同時城市面積也由xx年的15平方公里,增加到xx年的17平方公里。

三、調研的結果以及啟示

通過此次的調研,全面的觀察並直觀的體會到了鳳城近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努力。並且,切身體會到了這是通過鳳城人民多年來勞動換來的成果。從中,我們必須看到,各樣的建設,都是在黨的正確政策方針的引領下,地方人民團結一致的結果。在這期間,鳳城堅持構建和諧社會的文明推廣活動一直在進行,並且努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貫徹冒着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在其旗幟下,凝聚出巨大的力量。

四、建議和結語

我們可以發現。如若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那麼切實保障人民羣眾利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就是政府工作的重點和核心。因此,鳳城市才會在長期的城市規劃中,集中力量改造城市基礎設施。使鳳城不斷的朝四化的最終目標前進。

下面我對此次調查報告作一個簡單的小結,並提出如下建議:

首先,城市綠化問題,鳳城市的地表綠地面積達到73%。這已經是很高的數,但是,市區內,應建設更多的綠化帶,朝花園城市的方向發展,這一點,可以學習大連市的先進經驗。如果城市的綠化率很高,同時又受到鳳凰山旅遊業的帶動,鳳城市的旅遊經濟,定會大步向前。依靠鳳凰山,我市完全可以建成綠色旅遊為主的現代化城市。

其次,治理污染,鳳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就是改善地區水質以及水污染狀況的成功範例。治理水的同時,進一步減輕鳳城市的工業污染,使之成為良性循環,今年我們高興的看到,政府執行國家政策,對城市市區內的重工業以及污染企業,進行了外遷。這無疑是明智的。如果堅持治污,鳳城再擴大城市範圍,發展城市規模,那麼,鳳城就擁有了申請宜居城市的資格。環境優美,基建強大,硬件設施先進,這些定會為城市帶來新活力。

再次,我們要從鳳城市的發展中,總結出經驗,堅持黨的政策,構建文明社會,政府鼓勵工業投資的基礎上,加大力度轉變產業結構,擴大第三產業的比重。同時,不急躁,走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生態經濟相協調的城市發展路線。

基礎設施建設的好壞,歸根結底還是城市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堅持將發展經濟放在所有工作的最先位置,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在新時期,我國的經濟發展主要靠着三駕馬車的動力,即進口,投資,出口。而國家目前需要做的,便是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儘量擺脱投資在經濟增長之中的大比重。積極擴大內需。對於地方性政府,應以發展經濟為一切工作的核心,同時兼顧社會協調和可持續性,盡力完善基礎設施。在本身由於地域有限,內需不足的情況下,最適宜的方法,是在不對境內資源進行破壞性開發的同時,盡力擴大招商引資。通過這幾年市政府的財政報告發現,政府每年都在擴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業已在城市北邊擴建新興工業開發區,每年的引資額度都成正增長。經濟發展,政府財政結餘就會增加。只有充足的基建經費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才會獲得確實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就會隨之提高。也就達到了城市基建服務人民羣眾的最終目的。同時,城市發展更加註重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居民素質,這裏我們分別可以依靠鄧小平理論作為經濟發展的指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和諧發展觀理念來提高人民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爭取城市發展走良性循環道路。在搞建設的途中,堅持實事求是,要發展,要可持續發展,要統籌兼備。依靠踏實實幹,來做出成績。

此次調研,仍是不全面的。我通過了解市政有關部門的城市建設數據以及利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城市的部分地域發放傳單。進而彙總作出調研報告結論。因此,難免存在考慮不周的以偏概全的問題。另外,此次問卷調查,還不分採用了分層抽樣的方法,來了解市民各階層對於城市建議的滿意程度。但由於數量過少(共20份,結果是基本滿意和滿意的佔到了70%以上),此次不列於報告數據陳述。

最後,我相信,鳳城人,會以新的思想以及實際的行動,構建新的現代化城市。

城市交通規範服務管理狀況調研報告

城市交通是一個城市的門户,是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是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社會公益性事業。城市交通事業的發展狀況、經營服務水平常常會成為人們衡量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標準,對城市的形象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城市交通已成為事關百姓切身利益,倍受政府關心、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為進一步瞭解我市城市公交、出租及短途客運等城市交通行業現狀,切實加強城市交通的行業管理,市政協於xx年4月初,組織相關委員成立調研組,深入到全市各公共交通客運管理行業進行了調研。調研採取聽取相關單位和部門的工作情況彙報、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查看等形式進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情況

多年來**市的城市交通事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改革開放,認真履行職責,城市交通已逐步邁向文明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十餘年來,**城市交通建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截止目前,**市擁有城市公交車29輛,開通公交線路3條(其中1路線23輛,運營基本正常,2路線因市場修建暫停營業,3路線6輛,2、3路線因受客源的侷限,時通時停,運營尚不穩定);運營出租車達到403輛,基本實現了出租車“着綠”,目前管理相對規範,運營基本正常;短途客運車輛51台,運營網絡已擴大至全市各農業村及牧業定居點,城鄉兩級運營網絡基本實現了“村村通”。近年來,在市運管部門的積極努力及交警、工商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全市的城市交通管理相對較為規範,運營網絡基本健全,極大的方便了居民的出行,為城市居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二、當前我市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及規劃相對滯後。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符合城市發展和交通發展的實際,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舉措。然而,我市尚未確立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尚未編制、出台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規劃,沒有專門劃撥土地用於建立城市公交車輛停車場地、調度室、首末站及短途客運車站等公共基礎設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市公交的發展。目前,僅僅對短途客運車輛劃定了臨時候車區域,候車區域車輛停放極不規範,不僅有礙市容市貌,還對城市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短途客運車輛與出租車輛相互“搶客、拉客”的現象時有發生;在城市主要街道、道路的臨時停車區域劃定不盡合理,且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機動車輛在部分路段的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及公共場所隨意停放現象隨處可見,使本就不寬的道路變得更為狹窄和擁擠。

(二)城市公共交通市場管理不規範。雖然我市公共交通車輛處於基本飽和狀態,但由於公交線路設置不科學、公交班次間隔時間過長、公交站點不足、人流高峯期班次頻率不高、夜間營運時間短等原因,造成市民乘車困難。市民平時候車時間過長,人流高峯期公交緊俏,夜間公交車蹤難覓,使市民對城市公交車無法產生依賴性。另外,城市交通企業的行業管理不夠規範,司乘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突出表現在出租車及短途客運行業上。部分出租車及短途客運車輛車容車貌不清潔、車內環境髒亂差,少數出租車在營運過程中嚴重違反交通規則,影響城市文明形象。

(三)城市公交車冷線運營困難,市民乘車不便。由於我市公共交通結構不合理,現有的城市公交公司為民營企業,在公司成立時尚未出台相關的行業規範,而本市現有的城市公交車與公交公司之間僅為掛*關係,車輛均為私人所有。近年來,由於城市公交公司經營不善,目前尚處於負債經營,毫無風險承擔能力。在實行公交車輛管理時,對車輛進行“熱線”、“冷線”相互調配使用方面沒有相應的措施支持,城市公交線路培育時間過短,公交市場培育不成熟。目前,1路車輛雖然處於基本飽和狀態,但由於只限定了發車及抵達時間,中間各站點的停車及候車時間未加以限制,出現了人少路段“猛跑”,人多路段“死等”的現象。而2路、3路車輛由於不能夠做到定時、定點發車,市民對城市公交車失去了應有的依賴性。近年來,針對油價居高等問題,國家對城市公共交通運營車輛給予了油價補貼,目的是在於繼續保持城市公共交通車輛的應有公益性質。但在我市,由於2路、3路車基本無人乘坐,處於虧本經營狀態,導致部分車輛出現了與其進行虧本運營,還不如停運後仍然掛*在公交公司,卻可以享受政府每年每輛車撥付的2.7萬元的油價補貼等不良現象。

(四)出租車無計費裝置,市民乘車消費不透明。廣大市民普遍反映,由於本地的出租車均未採取安裝計價器按照里程進行計費等行之有效的行業監管措施,也未能制定出台相關的里程計費標準,無法實行打表計價,乘客消費存在不公開、不透明等問題。尤其在乘坐出租車去火車站接送親友或下鄉訪親探友等稍遠路途時,存在出租司機漫天要價或就地議價等不良行為,此外,部分出租車輛在多人搭乘時存在按人頭收費、重複載客等“宰客”行為,市民及外地遊客對此怨聲載道,不僅使乘客乘車的消費知情權和監督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更使我市的對外形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對此,交通管理部門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管理不到位的責任。

三、規範城市交通服務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城市交通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切實推進城市交通優先發展戰略。目前,全國許多發達城市已把公共交通事業擺在公益性行業的突出位置,由國企經營公交行業,形成規模效應,政府扶持發展,如杭州、北京等城市。我市也應明確城市公共交通屬公益性事業的定性,並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有關制度和政策中充分體現。建議將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優先保證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對規劃劃定的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包括城市公交車輛停車場地、調度室、首末站及短途客運車站等建設用地,應採用劃撥方式用地,不得隨意擠佔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或改變使用性質。同時應加強宣傳和引導,樹立“公交優先”的交通意識,提高市民對公交車輛公益性質的認識,激發市民乘坐公交車輛的積極性,使市民養成對公交車輛的依賴性,讓公交車成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引導現有“冷線”逐步轉入“熱線”。形成政府重視、各部門支持、全社會關注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城市交通行業管理,規範城市交通市場。建議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及地方性行業規範,在公交車輛停*站點、停車及候車時間、公交班次間隔、夜間運營時間、客運服務質量、車內環境衞生等方面實行規範性管理。同時,要充分發揮城市公交公司統一調度的作用,對車輛各站點到站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並進一步強化公司內部監管、羣眾監督、舉報投訴等制度,對公交線路各路段進行全程監督,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停*站點的相關規章制度,杜絕出租車與短途客運車輛相互“拉客、搶客”、其他車輛擅自佔用公交站點停放車輛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三)轉變經營管理模式,扶持培育公交市場。要突出城市公交管理的公益性質,轉變現有經營管理模式。建議在恢復原**市公共汽車公司的基礎上,採取由政府出資或集團收購的方式,收回現有民營公交公司,實行國企經營,將公交行業交由市公共汽車公司進行規範化管理。對現有的公交車輛採取評估入股的形式進行重組,組建**市公共交通集團股份公司,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和車輛統一調度,增強共同抵禦抗風險的能力。應在廣泛徵求市民意見及建議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確定公交線路,並按照集約化經營的方式,採取“熱線”貼補“冷線”等辦法,逐步完善城市公交線路。同時,要大力扶持公交企業發展公交廣告、出租營運、汽車租賃、長途客運等相關產業,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反哺公交主業,逐步培育一個成熟的公交市場。

(四)增加扶持力度,實現出租車輛計費管理。建議在廣泛徵求相關部門及出租車司乘人員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儘快制定出台《**市客運出租汽車規範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實現出租車輛計費規範管理。並及時召開聽證會,制定適合本地的出租車輛計費標準。建議由政府出資,購置計價器效驗檢測設備,採取個人出資、財政適當補貼的辦法,在全市所有出租車輛內安裝計費裝置,全面實施出租車輛打表計價制度,讓廣大市民明白消費。同時,出台相關規章制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夜間巡邏及舉報投訴制度,嚴厲打擊重複收費、重複載客等“宰客”行為。

城市交通除了是道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外,還是一個城市的窗口,人們往往從一個城市交通的營運質量和文明程度上去感受、去判斷這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經濟水平等。做為正在崛起的新興城市**,城市交通擔負的責任更為重大,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羣眾的支持和理解,**的城市交通事業一定會作到科學管理、合理規劃,為打造城市精品交通、提升城市對外形象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2篇】城市調研報告

貫徹落實中共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大勢大局。本人通過對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情況的初步調研,撰寫此調研報告,報告分為四個部分:

一、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突出提高執行力主題

市以旅遊業為龍頭,促進了本市服務業的長足發展,目前三二一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城市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環城高速公路、新莊污水處理廠等一批重要基礎設施相繼建成;生態環境持續的改善,“兩湖一庫”水質得到提升,環城林帶得到有效保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得到提高,“六有”民生行動計劃全面推進,羣眾普遍關注的一批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推動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逐步的完善,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出台了《生態功能區規劃》,制定了《市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條例》等一系列法規,搭建了11個投融資平台;生態文明觀念逐步強化,開辦生態文明城市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幹部隊伍建設切實加強,通過公推競崗、公開選拔、實施“雙百”工程等方式選拔幹部,激發了幹部隊伍活力。實踐證明,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完全符合的實際,順應了世界城市發展的潮流,是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由之路。

