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59W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通用多篇)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篇一

一、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不足

從1999年到2013年,我校的畢業生以五年制初專為主,五年制初專生普通存在的問題是學習能力較弱、專業理論學習興趣不高、理論基礎薄弱、問題意識不強、不善於思考和總結,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以單一撰寫論文形式的畢業設計問題層出不窮,教師指導費時費力,不見成效。摒除學生自身的問題外,無疑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設計也存在頗多不足。

(一)形式單一,不能滿足多層次學生的需求

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設計以撰寫論文作為學生畢業設計的唯一形式。畢業論文的撰寫需要學生具備問題意識,並需要一定的專業理論積澱為支撐,才能駕馭畢業論文的撰寫。對於我校學生而言,專業理論學習的水平不一,能夠勝任畢業論文撰寫的學生畢竟不多。而問題意識不強、專業理論學習薄弱恰是我校大多數學生的命穴,以至於出現胡亂選題,東拼西湊,粘粘貼貼,拼湊畢業論文的現象。從2014年開始推行新的畢業設計改革方案以來,10級初專和12級高專的畢業設計評審中不及格的同學共有72人,其中因為論文不合格共61人,佔85%,而不及格同學的論文評審意見中,有70%的同學是因為複製比例超標。可見,畢業論文的撰寫對我校大多數的學生而言還是有難度的挑戰,並且因為單一的撰寫畢業論文的形式,學生們不能根據自身的優勢和學業水平來選擇適合並能展示自己的畢業設計方式。而如果僅以單一形式的畢業論文來衡量學生的學業水平,顯然有失偏頗,同時也不能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

(二)理論與實踐脱節,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不可否認撰寫論文可以讓學生通過文獻的蒐集和整理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的素養,但鑑於閉門造車、粘貼拼湊是以往學生撰寫論文的通病,如此勢必會讓學生理論學習和實踐脱節,無法將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的鍛鍊相融合。針對學生撰寫論文的水平,以至於學校在畢業設計評審過程不斷降低要求,而一味降低要求勢必會降低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學生既沒有達到真正通過畢業論文撰寫提高其專業理論素養的目的,也因閉門造車導致其理論與實踐脱節,專業實踐能力得不到鍛鍊和提高。在我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相關調研中,有部分園長也反饋我校畢業生專業技能優勢突出但科研能力偏弱,這遠不符合《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能力為重”的培養理念。顯然,如何才能既保障學生畢業設計水平,又不降低人才培養的質量是同類高職院校都面臨的困惑。

二、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設計創新的舉措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中明確規定對教師應具有觀摩、參與和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如何通過畢業設計這個環節將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結合學生畢業設計的現狀和我國學前教育政策文件對於幼兒園教師培養的相關規定,本研究做了以下的嘗試和創新。

(一)理念創新———從“理”到“實”,注重實踐引領

課題組結合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式、國家教育政策導向、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用人單位的需求與同類院校畢業設計改革的經驗等,將畢業論文改革的思路定位如下:在保證學生的理論知識“必須、夠用”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在實踐的引領下進行畢業設計,摒棄“重理輕實”的傳統導向。在學校課改中增加實踐課時的有利前提下,鼓勵學生在教育見實習及各種實踐活動中觀察———發現問題、思考———形成思路,在此基礎上選擇畢業設計的形式和主題。在最後一學期的教育見實習中,學生在幼兒園指導教師和專業課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以此來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進行科研的能力,以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的目的。

(二)形式創新———多元化的形式,滿足不同羣體的需求

在全實踐理念的引導下,針對我校學生專業水準不同層次的現狀,為滿足學生多元優勢的呈現,課題組設計了多元的畢業設計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活動設計。幼兒園教師核心的專業能力即幼兒園活動的設計和組織能力,因此,課題組認為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設計應以活動設計為主,活動設計對學生而言更具有應用性和實踐性,並與之後的從教能力對接。活動設計包括主題教學活動設計、領域教學活動設計、家長開放日活動設計、區角遊戲活動設計、户外活動設計、家園聯繫活動設計、幼小銜接活動設計以及節日活動設計等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其中的一種形式進行畢業設計。在幼兒園的活動設計中,除了正規的格式要求外,還要求學生在活動設計中增加教學活動實錄,以及插入能體現其活動過程的照片,既使活動設計圖文並茂、形象生動,又避免學生抄襲。2.論文。延續之前的傳統,論文成為畢業設計的形式之一,而不再是唯一的形式。學生根據專業的特點,以理論或實踐中的問題為選題,通過查閲文獻資料、社會調查及數據分析、觀察分析等,撰寫畢業論文。3.能代表學生水平的作品。為提升學生的教科研素養和水平,鼓勵學生在校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專業期刊或正式公開刊物上發表單篇字數達3000字以上的獨撰專業論文,或者是為幼兒園提供有價值的且已被採納的不低於3000字的調查報告或對策建議。以上兩種形式皆可以作為畢業設計進行成績認定,以此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總而言之,專業理論水平和科研素養較高的學生可選擇論文或調查報告;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選擇活動設計;專業水平突出的學生可選擇發表作品或研究幼兒園問題的對策建議的形式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

三、多元化的畢業設計在實施中的不足和應對策略

為了解新的畢業設計方案實施的情況,課題組設計了調查問卷,在10級初專的學生畢業設計評審結束後對他們進行了網上調查。共有187名學生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皆為有效問卷。在問卷的梳理中發現新的畢業設計方案在實施中還有一些不足仍需完善。

(一)學生論文的不及格率高

在畢業設計評審中,10級共有421人蔘與評審,203人選擇撰寫論文,不及格36人,不及格率是18%;218人選擇活動設計,6人不及格,不及格率是3%。也就是説42人第一次畢業設計評審不及格,其中36人是論文不合格,佔87%。可見,學生撰寫論文的達標率偏低,不及格率高。針對此,課題組在11級初專和12級高專畢業設計活動的組織中,強化了教師對學生畢業設計選擇方向的引導和論文指導過程的量化。畢業設計方向引導的具體做法表現為:在學生選題時,對於專業理論基礎薄弱的學生,引導其選擇活動設計,不是因為活動設計簡單,而是因為活動設計有五大領域教學法課程為理論依託,結合自身多次的教育見實習的實踐體會,再加上最後一個學期的教育實習,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來設計和檢驗自己的活動設計。對於教師指導過程的量化主要是規定教師在指導學生的論文過程不少於四次的指導反饋,學生的選題、提綱、初稿、定稿每個程序須得到教師指導反饋認可,方能進行和提交。通過教師的層層把關,以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水平,第一次評審不能通過者,還可參加二次評審、三次評審、甚至四次評審,直至學生的畢業論文達到學校的評審標準,以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

(二)學生選擇活動設計的形式單一

在對學生選擇的活動設計類型的調研中,68%的學生選擇教學活動,遊戲活動和其他類型活動只佔32%。而實際的畢業設計評審中,學生主要是選擇領域教學活動設計和主題教學活動設計,家園共育活動、家長開放日活動、區角遊戲活動等沒有學生選擇。究其原因是教學活動較為常見和普遍,其他活動學生在實習中少有機會參與,導致學生不敢嘗試。對此,課題組認為學校在和幼兒園針對學生的實習內容的溝通中,應強調學生實習內容的規定,讓幼兒園能給學生創造更多參與幼兒園活動組織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幼兒園各項活動方案的設計和撰寫,以及幼兒園的各項教研活動,既豐富了學生教育實習的經驗,也能使學生各種專業能力得到更好地發展,同時也豐富了學生活動設計的撰寫經驗。

