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水環境治理和飲水安全情況的調研報告(2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8W

水環境治理和飲水安全情況的調研報告(2)

水環境治理和飲水安全情況的調研報告(2篇)

按照主題教育的總體要求,結合我區水環境治理和保障飲水安全情況,我在今年下半年分別到成佳、龍潭、五寶、牛尾、長土、建設、橋頭等鎮進行了調研,實地察看了重灘及三個鄉鎮飲用水源地保護情況、9個鄉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項目等,召開了有相關部門、鄉鎮負責人及部分項目單位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聽取了大家在水環境治理、城鄉安全飲水工作情況的報告,就進一步推進水環境治理、城鄉安全飲水工作聽取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水環境質量、城鄉安全飲水基本情況

(一)飲用水源水質狀況。我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有重灘堰及五寶、蓮花、牛尾等四個飲用水源地。重灘堰取水口的水質常年保持《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四類,其餘三個鄉鎮飲用水源地水質常年保持四類,水質變化較大。今年以來,我區各水廠經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各類出廠水、末梢水,合格率均為98.43%,其中1件總磷超標,已查明原因並整改到位。

(二)城鄉安全飲水情況。全區設有4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口,其中鄉鎮水源取水口3個。其中:城區及長土鎮、艾葉鎮、建設鎮、橋頭鎮、龍潭鎮、成佳鎮、章佳鄉、白廟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口為雙溪水庫管網供源水,五寶、牛尾、蓮花三個鄉鎮水廠為河道取水。鄉鎮水廠設計供水量日均400——5000噸,實際鄉鎮日均供水50—4600噸左右(牛尾、蓮花均為50噸,章佳100噸),農村安全飲水覆蓋人口在75%以上,可以解決15.4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但實際使用集中式安全飲水人口只有不到14萬人口左右,部分山區鄉鎮農村人口還主要以分散打井解決飲水安全問題。長土水廠日供水約10萬噸,供市主城區及附近鄉鎮居民近30萬人用水。

二、我區水環境治理和飲水安全工作措施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市、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水環境治理和飲水安全工作,強化組織領導,科學編制規劃,細化工作舉措,落實工作責任,大力實施項目建設,全區飲水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了“河(湖)長制”,由縣級領導擔任全區主要河流(含飲用水源地)“河(湖)長”,鄉鎮主要負責人擔任本鄉鎮所轄河道段長,加強水環境保護的日常管理。二是制定保護規劃。制定了《貢井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施方案》和《貢井區2019-2021年供水規劃》,劃定了飲用水源保護區,進一步明確了水質要求、保護區範圍,設立了飲用水源保護區界碑及警示牌,公佈了飲用水源環境信息,並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防護工作作了詳細的規定。三是推進項目建設。貢井區污水處理廠(一、二期)提標改造及9個鄉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建設項目基本完工,年底投入運行,旭水河貢井段中小流域治理項目完成設計方案批覆,納入2020年水利工程項目,預計明年1季度開始實施。四是強化污染防治。首先,對工業項目嚴把准入關,實施"三同時“(即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制度,從源頭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其次,加強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的防治工作。開展了畜禽養殖業污染調查,加強畜禽養殖業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對全區禁養區內的豬欄全面拆除,降低畜禽養殖的污染。

雖然我區在水環境治理和飲水安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羣眾對安全飲水需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現在:

(一)部門協調機制不暢。水源地保護、排污口由生態環境部門監管,城鄉供水排水由水務部門監管,但城市管網、雨污分流建設、城市污水管道建設由住建部門管。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體系上,條塊分割,沒有在政府統一領導下進行有效協作;有關職能部門信息溝通不夠,共同執法難度大,導致水源地綜合管理力度不強。由於航空產業園區污水管網大多不完善不配套,有的工業企業也沒有建設污水排放系統,部分企業雖然已經建設了污水排放設施,但由於監管不到位,污水直排現象時有發生。同時有的企業大量排放較低層次的中水,依然對環境造成污染。