學習貫徹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我們對本市增強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進行了深入的調研與思考:市的最大的比較優勢是生態優勢。市的環境比較好。有兩條環城林帶,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區植被最好的中心城市,空氣良好。氣候涼爽。夏季,市的平均氣温在24℃左右,年平均相對濕度在76.9%左右,不濕不燥,而且平均風速每秒2.1米,風和涼爽,非常舒適。緯度適宜。專家認為人類最佳的居住緯度為20-30度,市恰好處於北緯26度,處在最佳居住緯度上。海拔適中。市海拔在1000米左右,使人體處在大氣壓感覺的最佳地域上,非常適合人居住。自然災害比別的城市少。從來未有地震和沿海地區的颱風災害,生活居住安全。資源豐富。市有豐富的磷、鋁等礦產資源,有尚欠開發的民族風情和民族文化資源,這是別的很多城市也沒有的。這些優勢構成了市發展的比較優勢,進而構成向縱深發展的後發優勢。

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尚處於發展初期,進一步的向縱深發展,還存在許多不足,突出表現在:經濟發展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生態產業發展仍較緩慢;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仍較粗放,城市品位亟待提高;發動基層和羣眾廣泛參與建設生態文明城市不夠深入,羣眾性生態文明創建活動不夠豐富;一些涉及羣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還比較突出;有的幹部素質和作風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執行力不強。因此,強化責任,切實提高各級幹部執行力應是目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一是要明確責任主體。對全市性重要工作、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實行項目負責制。按照分工負責與項目負責相結合的原則,統籌市領導工作安排,整合相關部門資源,建立市領導牽頭的專項工作推進機制,把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完成時限,逐一分解落實到具體的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督查專員制度,強化督查督辦機構職責職能。改進和創新督查方式,對全市重點工作實行專項督查、全程督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參與的大督查機制。健全重要工作責任報告制度和通報制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定期或不定期報告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並在一定範圍內通報。凡向社會公開承諾的重大工作進展及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要通過電視、報紙、政府公眾信息網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公佈。三是嚴格幹部考核。嚴格執行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績效考核辦法,完善考核方式,增強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羣眾滿意度在考核評價中的分量。把執行力作為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重點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在重點工程、重要工作、重大突發事件和關鍵時刻履行職責、完成任務情況。考核結果在一定範圍內通報、公示,並作為幹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監督管理和激勵約束的重要依據。

二、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服務於“三創一辦”

全市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八屆八次全會會議精神,把創建“國家衞生城市”、“國家衞生保護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和協辦xx年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簡稱“三創一辦”)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從調查情況反饋來看,市黨員幹部對“三創一辦”活動知曉率達100%,衞生狀況滿意率≥90%,健康知識知曉率≥70%。。認為全市大環境的衞生狀況明顯好轉,生活環境整潔,創建工作很有必要,支持創建活動,但要加強羣眾對創建工作的再教育和再認識,以引導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養衞生的長效保潔意識,同時要加強衞生死角的保潔力度。使“三創一辦”領導小組瞭解了羣眾的心理,為下一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假日旅遊帶動休閒娛樂業的發展。假日旅遊的啟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鎮居民的消費模式逐漸向休閒娛樂轉變。休閒娛樂不僅讓遊客參與各種遊樂設施和娛樂活動,體驗其中的知識與樂趣,而且以休閒娛樂為載體,將休閒文化、體育運動等形式與遊樂主題融為一體,使娛樂變得豐富多彩,滿足了遊客休閒、娛樂、健身的願望。調查顯示,節假日50%的人考慮外出旅遊,在外出旅遊的人羣中,64.8%參與人休閒娛樂。為了適應這一新的需求,各地興起了許多休閒娛樂行業,如茶館、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擊、水上運動、網球、高爾夫和跳舞機等,到了節日這些地方都是處處爆滿。另外,假日旅遊還帶動金融業、網絡電信業、農牧業和建築製造業的發展。

創建“國家衞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和協辦xx年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我們三創一辦的具體內容。“三創一辦”是城市發展的大勢所趨,是事關全市乃至全國人民切身利益和長遠發展的大事實事,對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三創一辦”涉及到各行各業,涉及到千家萬户,是一項“人人有責、家家受益”的社會工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

三、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辦好職業教育

近年來,市通過整合資源、增加經費、加強師資隊伍力量、完善學生資助體系等多項實招為職業教育發展“護航”。同時依託國家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好政策,市職業教育辦學規模逐年擴大,辦學水平明顯提高。截至xx年底,全市共有職業院校50所,其中高職院校2所,在校生4200人,年招生近3000人,專任教師442人。在中等職業學校中,市屬中等職業學校40所,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5所,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3所,在校生52598人,年招生2萬人,專任教師2393人。xx年初比xx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增加了13所,在校學生數同比增加33800餘人,是xx年的2.8倍。這標誌着我市職業教育駛入“快車道”。根據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目標:到xx年,新建和擴建一批中等職業學校、縣級職教中心;爭創6所國家級、省級示範性職業院校;重點建設10個以上重點優勢特色專業。全市高等職業學院在校生規模達到1.5萬人以上,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達到7萬人以上。到2022年,形成以高等職業教育為龍頭、中等職業教育為主體,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職前職後教育相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羣眾對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四、把生態文明市建設作為富民強市的“總抓手”

生態文明作為一個新概念、新思維,不僅進一步完善了科學發展的理論,而且是促進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抓手。抓生態文明建設,才是真正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涵,根據調研工作我們瞭解到,xx年市加快了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編制完了成鋁、磷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專項規劃,優化了礦產資源配置。強力推進了鋁、磷、煤等資源型企業技術改造,加強了磷渣、粉煤灰、赤泥等工業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和處置。同時加大了工業污染防治力度。堅持綠色招商,嚴禁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污染嚴重的項目落户。推廣清潔生產,逐步實行了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嚴格執行排污許可證和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完善企業污染源檔案。加大整治違法排污力度,對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企業限期治理或關停。加強以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為重點的工業大氣污染治理,加快了清鎮發電廠、鋼廠、貴州水泥廠等重點污染源的異地改造項目建設,強化了生態植被恢復治理。採取了科學、有序、合理的開採方式,提高礦產資源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嚴格執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督促礦山企業恢復治理礦山地質環境。大力實施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石採掘場綜合治理、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等林業生態重點工程。加大了交通幹線綠化力度。因此,市要把握好、利用好生態文明市建設這個總抓手,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努力優化生態環境,積極培育生態文化,全面構建生態社會,並以此去推動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去規劃發展佈局、調整產業結構、整合生產要素、增強發展潛力;去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逐步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政治文明、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真正把建設成為生態經濟發達、生態環境優美、生態文化繁榮、生態社會和諧的強市名城。

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調研報告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而推進革命老區的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帶着思考,xx年5月11日至17日,我們xx年春季班一支部一行7位同志,按照中央黨校中直分校的教學部署和安排,來到福建省龍巖市,在這個被譽為“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裏,開展了為期7天的實地調研。短短的七天六夜,我們走村入户、上山進棚,行程近1500公里,先後在新羅、上杭、長汀、連城、永定、漳平的13個鄉鎮和22個企業、村莊和生產基地,參觀典型樣板,查閲文件資料、座談經驗做法,訪談幹部羣眾。調研中,我們結合中央的戰略部署和黨校所學的理論和知識,重點對閩西山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路、做法和經驗,以及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途徑和方式進行了學習考察和分析研究。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戰略高度,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出制度安排和全面部署,明確提出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這一任務,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龍巖市位於福建省西南部,通稱閩西,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1997年5月撤地建市,轄新羅區、漳平市和永定、上杭、武平、長汀、連城一區一市五縣,總人口3萬人(略少於北京市海淀區328萬人),總面積1.9萬平方公里(略大於北京市1.68萬平方公里)。xx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0億元、增長11.2%;公共財政總收入249億元、增長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81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0578元。龍巖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是當年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龍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發祥地,1929年12月在上杭古田召開的紅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通過的《古田會議決議》,是我們黨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綱領性文件。龍巖人民為中國革命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大貢獻,全市在冊烈士2.36萬人,佔全省烈士半數以上。龍巖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悠久。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雨量充沛、水系發達,礦產豐富、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高達76.23%,並因客家祖地和著名僑區而蜚聲海內外。但是,由於龍巖山區面積大、貧困區域多等特點,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面臨着較為特殊的困難。從自然層面上看,因閩西山大坡陡、土質疏鬆,雨水侵蝕造成的水土流失、崩崗紅壤等危害嚴重;從社會層面上看,因戰爭破壞、亂砍濫伐、稀土採挖、“四料”(木料、燃料、飼料、肥料)消耗、生活垃圾等,森林植被曾經遭受嚴重的人為破壞;從現實層面上看,經濟總量不高,發展相對落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第三產業發展較為滯後,工業排放治理難度加大,環境保護自身能力較弱,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雙重壓力突出。面對困難和挑戰,龍巖人民從未躺在功勞簿上等待觀望,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對建設美麗家鄉的鋭意追求,從始於20世紀40年代土壤保肥試驗做出的有益探索,到建國以後在當地黨委和政府領導下,龍巖人民開展的植樹育苗、封山育林、恢復植被的綠化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各級政府和廣大羣眾積極實施多項水土保持和生態治理的科學舉措,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堅守和努力,終於探索出一條治理開發並舉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調研中,我們深刻感到龍巖市委、市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他們思路清晰,舉措有力,重點突出,生態農業、水土保持、水系整治、節能減排、人居改善等各項工作紮實推進,展現了閩西特色,取得了顯著成效。龍巖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集中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立足實際進行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是龍巖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

市委、市政府在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按照“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要求,積極探索走“綠色經濟生態家園”科學發展之路。全市相繼制定實施了《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全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方案》《關於加快推進生態市建設的意見》《龍巖市生態市建設實施綱要》等文件,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五位一體”總佈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之中,統一部署,統籌安排;確定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跨越發展為主線,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立足點,以創建環保模範城市和生態市為載體,全面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全面推進節能減排,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增創龍巖生態發展新優勢的指導思想;確立了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綠色低碳產業結構基本建立,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優美舒適人居環境基本形成,生態安全保障體系日趨完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成效顯著,生態文明水平顯著提升的總體目標;提出了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社會進步等3大類18項生態市考核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中短期規劃和區域性目標。同時,把生態創建工作列入黨政目標管理考評和政府績效管理考評,引導各級黨政組織把生態資源作為最寶貴的資源,把生態優勢作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必須花最大力氣抓的中心工作。經過不懈的努力,xx年龍巖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8.8萬畝,完成省裏下達任務的120%,兩年累計實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7.4萬畝;龍津河流域投入補償資金5億元,關閉拆遷域內豬舍面積180萬平方米,河水水質自xx年以來首次提升到四類標準;關閉落後產能企業42家,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5.7%,中心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優良以上指數達到99.7%。

二、因勢利導實施環境治理和資源開發,是龍巖生態文明建設的動力。

建設生態城市是環境意識的覺醒,是發展觀唸的變革,是建設理念的昇華,是生活方式的轉變。跳出傳統發展模式和路徑的制約,努力實現綠色、循環和低碳發展,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經濟。這樣的觀念在閩西人心中已經形成了共識,併成為龍巖發展的堅定抉擇。近年來,龍巖通過抓龍頭、築鏈條、建集羣,對傳統資源型產業的改造提升,着力發展以商貿物流、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集約發展機械、電子等新型工業和新興產業,走出了一條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同步推進、產業競爭力與環境競爭力一起提升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與此同時,堅持民生優先,讓百姓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享成果、得實惠,通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種植和養殖良性互動,餐飲旅遊和農業生產互為補充,環境保護和農民增收同步實現。特別是在鄉村重點發展的“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引導農民發展大田經濟、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經濟。目前,園藝種植、花卉苗木等一批設施農業加快推進,規模經營快速發展,家庭農場已達1084個,全年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20%。按照支部強、產業興、鄉村美、民風好、農民富的要求,在全縣134個鄉鎮每年培育一個以上“美麗鄉村”,以點帶面,建設各具特色的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家園。正是在這樣的價值觀和政績觀影響下,龍巖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生產發展、生活改善、生態良好的有機統一。實踐證明,這條路子符合閩西實際,契合羣眾期待,更符合生態文明的時代發展潮流。

