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學改革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W

教學改革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一個國營企業的改革與發展調查報告

前言

遵照校方指引,利用寒假期間參與社會實踐,瞭解社會,瞭解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親身體驗國企改革,發展的實際,更好的理解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化的實踐意義,從而提高思想水平和綜合素質。這種實踐活動在學校裏是沒有的,學不到的。通過調研活動,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增長了認知,感受了實踐的意義。

寒假期間,春節過後,工廠上班了。我於2月22日,走進了位於瀋陽技術開發區的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瀋陽鼓風機(集團)公司,並向人事部的負責同志説明來意,請與支持。該同志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同時請了生產計劃處的負責同志帶領我實地觀看,講解企業發展情況,這次調查主要是通過生產現場瞭解各種產品生產過程及產品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瞭解技術,管理等有關方面的發展情況,從而體現企業發展。

政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五年多來,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種所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重點民生問題逐步解決,城鄉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實踐證明,中央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決策是及時的、正確的。但也要清醒看到,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體制性、結構性等深層次矛盾有待進一步解決,已經取得的成果有待進一步鞏固,加快發展的巨大潛力有待進一步發揮。在當前形勢下,認真總結振興工作實踐經驗,進一步充實振興戰略的內涵,及時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既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全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也是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需要。

我們瀋陽市始終秉着中央關於國企改革的既定方針,一些資料表明,瀋陽市一直都是與時俱進根據中央的指導調整和制定着自己的政策。當前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有幾項主要工作是必須要做到的。一是要發展壯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國有企業要又大又強,規模要大,競爭力要強。瀋陽要發展一批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甚至幾百億元的企業,沒有巨人企業就沒有巨人城市。工業是瀋陽的脊樑,每個企業必須以做大做強為目標來考慮問題。二是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國企改革是中央的既定方針,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經省裏確定的瀋陽市的24户國企改革不能動搖。同時,通過改革引進資本、新的理念、產品,企業才能發展壯大。三是要大力搞好研發。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瀋陽市一定要把企業研發中心的問題提到相當的高度來認識,特別是裝備製造業的研發中心,一定要站在全國的、世界的前沿。我國提出要用xx年的時間建設創新型國家,瀋陽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做出重要的貢獻。四是要在開發新產品方面實現突破。我市的企業已經具備了相當強的加工能力,當前特別要在產品開發方面下很大的功夫,要開發出尖端的產品。五是鼓勵推動國有企業的整合,推動企業向郊區搬遷改造,推動企業之間的聯合,實現國企要素的整合。

調研

瀋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大型一類企業。其前身瀋陽鼓風機廠始建於1934年,經過歷次改造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企業發展速度驚人,產品提升之快,讓人刮目相看。九十年代年產值僅僅完成三億,短短的幾年時間,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浪潮中,企業大踏步地向前發展,煥發了青春。進入二十世紀初年產值躍升至十五億,特別是兼併重組之後,去年完成工業總產值80億,今年預計突破100億大關。雄心壯志讓人展望,集團發展前景無限,將為國家發展,實現現代化做出更多地貢獻。企業踐行的是:“創新,圖強,誠信,卓越”的精神。

生產計劃處的負責同志帶領我觀察了主要生產車間(分廠),邊觀察,邊介紹,諸如,主要生產車間是:

轉子車間:是製造各種壓縮機,鼓風機,給水泵的心臟部分,在一根軸上有多個葉輪,術語叫做“級”。比如,一根主軸上安裝五個級,便稱為五級轉子,就是説,一個轉子是由主軸和葉輪的組合而成。葉輪的加工工序很複雜,工藝要求特別高,要用先進的三軸仿型數控銑牀加工成型,主軸近十米,在一台卧式八米的車牀上加工,這台設備不但大而精度高。有的轉子轉數達到上萬轉,離心力相當大,質量要求相當高。

定子車間:是製造各種壓縮機的定子,俗話叫做機殼。原來是鑄鐵件,因為成本高又供不應求,而且有時加工到最後工序發現了“砂眼”而報廢,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改革開放之後,由於工程技術人員和又經驗的工人相配合研製出一種型材組合的新型機殼,就是用各種規格的板材組合焊接而成,大大的降低了成本,保證了質量,是一項重要的創新,為產品的升級和企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增速機車間:增速機是高,中壓壓縮機提升轉數的輔機,它安裝在原動力電機與主機中間,輸入轉數為電機轉數,輸出轉數為主機需要轉數。它的齒輪精度要求達到了國標五級或四級水平,好多軍用的出輪都要在這裏加工。他的工作環境要求也很高,如每台設備場地要求恆温在20度的條件下生產。這個產品的軸承是自我研製的專利技術,可以連續高速運轉三年不用檢修。操作磨齒機的工人,是一位青年技師,操作熟練,技術高超,他是瀋陽十大傑出青年,省黨代會代表,五一獎章獲得者。

總裝車間:顧名思義是將各種零部件組裝成完整的車間。總裝之後,還要進行機械性能試驗,獲取技術參數,而參數必須達到設計標準,由於好的基礎,往往一次試車成功。讓人稱奇的是偌大的設備,在高速運轉過程中竟不準有震動。比如,機器運轉時,將硬幣立放在上面,不準倒。當然,所有的數據都是要經過儀器測定為準。

生產計劃處的負責同志對企業狀況相當熟知,在我有了感性認知之後,向我介紹了企業產品類型及其用途和發展情況。

企業產品狀況

該企業集團是風行行業龍頭,屬於通用機械範圍,裝備製造業重點企業。生產製造離心壓縮機,軸流壓縮機,離心鼓風機,大型通風機等八大系列300規格的風機產品,生產製造高壓給水泵,循環泵,核電用泵等50多個系列,570多種泵類產品,生產製造往復式壓縮機等45個系列,有400多個規格的產品。

企業產品的質量和發展有國家級技術中心支持,有試驗基地落成。集團與xx年組建了國家級技術中心,先後在大連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北大學,浙江大學設立了4個國家級技術分中心。它們承擔着集團的課題研發工作,為企業發展後勁有了良好的基礎。集團建立了遼寧第一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可以發佈風行行業重點科研課題和風機前言技術課題。使企業集團形成一個多層次,跨地區的技術創新的新體系。

企業集團先後通過了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認證,iso1400環保管理體系認證,通過挪威船級社iso9001質量認證體系及海軍裝備部質量管理體系第二方認證,獲得國家核安全局辦法的300~1000mw壓力堆核電站,核一級,二級,三級用泵的設計製造許可證,是國家唯一設計製造核用泵的企業。

沈鼓集團在改革開放以來,榮獲了多項科技進步獎,新產品獎,諸如: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一項,國家級新產品獎九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十三項,市級二十一項,省級新產品獎十六項,曾被國家質檢局評為中國品牌產品。

沈鼓集團現已具備設計製造大型國產化設備的能力。諸如:八十年代就可生產年產30萬噸尿素裝置配套的離心壓縮機,進入二十世紀初可生產年產45萬噸乙烯和年產52萬噸尿素裝置配套用離心壓縮機,去年以來已試製成功年產100萬噸乙烯裝置配套用離心壓縮機供天津某企業併成為該企業的“心臟”設備。因為這個設備出了故障整個生產系統就要停產,而且要造成上千萬的經濟損失。還可提供年產500萬噸至1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油煉油裝置配套的離心壓縮機,60萬~70萬千瓦大型水電抽水蓄水機組配套水泵,1000千瓦超臨界火電機組用高壓鍋爐水泵,1000千瓦級核電主泵等產品。此外還有大中型通風機系列。

產品可供石油,化工,冶金,電力,地鐵,軍工等諸多用途,可根據用户的實際要求,提供可靠地產品。產品覆蓋全國各地,遠銷世界25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的離心壓縮機佔有率達85%,大型鼓風機佔有率達40%,鍋爐給水泵佔有率達30%,冷凝泵達85%,高壓注水泵達50%,輸油管線泵達80%,石化行業用往復式壓縮機達80%,化肥行業用往復式壓縮機達60%,軍工行業用往復式壓縮機達70%。

沈鼓集團運用自己的專利技術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提供大型離心壓縮機1850台,大型水泵1000多台,大型往復式壓縮機880多台,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根據《國務院關於振興裝備製造業若干意見》中,確定的未來重點發展的16項重大技術裝備中就有8項需要沈鼓集團的產品為之配套。

其技術力量雄厚,有若干名教授級的高級工程師,主管各個項目的設計,工藝工作。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名(風機專家)若干工程師執筆設計,其中“五朵金花”女中豪傑獲得了五一獎章,並以她們為背景排演了一部電視劇《漂亮的事》。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設流體力學專業,為鼓風機培養專業的後備技術人才。保證了沈鼓集團後繼有人,為長遠發展打下了好的基礎。

集團從八十年代就組建了“計算中心”進而實現了企業網絡化管理,設立了自己的網站,對外稱之為“北方電腦”,可設計,編程,安裝,維修,內外服務活動。

集團具有風機試驗基地,是行業標準的確認機構,為各種新產品獲得實用數據參數,提供了可靠地保證。

結語

沈鼓集團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突飛猛進的現實,説明了企業有了好的發展政策的發展環境,企業自身堅持改革創新,堅持科學發展而出現的奇蹟。也是國民經濟發展,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一個縮影。

調查結束了,學習沒有結束。這次的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帶給我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經驗,更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更可喜的是我在實習期間還結識了一些好朋友,他們給予我不少的幫助。俗語説:紙上得來終覺淺。沒有把理論用於實踐是學得不深刻的。當今大學教育是以理論為主,能有機會走進瀋陽鼓風機廠去實地考察,對我來説是受益不淺的,我相信這次實踐活動對我日後參加工作是有潛移默化的幫助的。最後感謝在這次實踐活動中所有給與過我幫助的人。

【第2篇】公證改革與發展調查報告

我國現行的公證制度,產生的時間較短,發展很慢,不完善之處很多,公證界始終也沒有停止過對公證改革的探討,改革了十多年,但收效甚微,幾乎仍是原地不動。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我們的發展只不過是被動的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罷了。

找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公證體制,是當前公證界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研究我國公證發展的歷史;研究我國的風土人情,研究人們的法制觀念,公證意識。唯有如此才能找出一條真正適合我國發展的道路來。

公證發展的歷史背景

我國曆史悠久,長期深受君主專政統制的影響,人們法治思想相對較弱,人們潛在的意識形態裏,官本位思想較濃重,崇尚的是權,優其是公權,直至今日依然如此,人們對公權的嚮往和追求,是中國人傳統的意識,本能的反應,無論外界的影響如何,一定時期內也很難改變,這種對公權崇尚也為公證的存在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我國的歷史上也早就有了公證。據西安出土的鼎上記載,西周,歷王年間,某人買地邀請幾位大夫作為公證人證明買地這一事實,並鑄鼎以記之,鼎上詳細記錄了,買賣雙方當事人,宗地的位置、大小、價值、證明人等,這個鼎上的記載與我們今天的公證書非常相似,這也是典型的以公權的形式證明民事活動的方式,可見,此時公證已經行成了,這比羅馬要早近千年,有人説公證一詞源於羅馬,也許有可能,要説公證源於羅馬,可就錯了,只不過是我國曆史上均是諸法合體,沒有劃分部門法,沒有提出公證這一法律概念,沒有文字化罷了,然而,這並不能否定我國曆史上公證的存在。再如,我國曆史上無論是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對耕牛的保護均可見諸於律文當中,無一例外的是,在交易過程中,必須要蓋有官印來證明之,這個蓋印的官員,也類似於今天的公證員吧!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現在,今天的牛行事便是由此演變而來,從某種意義上説這種方式就是公證的活文物了。由此看來我國的公證也源遠流長,在研究公證改革時不要總是把眼光放在國外,什麼德國、法國、意大利,他們的風土人情,思想意識,法律理念,與國人截然不同。他們的公證制度,公證體制也必然不適合我國國情。我們只有認真研究我國的基本國情,量體裁衣,才能找出一條適合我們發展的道路來。

我國曆史上的公證是利用公權來加以證明的,這取決於人們思想上對公權的追求,因此公證機構絕不能私有化,是符合我國現狀的。

公證的價值取向

公證的價值取向也就是説我們利用公證來謀取哪方面的利益,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用他來為我們做什麼,其實公證的價值取向無非兩種,一種是經濟效益,一種是社會效益。如果我們追求前者,即以經濟效益為主或僅僅為了經濟效益。那麼,就將公證推向市場,將公證企業化,也無可厚非。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都能清楚的看到經濟實體經營最好的方式,無外乎股份制、合夥制、私有制,這些方式將更有利於效益最大化,有利於爭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將給他的員工們帶來更多的經濟實惠。從經濟效講,似乎也是調動公證人員積極性的最有效的手段,壟斷行業,一夜之間,造就一批百萬富翁(公證員)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從單純經濟效益角度上出發,也沒有哪位公證員會提出反對,人為財死嗎,這也是人的本性。然而這樣的後果會呢,什麼公信力、公證質量、公證形象將全部被利所掩蓋了,古人所云,見利忘義,便是這個道理了。可見,以公證來謀取經濟利益,是不可取的,藉助國家賦予的權力,來謀取私利,這顯然也是不公平的。

只追求經濟利益,已經給我們這個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帶來了很多的社會問題。決策者也早已看出了這一問題,一手抓經濟,一手抓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提出的。君不見,以德治國,構建和諧社會的治國方針正在深入貫徹。從北京奧運會也可以看到,我們泱泱大國,孔孟之鄉,禮儀之幫,我們悠久的人文文化,數千年的文明,再現了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是民族的精髓,一個優秀的民族絕不會丟掉他的優良傳統,這也是成就大國、強國的先決條件,而這些優良傳統是要靠一部分人,有組織的去秉承,去發揚,去光大,我們公證責無旁待。

公證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預防糾紛,穩定社會,達到一個和的目的,這與我國的傳統,孔孟思想,構建和諧社會如出一轍,一脈相承,公證利用其監督、預防的功能,對於維護經濟秩序,維護社會的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公證以其溝通、服務的功能對於傳承民族文化和優良傳統也不容忽視。因此公證對於傳承我國人文文化,構建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公證也必將成為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部門,這也就是我們公證的社會效益的體現。

社會的文明程度也制約着國家的發展,不文明,不和諧的社會也絕不能成為強國,要成就強國、大國夢,公證就要勇擔傳承文明的使命。可見,公證的社會效益大有可為,且勢在必為。

我們研究了我國的基本原國情,明確了公證的作用和他的使命後。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公證形式只能是公有制形式(行政體制),不能將公證私有化,也不能將公證市場化,公證只能是代表國家行使公證權,這一權利力,直接關乎國家的形象,不能授予任何帶有私有性質的組織和部門,否則他的社會效益就會被削弱退變,甚至會便成謀取經濟利益的手段。

公證的公有制,是公證的內在形式,有了內在形式,還要有外在形式,那就是公證的體,即以何利形式存在。我們公證體制改革這麼多年,體幾乎沒有任何改變,這也是我們改革的未果的關鍵所在,從目前來看,制約和束縛公證機構發展的,就是這個體的問題,體制不清,權責不明,公證機關的主管機關是誰?他享有哪些權利,應盡哪些義務?職責何在?獨立的公證機關應享有哪些權利?不能獨立該項怎麼辦?主管機關濫用權利橫加干涉公證權構內務怎麼辦?如果因此出了事將由誰承擔責任?地方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督權具體是哪些?如此種種,均不明確,而且大多數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都是把公證機構當作自己的科室來對待,直接或間接地撐握控制公證機構的人、財、物。他們對從公證機構取得利益的需求,要遠遠大於對公證改革的需求,一旦兩者出現矛盾,他們便毫不猶豫的拋棄改革而謀取利益,我們一次次的改革都成一紙空文,便理所當然了,更奇怪的是,他們只享有種種權利卻無須承擔任何責任。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公證機構能改變什麼,又能革掉什麼?

針對這一問題我認為,既然,公證機構沒有上下級之別,哪為什麼要劃分省、地、縣三個級別呢,矛盾呀!冠個名又有何意義,形式而已,實屬沒有必要啊,婆婆越多越不利於公證的發展,可否將公證機構全部上劃為省級,由省司法行政機關和省公證協會統一管理、指導,全國公證機構一體化。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對公證機構不享有任何權利(實際上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也沒有能力指導公證機構業務),不得干涉公證機構的任何事務。以便公證機構擺脱地方司法行政機關的束縛。同時完善省級對公證機構的管理和指導方法辦法。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明確責任範圍,這樣的體對公證來説,如魚得水,一定會發展很快,這樣也與我們公證協會的體系相一致。誠如是,則公證也應具有如下幾個特徵。

一、公證隊伍精英化

業內曾有人揚言:辦理公證只要有中學文化就足夠了,不就是出具一份公證書嗎,太簡單了。我想,説這話的人對公證根本就不瞭解,是的,僅僅出一份公證書並不難,然而對一個公證事項,是否合法,能否給予公證,該出具何種公證這就需要一定技巧和相當高的法律知識作為基礎,否則,就有可能出錯。現在已不是以前,錯了無所謂,很少有人投訴,而現在人們的法律意識普遍提高了,只要有一點不適當,都有可能當被告。實際操作當中,業務水平越高的公證員,越謹慎,拒辦率越高。而那些業務不高的公證員,卻什麼事都敢辦,無知者無畏啊!投訴多了,就麻木了,投訴在他們看來,只是運氣不好,沒遇到好人罷了。象這樣的公證員焉能提高公證質量。

公證法中規定公證員從通過司法考試中錄用,這無疑是正確的,但第十九條的規定卻大大降低了門檻,又留了一個不小的後門,到目前為止,該進的都已經進來了吧!這個後門還是關上為好。

大家都知到木桶效應,那個最低的木板才是決定水平高低的關鍵,這個後門(最低的木板)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影響公證隊伍素質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呼籲儘快關閉這個後門,有真本事你就考進來。

未來的公證員,都必須且應當是法律專家;應具有很高的法律水平和熟練技巧,應具有謹慎的態度,個個都是精英。才能確保公證質量和公信力。基於此,我們應當有步驟,有計劃地將不合格、不能勝任公證工作的公證員或者通過非法途徑騙取公證員資金格人員分離出去。將在精而不在廣,應本着寧缺勿濫的原則,從整體上提高公證隊伍的素質。同時在法律上提高公證員的法律地位,實行高薪養廉,達到風險責任與利益成正比。以利形成良性循環。否則有可能出現後繼無人,事實上,近年來我們公證隊伍已呈下降趨勢。

二、法定化

公證既然是以社會效益為本,公證的作用也越來越顯得重要,那麼,就應當在法律中規定一定的事項必須公證,如對國有資產的處置,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重大經濟活動,及招標,拍賣等,對這些經濟活動進行法定,必須公證,更能體現這些機關行為的公平、公證性,也有利於遏制暗箱操作,走形式,走過場等違紀行為,也能預防貪污、受賄等到腐敗行為的發生。