(三)學生認為活動設計格式較難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二

[關鍵詞]畢業論文 質量 應用型 本科學生

[作者簡介]周紅星(1976-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學院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實踐教學管理;李兵(1962-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學院副校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教學與管理;趙瑞芬(1965-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教學與管理。(河北 唐山 063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06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應用性本科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06020350,主持人:李兵)和2010年度河北省教育廳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SZ2010328,主持人:趙瑞芬)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35-0177-02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產物,是區別於精英教育的一種教育類型。我國在20世紀末提出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之後,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將培養應用型人才,建設應用型院校作為自己的發展定位。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迫切需要對這種類型的高等教育,特別是其實踐教學的規律和體系進行研究。作為衡量教學水平重要內容的畢業論文質量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畢業論文是實踐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培養方案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它是衡量本科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畢業論文質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教育質量的直接反映,如何更好地發揮這一環節的作用,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多年來一直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學生的畢業論文卻存在着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抄襲、剽竊現象嚴重。大量發生於學術界的抄襲、剽竊等欺騙行為使學風問題在全社會已成眾矢之的,身處校園中的大學生也深受影響。一是東抄西拼完成畢業論文,下屆抄襲上屆、網上搜索資料後簡單拼湊現象尤為突出,學校規定的時間為12~17周,而有的學生僅用幾周甚至幾天時間就拼湊完成;二是在網上“交費”買論文,少數不良網站推出的新型業務“出售論文”點擊率很高,成交量可觀,從側面上助長了抄襲、剽竊的不良風氣。

2.格式不規範。畢業論文管理文件是執行畢業論文的依據,但是有關部門沒有嚴格執行論文格式要求,部分學生畢業論文的書寫也沒有遵循一定的規範,從而導致論文格式的不規範。某教育主管部門抽查2006屆某6所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50篇論文,參考文獻引用不規範的15篇,文章缺結論的6篇,亂編序號的3篇,缺目錄的2篇。

3.論文缺乏新意。某教育主管部門對10所高校345篇畢業論文檢查發現,約有60%的學生缺乏創新意識,不能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面對實際,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普遍反映學生侷限於常規,不能進行逆向思維,提出自己的見解,學生自寫(原創)論文少之又少。少數學生在網上搜索題目相似、內容相近的論文後,將原文中大量觀點和論述幾乎原封不動地複製到自己的論文中 ,結果是對研究領域瞭解深度不夠,論文缺乏分析和見解,導致在文章中盲目推理基本未形成自己的觀點。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原因

要想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的質量,就需要對質量下降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做到對症下藥,取得好的效果。文章從以下幾方面總結了導致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原因:

1.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首先,部分學生認為畢業論文與就業無關係,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由於對課題不感興趣,或者選題不合理,導致對於畢業論文不夠重視,沒有認真努力去完成畢業論文任務。其次,目前的大學教育過程中實踐環節相對較少,大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能力較差,缺乏探究興趣、不能主動地去探究新知。

2.教學管理不到位。部分高校沒有對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地位給予足夠的重視,工作思路不明確。雖然有校級的畢業論文工作規範,但在畢業論文的管理上沒有具體的操作規程與管理措施、缺乏有效的院、系兩級管理制度,致使畢業論文的管理工作流於形式,管理工作形同虛設。缺乏各個環節的質量標準,沒有完善的教學檢查制度,畢業論文的選題、指導、評閲、答辯等環節過程管理不具體。

3.教學資源的不足。完成畢業論文所必需的教學資源,包括圖書資料、實驗設備等硬件設施以及必需的經費投入等。畢業論文工作要求學生在借鑑、吸收現有知識的基礎之上提出自己的觀點,形成自己的方案。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有充足的圖書資料,反映當代科技研究前沿的期刊,以及迅速快捷的科技信息網絡和設施完備的實驗條件。雖然有的高校設立了畢業論文專項經費,但佔教學經費比例偏低,造成實驗場地小、實驗條件不完善;紙質論文資料少、電子期刊多等問題。受經費限制畢業實習規模小、次數少,直接影響了畢業論文的前期工作。

4.指導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與指導教師是密切相關的。在學生認真投入的前提下,學生成長得如何關鍵就在於指導教師,指導教師的學術水平以及論文的指導對畢業論文質量有很大影響。指導教師的學術水平決定着畢業論文起點的高低,突出體現在畢業論文的選題方面。學術水平高的指導教師對於適合本科學生的題目有着深入的研究,並能在指導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而能力欠缺的指導教師一般只能發現一些瑣碎的問題。隨着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招生規模越來越大,但師生比例嚴重失衡,很多教師在一學期承擔三到四門的教學任務的情況下還要指導十幾名學生的畢業論文,必將造成論文質量的下降。此外,青年教師經驗少、缺乏實踐知識的積累,缺少系統的科研訓練也會致使畢業論文質量下降。

5.其他原因。畢業論文教學中出現一些新內容,至今還沒有明確答案。如藝術類畢業生設計如何進行,是強調作品還是強調理論。畢業生就業崗位與專業錯位對畢業論文的質量也存在明顯影響,不少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崗位與在校所學專業相差甚遠,對本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缺乏研究動力,但為了獲得畢業證和學位,不得不應付了事。

三、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質量的措施

1.加強對應用型的理解,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應用型人才突出的特點是實踐能力強,而本科教學中畢業論文是培養方案中體現綜合應用性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加深對應用型、應用性的理解,明晰各高校自己的人才培養定位,解決“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怎樣培養人才”“怎樣在畢業論文中提高實踐能力”等問題,突出自己的人才培養特色,才可能切實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

2.提高對畢業論文的認識,建立合理有效、科學的管理體系。高校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應加強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應建立合理、有效、科學的畢業論文管理機制。畢業論文開始前應成立以主管教學領導親自掛帥的校級畢業論文工作領導小組;各學院(系)也應成立相應的領導組織機構,與學校建立協商與溝通機制,在兩級管理體制中明確具體的責任,共同完成對學生的管理;同時由專家、教授組成的教學督導團配合職能部門搞好畢業論文的檢查、監控等宏觀管理工作。為全面開展畢業論文工作奠定基礎。

3.激發指導教師的積極性,做好選題和指導工作。選題是確保畢業設論文質量的前提。首先指導教師要結合科研、生產和社會實際拓寬畢業論文的選題範圍,實行畢業論文選題的雙向選擇,鼓勵教師將科研課題與畢業論文教學相互滲透,使選題貼近實際;學生則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興趣以及即將從事的工作進行選題。其次要加強畢業設上選題工作的研究和管理,確保畢業論文選題的質量,同時,嚴格題目申報與選題的審核,積極推動產學研與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緊密結合。其次重視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在指導初期階段學生有一個對課題逐漸理解的過程,指導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資料收集、文獻綜述、外文文獻翻譯工作的指導,認真做好開題報告。中期階段學生對論文題目已經有了深入的理解,觀點、方案基本形成,此時指導教師應對學生的工作情況進行細緻檢查,發現問題制定具體的改進措施。後期階段應指導學生統籌全文得出自己論文的結論,同時做好答辯準備工作。

4.完善監控措施,建立淘汰機制。畢業論文的質量管理可以借鑑管理學中的“全面管理”經驗,學校中教學部門、教學人員要以質量為核心,以質量標準為基礎,從質量評價入手,以規範管理為抓手,做好畢業論文的全面管理,建立完善的監控體制。學校首先應制定畢業論文質量標準,確定各個環節質量執行的依據,然後根據專業培養方案、畢業論文管理辦法,制定畢業論文質量、管理、規範化等評價方案,在畢業論文管理過程中進行自查、互查,及時發現問題和疏漏。在畢業論文答辯前隨機抽取部分畢業論文進行外審,既能激發指導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客觀真實地瞭解畢業論文水平。同時應建立畢業論文淘汰機制。目前各學校對學生畢業論文的准入條件要求嚴格,但對過程和結果要求相對偏鬆。儘管各學校對畢業論文質量抓得比較嚴,學生對畢業論文比較重視,但由於很少有學生因為畢業論文質量問題而不畢業,導致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論文又不要高分、及格就行了,教師最終總還是讓通過的,因而對畢業論文重視不夠,論文質量低下。要建立畢業論文淘汰機制,增加畢業論文淘汰率,如某高校藉助“中國知網”大學生論文抄襲檢測系統(PMLC)對全校畢業論文進行檢測(如下表所示),文字重複率過高者不準畢業,這種措施對那些不重視論文質量的學生起到威懾作用,畢業論文質量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潘懋元,陳厚豐。高等教育分類的方法論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華玉,李兵,趙國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概論[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3]劉正遠,段玉璽。 本科畢業論文選題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09(3).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三

學前教育論文2000字(一):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論文

【摘要】為了促進不同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加強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繫,許多教師以實踐教學體系為參照,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保證學生能夠在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但是教學體系的構建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本文以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為分析對象,瞭解這一體系構建與實施的相關策略及要求,以期為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及水平提供新的借鑑。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