三、持之以恆開展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是龍巖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

龍巖是福建省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之一,據1985年遙感普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積為374.7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13.13%。其中,長汀縣水土流失面積達146.2萬畝,佔全縣土地面積近三分之一,其水土流失歷史之長、面積之廣、程度之重、危害之大,居全省之首。“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柳村無柳,河比田高”、“晴三天,鬧旱災;雨三天,鬧洪災”是當時以河田為中心的水土流失區生態惡化、生活貧困的真實寫照。在長汀縣,我們看到了當年對水土流失景象的描述:“四周山嶺盡是一片紅色,在那裏不聞蟲聲,不見鼠跡,不投棲息的飛鳥,只有悽慘靜寂,永伴着被毀滅的山靈。”龍巖的生態文明建設始於水土流失治理,可以追溯到1940年3月,福建省研究院在長汀縣河田籌建“土壤保肥試驗區”,當時主要進行了一些水土保持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和初步治理的探索。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對水土流失的治理極為重視,組織廣大羣眾大力開展培育苗木、封山育林和植樹造林,雖然期間歷經“大躍進”的破壞和文革十年的干擾,但對水土流失的治理積累了大量正反兩方面的經驗。1983年開始,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同志到河田視察水土保持工作時總結出水土保持“三經”,在他的推動下,省委、省政府把治理水土流失作為全省的一項重要工作,拉開了龍巖大規模的水土流失治理的大幕。曾在福建工作17年的xx同志,對生態建設歷來重視。早在1999年在長汀考察水土保持工作時,就希望幹部羣眾要鍥而不捨、統籌規劃,用10到xx年時間完成國土整治、造福百姓。經過10多年努力,長汀將“火焰山”變為“花果山”,昔日不毛之地,如今白鷺翩翩,百姓安居樂業,經濟林木碩果累累,村民收入逐年增長。經過各級領導接力式的強力推動,中央、地方持續有力的政策扶持,幹部羣眾堅持不懈的艱辛努力,龍巖就在年復一年的堅定抉擇和不懈努力中發生着質的改變,在將一座座荒山變成一片片綠洲的基礎上,今天的龍巖市正在向更高目標邁進,把一片片綠洲變成一個個生態家園,實現從荒山到綠洲再到生態家園的歷史性轉變,走出一條“綠色經濟生態家園”的科學發展之路,老區人民期盼已久的綠色夢想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四、穩中求進破解生態難題和環保瓶頸,是龍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

xx年底和xx年初,xx同志兩次對福建省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批示,特別強調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節點上,進則全勝,不進則退,應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xx同志的重要批示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閩西老區發展的關心、重視,也極大鼓舞了全市人民進一步治理好水土流失、進一步建設好生態文明的決心和幹勁,龍巖再次掀起了水土保持治理和建設生態家園的熱潮。“進則全勝”既是對長汀經驗和閩西成就的概括和總結,更是龍巖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和要求,市委、市政委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動員全社會繼續發揚“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圍繞讓地更綠、讓水更淨、讓天更藍的目標,突出打好“治山、治水、治大氣”三場硬仗:一是以長汀為重點的新一輪的水土流失治理。以xx年底衞星遙感圖為基礎,深入實施“六大工程”,標本兼治,多管齊下,確保治理一片、鞏固一片、見效一片。力爭再用4年時間,對長汀剩下的36.7萬畝以及全市剩下的164.1萬畝水土流失區實施全面治理。二是以龍津河為重點的新一輪水環境的綜合整治,統籌推進汀江、九龍江、閩江流域水環境整治,加大江河源頭和水源地保護力度。着力在養殖業、採礦業污染治理、城鎮生產生活污水處理上下功夫,確保“三年初見成效,八年全面完成”,把龍津河建設成一條生態之河、人文之河、宜居宜業之河。三是大氣污染的綜合治理,通過關停並轉、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努力實現循環發展的路徑,要把全市143家小煤礦企業通過兩三年的努力控制在50家以內,確保空氣質量明顯、持續提升。

五、全民參與營造生態文化和綠色生活,是龍巖生態文明建設的保證。

首先,龍巖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思想先導作用,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黨員進一步敞開胸襟、打開視野,跳出傳統發展思維、發展模式、發展路徑的制約,擺脱對粗放型增長的依賴,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更加註重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更加註重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氣魄來破解難題、應對挑戰、推動崛起。二是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大力倡導生態倫理道德。要求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生態文明有關知識和課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結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世界住房日”、“世界濕地日”、“全國土地日”、“保護母親河日”等時間節點,積極開展羣眾性生態科普專題教育活動,普及生態文明知識;把生態文明創建內容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園林城市、衞生城市創建工作,大力開展環境友好型機關、學校、企業、社區、村莊、家庭等羣眾性創建活動;積極開展環保志願服務,努力形成生態文明社會新風尚。三是加快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文化陣地,弘揚和傳播生態文化。加強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遺址公園以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建設和管理,使其成為承載生態文化的重要平台。大力推進文化遺產保護髮展工程,整修一批歷史文化街區和村鎮、古民居、文物等,加快推進國家級閩西客家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的申報和建設,保護和開發紅色文化、客家文化、閩南文化等生態文化資源,維護生態文化多樣化。結合生態城市、生態村鎮建設,加快建設並形成一批以綠色企業、綠色社區、生態村為主體的生態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四是大力推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導綠色消費,提倡健康節約的飲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產品和過度包裝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大力開展節能減排進家庭社區活動,積極引導城鄉居民廣泛使用節能型電器、節水型設備,選擇公共交通、非機動車交通工具出行,着手開展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合理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口均衡良性發展。廣泛開展愛國衞生運動,積極推進全民健身,加強疾病防控,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健康水平。努力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共同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輿論氛圍,使生態文化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和文化支撐。讓廣大羣眾真正感受到生態文明帶來的收益與安康,進而更加自覺、主動地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者、守護者、宣傳者和建設者。

調研中,我們所到之處無不深切感受到“綠色”已經成為閩西的又一張特色名片,“生態”正在成為龍巖持續發展的核心優勢。今天,龍巖人民在閩西紅土地上的綠色崛起,給我們對革命老區如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以深刻的體會和啟示:

一是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未來。人類文明脱胎於原始文明,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現在正處於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演進的轉型期。人類上下約萬年的文明發展歷程告誡我們,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不可超越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正如十八大報告指出的,我們“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我國目前許多鄉村仍然保留着“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隨”的農耕文明精髓,仍然保留着天人合一的生存模式,還有着建立從民居到養生到鄉土文化產業、到鄉村社會自治的生態系統的可能。在老少邊窮地區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傳統農業文明的寶貴遺產和農業的生態功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準確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珍惜、保護土地,優化農業發展格局,堅定不移地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二是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制度創新、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科學而嚴肅的系統工程,是一個長期性、戰略性、持續性進程,必須以科學規劃為指導,認真執行國土空間和資源環境生態規劃。嚴格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根據重點開發區、優化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的功能定位及配套政策,優化區域功能配置和定位,區域差異化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大制度創新力度,特別是在以促進資源節約、提升環境質量、優化國土空間、增強生態服務為核心目標的制度創新,以保障市場經濟體制下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進程中,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有序、健康、有效地進行。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面對的問題、挑戰、壓力和風險複雜多樣,決不能好大喜功、輕舉盲動,更不能縮手縮腳、遲滯不前,必須堅定信心,科學、規範、紮實、有序推進。

三是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綠色發展,就是要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使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相協調。當前,綠色發展正在全球興起,發展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創新綠色科技、生產綠色產品、開發綠色能源、倡導綠色消費,不僅有助於減緩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崗位。當前,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尤為急迫。循環發展,就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活動。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儘快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税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十分關鍵。低碳發展,就是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我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能否成功,生態文明建設能否成功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非常重要。

四是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思想先導、法制保障、全民參與。要在思想上正確認識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關係,努力在全社會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要充分挖掘司法資源,用足法律手段。按照依法治國的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更多地通過司法途徑追究污染環境者和破壞生態者的法律責任,索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維護公民環境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生態系統永續發展。要合理利用司法資源,藉助法律手段深化改革、優化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和諧。要建立健全社會動員和參與機制,加強生態文明理念教育,提高公眾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認知度、認同感、參與度,創新公眾參與方式和渠道,使廣大公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高度重視和發揮非政府組織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難忘的龍巖之行,不僅讓我們在紅色熱土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黨史和黨性教育,而且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方針政策的領會和理解,更讓我們在老區、在鄉村、在基層,增進了對農業生產、農村工作和農民兄弟的瞭解和感情,收穫很大,感觸至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我們站在才溪鄉毛澤東同志當年調查研究的舊址,偉人身上那種堅持真理、敢於鬥爭的勇氣,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精神,調查研究、科學決策的作風,依靠羣眾、關心羣眾的思想,無不感召着我們每一個人。七天的調研充實、緊張,卻又短暫、匆忙,這僅僅是我們思考的開始,調研遠遠沒有結束,我們永遠在路上……

城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市政協“發展現代服務業”第四調研組在倪建華副主席帶領下,於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採取聽取情況通報、召開座談會、實地察看本地文化企業及赴蕪湖市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初步瞭解了我市文化產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隨着加快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我市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逐年提高,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羣眾文化需求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產業初具規模

我市現擁有安美文化藝術中心、合肥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等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2個,省級文化產業基地4個,1個市級文化娛樂試點街區,產業集羣效應初步顯現。產業分佈行業廣泛,新聞傳媒、出版物流、演藝娛樂、文化旅遊、創意設計和體育產業等初具規模,多種所有制文化產業競相發展。文化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顯著增強,據統計,xx年我市文化產業擁有固定資產92.5億元,比上年淨增10.15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4.2%,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分別高於全省、全國1.9個和1.7個百分點,分別高於鄭州、南京0.1個和0.9個百分點,增速達29%,快於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11.5個百分點,佔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1.7%。xx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55.23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達4.34%。

2、產業結構逐步改善

從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三個層次看,我市文化產業結構漸趨合理,文化產業核心層的分量明顯突出。據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增加值之比為60.5:9.0:30.5,直接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服務”業佔絕對主導地位(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各行業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0.99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為69.5%,比上年增長26%;提供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相關文化服務”業(文化產業的相關層)增長明顯較快,各行業實現增加值13.64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5%,比上年增長38%。合肥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在全省文化產業中所佔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領優勢明顯。

3、文化企業實力增強

國有文化企業發展迅速,廣電系統近3年來經營創收平均增幅達15%以上,xx年經營創收總額達2億元,比xx年淨增4000萬元,增幅達25%,在安徽省地市廣電行業中穩居第一;文化系統截至xx年底,國有資產達3億元;合肥晚報xx年經營總收入1.47億元,廣告收入9900萬元,發行收入3440萬元,總資產已達2.2億元。

民營文化企業充滿活力,新的文化業態不斷出現,湧現出“琴港演藝”、“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務”、“中設會展”、“儒林書業”等一批龍頭文化企業。截至xx年12月,我市網吧、音像、歌舞娛樂等社會文化經營户近3000家,從業人員2萬餘人;印刷、打複印、出版物批零等經營户1100多家,從業人員2.2萬餘人,年產值38.8億元;各類體育經營場所700多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固定資產投入8.5億元。

4、文化事業持續發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為骨幹,以社區和鄉鎮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佈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體育場館和重點文化設施興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xx年~xx年,合肥市市級財政投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超30億元。文藝創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國、全省獲獎。文化活動惠澤民眾,形成了“廣玉蘭”藝術節、文化新春廟會等羣眾文化活動品牌,成功舉辦了第16屆世界美術大會、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選活動、“兩博會”、“文博會”等文化會展、文化活動。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羣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獲得了xx年全國體育大會舉辦權。

5、體制改革不斷推進

近年來,我市文化體制改革相繼推出一系列舉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進一步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係,實現了政企、政事分開,政府文化管理職能得到切實轉變;二是完成了宣傳文化系統5家經營性事業單位的“事轉企”改革和四家電影放映單位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啟動了文博圖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專業藝術院團目前正按照“出人、齣戲、出效益”的思路積極推進改革。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瞭解的情況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總體還處於起步、探索、培育階段,相對於《合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xx—)》中提出的到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8%以上的目標,相對於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任重道遠,一些影響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

