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鎮改革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5.16K

鄉鎮改革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某鄉鎮綜合配套改革調研報告

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安排,我們於2022年8月6日至10日對我區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尤其是“轉變鄉鎮職能,更新鄉鎮事務的管理理念”工作進行了系統回顧、考察和剖析。調研後,我們認為,全區按照服務主體社會化、項目運作市場化、監督管理系統化、考核評價規範化、經費保障制度化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以錢養事”的運行模式,即“農民點單、政府買單、服務競單、農民驗單”模式;抓好制度建設,構建包括准入機制、競爭機制、責任機制在內的長效機制,用制度規範新機制的運行;保障“以錢養事”資金,落實到每個具體的公益服務項目和服務主體,做到專款專用;加強農村公益服務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總的特點是:我區鄉鎮綜合改革方向明確,進度較快,質量很高,程序規範,措施得力,效果明顯。

一、基本情況

_____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工作於2022年5月啟動,按照“先班子後機關,先行政後事業”的基本思路,分四步實施改革。到05年底,全區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工作基本結束,取得了初步成果,達到了“六個到位”的改革目標。即班子職數調整到位、機構設置規範到位、鄉鎮事業單位整體轉制到位、分流人員精簡到位、全員養老保險到位、“以錢養事”新機制建立基本到位。在2022年4月全省鄉鎮綜合配套改革考核檢查中,考核組給予了充分肯定。在2022年全省“以錢養事”檢查中,被評為優秀等次,_____委、區政府被評為全省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先進單位。在2022年全省農村綜合改革考核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次。

二、主要做法

(一)鄉鎮機構改革情況。

在鄉鎮機構改革中我們做到了四個堅持:

1、機關改革堅持做到“一個規範三個精簡”。即規範鄉鎮機構的設置,精簡職數、內設機構和工作人員。全區13個鄉鎮場領導機構全部按“三辦一所”的規定設置到位;領導職數由170名調整到113名,精簡職數57人,減幅33.5%;機關內設機構由63個精簡到37個,減幅41.3%;行政機關由770人精簡到431人,精簡339人,減幅44%。行政機關人員編制全部上網公佈,接受社會監督,杜絕了編外借、聘用人員。

【第2篇】鄉鎮機關改革調研報告

這是本站範文網小編準備的鄉鎮機關改革調研報告,快來看看吧。

鄉鎮機關改革調研報告一、基本概況

二、人員編制及工資現狀

全鎮黨政機關和事業各站所現有人員共135人。

鄉鎮近幾年來總的趨勢是:人員逐步增多(20xx年後主要是安置轉業兵),編制基本不變,工作量大幅度減少,工資有所上調,工資缺口越來越大。全鎮行政、事業站所累計超編44人,20xx年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缺口達52萬元。

三、取消農牧業税之前,鎮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四、取消農牧業税後,哪些職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強化

取消農牧業税後,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費徵繳、強迫種養和經濟處罰,亂收費、亂集資、亂罰款、亂攤派不存在了,財政、計生等部門的職能弱化尤為突出。鄉鎮幹部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建設和發展上來。

應保留的職能是:引導生態及公路會戰,引導示範推廣農牧業產業化。

五、日常工作中,哪些工作是以旗縣為主完成,鄉鎮配合,哪些工作是由鄉鎮為主完成;縣鄉事權如何劃分?哪些工作本不應由鄉鎮承擔而實際承擔着,哪些工作本應由鄉鎮來做而未擺上工作日程

税收:應是旗縣為主,鄉鎮配合,現在是職能倒置,改為以鄉鎮為主。

行政執法:鄉鎮無行政執法權,行政處罰權均在旗縣政府部門,涉及到經濟利益,鄉鎮只能迴避。建議明確鄉鎮行政權和執法權,如宅基地審批、計生罰款、動植物檢疫、林木採伐審批及處罰、農機違章處理等。目前,行政權、收費權上劃,矛盾全部轉移到基層。

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主要應做好哪些工作,在綜合治理、文化、衞生、教育、民政、計劃生育、廣播電視等方面,鄉鎮主要承擔哪些工作任務

