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信用社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49W

農村信用社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調研報告範文

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調研報告範文

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如何發揮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是銀監部門關注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擬從為“三農”服務的要求來探討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向的問題。

一、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歷程及其評價

我國農村信用社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農村信用社組建和發展階段(1951-1959),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質。二是反覆和停滯階段(1959-1980)。農村信用社下放給社隊,成為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村籌資和分配的主要渠道。三是農行代管階段(1980-1996)。信用社歸農行管理,兩套編制,兩本賬薄。農村基層信用社入股組建縣聯社,信用社與縣聯社為兩級法人體制。四是1996年至今。1996年信用社脱離農行,開始恢復合作金融性質。1996年8月,國務院發佈《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農村信用社正式脱離與農業銀行的行政隸屬關係,逐步改變為“農民自願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服務”的合作金融組織,並由中國人民銀行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理順外部關係、明晰產權、強化內部管理的改革。

從1996年以來迄今為止的改革實踐看,我國信用社有三種形式:農村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信用合作社。儘管農村信用社經過一系列改革,但無論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合作制銀行,還是信用合作社,離完善的產權制度仍有一定距離。縣聯社統一法人形式,沿襲了原有的信用社產權結構特徵,仍存在所有權缺位的問題,民主管理有名無實,成立縣聯社統一法人,使信用社離農民越來越遠,對信用社的參與程度越來越低。在信用社擴大規模和信貸業務高度專業化以後,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加難以實現。在省聯社與縣聯社之間,在組織形式上,省聯社是行業自律組織,承擔着規範與管理縣聯社的職責,而實際上,縣聯社是省聯社的股東,作為一級法人,它有合法經營的自主權,省聯社對縣聯社的管理成了法人管法人,會出現縣聯社不服管的局面。就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説,募集的股本中,中小股東所佔股本比例太小,而法人股東尤其是政府股份佔較大比例,可能造成內部人控制或者是政府對信用社的行政干預,為信用社偏離其經營目標埋下了隱患。合作制銀行的改革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合作制中,自然人股東多,股本小,農民的無知和對合作社的不關心,使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無法落實。而且,一人一票的表決方式,使大股東也沒有對合作銀行的實際支配權,而成了行長説了算。

二、農村信用社改革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農信社交由省級政府管理,使地方政府與信用社的關係從行政干預到對其負責。

農村信用社交由省級政府管理,一方面有利於落實管理責任,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幫助農村信用社改善經營和發展業務;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管理信用社後,直接承擔了信用社的盈虧責任,這樣,地方政府會加大打擊逃廢信用社債務行為的力度。這樣,就能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營造地方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事實上,由於充分調動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地方政府更加重視和支持信用社的發展,各地紛紛出台了支持本地信用社發展的政策措施,信用社的經營狀況開始得到改善。

2、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的建立有利於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在經濟發達地區,二三產業迅速發展,農業產值和農業就業的比重都日趨下降,農村信用社作為一種合作金融組織,逐漸失去了服務對象。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及民營企業發展所需資金量大,信用社已不能滿足其需要,所以,成立股份制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3、成立縣聯社統一法人後,能更好地支持縣域經濟發展。

農村信用社成立縣級統一法人後,農村信用社加強了管理,節約了成本和費用,資金調節能力增強,業務範圍得到擴展。同時,由於税收減少及一些優惠政策的實行(無息再貸款,呆壞賬分期進入成本核銷,成立信用社風險補償基金),使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增強了,信用社有更多的資金用來支持農村經濟發展;成立縣級統一法人後,授信額度增大,農業產業化經營所需的較大額度的資金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滿足;由於統一法人後,縣聯社統一提取準備金,統一核銷呆壞賬,過去的風險社支付壓力減小,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更有可能得到金融支持。

(二)不利影響

1、農村信用合作社自身發展的需要使其偏離合作金融方向。

我國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低,資金投入不足,資金回報率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總的方向就是要增加農村資金投入,建立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完善的金融體系。信用社作為農民的金融合作組織,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承擔着為農業、農民、農村服務的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農業是弱質產業,自然災害風險和市場 風險都很大,比較效益低,如果信用社的資金大量投入農業,必然造成資金回報率低、回收難。信用社改革後,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組織,信用社自身的發展無論從其本身吸收股本、擴大規模,還是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經營風險來看,都不願意把大量資金投入農業領域。所以,農村信用社有着烈的離農傾向。出現了中央要支農、地方要發展、監管部門要防範風險、農信社要生存的矛盾。

2、信用合作社資金非農化傾向。

目前,我國以合作制形式存在的農信社大多有着大量不良資產,虧損嚴重,資不抵債。鑑於信用社經營資產不良狀態,沒有人願意入股。而且,落後地區的農民相當貧困,很少有貨幣財產,靠他們入股集資,是達不到開辦農信社的標準的。落後地區,有錢的人不需貸款,不願意入股信用合作社;無錢的人想貸款但沒有錢入股。這就決定了農村信用社的資金籌集只有走股金資本化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補充資本金,維持信用社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出現了合作金融的性質與股金資本化之間的矛盾。在資金的運用上,成立縣級統一法人後,縣聯社與基層社的權力配置發生了變化,基層社的經營自主權變小了,原來,基層社可以根據本地情況,確實貸款的對象、期限與額度,現在,受到縣聯社的制約,對要地急需資金的農户和經濟組織難以及時給予支持。基層社的貸款授權一般在10萬元以下,對農户小額信用貸款最多也不超過5萬元,對最大的一宗客户貸款餘額不得超過信用社資本總額的30%。那些最缺資金的農户和企業得不到及時的資金支持。所以,信用社資金籌集與使用都有非農化傾向。

3、地方政府管理導致行政干預信用社發展。

省級人民政府要堅持政企分開的原則,對信用社依法管理,不干預信用社的具體業務和經營活動,不把對信用社的管理權下放給地(市)、縣、鄉政府。實際上,在地方政府有管理權的情況下,信用社的人事權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要保證其不對信用社進行干預是非常困難的,農村信用社很容易成為地方政府的第二財政。因此,信用社的新一輪虧損及金融風險無法避免。目前,我國各級地方政府財政吃緊,債務纏身,所以,大有挖東牆補西牆之勢,儘管他們也知道信用社的虧損再也不可能再由中央政府埋單,但在情急之下,也管不了那麼多,畢竟發展是第一要務,不投資哪來發展?哪來gdp增長?而且,在當地出現社會穩定問題時,就更管不了將來的虧損,將來的問題只有留待將來慢慢去解決,他們必須利用手中的權力來解決目前的問題。在經濟發達地區,財政狀況要好些,籌集資金也相對容易,這些問題還不明顯,但在落後地區、貧困地區就十分嚴重,因為除了信用社有可挪用的資金外,地方政府沒有別的渠道來解決燃眉之急。

三、以服務“三農”為導向,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

農村信用社作為由廣大農民羣眾自願入股組成的金融組織,根在農村,在農民。解決好“三農”問題,既是農村信用社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又是黨和國家賦予農村信用社的重要社會職責。50多年來,農村信用社對農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而今已成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和聯繫農民最好的金融紐帶,成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農村信用社必須把自身發展同做好支農工作、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村居民非農化、農村勞動力轉移等新情況結合起來,依託政府組織,發揮自身優勢,找準支農着力點,創造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點。

(一)轉換農村信用社的營銷理念,積極探索為“三農”服務的新方式。

近年來,農村信用社發展較好的省份的共同點在於,在經營中能真正立足於“三農”,端正經營方向,對支農方式進行創新,積極拓展農村信用社的發展空間。各地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實際,要求選擇不同的服務方式,因地制宜地確定各地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投向、貸款方式、對農户的授信額度,積極探索金融支持農村生產力發展和為廣大羣眾根本利益服務的新方式。首先,應該準確把握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按照優先“三農”的原則有效配置信貸資產。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應優先用於滿足農民種養業的有效資金需求,剩餘資金主要用於支持農民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等多種經營活動,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確有富餘的,可適度支持轄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有銷路、效益有保障的中小企業。其次,要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變化的新特點,制定分類指導措施,創新支持方式。如對符合貸款條件的種養大户、品牌農業、產業化組織、個私經濟組織,可以分別實行支農信貸卡、聯保貸款、一次性貸款授信、評優授信等方式,確保信貸支農。第三,應根據經濟變化的新需求,強化服務功能。如創新貸款品種、增加服務手段、轉變服務方式、提供市場信息等。第四,加快改革步伐,突破機制障礙。通過加快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的改革,確保內部機制改革和扶持政策逐步到位;通過建立約束與激勵機制、內控機制、創新信貸管理機制等,提高農村信用社的服務效益、管理效益和經營效益,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二)立足於發揮自身優勢,實現業務創新和內部管理的突破。

1、要繼續重點發展傳統業務。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人緣、地緣、點多面廣的優勢,實行全員營銷。狠抓存款,壯大資金實力。盤活貸款存量,創新貸款業務。堅持走以“農”為本,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户、農業產業發展的“特色”路線。

2、要在拓展中間業務方面尋求突破。進一步增強和完善信用社服務功能,充分發揮信用社在農村和城區的網點優勢,積極爭取開辦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委託業務和代收代付業務,有計劃、有系統地開展宣傳營銷活動,向社會推介服務項目和業務品種。加快農村信用社電子化建設,形成完備的支付交易結算系統和金融信息系統,為中間業務發展創造技術和信息條件。

3、要在加強內控建設與執行方面有質的轉變。要強化內部控制措施,使內控真正成為農信社內部管理的重要環節。

4、要培育有理性的控制權代表——農村信用社分散股東的代理者——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是一個專家化的羣體,代表農村信用社的自然人投資者行使資本經營權或所有權,一是有能力參與公司治理,可以克服農村信用社眾多單個自然人股東行權能力不足或無行權能力的問題;二是機構投資者集農村信用社眾多小額投資者的資本,股權集中度較高,也具備參與農村信用社治理的條件。因此,可以認為,農村信用社領域機構投資者的出現,將是農村信用社內部治理的歷史性轉折。

(三)做大作強農村信用社必須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是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明確發展思路,加快縣域和農村經濟發展。應從區域優勢、資源優勢、比較優勢着眼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綠色農業,支持農產品深加工、精加工,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拉長農村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壯大農村經濟。從發展生態旅遊業,支持小城鎮建設入手。引導農村信用社資金與農業科技、市場信息相結合,為農村信用社資金投放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

二是要積極支持農村信用社做好增資擴股和壯大資金實力工作。地方政府應加強協調和指導,出台相應措施,引導和鼓勵農民、城鎮居民、工商企業、民營資本等民間資本投資農村信用社,以不斷擴大農村信用社資金實力,為加大信貸“支農”力度提供資金保障。

三是要大力整治信用秩序,培育和建設良好的信用環境。要把信用環境納入打造誠信政府這一系統工程,像抓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工程那樣,積極推動創安工作,深入開展創建信用鄉(鎮)、信用村活動。把打擊逃廢債務、保護債權納入創建農村信用工程,凡涉及到農村信用社債權的企業改制,相關農村信用社要參與企業改制全過程,防止企業在改制過程中懸空金融債權。要抓住源頭治理,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協助農村信用社清收地方政府及村、組貸款和縣直單位幹部職工的逾期拖欠貸款,對蓄意不還的“釘子户”進行懲戒,以良好的信用環境為縣域金融保駕護航。

【第2篇】農村信用社縣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農村信用社縣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為防止經濟過熱,防控通貨膨脹,協調經濟轉型,今年國家實行了穩健的貨幣政策,在與上年相對收緊的貨幣政策下,就農村信用社如何支持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筆者深入到河北省豐寧縣農村信用社進行了調研。

一、面臨的挑戰

從經濟形勢看,早在去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這意味着金融危機後實施的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將正式轉向穩健的信貸政策。隨着央行多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意味着中國貨幣政策的收緊操作已經到來,信貸收緊、利率上調導致金融機構貸款受限。從競爭形勢看,近些年來,我國金融業發展迅速,股份制銀行紛紛跨域經營、增設網點,各家銀行都在產品服務、營銷機制上下功夫,大中城市的金融市場競爭白熱化,縣城金融市場競爭不斷升温。從全國看,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城鎮化率越高的地區,農信社的市場份額越低。隨着經濟不斷髮展,城鎮化也不斷髮展,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市場“老大”的局面將受到嚴重衝擊,這對於農信社的信貸工作是嚴峻的挑戰。從豐寧縣情看,豐寧地處冀北,集老、少、邊、窮、壩於一身,是國家級重點扶持貧困縣。全縣經濟總量小,綜合實力弱,經濟欠發達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還比較低,農民增收、財源增長、城鄉統籌等都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大量的信貸資金支持。加之,豐寧被河北省列為環首都綠色經濟圈14個縣之一,一批重點企業和項目將落户豐寧,並開工建設,隨之而來的是資金需求量進一步加大,信貸供需矛盾增加。

二、採取的措施

在國家由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的貨幣政策情況下,為確保全縣“三農”貸款需要和縣域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該聯社積極採取措施籌集信貸資金,想方設法增加信貸投放。一是千方百計組織存款,壯大信貸資金實力。截至6月末,該聯社各項存款餘額達到25.85億元,比年初增加3.32億元;

二是深挖內部資金潛力,大力清收和盤活不良貸款。清收不良貸款是增加信貸投放的有效途徑,年初開始,聯社就牢牢抓住這項重點工作不放鬆,制定了嚴格的目標考核辦法和責任追究措施,實行領導帶頭,部室包社和全員清收等多種措施,使不良貸款大幅下降,截至6月末,已收回不良貸款7794萬元,比年初下降51.17%,所收回資金全部再次用於支持當地“三農”生產;

三是積極爭取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彌補支農缺口。聯社在深入調查掌握支農貸款需求的基礎上,為確保春耕生產貸款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資金需求,4月份向人民銀行借入支農再貸款1.2億元,緩解了信貸規模和資金的雙重壓力。

四是準確把握信貸頭寸,用足、用活、用好信貸規模。該聯社認真做好全轄每一天的貸款發放及回收情況的摸底統計工作,做好轄內貸款規模的調劑,確保每個月的信貸規模既佔滿又不超,杜絕了農户借不到錢,信用社貸款規模又佔不滿的問題,使有限的信貸資金髮揮出了更大地效益。

五是拓展貸款方式,方便客户借貸。他們採取農户小額信用、農户聯保、擔保抵押、公司+農户、公司+農户+訂單、農户貸款企業擔保等方式的信貸“套餐”,客户符合哪種貸款方式,他們就採用哪種方式放貸,對種植大户和農業重點龍頭企業,採取幾種貸款方式並用的形式進行支持。

三、取得的成效

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確保了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資金需要,截至6月末,全縣信用社已累計投放各項貸款9.86億元,同比增加3.83億元,增長62.3%。首先是保證了備耕春耕生產的資金需要,為不失農時地做好備耕春耕生產貸款發放工作,凡是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業生產所需貸款及時足額發放,突出支持種植大户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真正使有貸款需求的農户及時借到了錢、種上了地。入春以來,該聯社已投放備耕春耕生產貸款2.4億元,確保了備耕春耕生產的貸款需要。

二是確保了全縣農業戰略性調整,使農業產業新格局初步形成。在保證糧食生產貸款需求的前提下,投放貸款2.2億元,突出支持蔬菜種植和肉類生產,加快了112線設施農業產業帶建設,年內新增冷棚350個、日光温室150個、蔬菜恆温保鮮面積4000平方米,全縣13各鄉鎮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8畝;使鳳山鎮、五道營鄉和土城鎮的集觀賞、採摘等於一體的設施農業、觀光農業的產業園區建成;年內新增肉牛規模養殖場10個,標準化雞舍400個,實現肉牛存欄16萬頭,年出欄肉雞1200萬隻。

三是促進了農村信用共同體建設。投放貸款 2.2億元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户形式的信用共同體建設,新增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累計達到4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50家。四是推進了首都綠色經濟圈建設 ,使“一城、五區、八基地”建設步伐加快。貸款1.1億元,重點投向五區和八大基地建設,通過主打“一主兩翼”、休閒旅遊這“兩張王牌”,使農業觀光基地、有機食品基地、園藝花卉基地、休閒度假基地初具雛形。同時,圍繞京北第一草原、洪湯寺温泉峽谷、白雲古洞等景區,扶持建設採摘園、家庭賓館、馬隊等鄉村遊項目,特別是貸款300萬元加快了“京北第一草原”大汗行宮建設,提升了豐寧旅遊的品位和檔次。五是確保了民營企業貸款需求,使民營經濟成為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優先滿足優質重點客户資金需求,貸款1.96億元重點支持了順達、宏達和翱翔等一批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大量的信貸投入,促進了縣域經濟發展,截至6月末,全縣實現財政收入55237萬元,佔全年預算任務的87.68%,同比增收26844萬元,增長94.54%。