1、管理機構有待加強和理順

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目前我市尚未成立專門的、統抓統管的文化產業管理機構,致使一些政策和項目的落實乏力推進。從政府管理部門來説,xx年市政府機構改革,經有關部門批准,市文化局作為全市文化塊面的管理機關,單獨設立了文化產業處,指導、協調全市文化產業工作,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經費,xx年文化和廣電合併後,取消了獨立的文化產業處及相應的編制和財政經費,相關工作納入局科技處(文化產業處),在處室工作職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廣電局科技處工作職責,涉及到文化產業的職能大大削弱,和現在各級領導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及市場的迅猛發展勢頭極不相稱。

2、文化產業總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產業雖然門類較齊全,但主體“小、弱、散”,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比較薄弱。與長沙和昆明兩城市相比,xx年長沙、昆明文化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171.56億元和84.4億元,佔gdp的比重分別是9.5%和6.1%。而我市實現增加值為44.63億元,佔gdp的比重為4.2%,明顯低於長沙和昆明。因此,不論是從產業規模還是從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來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尚顯滯後。

3、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不均衡

雖然我市新興文化產業發展迅猛,但是總體實力弱小。以公有資本為主體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化藝術等傳統文化服務業增加值(核心層)佔據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經處於一般競爭性和完全競爭性、國家已經向非公有資本完全放開的文化創意、網絡遊戲、廣告會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遊、文化休閒娛樂、文化經紀等高成長性新興文化服務業(外圍層)方面,我市與文化產業發達城市長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核心層、外圍層、相關層增加值的比例看,xx年我市為60.5:9.0:30.5,長沙為35.6:39.1:25.3,全國平均為42:18:40,合肥的三層次結構與長沙乃至全國有明顯的差異。相比之下,以新興文化服務業為代表的外圍層,佔有比重低於長沙30.1個百分點,增加值比長沙少63.04億元,我市新興文化產業仍處於弱小的產業發展階段,透視出我市文化產業結構不均衡,新興產業發展空間亟待開拓。

4、文化產業和產品存在特色危機

合肥的歷史文化底藴深厚,科教人才資源豐富,三國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已成為“合肥名片”。同時,作為省會城市,合肥還有着融匯安徽各地文化的優勢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業態尚未形成。現有的文化產品多處於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後續的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來,政府支持和鼓勵文化產業的決策受到文化企業的普遍認同和歡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合發〔xx〕22號)、市政府《關於印發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的通知》(合政〔xx〕89號),特別是《合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xx—)》等,對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出台具體的、專門的文化產業發展配套政策;文化產業發展的統計指標體系沒有建立,許多統計數都是xx年的普查數據;政府扶持、政策傾斜、税收及土地優惠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文化市場、行業規範和投融資等體系還不健全;在為文化企業提供技術創新、信息諮詢、市場拓展、人才培訓等方面還沒形成完整、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平台,特別是民營文化企業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產業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創意人才。文化創意人才是文化產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是奪取文化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決勝因素。文化產業需要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曉文化產業內容、又具有自主創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產品研發又懂藝術創作的實用專業人才,以及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高層次文化領軍人才,而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不夠;二是缺乏文化經營人才。文化經營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他們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規模和質量。我市的文化經營人才屈指可數。

三、發展我市文化產業的建議

黨的xx大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羣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為文化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標誌,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文化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可以説,沒有文化的發展繁榮,就難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因此,針對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促進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確立文化產業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國的發展實踐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即進入到文化消費的快速啟動階段;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即進入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階段。xx年,合肥人均gdp達到3853美元;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這預示着合肥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階段已經到來,文化產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戰略期。因此,我們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氣魄,把文化產業的發展作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戰略性產業加以推動,確立文化產業在全市的支柱產業地位,力爭到xx年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增加值佔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產業,成為經濟結構優化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2、設立專門機構,推動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現有的工作機構已經適應不了產業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協調不了各種關係,必須建立健全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議成立合肥市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宣傳、文廣、財政、規劃、國土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可參照蕪湖的經驗,定期召開協調會和企業家座談會,協調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聽取意見,改善投資及政策環境。在政府職能部門設立文化產業辦公室,具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專項經費,具體實施和落實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行使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日常協調推進和統一調控、監管職能。

3、修訂完善規劃,紮實有力推進

我市的文化產業規劃目前還停留在行業規劃和部門規劃層面,缺乏權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建議在xx規劃制定中,將文化產業真正放到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作為全市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合理佈局,提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層次。同時,強化規劃的貫徹力度,由市委、市政府來推動落實,用規委會、土委會的工作力度來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4、培育龍頭骨幹,做大做強文化企業

文化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既要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又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建議政府對我市各類文化企業有重點、有階段、有針對的扶持。一是對特色鮮明、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如“櫻藝緣”動漫、綜藝、“音谷”(與中科院聲學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較長產業鏈,能夠形成企業集羣的好項目,通過出台土地、税收、規劃、金融等相關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將其打造為上市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及股份制方式運作,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文化企業;二是對一些由於歷史原因造成體制不順、競爭乏力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行必要的經營體制改革。例如三個專業演出團體,如果還在“國”號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須轉變思想和機制,通過產權交易、共同投資、公司化運作等形式,掛大靠強,實施重組,實現新生,及至做活做強。

5、實施大項目戰略,發揮項目帶動作用

強化項目帶動,發揮大項目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一是藉助外力,積極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特別要吸引具有雄厚資金、經營策略和營銷人才優勢的外來文化投資企業落户合肥,有重點地打造象蕪湖方特這樣的產業航空母艦;二是確定重大項目,實施定向招商。結合老城區改造,將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戲曲休閒一條街;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藴的類似於“合鋼”這樣的老企業,其所閒置的部分廠房,可以作為合肥早期工業文明遺址保留下來,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文化產業開發,改造成為具有文化、藝術特色的創意產業集聚區,等等。可採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強後,再退出方式,如無錫尚德公司那樣,政府投入的資金可以逐步退出。這部分資金可以循環使用,支持新的企業發展。通過大項目的實施,既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也能帶動周邊傳統餐飲業、商業、旅遊業的繁榮,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戲,各方共贏局面。我市應抓住xx年舉辦全國體育大會的契機,有力帶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6、設立專項基金,成立文化產業投資公司

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使其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骨幹文化企業的組建和發展。儘快組建文化產業投資公司,像城建投資公司那樣對基金進行管理和運作。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可多渠道籌措,一是幫助骨幹企業儘快上市融資;二是大項目、大工程可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三是可以廣泛動員社會資本投資於文化產業;四是可以通過財政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獎勵、融資擔保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同時,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各類風險投資機構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成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小額貸款擔保公司以及風險擔保公司,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採取政府引導、資本運作、扶優扶強的模式,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投資結構,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體系

目前我市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還不完善,沒有出台專門的、具體的文化產業政策。而外地許多城市已走在我市的前面,例如,蕪湖市從xx年起,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不少於1000萬元動漫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專門用於對動漫產業的獎勵。建議市政府吸納各地經驗並結合我市實際,儘快研究制定較為系統、操作性強、細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例如比照高新企業進行税費減免;享受比工業用地更優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貸融資、資產處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進行資本運作;在人才問題上構建合理的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機制;建立我市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在知識產權保護和文化產品審批權限等方面參照先發地區做法等。

調研組認為,合肥的文化產業發展已進入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機遇期,我市應像抓工業立市那樣抓文化產業,像合肥大建設那樣,狠抓文化產業的大發展,一定會有力助推我市經濟發展,也必將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着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調研報告

究竟我們喝到口中的水,是否乾淨安全,符合什麼樣的標準,從自然界到水龍頭這個過程中究竟經歷了什麼,是否受到污染,各個環節對最終水質的影響有多大,通過哪些途徑可以提高飲用水水質,怎樣建立法制框架保護飲用水水質等等,這些問題在“淨澤計劃”撰寫的調研報告《“一滴水的歷程”-- 中國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調研》白皮書中都能找到答案。該報告將於3月22日提前發佈節選精華電子版,並於4月22在北京正式對外發布,呼籲全社會關注飲用水安全。

歷時一年走訪調研權威發佈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飲用水安全。近幾年來,中國城市供水水源、淨水廠、供水管網的建設和改造取得較大進展,污染源治理和飲用水監督管理力度不斷加大。但是飲用水安全問題仍然存在。更為嚴峻的是,公眾對水環境及飲水安全的知識不足,對於自來水是否健康安全、礦泉水是否可以安全飲用等一系列安全飲水問題,尚存疑惑。

xx年3月,針對我國飲用水安全問題的狀況,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浩澤淨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學術支持下,啟動水質公益調研項目“淨澤計劃”,以“一滴水的歷程”為線性考察邏輯,即水源地、自來水廠、市政管網、建築物管網及二次供水、污水處理,並結合監管、行業標準規範,對全國範圍內20個重點城市的飲用水水質情況開展系統調研,並攜手水利、環保等多方權威專家和學者,共同探討並推動公眾對飲水安全的關注。

歷時一年,“淨澤計劃”走訪了包括政府監管者、企業負責人、行業專家、高校學者、環保組織等在內的專業人士和機構,針對城市飲用水水源的基本情況、水源地水質和水污染情況、保護和水污染治理情況、安全用水指導、未來水環境的治理建議等問題實施調研,並最終撰寫出對公眾安全飲水具有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報告《“一滴水的歷程”-- 中國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調研》白皮書。浩澤淨水品牌中心總監表示,《中國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調研》將於4月22在北京正式發佈,但在此之前,“淨澤計劃”將於3月22日在浩澤淨水官網提前發佈節選精華電子版。

關係民生飲用水安全亟需重視

在今年兩會上,環境保護話題備受關注。作為與水環境和飲用水安全息息相關的企業、機構,甚至是日常使用者,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到水環境保護活動前,則必須要對水環境現狀充分了解。

“一般來説,影響城市自來水水安全有三個環節,第一是水源地水質,也就是原水的品質;二是從自來水廠的出水水質,水源地到自來水廠淨化工藝處理後的水質;三是從自來水廠到供水管網水龍頭出水水質。在這三個環節中,水源地的污染是影響飲用水安全的最大挑戰。”《中國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調研》報告選取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哈爾濱、長春、瀋陽、呼和浩特、西安、三江源、重慶、成都、長沙、武漢、鄭州、合肥、蘇州、杭州、濟南、天津等在內的中國十餘個重點城市(地區)作為考察對象,調研發現“一些城市水源地水質不合格、水源地污染和水量不足問題比較突出,有的供水管網建設落後,導致二次污染,有的水質監測和檢測能力不足,應急供水能力較低。”但報告同時也指出,目前從水源地到自來水廠,再到供水管網,各環節的水處理狀況正呈改善趨勢。

“讓百姓喝上乾淨水”任重而道遠

xx年底,總理在視察水利部時表示,“讓百姓喝上乾淨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事關政府公信力,是不可推卸的責任!”關於一滴水的調查,由權威媒體和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牽頭,聯合了環保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環境科學院、香港理工大學、清華大學、達爾文環境研究所、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兩江環保中心等機構、學校和 ngo 組織的專家學者們共同參與,為的就是讓每一箇中國人的每一口水都能夠放心飲用。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生導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給水排水分會給水委員會副主任、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理事長王佔生教授表示,“解決飲用水安全任重而道遠,需要呼籲更多的人關注飲用水安全的問題。而《“一滴水的歷程”-- 中國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調研》恰是一個及時且真誠的呼籲,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水源地保護和自來水廠淨水工藝的升級改造、供水管網的建設及改造當中去,羣策羣力,提供更讓老百姓放心的飲用水。”

作為淨水行業的領導企業,除了擔任此次報告的技術支持單位以外,浩澤也擔負起了改善飲用水水質的重任。xx年,浩澤還將進行一系列的公益活動,如“智能水探頭”公益派發,用時時知曉水質情況的互聯網思維改變人們的飲水生活方式。同時,浩澤也將與綠色江河一起,在三江源進行志願者活動。