(二)水源地保護措施不強。水源地保護是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的重要一環,城鄉居民飲用水供給數量和水質優劣,都取決於水源地的狀況。從目前情況看,多數城鎮水源地與居民住所毗鄰,或位於交通道路之間,農村畜禽養殖、生活廢水和農田水源的污染較為普遍。五寶、蓮花、牛尾的水廠取水口保護區建有違法排污口和未經審批的建築物,影響取水口水質。以上三個鄉鎮水廠取水口要上移,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一級保護區有多處違法違章建築,二級保護區生活污水有部分存在直排,未經處理,這些違章建築和違法排放實施搬遷難度和處理難度較大,總體上是風險突出,監管困難,對飲用水安全構成威脅。

(三)水質檢測能力不夠。鄉鎮自來水廠實驗室自身檢測能力低下,缺乏檢測設備和檢測技術人員,出廠水檢測只為0-9項不等;鄉鎮水廠出廠水檢測指標日常為18項,每月一次送樣檢測指標48項+氨氮。年度送檢項目為106項指標,基本合格。

(四)污染源頭監控不力。我區水環境質量逐年得到改善,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旭水河、金魚河力爭年內消除黑臭水體。我區河道水質受季節影響較大,在枯水期,由於來水來較小,部分時段仍存在劣五類或五類水標準。今年雷公灘斷面達四類水標準有較大難度。全區41座小型水庫水質多數達到四類水標準,但少數水庫水質仍為五類,並且有惡化趨勢,主要原因是沒有杜絕肥水養殖、實行人放天養。

(五)防治資金投入不足。旭水河是我區主要河流之一,治理難度大,綜合治理項目多、投入大,“十二五”時期投入治理資金1.3億,其中投入周邊養殖場拆遷、排污口整治3000多萬元,金魚河系統治理、旭水河(中小河流治理)也投入了近1億元等等;去年以來我區又投入近5億元對全區所有的城鄉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和配套管網建設,但與繁重的水污染治理任務相比,防治投入仍顯不足,例如金魚河、旭水河還是在2017年進行了全面清淤,現兩條河道仍有淤泥淤塞嚴重,需要清淤約10萬方,整個流域水浮蓮大量滋生,由於資金投入不足,影響了骨幹治污工程的實施。

三、加強水環境治理和安全飲水工作的幾點建議

為進一步加強水污染防治,持續改善水環境和城鄉安全飲水質量,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大宣傳,形成共識。飲水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但在我區廣大農村地區人口居住相對分散,有些地方受自然條件、傳統意識所限,再加上鄉鎮之間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平衡,供水設施分散、簡陋,飲水安全問題長期存在。因此要持續廣泛進行飲水安全科普宣傳,講明飲水安全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社會和廣大農民的安全用水意識,形成供水單位服務保障與全民安全用水的良性互動。宣傳要做到受眾範圍大,涉及範圍廣, 要把宣傳引導的重點放在村一級。新聞媒體等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全民飲水衞生知識,逐步讓全民養成自覺用安全水和節水習慣,提高全民保護環境和保護水資源的認識,做到全民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領導,統一協調。要改變多部門之間相互扯皮推諉的狀況,建議區政府成立水環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區領導擔任副組長抓好這項工作。主要出入河道治理實行縣領導責任制,加強領導、督查、協調,提高治理效果。重點開展對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落實養殖業污染整治計劃,嚴防養殖業污染,依法關停一批污染嚴重養殖企業。對企業排污、農村污水排放、河道整治、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水源地保護等存在部門職能交叉的工作進行統一領導,釐清權責,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協調配合,為水環境治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主抓項目,減污排放。按照綠色、環保、景觀的理念,高起點、高標準做好規劃設計工作。進一步加強已納入全市水環境治理PPP項目的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爭取早日投用,提高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負荷和處理效率。加快推進鄉村集中居住區污水處理一體化設施建設,在村級因地制宜推廣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儘快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加強工業污水處理,將污水排放不達標的零散企業及鄉鎮內未配套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企業採取以獎代補、環保倒逼等機制逐步進入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工業園區,對水體污染嚴重的企業督促企業改造升級,改進生產流程,提高工業廢水的循環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量。積極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行動,解決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養殖污染等問題。治理農村面源污染,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減少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使用量,推廣農業節肥、節藥實用技術。

