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調研報告:在“百千萬工程”中充分發揮村(社區)能動作用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9W

調研報告:在“百千萬工程”中充分發揮村(社區)能動作用

調研報告:在“百千萬工程”中充分發揮村(社區)能動作用

為助力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調研組聚焦“如何在‘百千萬工程’中充分發揮村(社區)能動作用”,選取3個典型村、兩個典型鎮的4個代表村居,以及2個特色村開展了實地調研,認真分析當前村(社區)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中的經驗和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一、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鄉村發展缺乏系統謀劃,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單一。浙江“千萬工程”成功的最大祕訣,在於始終堅持規劃引領、統籌推進、一張藍圖幹到底,對於一個鄉村而言,要想振興就必須科學判斷鄉村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而規劃先行、分類指導,促進鄉村發展。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思路與市高質量發展要求不匹配。從1980年到2022年,我市農村集體總資產從23.2億元增加至2508.9億元,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純收入從3.45億元增長到232億元。在農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村級產業園品質普遍偏低。目前全市鎮村產業園大多為八九十年代建設的舊廠房,零星散佈在各個村(社區),這些村級工業園土地利用效率低,空間佈局不盡合理,設計和建設水平低,管理缺位,與近年深圳等地轉移的高新技術企業需求不匹配,缺乏競爭力。村(社區)推動村級產業園轉型升級意願不強。村(社區)在推動村級產業園轉型升級時面臨企業租金賠付、企業整體外遷或者部分業務外遷等情況,村集體短期利益受損。再加上目前經濟環境下行壓力不斷增大,招商引資存在困難,導致相當一部分村(社區)不願意推動村級產業園轉型升級。集體資金配置路徑狹窄。目前我市村(社區)的集體閒置資金大部分是放在銀行吃利息或投資理財,近年來,受銀行存款利率持續降低、銀行理財產品規模收縮、村組資金投向實體經濟存在障礙和基層幹部理財意識不強等影響,各村(社區)資金組合不合理、投資融資渠道較缺乏的問題日益突出。

(二)村(社區)人居環境品質不高,基層治理能力未能完全發揮。村(社區)村容村貌成為突出短板。村容村貌問題突出。相當一部分村(社區)建築密度極大,密密麻麻的出租屋高矮不一,低矮鐵棚廠房隨處可見,生活生產空間相互交錯,公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村(社區)環境品質與“雙萬”城市地位和形象不匹配。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儘管大部分村(社區)均已意識到高品質人居環境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但在優化完善公共配套過程中還存在困難。特別是在資金保障方面,隨着市鎮財政反哺農村涉及生態宜居、民生保障類項目的財政力度逐漸下降,村(社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完善公共基礎配套設施的資金較為缺乏。村(社區)基層治理能力還有提升空間。得益於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發展,我市的村(社區)積累了深厚的經濟實力,有能力承擔更多社會管理和服務責任。然而,調研發現村(社區)基層治理能力有待提高。服務職能沒有充分發揮。目前仍有部分村(社區)在社保、就業、教育等涉及民生的政務服務不足,衞生黑點、交通堵點、安全隱患點依然存在,村民獲得感幸福感不高。村民管理方式單一,共建共治機制不完善。部分農村幹部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充分調動村民參與建設的積極性,村民的權利被弱化,村民很少提出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外來人員參與度低。

(三)村(社區)頭雁效應不強,人才儲備不足。村(社區)頭雁作用發揮不明顯。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工作實踐的能力不強,面對新形勢、新問題,特別是對當前重中之重的土地徵遷、綜治維穩等問題眼界不寬、思路不清、辦法不多。受學識、思想和能力限制,有的村幹部甚至是村書記發展觀念滯後,缺乏帶領鄉親推動村(社區)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手段。比如,在與個別村兩委幹部座談中,當被問及是否有本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好思路時,村幹部均表達了“建廠房收租”的強烈意願,發展思路還停留在“舊時代”。缺乏高素質專業人才支撐。村(社區)工作隊伍缺乏人才。村(社區)“兩委”幹部中年輕幹部佔比不高、平均學歷不高。另外,專業型幹部缺乏,特別是在規劃建設方面,導致部分村(社區)部分規劃、建設和治理相對無序。村(社區)引才聚才留才能力不足。部分村(社區)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教育資源相對缺乏、人居環境相對較差等原因,難以吸引優質企業和高端人才。