目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主要應該是提供及時有效的公共服務,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社會就業、社會保障服務和教育、科技、文化、衞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發佈公共信息等,為社會公眾生活和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提供保障和創造條件。綜合治理主要承擔普法、民間糾紛調節工作,文化主要是當地文化市場管理工作,衞生主要承擔計劃免疫防疫宣傳、農村文明建設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廣為主,全面提升素質教育質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貧救濟、婚姻登記、優撫、低保救助,計劃生育工作主要是優生、優育、優教知識宣傳,人口管理和技術服務,廣播電視主要負責政策、法律和農村適用技術宣傳,

維護有線電視節目正常播出。

七、農牧民需要到鄉鎮辦的事情主要有哪些,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能否滿足農牧民需求,主要原因是什麼

農民到鄉鎮辦理的事項主要有:婚姻登記、宅基地審批、準生證辦理、林木採伐審批等。而鄉鎮行政事業單位不能滿足羣眾的要求,因為最終審批權不在鄉鎮。

八、鄉鎮政府有無行政執法權,日常行政管理主要依靠什麼手段

鄉鎮政府沒有行政執法權。凡涉及收費、審批、處罰等比較直觀的行政執法職能部門,都是垂直條管,如公安、工商、國税、地税、交管、電力等,把沒有實際意義行政權利、人員多、收入少的部門放到了基層。因此,鄉鎮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羣眾的政治思想工作,協調司法機關依法處理,責成村委會按村規民約處理。

九、蘇木鄉鎮事業單位與旗縣業務主管局之間管理體制和職能劃分情況

目前,鄉鎮事業單位與旗縣業務主管部門之間,存在行政職能與服務職能交叉現象,鄉鎮事業單位不是行政執法主體,又沒有公務員資格,但業務局卻委託執法。行政權力向旗縣集中,收費權力向旗縣集中,影響和削弱了基層政府的職能發揮。

鄉鎮機關改革調研報告,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3篇】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

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

隨着農村税費改革逐步完成和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鄉鎮的職能應由行政命令型,向經濟服務型轉變,實現小政府、大服務的格局。鄉鎮是最基層的一級政府,主要面對着廣大農村,直接服務於農民,隨着農村税費改革的完成,鄉鎮的主要工作應放在搞好農村經濟、文明建設,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上來。

一是要圍繞農民增收,搞好服務。幫助農民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向農民推廣農技、農機等技術服務,傳授科學的田間管理知識。

二是要加強農村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農村要發展離不開教育,只有教育發展了,農民的素質就會逐步提高,才能很好地掌握市場信息,科學種田,農業就會增產,農民就能增收,這樣才能使農民真正脱貧致富奔小康。

三是要加強社會治安管理。每個鄉鎮地域都比較廣闊,人員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為了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必須加強社會治安管理。要經常深入到鄉鎮進行普法宣傳,提高農民的法制觀念。

四是要加強計劃生育管理。提高人口素質,少生優生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因而計劃生育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來隨着農民外出工的增多給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再上傳統的人口觀念“兒孫滿堂”、“養兒留根”的落後思想,扭轉這一傳統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加大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力度。

五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做到家喻户曉,婦孺皆知,保護好農村這塊政治陣地和文化陣地,提升百姓的政治文化素養,杜絕邪惡,自覺去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促使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鄉鎮要經常深入基層發展黨員,增強黨組織在羣眾中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六是加強防災救災體系建設。由於多方面的因素,農民還不能完全擺脱“靠天吃飯”的制約,遇到天災人禍,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防災救災應急體系。如我縣的“110”地震。六是加強衞生防預體系建設。全縣85%的人口分佈在鄉鎮,居住分散,醫療基礎設施差,專業技術人員缺,遇到大的疫情就很難應服。如“非典”、“禽流感”等疾病就是一個例子。因此加強農村衞生防預體建設就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政府的職能主要體現在上述六個方面,工作方式以主動為農民服務為主,減少了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預。農業税取消後,鄉鎮幹部從催糧要款等與農民有直接衝突的關係中擺脱出來,變為積極為農民提供各項服務,逐漸改善鄉鎮與農民的關係。農民對鄉鎮所做的工作會認可的滿意的。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的工作是減少了,但收取農業税只是階段性工作,其它工作需常抓不懈。而且鄉鎮還承擔這年度性或階段性工作如禁牧、鄉鄉通油路工程、農田建設等工作需要鄉鎮抽調大量人員來完成。根據鄉鎮的主要職能和實際工作量,現有行政、事業機構設置和上次市縣級機構改革的要求基本一致,而且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應保留農業技術、計劃生育、文化廣播、衞生等公益性事業單位。