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對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教師需要抓住這一基礎教學環節,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構建完善的教學框架和教學體系,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鬆的學習氛圍之下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從整體上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一、構建多元的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依據,教師需要圍繞前期的教學目標設置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給予學生恰當可行的幫助和輔導,保證學生能夠堅持正確的學習和行為方向。其中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複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保證學生能夠掌握這一專業學習的技巧和精髓,教師需要構建多元化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明確專業理念與行為、專業知識與能力、專業感受與體驗的具體教學板塊要求,以終身教育和學生的專業發展為着眼點,將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目標體系的構建工作之中,充分體現這一目標的多元性以及針對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保證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從另一個側面上來看,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所涉及的內容比較複雜,因此教師需要重新調整教學策略,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有的放矢,保障後期教學實踐活動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

二、構建層次化的教學實施體系

層次化教學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備受好評並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一教學理念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踐要求,對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育背景有所區別,為了體現教育的公平性,實現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整體提升,教師需要以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保障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獲得更多的收穫,產生一定的學習自信心以及學習動力。其中層次化、結構化的實踐教學內容與實施體系尤為關鍵,教師需要將課前實踐活動以及課後引導相結合,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個人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定的主人翁意識,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積極參與不同的實踐學習活動。作為教學體系構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實踐尤為關鍵,教師需要將頂崗實習、教育實習和教育見習相融合,明確前期的課程教學目標,以教育實踐與體驗為依據和着眼點,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參與、主動觀摩以及研究教育,積極落實實踐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性以及科學性。為了保障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學有所獲,教師還需要保障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積極抓住這一拓展性教學活動的重要特徵以及優勢,將社會調查、支教活動與志願者活動融為一體,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

三、構建完善的教學保障體系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所涉及的內容比較複雜,包括不同的教學環節和教學元素,因此為了體現教學的針對性,教師和學校必須要加強聯繫和溝通,構建完善的教學保障體系,為各項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以及依據。與其他階段的教育教學相比,學前教育所涉及的內容比較複雜,同時對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實踐動手能力要求較高,有一部分學生會產生消極對待以及厭煩的心理。為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學生進行恰當可行的引導,教師需要構建完善的教學保障體系,積極預測不同的教學問題和教學障礙,明確前期的教育教學方向,給予學生更多的輔導,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另外教師還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及時瞭解學生的成長動向,以此來調整後期的教學體系構建方向以及內容。

四、結語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師需要抓住這一專業教學的核心要求,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抓住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下,專業課程建設的實施條件,着眼於前期的教育教學目標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實現該專業學生專業素養的穩定提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範文模板(二):讓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綻放別樣的精彩論文

【摘要】幼兒由於年齡小、身心發育不成熟,因此,對他們的教育方式要突出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特點。唯有此,才能讓教育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術憑藉鮮明的圖畫、動聽的音樂等優勢深受廣大教師和幼兒的喜愛,為幼兒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氛圍、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學前教育中綻放出別樣的精彩。本文就如何在學前教育中運用信息技術淺談一點自己的理解,以其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前教育信息技術精彩

【中圖分類號】G619.2;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16-01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信息技術作為現代化的一種教學資源,將其運用到學前教育中可以為幼兒提供直觀動感的學習情境,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符合幼兒的心理髮展特點。形成良好的人機互動、拓展幼兒的思維。對幼兒的學習大有裨益。本文重點闡述信息技術在語言、數學、美術三方面的運用,窺一斑而知全豹,使各位同仁切實感受信息技術的運用價值和魅力。

一、信息技術在語言活動中的應用。

語言是幼兒重要的交際工具,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今後立足社會的資本。由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語言教學中,提高語言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

例如,教學幼兒大班詩歌《家》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激發他們創編詩歌的熱情。具體在教學中,教師先運用多媒體為幼兒出示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樹林、綠綠的草地、清清的河水、美麗的花兒等畫面,讓幼兒感受自然的美,引導幼兒説出描寫天空、樹林、草地、河水的形容詞,並提問幼兒:這些美麗的地方是誰的家呢?引出詩歌的學習。接着,教師運用多媒體中的“flash”功能設計了“找家”的活動,孩子們找對了,用鼠標拉一下,小動物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説錯了,小動物還回原地。這樣動態的、魔幻式的活動極大地喚起幼兒的學習熱情,看着小動物們隨着音樂節奏回家,這時的小朋友也被深深的感染了,他們情不自禁地隨着音樂跳起舞。整個教學氛圍空前高漲。在此基礎上,教師順勢引導幼兒創編兒歌,如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這個活動教師在課件中設計了米老鼠來激勵和鼓勵幼兒進行詩歌仿編,極大地調動幼兒仿編詩歌的積極性,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收到良好的效果。最後,在仿編詩歌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創編詩歌,並把創編好的詩歌朗誦給全班孩子聽,這一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創編出很多情趣盎然的詩歌。

二、信息技術在數學活動中的應用。

數學具有抽象性,這對於以直觀思維為主的幼兒來説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化解數學的抽象性、讓孩子們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是每一個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信息技術可以為幼兒提供學習需要的各種學習材料,豐富他們的直觀認知,幫助幼兒實現思維由直觀向抽象的過渡,便於幼兒更好的理解。

例如,教學小班數學《認識上下》,這節課的重難點是讓幼兒能夠用方位詞表達兩者之間的上下關係。圍繞這一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增強他們的直觀認識。如課件圖上有各種小動物,小猴子、小鳥、小兔、小狗等。教師按照他們的方位引導幼兒説出“小鳥在小猴子上面,小猴子在小鳥的下面”等。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刺激下,讓幼兒對“上下”方位的相對關係有直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強化對上下方位關係的理解,如教師説出“把小兔放在小狗的上面”幼兒可以通過拖動鼠標來操作完成。就這樣,教師通過巧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重難點,落實教學目標,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美術活動中運用信息技術。

美術是學前五大教育領域中的重要內容,是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將信息技術用於美術教學中,可以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感性創作對象,便於幼兒學習。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四

促進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的教學成果,有效推動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以及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

二、主辦單位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幼兒教師教育委員會

三、協辦單位

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學院(系)

四、活動時間

徵稿截止時間:2013年6月10日

評選揭曉時間:2013年7月30日前

五、評審委員(排名不分先後)

周兢(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華愛華(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霍力巖(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顧榮芳(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劉曉東(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秦金亮(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劉雲豔(西南大學學前教育系)、劉明遠(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鄭健成(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周世華(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系)。

六、活動組織

1.評選範圍:全國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2013年應屆畢業生獨立或合作撰寫的畢業論文。

2.論文分組:分設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碩士生、博士生)三個組。

3.論文推薦:大專、本科生參評畢業論文由所在院校(系)集體推薦。推薦數量:大專生控制在本院校(系)當年畢業生總數的15%以內,本科生控制在20%以內。每篇參評論文均應附上兩位具有高級職稱指導教師或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的評語。研究生推薦名額不限,由導師推薦並寫出評語。所有參評論文均一式一份並附上作者本人學生證複印件,於2013年6月10日前(以當地郵戳為準)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號《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編輯室(郵編310012)。參評者同時登錄《幼兒教育》雜誌官方網站“幼兒教育網http://”,根據網站指示註冊並上傳參評論文的電子文檔。

七、評選和獎勵

1.特邀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學科帶頭人組成論文評選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分組評選,按一定比例評出各組優秀論文。

2.由主辦單位頒發獲獎證書。

3.獲獎結果將在2013年9月《幼兒教育·教育科學》雜誌及其官方網站“幼兒教育網http://”上公佈,部分優秀論文將選登在《幼兒教育·教育科學》上。

4.獲獎作者編入“中國幼教招聘網http://高級人才庫”向全國各用人單位重點推薦。

八、重要説明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五

為客觀公正地開展評選活動,本屆評選活動特邀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西南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的部分學科帶頭人組成評選委員會,採用雙盲方式評選。現將結果公告如下(獲獎證書隨即寄出)。

第八屆(2014年)評選活動將自2014年3月起開始徵稿,截稿日期為2014年6月10日。第八屆評選活動結果擬於2014年6月30日前揭曉。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熱情參與和大力支持。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幼兒教師教育委員會