【第3篇】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調研報告

摘要農業作為我國重要的三大產業之一,再我國國民名經濟的發展中有着重要的主導作用,它是實現另外兩大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為了促進農業的發展,國家採取政策及時調整我國的產業結構,大力實施“三農”政策,以保證農業的順利發展。但是在三農政策實施的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阻礙着農業經濟的發展,而農村信用合作社在三農政策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銀行、三農、途徑

“三農”指的是農村、農業和農民,由於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三農問題能否有效地解決關係着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情況。解決各地區的三農問題需要各地部門的共同合作才能實現的,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商業銀行)作為當地的金融機構,應該發揮本身的經濟職能,以更好的開展服務“三農”的工作。

一、“三農”問題阻礙農業發展

三農問題的解決關係着我國經濟發展的全局,其包含了很多複雜的內容,解決好三農 問題必須要對它有深刻的瞭解,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從根本上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的國民經濟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下面具體分析我國所面臨的“三農”的含義:

(1)農村問題。農村問題主要指的是農村户口、農村經濟和農村土地問題。目前我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農村人口統計不清楚,户籍制度的實施工作效果不理想,使得很多農民的户口定位不準確。而農村經濟方面,由於地理位置存在差異,交通的不發達,以及市場的狹窄等原因造成農村地方經濟發展緩慢,造成城鄉經濟差距逐漸增大,最終出現兩極分化嚴重的現象。土地使用權則關係到農民的正常生活情況,一些偏僻地區缺乏管理分配意識,對我國的土地分配製度不熟悉,使得農民的土地使用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削弱了農民建設農村的積極性。

(2)農民問題。農民問題具體表現在農民缺乏科學文化知識和經濟負擔過重兩大個方面。我國多數農民存在着文盲的現象,缺乏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帶來的問題是農民活動的不科學性,農民在進行農作物種植時不能很好的利用農業知識來進行農作物的培養,這就影響了正常的收穫產量。其次,文化素質的缺乏使得農民的勞動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近年來“農民工熱潮”不斷出現,大多數農民放棄農業生產轉向城市打工,大量的農業勞動力外流,這將會影響到各地區的農業發展。而農民打工所掙到的錢一般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隨之而來的是繁重的經濟負擔。

(3)農業問題。農業問題是一個比較綜合的經濟問題,反映農業問題的主要對象是農業設備、農業投資、農業產品等等。沒有先進的生產設備,給農業生產過程帶來了較大的阻礙,很多地區的農民儘管有着較多的土地,但是因為勞動力有限,無法實現具體的播種生產。而政府對地區農業的經濟投入較少,使得農民對於農業的資金投入變多,增加了農民的經濟負擔。當農民們結束了播種種植後還要面臨農產品的處理問題,目前農副產品再市場上的價格處於低價位階段,很多農產品的實際價值被貶低,農民進行農業種植所投入的成本(如:肥料、種子、收割等費用)不能夠完全收回來。

“三農”問題是我國農業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所在,三大問題能否順利的解決,直接影響着我國的農業經濟情況。這就需要各地政府積極配合農業部門從技術、資金、勞動力等方面給予農民們足夠的支持,充分調動農民們投入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二、農村信用合作社優點多

農村信用合作社屬於銀行類的金融機構,是經過中國人民銀行審核批准後建立的,它是由部分社員入股組成且實行民主管理制度。因為經過國家金融部門的審核,因而具有合法性,在經濟活動中是受到法律的保護的。其業務包括了存款、取款、貸款和轉賬等主要業務。

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業務對象是一些農業生產者和小商品生產者,其經濟業務額一般都是零散、小數額、小規模進行。作為銀行類金融機構,農村信用合作社有有着自己獨特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1)集資成立,農村合作信用社是由農民和農村的或其他人員共同集資成立的,其主要宗旨是為了幫助農民進行農業生產以及解決農業上的資金需要,這對於農業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2)管理民主,農村合作信用社的管理人員多數是由農民們進行民主選舉,然後決定管理人員的分配,且以對社員負責為首要原則,這就保證了社內的資金使用能夠做到“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避免資金流失。(3)來源廣泛,信用社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依靠合作社成員所繳納的股金、社內積累的資金以及從外面吸收到的存款等等。廣闊的資金來源能夠確保這一金融機構順利運行,避免出現資金週轉不暢而導致機構虧損。(4)手續便捷,由於使用合作社資金或者辦理相關業務的成員都是合作社成員,因此在辦理業務過程中的手續就比較簡單快捷,只需要進行簡單的註冊登記就可以進行存款或者取款,使用起來相當方便。

農村合作信用社在近年來再我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着越來與重要的作用,根據一組農村民意調查顯示,農民們對信用社的運營情況、資金使用、管理工作等方面進行了綜合調查後的數據顯示,農民滿意程度達到了98.6%,只有極少數的農民對於農村信用社的工作還存在一些建議。信用社的成立最大的意義在於支持了我國“三農政策”的推廣和實施,通過合理地調動資金能夠改善農業的生產設備;引進高產量的農作物品種;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這對於解決國家和地區落後的農村生產力問題有着很大的幫助。合作社的領導人員在運營過程中積極開展體制改革和管理改革,實現機構的優化升級,從而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的辦事效率。

三、服務“三農”的具體途徑

為了促進我國的農村建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程。國家開始大力推廣實施三農政策,如:減免農業税、種糧補貼、農機備提供、穩定農業品價格等一系列措施來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如果這些措施能夠長期持續下去,相信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產量將會大大地提高。作為國家的金融機構,農村信用合作社需要發揮其經濟職能,更好的為“三農”服務,具體可以從以下途徑進行:

(1)加強金融管理。確保資金的正常運轉以及合理利用是農村信用合作社的首要任務,只有儲備足夠的資金才能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保障。在投資發展農村經濟的時候需要注意資金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信用社領導應該加強內部人員的管理,儘量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經濟損失。此外,還需要時刻關注市場情況,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配合國家農業政策,這樣可以實現資金的優化配置,以發揮出最大的經濟作用。

(2)吸引商業投資。農村信用合作社在服務於“三農”問題這一方面時採取招商引資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增加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不但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還能充分利用好農村廉價的勞動力,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提高農村的整體生活水平。農村信用社可以於企業簽訂合同,共同投入資金在農村開辦工廠,政府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這樣一來就可以吸收到更多的資金用於農村的發展。

(3)擴展貸款業務。給予農民相對額定的資金貸款可以推動農村個體户經濟的發展,先幫助一部分農民先富起來,再引導另一部分農民致富。對於一些有發展思想的農民,信用合作社應儘量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再通過技術指導鼓勵農民創業致富。如:創辦魚塘、大棚蔬菜、水果種植、花卉栽培等等,這些都是新型的農業產業,市場前景相當廣闊,對於農民生產致富有着很大的幫助。

(4)調整存款利率。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銀行可以通過調整存款的利率來調整資金的積累。利率高,存款的人增多,市場消費少;利率低,存款的人減少,市場消費多。農村信用合作社通過運用這一模式來刺激或者抑制消費,可以有效地改善農民進行農業種植情況,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種植農作物,這樣就可以確保農產品的順利銷售,穩定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綜上所述,三農問題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問題,農村信用合作社應該積極為三農問題的解決做好服務工作,這樣才能推動各地區乃至全國農業的快速發展。

【第4篇】農村信用社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人才隊伍建設事關企業的興衰,特別是政策性、知識性、專業性比較強的金融企業,顯得更加重要。農村信用社能否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激烈的金融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人才隊伍建設是前提和保證,因此,農村信用社就必須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出適合自身業務發展的各層次的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只有各層次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了,農村信用社工作的整體效率才能最大地提高。結合筆者對該單位實際情況進行調研,由此而引發了對目前農村信用社隊伍建設的一份淺見。

一、信用社基本情況

蒙陰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賈莊信用社位於蒙陰縣最北端,比較偏遠,為轄內九個行政村0.9萬人提供金融服務。截至目前,該社各項存款餘額達到6027萬元,貸款餘額達到2942萬元,實現營業收入286萬元,各項業務穩步發展。

1、人員情況:該社現有幹部職工11人,平均年齡在37歲,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幹部職工5人,佔員工總數的45%。

2、崗位設置:賈莊信用社現在設置主持工作主任一名,內勤主任一名,主管會計一名,借據崗兼立據崗一人,櫃組會計2人,複核員一人,出納員一人,外勤業務人員2人。由於單位業務相對較少,地理位置偏遠,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所以單位人員情況基本保持不變,人員相對較少,基本保持最原始的業務操作流程,有的員工還身兼兩職,除存在較大風險隱患外,給業務發展也帶來不便,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形成了一定的阻力,制約了業務的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管理體制不順,用人機制不活。1996年與農業銀行脱鈎前,農村信用社歷年接收的新員工大多數是頂替、照顧的內部職工子女,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行社脱鈎後,儘管採取了很多措施,加大培訓力度,鼓勵員工利用業餘時間積極參加各種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學歷教育,再加上近幾年來,從大中院校引進了二十幾名大學生,但是由於受體制原因的影響,仍然滿足不了現在的需求,一時還不能改變現在的狀況,形成了隊伍老化、制度不活、競爭軟化的落後局面。

(二)、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老化,高素質複合性人才嚴重匱乏。一是缺乏既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又熟悉金融業務的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二是缺乏精通計算機專業知識,科技應用能力強的技術人才;三是缺乏精通法律的專業人才;四是缺乏公關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強的市場開發人才。

三、對策及建議

(一)、發現人才,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首要問題,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所在。一是要善於發現人才,世上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確不常在。這説明發現和識別人才關鍵是各級領導要甘當新時代的伯樂。二是要有求才愛才之心,善於把握人才的本質特徵,要從不同類型人才、不同層次和不同要求的特點出發,把握不同人才不同特徵,避免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不同類型的人才,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發揮人才的最大潛能。三是加大人才培養和煅煉力度,人才不是與生俱來的,知識在於積累,天才來自勤奮,人才在於培養,要為農村信用社有知識、有理想、有道德、事業心強,愛崗敬業的年青員工創造多崗位煅煉的機會,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對他們進行培養。四是要明確用人標準,做到按需配置。要明確人才隊伍建設的內涵,要從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選擇各層次所需的德才兼備的人才,要注意平衡德與才的關係,有德無才是庸才,有才無德是壞才,如果一個有才能的人,沒有甘於奉獻、大公無私的敬業精神,一心只想貪圖享樂的話,那麼,才能越大破壞力越強。因此,要從規避道德風險入手,從制定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標準方面扼制可能出現的道德風險。

(二)、提高一線窗口人員操作水平。營業人員服務質量的優劣,操作水平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信用社在社會公眾中的信譽和形象,現階段農村信用社人員緊缺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一線缺少各類熟練操作業務的營業人員,因此,農村信用社建設一支業務操作水平精湛的一線操作人才隊伍尤其重要更是農村信用社提升綜合競爭能力的根基。

一是要加強業務崗位人才隊伍的崗位輪換,把一線人員培養成一專多能的業務能手,逐步實行按職務、職稱、崗位取酬的激勵機制,能者多勞多得,劣者少勞少得,視員工的能力可以低職高聘,也可以高職低聘,這樣既有利於人才在本地區間的合理流動,也有利於促進人員分流,優化全系統員工隊伍。

二是加強培訓,加快一線人才隊伍新業務、新知識的更新速度。要改變農信社管理人員知識結構的落後面貌,短期內單靠外部高等院校輸送人才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還必須堅持抓好後續教育,積極創造“學習型”人才培養機制。為先天文化知識水平不足業績優秀的員工加油充電,提高文化知識,業務理論水平,適應信用社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可以從現有用工中通過考試的方式,選拔一批優秀人才輸送到專業院校脱產學習,通過單位、個人雙方負擔教育投入的辦法,畢業後給與相應的待遇。從而實現結構調整與現有人員盤活的雙重戰略。

三是實行崗位等級管理,嚴格員工績效考核。建立激勵和教育機制,正確引導員工自覺加強業務知識、業務技能的學習和提高。實行調整與發掘現有人力資源潛能雙重戰略一是要推行全員聘用制,把職務和職稱評聘全面納入結構比例控制,真正引入競爭機制,全方位推進優化組合。根據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各用人單位和應聘人員實行雙向選擇,不分地域,競爭上崗,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以績取酬。

【第5篇】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情況調研報告

一、農村信用合作社經營小額信貸業務的現狀

1、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國有商業銀行大規模撤離縣及縣以下基層機構,目前仍在農村開展業務的國有銀行分支機構寥寥無幾。隨着國有商業銀行從縣域基層以下撤退,農村信用合作社成為分支機構最多的農村正規金融機構、也是農村正規金融機構中唯一與農業農户有直接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

二、農村信用合作社小額信貸的風險表現

1、道德風險:

與其他貸款不同,小額信貸以其“無需提供貸款抵押”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扶貧功能,降低了抵押過程中所需的各種成本。但其缺陷是農信社對“無需提供貸款抵押”要承擔一定的道德風險。道德風險因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從農村信貸機構方面看,有的農村信貸機構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沒有形成對信貸人員行為的管制和激勵機制,有的農村信貸機構人員素質低下,不能很好地處理小額信貸資金髮放和收回過程中的調查、計劃、決策、信息處理和風險管理工作,這是導致道德風險的重要原因。從農户方面看,由於受小額信貸無抵押的影響,農户產生依賴思想。一部分農民習慣性地認為,小額信貸是扶貧貸款,是“救濟款”,是不需要償還的或不要利息的政府貼息貸款,還款意識薄弱,抱着能拖就拖的心理。有少數農户從貸款一開始就無還貸念頭,存在惡意拖欠行為。由於居住集中,有些農民會效仿自己的鄰居、親朋好友惡意拖欠貸款,甚至不理解主動還貸的行為。還有個別農户把借來的小額信用貸款轉手放高利貸以牟取不法利益。有的借用信用證、身份證,冒名借用小額信用貸款。有的“湊零為整”,最終使貸款集中於一家一户。種種情況説明由農户所引發的道德風險不容忽視。

2、利率因素:

國際上成功小額貸款的存貸差要高達8%-15%左右。在中國,由於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組織來發放小額信貸,加之貸款的方式也較國外簡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國外同類貸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在目前農村信用社資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況下,貸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項目自負盈虧。而從實際執行結果看,我國絕大多數小額信貸項目執行的都是低利率政策,都沒有從財務自立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制定一個合理的利率水平。在低利率的情況下,借貸者可能不注重貸款使用的效率,從而導致了高違約。另外,如果利率定得太低,雖對農户有利,卻易被非農户或其它部門分割搶佔,引發各種腐敗現象。這樣,真正需要低息扶貧貸款的農户卻得不到貸款,而那些富裕農户、工商業者和政府幹部反而能得到貸款。他們在獲得貸款後往往並不運用於生產經營,按市場利率或灰色市場的高利率轉手貸出就能獲利。結果造成在低利率政策條件下,社會各階層都會出來爭奪這份資源,往往使貸款難以到達真正的貧困者手中,也使借款者難以產生精心經營的壓力和動力。

3、信用評定製度不健全

小額信貸理論認為,農信社貸款對象應是具有一定還款能力和還款願望的中低收入階層,我國目前對還款能力和還款願望的評價是以農户信用等級高低為標準的。因此,農户信用等級評定的準確度與真實度成為決定還貸率高低的重要環節。而在實際操作中,由於信用檔案資料不夠準確及時,評級帶有盲目性;信用評價受多方干擾與影響,如村幹部照顧關係評級,帶有明顯的偏向性,虛報數據和信用等級;評級缺乏複審,呈單一性。信用等級不準確,貸款額度核定不科學,甚至可能造成不夠條件獲得貸款的人也藉此獲得貸款。一些地方政府、村委會在協助農信社工作的過程中,認為信用的評定是一件有責無利的份外之事,還有些地方為了獲得“信用村(鎮)”的榮譽稱號,在信用評定工作中不嚴格把關,這給小額信貸埋下了極大的風險隱患。