為什麼總是有那麼多的貪官,這在很大程度,是因為對他們在經濟活動中,缺乏監督造成的,對這些活動法定公證的同時。也填補了國家對這個領域監督的空白。

三、獨立化

公證機構應當完全獨立於政府之外,才能不受干涉地行使公證權,如前所述公證機構全部上劃,獨立於地方之外(類似於法院、檢察院),這對於公證機構獨立行使公證權,提高公證質量、提高公信力是非常有利的,如對政府某些經濟行為的監督公證時,公證員可以不再擔心個別領導人的可能對自己不利的行為,不被其左右,依法監督,從而真正達到公平、公正。

公證的獨立遠非僅僅是脱離了當地司法行政機關的干預,更重要的是體制上的獨立。成為名符其實獨立的公證機構,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不受任何干預的行使公證職權,才能更好的服務於人民,也才能更進一步推進民主的進程,進一步促進社會的有序性。

公證的性質

一、國有性

即公證只能是國家所有,不能私有化,這是由公證的本性的決定的,公證的任務之一是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他不是單純的維護申請人的利益,而是以公正人的身份出現,依法律為準繩,兼顧各方的利益,優以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為重。如,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規避國家利益的行為,將不予公證。國有更能體現公證的公正性,否則其公正性,就值得懷疑。

二、社會效益性

公證是隨着社會的發展,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而產生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社會性,他從一開始產生便是為了服務於社會各方面的需求,這也正覯和了我們公證的服務、溝通、監督的職能,因此他從產生到現在都不是經濟主體,而是狹義的社會主體,公證不是為了謀取經濟利益的機構,而是服務社會的公益性的組織。這是公證的本質屬性。如果把這種公益性的社會需求,壟斷後,變成謀取經濟利益的手段,那就會變性,就會帶來很多不利的社會效應。

三、公平、公正性

公平、公正即處理事情合情、合理,正直,沒有偏私,不偏袒哪一方。這是公證的基本要求,是公證存在的前提,也是公證的天職,這是公證固有的性質。

四、預防性

眾所周知,公證的預防性,他的作用便是防範於未然,未雨綢繆,從而減少訴訟,降低社會成本,防止糾紛的發生,防止矛盾產生,進而維護社會的穩定和有序進行,促進社會的和諧。例如,經過公證的民間借貸合同百分之九十九都能履行完畢,而未經過公證的民間借貸合同完全履行的連百分之六十都達不到。由此可見公證的預防性非同一般。試想,如果將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列為法定公證,還會有那麼多的貪官污吏嗎?可見公證還具有預防貪污、受賄等犯罪行為發生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我國的公證形式,應當是公有制,行政主體,相對獨立於政府之外的體制,公證隊伍應是精英化,公證業務法定化,公證機構一體化,以謀求社會效益最大化為已任。我們在進行公證改革時,請不要忘記公證的社會屬性,不要忘記公證的社會本位、不要忘記公證的功能。也不能只顧部門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不為利所驅使。應當充分認識到公證不僅僅能取得經濟利益還能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秩序,更重要的是促進社會文明進程,促進社會文明和諧,傳承民族精神、弘揚祖國優良傳統。這才是我們公證所應承擔的使命。讓我們為這一神聖使命而奮鬥吧!!

【第3篇】教育改革調查研究報告

教育要在公平的基礎上尊重和遵循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規律,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更要培養獨立思索的創新能力和膽識,只有這樣我國的教育才能實現“人才紛湧而出,學術百花齊放,大師引領變革。”的局面。

實現教育的公平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讀書,都能享受高等教育和優質教育,並且在就業方面沒有任何用人單位的限制和歧視,在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以及國家組織的大型特種考試上都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所謂個性發展特點規律就是要求我們尊重學生的愛好,興趣,偏愛,特性,優勢,特長,長處,缺點,短處等。獨立思索的創新能力和膽識是國家和社會進步的靈魂和源泉。我們國家和民族就需要這種人才,這種大師人物絕不是應試教育所培養的悲劇產物,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大眾化人才,他是什麼?他是引領時代,變革時代,站在科研最前沿的領軍者和開拓者。

教育改革這個詞很早就是一個熱門的爭議詞和討論詞。從新中國成立到現代,教育改革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突破。也培養了一大批在國內外科學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我們活得更有尊嚴了。但是大人物並非大師,而大師是引領時代,變革時代,站在科研最前沿的領軍者和開拓者。

錢老走之前給温總理説:“我們總培養不出大師級的人物”。這句話的本質就是在提醒我們——原先的教育和現代經濟發展已經脱節了,教育應該改革了。而改革的本質是什麼?那就是創新+學習+借鑑。對此我有幾點看法和建議:

一.建立國家教育教學五.高校應該培養學生獨立思索和創新的能力。

“為提高能力而進來,為服務社會而出去”這句話應該最能貼近民辦高校的辦學宗旨了。現在中國就是缺乏獨立思考的創新型人才。是怪老師還是怪學生還是怪教育體制呢?我想不能怪誰,應該都找下自身原因。老師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偏向於教學型,一種是偏向於科研型。兩者都出眾的很少,而國家,高校和學生也需要這種大師級人物。學生不要跟着老師的軌跡走,因為我認為這樣永遠都不能超過老師的。你説呢?中國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上要有新的突破,要形成學習—實踐—總結—再學習—再實踐—再總結的良性循環。我國的畢業生總覺大學學的知識夠用一輩子的了,出去施展拳腳,發揮力量。這種意識是很有問題的,是錯誤的想法。人的一生,學無止境,走到哪裏就學到哪裏,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不被社會和企業淘汰。我始終相信這句話“不進則退”。人才是什麼?我認為人才就是通過不斷的學習來駕馭和適應當今複雜多變的環境的人。你要記住伱贏在起跑線上,但有可能伱會輸在終點線上。國家和社會都在進步那麼教育體制也不能落後,要與時具進。教育要在公平的基礎上尊重和遵循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規律,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更要培養獨立思索的創新能力和膽識,只有這樣我國的教育才能實現“人才紛湧而出,學術百花齊放,大師引領變革。”的局面。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要尊重和支持學生的意向,不能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學生,因為適合的總比強迫的要好,支持他總比反對他要好,有可能他在這條路上能成為世人仰慕的人喲。走別人不敢走的,做別人不敢做的,領先一步,創造奇蹟。

六.要加大對偏才,怪才,奇才,異才的政策支持力度。

“人無完人”,世上找不到十全十美的人。而偏才,怪才,奇才,異才這些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情商(eq)高,也就是他對某種事情事務的熱愛和投入的感情超出常人的範疇。表現出迎難而上,孜孜不倦和堅韌不拔的態度。但是由於受我國教育體制的約束和限制,不能進一步在夠高的位子上深造。真可惜啊!説到這裏我想起了我原來看到這樣一個真實的報道:有一個三輪車伕由於以前高中成績不是很理想大學聯考落榜了,後來由於家庭的惡劣環境被迫做起了三輪車伕,但是在這十幾年中他唯一沒有放棄刻苦專研中國古代漢語言文化知識,就是他憑着對古代漢語文化的熱愛和追求他順利的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為博士研究生。還有一個就是香港的一個天才喜歡發明東西而且發明的東西很有實用價值並且獲得很多獎項,但是他的文化學科知識甚至是英語成績都是很不理想後來被香港科技大學破格錄取。像這些人才不管是學校還是社會是比較罕見的,難道我們不好好的培養這些“專家”嗎?兩個真實的報道對我們從事教育或者從事教育管理的人們深有感觸。據調查,所有科學家並不是智商很高,他們和我們擁有一樣的智商,但是他們的情商遠遠高於我們的情商。我想:當今社會就是需要情商高的人,因為他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宏偉的遠景,獨鍾的熱愛,勇敢的拼搏,刻苦的專研。

七.鼓勵公辦學校利用和吸收民間資本。

公立學校不能一味依賴政府給予的補貼或者大力貸款政府買單這種行為。要探索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創新機制,學習和借鑑國外學校發展的模式,大力引進國外的頂尖人才(包括教育人才,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這樣才有出路。走產業化,走市場化,走集團,走發展化,走專業化才是未來高校發展的命脈。除了常規的融資渠道外要大力鼓勵有實力的公辦學校率先發行基金,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劵形式來籌資用於科研項目和其他發展項目。但是學校要建立“研究與發展”這種智囊團機構來為決策提供依據,不能盲目行事,要周密謀劃,確保萬無一失。

八.高校應該探索和打造新型專業,培養專業人才。

新型專業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實踐為教學手段,能夠適應社會和國家長遠發展的需要,能夠為人們所喜愛並能帶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如魔術專業,模特專業,煙酒茶管理專業,家庭婚姻管理專業,行業協會管理專業,培訓機構經營與管理,演出與唱片公司管理專業,健康與營養管理專業,中介連鎖管理專業,進貨與成本管理專業,連鎖餐廳經營與管理,連鎖經濟型酒店管理專業,百貨與超市管理專業,娛樂業管理,高級家政服務與管理,連鎖影院經營與管理,連鎖醫院經營與管理,商業街區規劃與管理,工業園區規劃與管理,專業市場規劃與管理(如建材,服裝,小百貨,農貿,家電,人才,股市,房地產,二手等等),公共交通運營與管理,中國文化管理等,這些都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職業細分的產物。

九.鼓勵學校之間相互開展活動比賽。

十.大力引入競爭機制,實行末尾淘汰制。

學生有個思想,認為上了大學就可以放寬心思了,不再像高中這麼緊張

了,所以慢慢就麻木了,甚至有些學生還説:“我去和沒去上課都一樣”。而自己就是“通宵上網,白天逃課。臨近考試,想法作弊。畢業賣書,以為自通”。我認為我們總培養不出大師級的人物就是因為在大學裏面沒有刻苦的去研究學習。我國應該參照社會企業和國家公務員的管理辦法。因為大學是社會的縮影。是學生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這一步要有緊迫感,要讓他們知道競爭的殘酷性和緊迫性。班組織裏面要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和風氣,當然輔導員要在中間起調節器和助推器的作用。保證優秀人才的大量湧出。如果不能適應學校的

【第4篇】區行政審批服務改革的調查報告

區行政審批服務改革的調查報告

創新服務方式,提升辦事效率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不能有絲毫鬆懈。建設“服務順城”、“效率順城”既是我們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今年是“十一五”收關之年,明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為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全面提速要求和八屆五次全會精神,進一步推進我區行政審批服務工作的全面提速,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更好地方便羣眾並服務於全區經濟發展,助推我區“八型”政府的建設。推動和實現從審批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根本轉變。公共行政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採取調查問卷、電話回訪、入户走訪、考察學習、聽取彙報,座談討論等多種方式對中心服務環境現狀、企業的服務需求、羣眾對服務的滿意度等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在調研中我們發現: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在方便企業、居民辦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企業、服務市民羣眾的水平明顯提高。但在實際運作中,還存在着許多問題。為此,我們進行深入思考,借鑑先進地區經驗,結合我區實際,探索我區行政審批服務改革的一些舉措,供區委、區政府領導決策參考。

一、“十一五”期間行政服務工作回顧

20xx年8月1日,隨着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順城區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在撫順市率先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8年曆程,經歷了起步探索、發展完善和全面提升三個發展階段。8年來,我們堅持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為目標,以提升行政效能為中心,以規範行政審批、搭建服務平台、強化政務公開、完善行政投訴為重點,以健全制度體系、整合行政服務資源、加強監督管理為保障,沿着“從無到有、由粗放運作到集約運行、變單一審批為綜合服務”的軌跡快速發展。在建設運行過程中,立足搭建平台,着眼長遠發展,始終把政務大廳作為優化環境促進發展的重要平台來打造。在建設“服務型”、“陽光型”、“高效型”政府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在工作思路和具體做法上,總體概括起來就是“五個致力於”:

(一)致力於“健全”,不斷完善制度體系

我區公共行政服務中心是在借鑑兄弟城市經驗,結合我區實際建設發展起來的。從籌建之初到運行至今,我們始終將制度設計放在核心位置,運行前,制定出項目進駐、項目審批、人員管理、考勤考核、評優獎勵、廉潔自律、投訴處理等17項制度和規定。運行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嚴格落實已有制度。另一方面針對出現的新情況,又先後配套完善了……等一系列制度,基本做到了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運行,逐步建立起政務大廳健康運行的長效機制。

(二)致力於“規範”,落實項目集中受理

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的審批程序、辦理時限是檢驗中心運行成效的標尺。運行以來,我們不斷規範審批程序,強化監督管理,嚴格控制申請事項的辦理時限。首先對進駐的行政許可和服務項目利用門户網站、公示板、辦事須知等形式公開了審批內容、辦事程序、政策依據、申報材料、承諾時限、收費標準,讓行政相對人在辦理申請事項時,能夠對所辦事項一目瞭然,心中有數。其次,在大廳管理辦監督權限範圍內,利用多種手段和辦法嚴格控制了每個辦件承諾時限,有效提高了辦事效率。

(三)致力於“創新”,全力提高審批效率

為提升“新型中心”的服務性、親民性、務實性和責任性,指導駐場部門以“服務提質,審批提速”為目標,採取了“四個創新”舉措,不斷探索服務新方式。一是創新硬件設施。20xx年投資325萬元擴建了服務大廳,擴建後的大廳安裝了寬帶,實現了整體入網,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為無紙化審批奠定了基礎,有利地促進了中心工作良性發展。二是創新服務方式。實行 “無假日、導向、即時、主動、優先、延時、承諾、網上”八項優質服務,形成了便捷、高效、規範的集成“服務鏈”。三是創新審批通道。開設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安排專職人員負責協調投資500萬元以上市、區確定的重點投資項目審批,並協調區內投資50萬元以上新辦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同時對經“綠色通道”協調審批後的投資項目,實行“保姆式”服務。四是創新聯辦制度。凡涉及兩個以上部門審批的項目實行聯合辦理、並聯審批、聯合踏勘、聯合驗收;建立實施了項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並將聯席會議辦公室與重點投資項目辦公室合併辦公;制定了“綠色通道”聯絡員制度,做好跟蹤服務,切實為引進重點項目創造良好服務環境。

(四)致力於“擴容”,努力拓展業務領域

中心高度重視項目建設,按照“能進則進,應進必進”的原則,積極開拓項目建設新內容,拓展了業務新領域,擴充了中心的審批職能,切實體現了“新型中心”的務實性、服務性和親民性。一是爭取審批授權。中心通過爭取部門對中心窗口的審批充分授權,新增了督辦輻射安全許可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解除勞動關係等審批、服務事項10項 ,為中心的有效運行提供了前提。二是拓展業務範圍。通過三次清理、核實了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及時調整了窗口設置,保留了13個窗口,撤消了財政核算中心等5個窗口,新增了新農合窗口,不斷拓展業務範圍,為中心“一站式”服務高效奠定基礎。三是延伸審批空間。中心正在積極爭取水、電、氣、通訊等與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進駐中心,同時探索新的管理辦法,嘗試設立分中心管理,延伸審批服務的空間,增加審批監管的服務內容。

(五)致力於“完善”,不斷提升運行水平

按照審批內容、審批程序和審批時限等要素將進駐項目劃分為建設、建證和證照三種類型。在中心運行過程中,證照類項目基本實現了隨到隨辦,對於工作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一方面積極與各部門協調,尋求部門對大廳的支持和對窗口負責人的充分授權,另一方面我們提出了“兩個集中”的解決方案,即部門行政許可職能向一個處室集中,部門行政許可處室向政務大廳整建制集中。特別是為了在優化重大投資項目審批程序方面有實質性進展,我們成立了重點項目推進工作組,對全區重點項目實行全程跟蹤,並實施效能監察,為重點項目着實落地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幾年來,中心為順城區重點項目建設作出巨大貢獻,20xx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推進項目建設先進單位。

二、既往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目前我區行政審批改革工作的整體情況而言,雖然運行較為平穩,但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與我區經濟發展相比,與投資者、居民的期望相比,與區委、區政府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改革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項目進駐不徹底

至目前,中心進駐項目不夠,部分窗口單位人員雖已進駐,但項目並沒有在中心進行辦理,使中心無法實現“進一個門,辦所有事”和“一站式服務”的宗旨。有些單位沒有在中心設立窗口進行集中辦公、公開辦事。也有少數單位為保住自身的審批權力,對一些重要的審批事項仍未做到應進盡進,存在“小權進、大權不進”,將重要的服務項目、關鍵的辦事環節,仍放在本單位辦理,兩頭受理,收費標準不一,甚至只是在單位受理的現象依然存在。同時,部分單位的人員或項目不進中心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對其他窗口單位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有些單位本已進駐中心辦理的項目也因此出現再次移出中心的現象,嚴重弱化了中心的服務功能和服務質量。

【第5篇】關於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幾個問題的調查報告

關於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幾個問題的調查報告

為了籌備市委、市政府關於教育創新會議,組成了聯合調研組,就我市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幾個問題,開展了調查研究。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1、辦學體制與管理體制

在辦學體制中公眾關心的熱點集中於辦學責任難落實。①村級辦國小,鎮級基本無辦學資助,但村級又無財政,要靠違規集資才有錢辦學。②私人出資辦學在我市已經出現,以學前教育為主,正在向國小、國中教育延伸。由於宏觀方面有政策,民辦教育已出現下述幾個問題:一是無“證”辦學,不依法接受管理;二是低水平辦學,難以保證教育質量;三是隨意擇點辦學,嚴重干擾當地的義務教育統籌發展;四是以盈利為目的。

在管理體制中,幹部、教師最為關心的是宏觀管理體制中的工資保障體制,還有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中的按勞分配製度;前者影響隊伍人心的安定,後者制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的調動。一是拖欠教師工資的問題不容忽視。廣大教師一致認為,市委、市政府對教師是十分關心的,但因財政切塊後,由於地域之間的財力不平衡,導致有少數鄉鎮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出現。據調查,98-99上半年,涉及3560名教師新增工資累計拖欠達350萬元,因此,教師要求恢復由市財政統籌工資的呼聲很強烈。二是要進一步強化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幹部的職能。財政體制改革後,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本系統的職能未改變,但在運行過程中,不自覺地出現了幹部、教師管理權限不明確的情況。少數鄉鎮有的隨意將教育第一線的骨幹抽調到非教育部門工作,既削弱了骨幹教師隊伍,又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有的干擾教育內部的人事管理,導致在部分地方衍生出了系列複雜的矛盾。如個別地方一學期換了3個校長,兩年不到欠下近200萬元債務,教委什麼都不清楚,嚴重暴露出了人事管理權限不明的弊端。

建議:應由市委、市政府統籌劃分辦學體制、管理體制中的權責,規範各級各類教育的宏觀管理。具體內容建議如下:①制定全市統一的市、鎮、村三級辦學責任目標,明確村級辦學責任制度,為加強村小建設,拉動聯村辦學進程掃清障礙;②對教師工資實行市統籌調劑、鎮管理髮放、年終由市統一結算;③重申全市教育系統的學校、幹部、教師管理權限。根據教育的客觀要求,全市教育系統人事權仍應統一歸口市教委管理。