(四)整合資源,多元投入。將水環境治理項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財政預算,建立財政投入、項目整合、企業參與、社會贊助共同投入機制,探索市場化融資機制,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格局,整體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和水平。實施旭水河保護修復,劃定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區域,開展退耕還林、退田還濕地,建設河口人工濕地,削減入湖污染負荷,加大水污染的防治力度。

(五)完善機制,嚴格執法。進一步完善跨行政區域界斷面水質考核制度,將跨行政區域水質考核情況向社會公開,接受羣眾監督,切實推動鎮落實水污染防治責任。建立跨部門、跨區域聯動機制,形成水環境治理合力。嚴格涉水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提高高污染等行業項目准入門檻。建立環境監管網絡,強化在線監控,加強水環境重點企業的監督檢查頻次,嚴肅查處偷排、超標排放及規避監管等環境違法行為。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強化監督檢查,對未按照環保要求建設廢水處理設施或者擅自停用廢水處理設施的企業,頂格處理,從重處罰,解決水環境治理的突出問題。

(六)統籌規劃,供水一體。目前,我區城區不斷擴張,城區人口進一步增長,老城區供水管網亟待更新,居民對供水質量標準,供水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鄉鎮自來水廠在投入和管理上不夠,制水工藝落後,集鎮管網老化,在供水質量、供水服務上難以保障。城鄉居民都用上安全水的任務還很艱鉅,實現城鄉服務均等化,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刻不容緩,建議如下:

1.收回鄉鎮水廠供水特許經營權。加大力度收回全區9個鄉鎮水廠的供水特許經營權,依照有關程序移交給市水務集團並簽訂框架合作協議,由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全面建設和經營服務。

2.編制區飲用水建設規劃。做到“一統籌、五統一”,即:統籌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水價、統一水質、統一標準、統一服務,配套出台區供水管理辦法。

3.建立城鄉飲用水源保護地。對三個鄉鎮飲用水源地水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加大鄉鎮供水乾管建設,逐步把雙溪水庫作為我區城鄉居民飲用水主要水源。

4.審計和評估鄉鎮水廠資產。由政府組織相關單位和部門對全區鄉鎮水廠資產進行審計和評估,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在此基礎上由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收購,按照統籌規劃、資源整合、互聯互通、精心實施的原則,統一建設、統一水價、統一水質、統一標準、統一服務,利用3-5年時間在全區逐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確保城鄉供水“同質同網同價同服務”。

水環境治理和飲水安全情況的調研報告(2)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17年工作要點安排,為進一步推進我縣水環境治理和保障飲水安全,縣人大常委會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於6月中下旬分別赴縣水務局、畜牧局、環保局、民和鎮、張公鎮、七裏鄉、前坊鎮進行了調研,實地察看了高橋取水口水源地保護情況、進賢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項目等,召開了有縣直相關部門、鄉鎮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聽取了縣直相關部門水環境治理、城鄉安全飲水工作情況的彙報,就進一步推進水環境治理、城鄉安全飲水工作聽取意見和建議。9月底和10月上旬我們還先後赴江西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和樂平市考察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水環境質量、城鄉安全飲水基本情況

(一)飲用水源水質狀況。進賢縣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有電乾渠高橋取水口和備用水源地軍山湖等。電乾渠高橋取水口的水質常年保持《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三類,軍山湖水質常年保持三類,水質基本穩定,無明顯變化。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除衙前鄉的飲用水源地水質不達標外,其餘均優於飲用水源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三類標準。衙前鄉飲用水源地受東鄉縣大型養殖場污水排放影響,水質有時超過三類標準,超標指標為氨氮指數;高橋水廠水質有的月份鐵、錳因子超標。2016年經進賢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各類出廠水、末梢水,合格率均為99.43%,其中1件微生物不合格,已查明原因並整改到位。今年六月份按照縣人大要求,進賢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採樣監測各供水單位32件(其中出廠水17件、末梢水15件),合格率均為100%。

