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鎮機構改革自查報告多篇

欄目: 自查自糾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4.13K

鄉鎮機構改革自查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我市鄉鎮機構改革調查報告

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建立和完善服務型政府體制和機制:

一、鄉鎮機構改革的實踐探索

近幾年來,我市各縣(市、區)對鄉鎮機構改革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並取得了進展和突破。目前,全市有46%的鄉鎮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建立健全了新的工作運行機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一些改革推進快、效果比較好的鄉鎮,問卷對象農民對鄉鎮政府工作有44.4%認為很滿意,53.7%認為比較滿意。現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鄉鎮機構改革的主要做法綜述如下:

(一)××縣××鄉

1、合理設置機構,優化人員組合。一是以突出服務職能為重點,合理設置機構。將原行政機構5個綜合辦公室整合為“一辦、三中心”;將原7個事業站所整合為“七個服務隊”;將審批和服務職能集中,設立“便民服務大廳”。二是以提高服務效能為目標,優化人員組合。根據機關幹部的表現和特長,對人員上崗採取雙向選擇、公平競爭的辦法,做到人盡其才。

2、圍繞羣眾點題,提高服務水平。一是廣泛瞭解羣眾需求。充分利用鄉村親民接待室瞭解民意,並要求下村幹部攜帶《民情日記》,深入瞭解羣眾的實際困難。二是積極辦理羣眾需求。做到辦理內容羣眾確認,落實過程羣眾監督,服務成效羣眾評判。三是開展重點聯繫服務。通過各中心或服務隊包項目、幹部包企業或農户等形式,開展重點聯繫服務。四是實行定期回訪服務。堅持定期對羣眾和服務對象進行回訪,查找不足,限期改進。

3、強化管理措施,健全考評機制。一是建立台帳。各個中心和服務隊都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工作職責和考核辦法,並分別建立了日常工作台帳、實績考核台帳和責任追究台帳。二是注重評議。成立由鄉村黨員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羣眾、企業主和知名人士等組成的“羣眾監評會”,監評會對鄉鎮幹部工作每半年評議一次,年終進行總評。三是嚴格獎懲。鄉黨委把考評結果作為獎懲的重要依據,與幹部評先評優和提拔使用直接掛鈎。

(二)××縣××鎮

1、轉變職能,重設機構。適應農村新形勢發展需要,強化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職能,重新設立了“一辦四中心一服務隊”,即黨政辦公室、行政服務中心、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經濟和城鎮發展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包村工作服務隊,其中,“行政服務中心”設立民政、計生、新農合、國土、勞動保障、信訪、調解等7個崗位,實行“一站式”服務。

2、設崗定責,服務到位。按照“因事設崗、因崗定人、競爭上崗”的人員配置原則,全面實行中層幹部競爭上崗、一般幹部雙向選擇,中層幹部競崗後,再由其按照崗位定編和業務特點選聘工作人員。根據編制和實際工作需要,共設立農業服務科員、計生科員、民政科員、經濟發展服務科員等九大類56個服務崗位,為每名幹部制訂了詳細的《職位説明書》,幹部與鎮政府簽定了《服務承諾書》。

3、健全機制,科學管理。一是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將全鎮幹部基本情況進行公示,方便羣眾辦事,並設立《幹部流向公示欄》,每天對幹部在崗情況予以公示。二是設立“鄉村講壇”,組織鎮村幹部講課或聽課,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三是全面建立幹部績效考核機制,制定“幹部績效管理”實施辦法,堅持“憑實績用幹部,用機制管幹部”,量化考核。四是推行不作為幹部問責制,對工作拖沓、玩忽職守等10種情形的幹部嚴格問責,限期整改。

(三)靖安縣香田鄉

1、鄉村聯動,搭起便民服務平台。一是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將原來分散的14個涉農單位集中到服務大廳,實行一條龍服務。二是成立親商安商、維權維穩、計生服務、愛心幫扶、科技興農、文明新風服務等6支隊伍,配置便民服務車。三是在行政村設立幫辦點,由村幹部和鄉掛點幹部擔任服務人員,將服務觸角延伸到農户。

2、管理規範,創新高效工作方式。一是設置規範的工作流程。凡羣眾來電、來訪,由接待窗口統一受理、分類、分發,相應部門或服務隊承辦,實行首問負責和限時辦結。二是分類辦件。將羣眾訴求事項分為即辦件、承辦件、聯辦件、上報件,分別實行直接辦理制、承諾辦理制、聯合辦理制、跟蹤辦理制。