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4篇】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範文

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1

隨着農村税費改革逐步完成和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鄉鎮的職能應由行政命令型,向經濟服務型轉變,實現小政府、大服務的格局。鄉鎮是最基層的一級政府,主要面對着廣大農村,直接服務於農民,隨着農村税費改革的完成,鄉鎮的主要工作應放在搞好農村經濟、文明建設,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上來。

一是要圍繞農民增收,搞好服務。幫助農民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向農民推廣農技、農機等技術服務,傳授科學的田間管理知識。

二是要加強農村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農村要發展離不開教育,只有教育發展了,農民的素質就會逐步提高,才能很好地掌握市場信息,科學種田,農業就會增產,農民就能增收,這樣才能使農民真正脱貧致富奔小康。

三是要加強社會治安管理。每個鄉鎮地域都比較廣闊,人員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為了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必須加強社會治安管理。要經常深入到鄉鎮進行普法宣傳,提高農民的法制觀念。

四是要加強計劃生育管理。提高人口素質,少生優生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因而計劃生育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來隨着農民外出工的增多給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再上傳統的人口觀念“兒孫滿堂”、“養兒留根”的落後思想,扭轉這一傳統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加大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力度。

五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做到家喻户曉,婦孺皆知,保護好農村這塊政治陣地和文化陣地,提升百姓的政治文化素養,杜絕邪惡,自覺去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促使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鄉鎮要經常深入基層發展黨員,增強黨組織在羣眾中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六是加強防災救災體系建設。由於多方面的因素,農民還不能完全擺脱“靠天吃飯”的制約,遇到天災人禍,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防災救災應急體系。如我縣的“110”地震。六是加強衞生防預體系建設。全縣85%的人口分佈在鄉鎮,居住分散,醫療基礎設施差,專業技術人員缺,遇到大的疫情就很難應服。如“非典”、“禽流感”等疾病就是一個例子。因此加強農村衞生防預體建設就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政府的職能主要體現在上述六個方面,工作方式以主動為農民服務為主,減少了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預。農業税取消後,鄉鎮幹部從催糧要款等與農民有直接衝突的關係中擺脱出來,變為積極為農民提供各項服務,逐漸改善鄉鎮與農民的關係。農民對鄉鎮所做的工作會認可的滿意的。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的工作是減少了,但收取農業税只是階段性工作,其它工作需常抓不懈。而且鄉鎮還承擔這年度性或階段性工作如禁牧、鄉鄉通油路工程、農田建設等工作需要鄉鎮抽調大量人員來完成。根據鄉鎮的主要職能和實際工作量,現有行政、事業機構設置和上次市縣級機構改革的要求基本一致,而且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應保留農業技術、計劃生育、文化廣播、衞生等公益性事業單位。

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2

鄉鎮農機管理機構是農機化工作的最基層單位,是聯繫廣大農機手的.橋樑和紐帶,是農機技術宣傳推廣、修配服務、安全生產管理和發展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等工作的主力軍。鄉鎮農機管理機構建設得如何,直接影響到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和新農村的建設。根據湖南省《關於改革完善鄉鎮農技推廣服務機構的實施方案》精神和婁底市農機局的要求,我局在今年4、5月份,利用一個月的時間,採取查閲檔案、實地走訪和召開座談會的形式,對我市12個鄉鎮農機管理機構進行了細緻如實調研,瞭解歷史,查明現狀,找出問題,提出建議,並在2011年5月12日召集全市的農機管理員集中座談,徵求意見,力促我市鄉鎮農機管理機構改革有序進行。

