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民收入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52W

農民收入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農民收入調查報告 篇一

在新中國成立及改革開放後,中國農村有了顯著的變化,那麼作為農村的代表人物——農民的各個方面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收入的變化就是其中的一個變化。農民收入的來源有了多樣化,農民的純收入有了增加等等的收入變化都説明了中國在崛起,都説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以及國家政策的正確性。

關鍵詞:收入來源的多樣化 收入增加 國家政策 解決辦法

在經歷了改革開放三十週年以及新中國成立了六十週年後,中國的農村已經有了全新的改變。而我作為一個農村人,更能體會到這種激動人心的變化。農村的經濟和社會事業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民的生活條件有了質的飛躍,其中農民的收入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為了瞭解農民的收入的變化情況,我到我的家鄉------靈峯黃村,進行了一次調查。

我的家鄉靈峯黃村是位於浙江温州蒼南金鄉鎮的一個村子,我的爺爺奶奶生活在村子裏。我的爺爺奶奶和爸爸都是農民,因此我爺爺奶奶瞭解農民的變化,當我徵求我爺爺奶奶的意見時,爺爺説,以前農民是誰都不想當啊,又窮又累,現在情況可是不一樣了。你可以到我們村子調查一下,不就可以知道農民的收入有什麼變化了嗎?我想想覺得可行,就準備到村裏家庭去做調查了。

我先去了我村的村委會做了一些調查和數據統計,然後去村裏的幾户家庭調查和了解實際的變化情況。村裏的人知道我是來做調查後,很熱情的招待了我,和我聊了起來。我根據調查得到的情況自己做了總結。

一、收入的來源

原來我們村貧窮落後,農民不善於搞產業調整,也不願意到企業打工,只守着自家一點土地過活。這樣落後的觀念讓靈峯黃村越來越貧窮。為了讓村民轉變觀念,村領導們幫助村民聯繫到附近的鎮比如説金鄉鎮,龍港鎮等大點地方的企業去打工,現在村裏幾乎家家都有人外出打工賺錢。所以説工資性收入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農民在本地各類經濟組織勞動得到的報酬收入;農民外出打工得到的勞務收入;農民從本地行政事業等非企業組織中得到的工資收入等。第二,農民家庭經營收入也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也是許多農民賴以生活的,我們村幹部説,我們村從20xx—20xx年農民的純收入就增長緩慢,之後幾年如果不是全面取消農業税則可能還會出現負增長。村幹部解釋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是農產品生產價格漲幅回落。二是燃油、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價格繼續走高,農民購買生產資料的費用增多。另外一點來源,就是國家對農民的重視,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也成為了農民收入來源的一小部分,比如像退休金和養老金。

從以上可以看到農民收入來源的單一性已經轉變為多樣性了,不像以前除了種地還是種地。

二、收入的增加

村領導説, “十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將“三農”從“基礎地位”提升到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確立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指導思想,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現在我們村的農民收入也是增加了不少啊。那麼,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主要因素:

(一)“多予、少取、放活”讓農民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實惠,農民從政策方面得到的收入顯著增加

從 20xx年,我們市各地突出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兩大主題,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任務,堅定不移地實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反哺農業、回報農民”的方針,紮紮實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工作。20xx年起全部免徵農業税,減輕了農民負擔;繼續實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政策;實施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保證農民種糧收益;提高了徵地補償、最低工資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標準;加大了對農民工工資的清欠力度。因此靈峯村農民在這個政策下,收入是顯著的增加了。

(二)鄉鎮工業持續發展,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隨着基礎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持續大力招商引資的成果開始顯現,各地區(鎮,縣)新開工企業一個接着一個,對本地打工人員吸納能力逐步增強,農民也樂於在本地企業打工,這樣農活、做工兩不誤,還能照顧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因此農民在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本地企業中勞動得到的收入增長較快。

(三)實施農民大培訓大轉移策略,勞務收入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我們市將農村勞務輸出納入全市農業農村工作農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在地區(縣,鎮,鄉)培育勞務市場,做好就業服務。初步建立了網絡互聯、信息共享的就業信息平台,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強化技能培訓,增強就業能力。對農民開展文化知識、實用技術、就業技能培訓。與此同時,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起了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工資支付監控制度、農民工權益告示牌制度等,從源頭上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切實維護好農民工勞動保障合法權益。村領導感慨還是國家領導及市領導的正確政策工作才使農民得到了益處。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村幹部也提到了雖然現在的形式正在逐漸好轉,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

(一)農民增收面臨觀念和認識上的突破

當前農民收入相對提高,生活水平得到相應改善,但小農意識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對新形勢下加快發展的思想認識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重“勞”輕“農”思想嚴重,認為出門搞勞務爭錢直接,而種地務農不划算,由此導致了種植結構優化緩慢、部分村撂荒地增多、單季種植增多;二是面對發展現代農業所需要的投入、技術、市場觀念以及規模經營的風險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和創業信心;三是缺乏長遠謀劃,一些不良鄉風民俗有所抬頭。