【第3篇】超市調研報告

一、調查項目的背景

這是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惟一一家是超市。它的商品的價格普遍比校外貴,而且生活用品的質量普遍比校外的差。不過由於只有一家所以他的生意還是很不錯的。始終沒有面臨倒閉的危機。在校外有兩家其競爭對手,且在學校對面是閩江學院。閩江學院裏有

四、五家的超市,其超市裏的商品的質量和價格比學校的要好的多,所以大多數學生都會到閩江學院那去消費。

二、企業現狀簡介

超市位於福州大學城福州職業技術學院,主營:食品、飲料、水果、雜貨等等。其超市服務態度惡劣,收銀狀況混亂。商品價格偏高,造成大量顧客流失。且、目前為止店老闆並未有下調商品價格的打算,店老闆認為學校就只有這一家的超市,生意總不會虧本。

三、調查目的

本調查項目目的在於瞭解本區大學生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

四、調查範圍與方法

(一)抽樣範圍對一到三號宿舍樓全體同學進行調查。

(二)抽樣方式消費者問卷調查採取了簡單隨機抽樣方式

(三)調查方法消費者問卷採取了留置問卷、個別訪談的調查方式

五、調查內容

瞭解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瞭解消費者對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的超市的建議和評價。

第二部分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的超市的運營環境

一、調查結果分析

(一)消費者基本情況

(二)消費者的購買力與購買水平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有67.7%的對象的可自由支配的金額在200到300元之間,消費額以及消費結構表明,大部分調查對象的消費水平處於中等的消費水平。有27%的人到超市是去購買食品,而有46.6%消費者是為了購買日用品與個人護理品。

(三)消費者購物行為情況

二、經營的有力條件和風險

有利的條件

(一)地理位置優越;環境比較乾淨;在學校裏獨家經營無人競爭;顧客來源多且穩定;

風險

(二)在校外還有一些競爭對手且,學校對面的閩江學院的超市競爭力度更加強大,不僅價格比學校超市低且商品的質量也比較好。

由上圖可反映有以得知: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對校超市的食物處於一種極度不滿意的情況中,在調查中有學生反映説在校超市買的食物有發黴的和過期的。因此對學校的食物頗為牴觸和反感。百分之四十二的學生在校內購買雜貨,多數同學表示這是因為距離較近和學校只有這一家超市的緣故。還有一部分同學表示無所謂的態度。百分之五的同學不再校超市內購買電器,據瞭解是由於校超市的電器用四五天就要換一個,多數聽那個雪白哦是這個錢花不起,還不如去校外買個既便宜質量又好的。

第三部分校超市的幾點建議

一、在服務上

首先,應該開設培訓課程,對服務員形象以及服務操作方面進行培訓,提高服務員的素質,要求員工真正地做到“顧客就是上帝”

二、在內部結構上

科學合理地擺放商品,更加方便顧客選購不同的商品。

三、對部分商品進行降價處理,薄利多銷;

總之,作為本區校模最大、集散程度最高的超市,不僅需要有齊全的商品,很先進的物流水平,還應有良好的服務設施,優秀的服務質量,很高的商業信譽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等。這些都要通過周邊經濟環境的發展需要、建設條件以及超市全體員工的長期努力才能取得。

因此建議超市可以像校外的一些超市取取經,比如擴大超市面積和增加商品。

比如熟食和生菜還有新鮮的麪包之類。

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超市的滿意度和認同感。以後想買東西的後就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回超市去買東西這樣無形中就相當於給超市做廣告。

在這些日子中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和積累了許多的幾樣的我想我以後除了學校之後就不會因為類是的事情感到不知衝何處入手。

以上就是我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的超市的調查報告。

我個人認為我們學校超市應該加強超市的管理,簡化超市的收費模式,可以採用類是學校餐卡的模式進行運營。

超市調研報告

(二)

為了解廣州市超市行業服務質量的現狀,分析各超市的競爭優勢和不足之處,促進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的提高,以更好地為市民服務,廣州市質量協會於20_____年4-6月期間對廣州市區的8家大型超市進行了顧客滿意度調查。在國內零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廣州的大型超市正面臨着一次升級與變革。本次調查涉及百佳、華潤萬家、家樂福、好又多、吉之島、樂購、宏城與卜蜂蓮花市內8家大型超市,每家超市隨機調查120位顧客,分別從明碼標價、商品品質、便民措施、商品款式、儀容儀表、商品標識、導購標誌、商品佈局、促銷活動等多個方面對超市進行滿意度測評。結果顯示,廣州大型超市行業顧客滿意度為73.65,在國內大城市處於中等水平,其整體服務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商品質量依然是重點要成為一家優質的大型超市,商品的質量與價格自然是其核心的競爭力所在。在本次調查中,顧客對大型超市的“明碼標價”、“宣傳單、標牌、結算的價格統一”都有着較高的評價,得分分別為78.97和76.72。在“商品品質”上,雖然顧客的評價為74.50,但在調查中有3家超市的顧客皆反映超市中售賣的水果、蔬菜等不夠新鮮。從不同的超市看,樂購和吉之島的“商品質量”佔據着排名的前2位,而宏城則以67.50的得分位列榜尾,滿意度明顯較其他超市低。不僅如此,在“商品品種”與“商品款式”的二項中,宏城的得分雙雙墊底。在“商品標識”一項中,8家超市的普遍得分較其他涉及“商品質量”的項目低,當中好又多更是以65.16的滿意度得分居末位。

避不開的服務問題

購物環境備受關注

超市的購物環境對顧客的滿意度亦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在“購物環境”一項中,樂購以84.09的得分高踞榜首,而顧客對宏城的購物環境評價最低,只有64.81,其很大的原因是在“整潔衞生”、“商品佈局”、“通道暢通”和“燈光、空調”這四項上未能達到行業的平均水準,得分偏低。與宏城相似的,還有好又多,也是在這四項中的得分明顯低於其他超市。從本次的調查中發現,顧客的意見比較多的項目分別是商品佈局、導購標誌和通道暢通這幾個有關購物環境的方面,説明顧客對超市的分區佈局、商品擺設與陳列、完善的導購標誌系統等有着較高的要求,這同時也是各大超市在注重商品質量外下一步更應關注的方面。

超市調研報告

(三)

慈善超市是以經常性社會捐助站(點)為依託,以解決社會困難羣眾臨時生活困難為目的,以有針對性的募集和發放為主要形式的經常性社會捐助或社會救助機構,它包括奉獻超市、愛心家園、真情超市等,是新型社會救助體系落實在基層的重要平台。

一、我省慈善超市總體情況和運作模式

在街道(鄉、鎮)、社區開連鎖店;三是流動超市,主要針對農村羣眾,不定期地在轄區農村各點擺攤,進行捐贈物資調劑和發放。

(一)機構設置

我省的慈善超市一般由縣(市、區)民政部門負責業務指導。縣級調劑中心,由縣(市、區)民政部門或慈善總會牽頭負責,依託縣(市、區)社會捐贈工作站(殘聯、民政幫扶救助中心等)開展工作。街道(鄉鎮)的慈善超市由民政辦公室(科)牽頭負責,依託街道捐贈工作點(幫扶救助站、基層社會救助綜合管理服務機構)開展工作。社區的慈善超市一般為街道(鄉鎮)的連鎖點(目前村級建慈善超市還較少)。

慈善超市的設立方式分為:

獨立門店式。一種是單獨建房設慈善超市;另一種是租用房子設慈善超市。這種獨立門店式的慈善超市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規模,便於對轄區羣眾開放和超市正常運作,但其運行成本較高。

合理利用式。即利用已有的街道(鄉鎮)、社區辦公場地舉辦的方式。在辦公場地較為寬鬆的前提下,騰出幾間用作慈善超市,這種形式不但大大降低成本,且便於管理,還方便轄區困難羣眾領取物品。但在城市人口密集區域,原先辦公場地就十分有限的地區就較難辦到。

聯合舉辦式。即與商業超市或當地供銷社超市聯合舉辦等方式。在當地商業超市劃一個區域,闢為慈善超市區或櫃枱。與供銷超市聯營的方式,也就是與供銷超市協議,救助對象憑一定數額的“愛心券”在超市內領取必要的生活用品。這兩種方式運行成本相對較低,區域網點多,物源豐富,方便了受助對象。但其也存在接收捐贈物品較難的問題,難以達到物品調劑的作用。

流動集市式。也稱“流動超市”,即慈善超市舉辦者購置或(租)借用車輛,定期不定期地在相對偏遠的農村流動運作,用集市擺攤的方式,讓救助對象領取物品,並接收物品捐贈。

(二)人員構成

慈善超市須有一定的人員對其進行管理。為使慈善超市能正常運作,服務轄區羣眾,各地採用了不同的方法安排工作人員管理慈善超市。主要有以下幾種:

直接聘用。慈善超市開辦時,在社會上招聘工作人員,一般在本轄區內招聘。其有利的一面是,可全身心地投入超市工作,還能解決一定的就業問題。不利面是增加了超市的運行成本。

兼職。慈善超市工作人員由慈善機構、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兼任,其工資報酬仍由原工作單位發放,此舉能降低超市運作成本,但也造成上述單位人員緊張的狀況。

義工。利用轄區志願者從事或協助從事慈善超市的日常工作。此舉不失為一種暨節約成本又能倡導志願服務精神的好舉措,也非常符合慈善超市舉辦初衷。但全部用義工來完成超市工作還不現實。

義務勞動。由轄區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困難家庭或外來務工人員義務出工,協助慈善超市部分工作。但它不可能完成解決超市用人問題,超市還必須配專人進行管理。

(三)物資籌集

慈善超市的開設,給獻愛心者提供了一條方便渠道,有利於更快更實在地幫助困難羣眾。慈善超市建設的初衷就是:有些居民將家中的閒置物品收集起來,捐到慈善超市;有些企業也有一些想捐贈的商品,可以通過慈善超市捐贈;民政部門經常性社會捐贈接收機構平時接收的捐贈物品,或在每年對口支援“捐贈月”活動中多餘的捐贈物品,用於充實慈善超市。上述這些捐贈物品通過慈善超市這個平台,由轄區困難羣眾按一定需求免費領用。因此,“慈善超市”這種新型的物資交流平台,把社會上閒散的物資收集起來,實現扶貧幫困活動的日常化、長期化,是傳統的扶貧幫困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通過這個平台,改變過去那種“你捐我受,捐非所需”的尷尬局面。改變原先單一的以慰問為主的救助形式,從更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困難户的不同需求。從調查來看,我省慈善超市的物資籌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羣眾自發捐贈;企業捐贈;民政部門組織捐贈;出資購買和物資調劑。

(四)資金運作

(五)服務模式

慈善超市作為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一個重要平台,是連接捐贈者與受助者之間的一座“愛心橋樑”,它直接面對的主要是轄區困難羣眾、低保户、高於低保標準的邊緣户;因突發事件造成生活困難的其他居民或外來務工人員;熱心公益慈善捐贈事業的單位和個人。因此,慈善超市有着高於一般商業企業的運營模式、管理制度和人性化服務要求。目前,我省各地為辦好慈善超市,均相應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用以規範超市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為規範慈善超市的運作,各地都出台了相應的建設管理辦法,制定了物資籌集、接收、保管、安全、發放和領取等制度。對於物品的接收,規定了工作人員在接收捐贈物品時,要當場清點,填寫清單,確保捐贈帳、物準確無誤;向捐贈者開具收據、捐贈憑證,及時建立台帳;物品接收後,按規定進行消毒、分類、儲存。對於物品的發放,各地民政部門則根據當地實際,給困難家庭發放儲有一定金額或點數的“愛心卡”,憑卡到所在地慈善超市領取相應金額的慈善物品。超市內部定期公佈物資的接收及發放情況,接受羣眾的監督。

為提高慈善超市的服務質量,各地超市都制訂了《店長職責》、《工作人員職責》、《文明用語》、《服務規範》等制度,並公佈上牆。工作中持證上崗,規範服務,熱情接待,使用文明用語。其中負責組織、宣傳、發動、指導轄區居民、單位進行經常性捐贈活動,作為工作人員的一項重要職責。對老弱病殘以及其他行動不便者,由工作人員主動為其送貨上門。親切而又規範的服務,使慈善超市在居民羣眾中有很好的口碑。