研究生組

一等獎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張偉芳《幼兒説謊的眼動研究》

陳慶香《幼兒園教育質量與成本的關係――基於浙江省81所幼兒園的調查研究》

南京師範大學

張司儀《幼兒園教師撰寫“幼兒個案分析”的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

沈敏《運用故事教學提升大班幼兒社會觀點採擇能力的實驗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王津《學前兒童科學知識圖畫書閲讀理解研究》

二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

湯傑英《學前教師領域教學知識研究》

賈莎莎《從文化的視角看我國兒童遊戲的歷史演變》

王哲瑩《示範畫對幼兒繪畫表現影響研究》

南通大學

萬品《流動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

張曉霞《4-5歲幼兒積木建構水平的提升及其對幾何空間能力發展的影響》

雲南師範大學

王小林《農村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研究――以x幼兒園為個案》

首都師範大學

李春光《幼 兒園繪本教學現狀及改進研究》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鄧進紅《大班幼兒追逐打鬧遊戲現狀與對策研究》

三等獎

雲南師範大學

曹霞《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幼兒教師職前培養研究》

張麗《雲南省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研究――基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背景》

譚恆《21世紀以來中越邊境民族地區幼兒教育發展研究》

遼寧師範大學

王梅《不同信息源對4-5歲兒童問題解決的影響研究》

周杰《4-5歲幼兒社會規則認知與同伴關係的相關研究》

西南大學

武欣《我國幼兒教師評價制度建設的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

劉丹《家長角色觀對親子互動的影響――基於親子園情境的研究》

張亭亭《幼兒同伴衝突解決策略及其與自控能力的關係――基於不同衝突情境的研究》

吳梅芬《學前教育政策執行研究――以幼兒教師職業資格政策執行為例》

北京師範大學

李鈺燕《幼兒園綜合主題活動結構、特點及支持性策略――基於北京市某幼兒園園本課程的現場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李傳江《新疆少數民族學前兒童漢語語義發展研究》

張文潔《新疆雙語幼兒園集體活動課堂互動質量的現狀研究》

汪天水《幼兒園自主遊戲分享環節的教育功能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

王瀾《5-6歲兒童數字線估計能力及其與早期數學能力發展關係的追蹤研究》

龐泰梅《民辦幼兒園分類准入制度的個案研究――以天津為例》

樑瑞雪《我國不同時期幼兒園社會教育特點研究――基於相關教材的分析》

內蒙古師範大學

王慧娟《幼兒園教材中幼兒用書的分析與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幼兒園幼兒用書為例》

上海師範大學

陳怡《幼兒的哲學思維能力訓練:基於故事的實踐探索》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李婧菁《不同階層幼兒家長學前教育需求的跨個案研究》

戴璐《幼兒園語言集體教學活動質量的個案研究――以杭州市X幼兒園為例》

張國棟《質量評價視角下學前融合教育現狀的跨個案研究》

李梅華《幼兒園實習教師的反思書寫研究――以某幼師學院專業碩士的實習反思為例》

南京師範大學

袁永雄《我喜歡的幼兒園――來自5-6歲大班幼兒的聲音》

本科生組

一等獎

南京師範大學

程亞男《自閉症幼兒社會故事法干預的個案研究》

王曉棠《Y市幼兒園教師在職培訓需求調查研究》

吳曉《南京市“幼兒助學券”政策社會反映的調查研究》

臧蓓蕾《N市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的現狀調查》

陸奕霏《大班幼兒加減運算水平的研究:概念理解與計算能力》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薛超《學前兒童基本數量加工的眼動研究》

陳溢智《面部特徵空間關係對兒童卡通面孔吸引力影響的行為學與ERP研究》

沈曉青《手指玩偶對幼兒故事講述水平的影響》

楊晨《幼兒園早期閲讀環境創設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

廣州大學

魏寶婷《教學情境與課堂師幼互動的適應性關係研究》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

張靜雯《小班幼兒良好飲食行為習慣培養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

李曉彤《應用行為分析法對自閉症兒童語言干預的個案研究》

楊玉茹《羞愧感影響5-6歲兒童道德判斷的實驗研究》

劉佳傑《幼兒數學能力性別差異的調查研究》

張紅翠《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新手教師理答行為的研究》

李曉玲《大班數學集體教育活動中操作性材料使用的現狀研究》

常熟理工學院

趙婭萍《幼兒園晨間活動中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謝雯佳《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園大班兒童對國小生活認識的現狀研究》

韓月蓮《上海幼兒園幼兒檔案袋評價實施的現狀調查》

雲南師範大學

張軍豔《昆明市市區兩所幼兒園教師工作―家庭支持現狀調查》

首都師範大學

王晶《中班幼兒積木遊戲中的問題解決研究》

二等獎

洛陽師範學院

禹培慧《21世紀國內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郜前方《洛陽市區父親教養方式現狀調查研究》

張多《農村幼兒教師職後培訓需求與成效研究》

南京師範大學

陳曉紅《N市保育員職業認同調查研究》

彭慧《兒童視野中有吸引力的動畫元素研究》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張娟娟《父母對幼兒攻擊與被攻擊行為的反應及應對策略研究》

方圓《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體態語的研究》

石琴波《正常發展幼兒對待自閉症幼兒的態度研究》

陶個妮《手勢在學前兒童空間推理中的作用》

高黎陽《關於大班幼兒教師運用前識字教學策略的調查研究》

周雯雯《自主性遊戲情境下大班幼兒同伴互動行為研究》

王倩贊《大班歌唱教學教師PCK現狀研究》

王海燕《兒童問題行為干預的故事治療法》

許超超《角色遊戲情境下中班幼兒同伴互動行為研究》

蔣路易《運用視覺支持性教學提高自閉症幼兒功能水平的個案研究》

常熟理工學院

嶽凌霄《大班幼兒同伴協商行為研究》

史曉莉《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的研究》

鹿丹《常熟市幼兒園保育員隊伍建設調查研究》

王玉涵《外來工子弟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活動的行動研究》

華東師範夫學

韓董馨《體感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前景調查》

尉穎聰《中美國小一年級新生入學適應現狀比較研究》

樑雯靜《華東師範大學與美國中阿肯色大學學前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

王晶晶《民辦幼兒園教師生存狀態的研究》

孫藝《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期望調查研究》

楊曉瀾《小班幼兒自主遊戲中教師指導行為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

章小華《5-6歲幼兒對“朋友”理解的性別差異》

宮瀟博《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體態語言的現狀研究》

劉梅《幼兒園早期閲讀活動組織過程的現狀研究》

申麗穎《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非言語行為的現狀研究》

馬丁《5至6歲兒童的氣質類型對其人際信任的影響》

許丹《早期閲讀活動中教師提問策略的研究》

雲南師範大學

錢倩雯《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勐堆鄉農村幼兒感恩教育現狀調查》

茶建蓮《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鳳尾鎮幼兒教師工作壓力的現狀調查》

成都學院(成都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男生專業認同的質化研究》

南通大學

楊曉雲《3-6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生活衞生習慣養成現狀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

於穎《中班幼兒同伴衝突事件的特點及解決策略的研究》

楊冉明《幼兒自我提升與自尊的發展及其關係》

三等獎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陳曉霞《幼兒園玩具衞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戴璐《中班歌唱教學教師PCK現狀研究》