一、基本情況

(一)機構設置情況。2002年,全市鄉鎮機構改革後,鄉鎮農機站進行了調整,實行農、林、牧、漁、水、機等多站合一,全部歸入鄉鎮農業綜合開發中心。目前,全市共有12個鄉鎮,共設12位農機員。

(二)經費來源情況。全市鄉鎮農機站經費撥款形式主要是財政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兩種,除毛易鎮農機站實行全額撥款外,其餘11個鄉鎮站均實行財政差額撥款,農機管理人員的工資收入基本有保障,但養老保險等福利保障難以落實到位。

(三)管理體制情況。自2002年鄉鎮機構改革後,鄉鎮農機站合併入鄉鎮農業綜合開發中心,原農機員繼續從事農機管理工作,管理體制為市和鄉鎮共管,以鄉鎮政府為主,市農機局主要負責農機化工作業務指導

(四)人員結構情況。目前,全市鄉鎮共有農機員12人,農機員結構為:幹部1人,職工11人;大部分為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30歲以下的1人, 30-50歲10人, 50歲以上的1人。

二、存在問題

(一)編制不夠合理。目前,全市12個鄉鎮僅有12名鄉鎮農機管理人員,且兼職人員多,佔鄉鎮總數的80%,有6位農機員在崗不在編,佔鄉鎮總數的50%。兼職人員不僅要負責該鄉鎮的農機化工作,還要承擔常年駐村包片、森林防火、鄉村規劃、計劃生育、社會穩定、安全生產等非農機行政事業管理的其他工作。即使是農機專職人員,也經常被鄉級政府臨時抽調承擔其他任務,難以集中精力從事農機管理業務工作,使上級業務部門安排部署的農機化工作在貫徹落實中出現“梗塞”,難以傳達落實到農村、農民和機手,給全市的農機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影響。通過調查,只設立1名兼職農機管理人員的鄉鎮,其農機化工作的各項指標都嚴重滯後。

(二)保障不能到位。全市12個鄉鎮站共12人,只有毛易農機站站長實行財政全額撥款,發全額工資,其餘11名鄉鎮農機人員,實行財政差額撥款,工資收入連續幾年為年工資總額的70%左右。又加之鄉鎮對農機工作不夠重視,工資補助不足,在養老保險等福利方面落實難以到位,特別是那些在崗不在編的農機管理員,更是難以安心工作,影響了農機工作的積極性。

(三)經費投入不足。鄉鎮農機管理機構辦公條件簡陋,因為鄉鎮農業綜合開發中心的設置,一般沒有獨立的辦公場所,都是幾個人擠在一起辦公,鄉鎮農機管理的辦公經費幾乎為零,辦公經費沒有得到有效保障。由於正常的辦分經費和必要的管理、公益性培訓,技術服務經費無法得到保障,經費嚴重不足,應用於農機管理、推廣等的設施設備基本沒有,不同程度制約了農機技術人員作用的發揮。致使農機業務工作無法開展。

(四)管理難以協調。農機站管理體制為市和鄉鎮共管,以鄉鎮政府為主,市農機局主要負責農機化工作業務指導。通過調查,鄉鎮政府只管用人,鄉鎮農機管理人員隨意更換、調動頻繁、錯崗錯編的問題比較突出,沒有充分考慮農機化的可持續性發展。農機局進行農機工作調配時,農機員每次都有新面孔,並且難以到位和適應農機業務與政策,影響了農機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主要建議

我市自從2008年進入國家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籠子後,全市農機保有量快速增長,農機化工作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而我市拖拉機掛牌率、持證率和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與省內先進地市相比差距較大。鄉鎮農機站的改革勢在必行,因此要進一步理順鄉鎮農機管理機構體制編制,充分發揮鄉鎮農機管理機構的作用,促進我市農機化的科學發展。