三、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防範對策

1、建立和完善小額信貸的激勵機制

一是對農户的激勵。信用社可根據農户信用等級狀況和還款情況,建立動態的數據資料庫,對按時還款的農户給予更優惠的服務。二是改變農信社對信貸員的單一激勵機制,即由單一的負激勵轉變為正負激勵機制並舉。三是對信用社的激勵。人民銀行對收貸率高的信用社應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如在分配製度上給予更大的靈活性,在再貸款的安排上給予更優惠的條件等。

2、確定合理的小額信貸利率

要讓參與小額信貸的金融機構贏利,這是這些金融機構願意擴大並持續提供小額信貸的根本保證。隨着我國金融改革的逐漸深入,銀行商業化的程度提高,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是如果農村信用社在小額信貸項目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又得不到有關部門的補助,那麼目前開展得轟轟烈烈的小額信貸工作就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更大規模地深入發展下去。要使參與小額貸款的金融機構賺錢,國際經驗證明最關鍵的因素是利率的高低。小額信貸與銀行一般貸款的操作程序不同 ,有額度小、成本高的特點,因此較高的存貸差才能彌補操作成本。

3、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級評價制度

農户個人信用是信用社發放小額信用貸款的依據,是控制信用社貸款風險的基本要求。第一,要進一步完善信用評級指標體系,統一操作規範,提高信用評級的層次和質量,整體推進農村的信用環境建設。第二,要加強與村委的聯繫,村委會是信用社與農户之間建立信貸關係的橋樑和紐帶,當資金緊缺時可以幫助農户和信用社建立信貸聯繫,為農户和信用社取得“雙贏”的效果做出貢獻。由於村“兩委”比農信社信貸員更瞭解本村農户人品、經營能力、經濟收入狀況、信譽狀況等等,他們參與信用户評定和授信額度核定,能有效防範不知情放貸風險。同時,由於信用户評定和授信額度由農信社、村“兩委”和村民代表等集體核定,並張榜公佈,接受村民監督,在操作程序上可以有效地防範信貸過程中的內部道德風險和信息不清。第三,要加大信用等級評價的硬件投入,健全資料檔案,逐項認證審查核實,並且對農户的信用檔案實行電子化管理。農户資料要真實、全面、準確地反映農户實際情況。第四,要明確評級責任。農户的基本狀況及信用反映等由村組幹部負責審查把關,並簽字負責,信用等級初評由信貸員負責,避免因不負責。

【第6篇】農村信用社信用貸款問題調研報告

農村信用社信用貸款問題調研報告

農户小額信用貸款是新形勢下農信社支持三農的首選貸款方式,也是打造誠信農信、平安農信的重要措施。近幾年來,農信社通過發放小額信用貸款,擴大了大款投放面,密切了農信社和廣大農民羣眾的血肉聯繫,為信用社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總體上看,農户小額信用貸款勢頭髮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1、對小額信用貸款認識不到位。一是有一些基層信用社習慣於幾十年的抵押擔保貸款,對發放這些類型的貸款的心應手。而一旦讓其發放信用貸款總感覺不放心,一旦貸款沉澱沒有“撇繩”,因而對評定信用户及發放小額信用貸款不積極、不主動。二是個別信貸工作人員嫌評定信用户太麻煩,步驟太繁瑣,對此項工作不熱心。三是認為信用貸款大部分是小額,與其“廣種薄收”,倒不如看準幾個大户集中投放來得痛快。四是少數鄉鎮政府及村兩委份內的工作很多,讓他們介入信用户的評定工作認為是額外負擔,還有的村幹部不願意在有關欄目內簽字,怕將來承擔經濟責任。五是少數信用社主任不能正確處理信用工程的創建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關係,認為儲蓄存款、盤活收貸是硬任務,信用户評定是軟任務,對信用户的基礎性工作做得不到位。

2、信用户對信用證認識模糊。評定信用户是一項十分嚴肅認真的事情,一旦農户拿到了信用證,就意味着他的信用程度得到了信用社的認可,他就可以憑信用證直接到信用社像取款那樣十分方便地獲得貸款。但有些信用户對得來不易的信用證並不十分珍惜,有的隨便出借,有的隨便把信用證扔到桌上,有的還把信用證和其他無關緊要的證件放在一起,有的還形成丟失。凡此種種,都説明信用户對小額信用貸款的內在含義認識不清。

3、信用社在具體操作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少數信貸管理人員對持證農户取得貸款心存顧慮,總愛對貸款的用途、償債能力再三追問,唯恐債務懸空,挫傷了一部分信用户的貸款積極性。二是少數信用社因受資金承受能力的限制,就人為地附加一些貸款條件予以限制。三是極個別信貸人員對信用貸款不能實行利率優惠。四是有的信用社對小額信用貸款和其他貸款一樣,手續比較複雜。

二、工作建議

(一)大力宣傳農户小額信用貸款的重大意義

農户小額信用貸款是密切信用社和廣大農民羣眾關係的粘合劑,是解決農户貸款難的重要措施,是農信社實現農社雙贏的主要途徑,是新形勢下農信社信貸管理方面的重大改革。小額信用貸款的發放,不僅能激發廣大農民羣眾的貸款熱情,引導貸款需求,擴大農信社市場佔有份額,而且對於轉變信用社經營理念,擴展信用社經營空間,使之立於不敗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農信社要對村兩委、村民小組、廣大農民羣眾宣傳小額信用貸款的重大意義,使村幹部支持信用户的評定工作,滿腔熱情地投身到信用工程的創建活動中去;另一方面,縣聯社、信用社領導要對廣大信貸人員講清小額信用貸款對信用社自身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使信貸人員克服麻煩、厭煩情緒,把小額信用貸款當作信貸工作的第一要務,當作自己聯繫農民羣眾的工作切入點和落腳點,自覺地、主動地、熱情地發放小額信用貸款。

(二)緊緊依靠當地黨政部門,建立一套科學高效的信用等級評定體系

信用社是地方金融組織,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的參與和支持。信用社應積極地、主動地將信用評定工作向縣、鄉兩級黨委政府進行彙報,引起他們的重視與支持。在具體工作中,還要充分發揮村幹部的積極能動作用,讓他們全程參與、全程跟蹤。由村幹部、村民代表、社員代表、信用社工作人員組成的農村信用評定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地熟、人熟、情況熟的優勢,對申請要求成為信用户的農户,要從其信用程度、威望高低、家產狀況、全年收入、償債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調查瞭解,在此基礎上確定信用户的名額。在這方面,要堅持標準,堅持原則,寧缺勿濫,寧精勿粗,不能搞“大呼隆”,不能硬性分派評定指標。

(三)建立一套科學的信用等級監測體系

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它絕不是權宜之計,也決不是應景之作,此項工作耗時費力,同時細緻縝密,因此有“系統工程”之説。正因為如此,我們對得之不易的各種數據要倍加珍惜。對這些數據最有效的保存辦法就是用微機科學分類,建立數據庫,將全套評定資料納入數據庫管理。縣聯社一級法人核算的,縣聯社設一個數據庫即可;縣鄉兩級法人核算的,縣聯社可設總庫、各獨立核算的信用社設立分庫。數據庫建立之後,要對信用評定指標實行動態管理、適時管理、定期檢測。檢測可分為現場監測和非現場檢測。現場檢測要求信貸工作人員親臨一線,入户上門進行調查分析,並將變動的數據及時納入微機進行更正。非現場檢測要根據各基層社的統計數據利用數學公式進行模擬計算,從中找出變化的東西,發現規律性的東西,預測信用户的信用程度發展變化趨勢,指導 全縣的信用等級評定工作。

(四)全面落實小額信用貸款各項優惠政策

一是在貸款條件上,要分清情況,區別對待。對那些誠實守信的農户,對因遭遇天災人禍、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及時歸還本息或無力歸還本息的,經調查核實可予以適當展期,並敢於據實再發放少部分新的貸款,以幫助他們恢復元氣,重整家園,養本生息。二是根據風險的大小和農户長期形成的信用狀況,在人民銀行准許的浮動幅度內,適當降低小額信用貸款利率,體現小額信用貸款的優惠政策。三是根據農業生產的季節性、週期性、循環性的特點和信用貸款的具體用途,適當延長貸款期限,使貸款的期限和和農業生產週期相銜接,充分發揮貸款和農業諸生產要素的摻合作用、推動作用。四是對那些確實有還款實力且信用程度特別高的少數信用户,可破例提高授信額度,體現信用社的差別政策。

【第7篇】農村信用社行風問題調研報告

農村信用社行風問題調研報告

農村信用社行風問題調研報告

目前,在金融系統中,國有銀行憑藉人才資源的優勢和先進的硬件設施傲視羣雄,商業銀行憑藉靈活的經營機制異軍突起,農村信用社當前無論在人力資源還是硬件設施方面,由於體制、歷史等客觀方面的原因都無法與他們媲美。所以,信用社要想在激烈的金融業競爭中求得生存並發展,唯有在行風建設中狠下工夫,以良好的行業風氣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一、農村信用社行業風氣存在的問題

農村信用社的行業風氣突出表現在員工行為及為公眾服務方面,因此員工的行為規範、服務態度、服務方式、服務水平的好壞是農信社行業風氣好壞的關鍵。就目前情況看,農信社的行風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從服務思想上看,存在着“向錢看,重自我”的現象。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有的員工受社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影響,服務意識淡薄;有的職工以我為中心,只圖索取不求奉獻,只圖享受不願服務,把為“三農”服務的宗旨拋在腦後;有的職工熱衷於搞第二職業。

2、從服務態度上看,存在着“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我們從平時的檢查及行風建設“回頭看”情況看,服務方面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三個“較差”。一是臨櫃人員服務態度較差。有些信用社臨櫃人員的服務過於呆板,如在業務忙時欠熱情,有不耐煩情緒,表現出對顧客一問三不知或動輒訓人,存在冷、硬現象。有些員工在辦理存、取款業務時存在兩張面孔,對存款歡迎,對取款或通存通兑款項推諉。也有些員工因家庭、婚姻矛盾、身體不適、同志關係不和等原因帶氣上櫃,帶情緒上崗。二是信貸人員服務質量較差。有些信貸員、社主任等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拖沓,工作效率不高。有的信貸人員違反信貸原則,只要得到好處的就貸,造成幾

十、甚至幾百萬貸款沉澱。也有的信貸員在辦公室裏放貸款、收貸款,將“三查”制度置於腦後,放出去的貸款無人負責。三是個別人員服務觀念較差。有些員工思想上根本沒有“服務”兩字,在時間上斤斤計較,有些信用社營業網點,特別是業務比較閒的信用社職工,上班期間嘻笑打鬧、閒聊等,嚴重影響了信用社的形象。

3、從服務方式上看,存在着“一陣風、冷熱病”的現象。有的員工“彈性”很大,一抓就好,一鬆就垮,檢查來了,服務態度很好,檢查去了仍是老樣子。也有的員工把優質服務視為應付領導的“花架子”,甚至為應付上級檢查而弄虛作假。

4、從服務手段上看,存在着“功能弱、設備差”的問題。由於我們農村信用社結算長期依附在農行,沒有自成體系,導致電子化建設滯後,結算功能弱化等,這些都嚴重製約着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的提高,這是客觀因素。

二、加強農村信用社行風建設的對策探討

1、加強組織領導。“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行業作風建設,抓住了領導帶頭,就抓住了關鍵。農村信用社做任何工作,幹任何事業,都離不開組織領導。成果的取得、效果的明顯程度,都與領導力量的強弱、領導重視程度密切相關,業務經營也好,改革創新也好,行風建設同樣如此。加強領導就是要建立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領導親自抓,各部門及工、青、婦分工負責制領導體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齊抓共管的局面。把行風建設工作納入各級目標責任制中進行考核,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安排、有活動、有檢查,年終有驗收、有考核、有獎懲。

2、強化隊伍建設。把行風建設內容,通過制度、規定,逐步加以細化,具體到部門、崗位,做到層層責任明確,人人任務清楚,實現各個環節銜接協調,每個崗位盡職盡責。同時抓好職業道德教育,提倡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樹立“嚴格、規範、謹慎、誠信、創新”的十字行業作風;抓好員工的業務培訓,提高員工業務技能和業務素質;抓好員工的法制及遵章守紀教育,做到依法合規、穩健經營。同時,要加強對員工的行為監督管理,從8小時內延伸到8小時外。

3、加強廉政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行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按照《廉政準則》和一系列制度規定,要求黨員幹部必須帶頭執行,自覺做清正廉潔的模範、遵守紀律的模範。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權、慎欲、慎微、慎獨,養成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勤勞儉樸的作風。

4、確立服務意識。面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等新形勢和新任務。農村信用社的全體員工一要確立“服務第一”的思想。要把優質服務觀念落實到每一筆業務、每一個環節上,用優質服務贏得市場、贏得競爭、贏得信譽、贏得效益。二是確立“客户第一”的思想。每個員工都要把客户當作農村信用社的“衣食父母”,增強全心全意為客户服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徹底轉變“領導要我熱情服務”的被動心理,樹立“我要一心一意為客户服務”的主動奉獻精神。三要確立“信譽第一”的思想。信譽高於一切,是市場經濟發展中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農信社 要靠信譽求生存、求發展,用良好的信譽,贏得客户的信賴。

5、提高服務素質。優質服務既要“中看”,又要“中用”,這就要求全體員工要有較高的服務素質和業務素質。一是臨櫃人員要把快捷準確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儘量減少顧客等候時間,要勤練基本功,把耐心細緻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二是熱愛本職工作,時刻把如何做好本職工作放在首位。多參加培訓,多鑽研業務書籍,多練技術,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三是要有創新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本單位多出點子,多提建議;四是在接待顧客時,不但要自己做到優質服務,還要儘量讓客户成為我們的義務宣傳員,宣傳我們的服務態度、服務功能,提高我們的知名度。

6、規範服務行為。每個員工都要按照有關規定規範執行,要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接待顧客“有禮、有節、有度”。處理業務“規範、快速、準確”,服務環境“清新、整潔、舒適”,讓顧客感到“和諧、友愛、温馨”,形成信用社良好的經營氛圍。

7、拓寬服務範圍。在搞好櫃面服務的基礎上,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的敢創一流思想,在自身業務範圍內,把櫃枱服務延伸到社會每個角落,做到櫃面服務打基礎,櫃外服務下工夫。

8、更新服務手段。農村信用社的優質服務應當是準確、快捷、高效的,一流的服務設施和服務手段才能發揮其作用。如果説“微笑服務”是“軟服務”的話,那麼硬件設施就是“硬服務”,只有把微笑服務和高效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軟”、“硬”服務同步發展,同步提高,才能實現服務手段高人一招。因此,我們在抓“軟服務”的同時,將盡力改善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環境,提高“硬服務”程度。

總之,信用社的行風建設涉及到信用社的每個方面,良好的行業風氣需要全體員工的積極主動參與,並常抓不懈去實現、去保持。

【第8篇】關於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信用社推進以縣級聯社為統一法人的經營管理體制,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和討論的焦點問題。當今,農村信用社改革不論是推行股份商業化經營體制,或是推行了以縣聯社為一級法人的經營體制,信貸管理依然是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強信貸管理,提高信貸資金的週轉速度、使用質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信貸資產的風險度。為此,本文擬就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的現狀、問題、成因分析與解決對策,略作探討。

(一)目前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的現狀

1、信貸管理運行體制。目前農村信用社在信貸管理運行推行的是集體管理決策、分級授信授權體制,從省級聯社到基層信用社都相應成立了信貸管理審查(諮詢)、審批委員會(信用社設立審貸小組),各委員會下面還專業設置有信貸管理和風險管理部門,並輔助監事會的監督和理事長的否決作用。從程式上看,信用社為貸前調查崗,縣聯社信貸管理與風險管理部門為貸中審查、評估崗,委員會(包括省、市兩級諮詢委員會)則為貸款的最終審批崗。這種採取民主化集約管理、程式化審查審批的模式,對於超過授信授權的貸款的確取到了規避信貸風險、防止“一長獨大”、控制操作風險的效用。