3、辦事透明,構建開放監督體系。一是發放“三卡”聯繫羣眾。即印有鄉鎮領導和工作人員姓名、分管事務、聯繫電話的“連心卡”,註明各部門具體管理事務、辦理程序、辦事要求的“明白卡”,請服務對象填寫鄉政府為民辦事是否滿意的“測評卡”。二是健全“四制”規範操作。即受理登記制、服務投訴制、代理訴求制、公開評議制。三是聘請“五老”監督員。即“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模範、老代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在一些改革進展較慢的鄉鎮,70.6%的問卷對象認為鄉鎮政府職能沒有轉變,51.6%認為鄉鎮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差。在轉變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改革中 ,鄉鎮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我市鄉鎮政府沒有轉變職能、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的佔54%,在對這類鄉鎮的調查中,鄉鎮幹部認為目前鄉鎮政府主要職能是抓經濟、促發展的佔50%,執行上級政策的佔45%,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佔8.8%,農村社會管理的佔6.3%,為農民提供社會服務的只佔2.5%。可見,不少鄉鎮政府把發展經濟和執行上級政策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責,對農村社會事務的日常管理和服務羣眾的工作重視不夠。鄉鎮政府忽視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思想往往表現在:直接干預經濟多、抓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少;抓完成上級下達任務多、抓滿足羣眾需求工作少;抓管理多、抓服務少;抓創收多、講奉獻少。調查顯示,對轉變鄉鎮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農民認為有必要的佔96.9%,沒有必要的只佔3.1%。

2、政府公共服務能力不強。在對尚未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的鄉鎮調查中,鄉鎮辦事方便、鄉鎮幹部服務態度好、鄉鎮幹部辦事效率高的分別只佔23.8%、21.3%、15.6%,相對應的不方便、差、低卻分別佔31.6%、35.6%、38.2%。由此可見,此類鄉鎮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還亟待加強。究其原因,一是還沒有圍繞建立服務型政府轉換工作體制,如沒有設立便民服務中心;二是還沒有建立有效的便民服務機制,服務制度不配套;三是還沒有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

3、鄉鎮幹部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在對改革不深入的鄉鎮調查中,12.5%的鄉鎮幹部認為當前的考核機制科學有效,31.3%認為缺乏科學有效性;有17.5%認為當前的考核機制能使他們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32.5%認為不能得到發揮。這些鄉鎮的績效考評機制的不完善,主要是體現在:一是崗位職責模糊,職責任務與崗位脱節,權利與責任脱節,工作與考核脱節,“大鍋飯”現象嚴重;二是考核方式模糊,對不同崗位的考核無區別,難以分辨工作優劣;三是考核方式簡單,對工作完成情況沒有定性定量的分析測評,僅憑印象打分;四是民主測評走過場,無評議標準;五是考核結果與幹部獎懲、任用聯繫不緊密,對幹部的激勵作用不強。

三、對策與建議

(一)轉變政府職能,突出服務功能。要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首先要從轉變職能,創新體制入手。調查數據顯示,在鄉鎮幹部和農民當中,認為鄉鎮機構改革的關鍵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分別佔91.3%、88.1%,要創新服務型體制的分別佔92.5%、91.2%。

1、解放思想,找準職能定位。鄉鎮政府職能定位逐步明確為:“執行政策、推動發展、服務羣眾、促進和諧”。“執行政策”,就是結合本地實際,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羣眾中用管理和服務的方式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推動發展”,就是要圍繞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為鄉鎮經濟組織、農業生產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而不是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服務羣眾”,就是在瞭解羣眾需求的基礎上,在新農村建設、農技、民政、社保、就業、文教、衞生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務,為羣眾多辦實事、好事;“促進和諧”,就是要加強社會管理和服務,維護公平、正義,維護鄉村政權穩定,促進農村社會和諧。

2、更新觀念,加快職能轉變。思想觀念的轉變是加快職能轉變的前提條件。要在更新鄉鎮幹部觀念上下功夫,切實做到“五強化五摒棄”:一要強化“服從大局”觀念,摒棄“本位主義”意識,積極支持改革,跟上全國大力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的步伐;二要強化“不進則退”觀念,摒棄“安於現狀”意識,增強不改革就落後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三要強化“服務為主”觀念,摒棄“管理為主”意識,儘快在思想上適應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四要強化“方便羣眾”觀念,摒棄“自我中心”意識,把思想轉變到想羣眾所想、急羣眾所急、幫羣眾所需上來;五要強化“爭先創優”的觀念,摒棄“得過且過”意識,積極建立一整套對幹部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