二、慈善超市存在問題

慈善超市在我省僅存在兩年多時間,作為新形勢下社會救助的一個新舉措,一種新的嘗試,雖已引起社會一定的關注度,也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應。但總體上還是處於逐步完善與探索階段,在運作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初步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名度不高。慈善超市作為新生事物,迫切需要各級、各部門的重視,尤其是需要主管部門的支持;需要新聞媒體的大力宣傳,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去了解和關心此事。而目前遠未達到家喻户曉的程度,有的老百姓可能知道有這麼個名稱,但並十分清楚其作用、功能、運作方式,社會特別是企業參與度還很低。這與有關部門的重視程度,宣傳力度的不到位有着直接的關係。

【第4篇】創建文明衞生城市調研報告範本

全國文明城市,簡稱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堅持科學發展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舉止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下面是小編為您推薦的創建文明衞生城市的調研報告,供您參考。

創建文明衞生城市調研報告

近兩年來,xxxx縣的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xxxx城區範圍不斷擴大,城區道路里程、交通流量和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道路交通管理壓力越來越大。自xxxx年以來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xxxx城區東拓北進,改造舜水河沿河風光帶,打造科技化工業園,擴建新建城市道路5條,從硬件上提高xxxx縣的城市品位。在此基礎之上,xxxx大隊積極履行職能,以壓事故,保暢通、創衞城為目標,確保城區道路交通安全有序。但是,對照縣委、縣政府創建文明衞生城市的要求和人民羣眾的期望,城區道路交通管理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特別是城區高峯時段交通擁堵還比較突出,交通秩序還不盡如人意,本文結合交管工作實際淺談一下對解決我縣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困難及對策,確保創建文明衞生城市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xxxx城區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xxxx城區道路交通管理問題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一方面形成的,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xxxx城區交通設施功能佈局失衡。由於xxxx縣主城區是由原商業街道改造而來,商業、醫療、教育等城市功能區過於集中,加之農村郊區羣眾進城活動習慣,造成城區部分區域交通流量集中,交通擁阻現象時有發生。如塔峯中路、湘粵路北、環城路、城東路,道路通行能力與實際交通流量很不匹配。

(二)交通安全基礎設施滯後。一是交通安全科技設施嚴重欠缺。隨着機動車輛的增加,科技管理設施明顯滯後。一些主要路段和街口沒有安裝xxxx綠燈,街道兩旁未安置人行隔離柵欄,導致人車混行,極易造成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發生。

二是城區停車資源不足且利用不充分。雖然近年來在塔峯西路、湘粵路規劃了一些停車位,但沒有一所大型停車場,對照實際停車需求仍顯得捉襟見肘。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大型商業、居民小區必須配建停車場並向社會開放,但目前我縣的主要商業場所供銷超市及仰東超市及其他單位並無停車場,造成塔峯路、城東路高峯期經常性擁堵,交通秩序混亂。

(三)市民、羣眾的文明交通意識普遍不強。一些羣眾交通安全意識、文明意識淡薄,騎自行車逆向行駛、隨意橫穿道路、駕駛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較為突出。特別是闖xxxx燈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危及交通安全。同時,部分羣眾對交通民警的依法管理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甚至阻礙、對抗交通民警依法執行公務。

(四)基層交警部門勤務管理模式不完善與城區交通動態管理要求不適應。很久以來,雖然交警大隊在城區採取高峯站點、平峯巡線的勤務方式,但由於工作時間長、管理任務重,少數崗位的執勤民警重定點指揮疏導、輕動態巡邏管理,沒有實現城區交通管理全覆蓋,導致一些路段交通違法得不到及時查處,特別是在城郊結合部、部分新建的、交通流量不大的路段,巡邏管理不到位。

(五)管理手段不豐富與依法嚴格管理的要求不適應。對一些即逝性交通違法,取證、查處工作不力。如對壓黃線行駛、隨意變更車道等交通違法,由於交通違法行為時間短,一線民警及路面尚未配備足夠的監控設備,不能及時取證,使一些違法行為得不到有力查處,導致一些路段、路口交通秩序較亂。又如對出租車違反臨時停車規定上下客或停車滯留帶客的問題,由於法律規定對此沒有處罰措施,交警部門也未及時研究、採取相應的管理手段,導致管理力度不足,一些出租車隨意停車現象時有發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城區的道路交通秩序。

(六)城區警力不足與城區管理任務加重的形勢不適應。拿城區中隊來説,城區中隊現有正式警力4人,協管員18人,但隨着xxxx城區面積和道路里程的倍數增加,管理任務明顯加重,但中隊警力基本沒變,雖然通過安裝道路監控設施、電子警察等措施提高了xxxx城區交通管控能力,但在高峯時段一些路口、路段難以安排足夠力量進行現場疏導,少數路段的交通狀況還不夠理想。

二、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難

(一)交通秩序管理難度大,事故難處理。我縣交通管理現狀很不理想,道路秩序混亂,縣城街道交通擁擠,無牌無證車輛、報廢車輛上路行駛、農用三輪拖拉機、三輪摩托車等非客運車輛載人載客等違法行為仍然十分突出,整治難度較大。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十分嚴峻,道路交通事故高發不斷。交通事故處理難,宗族勢力介入造成非法扣車、扣人、堵路、堵政府大門的現象時有發生,事故索賠漫天要價,甚至毆打辦案民警和衝擊政府機關,執法環境極差,執法民警工作勞動強度極大。

(二)警力嚴重不足,工作管理難度大。我大隊現有民警、職工60多人,協管員48人,管轄着全縣1000多公里道路,管理機動車輛3.5萬多輛,機動車駕駛人2.5萬人。每年接處警2500多起,開展道路集中整治100餘起,非警務任務保衞50餘起,工作強度非常大。

(三)工作壓力過大,導致民警心理失衡,敬業精神減退。一是警力不足,年齡老化,民警常年超負荷運轉,身心疲憊。特別是少數一線民警感覺政治上沒盼頭,經濟上沒想頭,工作上沒盡頭,精神不在狀態,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消極怠工。二是執法環境越來越差,執法阻力加大,民警常年處於受氣捱罵、忍辱負重,羣眾不諒解、領導不理解、家庭不寬解的心理壓力之下,厭倦職業,心理失衡,進而工作作風漂浮,畏難情緒大,整天盼輕鬆事,油水崗位,追求舒適安逸。三是公務員工資套改後,民警工作實績與工資收入考核脱鈎,上班不上班,拿一樣多,少數民警心態轉變,工作不求上進,追求個人實惠,一心想着撈外快,搞第二職業。

三、進一步提升xxxx縣品位,打造良好交通環境,為創建省級文明衞生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

交警部門作為交通管理的職能部門,要認真研究探索加強城區交通管理的新舉措,改造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強化綜合治理,努力優化城區交通秩序,為創建文明衞生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突出政府職能,加強各部門協作。縣委、縣政府要統一協調城市管理各部門,成立專門的城市管理機構,統一負責組織協調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建設和管理,具體職能不僅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科學預測和規劃城市交通,保證決策的前瞻性、連續性、實效性,還要強化檢查督辦功能,明確各部門在城市交通管理的職權、任務和聯動運作方式,推進道路交通突出問題治理措施的落實,並實施責任倒查,從而確保交通管理的決策、實施、責任追究都在有序、規範的軌道上運行。

(二)嚴格城區交通秩序管理,進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以基層交警部門為主力軍,紮實開展城區道路交通綜合整治,進一步改善交通秩序,緩解交通擁阻。一是優化城市交通管理勤務機制。組織機關警力上路執勤,最大限度地推動警力上路上線,優化勤務機制,落實勤務責任,強化績效考核。加強早、晚高峯時段城區交通管理,切實提高見警率和管控能力。二是強化交通秩序整治。加大對重點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堅持見違必究,對公交車、出租車、施工車實行重點管理,始終保持嚴管嚴處的高壓態勢,充分發揮動態巡邏檢查和電子監控設備的作用,採取動靜結合的方法,強化對交通違法突出路段、時段的監管,規範交通秩序,淨化交通環境。

(三)科學研判城市交通,實施科學管理。一是加強城市交通組織研究,根據流量、流向特點規律,科學渠化交叉路口,合理設置交通信號燈、調整信號配時;在塔峯西路口、仰東超市、招商轉盤設立xxxx綠燈,對農行路口xxxx綠燈增加一組直行通道,更加高效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二是強化交通安全設施巡查,及時調整更新不科學、不規範、不齊全、不實用的交通設施。同時,進一步推進輕微交通事故自行協商處理,實現事故現場快速撤除,最大限度地減少交通擁堵。

(四)強化綜合治理。會同城市規劃部門進一步挖掘xxxx城區城市停車資源,在湘粵南路、南平路合理增加停車泊位,規範停車秩序管理,切實解決城區停車秩序亂的問題。並會同規劃、建設部門加強大型項目審批把關,嚴格落實 三同時制度,努力從根本上、源頭上解決新建道路交通組織不科學、交通設施不完善的問題。不間斷地開展聯合執法,聯手整治佔道設攤、堆物、停車等違法違規行為,真正還道路於交通。

(五)加強協作配合,科學推進城市規劃建設和交通設施建設。結合城市建設發展,將城市配套設施向新城區傾斜,增強副中心城市功能,重點解決商業、醫療、教育等優質資源過度集中於中心城區的問題,均衡交通流,緩解城區中心交通壓力。根據城市發展趨勢,重新修編城市總體規劃和交通綜合規劃,合理降低老城區開發強度,使土地開發強度與交通承載能力相協調、道路規劃建設與交通實際需求相適應,從而解決當前存在的城市交通吸引點過於集中、人口密度過大的問題。

(六)規範新建道路設施建設。在新建、改建道路時,要將交通標誌標線、信號燈、監控系統、電子警察等交通管理設施從方案的規劃設計開始就納入道路建設總規劃,資金納入建設總預算,保證與工程建設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改變目前交通安全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於道路建設的局面,防止交通安全設施滯後建設給道路帶來的新破壞,杜絕一邊建道路、一邊留隱患的現象。

(七)採取合理、規範的交通限制措施,優化城區交通結構,緩解交通壓力,促進道路暢通。一是嚴格控制城區通行車輛種類。重點限制城區工程車、渣土車通行時間、線路。鑑於高峯時段執勤民警難以現場查處的實際,在不放鬆路面管理的同時,要更多地倚重與主管部門的協作源頭監管和用車單位的自律管理。二是依法規範電動車管理。目前,xxxx縣電動車無序發展並有越演越烈之勢,已經成為影響城區交通的毒瘤。對此,建議由縣政府牽頭,組織工商、公安、等部門進行專題調研,借鑑其他城市先進經驗,從電動車銷售、領證上牌、路面通行等方面實施綜合治理,迅速改變當前電動車失管失控的現狀。三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進一步加大公交發展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逐步實現票價優惠、線路優化、車輛優質的目標,並結合城市建設改造,合理建設公交換乘樞紐,科學規劃公交線網和站點佈局,超前規劃建設公交專用車道和港灣式站台,適時應用公交專用車位,保障公交優先通行,提高公交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吸引更多的羣眾選擇公交出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交分擔率。

(八)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倡導文明交通行為。宣傳部門要在進一步加大文明交通宣傳的同時,增加對現代城市交通理念的解讀,引導羣眾正確認識車輛、交通流井噴態勢下的交通現狀和發展趨勢,培育平和理性的駕駛心態,養成和諧禮讓的駕駛習慣,造足造濃文明交通社會氛圍。教育部門要將交通安全教育納入學生日常德育教育內容,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效果。各職能部門協作配合,嚴格落實上下學高峯時段教師值日製度,指揮引導學生有序通行,並協助開展接送車輛交通秩序管理,共同維護學校周邊道路交通順暢,有效改變高峯時段學校周邊交通擁阻現狀。

(九)、突出打擊交通違法行為。下一步,我們將把貨車重點違法行為、無牌無證車輛上路行駛,三輪車、農用車載客,非校車接送學生車輛以及因交通事故羣體性堵橋堵路堵政府等違法行為作為重點打擊整治對象,通過對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重點人物和事件的打擊整治,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十)、增加警力,加大縣城行車秩序管控力度。目前,縣交警大隊只有正式民警、職工和協警118人,管理着數萬機動車和駕駛人,工作勞動強度大,管理不到位。建議政府給予增加20名協警編制,以解決燃眉之急。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創建省級文明衞生城市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按照市愛國衞生委員會的具體要求,受市xx局委託,我處迅速組織力量,文祕部落 於2022年8月24日至26日對城區範圍內的26個商品市場進行了為期3天的調查,總的來看,環境衞生工作有喜有憂,但形勢不容樂觀,