(二)地下水水質情況。進賢縣主要為丘陵地帶,地形崗溝起伏,土壤多為紅壤,降水流失,入滲補給少。大部分地區地下水位低,藴藏深,儲量少,地下水資源相對貧乏。我縣目前還沒有地下水環境監測點,根據部分地區抽檢數據,對照《地下水質量標準》,總大腸菌羣數、氨氮和總硬度均在三類或以上,其他指標均優於二類。

(三)城鄉安全飲水情況。全縣設有17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口,其中鄉鎮水源取水口16個,分別是:李渡、文港、前途、長山晏、白圩、架橋6個水源取水口在撫河流域,七裏、三陽集、梅莊、鍾陵(二塘)、南台、池溪6個水源取水口在軍山湖,前坊、三裏、衙前、下埠集4水源取水口分別在外青嵐湖、鄱陽湖、秧塘水庫、衙前水庫塗港橋;縣城高橋水廠水源取水口1個(含温圳、張公、民和、羅溪)在撫河干渠。鄉鎮水廠設計供水量日均1000——5000噸,實際鄉鎮日均供水350—4600噸左右(白圩日供水30噸,衙前70噸),農村安全飲水覆蓋人口在60%以上,可以解決44.3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但實際使用安全飲水人口只有20萬人口左右。高橋水廠日供水約6萬噸,供縣城居民和周邊村民近30萬人用水。

二、我縣水環境治理和飲水安全工作措施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縣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水環境治理和飲水安全工作,強化組織領導,科學編制規劃,細化工作舉措,落實工作責任,大力實施項目建設,全縣飲水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了“河(湖)長制”,由縣級領導擔任全縣主要河流(含城市飲用水源地)“河(湖)長”,鄉鎮主要負責人擔任本鄉鎮所轄河道段長,加強水環境保護的日常管理。二是制定保護規劃。制定了《進賢縣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施方案》,劃定了飲用水源保護區,進一步明確了水質要求、保護區範圍,設立了飲用水源保護區界碑及警示牌,公佈了飲用水源環境信息,並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防護工作作了詳細的規定。三是推進項目建設。內青嵐湖水污染防治項目一期項目、下埠港中小河流整治項目已實施完畢,池溪港中小流域項目完成可研,納入2017年水利工程項目,四季度開始實施。全縣城鎮4個污水處理廠(縣城污水處理廠、李渡污水處理廠、文港污水處理廠和軍山湖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高新園區污水處理廠明年可以運行,縣城污水處理三期擴建項目正在籌備開工建設,前坊鎮、羅溪鎮污水處理項目完成了可研、初設等前期工作,現已開工建設;2016年泉嶺垃圾焚燒發電廠和 20個鄉鎮垃圾壓縮運輸處理項目已投入使用,垃圾收集處理率達到90%以上,改善了城鄉生活環境。四是強化污染防治。首先,對工業項目嚴把准入關,實施"三同時“(即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制度,從源頭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並完成了進賢經濟開發區環評,通過了省環保廳審查批覆。2016年責令停產污染嚴重的涉水企業5個,督促整改企業20多個,市場淘汰縣經開區造紙企業1家, 20多個企業在環保部門督促下建設了廢水處理設施。其次,加強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的防治工作。開展了畜禽養殖業污染調查,加強畜禽養殖業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對全縣禁養區內的豬欄全面拆除,降低畜禽養殖的污染。

雖然我縣在水環境治理和飲水安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羣眾對安全飲水需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現在:

(一)部門協調機制不暢。水源地保護、城市供水由水務部門監管,城市管網、下水道建設由市政部門管。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體系上,條塊分割,沒有在政府統一領導下進行有效協作;有關職能部門信息溝通不夠,共同執法難度大,導致水源地綜合管理力度不強。由於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中,有的工業企業也沒有建設污水排放系統,部分企業雖然已經建設了污水排放設施,但由於監管不到位,污水直排現象時有發生。同時有的企業(例如縣城污水處理廠目前經處理後排放還是一級B標準),大量排放較低層次的中水,依然對環境造成污染。