2、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與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本次調查表明,我市的“普九”工作,因達標驗收活動較早,因此標準比之近年來達標的縣市相對較低,加之後來的鞏固力度不大,當前仍然存在下述幾個問題:①普及程度低,尤其以國中生輟學率較為嚴重;②教室及教育配套設施設備建設標準低、質量差、不完善,且設施建設欠賬多,負面影響大,直接影響了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③“普九”的意識有所淡化,發展後勁不足,尤其以農村地區“普九”的法制觀念淡薄最為突出。目前,全市高中、國中、國小的在校學生數,年段比為1.8:7:13,國中三年的學生在校鞏固率只能達到50%多一點。高中教育規模過小,也影響了國中教育的發展。

1998年,應城接受了全國掃盲工作的達標驗收,但整體水平不高,基層反映突出的問題是:實效性有待提高,社會參與體系還沒有形成。

建議:①繼續把“普九”作為應城教育的“重中之重”來對待,加大投入,加強管理,為提高應城人口的整體素質打好基礎。②以內部挖潛為主,實施標準化建設。同時,硬件建設的投資重點,要轉向教學配套設施設備上來,要增加為提高教育質量直接服務的項目投資,以改變落後於周邊縣市的教學技術裝備水平。③應建立“普九”工作的投入與管理目標責任制,強化政府行為的落實,同時規範辦學行為,改革教育教學。學生要進得了學校,學校要留得住學生。④出台地方性的教育法規,為落實依法治教提供保障體系。⑤應大力發展高中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大學聯考“升學率”,以此拉動國中、國小教育的發展。同時,要加強職業技術教育的探索,為農村學生多渠道就業以及多途徑升學提供教育服務。

3 教育佈局與調整方向

當前,應城的教育佈局在結構類別上,表現為各類教育的發展失調,在布點上表現為城區“擠”,農村“散”,在各類資源的配置上存在輕、重、優、劣等問題。

(1)、學前(幼兒)教育的主陣地被社會力量辦學所佔領,實驗幼兒園難以滿足城區的需求。幼兒的身心發展與早期教育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包括認為辦得較好的藝術幼兒園在內,社會反響大、意見多。當前幼兒園最突出的問題是飲食質量難以保證,辦園方向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過多地宣揚早期知識教育和特長教育,忽視養成教育和身心平衡發展,對國小教育已造成不良影響。農村學前教育還處在起步階段,集鎮所在地幼兒園建設,多數未納入規劃,鄉鎮沒有規範化、標準化的幼兒園,農村學前教育的普及率不到20%。

(2)、國小教育:普及程度有所達標,但教育質量不能保證,以一般農村村小及邊遠鄉鎮最為突出。制約因素主要有:①國小教育的管理思路不清晰,對其地位與作用的認識比較模糊,要麼是等同於高中教育看待抓“升學率”,要麼是安於現狀,無壓力和動力;②學校佈局散、亂,缺乏強有力的管理與引導,內部管理的制度化水平低,在少數地方呈無政府主義狀態;③師資與辦學條件的校際間差距大,發展很不平衡,薄弱學校多,約佔國小總數的一半。

(3)、國中教育:現有在校學生數量僅⒉5萬人,實際學齡人口近4萬,發展潛力巨大。最突出的問題表現在內部管理的熱點、難點問題多,師資隊伍的思想素質與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工作積極性調動難,校長隊伍的素質,不能適應國中教育發展形勢與要求。國中教師隊伍在專業知識、教學能力、人員分佈上存在一系列問題。國中學校布點應考慮提高國中入學率、鞏固率的需要,穩中求變,相對集中實施規模化辦學。全市國中教育應按20所學校的格局,完成布點和實施標準化建設。

(4)、高中教育:“擴招”是高中教育發展的關鍵。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及高校擴招的發展趨勢,全市高中將是教育佈局調整,尤其是城區教育佈局調整的龍頭,同時,高中教育質量的提高,關係到應城教育的發展全局,舉足輕重。

(5)、成職教育: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用人機制的轉變,以前那種依靠掛靠外地學校辦校外委培自費的模式已不復存在了,加上內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使我市成人教育、職業教育走入低谷。調整專業設置結構,走普教、成教、職教三教統籌發展的路子,是振興成職教的必由之路。

建議:①突出不同類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題,實施階段性主題突破。學前教育:突出發展農村、規範城區、公辦為主、提高質量;國小教育:突出農村聯辦、合理佈局、城區集約、平衡發展;國中教育:突出規範管理、增添動力、加強素質、提高效率;高中教育:突出建設重點、擴大招生、挖掘潛力、提高質量;成職教育:突出調整思路、聯合重組、進入市場、落實“512”工程;②我市現有國小238所,教學點56個。根據我們對94年至98人口出生情況調查,逐年以17.2%的速度遞減,至XX年,全市國小一年級約有學生5007人,有三分之二的村適齡兒童數不足10名,根據這一現實,現有學校佈局必須大幅度調整,因此,要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重組力度,大力實施聯村辦學;③大力發展城區學校建設,加速啟動搬遷一中,加速實小、蒲陽國中綜合樓及教學樓竣工進程。根據城區發展實際,在月園小區再建一所高規格國小。走社會捐資的道路,建設特校,把特校辦成全市的慈善中心。配套建設好一所中等職業(專業)技術學校。

4、教育投資與籌資

我市經常性財政支出與教育經費所佔比例,比起周邊縣市是大的,這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教育的重視,但是,近幾年我市的教育投入在總體上存在下述幾個問題:

1)、財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佔教育總投入的比重,距“三個增長”還有一定差距,教育的籌資渠道還不暢通(見表1-4)。

2)、農村教育費附加標準過低,嚴重削弱了農村教育的發展基礎。

3)、社會對學校亂罰款、亂收費現象日益嚴重,巧立名目向教育、向學生、向家長伸手,加重了教育的經濟負擔,扭曲了教育部門的形象,師生反響強烈。

建議:①提高農村教育費附加徵收的標準,從目前的19元提高到30元(按⒈5%要到36元);②開徵城市非農業人口的教育費附加;③按上級精神,落實教育的校辦產業“税費”減免政策或徵收後返還教育使用,以支持和鼓勵教育依託事業辦產業。(校辦產業上繳税費參見表)。④規範行政行為及學校辦學行為,減少社會對學校的干擾。

5、隊伍建設與管理

(1)、教師分佈不合理。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市教師教師分佈呈“中心”學校多、基層邊遠學校缺的狀態,因此,導致中心中國小教師人浮於事,而基層邊遠國小大量請代課教師。

(2)、教師業務素質亟待提高。教師的學歷達標率高,但業務素質尤其是教學實踐能力不夠高,初、高中師資整體水平,不能滿足教

【第6篇】國有林場改革與發展的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國有林場的基本情況

我州國有林場於1957年在天柱縣十里衝建立第一個國有林場後,到目前為止,全州現有國有林場18個,經營面積70.29萬畝,有林地面積64.88萬畝,活立木總蓄積756.93萬立方米。在國有林場現有的森林面積,材種多為用材林,樹種多為杉木和馬尾松;在有林地面積中,公益林為39.46萬畝,商品林為30.8

3萬畝。全州國有林場在冊職工總數為2048人。其中:在職職工人數為1277人,離退休人員771人。在在職職工中,上崗職工467人,分流安置下崗職工699人,下崗待安置111人。在全州18個國有林場中,除州國有林場為定額撥款單位外,其餘17個國有林場均為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

二、改革脱困的情況

我州除從江縣外,其餘17個國有林場都處在天保工程區內。實施天保工程以前,多數林場的經濟來源都靠採伐木材,經營結構單一。加上有木材作為經營來源,調進林場的職工越來越多,人浮於事。實施天保工程以後,停伐了木材,林場沒有了經濟來源,停發了職工工資,國有林場出現了經濟危困。為擺脱經濟危困,在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廳的幫助下,我州各國有林場都編了改革脱困實施方案。

我州國有林場改革脱困實施方案力求在以林為主的基礎上,利用豐富的林下資源和森林景觀,大力發展種養業和以森林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同時,強化內部管理,精簡管理機構,加大職工分流安置的力度,維護了林區穩定。我州各國有林場改革脱困方案都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幾年來,我州國有林場的改革脱困工作在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廳的幫助下,從xx年開始試點,到目前為止,取得了以下的成績。

(一)強化內部管理,推行全員競爭上崗

為改變林場職工多,人浮於事的局面,我州國有林場首先從強化內部管理入手,推行全員競爭上崗。該項改革首先是精簡林場管理機構,第二是定崗定員,第三是全面競爭上崗。以黎平縣花坡林場為例,該場經營面積7萬多畝,通過改革,內設機構由9個股室減少到4個,後勤管理由67人減少到16人,生產崗位204人減少到36人。同時,制定了一系列內部管理制度。通過強化內部管理競爭上崗,達到了減員增效的目的。

(二)加大了分流安置的力度,確保社會穩定

我州國有林場強化內部管理,定崗定員後,產生了大量的富餘職工,給林區穩定帶來了很大的隱患。為確保穩定,我州國有林場積極開展了分流安置工作。一是通過天保工程森林管護的實施,安置國有林場富餘職工從事森林管護工作;二是通過林業生態重點工程的實施,安排富餘職工從事營造林工作;三是通過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業和開展以森林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安排富餘職工。通過努力,全州共安置國有林場富餘職工699人,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穩定。

(三)積極開展國有林場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解決職工的後顧之憂

近幾年來,由於林場經濟危困,發不起職工工資,職工生活非常困難。為解決林場退休職工的養老生活費,我州積極開展了國有林場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到目前為止,在全州18個國有林場中,已有14個國有林場參加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469人,參保率為71.73%。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休職工,都能按時足額地領到了基本養老金。

(四)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業和以森林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

為加快國有林場改革脱困步伐,近幾年來,我州國有林場積極向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廳爭取項目和資金,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業和以森林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從1998—xx年,全州有14個國有林場獲得國家和省扶貧項目24個,扶貧資金達550萬元。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林場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有些項目建成後,解決了部分富餘人員就業,經濟效益顯著。

一是在種養業上,黃平縣國有林場利用國家扶貧項目和資金,成立了黃平縣且蘭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縣委書記黎平同志親自任指揮長,縣國有林場場長任總經理,以貴州大學為科技支撐單位,採用胚胎繁殖技術,為該場養牛基地和全縣養牛大户提供優良種牛。天柱縣國有林場利用國家扶貧項目和資金,建立了科技含量較高、示範效益較大的養豬場,還解決了10多名職工的就業。黎平縣花坡林場建立了種草養畜基地,解決了31名職工就業困難。榕江縣國有林場通過扶貧項目危房改造和輸水管工程的實施,解決了3o餘户職工住房問題和5o餘户家庭的人畜飲水以及13oo畝果園用水問題。丹寨縣國有林場利用各護林點,建立了養羊基地等,既管護了森林,又增加了場員的收入。

二是利用國有林場豐富的森林景觀和國家扶貧項目和資金,大力發展森林旅遊。在省廳的幫助下,目前,我州建立了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6個省級森林公園。這些森林公園,都以國有林場的森林景觀為核心。目前,已有丹寨、黃平、鎮遠、雷公山和州國有林場利用國家扶貧資金,大力發展森林旅遊,並初見成效。

三是黃平、丹寨、台江、鎮遠、雷山、三穗、黎平等國有林場,利用國家扶貧項目和資金,進行危房改造、維修公路等,改善了國有林場生產生活條件。

三、困難和問題

我州國有林場在改革和發展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單一經營林業的思想根深蒂固,等、靠、要等守舊意識難以突破;二是對中央9號文件學習得還不夠,改革的意識還很差;三是天保工程區內國有林場依靠天保工程資金髮基本生活費,維持運轉,林場的經營非常

困難;四是我州還有施秉、錦屏、榕江、鎮遠四個林場職工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在參加養老保險的林場中,到目前為止,還欠交養老保險金1146.68萬元。五是全州國有林場累計拖欠職工工資達20oo多萬元,拖欠工資涉及職工160o多人;六是全州天保工程區國有林場還有349o萬元金融債務尚未免除;七是國有林場沒有享受天保工程區一次性安置政策;八是國有林場尚未啟動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所有這些,都嚴重地制約着國有林場的發展。

四、幾點建議

(一)儘快在國有林場進行公益型林場和商品經營型林場的改革工作,公益型林場列入財政開支,商品經營型林場按市場運作。由於我州地方財政非常困難。請中央加大公益型林場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

(二)加大對貧困林場的幫扶力度,在項目和資金上給國有林場更大的傾斜,使林場儘快脱困。

(三)請求給國有林場安排參加養老保險統籌經費,以解決國有林場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統籌和拖欠保險費的問題。

(四)請求給國有林場安排參加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補助費,幫助國有林場解決社會保險問題。

(五)請求解決天保工程區國有林場一次性安置問題,使天保工程區國有林場同國有森工企業一樣,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第7篇】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調查報告

現行的公務用車制度的弊端愈來愈明顯。全國各級各地方對改革公務用車制度,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但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加快我市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步伐,我們對全市近年來公車購買、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並深入分析了現行公務用車制度存在的弊端,在認真借鑑國內城市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市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具體辦法和政策建議,供領導完善決策和部門實施公車改革時參考。

一、我市公務用車的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對公務用車配備和使用加強了管理:制訂了一些政策,對黨政機關的公務用車的編制、標準配備、購置更新等進行規範化管理、陽光操作;同時也加大了對違紀使用公車案件的處置力度;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作了一些探索,在規範公車使用、降低財政支出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現有公務用車制度的弊端仍然十分突出。公車使用中出現的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我市近期發生的幾件公車私用的案件,羣眾反響很大,人民羣眾對於公車改革的呼聲日益強烈。

二、目前公務用車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於制度的不規範,所造成目前公務用車問題,全國各地區各部門也大同小異,就我們瑞安市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突出問題:

2、公車私用現象嚴重,公車成為權力象徵。由於制度缺乏約束力,導致公車私用現象屢禁不止。公務車早已成為主人身份、地位、權力的象徵,不少領導幹部都是一人包一輛車,到了無車不出門的地步,嚴重脱離了羣眾。單位或部門的公車使用雖有相應的制度,但是這些制度形同虛設,因為公車費用不僅全部由財政採承擔,而且個人(駕駛員)有時還享受出車費、加班費等。正因為如此,政府雖然三令五申,公車不公、公車私用等不正之風愈演愈烈,公車迎親、公車旅遊、公車掃墓、公車釣魚、公車接送子女上學等現象早已是司空見慣。市紀委糾風辦每年在節假日進行的突擊檢查中,查證違規使用的公車達30輛。少數人更是憑藉手中的權利或職務上的便利,使得公務車幾乎成了他們的私家車,上下班哪怕幾分鐘的路要坐車、下班後赴宴要車、節假日走親訪友要車,甚至家屬子女、七姑八姨辦私事也要車。據調查,在某些地方公務車公用佔三分之一、幹部私用佔三分之一、司機私用佔三分之一,公車不公日益嚴重。有的領導幹部上班時間由司機駕車,下班後和節假日自己開車,更有部分領導幹部乾脆自己駕車,讓在編司機休息。

3、公車使用效率低下,浪費驚人。資料表明,社會其他運營車輛每萬公里運行成本為8215元左右,黨政機關則的公務用車運行成本高達數萬元,每輛出租車的使用效率至少為公車的5倍以上,而運營成本僅為公車的13%左右。效率的低下,造成自然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由於現任領導都有相對固定用車,有的則成了專車。由於是領導的專車,其他需要用車的業務處室卻很難用到車,造成了公車的閒置浪費。

三、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改革公務用車制度不僅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也是各級機關一直在努力解決的現實問題。從1998年起,我國公車改革進入快車道,許多城市都在積極探索改革現行公車制度弊端的有效方法。從先行改革的地方情況分析,改革的思路和舉措大體分為以下三種模式:

(一)公車服務市場化:一是實行公車租用,即部門、單位相對集中的區域將車輛集中管理,成立車輛管理服務中心,將黨政機關現有公車整建制轉為經營性實體,模擬市場經營實行有償服務。按市場租車計價方式,向部門、單位和個人提供有償用車服務。公務人員按照級別、崗位發放交通補貼或實行費用包乾,需用公車時按里程、車型交納費用。這種改革方式的最大好處是積極穩妥,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有公車制度的弊端,又照顧到目前駕駛、後勤人員無法安置的現狀。

山東省泰安市於2001年下半年成立了市直機關管理局車輛管理中心,規定各部門和單位除保留一輛工作用車外,其餘車輛和駕駛員全部由車輛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統一調度,計價使用。部門按每車每年8000元的標準領取用車代幣券,超支不補,節餘歸己。當年11月,泰安市53個黨政機關搬到新大樓,1700多名公務員從部門領導到一般幹部,上下班都持市財政局統一辦理的乘車證,搭乘由公交公司開通的專線公共汽車。同時,泰安市把gps衞星導航定位系統引入車輛管理,指揮中心根據每一輛車的行駛路線和所處位置,在全國範圍內及時就近調度用車,從要車、派車、行程、耗油、計費到問題處理等全過程實現了智能化管理。這種公務用車形式,改變了家庭式、小而全的公務資源配備方式,實行資源共享。

【第8篇】城市行政體制改革系列調查報告

內容提要

本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別描述了我國中小城市區級政府機構的功能和政權組織機構及其人員的配備狀況,提出了撤銷中小城市區級建制的建議,並具體列舉了有關理由加以論證,對於我國中小城市的行政體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城市行政體制改革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先行,在各個層次與方面充分而有序地展開。城市是一個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一個多重結構組合而成並受多種因素影響的複雜系統。城市的特性決定了它在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中的關鍵作用。“十三大”對城市改革作出了總體設計,但眾多具體步驟還需進一步從理論上加以説明及在實踐中不斷深化。為配合城市行政體制改革的進程,我們近兩年來對江蘇省的常州、無錫、蘇州、揚州、南通、鹽城、淮陰等七個中小城市區級建制的設置與作用作了一些調查,在這一過程中,還有幸得到了由蘇、浙、滬、閩、贛、魯、鄂、內蒙等省十多個城市組織的“城區工作探討會”的大力支持。通過事實調查和資料分析,我們認為中小城市區級建制沒有存在的價值,建議撤銷,以此作為城市行政體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中小城市區級政府機構功能描述

我們的調查是從區級政府機構的功能人手的,因為功能及其實現是衡量行政組織地位、作用的最佳尺度。某種行政組織的設置必須具備並能發揮一定的功能,而且是其它行政組織不可替代的功能.從我們所調查的七個城市及”城區工作探討會”十多個城市提供的資料看,區級政府機構的功能基本相同,大致可歸結為以下五種:

1.城市市政管理功能

2.城市服務功能

3.城市保衞功能

4.精神文明建設

5.經濟管理功能

自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經濟工作成了城市工作的中心內容。從調查情況看,所有城市的區政府都一分重視經濟活動,通常由政府中一名主要負責人管理經濟。各區皆有自己所屬的區、街工業,年總產值一般達千萬元以上,高的上億元。區政府對所屬城區的管理和服務,很大程度上依賴區屬工業的發展。

二、中小城市區級政權組織機構及工作人員配備狀況

區級建制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及相互關係狀況是我們調查的另一大目標。調查表明,區級政權組織機構構成及人員配備有如下特點。

1.麻雀雖小,五臟懼全

我國現行憲法規定,除縣級市外,市可設區,作為一級國家政權是國家機構的基層組織。因此,區相當於縣級機構(縣級市與直轄市除外),黨委員會、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協委員會四套班子齊全,加上各種羣眾性政治組織機構,總計四五十之多。

2.上下對應,機構龐雜

由於長期形成的機構組織上下一一對應的慣例,使得區政府政權組織各類機構繁多。黨委系統有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紀檢委、科協、人武部、退委會、退休科協等機構。羣眾團體有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區政府最為龐大,有區政府辦公室、財務科、民政局、工業局、城建局、文教科、衞生局,勞資科、人事科、商業局、工商分局、司法科、公安分局、老幹部科、環保局、房管局、房屋建築辦公室、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職工教育辦公室、體委等,有的區還設有計經委、協作辦、體改辦和眾多臨時性機構(配有正式編制),如五講四美三熱愛辦公室、老齡工作委員會、綠化領導小組、拆遷辦公室等十多個。

【第9篇】關於全市事業單位改革的調查報告

日前,湖北荊門市編辦組成調研專班,圍繞事業單位改革開展了認真調研,全面總結了近幾年改革情況,深入有關縣市區和部分事業單位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對有關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情況如下:

一、全市事業單位現狀

二、近幾年開展事業單位改革情況

(一)全面開展鄉鎮事業單位改革。

2、主要做法。

一是打破減人、減事、減支思維定勢,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鄉鎮事業單位除保留財政所和延伸派駐機構外一律撤銷,人員買斷,整體轉制。其原來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併入政府三辦,公共、公益服務職能由政府承擔,經營性職能走向市場。

二是緊扣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轉變,建立新型農村公益性事業服務體系。按照經營性的服務市場運作,公益性的服務政府承擔的總體思路,採取政府招標出資、公開競選主體、農户簽單認可、縣鎮共同負責的運作方式,積極探索農村公益性服務新機制。在發展公益性服務事業上形成了三種形式:政府購買形式,公益性服務由政府以合同形式向社會組織購買;定崗招聘制形式,確定公益性服務崗位,人員由縣級主管部門或鄉鎮政府聘用,實行動態管理;派駐形式,由縣級業務主管部門向鄉鎮或區域派駐服務機構和人員。

三是以人為本,有情操作,破解人員分流難點。堅持無情改革,有情操作,在與改革對象利益攸關的解除勞務關係、養老保險、安置補償等關鍵環節充分照顧羣眾利益。在解除勞務關係過程中,立足規範,嚴格程序。在養老保險上,堅持區別對象,確定標準、簽訂協議、分期繳納的原則,落實全員保險。在安置補償上,實行貨幣補償、存量資產補償、政府兜底補償、分期分批補償等辦法,確保全員補償到位。

(二)穩步推進市縣事業單位改革。

按照試點先行、分步推進地原則,每年選擇部分事業單位開展改革試點,逐步探索總結經驗。改革中,把改善結構、減輕負擔、增強活力作為落腳點,開展了整合職能、重組機構、整體轉制、人員分流、重新定性等多種形式的改革。

二是改變投入渠道減負。對經營性職能較強的事業單位,或將經費形式由財政撥款改為自收自支,或整體轉制,既將事業單位推向市場,又有效減輕財政負擔,市直僅2022 年將146名在編人員退出了財政供養。

三是強化管理促入軌。 在改革的同時加強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督促其按規定的業務範圍開展活動,規範其社會行為。市直對59家長期不具備法人資格、超業務範圍開展活動的事業單位進行了處理。

(三)積極探索事業單位轉企改革。

一是以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改革為突破口,逐步推進改企轉制。荊門市考慮到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矛盾比較突出,加上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改革積累的實踐經驗比較豐富,因此選擇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從2000年開始,荊門市對22家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進行了改革試點,將原事業單位整體轉製為企業,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了註冊登記;註銷原事業單位法人資格,收回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收回原事業單位編制851名;將原事業單位844名在職人員由單位人轉為社會人,解除了人事勞動關係,實行了一次性經濟補償安置。

二是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建立多元化社會事業投入機制。荊門市對具備資產出 售條件的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通過國有資產產權置換,將單位資產出 售給內部職工,改製為股份制企業,儘量實現國有資本整體退出。如原荊門市東寶區物質局、原荊門市東寶區經濟協作辦公室均由事業單位改製為企業,在職人員也由單位人轉為企業人,其固定資產以估價方式賣給內部職工,抵扣在職人員欠繳的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住房公積金及兑現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折為內部職工入股份額,原事業單位債務一併劃入新成立的荊門市東寶區物質總公司、荊門市東寶區經協總公司。

三是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為重點,妥善處理職工的人事關係。荊門市在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改企轉制過程中,大體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處理各類人員社會保險關係。改企轉制前的在職人員,實行老人老辦法,繼續享受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標準,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發放。改企轉制後進入的人員,實行新人新辦法,執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待遇。2022年全省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實施後,荊門市根據《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鎮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鄂政發〔2022〕28號)精神,將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比照鄉鎮事業單位參加養老保險,實行五年的過渡期,緩解了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待遇的差別問題。另外,對改企轉制後的原單位在職人員,統一辦理了人事關係解除和勞動合同簽字手續,並給予了一次性經濟補償。

四是以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變現為主要手段,着力減輕財政負擔。從調查情況看,荊門市將盤活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存量作為籌措改革資金的主要方式。事業單位改革的成本,首先從改制單位淨資產或資產變現收益(含國有土地和房產)中扣除。如荊門市畜牧良種場將原單位土地以800萬元的價格出 售,變現的資產用於單位改企轉制,繳納職工的養老保險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兑現一次性經濟補償金,清欠單位債務,不僅做到單位改企轉制平穩過渡,而且沒有增加財政負擔。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二是轉變了政府職能。通過實施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一些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和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轉變為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將一些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轉變為企業,將一些從事社會公益活動的事業單位與行政機關脱鈎,成為獨立的法人實體,基本理清了政事、政企和事企關係,使得政府能夠從直接辦事業的繁瑣事務中解脱出來,集中精力抓好社會事業發展規劃和監督管理,集中財力投入基礎教育、基本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初步解決了政府職能缺位和越位的問題。

三是職工得到了實惠。一些有技術專長和經營特長的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因受單位職能侷限和個人小富既安思想的束縛,長期過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日子。通過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這部分工作人員終於走出事業單位的序列,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專業技術人才,充分發揮其專長,在各自領域充分施展其才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在調查中,這樣的人乏善可陳,如原荊門市畜牧良種場職工黃華等四人,自己出資近百萬元,買下了種豬場經營權,刻苦鑽研豬飼料改良技術和養豬技能,年收入可達三十多萬元。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幾點建議

一是事業單位類別界定模糊。根據2022年中央編辦制定的《關於事業單位分類及相關改革的試點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的改革思路,按照事業單位的功能和特點,將事業單位分為行政類、公益類和經營服務類。但究竟哪些事業單位劃入哪一類,省裏沒有統一的標準,只是原則性地進行了分類。事業單位履行的職能和行政機關還存在政事不分、職責不清,部門之間職能交叉的現象,很難準確界定事業單位類別。這樣容易在具體劃分的單位中不盡一致,導致相同性質的事業單位在不同地方被劃入不同的事業單位類別。

二是行政機構編制總量突破。當前中央和省對行政機構設置和行政編制核定作了嚴格規定,但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要求,把部分行政類事業單位轉為或成建制併入行政機構,必將突破行政機構設置和行政編制核定總量。同時,行政類事業單位人員也隨之轉為行政人員,又將大幅度出現行政人員超編現象。

三是改革成本儲備差異較大。由於行業之間、部門之間特點各異,根據其職能不同,有些單位儲備了一定數量的國有資產,也有一些單位基本上沒有國有資產。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改企轉制要有足夠的改革成本作保障,沒有國有資產的事業單位,其改企轉制工作很難推進。儲備了國有資產的事業單位,也要為國有資產變現尋找合理的處置方式,如果不充分考慮原事業單位擁有的各類資產,必然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四是配套改革政策接續不上。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關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涉及事業單位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如果在改革的過程中沒有建立健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人員分流安置等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社會保障,必然會影響社會穩定大局,致使改革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建議:

1、合理劃分事業單位類型。由於同一種功能的事業活動既可以由政府來進行,也可以由市場來完成,同一事業單位往往從事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功能的事業活動,再加上人們對政府和市場分工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實際操作中,容易導致同一性質的事業單位被劃入不同類型,從而導致改革政策上的不統一。為了避免出現上述現象,建議由中央和省在總結各地實際操作經驗和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制定事業單位分類實施細則,對現有分類標準作進一步細化,將一些類型劃分不夠一致的事業單位,統一劃入一種類型。同時,建立規範化的事業單位分類審批程序,避免出現分類過程中事業單位與政府討價還價、隨意確定事業單位類型的行為。

2、制定統一配套改革政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不僅要有縝密的實施方案和細則,而且要有一整套配套的改革政策作保障。改革之前要依法制定配套人事、財政、社會保障等政策文件。一是要研究有關社會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工作人員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流動時社會保險關係的轉移和銜接辦法,切實解決事業單位職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後顧之憂;二是要出台競聘上崗、鼓勵自謀職業、提前退休、一次性經濟補償等人員安置政策,疏通出口,妥善解決好人員分流安置問題。三是建立財政投入、國有資產劃轉等制度,完善財政投入機制,保障改革成本,妥善處理事業單位撤併後的資產和債務問題。

3、變現資產減輕財政壓力。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過程中,做好離退休職工社會保障待遇銜接和分流人員安置工作,妥善處理原事業單位的債務債權關係,需要付出大量改革成本。如果全部通過新增財政預算的方式予以解決,地方財政難以承受,必須在盤活國有資產存量上做文章。在規範國有資產處置程序,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前提下,允許有條件的地方將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出 售變現,或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出租或拍賣經營權,資產處置收益統一上繳財政專户,主要用於支付事業單位改革各項成本,儘量減少新增財政支出。同時,地方政府還要平衡行業之間、部門之間資產,將單位多餘的資產劃轉一部分到無資產或資產缺口較大的單位,減少地方政府的壓力。

4、因地制宜組織實施改革。近幾年來,事業單位改革基本上是按行業分別推進的,一些地方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進行了整體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實踐探索。但由於省裏沒有出台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總體方案,各地改革進展程度不一,具體做法也各不相同。下一步必須在充分總結各地改革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按照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新舊政策大體相銜接的原則,研究制定全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總體方案及各項配套政策,統一事業單位分類標準,統一國有資產處置和改革成本籌措辦法,統一人員分流、社會保障、人事分配、財政投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5、理順事業單位管理體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成後,要進一步理順和完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逐步實行管辦分離,將政府職能部門與事業單位的職能分開,政府職能部門與所屬事業單位脱鈎,政府主管部門不再直接參與事業單位人、財、物的具體管理,只承擔依法對本系統事業單位的行業監管,事業單位集中精力搞好公共服務,從而避免政事不分、職責不清、職能交叉等現象產生,鞏固分類改革成果。改企轉制的單位和職工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開展活動,原主管部門不要再插手其經營活動,做到徹底脱鈎。

【第10篇】2022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政策落實情況調查報告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xx年度工作安排,為破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區人大常委會對全區公立醫院改革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審議。教科文衞工委制定了詳細的調研方案,部分區人大代表對改革情況進行分散調研。9月1日,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熊軍帶領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進行了集中調研,調研組實地走訪了區人民醫院和區第二人民醫院,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了區公立醫院改革成員單位和兩家醫院的工作彙報,並對個別問題進行了討論。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採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制定了落實方案。區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發改、編辦、財政、人社、衞計等12個部門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領導小組,綜合協調各方力量,統籌推進改革工作。擬定了我區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改革的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制定了《巴州區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巴州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政府補償實施辦法》《巴州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醫保支付調整實施辦法》《巴州區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醫院管理運行實施辦法》《巴州區公立醫院院務會章程》《巴州區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方案,為推動醫改奠定了紮實的制度基礎。

(二)加強醫院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為規範藥品和醫用耗材採購供應,嚴格實行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網上集中招標採購、統一配送,降低了藥品和醫用耗材購進價格。通過改革醫院人事分配、管理和激勵制度,深化了招人管人用人機制,優化了人員隊伍結構,xx年以來共引進5名碩士研究生、62名全日制大學本科畢業生,擇優聘用30名護理人員。加強了績效考核,以服務質量、數量和患者滿意度為核心,將考核結果作為收入分配的依據。全區4個二級以上醫院分別與45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簽定了雙向轉診協議,並按照轉診程序和標準,做了一些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工作。

(三)有序推動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區目前共涉及區級醫療機構2家,其中,區人民醫院是三級乙等中醫院,編制牀位499張,在崗職工485人,區第二人民醫院是二級乙等綜合醫院,編制牀位400張,在崗職工307人。我區此項改革於xx年10月1日全面啟動,根據《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5部門關於印發四川省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經費補償辦法的通知》(川發改價格[xx]937號)要求,我區2家公立醫院(區人民醫院和第二人民醫院)從自啟動之日起正式取消藥品加成(不包括中藥飲片),並已通過落實財政補助、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以及加強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等措施進行補償。據調查,我區區級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後,藥品價格平均下降15%。按要求,取消2家公立醫院藥品加成的同時,提高5項醫療服務價格收費標準(即門急診診查費上調6元,住院診查費和ⅰ、ⅱ、ⅲ級護理費分別上調9元),並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以補償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70%部分。xx年區財政已撥付補助資金1001.16萬元,用於支付補償投入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20%部分及保障離退休人員、在職人員、公共衞生服務經費及其他專項經費。醫保機構也與2家公立醫院簽定了《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協議》,保障和推動了醫改工作。

通過各項改革措施的初步實施,醫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據統計,一是患者用藥費用下降。xx年,區人民醫院藥品銷售總額達5831萬元,佔醫療總費用的37.14%,較上年度下降39%;區第二人民醫院藥品銷售總額達1899萬元,佔醫療總費用的34%,較上年度下降25%。二是醫院收入結構得到完善。xx年2家醫院總收入23376萬元,其中患者自付7279萬元,佔總收入的25%;除中藥飲片外銷售藥品6809萬元,佔醫療收入的37.14%;檢查、檢驗收入6677萬元,較上年度下降2%。三是醫務隊伍結構逐步優化。目前,2家公立醫院共有執業(助理)醫師211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0人、高級職稱39人,分別較上年度提高8 %和6%。四是就醫人數逐步增加,xx年,2家醫院住院患者達26502人次,較上年增長5.42%。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醫院運行壓力逐年增大。一是編制壓力大。隨着醫改政策的逐步落實、醫保覆蓋面持續擴大和服務人口逐步增加,根據按牀設編、按編定人的要求已不能滿足社會對醫療的現實需要,導致很多管理制度不能深層次推進;二是用工壓力大。我區公立醫院招收部分協議用工人員,雖有相應資質,但受編制限制,醫院經濟負擔大,管理壓力大;三是經濟壓力大。由於醫院擴大運行規模和基礎設施建設,負債較多(區人民醫院負債12128.06萬元,第二人民醫院負債2430萬元)。

(二)財政補償壓力逐年增大。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後,將區級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並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徑予以補償。通過調研,我區雖對兩家公立醫院債務進行鎖定,但由於地方經濟的特殊原因,償還債務仍力不從心。財政對公立醫院補助額雖逐年遞增,但仍滿足不了兩個醫院日益擴大的業務總量的需求,考慮到藥品收入自然增長、城鄉醫保和公共衞生服務等因素,財政壓力更大。

(三)社會對改革期望帶來的壓力逐年增大。公立醫院改革是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只有在體制機制改革上大有作為,才能讓羣眾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而公立醫院改革需要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的相關綜合配套改革尚未深入開展,管理體制、編制管理、醫保支付制度、分配製度和藥品採購等相關配套改革還未有實質性推進,建立統一高效、權責一致的“管辦分開、政事公開”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還需要深入探索實踐。我區公立醫院資源總量較少,分佈也不盡均衡,優質資源更少,區人民醫院迴風院區也還未投入運行,加之羣眾大多習慣湧入城區醫院就醫,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還未得到有效解決。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財政投入機制。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切實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設備投入、人才培養、公共衞生任務等公共服務的投入責任。

(二)進一步加大醫保基金監管力度。進一步探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並制定相關配套制度,強化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從嚴查處醫保違規行為。區級公立醫院要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和合理收費,規範醫療服務行為。

(三)進一步加強區級公立醫院管理。區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要履行好監管職能,對醫院建設、運行、發展等進行全方位監管;加強對醫院目標管理考核,進一步建立和優化醫院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和醫院等級評審制度,優化醫院內部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落實多元化的績效工資分配激勵機制;積極探索編制備案管理制度和動態調整機制,激發公立醫院改革活力。

(四)進一步加強衞生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完善和落實好人才招引政策,大力引進、招聘和留住高層次、優秀衞生技術人才;繼續實施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加強對現有醫務工作者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強行風建設和醫德醫風建設,促進依法執業、廉潔行醫。

【第11篇】户籍制度改革調查報告

中央黨校中青一班《重慶統籌城鄉發展研究》社會調研課題組

重慶是XX年6月國家批准設立的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今年8月,重慶在全市啟動了被稱為中國最大規模的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從8月15日-11月7日,全市已有12.6萬户、59.5萬農民自願辦理轉户成為城鎮居民,這一試驗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海內外媒體稱之為“重慶樣本”、“重慶模式”。為了深入瞭解重慶實施的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的情況,2012年11月10日-17日,中央黨校中青一班“重慶統籌城鄉發展研究”社會調研課題組一行8人深入重慶,在重慶市委組織部和市委黨校的大力支持下,先後考察了兩江新區、沙坪壩區、渝北區、南川區等區縣,實地調研了民心佳園公租房、西永微電園、大學城、南川新農村建設居民點等21個項目,通過召開座談會、拜訪部門、走訪農户、實地調查、查閲資料、專家座談、深入街道社區進村入户訪談等多種方式,對重慶市正在實施的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

一、重慶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試驗的背景

(一)探索統籌城鄉改革發展道路既是中央交給重慶的光榮使命,也是基於重慶市情的必然選擇。重慶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幅員8.24萬平方公里,人口3235萬。直轄以來,重慶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要成就,2012年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但重慶也是中國的一個縮影,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和民族地區並存,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如果探索出一條城鄉統籌的發展新路,對推進西部地區統籌城鄉發展將具有重要的意義。XX年3月,xx對重慶作出“314”總體部署,要求重慶加快建成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同年6月,國家批准重慶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2年1月,國務院出台了《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3號),重慶統籌城鄉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也隨之獲批。根據總體方案,重慶圍繞“一圈兩翼”區域協調發展、發展勞務經濟、土地集約利用三條主線進行改革試驗,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重慶在市域範圍內全面啟動户籍制度改革,旨在推動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制度性突破。