2、信貸管理運行規則。農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負盈虧”的經營原則,是靠資金組織——資金運用——資金管理——資金利潤的經營規則來生存和發展。準確的説,負債經營決定信貸資產擴張的規模和擴張的數量,資金運用決定信貸資產的週轉速度和週轉質量,信貸管理決定信貸資金的安全和質量,資金利潤則是信貸管理運行的唯一目的——效益性和贏利性。明顯可以看出,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在整個信貸資金管理運行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貸資金,也就管好了一盤棋和走活了一盤棋。

3、信貸管理評級授信流程。信用社對借款人發放貸款,首先得予以評級,其次再給授信,並套用“信息採集→信用等級測算與認定→授信額度測算與認定”設定的格式,這是對原來只憑一份申請書、一頁調查表、一張借據合同就決定貸款的是否發放,無疑是很大的進步。因為評級堅持了客觀、公正的原則,是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來綜合評價客户的信用等級的。而授信則是以評級為依據和基礎,來確定借款人在某一期限內申請貸款、信用卡透支等用信的最高額度。信用社對借款人評級授信實行動態管理,適時調整借款人的信用等級和授信額度。

4、信貸管理運行的責任追究制。信貸管理責任追究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責任人的責任追究。這種責任主要是對貸前調查崗不盡職調查的第一責任人進行追責;二是對審查失職的責任追究。這種責任主要是對聯社信貸管理和風險管理部門人員的追責;三是對集體決策失誤的責任追究。這種責任主要是對審貸委員會成員及聯社理事長的追責。從追責的程度上看,有“五三二開”的作法,也有“七二一開”的做法,即調查機關負責50%或70%的責任,審查機關負責30%或20%責任,審批機關負責20%或10%的責任。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型的推行責任追究,既體現了風險同控、責任共擔的原則,也強化了農村信用社信貸的運行管理。

(二)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有了上述相對較好的信貸管理與運行現狀,按理説農村信用社在信貸領域就不應該存在大的問題,但事實上即或是規章制度再健全、操作流程再規範、體制運行再合理、處罰機制再有力,也不可避免地隱埋着以下問題,並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着。其具體表現在於:

1、壘大户貸款越壘越大。在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中,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就是壘大户貸款。這些壘大户貸款,主要是借款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因擴大再生產的需要或流動資金的緊張,在沒有償還原借款的情形下,再要求追加借款而信用社多為被動牽制的行為。再就是在長期的經營中,信用社為保全債務,通過利轉本長期積累形成的。由原來的幾萬元翻到十幾萬元,原來的十幾萬元翻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導致客户在償還債務的主觀意識上悲觀消極。主要表現在三點:一沒償還債務信心;二沒償還債務承受能力;三也失去了信用。從而造成信用社的信貸資產質量日趨惡化,看活卻不活,看似正常卻不正常。比如,某縣級聯社原只發放給某水泥廠幾百萬元貸款,現在因利轉本已達到了二千多萬元,形成了重大風險。

2、冒名、借名貸款觸目驚心。一方面,由於信用社在前些年的粗放管理經營,一些別有用心的借款人鑽信用社信貸管理的漏洞和政策的空子,利用假身份證、假户口簿冒名貸款;另一方面,就是少數信用社的信貸員人為為借款人造假冒名、借名貸款,從中謀取個人私利和好處。這兩方面的貸款不僅過去有,現在也依然存在着,且潛藏有很大的案件隱患。如近期某市銀監部門針對農村信用社正開展有聲勢、大規模的 假、冒名貸款專項治理活動,就可見其存在的嚴峻性和嚴重性。除此,更有甚者採取吸收存款、發放貸款不入賬的辦法,違規經營,非法某利,無論內在的還是外在的都給信用社經營帶來了巨大破壞性和生存危機。

3、化整為零貸款難以遏制。這類情況在各地農村信用社均普遍存在着,也是誘發案件高發的原因之一。其具體表現就是一些信貸員或某些審貸機關,為了掩蓋超權貸款行為,把超過授權的大額貸款通過多筆多頭、化整拆散的形式發放出去,有意違反信貸管理的約束。比如某縣基層信用社主任利用只有一萬元的貸款權利,短時期內就給某客户發放了三百多毛筆達三百多萬元的違章貸款,並造成重大損失(已立案查處,當事人被判刑)。再如某聯社信貸部門在授權範圍內發放化整為零的貸款也屢見不鮮,且大多行為是出於關係與自身利益因素而為,上行下效,導致了信貸管理的混亂和不少案件的誘發。

4、行政干預貸款難收回。農村信用社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作為一級地方金融服務機構,很大的程度上都無法迴避與行政部門打交道和受其制約。這種特殊的背景也將長期地保存下去,且難以更改。基於此,行政干預農村信用社貸款的行為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也將會是一個永遠解決不了的癥結。比如某縣在清並農村基金會時,為了緩解兑付存款所帶來的壓力,以某部門的名義向信用社貸款三百萬元,至今除還少數本息外,已結欠本息達五百多萬元,成為歷史問題。又如某縣直管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向信用社借貸累計達四百多萬元,並欠息二百多萬元,均形成了嚴重的不良。另外,行政干預信用社投資城建、企改、工業項目的貸款也不在少數,且有相當一部分已形成了不良,引起了很大的負面反響。

5、貸款運行的不對稱。主要表現在:貸前信用分析階段,獲得的貸款信息不完全,貸款項目評估質量不高。部分信貸人員缺乏必要的信用評估、財務分析知識和經驗,以致貸款時發放了調查不充分、信貸資料有缺陷、抵押物變現力差、不足值的貸款;貸款的審批階段,未嚴格把關貸款審批條件,貸款集中程度過高,過分集中於某一借款人、某一行業、某一種類貸款,致使貸款風險相對集中,貸款金額超過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而無力償還;貸款發放階段,由於監督不力,存在“重放輕收輕管”的現象,貸款發放出去後根本沒有按照信貸事後操作規程去執行等等。

6、信貸人員素質的失準。由於多種因素的制約,當前農村信用社信貸人員的數量有限,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在風險的預測方面,有的信貸人員缺乏科學的理論知識,憑主觀經驗的成分較重,用經驗代替制度。加之由於管理體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對滯後,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些自然加大了貸款管理的難度。

(三)對策與建議

1、建立信貸資產運行長效管理和監管機制。

其一,信貸資產運行真正意義上的“零風險”是不存在的,但從管理角度出發,降低最大風險度,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此,管好信貸資產要從源頭抓起,堅持“人是第一要素”的信貸管理經營理念,只有管好人才能從根本上管好信貸資產,因為人是物質創造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唯一管好信貸資產基礎的基礎,是信貸管理實施長效管理的最好保障。其二,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看到,信用社在信貸資產管理上,也重視了管理,操作與審批程序也有效大改進。但最大的的問題是,對放出後的貸款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因此,要借信貸上線改革的東風,全面加強信貸風險的監管,經常及時跟蹤放出貸款的事後檢查,發現風險苗頭,立即發出預警信號,抓好風險管理監督防範,努力控制貸款的“不作為”風險。

2、嚴把“四關”,提高新增貸款的質量。

一是實行四崗制(即調查崗、審查崗、審批崗、檢查崗),把好審、貸、查三權分離關。要改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在操作規程上必須借鑑商業銀行的先進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凡新發放的貸款,不論金額大小均不得單人操作。通過審、貸、查環節方能發放,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有效機制,違者追究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二是實行貸款權限區別控制,把好貸款風險關。即改變一概以金額大小確定貸款審批權限的做法,而是要根據各信用社信貸營銷環境、信貸資產質量、信貸管理水平,以及經營管理能力,區別對待,科學授權授信。三是實行抵押物現場鑑定,把好抵押物足額、變現關。應對貸款抵押物實行縣聯社鑑定制,其做法是:由縣聯社成立鑑定小組,負責對貸款的抵押物進行合法性、合規性,及市場實際價值現場鑑定。並根據抵押物所在地理位置、商業價值建築物構造等不同情況,對抵押值與貸款額之間的比例實行區域差別,做出鑑定意見,確定貸款的最高限額。四是實行法律顧問制,把好貸款手續合法關。應在縣聯社一級設置專門的法律諮詢機構,配備既懂法律,又懂金融業務的骨幹為法律顧問。並行文明確:縣聯社大額貸款必須經過法律顧問簽署意見,方能研究決定是否發放貸款。

3、改進信貸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信貸管理體制。

一是按照“預防為主”的思想,構築信貸風險防範多道“防火牆”。要建立全員參與,全體相關人員監督的內控機制,使信貸業務的上下部門或上下崗位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確認並掌握業務部門或流程中的風險控制點,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以便能夠迅速進行風險的識別、衡量、防範、處置。二是實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真實、靈敏的信息數據與統計分析系統,提高信貸決策的科學性。在受理每筆貸款前,先在人民銀行個人徵信系統或本行業聯網的計算機中進行查詢,防止多頭貸款和壘大户貸款,對有不良貸款記錄的實行信貸制裁。三是建立糾正和預防、控制程序,確保信貸管理的持續改進。建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經常性的稽核審查制度,採取具體的糾正、預防措施,以不斷評價、發現、改進信貸流程,推進信貸管理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顯得尤為必要。

4、以人為本,加強對信貸人員的管理和提高其素質。

一是要合理核定信貸崗位,充實調整信貸人員,使信貸人員數量達到員工總人數的30%。要優先選拔年輕的、文化層次較高的,思想作風優良、與農民感情深厚的人員,把他們充實到信貸崗位鍛鍊。成績突出的,要優先提拔,提高信貸人員的羣體活力。二是強化員工培訓,提高信貸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建立規範的培訓管理程序,保持信貸人員教育、培訓、技能、經驗、職務鍛鍊、知識更新等工作的持續開展。重點對信貸人員進行敬業愛崗教育和責任心的培養,積極培育其市場意識、營銷意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建立貸款責任追究制,切實加大對違規違紀放貸行為的查處力度。繼續嚴格執行貸款發放的終身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完善貸款“四包”(即包放、包管、包收、包效益)內容,並加強經常性的檢查。同時,對信用社員工實行考試、考評、考核“三考”制度,定編定崗定責定任務,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差者退,調動幹部職工敬業愛崗爭上游、盡職盡責創一流的工作積極性,建立起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

5、打造誠信政府應從根本上引起高度重視。

金融經濟需要社會誠信,只有確立基本誠信原則,才能保證金融環境健康穩定發展。而政府的誠信、公正就是社會誠信的最根本保證。政府誠信可以影響部門誠信,部門誠信可以影響單位誠信,單位誠信可以影響個人誠信,而個人誠信就會形成強大的社會誠信,有了社會誠信作強力的保障,就不愁沒有良好金融信用環境。可見,政府作為領導者,就更應以身作則,率先為範,以誠信為本,努力塑造一個言行一致,帶頭守信的政府。特別是在信貸領域就更不要缺失信用和用權力去幹預信用,而影響了自己的威信和形象。

【第9篇】農村信用社對農合行信貸人員業務素質偏低的調研報告

信貸業務人員存在的三種表現,對信貸業務人員一年至少全面培訓1次以上,並且平時要不斷地開展一些以會代訓活動,一是對信貸業務所有下發的文件都要給他們認真地學習,使他們瞭解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在各個時期的變化,才能使他們在微觀上或在具體操作明確那些是支持的對象、那些是控制壓縮的範圍,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業務,另外可分不同層次進行培訓,一批要培訓他們操作性的東西,寫調查報告的格式、五級分類的操作程序等內容,那麼他調查瞭解掌握的情況好寫進去,比較規範。另一批要培訓他們如何會算賬,如何去實地調查,如何去與企業老總、財務人員溝通。實實在在寫好調查報告等做好信貸工作。培訓以後要考試,考試要考實實在在的東面,如現金流量的測算、五級分類四大因素的分析、如何去實地調查,調查些怎麼?如何去與客户溝通,培訓一些溝通技巧,更重要的還是要培訓一些新業務知識,如外匯業務,農合行信貸業務人員從目前情況分析,能做外匯業務的信貸人員寥寥無幾,迫切需要培訓與培養。對考不及格,請他們離開信貸業務崗位,現在農合行的信貸業務員好象是終身制,一到了這個崗位,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不管能力強的弱的一干就是到到崗年齡,要實行推出與升遷制,對做的好的信貸業務人員,要給予一定的權限實行授權,對得過且過的信貸業務人員,實行推出機制,讓有知識水平、業務能力和營銷潛力的年青員工來鍛鍊培訓,把信貸業務人員這隻隊伍培訓好,我們農合行才有希望,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第10篇】關於市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調研報告

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主力軍,是最好的聯繫農民的金融紐帶,其穩健經營關乎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但是,從市場經濟機制和行業管理體制雙軌運行中的情況來看,現狀不容樂觀,尤其是資產質量低劣,不良貸款比重大,資金週轉緩慢,盈利性太差,負債結構粗放,籌資成本偏高,組織資金處於劣勢,況且社會拖逃賴廢貸款現象嚴重,維權難度較大。諸此矛盾都因政策扶持不力所致,對農村信用社生存發展構成威脅,本課題組就“縱觀財務狀況,呼請政策扶持”、“不良貸款成因及對策”、“維權現狀與思考”作了調研,並對農村信用社穩健經營亟需政策支撐作了呼籲,現分項報告如下。

一、縱觀財務狀況,呼請政策扶持

常寧市農村信用社現有24箇中心農村信用社,60多個分社、380多名員工,截至9月底各項存款餘額達到105678萬元,比上年底淨增17580萬元,增長19.96%,各項貸款餘額達到70752萬元,比上年底淨增12576萬元,增長21.62%,存款、貸款增幅增額居同城同業首位。但是,財務狀況堪憂。今年9月底止,財務總收入1515.4萬元,其中利息總收入1305.6萬元,財務總支出1673.2萬元,其中利息總支出712.9萬元,税金支出64萬元,虧損157.8萬元。2003年,財務總收入4410萬元,其中利息總收入3486萬元,財務總支出4553萬元,其中利息支出1499.4萬元,虧損93.7萬元,歷年虧損12331萬元。2000年底前待核銷應收利息569.2萬元。近三年來,繳納各種税收602.8萬元,其中2001年繳納193萬元,2002年底繳納195.5萬元,2003年度繳納214.3萬元。

為適應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需要,信用社自身要清產核資,明晰產權,澄清底子,認真分析經營中的問題和矛盾,取得黨政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實行以聯社為一級法人機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管理模式。同時要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對農村信用社税收應出台減免政策,以消化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促進農村信用社穩定、持續、健康發展。一應減免營業税或降低營業税率。二應減免企業所得税或税前利潤彌補前五年虧損延長彌補前十年虧損。三應減免核收抵貸資產產權過户的各項税費。四應減免處理抵貸資產、閒置房產的土地增值税。五應減免户產税土地使用税。六應對2000年底以前待核銷利息政府實行專項資金扶持。如果省政府出台優惠的税收政策到位,就常寧市農村信用社2003年底而言,核銷2000年底待核銷利息125.9萬元,繳納税收214.3萬元,繳納拍賣抵貸資產增值税70萬元,那麼,2003年度會實現盈利316.5萬元,增效410萬元,利潤率由-2.16%,提高到7.3%,增幅9.46%,資本金利潤由-5.4%,提高到18.2%,增幅23.6%。

二、不良貸款成因及對策

根據調閲有關資料,常寧市農村信用社2002年底不良貸款佔比為65.55%,2003年底不良貸款在上年底基礎上絕對額壓縮6478萬元,比例下降11.31%,但仍然佔貸款總額的44.24%,農業貸款、其他貸款佔比較高,2002年佔66%以上,2003年佔44%以上。

(一)、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形成原因:

根據調查分析,不良貸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貸款受市場因素制約,影響正常回籠。常寧市是一個農業大市,以種植養殖佔為主導地位,由於農户特別是一些大的種植户養殖户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自有資金不足,市場因素一旦出現**,貸款就難以收回,形成呆滯。特別是前幾年,常寧大力發展養豬事業,信用社扶持了一大批上規模的養殖户,搞養殖,由於當時全國牲豬養飼過熱,供過於求,市場價格急劇下跌,所有養殖户虧本,養殖越多虧本越大,致使貸款大量沉澱。