(二)水源地保護措施不強。水源地保護是城鎮居民飲用水安全的重要一環,城鎮居民飲用水供給數量和水質優劣,都取決於水源地的狀況。從目前情況看,多數城鎮水源地與居民住所毗鄰,或位於交通道路之間,農村畜禽養殖、生活廢水和農田水源的污染較為普遍。李渡鎮、架橋鎮和長山晏鄉的水廠取水口保護區建有違法排污口和未經審批的建築物,影響取水口水質。李渡、長山晏水廠取水口要上移,前坊鎮水廠水源地網箱養殖要加強整治,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一級保護區有多處違法違章建築,二級保護區生活污水未經處理,這些違章建築和違法排放實施搬遷難度和處理難度較大,總體上是風險突出,監管困難,對飲用水安全構成威脅。

(三)水質檢測能力不夠。鄉鎮自來水廠實驗室自身檢測能力低下,缺乏檢測設備和檢測技術人員,出廠水檢測只為0-9項不等;高橋出廠水檢測指標日常為18項,每月一次送樣檢測指標48項+氨氮。年度送檢項目為106項指標,基本合格。

(四)污染源頭監控不力。我縣水環境質量逐年得到改善,“五湖百庫四港一河”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2016年,軍山湖水質保持在三類水標準;青嵐湖水質穩定在三至四類水標準;陳家湖水質為四類水標準,為輕度污染;金溪湖水質除總磷、總氮超標外,其他指標達到相關要求;秧塘水庫、鍾陵水庫、衙前水庫、新華水庫等211座小二型以上水庫水質多數達到三類水標準,但少數水庫水質在四類或五類之間,並且有惡化趨勢,主要原因是沒有杜絕肥水養殖、實行人放天養。內青嵐湖流域經濟發展較快,工農業相對發達,人口稠密,隨着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內青嵐湖每年接納大量工業和生活污水廢水,每天有近8000噸污水未經處理外排青嵐湖;沿湖鄉鎮(街道)絕大多數無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或者因管網建設滯後污水處理廠無法正常使用,加上農業化肥流失、內源釋放共同影響,不斷積聚的污染負荷加劇了我縣水環境壓力。

(五)防治資金投入不足。軍山湖是我縣主要湖泊之一,治理難度大,綜合治理項目多、投入大,“十二五”時期投入治理資金1.9億,其中投入軍山湖周邊養殖場拆遷6000多萬元,內青嵐湖(湖底清淤)、池溪港(中小河流治理)也投入了5000多萬元等等;今年我縣又投入4000多萬元對禁養區豬欄進行拆遷,但與繁重的水污染治理任務相比,防治投入仍顯不足,例如東干渠、電乾渠還是在1989年進行了全面清淤,現兩條幹渠淤泥淤塞嚴重,需要清淤約55萬方,整個流域水浮蓮大量滋生,由於資金投入不足,影響了骨幹治污工程的實施。