(二)產業增收面臨規模和效益上的突破

農民增收,產業發展是核心。農村產業突破發展需要以特色化、優勢化、規模化來推動,通過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企業來延長產業鏈。我們目前農村各項產業發展面臨諸多困境:農村“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缺乏規模,覆蓋面小;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滯後,農村市場流通不暢,流通環節成本高;農產品加工企業少,規模小,市場化、規範運作程度低等需要突破的難題。

村幹部們也初略的跟我分析了他們的大體工作。首先我們工作主要是加快觀念轉變,解放他們的思想,更新他們的觀念,增強農民加快增收意識。加快農民增收,通過調查,大多數村幹部給出的答案是六個字:資金、項目、勞務。結論沒錯,認識還不到位,還沒有從等、靠、要的被動發展轉化到主動謀發展;還沒有實現從尋找資源到充分利用資源的轉變;還沒有實現從依靠勞務到發展產業謀創業的轉變;還沒有實現從等收購到尋找市場的轉變。當前加快觀念轉變,增強農民增收意識,政策宣傳進村入户是重點。立足產業發展,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壯大勞務經濟,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落實惠農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落實惠農政策,保障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民負擔監管,降低農民生產成本。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民增收環境。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加強組織領導,促進農民增收。

靈峯黃村的未來建設道路還是很漫長和艱苦的,可是我們的村幹部們以及村裏的農民都是充滿信心且是很有幹勁的。他們相信在國家的帶領下中國農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總之,通過此次調查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家鄉,更瞭解了農民的收入的變化情況,也對我們家鄉的發展更加充滿了信心。我相信未來幾年我的家鄉將會更好的發展。

農民收入調查報告 篇二

放假期間,我和表妹經常跟着奶奶一起去菜市場買菜,看着那些起早貪黑的農民們,我心中不由產生了疑惑,農民的生活究竟怎樣呢?它們的年收入又會是多少呢我回到家後,把想法説了出來,表妹聽到後,也想和我一起去一探究竟,於是在春節的前幾天裏,我們對此展開了調查。

我們首先是在菜市場進行訪問調查,我們剛走到一個賣菜的`老爺爺身旁,還只是開口説了兩句話而已,就被他婉言謝絕了:“我還要賣菜,沒有時間……”沒想到我們第一個採訪對象就失敗了,接着我們又連續採訪了多位農民,可是大多數都是以要賣菜,沒時間為由拒絕了我們的採訪,最好的結果是聽完了我們的來意,卻只是笑笑,便不再回答,忙活了一上午,卻什麼信息都沒有找到,“一計不成,咱再生一計”,於是我們兩打算去農民家裏瞧瞧。

我們拜託一位朋友的媽媽幫我們聯繫了一兩户農民,第二天,我們便起了個早牀,在朋友媽媽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農民家中,還沒進門,我和表妹就愣住了,四層樓高的房子,還是用磚一塊一塊砌上去的,屋前的院子也很大,走進屋去,臘香味便撲鼻而來,定睛一看,原來屋裏掛滿了過年吃的臘貨,在後院我們看到了幾頭大大的肥肥的豬,我還沒回過神來,表妹便問:“請問你們年收入是多少啊?”我這才反應過來,進入了主題,“哈哈,我們一年收入有八萬多呢!”她説時,臉上還洋溢着滿足感,沒想到農民的收入也不差啊,接着我們連續採訪了幾位,得到的結果也幾乎一樣。

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也成了富人,賺了錢,平日裏我們總是瞧不起農民,這才知道,原來農民過得也還不錯,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啊,雖然這次調查坎坎坷坷,可我們卻得到了我們想要的答案,我們覺得十分開心!

農民收入調查報告 篇三

鄒平縣農民現金收入一季度實現了雙增,尤其是農户財產性收入實現了大幅度增加。據110户抽樣調查資料顯示,鄒平縣一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714元,較去年2427元,增加287元,增長11.8%;農民人均現金支出XX元,同比增加396元,增長24.7%。尤其是農户的財產性收入同比增長61.9%,是歷年來增幅最快的一次。

1、工資性收入增幅放緩。一季度,鄒平縣農民工資性收入人均844元,同比增加96元,增長12.7%,增幅回落4.6個百分點,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的幅度減緩。其中:外出打工收入人均僅增加3元,增長1.9%。通過農户記帳資料結合農民工檢測調查,以及深入走訪調查户得知,增幅減緩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從事了其他行業,例如:尹家調查點的大部分女勞動力,有着去淄博周村紡織廠打工的習慣,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效益下降工資降低,返鄉農民工有的從事服裝生意、有的從事人壽保險,還有的直接在家從事家務;二是縣域內的幾個大型的企業集團,延長了春節假期的時間,工人的生產時間減少,收入也就隨之下降。因此,金融危機是直接導致農民工收入下降的最根本原因。