金瑜雯《20世紀80年代以來浙江省幼兒園科學教材設計的評價研究》

朱晶晶《社會性品質類圖畫書的內容分析研究》

林玲《養育經歷對幼兒教師工作影響研究》

朱玲《生活環節中小班幼兒等待行為的個案研究》

程婭《幼兒園數學活動中專家一新手型教師的師幼互動的個案對比研究》

陳佳葉《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語特徵研究》

董興慧《教師編制對幼兒教師流動的影響研究》

馬禎《幼兒園新手教師的“倫理兩難”分析》

林印月《以CIPP模式開展幼兒園自主性遊戲方案的評價研究》

常熟理工學院

吳秋月《大班幼兒繪畫活動現狀研究》

陸媛媛《幼兒園早期閲讀活動現狀的調查研究》

王汐鈺《幼兒園圖書室創設和使用現狀調查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

尤曉芬《幼兒園集體早期閲讀教育活動開展的現狀研究》

韓憶慧《公立幼兒園新教師入職教育的現狀研究》

李新會《幼兒園託班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現狀的研究》

郭冰冰《北京市親子教師專業素養現狀研究》

李雨軒《大班教師應對幼兒告狀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

段亞利《5-7歲農村留守兒童對家的理解的個案研究》

温麗萍《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參與的現狀研究》

李婷《長沙市主城區幼兒園家園合作現狀研究》

李小平《美術教育機構教師評價行為的個案研究》

胡夢楚《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研究》

南通大學

吳文娟《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教育實習現狀研究》

孫緒倩《3-6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習慣養成現狀研究》

孫梅《3-6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文明禮貌習慣養成現狀研究》

楊瑩瑩《4-6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安全認知發展研究》

王秀琴《幼兒園童謠活動的組織策略研究》

韓聰聰《幼兒園民間遊戲活動的組織現狀研究》

謝鵬琪《師範生教育實習有效性的研究》

廣州大學

李丹《幼兒自我概念的發展狀況研究》

蘇靜怡《廣州市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研究――以海珠區為例》

洛陽師範學院

康紫苑《0-3歲兒童早期閲讀材料選擇研究》

朱銀鋒《幼兒園“體智能課程”實施現狀調查研究――以洛陽市為例》

車路陽《親子繪本閲讀現狀研究》

寇亞龍《洛陽市幼兒園兼職體能男教師生存現狀調查研究》

羅《洛陽市區民辦幼兒園教師在職培訓現狀調查分析》

倪凱歌《基於道家思想探析傳統主流兒童觀》

南京師範大學

周雲裳《大班幼兒積木遊戲中主題搭建活動的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

謝佩倪《民間遊戲在馬來西亞華人幼兒園實施的行動研究》

雲南師範大學

徐娜《重慶市石柱縣城鄉結合部幼兒家庭教育資源現狀調查》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

鄒靜莉《5-6歲幼兒家庭早期閲讀現狀的研究》

成芳《蘇中地區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實施的研究》

鬱潔《幼兒園繪畫活動中範畫使用現狀研究》

餘霞《泰州市海陵區家園合作現狀調查研究》

翟曉琳《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錢建霞《教師對幼兒行為獎懲方式的研究》

上海師範大學

顧華葉《有潛在閲讀困難幼兒個案的研究》

陳佳佳《關於蘇霍姆林斯基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思想的研究》

施天穎《繪本閲讀活動的癥結在哪裏:基於名師示範課的分析》

首都師範大學

瓊啦《幼兒園藏漢雙語教育的現狀個案研究》

袁甜《4-5歲幼兒數量守恆概念發展的干預研究》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林靜宜《廣東城鄉親子游戲現狀的比較研究》

安徽師範大學

吳豔《公辦園與民辦園幼兒教師專業素養調查研究》

杭州師範大學

王樺《浙江省“三位一體”招生制度改革追蹤研究》

專科生組

一等獎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

劉靜嫻《上海市幼兒園男教師在園發展狀況的研究》

曹葉倩《淺探早期閲讀對幼兒語言的發展――對中班幼兒閲讀個案的分析》

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字琪《黑幼專男幼師職業生涯規劃調查研究》

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林海生《男幼師實習生在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吳慧萍《實習老師課堂提問的現狀與原因調查》

俞詩雨《蒙特梭利理論在台灣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運用》

呂娟《大班幼兒晨間體育鍛煉的研究》

唐珠琳《小班韻律活動中教師體態語的運用研究》

周亮亮《中班實習教師組織指導幼兒早操的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

楊文超《教師批評幼兒運用方式有效性的觀察研究》

二等獎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

唐思贊《“圖”寫新意,“唱”響童心――淺談圖譜在幼兒歌唱教學中的設計與妙用》

顧陳展《有關三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遊戲干預研究》

丁亞《同伴交往對小班幼兒社會交往的影響》

包雯怡《幼兒園音樂教育遊戲化及展開形式的研究》

黃子格《小班幼兒家庭早期閲讀現狀調查研究》

吳宙晨《淺談幼兒膽怯的原因及策略》

葛燕菲《關於大班幼兒習慣養成對其今後發展的影響》

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馬麗敏《繪本教學,讓幼兒愛上“悦”讀》

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梗

周冬梅《中班幼兒主題性繪畫指導策略初探》

許婷《不同個性幼兒在自由活動中交往方式的觀察研究》

陳婷《大班幼兒任務意識和行為的研究》

章婷《幼兒園進餐音樂對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影響研究》

章娟娟《有聲動畫與無聲動畫對大班幼兒語言發展影響對比探究》

許仙香《新故事的講述方式對幼兒故事理解的影響研究》

呂麗英《小班幼兒集中教學活動中干擾行為的觀察研究》

羅春草《中班幼兒表演遊戲與語言發展的個案研究》

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何藝彬《福建省幼兒園健康領域活動的內容現狀與分析》

蚌埠學院

馬麗《論鄭春華兒童文學作品中的童心童趣》

運城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武建麗《教師言行對幼兒想象力的影響研究》

三等獎

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徐曉菁《小班幼兒同伴交往現狀的觀察與分析》

魏玲敏《實習教師與幼兒互動的現狀及教育建議》

陸琴《小班美工區材料投放合理性的觀察研究》

陳豔《家長接送環節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語言技巧》

詹愛珠《關於大班幼兒圖畫書閲讀指導的實踐研究》

李凱詩《對幼兒色彩敏感度的培養》

黃雅文《大班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合作行為的觀察研究》

餘堂芳《小班美工區的創設與指導的研究》

吳少華《中班幼兒爭搶玩具現象解決策略的研究》

葉莉華《中班區域活動新材料投放指導策略初探》

鄭菁菁《中班幼兒區域活動規則的制定與實施的策略研究》

張琬真《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

張美琴《如何在小班發揮獎勵策略進行輔助教學》

張佳惠《範例在繪畫中對中班幼兒想象力影響的研究》

許曉玲《大班幼兒一日活動攻擊的觀察研究》

吳榮芳《讓音樂成為教師的組織語言》

王婷《小班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實踐研究》

盧紹雲《屏東幼兒園中班幼兒閲讀興趣與閲讀習慣的調查研究》

廖黎欣《小班幼兒同伴交往能力培養個案研究》

黃明麗《大班幼兒自主活動時男女語言差異性研究》

何麗梅《在角色遊戲中促進大班幼兒社會性發展》

高玲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

崔思佳《大班幼兒節奏感培養策略研究》

曾雅莉《小班繪本閲讀的策略研究》

蔡苗苗《小班幼兒韻律活動中的空間意識培養研究》

陳雨薇《家長對待幼兒行為的態度調查研究報告》

吳灼英《小班幼兒藝術品質的培養》

昊玉勤《範畫對幼兒繪畫能力發展的作用》

蒲佳樺《大班幼兒攻擊成因及矯治個案研究》

李文霞《大班數學區角材料投放與利用探究》

陳凌《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王秀花《淺談幼兒園活動室牆飾的創設》

歐陽慧玲《實習教師在幼兒園大班建構遊戲中游戲評價的問題和解決策略》

陳春華《集中幼兒注意力的研究》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

張雪晴《混齡教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研究》

丁汀《是什麼讓幼兒更好更快地入睡》

湯丹雯《幼兒早期閲讀能力培養的個案研究》

李慧《試論學前兒童節奏感發展與培養研究》

劉佳瑩《對幼兒區角活動中攻擊的個案研究》

李娟《中班幼兒攻擊研究》

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張青《對幼兒數學生活化問題的探索與思考》

柳絮《淺談肢體語言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宋晨《從“虐童事件”看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六

《 農村學前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

一、民勤縣農村幼兒園的教育現狀

(一)農村幼兒園在管理方面比較鬆懈

筆者通過調查瞭解到,很多農村幼兒園在管理方面比較鬆懈。特別是部分幼兒園在保育、安全、後勤等方面管理較差,有的幼兒園甚至只能算得上是一個把幼兒集中起來玩耍的場所,至於幼兒教育,更是無從談起。