2、行政干預信用社發放貸款,致使貸款形成呆滯。前些年,當地黨提出超常規,跳躍式發展當地經濟口號,大規模發展企業,搞崗山地開發,搞形象樣板工程,對一項目評估論證不足,盲目上馬,通過“協調會”形式,要求農村信用社發放貸款,因盲目開發,盲目上馬,企業關停,有的還未建成就宣佈倒閉,致使信用社發放的貸款收回無望。如松柏鎮朱陂村一直是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掛點單位,93年開始籌建冶煉廠,總投入200多萬元,縣委、縣政府多次通過協調形式加壓力,從松柏信用社貸款150萬元,廠子建成後投資幾天時間,虧損嚴重,被迫關停,信用社貸款長期掛帳,不能償還。

3、財政困難,黨政機關貸款難以收回。

截2022年9月底止,常寧市財政局以及各鄉鎮財政所和其他一些黨政機關39個單位在信用社貸款餘額達1930萬元,其中常寧市財政局在聯社營業部貸款595萬元發工資,已形成呆滯多年。各鄉鎮財政所多年來在信用社貸款餘額959萬元,其用途發工資、上解農業税、修路等。目前鄉鎮財源緊張,不但老貸還款無望,還不時向信用社要求增加新的貸款。

4、企業破產改制,大量逃廢農村信用社債務。1996年當時常寧市形成一股破產風,破掉銀行信用社貸款實行所謂的輕裝上陣。企業破產後,換一塊牌子,原班人馬繼續經營。2003年以來,新一輪的破產改制風潮對信用社造成嚴重危害。原來企業生產經營本身不景氣,貸款就大部分形成不良貸款,企業破產改制,使信用社貸款安全受到嚴重影響。截止2022年9月底止,因企業破產改制,使我市農村信用社4413.41萬元貸款本息受損。

5、農村合作基金會歸併不良貸款收回無 望,加重了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佔比。1999年16個基金歸併到農村信用社,歸併貸款1186萬元,已置換的貸款仍有780萬元未收回,還有301萬元貸款至今仍未置換。

6、黨政幹部拖欠農村信用社貸款比重大。一些黨政幹部國家工作人員自借或幫他人借款,到2022年9月底止,已逾期或形成呆滯的676筆,金額747萬元。信用觀念淡薄,信用社多次催收效果甚微。

(二)、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降比對策

為了降低不良貸款佔比,搞好農村信用社經營,要加大不良貸款管理清收力度,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1、落實責任到社到人,加強考核。對不良貸款聯社確定一個總的降比目標任務和淨壓縮任務。聯社將任務分配到信用社,信用社將任務落實到每個信貸員,按照百分制考核,降比清收任務佔大頭,按完成任務比例計分計算工資,加大員工工作壓力。

2、成立專門的不良貸款清收管理機構,對不良貸款實施託管。對貸款實施分帳管理。

3、黨政機關政法部門要出台一系列清欠措施,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政法部門要關心信用社的維權工作,要嚴厲打擊恣意逃廢農村信用社債務的行為。對惡意逃債、賴債者,一經起訴到法院要一追到底,執行到位。對黨政幹部國家工作人員拖欠貸款由政府採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實行停職、停工、停薪,不調動、不提拔、不評先政策,並視為下崗分流的主要對象,經委、組織部、監察局對其實行誡勉談話,簽訂“軍令狀”,創造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

4、對破產改制企業所欠貸款以及原農村合作基金會歸併不良貸款實施剝離,由財政予以補貼。

5、對財政、黨政機關貸款以及基金會,由上級財政予以撥款解決。

6、責任貸款落實追究制度,加強廣大員工的責任感和清收力度。

三、維權現狀與思考

(一)、維權工作現狀及面臨的種種困難

1、企業改制過程中的政府行政行為是農村信用社依法維權難以突破的一道屏障。2003年10月份常寧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企業改制辦公室,公佈改制企業中國有和集體企業改制整體出售企業一共有12家,共欠農村信用社貸款本金873.7萬元,結欠貸款利息523.86萬元,共計1397.56萬元,企業出售後除繳納養老保險金和安置職工外,債務清償成為一句空話。例如常寧市穗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6年6月6日以廠房作抵押,向宜城信用社申請貸款85萬元,現已累欠利息47.9萬元,共132.9萬元。該企業在此次改制中,整體出售給衡陽一個公司,出售價額300萬元,安置職工500萬元,該廠欠銀行貸款1200萬元,其他外債500萬元,農村信用社向改制辦申報債權,但改制辦以企業職工安置無法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為由,拒不償還信用社貸款本息,使農村信用社依法維權步履艱難。

2、法院在處理改制企業案件時過於謹慎,是農村信用社依法維權無法左右的制約因素。我市實行企業改制是從1997年開始,常寧市城關、松柏、柏坊3個信用社在4個企業的310.86萬元貸款,因企業破產將無情破掉,貸款將成一張空白紙。常寧市氮肥廠破掉松柏農村信用社貸款195.6萬元,常寧市桐梓水泥廠破掉柏坊信用社貸款27萬元,常寧針織廠破掉城關信用社貸款10萬元,宜城社68.26萬元,聯社營業部10萬元。2003年常寧市政府正式成立了企業體制改革辦公室,據瞭解企業改制是破產和整體拍賣兩種形式,企業絕大部分是負債經營,在公佈第一批改制企業中,有三個企業在我市3個信用社的84.5萬元貸款,受到損失,分文難收。目前,已經宣佈破產的常寧市第一水泥廠,通過法院主持召開債權人會議,宣佈所有銀行債務清償率為零。此廠破掉2個信用社共57.2萬元貸款本息,其中聯社營業部39.2萬元,板橋信用社18萬元。常寧市松柏木材公司已進入改制程序,實行政策性破產,該公司總資產為492萬元,總負債達937萬元,在松柏信用社貸款40萬元,信用社依法起訴而法院卻不予受理,一旦進入破產程序將血本無歸。常寧市羣英大廈在城關信用社貸款56.2萬元,隨着羣英大夏法人代表更換,新官不理舊帳,拒籤貸款催收通知,現已超過訴訟時效,在今後改制過程中,信用社的貸款將損失貽盡。據調查統計,由於企業改制影響已確定全額損失的貸款本金2642.75萬元,利息1770.66萬元,共計4413.41萬元,貸款本息將受到損失。

3、企業破產廢債是企業改制爭先恐後的內在動力。企業利用改制甩掉債務包袱後改頭換面又正常生產和經營。原常寧縣氮肥廠,成立於1970年,坐落在常寧松柏鎮大漁灣,生產主導產品氮肥,企業性質屬縣辦國有企業,開户銀行工商銀行水口山支行,該企業由於缺少流動資金,當時開户行水口山支行受信貸規模的控制,1993年8月27日由工商水口山支行擔保,在松柏信用社貸款150萬元,1994年2月3日、1995年12月20日用該廠房產抵押(未登記辦理有關手續)分別借款30萬元和15.62萬元,三次共計貸款195.62萬元。同時該廠95年8月2日又向宜城信用社(原城市信用社)用該廠房產作抵押貸款50萬元,當年償還部分貸款本金16.14萬元,下欠33.86萬元,1996年2月份該廠為逃廢銀行債務,以資不抵債為由,向常寧市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法院受理後,成立企業破產清算小組,宜城信用社貸款本金33.86萬元,松柏信用社本金195.62萬元,合計貸款本金229.48萬元及所欠利息清償率為零。企業被法院宣佈破產後,由市政府牽頭,對氮肥廠進行資產重組,成立穗旺氨業有限公司。企業換殼換牌後,原套人員生產原產品。該企業破產一共破掉銀行1270萬元貸款和400多萬元的其他債務。

4、企業改制對常寧市農村信用社造成的影響。由於企業改制行為不規範,改制的目的是減小政府壓力和逃廢債務,而不是通過改制促使企業重新發展,誤導部分企業紛紛申請破產和其他形式的改制,導致鎮村企業跟着申請破產改制,甩掉債權人的債務,嚴重影響企業信譽,產生負面效果。常寧市主要是城關、宜城、松柏、聯社營業部、柏坊、官嶺、宜潭、鹽湖等8個信用社,由於企業貸款多,損失也就最大。目前決定改制和已經進入改制程序的企業114個,貸款2642.75萬元,利息1770.69萬元,可能全部受損。

(二)、維權思考與維權舉措

農村信用社由於自身體制以及歷史形成的種種原因,抗風險能力明顯低於其他國有商業銀行,而企業改制已成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農村信用社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如何在法制和行政都不利於農村信用社維權的現實情況下做好維權工作值得深思。

1、以農村信用社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為主題積極鼓與呼,引起地方政府以及高層的關注,農村信用聯社應成立維權領導小組,聯社主任親自掛帥,信貸、資產保全、保衞、會計、辦公室等部門抽調專人負責維權工作,及時瞭解企業改制動態,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聯繫,爭取黨政及職能部門的支持。

2、以積極的思想和不卑不亢的態度以及靈活的措施做好維權工作,既要顧全大局,又要不折不扣地維護農村信用社的利益,在靈活變通、加強協調還不能維護農村信用社債權的情況下必須堅持依法維權的道路,並儘可能的趕在企業改制前落實相關措施,以力挽狂瀾,有效保護農村信用社債權不受損失。

【第11篇】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調研報告

提供調研報告,為您提供幫助!

奎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體現了黨和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決心和信心。無論是從農業貸款投放規模,還是營業網點的設立,支持“三農”發展的重擔責無旁貸的落在了信用社的肩上,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在支持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農村社會穩定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於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信貸支農工作問題比較突出,影響了“三農”問題的解決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進程。

一、農村信用社支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從社會環境看

1.農業投入不足,難以滿足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需要。黨和國家十分重視農業的發展,拿出了一定數量的資金支持農業,但財政支農支出佔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呈現不穩定並有相對下降趨勢,尤其是縣鄉財力十分困難,對農業的投入不足,更加劇了農業資金缺短的狀況。

2、農村信用環境差。由於宣傳不到位,認識上出現偏差,以至有的農民錯誤地將農業貸款看成扶貧救濟款,盲目申貸、張冠李“貸”,直接影響到農業貸款的發放、使用與回收。由於農村信用環境差,農户信用意識淡薄,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民收入不穩定,支農貸款風險高,信用社存在普遍的“懼貸”、“惜貸”心理,有富餘資金不願投放。由於金融、法律意識差,甚至惡意逃廢金融債務,造成信用社的部分貸款被“懸空”,信貸資金的週轉速度逐年減慢,交易成本偏高,嚴重降低了農村信用社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益,也制約了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資金的投放力度。賴債現象還在一些農户中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工作的積極性。

3、農業貸款風險大、利潤低。近年來,我市農村信用社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在信用社的支持下,我市的棚蔬生產、水果鮮儲、養殖形成了產業化規模,大大改善了農業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但農業貸款週期長、抗風險能力弱,以農業經營為主的農民收入微薄,還要支付吃、穿、住、用、行、子女上學、醫療等費用,所剩寥寥無幾。如果遇上天災人禍,無疑又是雪上加霜。一是信貸需求主體數量大,高度分散,經營規模小;二是農業生產季節性強、週期長,受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影響大;三是農村經濟相對落後,交通通訊條件差,信息傳遞不便;四是農户和農村企業貸款抵押難,擔保難,分散風險的機制不健全。土地承包權抵押存在很大的難度,農民缺乏其他的抵押品,又沒有專門的擔保基金或機構為農户提供擔保。由於農業保險萎縮,一遇到自然災害,就有大批農民和農業企業遭受嚴重損失,無力歸還貸款,影響了金融機構開展農業貸款的積極性。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這就決定了農業貸款較其他商業性貸款具有更大的風險,而我們又缺少相應的信貸風險補償辦法;

4、農業貸款受政策性因素多。目前,農村信用社是地方性金融機構,在一定程度上,農業貸款的發放受到行政干預。比如禽流感、雪災等,農村信用社在政府部門的督促下,給予了大力支持,禽流感過後,由於政府扶持和信用社的信貸支持,禽業發展迅速恢復,截至2022年末北鎮地區的禽類養殖量已達4000萬羽,比禽流感前養殖量2500萬羽增加了1500萬羽,造成蛋雞產品市場過剩,價格低廉,加之飼料漲價及養殖成本的增加,導致養殖蛋雞風險加大。

(二)從農村信用社內部看

1、對信貸支農工作認識不足。部分信用社工作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工作的重要性,認為農業貸款風險大,工作任務重,投入的人力、精力多,效益卻沒有投向工礦企業來得快,來得明顯,對信貸支農工作缺乏熱情,信貸支農的主動性不夠。

2、信貸支農資金不足。當前,縣域金融市場的基本現狀是各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等機構分爭社會資金。除農村信用社外,其他機構吸收的資金絕大部分流出縣域及農業產業之外,農村資金匱乏,單憑信用社的資金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農村信貸資金的需要。

3、農村信用社信貸人員素質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目前信用社信貸員普遍偏少,據查,一個信用社一般有信貸員2—3名,一個鎮有十多個行政村,一個信貸員要負責好幾個行政村幾千户農民,加上信貸日常工作,實在忙不過來。同時,為防範風險,信貸員不僅要懂得貸款知識,還要懂一些科學知識,對種殖業、養殖業、企業管理、農村產業政策,整個市場行情等等都要了解。這就對信貸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4、信用社的內控機制制約了信貸支農。貸款作為一種商業行為,它是以安全為起點的,但農業貸款由於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着自然風險大,比較效益差的特點,而目前農村信用社對農貸的考核有不盡合理的地方,這給信貸員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懼貸恐貸思想還一定程度存在。

二、解決支農工作問題的有效途徑

1、進一步提高對信貸支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農村信用社廣大幹部職工要進一步端正經營思想,切實增強做好信貸支農工作的緊迫感和主動性,因地制宜地制定信貸支農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

2、改善支農投資環境,解決農民貸款供求問題。農村信用社要從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大局出發,緊密聯繫現階段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健全和完善支農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擴大對農業投資力度,把工作重心真正轉移到服務“三農”上來。一是要把信用社牢牢定位於服務農村、立足農業、支持農民,優先保證農户種養及相關的加工、服務業的合理資金需要。並在此基礎上,加大對農民消費信貸和農村工商業的扶持力度;二是完善授權授信制度。依據各地經濟狀況、信用環境和信用社的管理水平及資金實力,採取有區別的貸款額度調控措施,有針對性的適度提高貸款限額;三是實行貸款增量考核,將農户貸款增量納入年度考核指標,對信貸人員實行業績考核,在合理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多放多獎;四是制定科學的責任追究制度,注意區分違規放款、決策失誤、自然災害和市場變化等不同情況,確定相應的責任標準,充分調動農業貸款投入的積極性。

3、政府對農村信用社支農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努力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農業貸款的管理工作,離不開地方黨政的支持。各級政府應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信用的綜合治理,切實改善社會信用,共同維護金融債權,提高農民信用意識,同時依法打擊惡意逃廢債務的行為。加大宣傳力度,發揮輿論導向,在全社會範圍內大力提倡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努力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4、合理安排信貸資金,突出支持重點。農村信用社資金要取之於農,用之於農。在信貸資金投向上要體現“三優先”:農户貸款優先、社員貸款優先、農業貸款優先。具體説一是要保證農民種植糧棉油的生產費用需要。二是要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加快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着力支持優化品種,優化品質,優化佈局.提高產品質量的加工轉化,支持農户多種經營。三是要結合農業結構調整,擇優支持以本地區資源為依託,產品有銷路,還款有保障的,以公司帶農户為主要形式的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實現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户的良性循環,推動農業產業化市場化。

5、進一步完善貸款方式,提高為農服務水平。農村信用社要適應農民對信貸資金需求額度逐漸加大的形勢變化,不斷總結小額信用貸款的經驗,在加強風險防範的前提下,適當提高信用貸款的額度,對不同的信用等級農户核定不同的信用貸款額度,最高可達10萬元,同時要按照靈活、方便、安全的原則,完善農產聯保貸款方式,擴大農户聯保貸款的範圍。在貸款期限上,要合理確定支農貸款使用期限;在經營方式上,由以往的“坐等放貸”轉變為“主動營銷”;在工作作風上,農村信用社信貸員要發揚“揹包銀行”精神,堅持走出社門,訪農民家,知農民情,助農致富。從根本上扭轉農民“貸款難”問題,使農村信用社真正成為服務“三農”的主力軍。

6、建立科學的信貸風險防範體系,解決農村信用社支農服務的管理困境。一是切實強化對支農貸款的管理和監督。首先要健全農户貸款檔案,各類管理台賬、卡片,要規範統計口徑,定期複核台賬、卡片內容,確保信貸信息真實全面,並逐步將檔案台賬實行計算機操作管理,實現客户檔案動態管理。其次是探索實行貸款公示制,將信用社的貸款條件,貸款對象,貸款利率,貸款程序公示於眾,以程序的公開保證貸款管理的公正。再次就是轉變工作作風,要規範信貸人員深入農户調查的次數、比例及內容,加強信貸調查,及時掌握農户真實的基本情況。三是建立有效風險防範體系。農村信用社要深入研究信貸支農風險的特點和表現形式,借鑑先進的信貸風險評級方法,建立適合產業化特點和自身情況的科學有效的信貸風險防範體系。四是規範貸款責任認定。責任追究和認定要建立一個合理的綜合性指標,對不良貸款數量、佔比等各種情況綜合考慮,同時增加對信貸人員的獎勵條款,對信貸投放效果好、質量高的信貸人員實行獎勵政策,達到既控制違規貸款,最大限度地減少信貸資產風險,又有效地支持“三農”的目的.