一、合理設置編制。根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深化鄉鎮機構改革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09]4號)和湖南省《關於改革完善鄉鎮農技推廣服務機構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結合冷水江鄉鎮農機管理機構和農機化發展實際,合理設置鄉鎮農機站編制。冷水江工業比重大,多為丘陵山崗地形,走現代農業是唯一選擇,作為現代農業支撐的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尤其重要,現在每個鄉鎮僅一名農機員,並且多是在崗不在編,嚴重影響農機員的積極性,制約農機工作的深入開展。綜合座談會各方意見,我市每個鄉鎮以設置2個編安排 2名農機員(其中含1名農機技術人員)為宜。

二、明確工作職責。在科學設置農機編制後,應賦予相應的工作職責。在立足三農的基礎上,全市鄉鎮農機職責還應結合冷水江市城鄉統籌,明確其工作職責,讓鄉鎮農機機構切實擔負起鄉鎮農機推廣、技術培訓、信息服務、協調組建農機作業服務組織、農機數據統計、農機購置補貼宣傳監管等工作,協助農機監理機構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三、理順管理體制。農機站現有管理體制為市和鄉鎮共管,以鄉鎮政府為主,市農機局主要負責農機化工作業務指導。這種管理體制經過實踐表明,便於鄉鎮管理,但卻使農機局與鄉鎮工作難以協調一致,導致鄉鎮農機工作邊緣化、無序化局面。難以進行業務指導。因此,在“市鄉共管”大原則不變的前提下,實行市農機局管理為主的管理機制,即人員的考核、調配、晉升和業務經費由市農機局管理,鄉鎮政府負責綜合協調、監督等行政管理,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生活保障。

四、落實經費保障。一是將鄉鎮農機員工資納入市財政統發中心,使鄉鎮農機人員基本生活有保障。二是落實鄉鎮農機工作經費,經費來源由市和鄉鎮兩級按一定比例撥付,並列入財政年度預算,確保鄉鎮農機工作的開展。

五、加強自身建設。鄉鎮農機員在機構改革後加強農機工作責任感和積極性,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促進法》為準,按照以農業機械化為技術支撐的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強化工作職責,結合本地實際,以辦點示範和組建專業合作社等服務方式,促進全市農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第5篇】鄉鎮殯葬工作改革調研報告

加強殯葬管理,推行殯葬改革,抓好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該鎮在枝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今年以來,該鎮認真貫徹《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和《湖北省殯葬管理辦法》,按照《枝江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殯葬管理工作的通告》精神,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克難攻堅,殯葬管理和殯葬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有力地促進了我鎮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一、該鎮殯葬改革工作情況

(一)健全組織,強化措施,配備精幹的殯改隊伍。該鎮鎮委、政府高度重視殯改工作,把殯改工作列入鎮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殯葬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負責人具體抓、專班負責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鎮委、政府還把殯葬改革工作納入綜合目標管理,明確村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做到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我鎮的殯改工作在上級政府的安排部署下順利開展工作。

(二)廣泛宣傳,更新觀念,營造濃厚的殯改氛圍。由於幾千年傳統土葬已深入人心,該鎮認識到要做好殯改工作首先要轉變羣眾的思想觀念。為此,他們從全方位的宣傳入手,一是會議宣傳。認真開好“三會”,首先是開好鎮級領導班子成員會議,使領導班子成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其次開好駐村幹部和村幹部工作會議,傳達上級殯葬改革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全鎮殯改工作;最後是村開好黨員、村民代表會議,學習宣傳殯葬改革政策法規。二是利用宣傳車進行宣傳,先後出動宣傳車10餘次深入到村、組進行巡迴宣傳。三是通過辦專欄、張貼標語、拉過街橫幅和分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宣傳殯改政策,先後在七星台集鎮、大埠街、石套子等村懸掛橫幅6條,張貼標語160餘份,張貼殯改通告56張,發放宣傳單3300餘份。遇到羣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他們力爭通過耐心仔細地做思想工作來解決問題。通過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使羣眾明白殯葬改革的目的意義,使得殯改觀念開始逐步深入人心,殯改氛圍逐步形成。