3、樹立形象,強化服務功能。在鄉鎮機構改革中,要緊密結合“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學發展促趕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深入學習、查找問題、整改提高的過程中着力轉變幹部作風,塑造“五型”幹部,樹立新形象。一是塑造“學習型”幹部,形成勤於學習、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二是塑造“創新型”幹部,形成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的良好習慣;三是塑造“服務型”幹部,形成掛牌上崗、熱情服務的良好習慣;四是塑造“責任型”幹部,形成敢於承諾、勇於負責的良好習慣;五是塑造“廉潔型”幹部,形成無私奉獻、清正廉潔的良好習慣。

(二)搭建服務平台,改進服務方式。規範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已被許多地方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調查中,鄉鎮幹部和羣眾普遍認為在鄉鎮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很有必要的分別佔93.8%和95.2%;在已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的鄉鎮,羣眾表示滿意的佔97.5%。可見,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是當前轉變鄉鎮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的一條重要而可行的途徑。

1、以便民服務中心為着力點,搭建服務平台。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歸併和集中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將與羣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政、土管、林業、醫保、計生、就業、農技、信訪等行政審批和服務職能歸併集中到便民服務中心。二是選好並完善便民服務中心辦公場所。地點選擇要方便羣眾辦事,場所設施既要有一定標準,又要量力而行。三是選派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從機關和站所挑選業務素質高、服務意識強的工作人員,到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公,並持證上崗。四是建立鄉、村、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採取在各行政村設立幫辦點、在村小組設立信息員的方式,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2、以滿足羣眾需求為切入點,轉變服務方法。把圍繞羣眾需求、轉變服務方法作為轉變鄉鎮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環節。首先,做到“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一時間瞭解羣眾需求。一是利用“便民卡”疏通羣眾需求渠道。將“便民卡”印上鄉鎮領導和工作人員姓名、分管事務、聯繫電話,並分發到每家每户,讓羣眾清楚什麼事情找誰辦理。二是藉助便民服務大廳收集羣眾需求。大廳工作人員在辦理審批事項的同時,要肩負收集羣眾需求信息的任務,並做好記錄,按職能分工轉遞給承辦人辦理。三是依靠村組“信息員”收集羣眾需求。建立村組“信息員”及時收集信息和報送羣眾需求制度,對他們給予適當的補貼,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四是利用幹部下鄉收集羣眾需求。幹部下鄉攜帶《民情日記本》,及時記錄羣眾需求,帶回後按職能分工轉遞辦理。五是通過民情熱線收集羣眾需求。設立民情熱線電話,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對羣眾的諮詢及時答覆,對羣眾的需求及時轉交辦理。其次,做到公開辦事、科學安排、積極主動地為羣眾解決實際問題,最大限度滿足羣眾需求。要在便民服務中心建立以下制度:一是 “五公開”制度。向羣眾公開服務項目、辦事條件、辦事程序、承諾時限、收費依據和標準,並接受羣眾監督。二是值班長制度。在服務中心設值班長崗位,由機關、事業單位負責人輪流擔任值班長,負責協調有關事務、監管工作作風。三是 “集中辦理日”制度。每個星期固定一天為集中辦理日,實行集中辦公,其他時間則根據需要安排2—3人值班。四是幹部上門服務制度。在生產特別繁忙季節或對因身體原因辦事不方便的羣眾,免費提供上門服務。

3、以優質高效服務為出發點,建立健全機制。運行機制的建立健全要緊緊圍繞責任的落實來進行。一是實行首問責任制,強化“第一接收羣眾需求信息人”的責任,促其過問到底;二是實行分工負責制,強化職能單位的責任,促其負責到底;三是實行限時辦結制,強化承辦人的時間觀念,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實行跟蹤問效制,強化責任人的落實意識。

(三)完善績效考評,形成有效激勵。調查結果顯示,在佔全市鄉鎮總數54%的改革不深入的鄉鎮中,普遍沒有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績效考評機制,影響了幹部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客觀、公正地評價幹部的工作實績,對於構建服務型政府勢在必行。

1、按照“權責統一、分類考評”的原則,科學地制定績效考評方案。首先是遵循“權責統一”的原則,把幹部的工作任務(權)與工作目標(責)緊密聯繫在一起進行考評。一是目標責任書的制定,不僅要明確工作任務,而且要明確工作目標的完成質量和時限要求,為年度考評打好基礎。二是年度考評方案的考評標準要與目標責任書完全一致,不能搞成“兩張皮”。其次是遵循“分類考評”的原則,按照幹部工作的不同崗位區別對待、分類考評。對包村駐點幹部,其工作實績的考評要重在圍繞羣眾需求辦實事,且獲得服務對象的滿意、認可上;對在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的幹部,其工作實績的考評要重在圍繞羣眾需求,做好接待、辦證、諮詢和其他服務工作上。