(二)城鄉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是統籌城鄉發展最大的體制障礙。從1958年新中國建立户籍制度以來,我國城鄉居民就步入了一個漫長的二元分割體制。典型的表現是產生了農民工這個特殊羣體,體現在全國户籍人口城鎮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巨大差距上,20多年前相差僅兩三個百分點,現在擴大到20多個百分點。重慶也大體如此,户籍人口城鎮化率由直轄初的26%提高到29%,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28%提高到52%,差距由3個百分點擴大到23個百分點。長期以來,我國城市户口附着就業、住房、養老、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農村户口則附着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等權益保障,二者分割不能互換流動,這樣的户籍制度不僅制約了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也制約了農民工在城裏享受公平合理的同工同酬同權的待遇,改革現行户籍制度已成為上下迫切的呼聲。黨的xx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推進户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落户條件,使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xx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要求:“要把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和落户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要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户籍限制,積極推進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吸納有條件的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轉化為城鎮居民。”xx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推進户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户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好農民工在城鎮的就業和生活問題,逐步實現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衞生、住房租賃以及社會保障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回良玉副總理在今年聽取重慶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彙報後指出:“户籍制度不破解,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早晚要吃虧,甚至事關國家的穩定。當前,我們倡導公平正義、民生至上,這不應該只是喊在嘴裏,更應該體現在行動上,涉及到具體問題,不解決户籍問題就很難談公平。”中央領導同志對户籍制度改革的明確指示,為實施户籍制度改革指明瞭方向。因此,重慶決定以户籍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打一場統籌城鄉發展的“攻堅戰”。

(三)龐大的農民工羣體強烈呼喚改革户籍制度。城鎮化的本質是農民變市民、減少農民的過程。據調查,全國農民工已達2.5億之多,重慶也有850萬農民工,約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他們的共同狀況是由於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約,“就業在城市、户籍在農村,勞力在城市、家屬在農村,建設在城市、保障在農村,”雖為城市發展做貢獻卻沒能享有與城裏人平等的待遇,雖已進城務工實現職業轉換,但沒有實現農民工向市民的身份轉變,這些都有失社會公平。“職業和身份的割裂把農民工擱置在城鎮化的田埂上”,使城鎮化處於一種僵持狀態。尤其是農民工的新生代,他們生長在城市,生活讀書在城市,不瞭解農村,不會幹農活,不把他們納入城市範疇勢必招致很多的社會問題。為此各地在户籍制度方面都做過一些嘗試,但有的雖然取消了農業、非農業兩種户口,卻沒有在農民工權益和福利制度上實現實質性改變。同時,農民工城鄉兩棲的生活,不僅導致城鄉兩頭大量的土地、房屋等資源閒置浪費,而且每年上億農民工城鄉之間的大遷徙,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成本,還為交通運輸、社會管理、安全服務等帶來巨大壓力。據調查,在重慶市內就業的450萬農民工中,工齡在5年以上的有170萬人,90%以上居住在單位集體宿舍或承租他人私房,有80多萬人參加了社會保險,相當部分農民工羣體已經具備在城裏長期穩定生產生活的條件,成為了事實上的“城裏人”,他們普遍具有強烈的入城落户願望。改革户籍制度,是順應農民工安居樂業的要求、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推進城鎮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體現社會公平、激發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徑,有利於提高長期在城市就業和居住農民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促進社會和諧。

(四)直轄十年的發展為重慶推進户籍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礎。直轄以來,重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近10倍,財政收入增長了7.7倍,gdp總量翻了兩番,經濟社會各方面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為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奠定了必要基礎。近年來,通過實施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健康重慶、平安重慶和宜居重慶“五個重慶”建設,促進全市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衡化發展,為今天的户籍制度改革創造了軟硬件條件。同時創新一系列措施,2012年底重慶建立了全國唯一的農村土地交易所,使農村閒置的土地能夠通過“地票”的形式交易盤活;國家批准重慶設立兩江新區,2個保税區和3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慶加快建設40特色工業園區,在進一步做強做大汽摩產業、能源化工、裝備製造、資源加工等支柱產業的同時,成功引入惠普、思科、富士康等it製造企業和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為重慶新增了數百萬個就業崗位;2012年在全市推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試點;2012年重慶啟動五年大規模建設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計劃;近年來堅持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50%以上用於民生的投入,每年對教育的投入資金相當於本地gdp的4%等。這些都為進行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奠定了比較紮實的基礎。

(五)户籍制度改革是解決“三農”問題的迫切要求和根本途徑。重慶XX多萬農村人口、3000萬畝耕地,人多地少、產業化程度低,是農民增收致富難的最主要原因。國內外普遍的規律是通過減少農民,發展規模經營,提高勞動生產率,富裕農民。如果能讓農民工進城落户,留在農村的農民的人均耕地面積和資源佔有量就會增加,加快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才有可能,才能提高農村人均產出水平和農民收入。農民工轉户入城,還有利於盤活其在農村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等資源,促進城鄉資源要素一體化流動,解決部分改革成本,也為新農村建設籌集資金和騰出空間。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剪刀差”,不僅表現為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的二元分割,也表現為城鄉資源要素的不能互換流動,最突出的是城鄉建設用地。按照世界城市發展規律,城鎮化過程中農用地面積不是減少而是增加,因為農民進城後,其分散的農村建設用地可復墾為耕地、林地或生態用地等。但我國的現實卻與這個規律相悖。究其原因,根本在於農民工用地“兩頭佔”,既佔用城市人平100平方米建設用地,又佔用農村人平250平方米宅基地。如果能實現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將全國2億多農民工的宅基地復墾為耕地,就可淨增耕地3萬平方公里,守住18億畝耕地的壓力自然迎刃而解。改革户籍制度,實現城鄉資源“一頭佔”,既是按經濟規律辦事,也節約了寶貴的資源,真正落實中央關於保護耕地、富裕農民的一系列決策部署。

重慶實施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既是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部署的具體舉措,也是切合重慶實際深思熟慮的科學決策,既順應了廣大農民特別是農民工變市民的新期待,又是跳出“三農”破解“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共同發展的新舉措。體制機制的改革往往是最難的,重慶選擇户籍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突圍,是從實際出發充分調研科學論證後的理性決策。通過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能夠消除城鄉差別、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改善民計民生的體制與機制,逐漸縮小城鄉差距,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因此,這項改革順應民心、順應發展、順勢而為,得到了上下的支持擁護

二、重慶户籍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政策設計

户籍制度改革是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附加在户籍上的土地、就業、住房、保障、教育、醫療等權益調整,牽一髮而動全身。重慶的户籍制度改革從醖釀、調研到政策出台,歷時兩年多的準備,先後組織赴7個省市考察,對全市的農民工情況進行拉網式調查,3次召開市長辦公會、2次市委常委會進行專題研究,最終形成了《重慶市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意見》和《社會保障實施辦法》、《農村土地退出與利用辦法》、《農村居民轉户實施辦法》等“1+3”文件和10項配套政策,構建了一套周密而完善的政策體系,並向xx總理、xx、回良玉副總理作了專題彙報,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

(一)科學規劃,堅持“三分”的總體思路

在改革進度上分步驟推進。户籍制度改革涉及面廣,涉及對象多,沒有現成模式可循,重慶市確定了分階段分步驟積極穩妥有序推進的原則,具體“分兩步走”:

第一步,2012年-2012年,優先轉户農民工及其新生代等重點羣體約330萬人,全市户籍人口城鎮化率由目前的29%提高到37%。

第二步,2012-2020年,通過系統的制度設計,暢通城鄉户籍轉化通道,預計每年轉户80萬-90萬人,即每年把新增符合條件的農民工60萬-70萬人,加上20萬大中專學生,及時轉户,累計再轉户700萬人,到2020年城鎮户籍人口達到XX萬人,户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0%以上,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縮小到10個百分點左右。通過改革,全市逐步形成自由互轉、權益一致、城鄉一體的户籍制度體系。

在改革對象上分羣體實施。以農民工為主體,兼顧解決特殊需求羣體和歷史遺留問題,今明兩年優先轉户三類七種重點羣體。首先是農民工及新生代,這部分羣體最具條件要求也最強烈,是轉户的主體。包括在城鎮有穩定收入和固定住所的農民工及其家屬,他們長期在城市打工,已成為城市建設發展不可或缺的產業工人,在城市的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已有較好基礎,已基本具備在城市生活的條件。重慶這部分農民工約170萬人,按1∶1.3測算其家庭成員,攜家帶口會有大約220多萬人。第二個重點是農村籍大中專學生。農民工新生代的孩子,許多在農村土地第二輪承包時還沒出生,也沒有農村承包地。按現行制度,農村孩子讀大學能轉户,但讀中專、技校不能,他們畢業後在城市沒有固定工作就無法獲得城市户口,目前這部分人羣有66.7萬人。第三個重點是歷史遺留户籍問題人羣,包括已用地未轉非、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失地未轉非、城中村居民、農村退役士兵、農村五保對象在內的有44萬人。解決好這幾類羣體的户籍問題,既順應民意,又全面解決了因城市化工業化用地產生的户籍遺留問題,有利於社會穩定,可謂一舉多得。

在條件設置上分區域佈局。按照寬嚴有度、分級承接原則,區別不同情況分三個層級進行轉户,即適度放寬主城,進一步放開區縣城,全面放開鄉鎮,促進人口在主城區、區縣城、小城鎮三級城鎮體系合理分佈。比如,規定本市籍農村居民具備在主城區務工經商5年以上、或購買了商品房、或投資興辦實業三年累計納税10萬元及一年納税5萬元以上的條件,本人及其配偶和其共同居住的子女、父母可申請落户主城區。本市籍農村居民具備在遠郊區縣城務工經商三年以上、或購買了商品房、或投資辦實業三年累計納税5萬元及一年納税2萬元以上的條件,本人及配偶和其共同居住的子女、父母可申請入户區縣城。全面放開鄉鎮的落户,允許本市籍農村居民就地轉為城鎮居民。預計到2020年全市城鎮户籍人口超過XX萬人,其中主城區1000萬人、31個遠郊區縣城600多萬人、六七百個小城鎮300多萬人,使户籍轉移呈梯次漸進分佈,形成合理的城鎮人口區域佈局,避免農村居民“一窩蜂”湧入主城,造成新的“城市病”。從目前轉户進城的12.6萬户、59.5萬人口入户分佈來看,轉入主城九區佔19.5%,轉入遠郊區縣城佔25.3%,轉入鄉鎮佔55.2%,主城、區縣城、鄉鎮三級基本呈2:3:5分佈。在重慶南川區已辦理的農村居民轉户14310人中,轉户到南川城區5726人、在鄉鎮8584人,與規劃的轉户准入條件和佈局基本一致。

(二)統籌兼顧,構建“335”政策保障。

重慶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於把關農民轉户進城的“出口端”和“入口端”,制定了土地、社保、教育、醫療、住房等一系列政策,概括起來就是“335”政策體系,切實保障轉户羣體的權益。

3年過渡政策。在“出口端”,轉户進城農民在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和農房使用權3大權益給予3年過渡期,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農民既可全部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也可部分退出,既可保留收益權和經營權,也可保留收益權,流轉經營權,使農村宅基地、農房和承包地像城市土地及住房有價值、可抵押一樣,權益實行有償退出,這有利於農民轉户進城後的生存發展,也有利於農村土地集約化經營,防止損害農民利益。宅基地退出分為兩類:一類是城郊結合部,由於級差地租清楚,實行農村建設用地整體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的方式;二類是邊遠山區,通過“地票”交易,既讓農村建設用地實現市場價值,又實現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對於承包地,按土地流轉或持股方式,一次性或長期流轉給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經營大户,進行規模經營。3年過渡期作為一種彈性機制,3年過渡期後,轉户農民還可選擇是否繼續保留其宅基地和承包地。

3項保留政策。一是保留林地使用權,轉户居民可自由選擇流轉或自主經營;二是轉户後5年內繼續執行原户籍地計劃生育政策,享受農村計生獎勵扶助政策;三是保留農村各項補貼,在退出承包地之前繼續保留種糧直補等惠農政策,避免農村居民因轉户而急轉身或“裸身進城”。

5項納入政策。在“入口端”,户籍制度改革不是簡單地變更户口登記,而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經費投入辦法,確保農民轉户成為市民後的就業、住房、養老、醫療、教育五項保障一步到位,與城鎮居民同等享有“老有所養、學有所教、勞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醫”的待遇。

重慶户籍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政策體系,以“人”為中心進行科學規劃、系統設計,把選擇權交給農民,以彈性政策讓他們自主選擇,是一種人性化、彈性化的改革機制,以有效防範改革風險的漸進方式,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統籌兼顧,一方面充分考慮給予轉户羣體城鄉生產生活轉換的適應期和過渡期,讓他們通過比較自主選擇,另一方面一步到位給予農民工公平的城市待遇,保證了改革的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充分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理念。

三、創新路徑突破户籍改革的關鍵性問題

重慶的户籍制度改革能如此迅速推開,關鍵在於緊緊抓住城市和農村兩端,用創新的路徑、完善的政策體系和嚴密的操作程序,真正解決了土地、住房、就業、社保、農村發展等關鍵性問題,最大限度地維護和保障羣眾的利益。

(一)破解土地難題

農民工進城後,一方面農村土地閒置,另一方面需增加城市建設用地,導致城市“地荒”和農村土地“撂荒”的矛盾現象。農民轉户進城後,城鎮建設用地指標從何而來?農村的宅基地、承包地怎麼辦?重慶探索建立了“地票”交易、承包地經營權流轉等機制,實現城鄉土地有序流轉和集約利用,破解土地難題

明確“三權”。把明確農村承包地、林地和宅基地產權作為基礎和前提,使農村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的使用權能在銀行質押、抵押貸款,能實現有序流轉和有償退出,使農民的權益從源頭上得到保障。

流轉土地林地。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轉户後保留經營權。根據重慶市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法規,依託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機構,制定流轉指導價,引導和規範農民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依法、有償、自願”前提下流轉土地。南川大有鎮農民王明秀一家3口在今年10月轉為城鎮居民後,將承包的7畝坡耕地委託給集體進行流轉,每年可以得到2800元土地流轉收益。二是轉户後自願退出承包地的轉户居民,按土地流轉指導價格及第二輪土地承包期剩餘年限給予退地補償,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將收回耕地以農業大户承包、引進業主承包等方式籌集和發放農村耕地退出補償金。重慶市南川區結合轄區鄉鎮、街道地理位置、土地狀況及產出條件,分為三大類區制定了100-600元/畝的承包地流轉指導價,以市場化方式引導土地合理流轉,已流轉土地近20萬畝。

公開交易“地票”。2012年,重慶成立了農村土地交易所,專門對城鄉建設用地資源進行配置。就是把農村騰出的宅基地及其附屬設施用地、鄉鎮企業用地、農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等復墾為耕地,經土地管理部門嚴格驗收後產生的建設用地指標,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公開的原則,以“地票”的形式在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公開拍賣,耕地留在農村,建設用地指標通過“地票”交易流動。公開拍賣後的收益扣除土地整治成本,85%補償農民,15%收益歸集體組織。在重慶市南川區,對城市規劃區範圍外農民自願退出的房屋、宅基地及其附屬設施用地,由區土地整治中心負責籌集補償金和購房補助先予補償,然後組織復墾整治,申報市國土局驗收後取得“地票”。目前,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累計交易“地票”29720畝,成交金額36億元。南川區已復墾整治宅基地及其他建設用地1000餘畝,有1400餘農民獲得補償1.1億元。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地票”交易有三大作用:一是保證耕地總量不減,以“先造地後用地”“先補後佔”代替“先徵後補”,確保耕地面積不減質量不降。二是適應了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需要。農村退出的建設性用地,復墾為耕地而得到“地票”在交易所拍賣,城鎮建設用地通過“地票”獲得指標去徵地,使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動態平衡。三是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與城市建設用地的遠距離、大範圍置換,利用級差地租提升了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土地價值,一般由2萬元/畝變為15萬元/畝,這就幫助農民實現了土地權益收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反哺資金,推動城市反哺農村、發達地區支持落後地區真正通過市場手段得以實現。

(二)破解住房難題

大批農民轉户進城,解決住房問題也是關鍵所在。重慶提出了構建市場供給與政府保障並舉的“雙軌制”住房體系,即占城鎮人口60%-70%的中高收入羣體由市場予以配置,30%-40%的中低收入羣體主要由職工宿舍和公租房保障。

大規模建設公租房。重慶專門成立了公租房管理局,制定了《重慶市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決定三年建造3000萬平方米、到2015年建設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保障中低收入人羣住有所居,今年已有民心佳園等1200萬平方米開建,明年一季度即可入住。按人均15平方米計算,可解決200萬人的居住問題。在公租房配置的制度設計上,主要針對“3+1”四類人羣,即人均住房面積低於13平方米的低收入原住民、大中專畢業生或外地來渝工作的技能型人才、進城農民工以及歷年獲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人羣。從收入條件來説,凡個人月收入XX元以下、夫妻雙方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羣體,不管户籍是否在重慶都可申請。租住五年後,有些家庭若需購置,也可按相當於經濟適用房的價格買入;如果住户想賣掉,只能由公租房管理部門在當時成本價基礎上適當考慮升值因素回購。在公租房區域佈局上,採取在大型人口聚集區內佈局,並與商品房“混建”的方式,保證公租房共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保證公租房住户與整個城市社會有機融合,避免產生新的“貧民窟”和人為造成社會割裂。此外,對轉户進城且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農民工,還可以申請租金更低的廉租房,從而保障其住房需求。同時,重慶制定政策,鼓勵購買普通商品房或二手房、興建工業園區職工宿舍、民工公寓等途徑,解決住房問題。

多措並舉調控商品房。重慶市堅持“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約束”的調控思路,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得到了xx總理的首肯。“低端有保障”,就是通過税收、土地出讓金、城市建設配套費、開發商利潤“四個沒有”,保證公租房供給足、租金低。“中端有市場”,就是讓中等收入家庭6-7年收入可買一套普通商品房。“高端有約束”,就是針對別墅等3類高端房徵收特別房產税。

(三)破解就業難題

重慶在制定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時,將是否已實現穩定就業作為農民工轉户進城的前提,規定在主城務工經商5年以上、在區縣務工經商3年以上的農民工才能轉户進城。這類農民工在城市已經生活多年,工作相對穩定,轉户進城後不會產生就業壓力。為確保農民轉户進城後充分、穩定就業,重慶還建立了“三位一體”就業服務體系。