7、進一步優化農村信用社的信貸支農環境。一是針對高投入、高風險特點,建議地方政府牽頭建立支持“三農”發展擔保機構和擔保基金,為“三農”發展提供系統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務,為農村信用社發放“三農”貸款提供擔保,降低產業化龍頭企業、重點大户的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為農村信用社支持產業化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二是政府要加強對信用社工作的領導和指導,要本着信用社經營自主的原則,減少對信用社不適當的行政干預,加大對信用社依法維護債權工作的支持力度。三是建立高質量的信用環境,廣泛開展創建信用村(鎮)活動,通過加強宣傳,建立農户信用評級機制等方式,強化農產的信用意識,規範其信用行為,為信用社支農服務創造良好寬鬆的外部環境。

【第12篇】農村信用社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信用社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人才隊伍建設事關企業的興衰,特別是政策性、知識性、專業性比較強的金融企業,顯得更加重要。農村信用社能否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激烈的金融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人才隊伍建設是前提和保證,因此,農村信用社就必須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出適合自身業務發展的各層次的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只有各層次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了,農村信用社工作的整體效率才能最大地提高。結合筆者對該單位實際情況進行調研,由此而引發了對目前農村信用社隊伍建設的一份淺見。

一、信用社基本情況

蒙陰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賈莊信用社位於蒙陰縣最北端,比較偏遠,為轄內九個行政村0.9萬人提供金融服務。截至目前,該社各項存款餘額達到6027萬元,貸款餘額達到2942萬元,實現營業收入286萬元,各項業務穩步發展。

1、人員情況:該社現有幹部職工11人,平均年齡在37歲,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幹部職工5人,佔員工總數的45%。

2、崗位設置:賈莊信用社現在設置主持工作主任一名,內勤主任一名,主管會計一名,借據崗兼立據崗一人,櫃組會計2人,複核員一人,出納員一人,外勤業務人員2人。由於單位業務相對較少,地理位置偏遠,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所以單位人員情況基本保持不變,人員相對較少,基本保持最原始的業務操作流程,有的員工還身兼兩職,除存在較大風險隱患外,給業務發展也帶來不便,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形成了一定的阻力,制約了業務的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管理體制不順,用人機制不活。1996年與農業銀行脱鈎前,農村信用社歷年接收的新員工大多數是頂替、照顧的內部職工子女,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行社脱鈎後,儘管採取了很多措施,加大培訓力度,鼓勵員工利用業餘時間積極參加各種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學歷教育,再加上近幾年來,從大中院校引進了二十幾名大學生,但是由於受體制原因的影響,仍然滿足不了現在的需求,一時還不能改變現在的狀況,形成了隊伍老化、制度不活、競爭軟化的落後局面。

(二)、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老化,高素質複合性人才嚴重匱乏。一是缺乏既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又熟悉金融業務的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二是缺乏精通計算機專業知識,科技應用能力強的技術人才;三是缺乏精通法律的專業人才;四是缺乏公關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強的市場開發人才。

三、對策及建議

(一)、發現人才,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首要問題,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所在。一是要善於發現人才,世上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確不常在。這説明發現和識別人才關鍵是各級領導要甘當新時代的伯樂。二是要有求才愛才之心,善於把握人才的本質特徵,要從不同類型人才、不同層次和不同要求的特點出發,把握不同人才不同特徵,避免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不同類型的人才,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發揮人才的最大潛能。三是加大人才培養和煅煉力度,人才不是與生俱來的,知識在於積累,天才來自勤奮,人才在於培養,要為農村信用社有知識、有理想、有道德、事業心強,愛崗敬業的年青員工創造多崗位煅煉的機會,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對他們進行培養。四是要明確用人標準,做到按需配置。要明確人才隊伍建設的內涵,要從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選擇各層次所需的德才兼備的人才,要注意平衡德與才的關係,有德無才是庸才,有才無德是壞才,如果一個有才能的人,沒有甘於奉獻、大公無私的敬業精神,一心只想貪圖享樂的話,那麼,才能越大破壞力越強。因此,要從規避道德風險入手,從制定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標準方面扼制可能出現的道德風險。

(二)、提高一線窗口人員操作水平。營業人員服務質量的優劣,操作水平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信用社在社會公眾中的信譽和形象,現階段農村信用社人員緊缺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一線缺少各類熟練操作業務的營業人員,因此,農村信用社建設一支業務操作水平精湛的一線操作人才隊伍尤其重要更是農村信用社提升綜合競爭能力的根基。

一是要加強業務崗位人才隊伍的崗位輪換,把一線人員培養成一專多能的業務能手,逐步實行按職務、職稱、崗位取酬的激勵機制,能者多勞多得,劣者少勞少得,視員工的能力可以低職高聘,也可以高職低聘,這樣既有利於人才在本地區間的合理流動,也有利於促進人員分流,優化全系統員工隊伍。

二是加強培訓,加快一線人才隊伍新業務、新知識的更新速度。要改變農信社管理人員知識結構的落後面貌,短期內單靠外部高等院校輸送人才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還必須堅持抓好後續教育,積極創造“學習型”人才培養機制。為先天文化知識水平不足業績優秀的員工加油充電,提高文化知識,業務理論水平,適應信用社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可以從現有用工中通過考試的方式,選拔 一批優秀人才輸送到專業院校脱產學習,通過單位、個人雙方負擔教育投入的辦法,畢業後給與相應的待遇。從而實現結構調整與現有人員盤活的雙重戰略。

三是實行崗位等級管理,嚴格員工績效考核。建立激勵和教育機制,正確引導員工自覺加強業務知識、業務技能的學習和提高。實行調整與發掘現有人力資源潛能雙重戰略一是要推行全員聘用制,把職務和職稱評聘全面納入結構比例控制,真正引入競爭機制,全方位推進優化組合。根據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各用人單位和應聘人員實行雙向選擇,不分地域,競爭上崗,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以績取酬。

【第13篇】關於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信用社改革之後的現狀如何?下面是小編提供的關於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況調研報告,供參考!

我市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從xx年初起步,至今已經進行了兩年半時間。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市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根據《xx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要求,組織了以市為單位的統一法人產權模式改革,並順利爭取到人民銀行發行的xx萬元專項央行票據。目前,已進入改革和央行票據兑付的關鍵時期,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懇請市委、市政府予以支持。

一、農村信用社改革所做的主要工作

農村信用社改革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任務很艱鉅的工作,同時改革成功對地方經濟和金融的發展又會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次改革是在管理體制、產權模式和組織形式等方面的一次全面改革,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改革農村信用社的產權制度,明確產權關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

二是改革農村信用社的管理體制,將農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級政府負責,明確由銀監會依法行使對農村信用社的金融監管職能;

三是消化農村信用社的歷史包袱,國家在資金、財税、利率等多方面給予農村信用社政策扶持。我市的改革突出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清產核資摸清家底。清產核資是保證信用社改革順利進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就是核實信用社的資產負債狀況,充分反映經營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為深化改革、強化管理、防範風險明確工作方向和重點。按照省改革試點領導小組下發的實施方案的要求,市農村信用聯社聘請xx省審計廳對市聯社以xx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進行了全面的清產核資工作,重點是對各項貸款、抵債資產、投資業務、存放及拆放資金、其他資產中的壞賬損失和固定資產進行清理,登記造冊,並在明確責任的基礎上根據現行會計財務制度如實和認定損失。經過審計,核准了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情況,摸清了家底。

(二)增資擴股壯大實力。改造股權設置、構建新的產權關係,是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目標。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增資擴股工作得以在全市鋪開,市直大部分部門和各鄉鎮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當年募集股金xx萬元,這一股金餘額一直保持到現在。今年六月末,投資股佔xx%,企業法人股佔xx%。股權結構達到要求。但當時的增資擴股工作,由於倉促上陣、很多細節考慮不周,加上部分地方宣傳和思想認識不到位,相當一部分股金存在虛假問題,導致一直到現在,股金合規性問題都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三)發行票據按季監測。爭取中央銀行專項票據的發行,是xx年重點抓的一項工作。通過紮實的工作,我們的發行申請一次性通過了人總行的審查,也是全省首批獲得票據發行的聯社。9月1日人行與聯社簽訂發行央行專項票據協議,正式發行xx萬元票據,其中置換不良貸款xx萬元、歷年虧損xx萬元。票據發行後,人行按季對信用聯社進行現場檢查,重點檢查增資擴股的真實合規性、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處置和清收不良貸款的真實合規性、地方政府承諾扶持政策的落實情況、強化內部管理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實際進展情況等五個方面。每次檢查,問題主要集中在股金真實性和置換不良資產方面。針對查出來的問題,人行提出整改建議,市信用聯社也想了很多辦法認真整改,但有些問題因為諸多原因整改也難有實質性改變。今年6月11日,人行專門對聯社進行了一次法人談話,研究了更為具體的解決辦法。但有些問題聯社自身實在無法解決,只有向市委、市政府彙報,請求市委、市政府拿出意見予以支持。

(四)建立法人治理框架。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是這次農村信用改革的主要目的。中央銀行專項票據發行與兑付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促進農村信用社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也就是國務院提出的花錢買機制原則。市信用聯社從去年底着手這塊工作,重點是完善三會制度。 通過了新的市聯社章程,重新組建了理事會、監事會機構,規範了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議事規則,建立起決策、經營和監督相互制衡的初步機制,並按照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擔風險的四自原則建立健全了以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為主體內容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同時在信貸管理、財務管理、稽核、安全保衞、勞動用工等方面也建立完善了一批規章制度,促進經營機制的有效轉變。應該説,這只是初步建立起了法人治理框架,離真正的高標準的法人治理結構還有差距。

(五)擴張規模改善經營。改革以來,我市農村信用社按照立足xx、面向三農、面向中小企業、面向縣域經濟的市場定位,迅速擴大經營規模,不斷加大貸款投放力度,既支持了xx經濟的發展,又有效地改善了自身經營狀況。到xx年6月末,全市農村信用社各項貸款餘額xx億元,比年初增加xx億元,比xx年末增加xx億元。其中三農貸款餘額xx億元,比年初增加xx億元,比xx年末增加xx億元,市信用聯社已經成為xx城鄉經濟發展的堅強後盾和重要支撐。到xx年6月末,全市信用社各項存款餘額達xx億元,比改革前增加xx億元,增長xx%。與此同時,市信用聯社的財務狀況也得到顯著改善。按照一級法人,統一核算,授權經營,分級考核的原則,實行了聯社統一核算的體制,財務狀況不斷好轉,盈利能力逐步增強。xx年末,市信用聯社一舉摘掉虧損的帽子,盈利xx萬元。今年上半年盈利xx萬元,比xx年末扭虧增盈xx萬元。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麪臨的形勢

目前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如何進一步優化法人治理結構,一個是如何盡全力爭取央行專項票據的順利兑付。對於前一個問題,現在各地都有各地的做法,我們可以借鑑其他地市的經驗來做,同時法人治理結構也不是近期能徹底改觀的,只能慢慢來。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要迅速解決幾個具體問題,儘快達到央行專項票據兑付的條件。

按照與人行簽訂的協議,我市信用聯社今年四季度就可以開始申請兑付央行專項票據。兑付央行專項票據硬指標是兩個,一是資本充足率要達到x%,二是不良資產比例比xx年末下降x%。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1、從資本充足率這個指標來看,6月末我市農村信用社資本充足率為xx%,離x%的要求還有xx個百分點的差距。xx年增資擴股時,央行專項票據具體的兑付考核標準還沒制定下發,所以我市當初增資擴股是按照達到4%的標準來進行的。但央行專項票據具體的兑付考核標準下發後,其中一項標準對我市很不利,就是要把呆滯貸款的40%直接在資本淨額中扣減。我市信用社現有呆滯貸款xx萬元,其中的xx%即xx萬元扣減後,資本淨額變為xx萬元,使得資本充足率為xx%。人總行制定的標準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唯有想辦法增加資本充足率。

解決資本充足率問題的直接途徑只有兩個,一個是增資擴股,還有一個就是減少扣減因素,也就是想辦法減少呆滯貸款數額。從目前的狀況看,增資擴股這條路難以行得通,理由有兩個,一是從過去增資擴股的實際情況來看,後遺症非常大。xx年搞的相當一部分增資擴股,這兩年的時間,不知有多少人要退股。而按照股金管理的規定,個人股必須是三年後還要符合相關條件,才能退股。原來的股金都做了很複雜、艱苦的工作才保留了下來,現在再去增資擴股,不僅不現實,甚至會對信用社的形象和聲譽都有不良影響。即便是採取行政手段也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支持。二是省聯社的態度也不贊成再來搞一次增資擴股。目前只有走減少呆滯貸款數額這一條路了。這是我們請求市委、市政府支持的一個方面的工作。

現有的呆滯貸款直接清收,實現起來也很困難。xx年6月末,市信用聯社呆滯貸款餘額xx萬元。這塊貸款中,金天公司貸款餘額xx萬元(含賢成集團承債xx萬元)、生資公司貸款餘額xx萬元,兩家就佔總額的xx%。其他的都屬於零星小户,好收的通過這幾年的大力清收都已經收了,即便花再大的力氣,對提高資本充足率的作用也是微不足道。因此,要想降低呆滯貸款餘額以提高資本充足率,必須從金天和生資公司這兩家企業想辦法。而目前金天公司已向法院提出了破產申請,該債權如何落實,如何變為提高資本充足率的一個因素,是需要研究的問題。生資公司已於xx年4月25日被法院判決償付市信用聯社貸款本金xx萬元,至今沒有執行到位,也是需要想辦法的一個方面。

2、從不良資產佔比這個指標來看,總體上我市達標沒有問題,但仍然存在一個具體問題,就是置換不良資產處置率不達標。要求是xx%以上,但到xx年6月末,市信用聯社的置換不良資產處置率為xx%,尚欠xx%。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是兩個:

一是置換不良資產的處置涉及的部門多,需協調的工作量大。根據《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專項中央銀行票據兑付考核操作程序》(銀髮[xx]247號)規定,信用社對因確實存在困難,無法收回的置換資產,除逐筆説明無法收回的原因外,還要提供九種法律證明文件或其他相關證明文件複印件,而出具這些證明文件的職能部門涉及到鄉鎮政府、法院、工商、税務、國土、房產、經委等。從市信用聯社目前處置進度和質量看,效果不理想。就是已經處置的置換不良貸款,中間有相當一部分手續不合要求,主要也是相關證明材料不合要求。這方面市委、市政府要要求有關部門和鄉鎮給予支持。

二是大額置換資產處置無能為力。在置換的xx萬元的呆帳貸款中,原天紡集團xx元,佔比高達xx%,其於xx年實行改制,市信用聯社債權已被懸空,出具相關的處置證明材料無法實現。

以上問題能否解決,表面上看只是涉及到xx信用聯社能否把xx萬元的央行專項票據變為自己的資金。深層次地分析,如果解決不了,我們面臨的形勢,就不僅僅是一個央行專項票據兑付不了的問題,而是會直接影響到xx信用聯社改革的成敗,直接關係到聯社的生存問題。

