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村鎮規劃建設工作的新思考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1W

關於村鎮規劃建設工作的新思考

關於村鎮規劃建設工作的新思考

***

一、現狀

隨着城鎮化的建設步伐,北湖區近年來加強了村鎮規劃建設工作。2012年,自北湖區成立了郴州市規劃局北湖區分局以來,各鄉鎮設置了規劃辦,配備了相應的編制人員。北湖區以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建設為目標,克服財政困難,把村莊規劃編制所需經費全部納入區財政預算,不向鄉鎮分攤,不要百姓出錢,於2014年7月4日全部完成了轄區129個行政村的村莊規劃編制。為引導和規範村民建房行為,建設各具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北湖規劃分局根據農村實際,編制了《北湖區新農村建設住宅設計圖集》,免費發放給鄉鎮、村組,供村組選擇,並對按規劃建設、符合規劃要求的建房户,區財政給予最高2萬元的獎勵。但是,完成村莊規劃編制以後,具體落實村民規劃建房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村鎮“髒、亂、差”現象嚴重,土地浪費嚴重、土地流轉難以調劑等。

二、存在的問題

1.基礎設施落後。農村經濟發展滯後,公共設施配套薄弱,水電、交通、醫療、教育、文化等在數量和質量上與城市相比差距太大。雖然通過農網改造、新農村建設和扶貧工作等改善了農村通水、通電、通路問題,但是,北湖區大部分農村沒有排水管網、沒有污水處理系統、沒有垃圾處理廠,導致農村集中建房環境隱患大,成本高。

2.土地難以調劑。農村土地承包制度造成土地資源的分散化,户與户、組與組、村與村之間的土地難以調劑,難以按照規劃順利實施。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個人對土地無產權,房屋也無房產證,制約了村民將土地有償流轉給別人或是流轉給村民集中建房。

3.土地資源浪費。村莊規劃建房後,雖然北湖區出台了村鎮規劃建房意見,明確“一户一宅”,要求建新房後自行拆除老房子,但在執行過程中卻難以落實,如有的老房子是幾代人傳下來的,子孫後代共有,拆除自己所分的部分會導致他人的房屋倒塌,加上村民不願承擔自行拆除的費用,導致村民建新房後,空置舊房增加,土地資源浪費。

4.技術人才缺乏。基層條件艱苦,技術人才難以引進,更難以紮根基層。雖然各鄉鎮設立了規劃辦,但是工作人員卻是半路出家,沒有實踐經驗和技術水平,有的甚至是身兼數職,難以保證村莊規劃工作的順利推進。如村民建房需要請區測繪隊專業人員布點放線,從而導致村民辦理個人建房規劃許可證效率低,偏遠的鄉村要等上幾個星期。

三、幾點建議

1、嚴格村鎮規劃審批。一是明確審批權限。按照中心城區,城郊,邊遠鄉鎮分類明確審批權限,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對邊遠鄉村規劃審批權可下放給鄉鎮人民政府。二是嚴格依法審批。以村莊規劃編制為依據,“一書三證”(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必須嚴格依法審批。嚴禁在村鎮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範圍以外作出規劃行政許可。三是嚴格按程序審批。按照審批權限,一步一步上報相關資料,核發許可證。如在城郊、鎮規劃區和重要幹線等區域先由所在村組、鄉鎮(街道)初審,再報區規劃分局審查後,符合條件的核發規劃建房許可證。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村民住宅建設的,由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核發規劃建房許可證。

2.嚴格村鎮土地管理。農村村民住宅建設實行“先批後建,一户一宅”的政策,村民一户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村民住宅異地新建後應當自行拆除舊宅。可採取以“獎代補”的辦法,對拆舊房建新房的,按舊房面積每平方米20元到50元錢進行獎勵。新批准的農民建房用地面積要符合有關規定,不得突破用地標準。村民將原有住房出賣、出租或贈予他人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加大查處違法建設力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要對本轄區內未取得規劃許可或者違反規劃許可進行的違法建設行為,責令自行拆除或者強制拆除。將違法建設綜合執法巡查延伸至村、組,建立鄉鎮、村、組三級查違工作網絡。

3.創新村鎮土地流轉。探索新形勢下的土地流轉制度。如有些地方針對村民集中建房中的土地調劑難的問題,探索出“以地換地模式”,組集體收回土地、從新分配模式,參照徵地政策集體徵地模式等。通過加快全區農村土地確權和宅基地確權發證工作,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化。即農民可對宅基地、經營承包地實現有償流轉,從而消除村民擔心失去土地的顧慮,通過確權明確其產權,從流轉中獲得收益。宅基地確權後,由於村鎮規劃和村民拆建、重建等原因,需要調整宅基地形狀、朝向和位置的,使用土地地類不發生改變的,可按等面積在村莊規劃區內進行建設,並重新核發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使用土地地類發生改變的,應當重新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4.完善村鎮基礎設施。鎮區(集鎮)配建衞生院、文化活動中心、公共綠地遊園(含健身廣場和籃球場)、學校、敬老院、農(集)貿市場、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鎮區(集鎮)路面硬化率和人行道板鋪裝率均達100%;推進農村垃圾“户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城區處理”的處理模式,完善城區周邊鄉鎮垃圾中轉設施建設,對邊遠鄉鎮要求建一個垃圾處理廠,實現垃圾轉運體系與分片垃圾處理全覆蓋;在全區集鎮開展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對鎮區(集鎮)主次幹道的綠化景觀、環衞設施、排水系統、人行道等進行提質改造。村莊根據人口規模及服務半徑配建文化站、衞生站、幼兒園、小遊園、環衞設施等。村內巷道路面平整潔淨,排水溝渠暢通,實施農村改水改廁,配置公用垃圾箱;村部或其他人口相對集中的公共場所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傳欄,集中居住區進行綠化和美化;加強“空心村”治理和危房改造,依法拆除廢棄不用的空心房、露天廁所、廠棚、雜房等建築物;取締馬路市場,規範農村市場,規範鎮區停車,整治佔道經營。

5.健全村鎮規劃隊伍。建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機制,落實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負責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成立村級村民建房理事會,明確駐村幹部兼職村級規劃建設助理員,着力解決村鎮規劃建設中“無人管事”的問題。加強業務能力建設,提高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省、市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要建立村鎮建設管理人員培訓制度。對鄉鎮長、分管的副鄉鎮長、規劃辦業務骨幹及村莊規劃建設助理員,定期開展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專業知識培訓。建立農村建築工匠培訓制度,提高農村工程施工人員素質。引導城市規劃建設領域人才、智力資源對村鎮規劃建設工作的支持。

Tags:村鎮 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