增加就業崗位。在未來12年,通過兩江新區、西永微電園、區縣特色工業園的快速發展,重慶工業銷售值將淨增3萬億元,按照人均創造50-60萬元工業銷售值測算,可提供就業崗位500-600萬人,同時為工業配套的服務崗位按1:1測算,又可新增服務性就業崗位500-600萬人。此外,重慶還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微型企業系列扶持政策,重點扶持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等九大類人員以創業帶動就業,按照發展微型企業6萬户、每户帶動15-20人就業計算,可帶動90-120萬人就業。通過產業發展和創業扶持,完全能滿足12年內1000萬轉户居民的就業需求。

強化就業指導。重慶市建立“勞務電子商務平台”,幫助企業與農民工實現信息互通,找到工作。對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就業援助,開展一對一的幫扶,開發城市管理等等一系列公益性的崗位進行託底安置。

着力就業培訓。轉户居民可以享受免費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重慶籌資25億元在全國率先對中職五類學生實行“學費全額資助、生活費包乾補助”政策。為讓農民工有一技之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工人,重慶市還加強對在崗農民工的培訓,年均培訓約30萬人。

(四)破解社保難題

重慶在農民轉户進城的同時,將“新市民”同步納入城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教育統籌的保障範圍,杜絕發生無地、無業、無保障的“三無”現象,努力防範改革風險。

落實養老保障。農民轉户進城後,有3種保險可選擇:一是轉户後在城鎮用人單位工作的,由用人單位為其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用工企業繳納部分由基本工資的12%上調為與城鎮職工一樣的20%;無用人單位的,可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二是整户轉户退出宅基地且年滿16週歲以上的人員參加被徵地農轉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並按照退地時的不同年齡確定繳費標準和繳費年限,退地補償金優先用於繳納保險。三是重慶還投入36.7億元建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目前在南川等30個區縣啟動試點,參保比例達到96%以上,明年將覆蓋全市。重慶率先構建起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為推進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一個核心保障。

落實醫療保障。XX年,重慶在南川等5個區縣啟動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試點,目前已將中國小階段的學生,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學生和少年兒童,以及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納入保障範圍,實現了城鄉醫療保險同平台、全覆蓋。農民轉户進城後,在企業就業的,由所在單位按規定為轉户居民按城鎮職工標準繳納醫療保險。若沒有用人單位,可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若沒有條件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轉户居民,也可自願參加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個人可自願選擇繳費30元或120元,對符合條件的困難居民不用繳費而由政府承擔,當年最高可以報銷9萬元或15萬元的醫藥費。

強化低保救助。農民轉户進城後,因貧、困病、因災致貧的,可按規定申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時可享受與普通市民同等的貧困醫療救助,所有費用由政府買單。以南川區為例,農民若轉户進城享受城市低保240元/月,比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每月高124元,全部由政府承擔。

(五)破解農業農村發展難題

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民如何實現增收致富。重慶市以户籍制度改革為推動,以“農户萬元增收工程”為載體,努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推動農户萬元增收。重慶在“兩翼”實施使有勞動能力的農户三年“户户”增收萬元的“農户萬元增收工程”,鼓勵依託資源大力發展林業和林下經濟。第一,加大資金投入,今年財力投入20億元,銀行貸款30億元,明後年財力投入60億元左右,整合農業、扶貧、林業、國土、移民等資金,集中投入增收工程。第二,推進產加銷、農工商一體化。到2012年,培育200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實現銷售值600億元以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500個,入社率40%以上;建成100個農產品交易市場,1000個輻射全國的林下產品銷售網點,將林下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第三,實行優惠政策扶持,包括税收減免政策、資金補助政策和繼續執行現有農業補貼政策,實現興林致富奔小康。農民轉户進城,農村人均耕地會增加,其承包地通過土地流轉撬動民間資本進入農村,帶動規模經營,推動農林業與加工業、旅遊業等聯動發展,也會促進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目前,重慶市土地規模集中度達25%,重慶南川生態大觀園規模經營度超過了50%。南川區以發展鄉村旅遊、盤活林業資源、發展規模農業多措並舉助農增收,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18%。南川區南平鎮永安村村民緊緊抓住神龍峽景區開園的機遇,大力發展農家樂為旅遊配套,今年實現户均增收萬元以上。我們在南川區大觀鎮調研時,觀溪村的週中文高興地對我們説:“我把土地流轉給澳美集團搞農業開發,不僅每年獲得每畝600元的土地流轉金,在自家門口還可打工掙錢,何樂而不為呢?”

改革農村市場體系。一是改革資本融通體系,市政府出台措施,推動各大銀行特別是重慶本土“三大銀行”先行,在全市開展農村三大產權的抵押貸款,為農村發展輸血。二是改革農村流通體系,發展龍頭企業,建立產加銷一體化的協作體制,發展連鎖商店,建立生豬期貨交易所,培育專業交易市場,讓農產品賣得好、銷得遠,使農民增加收入。三是改革財政資金補助機制,財政三年投入90億元,用於對農民進行直補,完善流通體系,補助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要素市場,為農村發展、農民增收提供充裕的資本支持。

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統籌城鄉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必須實現一體化發展。重慶投入300多億元,今年實現鄉鄉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投入420億元發展水利,全部解決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對退出土地復墾整治本身也是改善農村設施的舉措。復墾整治形成“地票”交易所得,既增加農民土地權益的收入,又為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供資金支持,加快推進鄉村道路、公共服務中心、巴渝民居建設,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六)破解改革成本難題

推進户籍制度改革確需付出鉅額成本。對此,重慶進行了審慎的測算和評估,按今明兩年集中轉户338萬人,全部整户轉移、全部退出土地測算,總資金需求約XX億元,其中取得城鎮居民身份1200多億元,解除農村居民身份近800億元。經認真分析,完全可以通過政府有效引導,藉助市場力量,撬動社會各方面分攤改革成本,讓鉅額改革成本“化整為零”。一是養老和醫療保險。轉户前農民工參加農民工養老保險,轉户後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企業繳費比例由12%提高到20%,平均每人每年需多繳1000多元;同樣,轉户前農民工參加農民工醫療保險,轉户後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企業平均每人每年需多繳1000多元,兩項合計需多繳XX元。如果有200萬人就是40億元,繳費十年就是400億元,這筆支出應該由企業承擔。一方面,全市企業每年增加支出40億元,佔万億元工業銷售值的比例不到1%,對企業成本的影響甚微。另一方面,農民工轉為城市居民,成為企業職工後,會極大增強農民工的主人翁意識,為企業創造出遠超過40億元的財富。這個過程中,政府通過制定規則,讓企業合理分攤成本,讓所有的企業、同一企業的所有人共同遵循。二是住房保障。重慶到2012年,全市建成公租房3000萬平方米,需要投入700多億元。重慶地產集團劃撥3萬畝土地相當於注入200億元,每年商品房土地出讓金的5%加上今後將開徵的特別房產税注入100億元左右,通過銀行貸款、信託等方式融資可形成400多億元的資金量。融資400億元一年利息大約20億元,3000萬平方米公租房約60萬套,按每套每年租金6000元計算,每年大約有36億元租金的現金流,不但可對衝掉銀行利息,還可將剩餘部分用作維護等費用,可以實現動態平衡。三是教育。農民工轉户進城後,對其子女上學不再收取擇校費。教育成本增加主要是教育設施生均經費支出,約需20億元,屬於基本公共服務,由政府支出。四是就業保障。農民工轉為城市居民後,納入城鎮就業服務和保障體系,分類開展教育和就業培訓,給予創業扶持,需要政府投入10億元左右。經仔細算賬,這次户籍制度改革XX億元成本中,需要政府直接支出100多億元,包括解決40多萬已用地未轉非等歷史遺留問題以及為隨青壯年農民工入遷的老年人支付養老保險待遇等。因此,預計這次户籍制度改革需財政啟動資金100億元左右,對財政收入已達1000多億元的重慶而言,通過努力有把握實現目標。

重慶緊緊抓住城市和農村兩端,把農民轉户、就業、住房、保障、增收同步考慮,把加快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以及新農村建設統籌謀劃,把社會體制改革與市場機制創新緊密結合,突破解決了農民變市民的關鍵問題,贏得了各方的支持。

四、重慶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的意義與啟示

(一)重慶户籍制度改革的實踐意義

探索了一條解決“三農”問題的現實路徑。重慶將户籍改革與打破二元社會結構同時納入城鎮化過程,通過放開城鎮户口、減少農業人口,變農民工城鄉資源“兩頭佔”為“一頭佔”,運用市場機制,推動農業規模化經營,最終實現農村人均資源和經濟收益成倍增加;通過勞動力在城鄉之間的自主選擇和流動,打破城鄉户籍分割壁壘,改變社會二元結構,促進農業由非市場模式向市場模式的轉變,最終建立起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能夠消除城鄉差別的體制與機制。

探索了一條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根本路徑。重慶户籍制度改革,以農民工市民化為主線,建立統籌城鄉動態開放的户籍制度,實現了農民工變產業工人與城市人的職業與身份的雙重轉變,為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緩解了城市“民工荒”和農村“勞動力過剩”的雙重束縛,極大地解放了勞動生產力。

探索了一條盤活城鄉土地資源的可行路徑。户籍改革與土地制度密切相關。重慶户籍改革將二者統籌考慮,通過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土地交易市場,讓農村建設用地與城市建設用地一體流動增減掛鈎,解決了城鎮化用地“地荒”與農村耕地“撂荒”的雙重矛盾,極大地解放了土地生產力,其釋放出的巨大的活力,必將推動城鄉一體化健康發展。

“户籍改革一小步,社會前進一大步”。重慶的户籍改革,是統籌城鄉社會發展的破冰之舉,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根本之舉,是關懷民生、拉動內需的智慧之舉,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創新之舉,充分體現了重慶市委市政府突破統籌城鄉發展制度障礙的膽略和魄力。

(二)重慶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啟示

堅持以民生為導向是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的正確方向。城鄉一體化的核心是“人”的一體化。重慶户籍制度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解決人的公平待遇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是為了讓人們生活更美好,因此,整個改革設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僅追求發展方式的轉變,也解決好發展型民生。在改革體系的設計上,不管5項納入還是3年過渡、3項保留,都是以維護人的權益、保障人的發展為重點,將長期在城市生產生活的農民工變市民,納入城市社會保障管轄範圍,投入真金白銀讓農民順利實現城鄉轉換。重慶市委為此還專門召開全會,安排落實公租房建設、農户萬元增收工程、農村養老保險、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計劃、發展微型企業等十件民生大事,總投入達3000多億元。在投入上,創新公共財政投入制度,堅持民生財政兩個“不動搖”,使市、區縣兩級財政從“保運轉”向“保民生”轉變,以政府投入牽引市場力量參與改革。重慶的户籍改革充分體現了以民生為導向的發展道路,解答瞭如何發展、靠誰發展、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的問題,符合“十二五”規劃建議關於“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要求,從體制機制上確立了民生導向的統籌發展之路,為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實現城鄉全面小康提供保障。

堅持統籌兼顧是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方法。重慶户籍改革打破“就户籍改户籍”模式,統籌兼顧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穩定、人與自然的關係。如在具體對象上,兼顧農民工與其他羣體,在關鍵環節上,兼顧“出口”與“入口”,在推動發展上,兼顧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在方法上,兼顧當前與長遠,對政策進行系統化設計,制定了“1+3+10”(《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意見》和農村土地退出和利用、户口遷移、社會保障三個核心辦法,配套設計了土地、社保、教育、衞生等10個方面)的政策,形成了配套的制度體系,以實現城鄉制度之間的有效銜接,保證農民轉户的平穩過渡。在制度體系設計中,堅持通盤考慮,突出綜合配套,從土地、住房到保險等,制度嚴密,環環相扣。在工作推進上,各區縣政府作為實施户籍改革的大平台,農民工的就業單位為主要載體,大中專學校也是重要載體,基層派出所是操作載體,全面暢通轉户渠道,最終形成政府主導、農民工滿意的局面。

堅持以農民特別是農民工為主體是推進統籌城鄉户籍改革的動力。重慶的户籍改革試驗,以農民自願為前提,以農民工為主體,充分尊重農民選擇,堅持自願、有償原則,把權利交給農民,是一場將已經在城市具有就業競爭能力的農民工轉為城鎮居民,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實踐。同時繼續加大力度培訓新生代農民工,進一步涵養農民工,使農民轉為市民的城鎮化過程,變為他們不斷提升和獲得城市生活與競爭能力的過程,有效地防止城鎮化過程中出現新的社會問題,促進了改革順利推進。重慶市委市政府把轉户農民利益擺在第一位,在推進户籍制度改革過程中,堅決防止損害農民利益,防止農民流離失所,防止出現城市貧民窟現象,確保農民帶着尊嚴進城,帶着財富進城。對自願退出宅基地使用權及農房的農民,可立即由此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及購房補助,顯化其資產和權益價值,增加轉户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特別是讓一些邊遠地區的農民退出土地後有經濟能力支撐社會保障,獲得和近郊城鎮徵地相近的收益。在設計户籍改革政策和推進過程中,充分尊重農民轉户意願,依法辦理,有償退地,完善社會保障,確保農村居民進城後,生活得到保障,實際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整個制度設計上,重慶市始終堅持以農民為主體,站在農民的角度考慮,真正激發了農民羣眾的轉户熱情,促進了轉户工作順利推進。

(四)堅持依法運用市場槓桿是重慶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的關鍵。

重慶的改革試驗在堅持“分蛋糕”的公平機制的同時,始終注重“做蛋糕”的效率機制。在户籍制度改革過程中,堅持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要素的自由流動,在自由流動中實現更大範圍的人力資源、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堅持運用市場槓桿建立城鄉平等的要素交換關係,對農民相關使用權進行價值量化,讓轉户農民受益。堅持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共同分擔改革成本,比如,市場主體參與地票交易、參與農村土地流轉、參與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為企業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以政府投入牽引市場力量跟進,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確保統籌城鄉户籍改革可持續推進。

五、對推進重慶户籍制度改革的幾點建議

當前,我國開始進入城市化加速發展時期,能否形成城鄉協調發展的格局關係發展全局。黨的“十二五”規劃的建議指出:“要把符合落户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注重在制度上解決好農民工權益保護問題。”從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向現代社會經濟結構轉變,是今後幾十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向。作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項主要任務,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根本途徑,就是在繼續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中,下決心改革户籍制度。重慶探索統籌城鄉户籍制度改革試驗,是對現行户籍制度的重大創新和突破,將帶來社會結構的大變革、城鄉生產力的大解放,是涉及經濟社會和市民的全方位、多領域的長遠系統工程,對於轉變發展方式、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加快城鎮化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內需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為此,課題組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政策把改革風險降到最低。

改革試驗是一個不斷創新、完善、提升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重慶在啟動户籍制度改革之初,作了大量深入的調查研究,進行了反覆細緻的論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政策的嚴密性還有待實踐作進一步檢驗,許多未考慮到的因素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補充完善,力求將改革風險降到最低,多造福祉、少留遺憾。要根據改革進程,在財政補助、社會保障、城鄉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細化完善配套政策,不斷解決改革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重慶目前的户籍改革主要針對市內就業的農民工,對在市外就業的農民工和市外來渝就業的農民工的户籍改革,需要從更高層面適時研究制定政策,促進户籍制度改革在更大區域實現突破。

(二)進一步改革公共財政體制為改革提供支撐

改革需要成本。要將需要政府支出的改革成本納入公共財政預算,保障改革穩步推進。由於重慶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過去在基礎設施和基本保障方面投入欠賬較大,地方政府要在短時間內彌補幾十年來形成的“剪刀差”,實力有限,建議中央財政在西部大開發中繼續加大對重慶的扶持力度,支持其闖出一條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

(三)進一步為改革營造寬容的環境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複雜系統工程,重慶雖剛起步,贏得了羣眾支持,得到了中央首肯,引起了媒體的高度關注。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更加註重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要以更加寬廣的包容心,多做正面宣傳,共同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

調研組成員:白阿瑩、朱思澤、肖仲凱、李萬疆、李利、徐佔斌、鄔小蕙、譚家玲、汪彥

執筆人:譚家玲

【第12篇】鄉鎮綜合配套改革調查報告

取消農業税費後,如何鞏固税費改革成果,從根本上遏制農民負擔反彈?湖北省谷城縣實施的鄉鎮綜合配套改革以鄉鎮機構和人員精簡為突破口,大大轉變了農村基層政府職能,探索出一條與農村税費改革制度相適應的鄉鎮機構改革新路。

最近三年來,谷城縣鄉鎮機關幹部減少64%,機構編制大大壓縮。同時,把鄉鎮事業單位整體轉製為公共服務組織,通過規範服務方式,明確公益職能、量化考核指標等方式,構建起農村新型公共服務體制。

--鄉鎮機構臃腫 農民負擔沉重

谷城縣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全縣有10個鄉鎮,43萬畝耕地,55萬人口。據谷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啟合介紹,20*年,谷城縣一般鄉鎮財政供養的人口少則500人,多則上千人。記者在調查時瞭解到,綜合配套改革前,紫金鎮僅鄉鎮一級的領導幹部就有22人,城關鎮僅鎮財政所就有70多人,就連谷城縣石花鎮城建所的在冊工作人員都達到99人。襄樊市委常委、谷城縣委書記周霽説,税費改革後,這些人依然在打擦邊球,不收費就沒有辦法生存。過去上面有一個部門、下面就要對應一個,機構龐大,行政效率不高、鄉鎮機構職能不清晰,必須把鄉鎮黨政機關人員壓縮,合理設置機構佈局,才能鞏固税費改革成果。

--四大措施推進鄉鎮機構改革

從20*3月開始,經過兩輪改革,谷城縣在四個方面全面推進鄉鎮綜合配套改革:

一是整合鄉鎮機構設置,統一設立“三大辦”:黨政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和社會事務辦公室。根據農村税費改革後鄉鎮工作的實際,谷城縣重新界定了鄉鎮機構職能,劃分了職責範圍,撤銷了鄉鎮政協機構。改革後,鄉鎮機關內部拉開了收入檔次,以農民是否滿意為標準,每年工作最好的機關幹部與一般的機關幹部相差1500元。

二是縮減鄉鎮機關人員編制。現在,谷城縣10個鄉鎮共核定行政編制395名,實際在崗353人,分流646人,比改革前全縣鄉鎮機關幹部減少了64%,同時,後勤服務一律實行市場化、社會化運作。

三是精簡領導班子。通過實行領導班子交叉任職,鄉鎮領導幹部得以全面壓縮。同時,縣裏對超配領導幹部進行調整,其中改任鄉級助理、幹事45人。以紫金鎮為例,改革後的領導職數只有書記兼鎮長、副書記兼副鎮長、副書記兼人大主席團主席、副書記兼紀檢委書記,兩位黨委委員兼副鎮長、宣傳委員7人。