創建省級文明衞生城市調研報告

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城區商品市場環境衞生現狀

據調查,我市目前共有各類商品市場26個,總營業面積 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場4個(xx大市場、xx大市場、xx大市場、xx大市場)、農貿市場11個。城區商品市場共有管理人員200餘人,其中,專職清潔員120人。從性質上看,事業性管理的商品市場有8家,佔30.8%;民營型商品市場16家,佔61.5%;股份制商品市場1家,佔3.8%。空殼市場1家,佔3.8%。4個商品市場配有垃圾站,5個商品市場配有垃圾桶,9個商品市場對廁所每天進行沖洗,9個商品市場有污水管並與市政污水管連接,13個商品市場有公廁,3個商品市場建立了綠化帶,15個商品市場聘有保潔員,9個商品市場由環衞部門代運垃圾,11個商品市場每天進行衞生清掃,6個農貿市場有家禽宰殺場地,並每天進行沖洗,1個商品市場對生鮮經營場地每天沖洗,1個商品市場有肉食類保鮮設施,1個商品市場熟食飲食經營人員辦有健康證,5個商品市場有專門的物業管理機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貿西街(區xx局南側)馬路市場(未計入全市26個商品市場內),該馬路市場既無專門的管理機構,也無固定的管理人員,但見有人收費,卻無人進行管理和清掃,致使市場內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垃圾成堆。環境衞生令人堪憂。

近年來,城區各商品市場管理機構,圍繞經濟發展需要,把環境衞生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辦法,為經營者和消費者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衞生條件。如xx市場、xx市場、xx市場等,在環境衞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應的衞生設施配備齊全,每年從收取的門面、攤位和衞生費中拿出部分資金用於環境衞生的整治。聘請了專門的保潔員,並做到每天對場地、廁所、排水溝、家禽屠宰場地等衞生角落進行清理,確保了垃圾及時得到清運。xx區市場服務中心為改變市場環境衞生,先後對xxx市場、xxx市場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使市場環境衞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級。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場由於沒有人員管理,也沒有相應的環衞硬件設施,業主自發組織請人打掃衞生。如xxx農貿市場,該市場已整體拍賣,正在改建,原來業主自發組織對市場內環境進行清掃。還有xxx建材市場,該市場原屬區農委管轄,由於建築商離開,致使物業無人管理,業主也是自發組織請人對場地衞生進行打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少數商品市場對衞生工作重視不夠;二是衞生投入不足,衞生死角多;三是商品市場周邊發展不平衡,易受影響;四是周邊環境有待進一步加強和規範;五是綠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數商品市場沒有綠化帶;六是個別商品市場環境衞生服務工作走過場、標準低、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七是環境衞生監督力度不夠;八是熟食飲食經營人員辦理健康證的不多;九是多個商品市場防塵防蠅設施為零;十是治安問題比較嚴重,經常有被盜現象。

三、對策及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商品市場環境衞生好壞,關係到我市省級衞生文明城市的創建,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把市委市政府有關文件精神落到實處。

(二)、積極服務,建立綠色通道。環境衞生管理有關部門要對商品市場熟食、飲食經營人員進行督查,對沒有辦理健康證的經營人員,採取上門辦證服務,不符合條件的堅決取締。

(三)、繼續完善城市環境衞生管理制度。對商品市場的環境衞生保持24小時清潔,積極加大環境衞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環境衞生各項規章制度。

(四)、建立綠化帶。對有條件的商品市場要逐步進行改造或創建綠化帶和公共綠地,提高商品市場的綠化覆蓋率。

(五)、切實加強市場內的治安管理。建立羣防羣治、聯防聯動機制,為經營者和消費者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

(六)、建議有關部門對南貿西街馬路市場堅決予於取締。徹底清除城區內的衞生死角,同時就近規劃興建一個農貿市場,以方便這一帶的居民生活。

(七)、建議市政府從每年的城市建設配套費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用於城區商品市場環境衞生的改造和建設。使我市商品市場環境衞生真正有一個徹底的改觀。

【第5篇】經營城市調研報告

按照區委的通知要求,我們組織有關部門對我區經營城市工作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經過認真的彙總和分析,形成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通過認真分析城市建設的新形勢,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經營城市為理念,對構成城市空間和城市功能載體的自然生成資本和人力作用資本及相關的延伸資本進行了積極的集聚、重組和運營,把城市建設由事業向產業過渡,轉變城市建設過分依賴政府,忽視市場作用的現狀,初步探索了一條以城養城,以城建城的新路子。

一是改造環境,樹立形象。採取“大溝通、大協調”的戰略,突出改善環境,完善功能,打造城區新形象。幾年來,共投資25.7億元,建築面積175萬平方米。積極協調市政府投資2200萬元,拓寬了龍永路,投資1.1億元建設了鳳陽橋;與石化總廠協調,共同投資整體改造了南小區平房區,建成了龍化居民小區;與市建築安裝集團公司溝通,由企業自行完成了鳳陽路至煉油廠東大門平房的改造任務;改造了xxx大街、鳳陽路、龍華路、卧龍路、呈祥路、興化大街和東城區外環東路;招商引資開發建設了澳龍小區、久隆園、南美花園、東光小區,為老城區改造增添了亮點;永泉新村和龍府小區的開發建設,進一步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城區內7條主要街路全部亮化、美化,硬化、綠化地面56.1萬平方米,義務植樹69.2萬株,極大地改善了城區面貌。

二是以地招商,以地生財。着眼於長遠的戰略考慮,對規劃用地先行投資,完善基礎設施,將生地養熟,納入政府土地儲備,優化了開發環境。1999年,協調xxx熱電廠投資3000多萬元,將1公里1020熱網管線引至xxx橋頭;xx年,協調市裏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了開發區至xxx橋頭的3公里529引水管線,將龍永路兩側、萬寶工業園區及黎明村等土地運作、包裝成了熟地進行出讓,吸引了澳大利亞澳亞聯合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建設了佔地62.39公頃的澳龍小區。招商引資上馬了投資9350萬元的dop、pu革及服裝深加工項目及投資1400萬元的寶創彩板等一批工業項目,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農民以土地入股,得到了實惠。在xxx鎮向陽村招商引資1.2億元建設的大農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項目,將向陽村9630畝土地出租給開發商經營,農民既是地主,又被聘為產業工人,實現了二次就業,增加了收入。通過一系列的土地運營,有效地籌集了城建資金,加速了城市建設,形成了滾動造城的良性循環。

三是盤活存量,實施城市無形資產運營。盤活城市無形資產,逐步剝離公用事業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以冠名權、經營管理權積極探索投入建設、開發、回報新路子,走出城市建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矛盾的誤區。卧龍路改造工程竣工後,將全長9.2公里的路燈廣告權整體出售,利用所得收益反哺道路的維修和養護;將xxx大街的停車站亭進行整體包裝,準備對外拍賣,從而切實改善了城市建設的投資主體,激活了城市資產。

四是發揮資源優勢,把城市建設項目推向市場。以市場化為取向,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城市資源價值的最大化,大幅度地提升城市功能,帶動整個區域經濟和社會加速發展。1999年,我們將xxx區苗圃、物資站的土地資源置換給中龍園林綠化公司,融資1400多萬元,對鳳陽路、龍華路2.1公里路段進行拓寬改造,彌補了城市建設經費的不足。基礎設施的完善促使了道路兩側的土地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值,商品房銷售價格提高了6個百分點,個體私營經濟從業者增加了300多人。xx年,經過認真測算,將xxx大街繁華地段的檢察院原址開發權轉讓給了xxx工程公司,由他們投資700萬元建設了建築面積7100平方米的商住綜合樓,同時投資450萬元在卧龍路建設了一處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的檢察院辦公樓,既改善了辦公環境,又提升了土地價值,有效地建立了城市建設的多元化投資機制,切實減輕了政府壓力,全力推進了城市建設。

五是政府宏觀調控,推動城市建設產業的健康發展。不斷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加大公房出售,進一步提高房屋租金,鼓勵機關幹部職工購房和集資建房,全面放開了一級市場;加快了房改售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的產權辦理工作,目前已辦理產權1019户,同時不斷加大住宅小區的人居環境建設,有效激活了二級市場。98年以來,全區住宅建設達140萬平方米,住宅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建築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六是挖掘潛能,區域資產得到了合理利用。組織專人對轄區閒置資產、廠房、設備進行了詳細調查,建立了閒置資產檔案,採取網上發佈、舉辦招商會等辦法,使轄區閒置資產得到了合理利用。採取招商引資的辦法,引進大哈大食品有限公司,盤活了乙烯技校閒置廠房1000平方米;引進匯升塑料等項目,盤活薩東工業小區廠房3000平方米。近年來,共盤活閒置資產4000多萬元。通過盤活閒置資產保持了資本的高度活化,優化了配置,加快了資本的聚集、增值,再聚集、再增值的循環過程。

二、存在問題

我區在經營城市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主觀和客觀問題。

1、可支配資源少,導致經營城市受限。我區中省市直企業比較多,且規模都比較大,土地、水、電、氣等資源大部分都歸企業所有,管理上自成體系,可供區裏支配的少之又少。雖然一些企業已經改制,但仍然沒有走上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軌道,計劃經濟氛圍還很濃。在經營城市上,不情願、不主動,總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有時不能按客觀規律辦事,導致資源不能合理得到配置,閒置資產不能上市經營,有些項目只能進行政策變通,經營城市步履堅難。

2、思想不夠解放,導致經營城市不暢。“經營城市”是一個新概念,各級部門、單位短時間還不能徹底擺脱過去計劃經濟的模式,沒有改變以政府作主、財政拿錢的僵化方式,沒有形成通過資本運作,吸引個人、企業、中介組織等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城市發展的思想,單一為了改造而改造,為了建設而建設,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運作的多元化經營城市模式還沒有建立起來。另外,過去企業建設徵用土地時,產生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現在羣眾在思想上有顧慮,在涉及土地等問題時,謹小慎微,害怕失去利益,參與經營城市的積極性不高。

3、事權劃分不明,導致經營城市滯後。在經營城市中,市、區兩級在責、權、利上不統一,作為基層政府缺乏必要的自主權、管理權和經營權,調控能力弱,很多情況看得見,管不着,我區在進行廣告審批、土地拍賣、公開招標等工作時,處理問題不及時、不到位,有時貽誤了工作戰機,基層在經營城市中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三、幾點建議

今後我區在經營城市工作中總的指導思想應該是:以市場化為取向,盤活城市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資源價值的最大化,大幅度地提升城區功能,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社會加速發展。

1、着力創新環境,增強城區整體競爭力。要堅持運用市場手段配置社會資源的機制,以現代化眼光,結合區情實際,進一步加強城區硬環境和軟環境建設,特別要注重提高城市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水平,努力把我區建設成為具有石化城和生態城特色的現代化城區,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客商投資我區建設。一是突出城市建設的生態化。今後我區的城市建設,不僅要從單體建築設計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將住宅、商服等人工建築與園林、綠地等自然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整個城區的發展與北二十里泡、董家泡、三永泡等自然景觀的開發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我區這一濕地資源優勢,在保證濕地蓄洪排澇、調蓄水源和區域性氣候調節能力等系統功能不被破壞的前提下,結合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特點,積極探尋不改變濕地生態環境景觀和功能的多元開發利用途徑,建立xxx特有的珍禽—魚—蘆葦—旅遊為一體的開發模式。二是突出城市管理的人本化。把加強城市管理、深化文明城市建設放在全區經濟的大局來考慮,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不斷優化城市環境,產生綜合效應,贏得綜合商機;以提高市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和文明程度為重點,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使廣大市民在日常文明行為上有一個新的提高。三是突出形象宣傳的的全面化。如果一個城市的知名度不高,就必然缺乏應有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新聞媒介、網絡和招商會等一切機會,加強城區形象宣傳,擴大我區的影響。