(二)條件簡陋

筆者通過走訪發現,農村幼兒園的教學條件普遍很差,教室比較簡陋,幼兒活動的空間也比較小,很多設施都比較陳舊、落後,而且規模也較小,教師和學生也比較少。在很多農村幼兒園當中,既沒有教具,也沒有開啟幼兒智力的遊戲場所和設備。這樣的幼兒教育環境,遠遠不能適應幼兒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幼兒教師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近幾年,國家對幼兒教育事業比較重視,很多農村幼兒園也在逐步的修建和翻新中,所需要的幼兒教師也隨之增多。為了彌補幼兒教師數量上的不足,新招聘了很多幼兒教師,都是從音、體、美等高校畢業,對於幼兒教育可以説一竅不通,根本無法進行幼兒教育。再者,由於縣城的幼兒園不斷擴建,通過考試等方式,將農村優秀的幼兒園教師調到縣城,導致農村的幼兒園教學陷入絕境。雖然國家對幼兒教育比較重視,但讓幼兒教師參加培訓和外出學習的機會還比較少,即使有這樣的機會,也是縣城的幼兒教師優先,農村的幼兒教師沒有機會參與培訓。

(四)學生在校上課時間得不到保障

由於民勤縣地廣人稀,村莊分佈比較零散,一個鄉鎮一般只有一兩所幼兒園,這樣給幼兒上學造成了很大的困難。經過調查發現,校車接送幼兒上學最遠的要一個小時,這樣就很難保證幼兒在校的學習時間。

二、提高農村學前教育的策略

(一)對幼兒教師要進行科學的評價

對教師的科學評價,可以促進農村幼兒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也可以實現幼兒高效率課堂。幼兒教師和幼兒是一樣的,讚美對於教師來説是對教師辛勤勞動和付出的肯定。對教師進行科學的評價,就要對教師的教學設計、工作態度、師德師風等方面進行綜合、科學的評價,並與年度考核以及相應的工資待遇掛鈎,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二)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幼兒園的資金投入

有關部門要加大農村幼兒園建設資金的投入,每一個鄉鎮的中心幼兒園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如場地、房屋、設備、設施等。農村幼兒園的一個優點就是地方比較寬敞,如果部分幼兒園有條件,可以對幼兒園進行綠化,讓幼兒園變成花園式的學校,為幼兒創造一個舒心、愉悦的遊樂場所,使幼兒園真正成為幼兒的樂園、學園、家園。

(三)

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要改變農村幼兒園的教學現狀,首先要從教師隊伍建設出發。一是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待遇,享受國家相關的優惠政策。例如,優先考慮農村教師的職稱問題等。二是加強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工作,對於一些培訓成績優秀的教師,進行物質獎勵,並把培訓結果與教師職稱掛鈎,讓更多的教師積極地參與到培訓當中,為自己補充新鮮的血液。

三、結語

在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農村幼兒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雖然農村幼兒園在前進的道路上十分坎坷,面臨着許多困難,但是筆者堅信,在廣大幼兒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幼兒教育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作者:王華 張豔琴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夾河鄉中心幼兒園

參考文獻:

[1]陳幗眉。生活知識的學習最重要[J].幼兒教育,20xx(10):4-5.

[2]王紅霞。當前鄉鎮中心幼兒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xx(9):32-33.

學前教育專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本二:

《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多樣化教學方式探索 》

關鍵詞:中職生;多樣化教學;聲樂

目前,中職學校聲樂專業教學目標模糊、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這些弊端日益凸顯。新形勢下,我們亟需探尋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髮展的教學模式,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改革,更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計劃方案、開拓多樣化教學途徑,讓中職生在學會歌唱的同時,還能掌握藝術技巧,培養出符合專業要求的工作者,真正達到教學服務於人才培養的目的,滿足於社會需求。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個性特點分析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年齡處在15至18歲之間,性格活潑好動,好奇心和求知慾也比較強。然而,多數學生來自於各個縣或農村地區,缺乏專業學習經歷,綜合素質難免參差不齊,且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也較薄弱,心理髮育不夠成熟,僅僅通過重複“老師示範,學生跟唱”這樣簡單的模式,很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更無法掌握學習的要點和難點。針對上述情況,中職學校聲樂教師應該根據教育對象的實際特點,尋找科學、系統的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中職生的實際情況構建多樣化聲樂教學模式

1.培養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

培養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提升審美鑑賞能力有着重要的意義。而其中的關鍵在於教師隊伍,不能一味採用“老師講、學生聽”這樣簡單化、凝固化的教學模式,要多以親切鼓勵的語言加以引導,讓學生多提問、多思考,在不知不覺中發展他們學習聲樂的興趣。(1)需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逐步遞進式開展教學。中職生學習主動性不強、對教師依賴性強,一開始目標不要定太高,然後逐漸加深教學難度,由淺入深、由簡而難輔導授課。(2)善於運用多媒體結合教學,學生現階段處於聲樂啟蒙教育階段,需多聽、多看、多感受,多媒體剛好具有集視、聽、唱於一體的優勢。教師應多播放名家的範唱視頻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從內心產生共鳴,從而主動探索演唱的精髓。(3)教師不但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音樂美感”,與學生一同分享,還要有“幽默風趣,妙語連珠”式的超強語言表達能力。在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中,使學生不斷髮現學習歌唱的樂趣。這樣才能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更有利於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2.注重理論知識學習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聲樂教師往往只注重歌唱技巧的培養,會忽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聲樂是通過歌唱表達思想的一種藝術行為,沒有藴含感情和思想的歌唱不能稱之為藝術。例如,在接受歌唱表演實踐之前,學生需瞭解歌唱中發聲器官的構造、原理等,幫助學生全面認識科學發聲的全過程,構建起聲樂學習的基本認識。然後輔之創作背景、情感基調等多層次且系統的理論知識,結合形式多樣的歌唱表演實踐,這樣才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聲樂學習體系。

3.提升教學資源利用率,採取大課形式進行講授

大課主要以聲樂理論知識、發聲訓練技巧等為基礎內容。以聲樂理論知識為例,在教學過程中系統地傳授基礎理論,讓學生了解發音器官結構、正確歌唱姿勢、呼吸技巧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全面認識歌唱需具備的基本條件,培養專業基本能力。應用大課授課模式的優勢就是能在集體時間內以點帶面地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有效地提升教學利用率。

4.小組課的教學優勢

小組課是聲樂教學中較普遍的教學方法,優勢在於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包括學習能力、水平差異等,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通常教師綜合考慮聲樂基礎、歌唱水平、個人特點等各方面因素,以3~5人為單位進行分組,既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又兼顧到小組的共性,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在小組課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互相觀摩、互相傾聽,讓他們能較清晰地辨別歌唱發聲狀態的正確性。而對於個別發聲存在問題的對象,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通過講解與範唱,及時糾正學生的歌唱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教師在解決歌唱問題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和技巧。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在交流經驗和技巧中瞭解小組其他學生對同一首聲樂作品不同的領悟層次與演繹風格,並與之做比較,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更利於學生完整展示作品。如,在他們完全掌握作品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豐富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進行重唱、齊唱、合唱、對唱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不同形式的歌唱藝術魅力。

三、聲樂教學融合藝術實踐活動

聲樂是一種融合理論知識和實踐表演的藝術形式,學生只有經過大量的實踐表演來促進聲樂理論知識的運用,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得失,才能形成更完備的理論體系指導實踐。因此,中職聲樂教學必須結合藝術實踐才能完成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藝術實踐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定期舉辦學生聲樂觀摩會,文藝彙報演出,讓他們在實踐中錘鍊心理素質、克服心理障礙。中職音樂教師需在聲樂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尋找更有科學性、有效性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聲樂教學的質量與水平,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為現代社會培養一批優秀的學前教育工作者,促進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李黎丹 單位:廣東省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劉玢。中職幼師專業聲樂教學探析[J].商情,20xx(15).

[2]楊立崗。聲樂教學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20xx-08.