二、工作建議

(一)堅持規劃引領,優化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加強頂層設計,做好鄉村規劃編制和實施監督,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建議按需務實編制村莊規劃,堅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當地土地資源、傳統村落、道路交通、公共基礎設施等資源配置,緊密結合全市村(社區)的地域分佈、產業發展、村容村貌、風土人情等特點,科學編制各村(社區)規劃。各村(社區)規劃一經批准,必須嚴格執行,明確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有序推進鄉村規劃落實。整合連片資源,推動村(社區)產業轉型升級。要轉變發展觀念,引進專業團隊,整合資源,盤活低效存量資產,推動村級產業園轉型升級。比如本次調研的洪梅鎮河西片區,以土地整合、園區統包管理為抓手,統籌村組連片資源,打造高新品牌園區,再通過建設可分割的高品質工業安置房補償給村(社區),推動村(社區)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土地資源資產化、資本化運作模式。各村(社區)要深入研究、研判新政策,大膽探索土地資源資產化資本化的運作規律,爭取搶先佈局,佔得先機和主動。比如,以村集體自改的方式啟動第三工業區老舊廠房改造,分步建設潢湧智造產業園,通過主動將集體土地轉國有,從銀行獲得長期低息貸款,降低村集體資金壓力。探索多路徑壯大集體資產。市鎮層面,建議市層面牽頭組建集體經濟發展戰略諮詢專家庫,有需要的村(社區)可聘請專家或者專業團隊為各村(社區)發展把脈開方,“一村一策”制定發展模式。研究建立集體資產投資風險補償機制,引導集體資金積極參與城市建設投資,形成示範效應。比如率先建立股權投資風險補償機制,每年給予年化利率1%且不超過100萬元的扶持,扶持期限最長5年。對發生投資損失的,一次性給予實際投資損失50%的風險補償,最高不超過300萬元。村級層面,探索村辦企業推動集體經濟發展。比如,在改革開放後一度受制於交通、供水供電等因素無法招到投資,該村幹部及時轉變觀念,通過村集體自辦企業,熟悉市場運作規則,樹立現代企業管理意識、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如今,村集體經濟連續多年位列三甲。通過引進高素質專業團隊和人才對集體資產進行資本運作和管理,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比如,通過引進高素質專業團隊對集體資產進行資本化運作和管理,通過投資多個大型項目獲得穩定的分紅和物業返還,使集體經濟進入良性增長循環,目前該村集體資產高達97億元。