四是分流人員待遇落實到位。分流的鄉鎮機關幹部中,很多在40-50歲之間,上有老、下有小,既沒有出去闖蕩的年齡優勢,又沒有達到退休年齡。為此,谷城縣決定,對鄉鎮機關分流人員的基本生活費統一按其檔案工資標準的60%發放。同時,對主動分流的幹部按70%發放檔案工資。整個改革建立在大家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始終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把政策交給大家,沒有出現大的波動。幾年的實踐證明,改革實現了既定的“減人、減事”的目標,成效非常明顯。

--鄉鎮事業單位整體轉制

談起改革前鄉鎮事業單位的狀況,城關鎮黨委書記兼鎮長周雲説:“基本上是人心散了,黨委、政府為農民服務的線斷了。”城關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主任楊國政説:“我們不知道幹什麼,收入也沒有保障。”當時,農民羣眾對政府的公共服務很不滿意,例如,農民購買假種子、假肥料等情況沒有人能去進行真正有效的管理。

按照谷城縣鄉鎮事業單位改革的整體部署,谷城縣將全縣鄉鎮事業單位整體轉制,以促進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各鄉鎮把財政所和經管站合併,民政所撤銷,職能轉到鄉鎮社會事務辦公室。撤銷鄉鎮殘聯、黨校、社會保障服務所,其他站所整體轉製為中介組織。目前,全縣10個鄉鎮共有計生、城建、文化、廣播、農水、農技、農機、獸醫等8類站所71個事業單位順利實現轉制。

為解除鄉鎮事業單位等被改革對象的後顧之憂,谷城縣在全縣鄉鎮事業單位內,全面推行全員參加養老保險工作。谷城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魏開傑告訴記者,到2005年底,全縣鄉鎮事業單位的2768名職工全部參加了養老保險,單位應繳的1250萬元和個人應繳的1213萬元全部收繳入庫,職工參保率、基金收繳入庫率、養老保險手冊發放率全部達到了100%,確保了鄉鎮事業單位改革的穩步推進。

--三方面舉措構建公共服務新體制

在構建農村新型公共服務體系方面,谷城縣主要有三項舉措:

一是規範服務方式,明確公益職能。除各鄉鎮畜牧獸醫中心實行縣級行政主管部門派出制外,其他服務中心一律實行委託服務制。縣裏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鄉鎮站所轉制後承擔的43項公益職能。對公益職能,政府購買服務,預撥10%至20%的財政投入,最後考核通過、農民認定後,一起算總賬。現在由各鄉鎮站所轉制而成的服務中心充滿朝氣。這些單位的職工,過去每月平均收入只有300元左右,現在大多數提高到600多元。

二是各鄉鎮和縣直主管部門,將各項服務活動量化成具體考核指標,在與各服務中心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簽訂委託服務合同,明確雙方的責權利、服務要求、經費數額和考核兑現辦法等事項。制度的創新使服務中心員工的工作態度有了巨大的轉變。比如鄉鎮農機站的工作人員過去只是在辦公室裏等着農民來,現在必須下到田裏去直接服務農民。只有農民接受了服務,滿意簽字,農機服務單位才能收到政府的撥款。

三是重新界定農村公益投入標準,打足經費,實行資金直達。過去全縣10個鄉鎮每年共下撥農技推廣費用28萬元,而現在按照全縣43萬畝耕地,每畝1元多的標準,將全縣農技推廣費用總額提高到40多萬元。在結算方式上,縣財政對這些轉制後的服務單位實行年初預撥款、半年一考核、年終結總賬的辦法。目前,谷城縣已按照全年預算20%的比例,向各服務中心預撥了啟動經費,保證了農村新型服務體系的運轉。20*年穀城縣鄉鎮公益事業經費預算為627萬元,與20*年相比,增長了約30%。

--政府工作效能明顯增強 新機制活力顯現

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完成後,谷城縣鄉鎮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職能得到了重新界定,基層政權結構得到了優化。陳啟合告訴記者,鄉鎮綜合配套改革斬斷了亂收費的根子,切斷了隨意進人的源頭。改革到位後,機關幹部普遍增強了危機感。現在,縣裏設立了鄉村幹部尋訪問事制度,變農民的上訪為幹部的下訪,主動與羣眾溝通,解決羣眾的各種問題。

襄樊市委副祕書長、市農辦主任吳長華説,谷城縣鄉鎮政府職能轉換的效應是顯而易見的。目前留下來的鄉鎮幹部隊伍,素質比較高,用引導、服務、示範的方式發展經濟和社會事務的能力大大增強。現在谷城縣農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空前密切,黨在農村基層的執政地位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圓滿完成了改革之初確定的各項目標。

周雲告訴記者,以前鎮裏各站所在資金上是“以錢養人,一年缺半年的糧”。20*年,縣財政對城關鎮各服務中心的投入,比改革前多投28萬元,全面實現了“以錢養事”。

縣鄉兩級財政對農村公益事業投入的大幅增加,為服務中心增加收入、服務人員提高待遇創造了條件。新型考核體系的建立,特別是通過推行服務內容和服務效果農民簽字認可制度,讓農民有了更大的發言權。

【第13篇】關於我市鄉鎮機構改革調查報告

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建立和完善服務型政府體制和機制:

一、鄉鎮機構改革的實踐探索

近幾年來,我市各縣(市、區)對鄉鎮機構改革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並取得了進展和突破。目前,全市有46%的鄉鎮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建立健全了新的工作運行機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一些改革推進快、效果比較好的鄉鎮,問卷對象農民對鄉鎮政府工作有44.4%認為很滿意,53.7%認為比較滿意。現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鄉鎮機構改革的主要做法綜述如下:

(一)××縣××鄉

1、合理設置機構,優化人員組合。一是以突出服務職能為重點,合理設置機構。將原行政機構5個綜合辦公室整合為“一辦、三中心”;將原7個事業站所整合為“七個服務隊”;將審批和服務職能集中,設立“便民服務大廳”。二是以提高服務效能為目標,優化人員組合。根據機關幹部的表現和特長,對人員上崗採取雙向選擇、公平競爭的辦法,做到人盡其才。

2、圍繞羣眾點題,提高服務水平。一是廣泛瞭解羣眾需求。充分利用鄉村親民接待室瞭解民意,並要求下村幹部攜帶《民情日記》,深入瞭解羣眾的實際困難。二是積極辦理羣眾需求。做到辦理內容羣眾確認,落實過程羣眾監督,服務成效羣眾評判。三是開展重點聯繫服務。通過各中心或服務隊包項目、幹部包企業或農户等形式,開展重點聯繫服務。四是實行定期回訪服務。堅持定期對羣眾和服務對象進行回訪,查找不足,限期改進。

3、強化管理措施,健全考評機制。一是建立台帳。各個中心和服務隊都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工作職責和考核辦法,並分別建立了日常工作台帳、實績考核台帳和責任追究台帳。二是注重評議。成立由鄉村黨員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羣眾、企業主和知名人士等組成的“羣眾監評會”,監評會對鄉鎮幹部工作每半年評議一次,年終進行總評。三是嚴格獎懲。鄉黨委把考評結果作為獎懲的重要依據,與幹部評先評優和提拔使用直接掛鈎。

(二)××縣××鎮

1、轉變職能,重設機構。適應農村新形勢發展需要,強化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職能,重新設立了“一辦四中心一服務隊”,即黨政辦公室、行政服務中心、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經濟和城鎮發展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包村工作服務隊,其中,“行政服務中心”設立民政、計生、新農合、國土、勞動保障、信訪、調解等7個崗位,實行“一站式”服務。

2、設崗定責,服務到位。按照“因事設崗、因崗定人、競爭上崗”的人員配置原則,全面實行中層幹部競爭上崗、一般幹部雙向選擇,中層幹部競崗後,再由其按照崗位定編和業務特點選聘工作人員。根據編制和實際工作需要,共設立農業服務科員、計生科員、民政科員、經濟發展服務科員等九大類56個服務崗位,為每名幹部制訂了詳細的《職位説明書》,幹部與鎮政府簽定了《服務承諾書》。

3、健全機制,科學管理。一是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將全鎮幹部基本情況進行公示,方便羣眾辦事,並設立《幹部流向公示欄》,每天對幹部在崗情況予以公示。二是設立“鄉村講壇”,組織鎮村幹部講課或聽課,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三是全面建立幹部績效考核機制,制定“幹部績效管理”實施辦法,堅持“憑實績用幹部,用機制管幹部”,量化考核。四是推行不作為幹部問責制,對工作拖沓、玩忽職守等10種情形的幹部嚴格問責,限期整改。

(三)靖安縣香田鄉

1、鄉村聯動,搭起便民服務平台。一是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將原來分散的14個涉農單位集中到服務大廳,實行一條龍服務。二是成立親商安商、維權維穩、計生服務、愛心幫扶、科技興農、文明新風服務等6支隊伍,配置便民服務車。三是在行政村設立幫辦點,由村幹部和鄉掛點幹部擔任服務人員,將服務觸角延伸到農户。

2、管理規範,創新高效工作方式。一是設置規範的工作流程。凡羣眾來電、來訪,由接待窗口統一受理、分類、分發,相應部門或服務隊承辦,實行首問負責和限時辦結。二是分類辦件。將羣眾訴求事項分為即辦件、承辦件、聯辦件、上報件,分別實行直接辦理制、承諾辦理制、聯合辦理制、跟蹤辦理制。

3、辦事透明,構建開放監督體系。一是發放“三卡”聯繫羣眾。即印有鄉鎮領導和工作人員姓名、分管事務、聯繫電話的“連心卡”,註明各部門具體管理事務、辦理程序、辦事要求的“明白卡”,請服務對象填寫鄉政府為民辦事是否滿意的“測評卡”。二是健全“四制”規範操作。即受理登記制、服務投訴制、代理訴求制、公開評議制。三是聘請“五老”監督員。即“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模範、老代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在一些改革進展較慢的鄉鎮,70.6%的問卷對象認為鄉鎮政府職能沒有轉變,51.6%認為鄉鎮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差。在轉變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改革中 ,鄉鎮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我市鄉鎮政府沒有轉變職能、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的佔54%,在對這類鄉鎮的調查中,鄉鎮幹部認為目前鄉鎮政府主要職能是抓經濟、促發展的佔50%,執行上級政策的佔45%,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佔8.8%,農村社會管理的佔6.3%,為農民提供社會服務的只佔2.5%。可見,不少鄉鎮政府把發展經濟和執行上級政策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責,對農村社會事務的日常管理和服務羣眾的工作重視不夠。鄉鎮政府忽視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思想往往表現在:直接干預經濟多、抓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少;抓完成上級下達任務多、抓滿足羣眾需求工作少;抓管理多、抓服務少;抓創收多、講奉獻少。調查顯示,對轉變鄉鎮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農民認為有必要的佔96.9%,沒有必要的只佔3.1%。

2、政府公共服務能力不強。在對尚未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的鄉鎮調查中,鄉鎮辦事方便、鄉鎮幹部服務態度好、鄉鎮幹部辦事效率高的分別只佔23.8%、21.3%、15.6%,相對應的不方便、差、低卻分別佔31.6%、35.6%、38.2%。由此可見,此類鄉鎮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還亟待加強。究其原因,一是還沒有圍繞建立服務型政府轉換工作體制,如沒有設立便民服務中心;二是還沒有建立有效的便民服務機制,服務制度不配套;三是還沒有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

3、鄉鎮幹部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在對改革不深入的鄉鎮調查中,12.5%的鄉鎮幹部認為當前的考核機制科學有效,31.3%認為缺乏科學有效性;有17.5%認為當前的考核機制能使他們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32.5%認為不能得到發揮。這些鄉鎮的績效考評機制的不完善,主要是體現在:一是崗位職責模糊,職責任務與崗位脱節,權利與責任脱節,工作與考核脱節,“大鍋飯”現象嚴重;二是考核方式模糊,對不同崗位的考核無區別,難以分辨工作優劣;三是考核方式簡單,對工作完成情況沒有定性定量的分析測評,僅憑印象打分;四是民主測評走過場,無評議標準;五是考核結果與幹部獎懲、任用聯繫不緊密,對幹部的激勵作用不強。

三、對策與建議

(一)轉變政府職能,突出服務功能。要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首先要從轉變職能,創新體制入手。調查數據顯示,在鄉鎮幹部和農民當中,認為鄉鎮機構改革的關鍵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分別佔91.3%、88.1%,要創新服務型體制的分別佔92.5%、91.2%。

1、解放思想,找準職能定位。鄉鎮政府職能定位逐步明確為:“執行政策、推動發展、服務羣眾、促進和諧”。“執行政策”,就是結合本地實際,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羣眾中用管理和服務的方式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推動發展”,就是要圍繞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為鄉鎮經濟組織、農業生產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而不是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服務羣眾”,就是在瞭解羣眾需求的基礎上,在新農村建設、農技、民政、社保、就業、文教、衞生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務,為羣眾多辦實事、好事;“促進和諧”,就是要加強社會管理和服務,維護公平、正義,維護鄉村政權穩定,促進農村社會和諧。

2、更新觀念,加快職能轉變。思想觀念的轉變是加快職能轉變的前提條件。要在更新鄉鎮幹部觀念上下功夫,切實做到“五強化五摒棄”:一要強化“服從大局”觀念,摒棄“本位主義”意識,積極支持改革,跟上全國大力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的步伐;二要強化“不進則退”觀念,摒棄“安於現狀”意識,增強不改革就落後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三要強化“服務為主”觀念,摒棄“管理為主”意識,儘快在思想上適應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四要強化“方便羣眾”觀念,摒棄“自我中心”意識,把思想轉變到想羣眾所想、急羣眾所急、幫羣眾所需上來;五要強化“爭先創優”的觀念,摒棄“得過且過”意識,積極建立一整套對幹部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

3、樹立形象,強化服務功能。在鄉鎮機構改革中,要緊密結合“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學發展促趕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深入學習、查找問題、整改提高的過程中着力轉變幹部作風,塑造“五型”幹部,樹立新形象。一是塑造“學習型”幹部,形成勤於學習、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二是塑造“創新型”幹部,形成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的良好習慣;三是塑造“服務型”幹部,形成掛牌上崗、熱情服務的良好習慣;四是塑造“責任型”幹部,形成敢於承諾、勇於負責的良好習慣;五是塑造“廉潔型”幹部,形成無私奉獻、清正廉潔的良好習慣。

(二)搭建服務平台,改進服務方式。規範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已被許多地方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調查中,鄉鎮幹部和羣眾普遍認為在鄉鎮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很有必要的分別佔93.8%和95.2%;在已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的鄉鎮,羣眾表示滿意的佔97.5%。可見,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是當前轉變鄉鎮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的一條重要而可行的途徑。

1、以便民服務中心為着力點,搭建服務平台。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歸併和集中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將與羣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政、土管、林業、醫保、計生、就業、農技、信訪等行政審批和服務職能歸併集中到便民服務中心。二是選好並完善便民服務中心辦公場所。地點選擇要方便羣眾辦事,場所設施既要有一定標準,又要量力而行。三是選派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從機關和站所挑選業務素質高、服務意識強的工作人員,到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公,並持證上崗。四是建立鄉、村、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採取在各行政村設立幫辦點、在村小組設立信息員的方式,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2、以滿足羣眾需求為切入點,轉變服務方法。把圍繞羣眾需求、轉變服務方法作為轉變鄉鎮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環節。首先,做到“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一時間瞭解羣眾需求。一是利用“便民卡”疏通羣眾需求渠道。將“便民卡”印上鄉鎮領導和工作人員姓名、分管事務、聯繫電話,並分發到每家每户,讓羣眾清楚什麼事情找誰辦理。二是藉助便民服務大廳收集羣眾需求。大廳工作人員在辦理審批事項的同時,要肩負收集羣眾需求信息的任務,並做好記錄,按職能分工轉遞給承辦人辦理。三是依靠村組“信息員”收集羣眾需求。建立村組“信息員”及時收集信息和報送羣眾需求制度,對他們給予適當的補貼,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四是利用幹部下鄉收集羣眾需求。幹部下鄉攜帶《民情日記本》,及時記錄羣眾需求,帶回後按職能分工轉遞辦理。五是通過民情熱線收集羣眾需求。設立民情熱線電話,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對羣眾的諮詢及時答覆,對羣眾的需求及時轉交辦理。其次,做到公開辦事、科學安排、積極主動地為羣眾解決實際問題,最大限度滿足羣眾需求。要在便民服務中心建立以下制度:一是 “五公開”制度。向羣眾公開服務項目、辦事條件、辦事程序、承諾時限、收費依據和標準,並接受羣眾監督。二是值班長制度。在服務中心設值班長崗位,由機關、事業單位負責人輪流擔任值班長,負責協調有關事務、監管工作作風。三是 “集中辦理日”制度。每個星期固定一天為集中辦理日,實行集中辦公,其他時間則根據需要安排2—3人值班。四是幹部上門服務制度。在生產特別繁忙季節或對因身體原因辦事不方便的羣眾,免費提供上門服務。

3、以優質高效服務為出發點,建立健全機制。運行機制的建立健全要緊緊圍繞責任的落實來進行。一是實行首問責任制,強化“第一接收羣眾需求信息人”的責任,促其過問到底;二是實行分工負責制,強化職能單位的責任,促其負責到底;三是實行限時辦結制,強化承辦人的時間觀念,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實行跟蹤問效制,強化責任人的落實意識。

(三)完善績效考評,形成有效激勵。調查結果顯示,在佔全市鄉鎮總數54%的改革不深入的鄉鎮中,普遍沒有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績效考評機制,影響了幹部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客觀、公正地評價幹部的工作實績,對於構建服務型政府勢在必行。

1、按照“權責統一、分類考評”的原則,科學地制定績效考評方案。首先是遵循“權責統一”的原則,把幹部的工作任務(權)與工作目標(責)緊密聯繫在一起進行考評。一是目標責任書的制定,不僅要明確工作任務,而且要明確工作目標的完成質量和時限要求,為年度考評打好基礎。二是年度考評方案的考評標準要與目標責任書完全一致,不能搞成“兩張皮”。其次是遵循“分類考評”的原則,按照幹部工作的不同崗位區別對待、分類考評。對包村駐點幹部,其工作實績的考評要重在圍繞羣眾需求辦實事,且獲得服務對象的滿意、認可上;對在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的幹部,其工作實績的考評要重在圍繞羣眾需求,做好接待、辦證、諮詢和其他服務工作上。

2、按照“羣眾監督、公開透明”的原則,公正公平地實施績效考評。首先是遵循“羣眾監督”的原則,要在績效考評中,給羣眾充分的知情權、評價權。一是對包村駐點幹部為羣眾需求所辦的實事,應由羣眾在幹部《辦事登記本》上簽字認可,並及時在鄉鎮《羣眾需求辦理台帳》上備案登記,以備考評。二是對在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的幹部為羣眾需求所提供的服務,應以《羣眾意見簿》和羣眾代表民主測評結果為重要依據,進行績效考評。其次是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要將績效考評辦法、考評程序、考評參與人、考評時間、考評結果及時公開,接受羣眾監督,得到羣眾認可。