1.選題依據及研究綜述

(一)選題依據

幼兒教學不僅對教學內容的知識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時對教學過程的娛樂性與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兒歌由於其結構簡單、語言愉悦等特點更能夠為兒童所接受。從前人的研究經驗來看,兒歌教學主要可以分為兒歌學習與兒歌創作等兩種形式。其中兒歌的學習能夠鍛鍊幼兒的語言能力;而兒歌的創作則是對幼兒的語言理解、語言組織等能力進行綜合訓練。此外,此種形式更能夠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就感,對其後續的學習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從幼兒兒歌創作的意義以及其具體的教學過程來對兒歌創作教學法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後續的學習與工作提供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

(二)研究綜述

幼兒有着自身的學習心理特徵與學習特點,因此幼兒教學與傳統教學有很大的區別。近年來針對幼兒教學的文獻相對較多,主要集中在幼兒教學方式研究、兒歌創作與教學模式等。

2.課題的基本內容

本文所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對兒歌創作國小應用進行理論分析。從理論的角度研究幼兒的學習與心理特徵,並對兒歌創作教學的優勢進行分析。

第二,對目前兒歌創作教學的實踐現狀以及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第三,基於存在的問題對後續的兒歌創作教學法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對策性研究,並提出在具體實行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3.課題的重點、難點及創新點

本文研究重點為對兒歌創作教學法的系統梳理以及此種方法在幼兒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本文的難點在於相關的研究較少,此種教學模式還處於探索階段,並沒有完善的教學體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創新點在於提出兒歌創新教學法,並系統研究其在幼兒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同時對其教學設置以及注意事項進行研究,能夠直接指導相關的教學工作的開展。

4.論文提綱

本文研究提綱如下:

關鍵詞: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目的

1.2 研究內容與意義1.3 文獻綜述

二、幼兒教學特徵分析

2.1 幼兒心理特徵分析

2.2 幼兒教學特徵分析

三、兒歌創作在幼兒教學中的作用

3.1 兒歌創作對培養幼兒識字能力的作用

3.2 兒歌創作對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作用

3.3 兒歌創作對培養幼兒創造力的作用

四、兒歌創作教學法構建及其注意事項

4.1 老師-學生互動模式

4.2 學生-學生互動模式

4.3 家長-學生互動模式

五、總結

參考文獻

5.進度安排(包括文獻查閲、方案設計與實現、實驗與計算、論文書寫等)及其可行性分析

6.參考文獻

[1]林俏霞。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程中的兒歌創作訓練[J]. 教育教學論壇,20xx,01:249-250.

[2]楊寶風。 兒歌創作新探[J]. 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xx,02:78-79.

[3]鄭黎麗。 基於兒歌特質進行兒歌創作[J]. 語文建設,20xx,22:26-28.

[4]周思締。 譜寫孩子心中的歌——與師範專業的學生談兒歌創作[J]. 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08:17-21.

[5]陳小芳。 兒歌:灑向童心的種子[J]. 思想•理論•教育,20xx,10:62-63.

[6]王巍。 國小兒歌教育實踐策略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xx.

學前教育專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本三:

《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 》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

學前教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是每個人一生中的啟蒙教育階段,也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近年來隨着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關注,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幼教師資力量就成為了高職院校的首要任務之一[1],同時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美術教學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面對新形勢下幼教專業學生就業要求的提高,如何有效提高美術教學質量以及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技能,應該是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師不斷思考總結的問題。因此,本人在從事高職學前教育美術教學的基礎上,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淺析,也對教學改革提出幾點認識。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傳統

高職教育一直以培養技能型、應用型和服務型人才為首要目標,而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教學而言,重視美術繪畫、手工製作等技能的培養一直是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主導思想。但在日常教學中,傳統而落後的單一式灌輸和教師單一講解等方法依然被廣泛的運用,這就大大影響了美術課程的趣味性,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何將這種老師單向傳授知識技能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多欣賞觀察、多互動思考的教學模式,就成為了迫切需要改革的突出問題。

(二)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教材不完善

教學課程的合理設置是保證教學內容順利實施,學生接受知識和掌握技能的最直接途徑。而許多高職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的教學重視不夠,開設的美術課程課時有限,根本不能保證學生在充足的時間內較好的掌握美術技能,學習質量無法提高。在課程的設置上也存在很多不合理,主要表現在:(1)美術課程總體數量偏少,理論課和實踐課無法統籌安排,常有重視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的現象發生;(2)與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類課程相比,美術類選修課的數量太少,且不夠細化,有些高職院校甚至只把手工課單獨開設,對素描、水彩、簡筆畫、線描畫等均不細分。此外,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育教學體系還不具有系統性[3],這導致在美術教學中所用的教材不完備,教材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夠。很多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材不是美術知識與技能要求太過專業,難以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就是教材內容與教學實際、就業需求脱節,影響教學效果。

(三)教學資源運用單一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主要包括繪畫和手工製作兩個部分,它們彼此獨立而又緊密相連。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對教學資源的運用僅僅侷限於美術領域裏,單一的從美術角度考慮問題,無法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學生基礎薄弱,對美術技能的掌握較差

高職院校學生入學成績偏低,文化基礎普遍很差,學習能力不強,並且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沒有美術基礎,在美術專業知識方面幾近空白。再加上入學後學習時間短,學生難以理解消化老師所傳授的美術知識,從而制約了學生對美術技能的掌握。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的幾點淺見

(一)整合教學資源,優化課程設置

高職院校對其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設置均有不同,基本上都圍繞着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學時和授課時間。理論結合實踐的課程模式也被大部分高職院校所認同[4],並也付諸於行動。筆者認為,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應該緊密圍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設置,同一門課程,其理論課與實踐課要放在同一學期或者同一個時間段內進行。比如,就簡筆畫課程來説,可以將簡筆畫課程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融合滲透,在講完理論的同時立馬進入實踐的繪畫中,這樣有助於學生循序漸進,夯實美術繪畫基礎。此外,對於難度較大的課程內容還應該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就業需要來安排課時。在教學資源的運用中,美術教學完全能夠與其他學科實現教學資源的互動。比如在簡筆畫的創作教學中就可以將繪畫與音樂、故事相結合,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在手工製作的教學中也可以結合建築學、戲劇學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們勤思考了,其美術表現力就會增強,學習時會更加積極主動,作品也就更加豐富奇妙,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二)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授課內容

唯物論認為,世界是在不斷變化中前進發展的,一成不變的事物遲早會被淘汰。教育教學中也要有“思變”的思想[5]。作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國內外美術學的發展以及美術教學中所運用的新方法,新手段,新內容,充分了解國內目前幼教機構的需求,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做合理化調整[6]。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所教授的美術理論與身邊的生活實際聯繫在一起,讓學生們懂得美術不只是幼兒教育中的必需品,也與我們的生產實際息息相關,從而開拓學生們的視野,啟發他們的靈感。在授課方法上除了採用PPT、多媒體技術等手段外,也可以參考法律教學中模擬法庭授課的方法,將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職場化,模擬教授幼兒美術的現場,讓學生們瞭解職場。還可以定期舉辦美術比賽,讓學生們自己構思創作,以個人或者團隊均可,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知識,鍛鍊技能。同時,在考核的方式上也可以採取多樣化,比如讓學生們自己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自己的觀點見解,這樣不僅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學會欣賞和品鑑,這有益於美術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結合學生實際,實現因材施教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入校時不僅基礎普遍偏低,而且在學生之間還存在着高低起點不一致明顯差異。有的學生能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知識,而有的學生則相對較慢;有的學生在入校前接觸過美術,有一點基礎,而有的學生則需要從零基礎教起。這就使得在教學中既需要注重對零基礎的學生傳授基礎,還要有基礎的學生在能力方面的提升,從而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筆者認為,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實現因材施教。對學生們進行集體授課的同時,可以對個別基礎好的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讓有基礎的去幫助零基礎的,儘量縮國小生們的差距。

三結語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有云:教育乃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科教才能興國,而教育教學改革更關乎國情民生。美術教學是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對高素質幼兒教師的培養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社會對具備美術技能的幼師人才的需求不僅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美術技能的動力,也是“民生”任務之一。這就需要我們以培養高素質幼師人才為目標,在美術教學中不斷改革,求新,這樣才能為幼兒教育事業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

作者:XXX

單位:xx外語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劉蘭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學特色研究[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xx,05:94-98.

[2]王彤。關於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業教育,20xx,03:92-93.

[3]李小波。對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探索[J].美術大觀,20xx,02:156-157.