(二)多措並舉推動人居環境品質提升,構建科學高效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加強政策保障,充分調動村(社區)人居環境品質提升積極性。以獎代補,由各鎮(街道)牽頭研究出台村(社區)人居環境提升專項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每年組織評選村(社區)人居環境提升優秀獎,並安排專項財政資金進行獎勵,以鼓勵、引導村(社區)積極提升轄區人居環境品質。加強農房風貌提升,建議由住建部門牽頭設計的各具特色的農房樣式,引導羣眾主動參與裝點改造自建房屋,對村民主動進行農房外立面改造的予以獎補、補貼或貸款貼息;加大綠美鄉村建設力度,村(社區)要利用水邊路邊多種花草美化環境;大力宣傳家園意識,充分調動村民參與積極性,主動打造美麗庭院、美化房屋周邊;對於有條件的舊村莊,可以探索引進有實力的運營商統一規劃、統一改造、統一管理、統一運營,打造特色精品區。凝聚治理合力,挖掘村(社區)基層社會治理潛能。市鎮層面,可考慮打造智慧治理平台。建議市鎮牽頭開發村(社區)智慧治理應用,通過技術手段提高基層治理效率,降低基層治理成本。比如,大嶺山鎮充分運用鎮智慧城市運營中心的“數字底座”,全面強化基層治理網格化管理,推進黨羣服務網、城市管理網、綜治維穩網、治安巡控網等“多網合一”,深化“網格化+城市智腦+大綜管”建設,提升對基層治理的信息監測、研判分析、輔助決策能力。村級層面,以網格化治理為軸心,充分整合行政人員、行業和社會組織、志願者、村(居)民參與,拓寬社會治理格局,探索共建共治社會基層治理的新路子。如東坑鎮成立“紅格善治”微網格工作隊,在全鎮132個微網格上建立黨小組,每個黨小組由一名駐村單位的中層以上機關黨員擔任組長,形成網格長、微網格黨小組組長、微網格網格長、宣傳專員和基層治理員多方合力的微網格工作體系。着力講好本外人口融合治理故事。要加強文化引領。強化文化陣地建設,開展好的文化活動,推出好的文化作品,比如可以通過傳統風俗搭橋、新時代風尚鋪路,構建良好的“本外人口”溝通交往氛圍。調研組發現,大部分幹羣關係較好的村(社區)都很注重本地區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例如:祠堂文化和龍舟賽、莞香文化、歷史展覽館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轄區內羣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另要做好共建共享工作。比如鼓勵在集體產業用地上建設公租房,既可以保障本村居民的長期收益,又為外來人員提供安居樂業的優質空間。加大村一級公共財政投入,穩步推進外來人員在當地的醫療、教育、養老、文化等社會保障與公共服務的平等分享,逐步消除福利保障供給上的差別。探索創新多元協同共治新模式。如橫瀝鎮以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為平台,近年來打造了一批優秀社區治理共建項目,並將項目資源下移到基層村(社區),通過實施“社區營造”“邊角花園”“益企啡吧”“粵心安”等項目,帶動黨員、羣眾、志願者、企業員工等本外多元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三)發揮“頭雁領學”作用,加強人才培育和儲備。完善學習機制,更好發揮村(社區)頭雁作用。要對照先進理論,系統全面學。開展先進政治理論學習和省市“百千萬工程”文件精神學習,充分運用線上線下多種形式,把理論學習覆蓋到每一個黨員、幹部,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要對標先進經驗,多走出去學。要多組織基層兩委幹部特別是村(社區)書記到省內外先進地區(如浙江“千萬工程”示範點)實地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做法,進一步開闊視野、比學趕超;積極開展村(社區)“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先進示範地區負責人分享經驗、參與交流、促進提升。加強村(社區)人才吸引和培養工作。鎮級層面,可設置合理的選拔機制,考察選拔一批學歷高、能力強的年輕幹部充實村(社區)工作隊伍,科學制定晉升渠道,拓寬發展空間。比如大嶺山鎮為加強村級幹部隊伍建設,制定了“青苗計劃”,由鎮委統一招考,每村(社區)配備2名30歲以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本村户籍人員,由鎮委統籌培訓學習、跟崗鍛鍊、師徒帶學等一系列培養措施後到村工作,在各自崗位發揮了重要作用。村級層面,要注重人才的吸引和培養,講好本土故事、吸引人才返鄉,村(社區)要積極動員鄉賢特別是鄉村企業家和從本土走出去的高素質人才以各種方式參與家鄉百千萬工程建設;搭建更多人才成長基地,將更多村民培養成高素質人才,從中培育鄉村工匠、農民企業家、鄉創客,壯大村(社區)人才隊伍。比如,大力支持本村村民進入村辦企業工作,從中鍛鍊、培養出一批肯幹、能幹的優秀人才,在村企和村委中發揮重要作用,有效帶領村民不斷髮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探索村(社區)人才定向培養機制,加強與理工學院、大灣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高校的聯動,聯合開設管理、經濟、鄉村振興、公共服務等相關專業,進行在職村委幹部學歷提升,或者通過定向招生方式選拔培養後備村幹部人才;探索與本地企業構建人才培養合作機制,搭建平台,通過參與經營管理促本地青年人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