三、加強水環境治理和安全飲水工作的幾點建議

為進一步加強水污染防治,持續改善水環境和城鄉安全飲水質量,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大宣傳,形成共識。飲水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但在我縣廣大農村地區人口居住相對分散,有些地方受自然條件、傳統意識所限,再加上鄉鎮之間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平衡,供水設施分散、簡陋,飲水安全問題長期存在。因此要持續廣泛進行飲水安全科普宣傳,講明飲水安全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社會和廣大農民的安全用水意識,形成供水單位服務保障與全民安全用水的良性互動。宣傳要做到受眾範圍大,涉及範圍廣, 要把宣傳引導的重點放在村一級。新聞媒體等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全民飲水衞生知識,逐步讓全民養成自覺用安全水和節水習慣,提高全民保護環境和保護水資源的認識,做到全民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領導,統一協調。要改變多部門之間相互扯皮推諉的狀況,建議縣政府成立縣水環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縣領導擔任副組長抓好這項工作。主要出入湖河道治理實行縣領導領銜責任制,加強領導、督查、協調,提高治理效果。重點開展對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落實養殖業污染整治計劃,嚴防養殖業污染,依法關停一批污染嚴重養殖企業。對企業排污、農村污水排放、河道整治、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水源地保護等存在部門職能交叉的工作進行統一領導,釐清權責,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協調配合,為水環境治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主抓項目,減污排放。按照綠色、環保、景觀的理念,高起點、高標準做好規劃設計工作。規劃建設一批污水處理廠,加強污水處理配套管網建設,提高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負荷和處理效率,強化污水處理廠的除磷脱氮提標升級,在一級B的基礎上再適當提高排放標準,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加快推進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在村級因地制宜推廣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儘快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加強工業污水處理,將污水排放不達標的零散企業及鄉鎮內未配套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企業採取以獎代補、環保倒逼等機制逐步進入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工業園區,對水體污染嚴重的企業督促企業改造升級,改進生產流程,提高工業廢水的循環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量。積極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行動,解決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養殖污染等問題。治理農村面源污染,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減少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使用量,推廣農業節肥、節藥實用技術。

(四)整合資源,多元投入。將水環境治理項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財政預算,建立財政投入、項目整合、企業參與、社會贊助共同投入機制,探索市場化融資機制,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格局,整體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和水平。強化水環境治理的科技支撐,實施對東干渠、電乾渠等乾渠的淤泥處置、藍藻和水浮蓮的移除,開展對湖濱帶生態修復等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實施湖濱帶保護修復,劃定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區域,開展退耕還林、退田還濕地,建設河口人工濕地,削減入湖污染負荷,加大藍藻的防治力度。

(五)完善機制,嚴格執法。進一步完善跨行政區域界斷面水質考核制度,將跨行政區域水質考核情況向社會公開,接受羣眾監督,切實推動鄉(鎮)落實水污染防治責任。建立跨部門、跨區域聯動機制,形成水環境治理合力。嚴格涉水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提高造紙、電鍍和化工等行業項目准入門檻。建立環境監管網絡,強化在線監控,加強水環境重點企業的監督檢查頻次,嚴肅查處偷排、超標排放及規避監管等環境違法行為。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強化監督檢查,對未按照環保要求建設廢水處理設施或者擅自停用廢水處理設施的企業,頂格處理,從重處罰,解決水環境治理的突出問題。

(六)統籌規劃,供水一體。目前,我縣城區不斷擴張,城區人口進一步增長,老城區供水管網亟待更新,居民對供水質量標準,供水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鄉鎮自來水廠在投入和管理上不夠,制水工藝落後,集鎮管網老化,在供水質量、供水服務上難以保障。城鄉居民都用上安全水的任務還很艱鉅,實現城鄉服務均等化,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刻不容緩,建議如下:

1.收回縣城供水特許經營權。加大力度收回南昌市進賢縣高橋制水有限公司的進賢縣城市供水特許經營權,依照有關程序移交給與我縣簽訂框架合作協議的江西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由江西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全面建設和經營服務。

2.編制進賢縣飲用水建設規劃。做到“一統籌、五統一”,即:統籌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水價、統一水質、統一標準、統一服務,配套出台進賢縣供水管理辦法。

3.建立城鄉飲用水源保護地。對軍山湖旅遊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把撫河干渠和軍山湖水作為我縣城鄉居民飲用水主要水源,將撫河干渠和軍山湖水同時為縣城飲用水源,解決縣城供水水源單一的問題,防止因水源單一問題導致長時間大範圍停水事故的發生。

4.審計和評估鄉鎮水廠資產。由政府組織相關單位和部門對全縣鄉鎮水廠資產進行審計和評估,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在此基礎上由江西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收購,按照統籌規劃、資源整合、互聯互通、精心實施的原則,統一建設、統一水價、統一水質、統一標準、統一服務,利用3-5年時間在全縣逐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確保城鄉供水“同質同網同價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