首先,改革將可能功虧一簣。自xx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傾注了大量的精力抓信用社改革,市信用聯社在人民銀行、銀監辦的大力支持下,改革試點實施進展順利,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xx年順利增資擴股xx萬元,不良貸款比改革前下降了xx%;xx年順利完成了統一法人改革,全面加強了內部管理並按照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擔風險的原則,建立並逐步健全了激勵和約束機制,經營效益穩步提高,防範和控制風險能力不斷增強。這些成果的取得是建立在央行票據的成功發行的基礎上的。目前央行票據已經發行兩年,到了兑付的關鍵時期,而資本充足率和不良貸款處置是票據申請兑付時考核的兩項核心指標,又恰恰是xx聯社的軟肋,並且靠其自身的努力是無法達到要求的。從已經兑付央行票據的地區情況來看,兑付的標準越來越具體,考核指標延伸的範圍越來越大,指標扣減項越來越多,現場檢查越來越細,其目的都是為了貫徹花錢買機制這個原則。如果我們的票據不能如期兑付,政治影響上就説明我們的改革沒有成功。前期我們為改革所做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勁。

其次,支農實力受到大幅削弱。存款是信用社信貸資金最重要的資金來源,但隨着近年來資本市場逐漸火爆和投資渠道的增加,信用社的籌集環境和渠道受到考驗。今年上半年,全市信用社的存款僅增加xx萬元,這是近幾年少見的。目前,受央行數次調高存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影響,信用社的籌資成本、融資難度也隨之增加。這些直接影響了信用社支持三農作用的發揮。如果央行票據兑付了,xx聯社將陡增xx萬元的無成本資金來源,資金實力、支農實力將大大增強。如果不能兑付,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垂手可得的餡餅瞬間灰飛煙滅。從信用社來看,是可用資金減少,支農實力削弱,但對全市而言,缺少xx萬元信貸資金對xx經濟增長質量和速度的影響將是長期和深遠的。

再次,經營風險必將集中顯現。票據不能如期兑付,人行就會收回已發行的票據,退回置換的歷年虧損和不良貸款,由此資本充足率將下降到xx%;同時,不良貸款餘額和佔比雙升,呆賬貸款將直接增加xx萬元,不良貸款佔比將達到xx%以上。根據銀監部門的《農村信用社監管評級內部指引(試行)》的考核評級標準,結合上述指標,市信用聯社將被評為6級,而評級結果為6級的,表示信用社面臨嚴重的信用危機和支付問題,已經無法採取措施進行救助,需要立即實施市場退出,予以關閉或重組。即便不退市,在《xx銀監局有問題銀行特別監管辦法(試行)》中規定,對不良貸款率8%以上且不降反升的、法人機構資本充足率8%以下的認定為有問題銀行,將採取一項或多項特別監管措施,即增加非現場監管內容、增加現場頻率、責令其停辦部分業務、暫停其開辦新業務等,按照此規定,市信用聯社的資本充足率xx%,不良貸款佔比超xx%的狀況,將被省銀監局列為有問題銀行而採取一項或多項特別監管措施,使市信用聯社的經營步履維艱。

第四,極易誘發擠兑風險。若市信用聯社的專項央行票據在明年上半年不能兑付,市聯社會面臨兩難困境。一方面,明年上半年內xx萬元的資格股因陸續到期而面臨退股壓力。退股後,xx聯社的資本充足率將一瀉千里,xx聯社也將面臨退市的危險。另一方面,若為確保票據兑付,只能頂住壓力不予退股,這又極有可能誘發擠兑風險,無疑會激發無法想象的社會矛盾,勢必危及全市金融穩定,甚至觸及到社會穩定。

三、解決xx信用聯社央行票據兑付問題的意見建議

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國發[xx]15號)以及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xx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xx政發[xx]4號)文件精神,為確保市信用聯社專項央行票據如期兑付,特提出如下解決途徑:

(一)兩個途徑解決資本充足率問題。

途徑之一:市政府用優質資產置換市信用聯社的呆滯貸款。以降低呆滯貸款餘額,提高資本充足率。市委、市政府能否考慮用開發區、商業繁華區的土地、房屋等優質資產,將市聯社的xx萬元呆滯貸款全部置換。按照人行的資本淨額須扣減xx%呆滯貸款的標準,置換後市聯社的資本淨額可以少扣減xx萬元,資本充足率將達到5.89%,從而達到兑付要求。

途徑之二:市政府以現金或優質資產捐贈給市信用聯社,增加其資本公積,從而提高資本淨額。經測算,如市政府向市信用聯社捐贈xx萬元的現金或其它資產,將使其資本充足率達到xx%,從而達到兑付要求。

無論採取以上哪種途徑,按照票據兑付有關要求,必須在今年年底前入賬,在年終決算表中反映出來。否則,明年兑付也將成為泡影。

(二)協調落實四方協議。xx年3月28日,為落實市信用聯社的債權,市政府、市聯社、金天貿工農股份有限公司、xx金天紡織有限公司四家簽訂了《四方協議》,在該協議中明確了原金天貿工農股份有限公司所欠的12931萬元的債務分配方案,即:由新公司立據承債2602萬元、原公司現金償還660萬元、市政府承諾一年內以現金償還貸款1238萬元或有效資產抵債、餘下的8431萬元及利息繼續由原公司承擔。這一協議至今未落實,建議市委、市政府儘快組織相關部門落實四方協議,以盤活市聯社不良貸款。

(三)協調落實大額置換資產債權,提高置換資產處置率。重點是協調落實天紡集團等逃廢的信用社債權,以提高市信用聯社置換資產的處置率。

(四)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及鄉鎮的關係,為置換資產處置提供便利。懇請市委、市政府出面,要求鄉鎮政府及法院、工商、税務、國土、房產、經委等相關職能部門協助配合,支持市信用聯社對已置換的貸款依規依法進行處置。建議用政府名義出台支持文件,重點是出具相關文件資料的證明。

(五)加強信用環境建設,打造信用xx。一是督促鄉鎮落實市委、市政府對信用社的扶持政策;二是轉化落實以往企業逃廢信用社的債務;三是確保信用社勝訴案件執結率達到80%以上;四是充分運用行政手段,加大對公職人員貸款、行政事業單位貸款、鄉鎮企業貸款和村組集體貸款的清收力度,確保拖欠信用社的貸款收回率達到80%以上;五是改善區域金融生態建設的行政環境。

【第14篇】農村信用社反洗錢工作調研報告推薦

反洗錢工作在當今複雜的金融和社會環境下是一項重要而艱鉅的工作,做好反****工作是國家利益和人民羣眾根本客觀要求,是維護金融機構誠信及金融穩定的需要,也是保證信譽支付穩定,促進農村信用社發展的保證。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金融機構報告涉嫌恐怖融資的可疑交易管理辦法)和(金融機構客户身份識別和客户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的相繼頒佈實施,農村信用社反洗錢認識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反洗錢內控制度,明確了內部反洗錢操作流程,基本上能按規定開展反洗錢日常工作。但由於反洗錢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要求,無論是工作力度、實效,還是長效管理機制建設,都未達到有關要求,亟待於在今後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和提高。現結合工作實際,淺談農信社在反洗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存在問題

反洗錢工作思想認識不深刻。思想認識是制約農村信用社反洗錢工作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雖然反洗錢工作已開展多年,市縣人行和聯社也做了大量工作,並進行了多次培訓,但缺教材、缺師資、缺案例、缺成熟規範的反洗錢技術模式,從而培訓也只是停留在低層次水平,翻來覆去抄法規、讀概念,對如何深化反洗錢工作的現實指導意義不大。在實際工作中多數職工不熟知與其業務相關的金融法規和行業制度規範,憑感覺、憑經驗辦理,業務處理隨意性較強,不能及時識別和防範洗錢活動。加之部分農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員及員工對反洗錢工作重視不夠,表現在:一方面認為農村地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發展落後,x污、x毒、x私、x社會等犯罪分子不會通過本地信用社進行洗錢犯罪;另一方面是怕得罪客户,擔心業務流失,影響自身經濟效益,發現疑點後沒有深入調查。

反洗錢工作宣傳力度不到位。反洗錢工作的艱鉅性,決定了加強力度宣傳相關知識的必要性。由於農村信用社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三農”,而農村文化素質高的年輕人基本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都是文化素質較低、體弱病殘的老人或留守兒童,再加之農村地區大多交通不便,消息閉塞,羣眾基本不知道洗錢為何物,更談不上了解或熟悉反洗錢的相關

法律法規了,而農村信用社的反洗錢相關知識宣傳只侷限在信用社所在場鎮 或結合懸掛橫幅標語等方式宣傳,也沒有深入到偏遠的、交通不便的鄉村,沒有真正把宣傳工作落到實處,做到家喻户曉,人人皆知,從而沒能在社會上營造出 “打擊洗錢犯罪”強烈之勢。

反洗錢工作崗位履職不落實。一是縣級聯社制訂的相關制度中,雖然明確了牽頭組織部門的工作職責,相關部門的職責以及部門之間的協調,而在實際工作中都未得到落實,造成部門之間相互推委, 工作效率低。二是縣級聯社指定信用社主管會計為反洗錢崗位兼職人員,但主管會計既要承擔會計職責又要履行出納複核職責,工作量大;再則對反洗錢的相關業務知識瞭解只上級聯社轉發的文件,對可疑交易的辨別能力較差;加之反洗錢相關案例學習較少,缺乏反洗錢的工作經驗,這些都直接影響反洗錢工作的開展。三是信用社存在“重現金支出管理、輕現金收入和大額轉賬業務管理”的現象,聯社雖制訂了相關審批辦法,但信用社科技手段相對落後,對上報聯社審批的大額現金及轉賬業務需電話請示後方可辦理,而聯社相關人員無法現場審核交易的真實性,只得事後補批,一定程度上致使審批流於形式。四是雖制定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信息報告、分析程序和操作規程,但只停留在操作人員的口頭彙報上, 且只進行了簡單的登記、審批和彙總,操作不夠規範、隨意性較強。五是未制定內部反洗錢工作激勵約束辦法,未將反洗錢工作納入部門、員工日常和年度考核,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些都導致反洗錢工作不能高效開展實施。反洗錢工作資料審查、保管不規範。由於農村信用社機構人力資源不足,客户經理配備不齊,而客户經理面對的客户對象多且雜,於是對客户的瞭解有限,櫃面也只對客户開户資料進行了即時的完整性審查,沒有實地調查開户資料真實性和開户單位經營狀況,因此開户資料真實性調查不到位的現象普遍。同時,個別信用社對開户資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開户單位有關證件審查不嚴,開户資料檔案的保管不規範,造成開户資料檔案缺失,不能及時有效排查風險。

反洗錢工作協調機制不完善。一是各金融機構之間缺少協調和資源共享的機制,農村信用社與其他商業銀行、工商、税務、紀檢監察部門沒有實行橫向聯網,無法真正實現客户身份識別的資源平台信息互通,對客户身份無法有效識別,對大額資金的來源無法進行辨別分析,給一些洗錢犯罪分子造成可趁之機,反洗錢工作沒有形成聯動。二是由於縣級人行與反洗錢的聯繫機構屬於同一級別,制約了區域性人民銀行反洗錢聯席機構,不能有效發揮反洗錢聯繫部門的職能,難以將金融機構、工商、公安、紀檢監察部門聯合起來,無法形成強大的反洗錢社會聯動網絡,無法營造良好的社會反洗錢氛圍。

對策與建議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反洗錢社會氛圍。一是加大社會公眾宣傳力度。在集鎮、鬧市和營業窗口宣傳的同時,聯合人行、公安、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保險公司以及相關政府部門聯合在媒體上做公益性廣告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對反洗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二是加大對偏遠農村反洗錢宣傳教育的投入,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反洗錢宣傳,使偏遠農村的農户更多地瞭解反洗錢知識和反洗錢的重要性;三是充分利用自身網點多、人員多、覆蓋面廣的優勢,向廣大羣眾宣傳洗錢活動對社會的危害性,重點要向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宣傳洗錢的方式和方法,從而營造濃厚的反洗錢社會氛圍。

規範完善制度,明確反洗錢業務流程。結合自身實際,儘快建立健全反洗錢內控制度。一是制定行之有效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以及反洗錢業務學習制度和違規違紀操作處罰制度,將反洗錢工作納入內部稽核範圍,增強反洗錢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大對徇私舞弊,違規違紀操作的處罰。使反洗錢內控制度與信用社的業務操作規程和會計核算系統做到有機結合,兩者共同進步,相得益彰,促進農村信用社穩健經營和發展。二是將存款實名制、賬户管理、票據監管全部納入反洗錢的管理範圍之內。三是在財務會計部門儘快設立專職反洗錢監管員,專門負責反洗錢的非現場監管、檢查、輔導以及基層信用社反洗錢崗位人員的培訓工作。明確各信用社的會計為反洗錢專職工作人員,實行崗前培訓,持證上崗的原則,每月發放一定的風險崗位津貼,主要負責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的甄別、分析、報送工作,不斷增強反洗錢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四是由人民銀行、財政和縣聯社共同出資設立反洗錢獎勵基金,對那些工作責任心強,準確甄別大額和可疑交易,發現可疑的洗錢犯罪人員,及時報告上級進行處理,挽回國家經濟損失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

重視人員培訓,培植反洗錢骨幹隊伍。人民銀行應制定和實施對金融機構特別是縣級聯社的反洗錢由淺入深的系列培訓計劃,儘快培養一批具有專業技能的反洗錢業務骨幹,再由這部分人員負責指導、培訓基層營業網點的反洗錢人員,不斷增強和充實一線反洗錢操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可疑交易的甄別能力。通過採取舉辦多層次的反洗錢業務培訓班、編印反洗錢教材、組織反洗錢知識競賽、在金融機構開展巡迴指導、案例剖析、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豐富和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的反洗錢知識技能,提高處理、甄別、審議可疑支付交易的能力,培養出一批批反洗錢骨幹精英,全面提升農村信用社員工反洗錢工作水平。

強化現金管理,管好反洗錢重點部位。農村信用社通過近幾年的規範管理,對大額現金支取能按照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審核、審批程序,但對繳存現金卻不夠重視,而現金繳存恰好是反洗錢的重要環節。為此農村信用社在辦理業務過程中,對大額現金存取均應嚴格按照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管理辦法要求及時上報,同時更要強化現金管理:一是堅持對大額現金繳存實行登記,瞭解客户信息,摸清資金來源;二是嚴禁為單位和個人違規提取現金,對於超過規定金額起點的大額現金支付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登記備案;三是對發生頻繁的存取現金業務進行重點監管;四是建立覆蓋所有營業網點的金融網絡,有效監控和管理資金賬户系統,積極引導客户使用先進的電子化非現金結算工具,不斷改善支付清算環境,減少社會現金持有量,防範和打擊利用現金結算進行x現、洗錢、逃税等違法犯罪活動,堅決維護支付結算秩序和良好的經濟金融環境。加強客户身份識別,構建反洗錢堅固防線。一是農村信用社應根據客户對象等實際情況,儘快配足客户經理,對於一些大客户個人和對公客户進行統一細化管理,特別要加強對重點客户的

業務經營、營業收入、資金使用及週轉和新業務的開展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瞭解,真正做到了解自己的客户。二是加強客户身份識別登記制度,特別是對於一次性服務的客户、現金兑換、大額現金存入和支取的客户要認真實行客户識別,進行認真分析和甄別,嚴格管理身份識別資料,防患於未然。三是從源頭上杜絕公款私存,私款公存現象。四是應儘快建立和完善農村信用社門櫃業務系統與公安、税務、工商和人行的相關係統聯網,以便加強對客户和身份識別和核查。

完善協調機制,形成反洗錢工作合力。一是農村信用社要發揮與其他金融機構、工商、税務、紀檢監察等部門反洗錢協作機制的作用,密切與公、檢、法、司的聯繫,定期研究佈置反洗錢的階段性工作任務,實現農村信用社與政法部門的通力合作;二是要進一步完善工作協調機制,按照“一個規定一個辦法”要求,在現行公安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參與的基礎上,擴大協調機制成員單位覆蓋範圍,在當地政府牽頭下,逐步把檢察、法院、工商、税務等單位吸納進來,建立反洗錢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統一部署階段性的工作任務,制定和落實反洗錢工作舉措;三是提高反洗錢工作的技術手段,完善反洗錢軟硬件措施,推行完整、規範和真實的電子化數據採集方式,不斷完善數據篩選和分析工作,提高數據篩選的準確性和分析報告質量,增強反洗錢監測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第15篇】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1