3、按照“獎罰分明、任用有別”的原則,實事求是地兑現績效獎懲。正確運用績效考評結果,做到獎懲兑現。一要獎罰分明。對實績突出的優秀幹部給予應得的獎勵,對工作任務未達標的幹部評為“基本稱職”或“不稱職”,並扣除年終考評獎。二要任用有別。對幹部的使用要與績效考評結果嚴格掛鈎,讓能幹事、幹成事的有舞台、有榮譽;讓不幹事、幹不成事的挪位子、無市場。

【第14篇】農村醫療改革調查報告

最新一份農村醫療改革網路調查報告顯示對農村醫療改革的有所認識的人佔到65.4%,而一無所知的人佔到23.1%;醫改給人們帶來益處的只佔到39.4%,56.7%的人認為沒有帶來什麼益處;有56.7%的人認為現今的醫改不盡人意,覺得醫改成功的人只佔1%。

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僅是推進我國農村衞生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也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政策之一。面對農民醫藥費用得不斷攀升,農村醫療機構服務質量低下,因病致貧現象的不斷增加;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得宏偉目標,如何建立起一個人人可及而又有效的農村醫療衞生體制,解決農民就醫難、就醫貴的問題已成為理論界和實踐界的當務之急。

xx年兩會上衞生部長陳竺對農村醫療和公立醫院改革表示不滿意。在農村醫療改革上政府的財政投入非常重要,我國醫療資源總體比較短缺,尤其是優質醫療資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醫務人員的培養也非常的不易。從去年到今年,農村醫改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總理提到保障制度的進步、基層服務能力也在逐步增強。60%基層目前正在推進基本藥物制度,藥價降低了30%,老百姓切實得到了實惠。但是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足,譬如農村欠賬太多、公立醫院改革是在太複雜。目前的醫改工作路線不太清晰,在公立醫院深層次問題上,比如四個“分開”等問題也並不十分簡單。縣級醫院能力不夠等等問題。

從開始的調查報告顯示,隨着社會老年化的加劇,人們對於切身醫療保障的意識的加強,人們開始普片關注醫療問題,但是政府對於醫改的宣傳方法不夠合理並且宣傳力度不夠致使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不瞭解醫改,尤其是農民這樣文化層次相對較低的人羣。從切身與醫改有過接觸的人來説,感到帶來益處的人只佔1/3,一半以上的人並沒有感覺到醫改給他們帶來的好處。由此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政府農村醫療改革是不力的。

從我瞭解我當地下塘鎮的農村醫療改革情況如下:

一、長豐縣醫療改革基本情況

有一次,我家人出了點車禍,由此便和醫院有了深層次的接觸。從中我瞭解到一些基本的情況。新醫療改革實行以後,説實在的看病也沒少花多少錢。燒了的錢是鄉村鎮衞生所裏的藥變成最基本的了,説白了就是沒有好藥新藥,只是由於現在藥品分配都是縣級及以上的醫院分配的,為了降低藥品價格,便只給下面的小衞生院分配低廉的基本藥物。這本來是件好事,禁止醫院私自購藥,降低藥品價格。卻也帶來個些負面的影響。比方説現在的流感在中國有60%的變異,這在歐洲些國家只有4% ,這和我國消炎藥亂用濫用所致,而現在鄉村醫院裏的基本流感藥物和消炎藥卻大部分都是無效的或者效果差。如果有個人出了車禍腿部大面積受傷,這種村鎮的小醫院根本沒法醫治,這種情況是綜合所致的,醫院裏沒有好的藥物給予治療,基礎設備差,醫療改革後這種醫院的醫生工資低了很多,醫院醫生流失嚴重,已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醫院為了維持基本的運作,最終還是得向患者下手,不管什麼病,進去就是三項檢查,然後才給你看病。在大醫院裏在辦理入院手續的時候,醫院會問你有沒有參加新農合,新農合是從xx年起逐步實行的,旨在減輕農民的負擔,解決一定的農村看病難問題,但是一般農民都不願意説自己參加了新農合,即使他已經參加過。這方面的原因很耐人尋味。這是我的親身經歷的事。

二、制約農村醫療改革的主要問題

全國絕大多數鄉鎮逐步把合作醫療補助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許多幹部在成績面前沒有抵住誘惑,開始侵吞醫療專款,更多的卻是政府工作者的不作為。在醫療改革中牽涉到許多複雜的利益問題,政府不願意徹頭徹尾的來個“斬草除根”,當然這也有政府的難處。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毛主席提出的“赤腳醫生”大大降低了行醫者的門檻,對當時的農村醫療情況有了一定的改觀,但是這些醫生的水平是沒法和一個正規的醫生相比的,現在中國有8億的農民,這也為現在的遺留下了很大的隱患。中國醫療衞生髮展是種畸形的成長,農村醫療在最初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期,由公共衞生所負責農村村民的基本醫療,這還是個社會服務型行業。之後,隨着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變,公共衞生所基本上由鄉村醫生(赤腳醫生)充當,此後,逐漸演變成私人診所,醫療設備因為資金匱乏、醫療觀念落伍等因素影響,未能形成一系列整體性的醫療器械和一套完整的醫療服務體系,農民的醫療再次出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這是種長期積累下來的沉疾,現近改革只是把這些“赤腳醫生”聚集到村鎮衞生站來,結果只是雙敗不是雙贏,這些“赤腳醫生”也因工資低而離去,最後衞生站只不過是個空殼而已。

三、對農村醫療改革的意見

政府在在醫療公共產品方面不應缺位,政府應主動承擔的公共產品的服務。加強政府在醫改方面的監管,防止某些官員在醫改方面不作為或者挪用醫改公款,讓屬於農民的每一分錢都落實到實處。加強農村醫療改革的資金投入,可以由政府投入和社會募集相結合,社會募集資金保守在每年3000億左右,加強資金投入用以改善村鎮醫療的基礎醫療設備和醫務人員的招募上。在全國建立全面的互聯的醫療信息網,醫院資金的流動和用途向社會公開,保證透明公正的原則。改革鄉鎮衞生院管理體制,轉變鄉鎮衞生院服務模式。由上級直接領導,實現“四個分開”。

四、總結

醫療改革是世界性的難題,對中國這樣的農業大國來説,對農村醫改也正處於一個艱苦探索的過程中。在實行醫改後還是有一定的成效的,60%的基層目前正在推進基本藥物制度,藥價降低了30%,老百姓切實得到了實惠。但是還有很多重大的挑戰需要我們政府和人民去面對。我們相信新的農村醫改一定取得成功的,改變現有的看病難,病則返窮的現狀。陳竺説現代醫院管理最終將走向董事會體制,大醫院和基層要形成良性互動關係。

【第15篇】區政府計劃生育改革工作調查報告

北京市海淀區做為我市科技、教育、人才的彙集地之一,轄區面積_____平方公里,户籍人口_____萬人,流動人口_____多萬人,在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海淀區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中國公務 員在線 提供.調研報告,而面對龐大的人口規模、複雜的人口結構、人們固有的偏好形成的多樣化需求,如何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改革,建立新的工作機制,整合現有社會資源,構造一個適合區域發展的良好的人口生存與發展環境,為區域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有力的支撐與保障,已經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一、人口和計劃生育改革工作中的主要做法與成績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演變,雖然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根本任務沒有改變,但在海淀區人口計生委的工作方法中已越來越多地融入了現代政府管理的理念與方法,更加註重了人口、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關注人自身的價值。他們在基層的具體工作中也越來越感到,在當前社會全面改革的浪潮中,人口和計生部門必須將自己的社會管理角色由演員變為導演,由被動地接納上級佈置的具體工作任務轉變到更加結合實際開拓創新,建立工作長效機制,特別要在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上下功夫,找準本區域存在的發展瓶頸問題並研究解決方案、開展工作試點並不斷總結推廣經驗,才能使工作更有針對性,保證改革發展的大局。

從起,海淀區在北京市率先啟動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改革。結合區域內街道、鄉鎮的特點、難點及工作優勢,確立了現居住地管理、計劃生育村(居)民自治、新型封閉式物業小區管理、建立並完善利益導向機制、農村小城鎮化建設中管理服務新模式等課題,選定十三個鄉鎮、街道作為試點單位。通過近兩年的努力,目前海淀區人口計生委在現居住地為主管理、居(村)民自治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積極推進現居住地管理

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的現居住地為主管理,是當前作好人口計生工作對基層政府的更高要求。隨着海淀區的快速發展,人户分離人員大量增加,加之流動人員的大量湧入,如何準確掌握現居住地人員的基本信息成了海淀區人口計生委面臨的最大難點。在全國人口信息還沒有形成統一交流平台的情況下,海淀區人口計生委對區內形成的人户分離人員率先實行現居住地管理,制定了《海淀區計劃生育現居住地為主管理辦法》,在全面登記人户分離情況的基礎上,重點清理本區內人户分離人員,通過自主開發的管理與服務軟件、聯繫會、信函等通過多種形式進行信息交流-反饋-再交流。在wis系統和國家外來人口信息交流平台建成後,又積極運用這兩種渠道開展交流。同時,海淀區人口計生委還修訂了《海淀區計劃生育目標管理實施方案》,將人户分離人員的計劃生育率納入現居住地考核,促進了現居住地管理工作深入開展。到底,已登記各類人户分離人員共7.8萬餘人,區內人户分離信息交流率92%,確認率為62%。

的基礎。試點成功後,海淀區人口計生委及時召開了全區綜合改革工作會,在全區推開這種管理模式,努力推進在物業中形成一種社區管理、部門配合、物業協助、業主受益的長效工作機制,謀求政府、企業與業主的互利三贏。

(二)大力推進實現計劃生育村(居)民自治

20世紀90年代初,海淀區開始在農村開展計劃生育村民自治 。通過建立村民自治章程、自治公約等形式,使計劃生育逐步融入黨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出現了聶各莊十星文明户評比等一些典型的村民自治工作經驗。初,海淀區在繼續總結、推動村民自治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管理的新特點和社區居委會的組建工作,研究出台了《海淀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居民自治工作指導意見》,推動計劃生育居民自治工作與居民自治整體工作同步啟動。

在自治工作啟動中,海淀區人口計生委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居委會還習慣於作為政府的基層組織,對自治工作的概念、目的、形式等認識模糊。為轉變這種觀念,海淀區人口計生委加強了對基層工作的指導,宣傳計劃生育居民自治的涵義,要求結合社區羣眾的特點開展不同側重點的宣傳和需求調查,通過居民大會或居民代表會的形式擬定有社區特色的居民自治公約和自治章程,依靠協會的資源和優勢將居民自治工作的內容以適當的形式落到實處,形成以宣傳為先導、以章程為保障、以協會為載體、以需要為核心的計劃生育居民自治。通過努力,海淀區出現了一批以自治承載的相約健康在社區、生育文化社區活動,誕生了精品社區計生卡通形象,並有了交互式自治這樣的創新工作形式。一些社區還引入香港社區服務理念,實施新家庭計劃,建立生殖健康服務自助平台,以服務為出發點引導社區居民從關注健康到主動支持、幫助政府做好本社區居民計劃生育工作,全面推進了四自理念的落實。目前,全區所有的居委會都已制定了自己的居民自治章程和公約,並根據指導意見全面開展自治工作。

(三)全方位推動計劃生育綜合優質服務

在推進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中,海淀區人口計生委逐漸體會到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是一個不斷髮展的概念,從其提出時還以較為單純的技術服務為內涵,到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涵蓋知識宣傳、技術服務、滿足人的尊嚴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這樣一個綜合優質服務的概念。這一結論的提出,為海淀區人口計生委全方位推進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搭建了一個更為完整的工作框架。

1、在技術服務中,通過整合服務資源,提升服務水平,延伸服務網絡推進優質服務,形成以區生殖健康技術服務中心為基點,以地區醫療機構為主體,以社區衞生站(村衞生室)為補充的全方位技術服務網絡。

海淀區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技術服務中心承擔了免費為農村及城市無業育齡人羣開展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併為外地來京無業育齡婦女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接待外地來京人員9萬餘人,未出現一例併發症和事故差錯。為不斷提高服務水平,近幾年海淀區人口計生委通過對服務機構外環境的改造裝修、配置先進的醫療設備、引進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制定嚴謹的工作制度和人性化的服務流程等對服務硬件、軟件進行全面升級,為術後人員提供親情攙扶、送健康禮品、發健康處方等温馨服務,就診羣眾滿意和比較滿意率達98%。

為充分利用地區衞生資源,海淀區人口計生委開展計生衞生聯手,建成由66家醫院和69家社區衞生站、有500名專業人員組成的技術主體服務網絡,不僅保證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還承擔了免費發放避孕藥具、提供諮詢服務以及發放健康處方等服務,實現了服務資源的有效利用。,海淀區啟動《海淀區開展育齡夫婦享有生殖保健服務規劃》,以政府工程的方式啟動對城市無業、農村已婚育齡婦女開展的生殖健康檢查,已有8萬多名已婚育齡婦女接受了此項服務,並全部建立了健康檔案,還有2.8萬名已婚育齡男性進行了生殖健康檢查。

在藥具服務工作中,海淀區人口計生委以承接國際項目為切入點,在全區安裝了500部自動售套機,同時推進免費藥具的發放渠道,實現了在全區所有的居(村)委會、外來人口一站式辦公地點、人才職介中心、社區衞生站、鄉村衞生院(室)、66家醫院、部分高科技公司、大型集貿市場電子市場、地下空間外來人口租住地等地設立了避孕藥具免費發放自取架,又增設了26個免費自取髮套機,使生活在海淀的羣眾能夠方便、快捷地得到需要的服務。

2、在知識宣傳中,通過構建宣傳網絡,創新宣傳方式,拓展服務人羣推進優質服務。海淀區人口計生委構建了以空間四條線、地上精品現、溝通面對面的廣覆蓋宣傳網絡:一是抓住北京電視台、《中國人口報》、《人口與計劃生育》雜誌、海淀報等主流媒體,通過設專欄、出專版,開展對生殖健康知識、政策法規以及工作經驗的總結宣傳。二是抓住特色活動出精品,組織開展了櫻花香,碧水長、婚育新風傳四方的昆玉水系大型流動宣傳、獨生子女藝術節、生殖健康進軍營等一系列精品特色活動。三是建成了以生育文化牆、人口文化園為代表的一批精品生育文化宣傳陣地。四是樹起了以人文關懷為基、以計生宣教公益廣告組成的城市風景線。五是相繼開發了針對大學生、公司員工、外來人口等不同人羣知識需求的網絡模版和dvd光盤,出版了以《海淀區人口計生委對您的關愛一如既往》為主旨的一系列科普圖書及電子圖書。六是建成了三個計生宣傳網站和一個網上人口學校,推進政務公開、宣傳人口國情、計劃生育政策法規和生殖健康知識,並及時開通了網上行政審批。

海淀區人口計生委還嘗試通過在互聯網開設網上直播的方式組織了關注新《條例》,專家與您零距離《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網上宣傳諮詢活動和中關村白領,大方談性男性健康日專題活動,兩次活動共得到近70萬網民的關注。

通過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知識服務,使海淀區人口計生宣傳的受眾面不斷擴大。但海淀區人口計生委的目標還有更遠。在圓滿承接聯合國人口基金在海淀區高等院校大學生中開展的青春期性與生殖健康教育項目後,海淀區人口計生委根據需求調查,將青春健康知識傳播的時間從育齡人羣拓展到中學生,在全區中學生中啟動青春期性與生殖健康教育,按照項目動作的方式總結經驗,組織專家編寫並出版了北京首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教材,目前全區已有70%的中學將此教育內容納入了教學計劃,直接受益學生已達9萬多人次,家長受教育為3萬多人,親青服務諮詢人數約1.5萬人次。海淀區人口計生委還擬將此項工程繼續向國小高年級拓展。

二、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仍是海淀區計劃生育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人口流動狀況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隨着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流動人口規模呈不斷擴大的趨勢。一方面,人口的流動,對於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促進城市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調整城鄉勞動力結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起到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口的流動,也給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與服務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海淀區在城市化進程中封閉物業小區增長量大,人户分離人員持續增加,外地來京流動人口不斷增長,加之國家和北京市為流動人口多項便民措施的出台,加大了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管理與服務難度。

一是對目標人羣管理脱節,服務對象不明晰。當前,我國人口流動整體上處於無序狀態,作為流動人口的主要管理機關的公安部門,在現存管理體制、方式下對其管理對象底數不清、分佈不明,特別在人性化管理推行的進程中,公安機關原有的強制手段取消,綜合的社會管理模式還沒有建立,進一步加劇了對流動人口管理措施的弱化,作為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對象更難以做到明晰。

當前,在一些外來人口大規模聚集的地方,基層政府為解決當前一些矛盾,還常常通過設置一些臨時機構、臨時人員去實施法制性政策性很強的管理工作,使公共政策實施不僅面臨管理主體本身的合法性問題,而且一些管理人員本身的行為失範可能又會釀成新的衝突甚至局部管理危機。況且這種管理與服務的要求可能還會使城市進一步擴大人口吸引的態勢,在交通、住房、能源、教育資源等多方面對城市發展形成新的壓力,也使得地方行政領導對類似的財政的投入有一定的顧慮,因此地方財政在對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經費投入方面不夠積極。

三、建議

(一)按照國家人口計生委的部署,進一步加強對綜合改革的規劃

海淀區是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改革大局中的一個很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和改革開放的程度。海淀區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是東部地區的一個縮影,同時又客觀代表了東部地區,因此海淀區市的綜合改革工作在東部地區具有突出的典型意義。經國務院原則通過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22年)》宣佈了北京的使命: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當前,北京的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新一輪飛速發展之中。經濟的發展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海淀區人口計生委要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為區委、區政府當好參謀助手,把人口發展納入到海淀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之中。要按照到國家人口計生委關於在2022年前在全國大多數地區基本建立新的工作機制的要求,制定海淀區關於綜合改革的規劃,率先實現建立新的工作機制。

(二)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的研究

(三)繼續加強對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

流動人口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產物,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正確認識對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多數流動人口主要以經濟為目的,真正以超生為目的的流動人口是極少數。流動人口的計劃外生育,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政策滯後,管理和服務工作沒有跟上。比如在計劃生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識的宣傳、避孕方法的知情選擇、避孕藥具的發放以及計劃生育事故救助等方面,流動人口能夠享受到的服務就十分有限,不利於提高他們預防意外懷孕的意識和能力。流動人口中的農民工未婚先孕,有些是因為我們的管理手續太繁雜和宣傳不到位,他們沒有領結婚證而造成的。高檔住宅區居民的超生問題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時期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有些是我們法制宣傳不到位的緣故。通過改進計劃生育宣傳服務工作,這部分超生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可以更好地維護流動人口特別是育齡婦女的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權益。海淀區作為首都的一部分,要自覺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積極探索研究對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的新方法。要通過加強服務、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等途徑,加強對流動人口特別是高檔住宅區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