2、按照“羣眾監督、公開透明”的原則,公正公平地實施績效考評。首先是遵循“羣眾監督”的原則,要在績效考評中,給羣眾充分的知情權、評價權。一是對包村駐點幹部為羣眾需求所辦的實事,應由羣眾在幹部《辦事登記本》上簽字認可,並及時在鄉鎮《羣眾需求辦理台帳》上備案登記,以備考評。二是對在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的幹部為羣眾需求所提供的服務,應以《羣眾意見簿》和羣眾代表民主測評結果為重要依據,進行績效考評。其次是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要將績效考評辦法、考評程序、考評參與人、考評時間、考評結果及時公開,接受羣眾監督,得到羣眾認可。

3、按照“獎罰分明、任用有別”的原則,實事求是地兑現績效獎懲。正確運用績效考評結果,做到獎懲兑現。一要獎罰分明。對實績突出的優秀幹部給予應得的獎勵,對工作任務未達標的幹部評為“基本稱職”或“不稱職”,並扣除年終考評獎。二要任用有別。對幹部的使用要與績效考評結果嚴格掛鈎,讓能幹事、幹成事的有舞台、有榮譽;讓不幹事、幹不成事的挪位子、無市場。

【第2篇】鄉鎮機構改革競聘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

首先感謝組織和領導為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鍛鍊和提高的機會,也感謝同志們對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今天,我站在演講台上作競職演講,心情很激動,這次十分難得的鍛鍊和提高自己的機會,我將倍加珍惜,下面將我的基本情況、工作表現和體會、以及今後的工作思路向各位作一彙報,希望得到指教。

我參加競聘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政治上積極上進。本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能夠不斷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了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積極進取、對工作始終保持着滿腔熱情。二是經過多年的實踐鍛鍊,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培養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能説,能幹,能協調,能幹成事,參加工作年來,多項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認可。三是有一定的創新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愛學習、愛思考,工作中注重發揮主觀能動性,超前意識強,有利於開拓工作新局面,認真負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四是經歷過農村艱苦生活的磨鍊,培養了自己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性格;深感人生不易,富有人情味,頗具同情心,樂於助人。這些正是團結同志、做好工作的基礎。如果這次競聘成功,我將和其他同志一道,發揚愛崗敬業、勤奮好學、吃苦奉獻、團結協作的精神,撲下身子、默默無聞,紮紮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園滿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在今後的工作,我將努力做到:

首先,進一步加強個人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思想修養和業務本領。繼續發揚愛崗敬業、勤勉好學的精神,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努力把自己鍛鍊成一名政治合格、業務過硬、作風優良的幹部職工。

其次,準確定位,發揮自己的優勢,搞好服務,與其它同志一道,齊心合力搞好工作。工作中,敢於吃苦,勇於奉獻,堅持務實,不斷創新,既講團結,又求協作,撲下身子、默默無聞,圓滿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

再次,遵紀守法,嚴於律已,在幹部羣眾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努力做到嚴格要求,嚴格制度,嚴守祕密,嚴守紀律,在工作和生活中處處發揮帶頭作用。

如果我沒有競聘上,我也決不灰心喪氣,這説明我在某些方面的條件還不夠成熟,我一定勤奮努力,一如既往的幹好本職工作。

謝謝大家。

【第3篇】鄉鎮機構改革與管理工作報告

精簡政府機構是我們國家一直在大力改革的項目之一,特別是在基層,存在很多的宂員機構,工作沒有積極性,政績也不好,官員之間對工作互相推脱,這就是宂員的弊端;而且宂員導致國家的財政較為吃緊,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痛陳的問題,所以精簡基層機構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改革措施了。

我縣在2022年的鄉鎮機構改革中,統一對鄉鎮原來的“七所八站”進行了撤併和精簡。改革後,部分鄉鎮站所等靠要思想嚴重,習慣於吃旱澇保收的“皇糧”,對改革不滿,怨天尤人,有的甚至頻頻上訪,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響。大部分站所在各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縣直有關單位的支持配合方1案8範.文庫4歡迎您採,集下,不等不靠,依託自身優勢自謀發展,既為“三農”服好務,又促進自身的發展。坪村鎮就是充分發揮站所服務功能,以服務促發展,以發展促服務成功典範,為我們加強鄉鎮站所的管理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