(三)樹立樣板,創造環境,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農民羣眾的思想通了,但在“怎樣做”的問題上,其態度往往還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為了讓羣眾有一個看得見、摸得着、照着做的榜樣,該鎮在大埠街村、沈家店村啟動了公墓建設。修建公墓,既改變了過去以往土葬佔用大量土地的問題,又節省了一大筆開支,使廣大農民看到了好處,嚐到了甜頭,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殯改行列中來。

(四)嚴格管理,文明執法,建立健全各項殯改制度。針對七星台集鎮、張家場村、石套子村、鴨子口村等地還存在的9個棺木生產點,為了從源頭上徹底杜絕土葬,6月 17日,由鎮領導帶隊,相關村“兩委”班子成員參與,對現存的24口棺木作了限令處理,對各棺木生產點依法進行了取締。針對各村死亡人口信息難掌握,殯葬政策難落實的情況,該鎮建立了以村書記為本村的殯管員,負責上報本村的死亡人口信息到鎮殯改辦,鎮殯改辦綜合情況後向市殯改辦報告的制度。另外還建立了舉報制度、獎懲制度、督查制度等,確保轄區死亡人口信息準確,為搞好火葬奠定良好基礎。截止今年7月底該鎮無土葬行為,死亡的197人全部火化,火化率達100%。

(五)加強教育,改革陋俗,倡導文明治喪新風尚。把文明節儉辦喪事列入精神文明建設內容,與“八榮八恥”教育、社會主義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文明單位創建結合起來,搞好教育引導。對殯葬改革工作中黨員、幹部違紀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查處,決不手軟;對喪葬中出現的封建迷信活動,堅決制止;對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亂設靈堂等擾民行為嚴肅處理;在葬區公墓倡導不留墳頭、植樹植草、綠化生態墓葬為主要安葬形式。通過正面引導,使廣大羣眾自覺樹立移風易俗、文明治喪的新風尚。

二、該鎮殯葬改革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該鎮的殯葬改革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社會文明進步的發展速度和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要求相比還不適應,與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一)鎮村公墓規範化建設還相當滯後。由於該鎮到目前為止公墓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死者火化後仍按原有傳統方式進行入葬,所以殯改的優越性不能得以充分展現,也導致部分羣眾對殯葬改革的目的產生質疑。為了深入開展殯葬改革工作,保護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使該鎮的精神文明建設再上一個新水平,公墓規範化建設迫在眉睫。公墓規範化建設將使殯改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也能讓羣眾從中得到實惠。

(二)羣眾的傳統思想觀念仍在較長時間內存在。幾千年來傳統土葬方式已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老百姓的這種觀念得不到轉變,該鎮的殯改工作就會面臨許多問題和困難。雖然現在我們的殯改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效,但這是因為上有政策的壓力,下有他們高壓態勢的管理,如若工作鬆懈,殯改工作就會受到挑戰。想要徹底改變這種觀念,使羣眾自覺接受殯葬改革,維護改革成果,依然任重道遠。

(三)其它硬件配套建設相當薄弱,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目前,該鎮的火化用車管理不夠規範(靈車由枝江市審批),羣眾反映有無證經營、有收費過高的現象,去火葬場要排隊、耗時長,返回後不得不在當天傍晚進行安葬。此外,亂埋現象、套棺重葬現象日趨嚴重,房前房後、田間地頭等亂建墳墓的現象沒有杜絕。

出現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也是歷史積累下來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抓殯葬改革的本土意識不強。少數村幹部對殯葬改革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只是土葬改火化的認識層面上,沒有把殯葬管理作為本村的社會進步、村風文明建設和構建和諧新農村的範疇來統籌兼顧、協調整體推進。有的基層幹部不重視,對殯葬工作認識模糊,致使基層宣傳殯葬法規缺乏力度和深度,落下實來殯葬改革推行起來困難多,難度大。

(二)傳統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由於受上千年來長期實行的傳統土葬的影響,現在儘管經過二十多年的宣傳教育,推行殯葬改革實行火葬,但在農村特別是農村老人中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有相當一部分老人原來在自己身體好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壽木準備好了,不願意接受火葬。