農村信用社推進以縣級聯社為統一法人的經營管理體制,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和討論的焦點問題。當今,農村信用社改革不論是推行股份商業化經營體制,或是推行了以縣聯社為一級法人的經營體制,信貸管理依然是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強信貸管理,提高信貸資金的週轉速度、使用質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信貸資產的風險度。為此,本文擬就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的現狀、問題、成因分析與解決對策,略作探討。

(一)目前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的現狀

1、信貸管理運行體制。目前農村信用社在信貸管理運行推行的是集體管理決策、分級授信授權體制,從省級聯社到基層信用社都相應成立了信貸管理審查(諮詢)、審批委員會(信用社設立審貸小組),各委員會下面還專業設置有信貸管理和風險管理部門,並輔助監事會的監督和理事長的否決作用。從程式上看,信用社為貸前調查崗,縣聯社信貸管理與風險管理部門為貸中審查、評估崗,委員會(包括省、市兩級諮詢委員會)則為貸款的最終審批崗。這種採取民主化集約管理、程式化審查審批的模式,對於超過授信授權的貸款的確取到了規避信貸風險、防止“一長獨大”、控制操作風險的效用。

2、信貸管理運行規則。農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負盈虧”的經營原則,是靠資金組織——資金運用——資金管理——資金利潤的經營規則來生存和發展。準確的説,負債經營決定信貸資產擴張的規模和擴張的數量,資金運用決定信貸資產的週轉速度和週轉質量,信貸管理決定信貸資金的安全和質量,資金利潤則是信貸管理運行的唯一目的——效益性和贏利性。明顯可以看出,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在整個信貸資金管理運行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貸資金,也就管好了一盤棋和走活了一盤棋。

3、信貸管理評級授信流程。信用社對借款人發放貸款,首先得予以評級,其次再給授信,並套用“信息採集→信用等級測算與認定→授信額度測算與認定”設定的格式,這是對原來只憑一份申請書、一頁調查表、一張借據合同就決定貸款的是否發放,無疑是很大的進步。因為評級堅持了客觀、公正的原則,是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來綜合評價客户的信用等級的。而授信則是以評級為依據和基礎,來確定借款人在某一期限內申請貸款、信用卡透支等用信的最高額度。信用社對借款人評級授信實行動態管理,適時調整借款人的信用等級和授信額度。

4、信貸管理運行的責任追究制。信貸管理責任追究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責任人的責任追究。這種責任主要是對貸前調查崗不盡職調查的第一責任人進行追責;二是對審查失職的責任追究。這種責任主要是對聯社信貸管理和風險管理部門人員的追責;三是對集體決策失誤的責任追究。這種責任主要是對審貸委員會成員及聯社理事長的追責。從追責的程度上看,有“五三二開”的作法,也有“七二一開”的做法,即調查機關負責50%或70%的責任,審查機關負責30%或20%責任,審批機關負責20%或10%的責任。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型的推行責任追究,既體現了風險同控、責任共擔的原則,也強化了農村信用社信貸的運行管理。

(二)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有了上述相對較好的信貸管理與運行現狀,按理説農村信用社在信貸領域就不應該存在大的問題,但事實上即或是規章制度再健全、操作流程再規範、體制運行再合理、處罰機制再有力,也不可避免地隱埋着以下問題,並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着。其具體表現在於:

1、壘大户貸款越壘越大。在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中,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就是壘大户貸款。這些壘大户貸款,主要是借款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因擴大再生產的需要或流動資金的緊張,在沒有償還原借款的情形下,再要求追加借款而信用社多為被動牽制的行為。再就是在長期的經營中,信用社為保全債務,通過利轉本長期積累形成的。由原來的幾萬元翻到十幾萬元,原來的十幾萬元翻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導致客户在償還債務的主觀意識上悲觀消極。主要表現在三點:一沒償還債務信心;二沒償還債務承受能力;三也失去了信用。從而造成信用社的信貸資產質量日趨惡化,看活卻不活,看似正常卻不正常。比如,某縣級聯社原只發放給某水泥廠幾百萬元貸款,現在因利轉本已達到了二千多萬元,形成了重大風險。

2、冒名、借名貸款觸目驚心。一方面,由於信用社在前些年的粗放管理經營,一些別有用心的借款人鑽信用社信貸管理的漏洞和政策的空子,利用假身份證、假户口簿冒名貸款;另一方面,就是少數信用社的信貸員人為為借款人造假冒名、借名貸款,從中謀取個人私利和好處。這兩方面的貸款不僅過去有,現在也依然存在着,且潛藏有很大的案件隱患。如近期某市銀監部門針對農村信用社正開展有聲勢、大規模的假、冒名貸款專項治理活動,就可見其存在的嚴峻性和嚴重性。除此,更有甚者採取吸收存款、發放貸款不入賬的辦法,違規經營,非法某利,無論內在的還是外在的都給信用社經營帶來了巨大破壞性和生存危機。

3、化整為零貸款難以遏制。這類情況在各地農村信用社均普遍存在着,也是誘發案件高發的原因之一。其具體表現就是一些信貸員或某些審貸機關,為了掩蓋超權貸款行為,把超過授權的大額貸款通過多筆多頭、化整拆散的形式發放出去,有意違反信貸管理的約束。比如某縣基層信用社主任利用只有一萬元的貸款權利,短時期內就給某客户發放了三百多毛筆達三百多萬元的違章貸款,並造成重大損失(已立案查處,當事人被判刑)。再如某聯社信貸部門在授權範圍內發放化整為零的貸款也屢見不鮮,且大多行為是出於關係與自身利益因素而為,上行下效,導致了信貸管理的混亂和不少案件的誘發。

4、行政干預貸款難收回。農村信用社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作為一級地方金融服務機構,很大的程度上都無法迴避與行政部門打交道和受其制約。這種特殊的背景也將長期地保存下去,且難以更改。基於此,行政干預農村信用社貸款的行為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也將會是一個永遠解決不了的癥結。比如某縣在清並農村基金會時,為了緩解兑付存款所帶來的壓力,以某部門的名義向信用社貸款三百萬元,至今除還少數本息外,已結欠本息達五百多萬元,成為歷史問題。又如某縣直管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向信用社借貸累計達四百多萬元,並欠息二百多萬元,均形成了嚴重的不良。另外,行政干預信用社投資城建、企改、工業項目的貸款也不在少數,且有相當一部分已形成了不良,引起了很大的負面反響。

5、貸款運行的不對稱。主要表現在:貸前信用分析階段,獲得的貸款信息不完全,貸款項目評估質量不高。部分信貸人員缺乏必要的信用評估、財務分析知識和經驗,以致貸款時發放了調查不充分、信貸資料有缺陷、抵押物變現力差、不足值的貸款;貸款的審批階段,未嚴格把關貸款審批條件,貸款集中程度過高,過分集中於某一借款人、某一行業、某一種類貸款,致使貸款風險相對集中,貸款金額超過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而無力償還;貸款發放階段,由於監督不力,存在“重放輕收輕管”的現象,貸款發放出去後根本沒有按照信貸事後操作規程去執行等等。

6、信貸人員素質的失準。由於多種因素的制約,當前農村信用社信貸人員的數量有限,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在風險的預測方面,有的信貸人員缺乏科學的理論知識,憑主觀經驗的成分較重,用經驗代替制度。加之由於管理體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對滯後,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些自然加大了貸款管理的難度。

(三)對策與建議

1、建立信貸資產運行長效管理和監管機制。

其一,信貸資產運行真正意義上的“零風險”是不存在的,但從管理角度出發,降低最大風險度,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此,管好信貸資產要從源頭抓起,堅持“人是第一要素”的信貸管理經營理念,只有管好人才能從根本上管好信貸資產,因為人是物質創造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唯一管好信貸資產基礎的基礎,是信貸管理實施長效管理的最好保障。其二,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看到,信用社在信貸資產管理上,也重視了管理,操作與審批程序也有效大改進。但最大的的問題是,對放出後的貸款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因此,要借信貸上線改革的東風,全面加強信貸風險的監管,經常及時跟蹤放出貸款的事後檢查,發現風險苗頭,立即發出預警信號,抓好風險管理監督防範,努力控制貸款的“不作為”風險。

2、嚴把“四關”,提高新增貸款的質量。

一是實行四崗制(即調查崗、審查崗、審批崗、檢查崗),把好審、貸、查三權分離關。要改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在操作規程上必須借鑑商業銀行的先進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凡新發放的貸款,不論金額大小均不得單人操作。通過審、貸、查環節方能發放,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有效機制,違者追究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二是實行貸款權限區別控制,把好貸款風險關。即改變一概以金額大小確定貸款審批權限的做法,而是要根據各信用社信貸營銷環境、信貸資產質量、信貸管理水平,以及經營管理能力,區別對待,科學授權授信。三是實行抵押物現場鑑定,把好抵押物足額、變現關。應對貸款抵押物實行縣聯社鑑定制,其做法是:由縣聯社成立鑑定小組,負責對貸款的抵押物進行合法性、合規性,及市場實際價值現場鑑定。並根據抵押物所在地理位置、商業價值建築物構造等不同情況,對抵押值與貸款額之間的比例實行區域差別,做出鑑定意見,確定貸款的最高限額。四是實行法律顧問制,把好貸款手續合法關。應在縣聯社一級設置專門的法律諮詢機構,配備既懂法律,又懂金融業務的骨幹為法律顧問。並行文明確:縣聯社大額貸款必須經過法律顧問簽署意見,方能研究決定是否發放貸款。

3、改進信貸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信貸管理體制。

一是按照“預防為主”的思想,構築信貸風險防範多道“防火牆”。要建立全員參與,全體相關人員監督的內控機制,使信貸業務的上下部門或上下崗位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確認並掌握業務部門或流程中的風險控制點,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以便能夠迅速進行風險的識別、衡量、防範、處置。二是實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真實、靈敏的信息數據與統計分析系統,提高信貸決策的科學性。在受理每筆貸款前,先在人民銀行個人徵信系統或本行業聯網的計算機中進行查詢,防止多頭貸款和壘大户貸款,對有不良貸款記錄的實行信貸制裁。三是建立糾正和預防、控制程序,確保信貸管理的持續改進。建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經常性的稽核審查制度,採取具體的糾正、預防措施,以不斷評價、發現、改進信貸流程,推進信貸管理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顯得尤為必要。

4、以人為本,加強對信貸人員的管理和提高其素質。

一是要合理核定信貸崗位,充實調整信貸人員,使信貸人員數量達到員工總人數的30%。要優先選拔年輕的、文化層次較高的,思想作風優良、與農民感情深厚的人員,把他們充實到信貸崗位鍛鍊。成績突出的,要優先提拔,提高信貸人員的羣體活力。二是強化員工培訓,提高信貸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建立規範的培訓管理程序,保持信貸人員教育、培訓、技能、經驗、職務鍛鍊、知識更新等工作的持續開展。重點對信貸人員進行敬業愛崗教育和責任心的培養,積極培育其市場意識、營銷意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建立貸款責任追究制,切實加大對違規違紀放貸行為的查處力度。繼續嚴格執行貸款發放的終身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完善貸款“四包”(即包放、包管、包收、包效益)內容,並加強經常性的檢查。同時,對信用社員工實行考試、考評、考核“三考”制度,定編定崗定責定任務,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差者退,調動幹部職工敬業愛崗爭上游、盡職盡責創一流的工作積極性,建立起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

5、打造誠信政府應從根本上引起高度重視。

金融經濟需要社會誠信,只有確立基本誠信原則,才能保證金融環境健康穩定發展。而政府的誠信、公正就是社會誠信的最根本保證。政府誠信可以影響部門誠信,部門誠信可以影響單位誠信,單位誠信可以影響個人誠信,而個人誠信就會形成強大的社會誠信,有了社會誠信作強力的保障,就不愁沒有良好金融信用環境。可見,政府作為領導者,就更應以身作則,率先為範,以誠信為本,努力塑造一個言行一致,帶頭守信的政府。特別是在信貸領域就更不要缺失信用和用權力去幹預信用,而影響了自己的威信和形象。

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2

根據《關於對xx市農村信用社支農再貸款管理使用現場檢查情況的通報》(xx銀髮[20xx]70號)內容,和支農再貸款自查中存在的問題,現將有關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台帳設置及使用不規範,未能明確反映借款人有關情況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檢查中發現,個別信用社沒有設置台帳或台帳與借據不符。

對支農再貸款台帳登記、發放和歸還情況,只是逐户登記金額和日期,未能真實反映出各個借款人的詳細使用狀況。

整改情況:要求各信用社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對農村信用社貸款管理實施細則》有關規定操作,利用每月1號會計例會時間,加強對再貸款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實現統一的帳務處理方法,明確反映借款人再貸款的使用及歸還情況,真實反映再貸款的使用進度,達到支農再貸款帳務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

二、對再貸款使用投向不準,存在貸款用於非農業,貸户身份為非農户現象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檢查中發現,個別農村信用社再貸款投向非農業,此類現象不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再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條“再貸款應集中用於發放農户貸款,重點解決農民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及農副產品加工業、儲運業和農村消費信貸等方面合理資金需求”的要求。

整改情況:接到《通報》以後,聯社對再貸款使用投向不準的信用社,及時下發了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涉及問題的信用社在20xx年12月底之前整改完畢,並給予了通報批評。對問題較為突出的順店社,要求該社儘快出台整改意見報聯社計劃信貸科,聯社將視情況作進一步處理並監督整改,確保支農再貸款投向的合規性。

三、貸款存在逾期,致使支農再貸款形成風險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部分貸款存在逾期現象,個別信用社為完成年度其他各項工作任務,在支農再貸款方面疏於管理,使部分貸款沒有換據或沒有及時收回。

整改情況:對貸款出現逾期的現象,已專項向領導作出了彙報,現已協調資產科出台了以下意見:

一是對20xx年以來新發放形成不良的貸款必須收回,否則按照禹農信聯〔20xx〕142號文件規定嚴肅處理。

二是要對20xx年以來新發放貸款到期必須收回,發現1筆形成不良的,信用社主任就地免職。

三是對於賬面中隱含的大量不良貸款,要求各信用社必須迅速行動,該換據的換據,該起訴的起訴,爭取在年底前解決這部分問題。

四、對再貸款發放使用中存在壘大户現象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在檢查中發現,個別信用社為逃避監督,簡化貸款審批手續,把大額貸款化整為零壘大户,增加了支農再貸款的風險。

整改情況: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是以前年度信息系統不對稱及監督管理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今後,聯社業務科將嚴格把關,審查一筆貸款,先通過“信貸諮詢系統”查詢把關,無質疑的,再建議審批備案。對一户多筆、壘大户等以逃避聯社審批為目的發放的貸款,聯社業務科在加強監督的同時,將積極協調稽核部門進行後續稽核,凡出現此類情況的信用社,一經發現,將給予嚴肅處理並督促整改。

五、貸款發放手續不完善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檢查中發現,個別信用社發放支農款時手續不規範。

如借款合同中還款計劃沒有正常登記,缺乏對貸户的還款約束;調查報告流於形式;借款用途與調查報告用途不符;借據與合同要素不全等。

整改情況:今後,聯社將進一步嚴格貸款手續,要求各信用社無論貸款金額大小,必須簽訂借款合同,並在合同中明確記載借款人的還款計劃及結息方式,確保貸款發放手續的完整有效。同時,對貸款借據要素填寫不齊全的信用社,要求查明原因,並在12月底前整改糾正完畢;對沒有寫出真實、詳細調查報告,缺少有關貸款資料的信用社,要求信貸員及時補充信貸資料,做好貸後檢查,把貸款風險降至最低。今後,若再發現調查報告不真實、貸款手續不完善等現象,聯社將對信貸“四崗”人員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或行政處罰。

支農再貸款因為額度較小,發放面積較大,點多面廣,工作量較大,因而信用社管理工作出現顧此失彼。下一步,我聯社將認真按照《管理辦法》的規定要求,嚴格操作程序,落實管理責任,加強監督檢查,搞好業務指導,引導信用社積極調整信貸投向,大力支持農户以種、養、加工業為主的合理資金需求,進一步轉變經營觀念,完善服務手段,積極在轄內開展信用創建工作,管好,用好,用活支農再貸款,使支農資金真正惠及到廣大農户,以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