2、着力盤活企業,培養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企業是城市經濟的細胞,是市場競爭的主體。要堅持把搞活企業資產作為經營城市的基本着力點。在搞活企業這個問題上,要針對我區中、省、市直企業比較多的實際,牢固樹立“區域一體化”的思想,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妥善處理好執法與服務,服務與管理,管理與發展的辨證關係,把服務貫穿到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尤其是幫助石化企業搞好深化改革,幫助存續企業謀求新的發展,通過有效的服務,實現企業資產的優化配置,擴大本土經濟總量。對區屬企業,通過深化改革、轉換機制,使每一個企業逐步成為產權清晰、政企分開、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市場主體。

3、着力打破所有制界限,努力盤活城市空間資源。經營城市的基本目的是要經營好城市所有的資產。因此,在盤活城市資產的工作中我們要明確這樣一個指導思想:打破一切界限,不分所有制,不分隸屬關係,都是盤活城市資產的範疇。下一步,我們要集中一段時間和人力、物力,開展建築空間、橋樑、公共汽車站廊、路燈等資源的調查,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挖掘和深度開發,進行有形化運作,通過轉讓、拍賣、租賃等形式,使其進入運營狀態,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推介企業產品,增加政府在廣告上的收益。

【第6篇】跨江開發建設城市調研報告

跨江開發建設城市調研報告

有關安徽各地對行政區劃調整的反映較多,尤其是安徽沿江城市對跨江管轄的呼聲都比較強烈。但在國家相關部門對此工作謹慎推行中,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審時奪勢,應首先動輒雙方關係最緊密、相互關係最需要、局勢最緊迫的部位進行區劃調整,解決區域發展的瓶頸和制約。在安徽若干要求區劃調整中,為符合_____近期形成的跨江城市結構需要把長江對岸劃歸_____管轄,應是優先解決的問題。_____是沿江城市中最適合跨江開發 江南建城的城市優勢如下:

一、根據規劃_____的交通樞紐在江南的成分佔多有銅九 安景兩條鐵路和沿江 東香兩條高速公路在兩岸的交通中具有主導地位。江南強大的交通體系能牽動城市的跨江開發。跟此岸形成了對稱關係.特別是銅九鐵路的今年開工極其_____南站在江對岸的擬建,按照專業教材對“城市結構”概念的定義,按照閾值理論,_____正在隨銅九鐵路形成跨江城市結構.

二、_____對岸有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國家表彰的東至沿江防護林、沿着高速公路和鐵路線的萬里綠色長廊所組成的生態網絡做綠色賣點, 況且還有升金湖 大曆山 大王洞 堯渡河漂游 東流古民居 陶公祠等風景名勝給賣點做襯托。

三、_____對岸共對名揚天下的黃山 九華山有利可圖,但需要建設_____(機場)—黃山區—杭州的高速公路:第

一、填補皖南腹心從東到西沒有一條完整通道的空白。第

二、挖掘當地許多偏僻經營困難,但有魅力的景區。第

三、優化安徽南部旅遊體系,一路上分佈着大王洞、秋蒲河漂游、蓬萊仙洞、黃巖山大峽谷、慈雲洞、魚龍洞等景區,只要對着這些景區多開些出入口,擴建,新建鄉村專線就能發揮這一半的效益。並且成為兩山一湖對_____方向的綿延地帶,這樣的綿延鋪到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湖是傳統_____城市八景之一,透過本來就按觀光橋設計的長江大橋,經過_____龍山鳳水的錦繡中,兩山一湖的綿延地帶才告以段落。隨着這樣的地帶,_____納入兩山一湖的結構中,填補兩山一湖無較強城市的空白。有了這一綿延地帶和中心城市,兩山一湖更加豐富和完整。再整和_____腹地的大片旅遊,優化安徽旅遊佈局結構,使安徽的旅遊資源利用達到新的層次。如:通過九華山與司空山通過高速公路的聯繫(需要建設司空山—嶽西高速公路;_____—潛山直通高速),一個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一個是我國禪宗文化及佛教在中國傳播的發祥地,兩者一體的意義發揚出去,這在世界佛教徒心裏將產生多麼崇高的信仰衝動!只要你有信仰你就有到“佛界雙聖地”拜訪的畢生願望!為了使_____(機場)——黃山區更有生命力,必須使該路具有大局觀,進一步加強安徽與浙江旅遊的搭檔,所以該路一定要通杭州! 第

四、九華山、池州、銅陵和黃山區這一大片沒有民航,通過這條路可把_____機場拿出來做到資源共享,同時為扭轉_____機場經營困難增添了市場。這條路的意義發揮其實就是兩岸同一性的表現.

黃山盛景折服天下,引各歷史英傑,期人生顛峯,登黃山,歌“匡神洲”,_____有水聚財的傳統,江對岸有水聚材的條件,黃山“折服”對岸新_____成“聚財”,彼氣息於跨江城市,山水聚財——似實似恍的聯繫,似黃山氣度不可限量,這不是偶然!

四、皖江經濟帶、沿江城市鏈、長江三角州、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洲同出對岸一隅,都為_____帶來的層次豐富,輻射強勁的空間背景, 橫向上眾人熟悉的長江南京—武漢段無大城市,縱向上作為我國東南鄰海地區的武夷山脈—大別山脈分佈着中心有鷹潭、景德鎮、_____等等都不是強大的城市。這兩塊區域的城市都在江南,_____既要挖掘長江下游西部中心的潛在功能,又不能忽視發揮東南鄰海北大門的特點,只有到“羣眾”中去。

五、從歷史上和人文上看,_____彼岸和此岸本來一家,相互因緣約定俗成,長江所有城市都在江南所塑造廣泛的人氣跟_____局部的人文強權具有密切的交配功能. _____居民一半土生土長,一半是從江西波陽遷徙過去。長江兩岸,共同形成了“古皖文化”,_____在同徽州的搭配形同了“安徽”二字及其深遠的意義。在中國鉅變之交時,許多開創和“中國第一”與人與事同這裏有關,_____在中國歷史上成為了承接古中國文明與現代中國文明的先列城市。在中國革命史上成為了推翻中國封建社會的先烈城市。兩岸地緣人文的特殊性使孫中山在《建國方略》和《建國綱要》上,把_____規劃成長江兩岸、人口百萬的雙聯市。在當今兩岸雖不是同一隸屬,但區域佈局未有變動,_____的中心地位無人撼動,並且隨着交通和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向,兩岸的同一性、_____對雙聯城佈局的需要只會加強。

六、從目前現實上看,南北岸大橋經濟區超過預期的開篇業績,得益於長江南北的樂觀的相互搭配前景.長江大橋是兩岸的概念相互搭配中的具體體現,一開工就對雙方發揮了超過預期的帶動功能.充分展現了兩岸搭配超前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岸大渡口鎮劃不了_____的情況下,該鎮憑着一鎮之力,建起了工業園區。截至20xx年 10月26日,大橋南岸入園企業共20餘家,引資協議總額2.2億元,已到位資3180萬元,完成投資額2130萬元。其中核心企業利民小區房地產開發、東至乘風藥業有限公司、瑞豐農副產品加工總廠、兆豐織物有限責任公司、匯豐公司、國興服裝製衣公司、自強服裝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已落户園區。紡織服裝小區、生態高新農業小區、藥業小區、建材小區已具雛形。據初步估算,20xx年園區工商企業將實現產值1.2億元,創利税250萬元目前進入徵地籌建階段總投資6500萬元的兆豐工業園和投資規模達4500萬元的中韓金任高新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已正式簽約,也已進入論證籌資階段;康賽制藥有限公司,大聯圩萬畝連片水產養殖、皖新高科技生物有限公司、銀林娛樂城等極具潛力的項目也正處在洽談之中,不日將落户工業園區。截止10月20日,工業園區簽約和在談項目總投資額達1.5億元。由此可見當行政區劃的隔閡消除,大渡口投入_____的懷抱,會有更大的作為.

七、_____城區目前面臨在江北沒有理想空間擴展的難題。受自然地貌約束太厲害,被山、河、江、湖一層又一層的圍困:城西有石門湖、皖河、七裏湖及層層高山。城北有大龍山、石塘湖、破罡湖、白澤湖、菜子湖、白兔湖。城南和城東都有長江阻隔。這些湖和山都很大,平均都相當_____整個城區大,有得大於數倍!此外,還受到歷史人文的約束如:西有石化廠、北有飛機場、東有大電廠。只有江對岸有理想的空間。

在南北歸屬上,東至縣和貴池市西南應歸_____,把東至歸_____的理由是:_____人大代表聯名向上級建議東香高速公路在走向上採用第二種方案:偏離_____和大渡口,在望江華陽——東至官港的走向間架設_____長江公路二橋,這樣就能縮短75公里的路程。如獲通過,華陽對岸可能設銅九鐵路二級火車站。使這一塊自然興鎮,帶動華陽一南一北自然組合,有望在若干年後成“市”成為皖江第六市,這對皖江區域經濟的佈局有重大意義。這樣一來_____與東至的關係是全方位的。

把貴池西南歸_____管的理由是:一級的_____火車南站應該確定在此地。此地位於_____、東至、貴池、石台交界處,同“兩山一湖”不到一個縣的距離。南站在此有利於池州大部、黃山區北部和全_____腹地這三大片的人流、物流在此集中最大餘地的發揮銅九鐵路的效應。有利於相關地區發展大物流,大商貿、大城鎮。此地內外分佈着三處以上很有魅力但偏僻經營困難的旅遊景點,六處以上的礦產及化工原料基地。本身又是傳統農業區這為發展大旅遊、大工業、大農業副產品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如何利用這一優化的結構,同時消除社會資源配置分散的消極影響。我認為應該確定增長極把優化機構的一切資源集中在一處。既對應_____在長江流域大局觀,又對應池州內在特點,因此這個增長極首當大渡口。因為江北自然、人為的阻力因素太強。但區域發展和歷史意義又要求_____更大的作為,更廣闊的城市載體,不排除_____發展和成分的比重上向江南轉移,主次上出現南北顛倒的可能性。

商品流通和搶入市場一般從一級城市到二級城市,但是有個別的二級城市,它離一級城市偏遠處於一級城市強勢的空白,本身具有規模可觀的輻射腹地和人文強權.而且還具有腹地之外大局觀的咽喉區位所造就的對一級城市反滲透能力.再按照商品從一級到二級城市的涉入就不划算了.找這樣的二級城市打開廣大的市場,再向其他二級城市甚至一級城市涉入,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青睞._____就是這樣的二級城市,從大別山--黃山這一廣大的區域是一級大城市強勢外的空白,_____是這裏的強權城市,處於長江下游西部中心和東南鄰海北大門兩面逢緣的咽喉區位.對其他二級城市和一級城市具有反滲透的條件.人文強權支配着該區域人民生活中外出購物 消費 行為活動里約定俗成的習慣和傾向.商品隨其擴散而搶駐市場.市場越大涉及的範圍越廣在這裏投資成本就越低,反饋的效益越高..好好利用能成為_____跨江開發,江南建城的元素.

多年以來,_____的環境很封閉,沒有針對性的交通樞紐命脈,民間資源剛剛胚育.貧困的包袱又很重,區域優勢無從發揮.象開發區在_____經濟那麼困難裏,形勢那麼嚴峻下,對外招商基本停滯,但仍然頑強的生長着,取得了不俗的業績.*的就是_____自力更生 區域自然發育功能.

現在環境寬鬆了交通樞紐也快有了 民間資源有了初步積累形勢改觀了還沒兩年,_____完成了1996年和20xx年5月兩次的城市規劃.需要_____探索新的規劃指引,城市空間的拓展和空間資源產生了結構性矛盾。需要_____開闢新的途徑。目前,_____開發區三期41平方公里已經浮出,但這個三期區域處在最封閉的自然環境中,受到制約很大,它的東和南被長江所包,北面是比全城區還大的破罡湖,西面是以大電廠為核心重工業區,_____要重新打造具有長江流域大局觀的新招商平台,帶動_____開發區步入國家級行列(_____開發區在安徽省級開發區中一直位列前矛),要帶動_____崛起,需要這個部位有相應具有長江流域的大局性,能把握長江的咽喉。然,如此封閉的環境的部位怎能成為趕超的先鋒,開放的平台去指引比它更開放的_____部位更有作為呢?無奈,_____隔江區劃所限,只能如此!

呼應上海,把_____作為長江流域擴展的第一平台,對廣大區域總體的覆蓋對南京 武漢 合肥 南昌反滲透是效益高成本低的選擇和兩地搭配,_____跨江開發會使上海帶動長江三角洲達到擴張的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