一、基本做法

1、加強領導,為站所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是在政策上優惠。鼓勵科技人員和分流人員領辦、創辦科技服務示範基地。農業服務站農技員龍先明率先創辦20畝甘蔗示範基地,吸引農民到基地學技術、學管理,從而帶動該鎮的基地種植業的發展,今年坪村鎮甘蔗種植面積鋭增至xxx畝,明年還有不斷擴大的勢頭。劉安洲同志在馬鞍鎮種植大棚蔬菜,無籽西瓜,甘蔗等高效經濟作物,每年收入可達x萬元,在馬鞍鎮起到了很好的以點帶面的示範作用。二是在生活~本文由.方案範-文庫'為您;搜}集整-理#上關照。縣財政下拔差額補助包乾經費按時定員發放到位,從不克扣拖欠,並由原來的每年xxx萬元增至xxx萬元。三是在政治上關心。進一步完善選人制度,各站所的負責人全部由學員或技術培訓骨幹擔任,平時開會、學習與行編人員一視同仁。四是在管理上從嚴要求。鎮政府制訂幹部管理兩個規定一個目標}方案範文.庫.整.理^,一個考核,堅持用實績來衡量幹部,對工作出色的鎮裏給予表彰、評優,並積極推介典型,農技站長龍先明“三農”服務工作成績突出,在懷化市受到表彰。

2、精減機構和人員,促進站所輕裝上陣求發展。根據鄉鎮站所的職能,對站所進行了撤併精簡,將原來的15個站所精簡為x個,編制由x人減至x人,精減xx%,同時積極鼓勵在職人員離崗創辦經濟實體,帶職分流xx人,解決了因人設崗、人浮於事的局面。

3、積極發揮技術優勢,依靠優質服務求發展。一是集中技術力量,服務農業結構調整。通過改革後的農業綜合服務站,切實轉變職能,以農資經營為載體,在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為農户提供優質服務,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209國道為重點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先後引領農民創建了一百畝金藤無核葡萄基地,xxx畝東魁楊梅基地,xxx畝名優特水果基地,xxx畝甘蔗基地,xxx畝黑美人西瓜基地等共創辦了15個基地和示範園區,積極引導農民開展產業結構調整。二是採取科技力量,加快農業科技推廣。以科技服務為主旨,舉辦各種類型科技培訓班、科技電視講座、印發科教資料等。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使科技種植家喻户曉,不斷提高農户的科技水平。同時為農户提供大量質優價廉的農藥、化肥、種草等農資產品,以優質服務來促進站所的發展。該鎮現已擁有四個大型農資綜合服務部,總資產已達xxx萬元。

4、明晰產權,盤活閒置資產,通過興辦實體求發展。水利管理站成立之後,鎮政府利用閒置資源,對全鎮九座水庫和渠道進行維護和加固。實行財產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制度,讓水利管理站進行承包經營管理,同時創辦名優魚養殖基地、釣魚基地,以提高站所的經濟效率。鎮政府將閒置的x畝土地無償提供給畜牧水產站,幫助他們完成烏雞養殖合同,現已存欄烏雞xxxx—xxx羽,每年純收入可達x萬餘元。鎮政府將這些資產的使用權提供給站所人員進行開發,讓其自謀發展之路,既盤活了閒置資產。解決了分流人員的就業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二、坪村鎮事業站所與管理的主要成效

1、促進了站所的發展,搞活、搞好了站所的自身建設。現每個站所都創辦了經濟實體或示範基地,增強了造血功能,使各個站所正常有序健康運轉。同時對事業站所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使鎮事業單位真正成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擴大事業站所自主權、經營權,大大增強了站所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2、理順了管理體制,明確了事業站所的定位。坪村鎮在此次機構改革中,堅持政事分開的原則,明確了鄉鎮長事業單位的職責範圍和管理方式,將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交還給政府,將鎮政府承擔服務職能歸位於事業單位,真正做到行政機關抓管理、事業單位搞服務,努力將事業單位的技術、人才、信息等優質轉化為“三農”服務的現實生產力。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引導他們走企業化、社會化路子。

3、轉變了幹部的作風。通過開展全員競聘上崗、優化組合、工資與成績直接掛鈎等一系列改革,同時加強對站所的規範管理,加強制度建設,以制度激勵和約束站所幹部職工。從而使各站所職工工作面貌變了,辦事的效率高了,為農服務的意識強了,積極主動深入田間地頭搞示範、抓項目、跑市場、找信息,極大地帶動了我縣農一產業結構調整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的進程。

三、坪村鎮站所改革與管理的啟示

1、推進事業站所的改革,必須真正關心愛惜人才。一是要激活用人機制,激發人才的活力,營造優秀人才脱穎而出的良好環境。二是要人盡其才,選擇那些懂業務、專業對口、素質高、綜合能力強的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基層站所,讓他們學有所用,人盡其才,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投身到經濟建設的大潮中去。三是要建立機制。機構改革以後,站所凡沒有受理過正規專業技術培訓的人員要逐步提高他們的素質,分期分批有選擇地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使每人掌握一至幾門為農服務的實用技術,為我縣農村經濟的發展貢獻他們的才智。

