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城市化進程中村落的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有關思考和建議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87W

當我們的城市化建設加速向前時,驀然回首,故鄉已今非昔比。由於在相當一個時期內,缺乏保護、盲目建設、過度商業開發等原因,很多村落遭受嚴重破壞甚至已經消失。鄉愁無跡,伴隨着那些消失的歷史文化遺產,歷史記憶已成殘片,令人痛惜。如何在城市化進程中更好保護利用村落,充分展示其獨特的歷史、社會、人文和生態魅力,有很多問題需要深度思考。

城市化進程中村落的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有關思考和建議

一、村落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意義

村落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形成了數千年的文化傳統,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頭的重要載體,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中國傳統文化保護的重要載體。保護村落,對於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文明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城鎮化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保護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儘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留住最美的鄉愁。加強對村落的保護,就是為了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留住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頭和文化之根。

二、村落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現狀和問題

一是對村落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偏頗。有的人認為傳統村落基礎設施落後、格局不合理與建築陳舊,被視為貧窮落後的象徵,在城市化的推進過程中,有的地方觀念上存在誤區,單純認為城市化就是拆了平房上樓房,並將其視作為一種社會進步的標誌。由於對村落保護利用缺乏規範性、指導性的意見,政策缺失,管理不到位等,導致許多有價值的村落得不到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許多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文化生態、文化空間及古建築等逐漸消失。而且,有的地方只重視對列入名錄的極少數古村落進行保護,忽略了對大部分村落的保護,許多具有留存價值的古遺蹟、古建築、古樹等文化遺存遭到毀壞,大量具有文化保護價值的傳統村落、原始生態消失。

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力。隨着城市化的推進,農民進城,許多農村出現“空村化”現象,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原有的生存土壤和載體,諸如里仁文化、農耕文化、傳統曲藝、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隨之散失。大量誕生於傳統農耕生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着後繼無人的嚴峻現實,由此,造成了理論研究和文化傳承創新滯後,使一些具有傳統和區域文化特色的城鎮、村落文化消失。

三是重視物質層面的保護而忽視文化精神和內涵的傳承。對村落的保護僅重外在的規模、形制,而輕視對文化內涵的開發,使其缺少能深入人心的文化內容。對古村落機械移植,看似保存下來,但由於其人文內涵和環境缺失或破壞,其文化價值大打折扣甚至不復存在。一些名人故里,對該名人的生平著述、思想文化價值介紹不夠。基本所有村落都沒有村史,伴隨着村落消失的還有其承載的歷史變遷及歷史人物和故事。

三、村落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建議

一是加強對村落文化遺蹟的保護力度。建議對文化遺產和傳統建築富集、保存基礎條件較好、文化底藴深厚的村落進行歷史文化、文物、傳統建築、尤其是紅色革命文物等文化資源進行普查,進一步挖掘、分類、整理,建立完善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對村落文化遺蹟既不單純強調保護,也不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搞過度的商業性開發。可以借鑑烏鎮、西塘、婺源、麗江等地開發建設方式,發揮政府的主渠道作用。在城鎮化進程中,把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社會發展、民生保障改善等有機結合起來,與鄉村旅遊結合起來,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實現對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和真實性保護。

二是重視保護和弘揚鄉賢文化。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由歷代名賢積澱下來的具有激勵作用的思想、信仰和價值的優秀農耕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連接鄉情鄉愁的精神紐帶,也是傳承鄉風文明的重要方式。在保護村落歷史文化過程中,既需要繼承和弘揚傳統鄉賢文化,更需要發揮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中湧現的優秀基層幹部、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這些“新鄉賢”的示範引領作用,用他們的嘉言懿行垂範鄉里,涵養文明鄉風。

當下,鄉賢的力量隨着村落的消失在減少,要留住鄉賢,激活鄉賢文化,讓鄉愁永駐,需要保護與傳承鄉賢文化資源,多策並舉培育新鄉賢,以文化人,通過培育鄉賢文化,凝聚村民力量,聯結鄉村情懷,以鄉賢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鄉賢參與鄉村發展建設的作用,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對接與縫合,使鄉賢成為保護村落歷史文化的助推器和主力軍。

三是突出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建議相關部門充分吸納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文化元素,為非物質文化項目預留足夠的傳承和發展的空間和場所。加強對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搶救,促進衍生品的開發,扶持傳統技藝和產業的發展。培養一批紮根基層的文化隊伍、文化人才和民間藝術繼承人,讓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有組織體系的保障,讓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後繼有人。

建議加強對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將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的宣傳和弘揚、傳統技藝的傳授和展演,納入當地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內容,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的特色和吸引力。建議推動傳統文化遺產記憶工程,對在城鎮化進程中不便保護或不可避免要消失的文化遺產,及時以影像、聲音、實物等多種形式,在博物館、圖書館等合適場所留存和展示。

保護村落文化歸根到底要靠本村羣眾,文化只有首先被它的擁有者熱愛才會得到保護和傳承。建議加強研究,建立村民參與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的機制,找到既能保護傳統村落的文化價值,也能讓老百姓在保護中得到經濟利益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