(三)抓殯葬改革的措施不力。一是市、鎮兩級人員少,日常工作繁雜,對工作也是疲於應付,抓殯葬管理只注重了宣傳教育和工作安排,對落實情況缺乏監督檢查,管理不到位。二是鄉鎮一級民政部門無專職的執法隊伍和人員,執法力量和剛性措施與實際工作需要不相適應,加之殯葬執法環境比較特殊,遇到具體情況沒人敢碰硬,執法難度大,執法難到位。三是市級各部門的資源整合不夠,爭取公安、工商、林業、國土、衞生、城市規劃及環境保護等行政管理部門參與執法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民政部門殯葬執法單打一顯得力不從心,效果欠佳。

(四)殯葬管理投入不足,設施不健全。一是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滯後。現有些村無村級集體土地,建公墓的徵地和各項設施的投資大,村級無力籌建,近兩年才新建成的2個村公益性公墓也都是民政局扶持興建的。村原預留的集體土地幾乎都處於絕跡邊緣,所以亂埋亂葬的現象無法從源頭上進行治理。二是在農村辦喪事用來停放遺體的設施缺乏,村民自制或購買棺木的現象嚴重,套棺重葬很難杜絕。三是在基層的殯儀服務組織缺乏,沒有正規的殯儀服務機構為村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提供相關服務。

(五)公墓作用發揮的不充分。在已經建有公益性公墓的村中,村民感覺進公墓安葬不方便,有相當一部分村民將故者安葬在自己家的自留地上,致使公墓的作用沒有很好的顯現出來。有的公墓沒有人員管理,宣傳和服務工作跟不上,公墓的作用沒發揮出來。

三、對殯葬改革工作的想法

隨着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殯葬改革也勢在必行,必須用科學發展、服務大局、惠及羣眾的理念,採取得力措施推進殯葬改革。

(一)加大殯葬法規的宣傳力度。要利用各種宣傳工具,採取多種形式,長期堅持不懈地宣傳殯葬改革的重要意義和殯葬法規知識,在廣大人民羣眾中形成一種強大的輿論氛圍,引導羣眾自覺遵守殯葬法規、自覺實行殯葬改革、樹立厚養薄葬的良好社會風氣。

(二)加大對殯葬工作的領導力度。根據國家《殯葬管理條例》要求,各級領導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大領導力度,切實加強對殯葬工作的管理,以適應推進殯葬改革、規範殯葬行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推動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在具體工作中,市、鎮、村三級要把殯葬管理事業的發展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去,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範疇統一規劃、統一推進,納入年度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工作責任制統一考核、統一檢查落實。

(三)加大對殯葬改革的投入力度。各級領導要站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高度,把殯葬改革作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來高度重視,增加與社會相適應的相關投入,否則這項事業將發展無力,後勁不足。一是建議市政府對必要的殯儀服務設施進行投入,增強殯儀服務機構的造血功能和服務功能。二是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適當安排資金,對重點區域或者成效明顯的地方採取以獎代補或以獎代扶的形式解決農村興建和維護公益性墓地,解決和治理亂埋亂葬的問題。

(四)加大對殯葬管理的執法力度。殯葬改革是一場移風易俗的深刻變革,是對千年世俗的直接挑戰,面對的困難和問題可想而知,單靠殯葬事務主管部門一家孤軍奮戰,力量明顯不足。一是執法力量亟待加強。殯葬改革工作本來就難,必須充實執法人員,解決無人、無力管的問題。二是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由政府牽頭協調,建立一支由民政、公安、工商、林業、城建、國土、環保等各有關部門協同參與的專門的殯葬執法隊伍,並建立相應的聯動機制,改變民政部們目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角色的狀況。必要時應採取一些硬性措施,加強殯葬管理,理順殯葬秩序。三是市政府要進一步強化鎮政府在殯葬改革中作為一級政府應承擔的職責任務,加大對鄉鎮殯葬管理工作的目標監控和考評力度,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共同抓好殯葬改革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