2、一產業現金收支有較大增長。調查數據表明一季度,農民從第一產業得到的現金收入1111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2元,增長13.5%。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春節期間,農户用於生活消費的開支與春耕備播的支出加大,促使農民出售農產品的數量增加,小麥、玉米、棉花等主要農產品的出售量,分別比去年同期人均增加44.7公斤、31.7公斤、3.1公斤,增長107.4%、36.9%、31.4%;雖然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15.4%、24.9%;但是,由於出售數量的絕對增長,還是拉動了農民一產現金收入的'增加。同時,農户用於農業生產支出人均達到433元,同比增加88元,增長25.3%,由於農業各種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拉動了增幅比上年增加7.7個百分點,從增長幅度對比分析,基本實現了收支同步增加,支出增長過快、符合當前全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

3、農户家庭產業結構調整,導致二產業現金收入大幅度下滑。隨着金融危機對企業影響面的不斷擴大,導致了家庭小型企業慘淡經營、舉步維艱的局面。從深入基層調查瞭解得知,全縣110個調查户中,有1户常年經銷木材、1户從事麪粉加工的工商户,因為今年經濟效益急劇下滑的原因,轉行出去打工或者從事了三產行業。調查資料表明一季度,家庭經營第二產業的現金收入人均212元,較去年同期的252元,下降了40元,減少15.9%,增幅較去年同期回落3.7個百分點,是近幾年來減少幅度最大的時期,與全縣的工業發展大趨勢相符合。

4、三產業受二產業的影響,首次出現下降。一季度,由於受全縣工業生產嚴重下滑形勢的影響,三產業的增長曆年來首次出現了收入下降局面。調查數據表明,前三個月,農民人均三產業收入達到181元,較去年同期的209元,下降了28元,減幅13.6%。減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工業發展不景氣的影響,企業物流效益下降,導致了交通運輸郵電業人均收入下降39元,減幅31.8%;二是企業的效益降低,工人的工資收入減少,大量外地務工人員回鄉,影響了批零貿易餐飲業人均減少10元,減幅29.6%。此外,個別三產經營農户的轉行也是導致收入下降的原因之一。

5、非生產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帶動農民現金收入增加。近幾年,農户從佔有財產帶來的收益不斷增加,尤其是出讓土地帶來的各種補償,隨着糧食價格的上漲而增加;其次,由於農户在外人口的獨立生活,農村人口的逐步老齡化,離退休、養老金、贍養費等標準提高,拉動了農民轉移性收入的逐年增長。調查資料顯示:鄒平縣一季度人均財產性收入達到244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3元,增長61.9%,導致本季度增長幅度過大的主要原因是,後芽村調查點的大部分農户,下半年,耕地被企業佔用,春節前企業按照噸糧,結合當時的市場糧食價格把補償及時兑現給農户,帶來了人均土地徵用補償收入達到224元,增加93元,增長71.3%;人均轉移性收入達到122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元,增長39.7%,主要是退休金與農村贍養費增長的拉動。同時需要説明的是,失地農户的收入要大大高於農業户,一方面是打工人數多,打工收入高;二是從事二三產業的户數多,收入高;三是沒有農業收入也沒有農業投入,但是非農業的收入高,尤其是財產性收入高。

6、期內農户現金支出大幅度增加。鄒平縣一季度,農户用於農業生產的費用、擴大二三生產規模、購建生活用房的支出加大,分別達到了人均366元、61元、440元,同比增加34元、23元、368元,分別增長25.3%、58.8%、五倍多。其中,由於農户直接購買商品房以及房屋裝修支出的劇增,拉動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達到1449元,同比增加305元,增長了26.7%。

通過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不難看出,鄒平縣一季度,農民現金收入的增加,主要是農户出售農產品數量的增長、農户佔地補償增加的拉動,二者帶動了一季度農民現金收入增長的78.4%。然而,這不是真正意義上拉動農民增收的方向,其一是雖然農產品價格下降,但是出售量增加不合理,不是真正的農民增收,只能視為生產、生活需要;其二是土地佔用補償的增長,只是偶然之下的必然,從全年來看不會對農民增收拉動太大。因此,要理性的分析農民現金收入增長的真正原因,正確把握農民增收的渠道,充分認識到現金收入增長之下掩蓋的問題:

一是工人的月收入已經明顯下降;

二是新的就業崗位雖然增加,但是進廠的門檻提高,對年齡、性別、學歷有了新要求,相對限制了農村“40-50”勞動力的轉移力度;

三是房地產行業進入低谷,農民工靈活就業者的門路變窄;

四是資金缺乏,返鄉農民工創業的起步階段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