2、推進站所改革,必須想方設法解決幹部的出路問題。推進站所的改革,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精簡分流乾部的去向問題。如果只精簡分流不管完善安置,改革不能算成功,也不知徹底,坪村鎮站所改革就突出抓了人員的去向問題,使大部分的分流乾部有事可幹,有路可走。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妥善安排下崗分流人員,鼓勵和扶持下崗人員開展產業結構調整,盡力為他們創造條件興辦實體,以鞏固改革的成果,促進社會的穩步和發展。

3、推進事業站所的改革,必須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坪村鎮在推進站所改革中,突破了以往那種改革中過分依靠政府,被動改革的觀念,在改革中充分發揮了站所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引導事業站所利用自身優勢,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積極創辦開發性、服務性的經濟實體,使站所不再依靠政府,幹部職工不再等、靠、要,而是依靠自身實力,自找門路,自求發展。同時對站所人員創辦、領辦的企業或經濟實體,有關部門要給予政策上的優惠和扶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改革成功、社會穩定、站所搞活。

4、推進事業站所的改革,必須充分發揮站所的優勢。推進改革的目的,就是使站所能更加高效地動作,更好地為農村的發展服好務。基層站所是農民走向致富的橋樑,擁有其它部門沒有的科技、信息、人才等優勢。鄭重在發揮部門優勢上做文章,才能使改革更順利。鄉鎮事業站所要緊緊圍繞為“三農”服務這個中心,切實搞好服務務,充分地發揮部門優勢,搞活內部的運行機制,發展多種經營,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山區工業化的進程。

一年來通過精簡機構,宂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政府工作業績也開始提上去了,使人人都有一種工作的危機感,這才是最重要的,相信隨着宂員的降低,地方經濟一定會得到更大的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更加容易的實現,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的繁榮昌盛下去!

【第4篇】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

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

隨着農村税費改革逐步完成和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鄉鎮的職能應由行政命令型,向經濟服務型轉變,實現小政府、大服務的格局。鄉鎮是最基層的一級政府,主要面對着廣大農村,直接服務於農民,隨着農村税費改革的完成,鄉鎮的主要工作應放在搞好農村經濟、文明建設,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上來。

一是要圍繞農民增收,搞好服務。幫助農民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向農民推廣農技、農機等技術服務,傳授科學的田間管理知識。

二是要加強農村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農村要發展離不開教育,只有教育發展了,農民的素質就會逐步提高,才能很好地掌握市場信息,科學種田,農業就會增產,農民就能增收,這樣才能使農民真正脱貧致富奔小康。

三是要加強社會治安管理。每個鄉鎮地域都比較廣闊,人員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為了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必須加強社會治安管理。要經常深入到鄉鎮進行普法宣傳,提高農民的法制觀念。

四是要加強計劃生育管理。提高人口素質,少生優生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因而計劃生育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來隨着農民外出工的增多給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再上傳統的人口觀念“兒孫滿堂”、“養兒留根”的落後思想,扭轉這一傳統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加大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力度。

五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做到家喻户曉,婦孺皆知,保護好農村這塊政治陣地和文化陣地,提升百姓的政治文化素養,杜絕邪惡,自覺去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促使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鄉鎮要經常深入基層發展黨員,增強黨組織在羣眾中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六是加強防災救災體系建設。由於多方面的因素,農民還不能完全擺脱“靠天吃飯”的制約,遇到天災人禍,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防災救災應急體系。如我縣的“110”地震。六是加強衞生防預體系建設。全縣85%的人口分佈在鄉鎮,居住分散,醫療基礎設施差,專業技術人員缺,遇到大的疫情就很難應服。如“非典”、“禽流感”等疾病就是一個例子。因此加強農村衞生防預體建設就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政府的職能主要體現在上述六個方面,工作方式以主動為農民服務為主,減少了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預。農業税取消後,鄉鎮幹部從催糧要款等與農民有直接衝突的關係中擺脱出來,變為積極為農民提供各項服務,逐漸改善鄉鎮與農民的關係。農民對鄉鎮所做的工作會認可的滿意的。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的工作是減少了,但收取農業税只是階段性工作,其它工作需常抓不懈。而且鄉鎮還承擔這年度性或階段性工作如禁牧、鄉鄉通油路工程、農田建設等工作需要鄉鎮抽調大量人員來完成。根據鄉鎮的主要職能和實際工作量,現有行政、事業機構設置和上次市縣級機構改革的要求基本一致,而且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應保留農業技術、計劃生育、文化廣播、衞生等公益性事業單位。

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5篇】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範文

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1

隨着農村税費改革逐步完成和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鄉鎮的職能應由行政命令型,向經濟服務型轉變,實現小政府、大服務的格局。鄉鎮是最基層的一級政府,主要面對着廣大農村,直接服務於農民,隨着農村税費改革的完成,鄉鎮的主要工作應放在搞好農村經濟、文明建設,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上來。

一是要圍繞農民增收,搞好服務。幫助農民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向農民推廣農技、農機等技術服務,傳授科學的田間管理知識。

二是要加強農村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農村要發展離不開教育,只有教育發展了,農民的素質就會逐步提高,才能很好地掌握市場信息,科學種田,農業就會增產,農民就能增收,這樣才能使農民真正脱貧致富奔小康。

三是要加強社會治安管理。每個鄉鎮地域都比較廣闊,人員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為了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必須加強社會治安管理。要經常深入到鄉鎮進行普法宣傳,提高農民的法制觀念。

四是要加強計劃生育管理。提高人口素質,少生優生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因而計劃生育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來隨着農民外出工的增多給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再上傳統的人口觀念“兒孫滿堂”、“養兒留根”的落後思想,扭轉這一傳統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加大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力度。

五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做到家喻户曉,婦孺皆知,保護好農村這塊政治陣地和文化陣地,提升百姓的政治文化素養,杜絕邪惡,自覺去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促使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鄉鎮要經常深入基層發展黨員,增強黨組織在羣眾中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六是加強防災救災體系建設。由於多方面的因素,農民還不能完全擺脱“靠天吃飯”的制約,遇到天災人禍,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防災救災應急體系。如我縣的“110”地震。六是加強衞生防預體系建設。全縣85%的人口分佈在鄉鎮,居住分散,醫療基礎設施差,專業技術人員缺,遇到大的疫情就很難應服。如“非典”、“禽流感”等疾病就是一個例子。因此加強農村衞生防預體建設就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政府的職能主要體現在上述六個方面,工作方式以主動為農民服務為主,減少了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預。農業税取消後,鄉鎮幹部從催糧要款等與農民有直接衝突的關係中擺脱出來,變為積極為農民提供各項服務,逐漸改善鄉鎮與農民的關係。農民對鄉鎮所做的工作會認可的滿意的。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的工作是減少了,但收取農業税只是階段性工作,其它工作需常抓不懈。而且鄉鎮還承擔這年度性或階段性工作如禁牧、鄉鄉通油路工程、農田建設等工作需要鄉鎮抽調大量人員來完成。根據鄉鎮的主要職能和實際工作量,現有行政、事業機構設置和上次市縣級機構改革的要求基本一致,而且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應保留農業技術、計劃生育、文化廣播、衞生等公益性事業單位。

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報告2

鄉鎮農機管理機構是農機化工作的最基層單位,是聯繫廣大農機手的.橋樑和紐帶,是農機技術宣傳推廣、修配服務、安全生產管理和發展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等工作的主力軍。鄉鎮農機管理機構建設得如何,直接影響到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和新農村的建設。根據湖南省《關於改革完善鄉鎮農技推廣服務機構的實施方案》精神和婁底市農機局的要求,我局在今年4、5月份,利用一個月的時間,採取查閲檔案、實地走訪和召開座談會的形式,對我市12個鄉鎮農機管理機構進行了細緻如實調研,瞭解歷史,查明現狀,找出問題,提出建議,並在2011年5月12日召集全市的農機管理員集中座談,徵求意見,力促我市鄉鎮農機管理機構改革有序進行。

一、基本情況

(一)機構設置情況。2002年,全市鄉鎮機構改革後,鄉鎮農機站進行了調整,實行農、林、牧、漁、水、機等多站合一,全部歸入鄉鎮農業綜合開發中心。目前,全市共有12個鄉鎮,共設12位農機員。

(二)經費來源情況。全市鄉鎮農機站經費撥款形式主要是財政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兩種,除毛易鎮農機站實行全額撥款外,其餘11個鄉鎮站均實行財政差額撥款,農機管理人員的工資收入基本有保障,但養老保險等福利保障難以落實到位。

(三)管理體制情況。自2002年鄉鎮機構改革後,鄉鎮農機站合併入鄉鎮農業綜合開發中心,原農機員繼續從事農機管理工作,管理體制為市和鄉鎮共管,以鄉鎮政府為主,市農機局主要負責農機化工作業務指導

(四)人員結構情況。目前,全市鄉鎮共有農機員12人,農機員結構為:幹部1人,職工11人;大部分為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30歲以下的1人, 30-50歲10人, 50歲以上的1人。

二、存在問題

(一)編制不夠合理。目前,全市12個鄉鎮僅有12名鄉鎮農機管理人員,且兼職人員多,佔鄉鎮總數的80%,有6位農機員在崗不在編,佔鄉鎮總數的50%。兼職人員不僅要負責該鄉鎮的農機化工作,還要承擔常年駐村包片、森林防火、鄉村規劃、計劃生育、社會穩定、安全生產等非農機行政事業管理的其他工作。即使是農機專職人員,也經常被鄉級政府臨時抽調承擔其他任務,難以集中精力從事農機管理業務工作,使上級業務部門安排部署的農機化工作在貫徹落實中出現“梗塞”,難以傳達落實到農村、農民和機手,給全市的農機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影響。通過調查,只設立1名兼職農機管理人員的鄉鎮,其農機化工作的各項指標都嚴重滯後。

(二)保障不能到位。全市12個鄉鎮站共12人,只有毛易農機站站長實行財政全額撥款,發全額工資,其餘11名鄉鎮農機人員,實行財政差額撥款,工資收入連續幾年為年工資總額的70%左右。又加之鄉鎮對農機工作不夠重視,工資補助不足,在養老保險等福利方面落實難以到位,特別是那些在崗不在編的農機管理員,更是難以安心工作,影響了農機工作的積極性。

(三)經費投入不足。鄉鎮農機管理機構辦公條件簡陋,因為鄉鎮農業綜合開發中心的設置,一般沒有獨立的辦公場所,都是幾個人擠在一起辦公,鄉鎮農機管理的辦公經費幾乎為零,辦公經費沒有得到有效保障。由於正常的辦分經費和必要的管理、公益性培訓,技術服務經費無法得到保障,經費嚴重不足,應用於農機管理、推廣等的設施設備基本沒有,不同程度制約了農機技術人員作用的發揮。致使農機業務工作無法開展。

(四)管理難以協調。農機站管理體制為市和鄉鎮共管,以鄉鎮政府為主,市農機局主要負責農機化工作業務指導。通過調查,鄉鎮政府只管用人,鄉鎮農機管理人員隨意更換、調動頻繁、錯崗錯編的問題比較突出,沒有充分考慮農機化的可持續性發展。農機局進行農機工作調配時,農機員每次都有新面孔,並且難以到位和適應農機業務與政策,影響了農機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主要建議

我市自從2008年進入國家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籠子後,全市農機保有量快速增長,農機化工作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而我市拖拉機掛牌率、持證率和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與省內先進地市相比差距較大。鄉鎮農機站的改革勢在必行,因此要進一步理順鄉鎮農機管理機構體制編制,充分發揮鄉鎮農機管理機構的作用,促進我市農機化的科學發展。

一、合理設置編制。根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深化鄉鎮機構改革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09]4號)和湖南省《關於改革完善鄉鎮農技推廣服務機構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結合冷水江鄉鎮農機管理機構和農機化發展實際,合理設置鄉鎮農機站編制。冷水江工業比重大,多為丘陵山崗地形,走現代農業是唯一選擇,作為現代農業支撐的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尤其重要,現在每個鄉鎮僅一名農機員,並且多是在崗不在編,嚴重影響農機員的積極性,制約農機工作的深入開展。綜合座談會各方意見,我市每個鄉鎮以設置2個編安排 2名農機員(其中含1名農機技術人員)為宜。

二、明確工作職責。在科學設置農機編制後,應賦予相應的工作職責。在立足三農的基礎上,全市鄉鎮農機職責還應結合冷水江市城鄉統籌,明確其工作職責,讓鄉鎮農機機構切實擔負起鄉鎮農機推廣、技術培訓、信息服務、協調組建農機作業服務組織、農機數據統計、農機購置補貼宣傳監管等工作,協助農機監理機構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三、理順管理體制。農機站現有管理體制為市和鄉鎮共管,以鄉鎮政府為主,市農機局主要負責農機化工作業務指導。這種管理體制經過實踐表明,便於鄉鎮管理,但卻使農機局與鄉鎮工作難以協調一致,導致鄉鎮農機工作邊緣化、無序化局面。難以進行業務指導。因此,在“市鄉共管”大原則不變的前提下,實行市農機局管理為主的管理機制,即人員的考核、調配、晉升和業務經費由市農機局管理,鄉鎮政府負責綜合協調、監督等行政管理,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生活保障。

四、落實經費保障。一是將鄉鎮農機員工資納入市財政統發中心,使鄉鎮農機人員基本生活有保障。二是落實鄉鎮農機工作經費,經費來源由市和鄉鎮兩級按一定比例撥付,並列入財政年度預算,確保鄉鎮農機工作的開展。

五、加強自身建設。鄉鎮農機員在機構改革後加強農機工作責任感和積極性,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促進法》為準,按照以農業機械化為技術支撐的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強化工作職責,結合本地實際,以辦點示範和組建專業合作社等服務方式,促進全市農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