[4]沈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美與時代,20xx,10:72-74.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七

首先,高職畢業生的個人能力有所欠缺。具體來説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知識面不寬,學前教育專業高職畢業生主要是從事學前教育的技能培訓和理論學習,很少有機會涉及到一些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二是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不足,學前教育專業高職畢業生很少有機會能夠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在一些大型場合下便顯得較為膽怯。其次,擇業觀念存在着偏差。高職畢業生的擇業觀念偏差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自身對於社會的期望過高,而一旦社會不能滿足自己的期望之後就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二是生活中經常會接收到家庭成員的影響,揹負着家人的期望。再次,高職畢業生缺乏必要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是針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所做的自我規劃,能夠對大學生的就業形成更好的指導,高職畢業生在這一方面可以借鑑的資源少,相較於高校在這一方面有所欠缺。

2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心理調適

學前教育專業高職畢業生之所以會產生上述心理問題,主要是由於當前的就業壓力所導致的,來自社會、自身、家庭的壓力使得這些本身就業面就不寬的高職學生在畢業後找工作成了困難,因此,針對其心理調適也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2.1社會上加大對高職學生的重視高職畢業生不僅是個人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在當前環境下,我國的就業政策還不夠完善,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缺乏必要的指導。因此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社會要完善相關方面的基礎設施,構建大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的資助和引導機制,使大學生就業有制度上的保障。同時,樹立正確的、公平的用人機制,摒棄落後的用人理念,要看到高職畢業生優秀的一面,為高職畢業生提供機會,解決就業的問題,從而解決高職畢業生的心理壓力。

2.2加大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力度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校企之間的合作,既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和實習問題,還解決了企業的人才供應問題,可謂是雙贏。在學前教育專業這一領域,我國允許私人辦學,這就使得私人的教育機構可能存在。因此,作為教育人才培養機構的校方應當主動與學前教育企業建立合作關係,使得高職畢業生能夠通過這一途徑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消除其就業心理壓力。

2.3轉變就業觀念許多高職學生存在着傳統的就業觀念,認為自己受到了高等教育,找工作應該以體面的工作為主,學前教育工作是教師殊的一塊,感覺不及一般的中國小教師,因此在就業方面對學前教育的意願不強烈,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期教育專業高職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局面。因此,要解決其就業心理問題,就要轉變這一觀念,樹立工作無高低之分,本質是一樣的觀念,使得高職畢業生形成愛崗敬業的品質,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3結語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八

摘要:

區域活動多為幼兒的自選活動,基本上是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開展,其教育價值主要是附着在區內的材料上、情景及響應的活動中。教師首先要關注好區域的材料選擇與投放問題,才能引發幼兒興趣,讓幼兒與材料產生有效的互動。特別是小班幼兒,由於生活經驗缺乏,認知直觀形象,各方面能力偏弱,教師在選擇和投放材料時,可以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小班階段目標,結合小班幼兒發展水*,結合小班幼兒學**點等策略。

關鍵詞:小班;區域材料;選擇與投放策略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材料。 ”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通過材料來表現。對教師來説,材料是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物化體現;對幼兒來説,材料是主動建構經驗和認識周圍世界的中介和橋樑,但在實踐工作中發現,教師在**區域活動時只是簡單地堆積材料,沒有考慮選擇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否符合幼兒發展情況等問題,這樣的材料很難滿足幼兒活動的興趣,很難讓幼兒與材料產生有效的互動,對幼兒的發展是有一定影響的。小班區域材料的選擇與投放可以遵循以下策略:

一、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3-6歲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各年齡段特點做了很詳細的分析,小班幼兒主要體現在動作的協調性增強,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愛模仿,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時,能在**的安撫下逐漸*靜等年齡特點。結合這些年齡特點,我們在選擇與投放材料時要注意以下要求:

(一)為安撫幼兒情緒,創設安全、舒適環境

小班幼兒剛入園時,缺乏安全感,有很強的焦慮情緒,喜歡玩自己熟悉、會活動,摸起來柔柔的、暖暖的玩具。教師可以在小班設置娃娃家之類的、能給幼兒帶來温暖和安慰的區域,在娃娃家中投放女孩子喜歡的玩偶,男孩子喜歡的汽車、變形金剛,大眾喜歡的動畫形象、娃娃家操作材料等,都可以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給幼兒帶來温暖熟悉的感覺。除了娃娃家,還可以為喜歡安靜、不擅於交往的孩子設置一個比較封閉的“談話吧”,鼓勵這些孩子拉着他的好朋友去“談話吧”説説悄悄話,還可以在“談話吧”中提供抱枕、不同類型的圖書,如故事類、百科類;不同類型的卡片類玩具、圖譜卡、玩偶、頭飾、手偶、地墊、抱枕、錄音機等,幫助他們尋找話題,學會與人交往。

(二)選擇富有生活情境的材料,促進小班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

小班幼兒由於生活經驗缺乏,認知特點主要是好奇心強,愛模仿。因此在選擇與投放材料時要關注這些特點。如科學區《學習形狀相匹配》,可以以《小動物餵食》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活動目標是引導幼兒尋找與小動物相匹配的食物,讓幼兒模仿生活中餵食的情境,讓幼兒握好湯匙,能手眼協調地把對應的食物一個個送到小動物嘴巴里,孩子會一遍又一遍重複這些動作,直到任務完成。這樣的活動既能幫助教師觀察幼兒學習形狀認知情況,又能提高幼兒的小手抓握、手眼協調等動作發展。又如語言區,孩子都不喜歡主動表達自己,如果語言區只投放圖書會特別冷清,我們可以結合孩子最喜歡模仿生活情境打電話的遊戲,提供兩個舊電話,收集或自繪幼兒熟悉的故事圖片或生活情境,然後將故事情境中的人物或物品的名稱做成一張張字卡,讓幼兒看圖對講。還可以玩傳話遊戲,如拿一根長長的水管穿過隔板,讓幼兒站在東西兩端,互相交流傳話,孩子會非常感興趣。

二、結合小班階段目標

不同階段的幼兒發展水*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參考省編教材去制定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階段目標去選擇與投放材料。

(一)根據月發展階段目標

在選擇材料時可以結合五大領域發展的階段目標去投放,如9月份科學領域階段目標中提出“感知常見的幾種生活用品、水果。瞭解基本特徵;按事物的一種特徵進行分類;比較大小並排序等”,教師就可以結合階段目標投放水果沙拉自助餐品嚐區、投放標籤分類整理娃娃家,投放各種大小不同的瓶子按大小排序等。 10月份科學發展提出“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感知圓形等。 ”教師根據這些階段目標可以在建構區投放各種圓形玩具搭建車類交通工具,在運動區投放輪胎、呼啦圈自主練習感知圓形等。但有的活動區目標是結合幼兒自身發展制定階段目標,如9月份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動手能力弱,可以先開展“抓”的練習。可以培養幼兒練習五指抓到三指抓,逐步提高練習的難度。每個月投放的“抓的物品”也應該從大到小,從粗到細。也可以玩“夾”的練習,早期階段讓幼兒用塑料夾子給各種動物形象夾鬍鬚,還可以提供夾饅頭的大夾子讓幼兒練習夾乒乓球,對於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以稍微提高一點難度,提供的夾子小一些,夾的物品也小一些,後期再逐步換小增加難度。 “舀”“倒”“串”“扣扣子”等操作練習都可以遵循這個從粗到細階段性逐步提高的規律。

(二)根據每個階段目標中具體的教學活動

每個階段目標中都有具體的教學活動,如10月份美工區目標中提出“嘗試用點(雨點、圓點等)、線條(直線、曲線、折線)和簡單形態(圓形、方形等)表現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簡單的物體特徵。 ”具體活動有《香甜的水果》《畫水果給小貓》《小貓的水果》等,教師就可以結合活動內容創設水果屋主題,提供各種各樣形狀的水果、顏料,可以利用窗台、牆面、玩具櫃面等地方創設背景牆,投放顏料、油畫棒、水彩筆等工具讓幼兒**塗鴉、玩水果印畫、水果分類、塗鴉水果區寶寶等活動。又如科學領域目標中提出“按物體特徵進行排序”具體活動有《按顏色特徵排序》,可以開發圖形寶寶找家、收整糖果屋、做漂亮的糖葫蘆、串有規律的門簾等活動。

三、結合小班幼兒發展水*

同年齡段的小班幼兒能力水*也會有所不同,教師在投放材料的時候既要考慮本班幼兒的普遍水*,還要兼顧個別幼兒發展的不同層次,投放適合各年齡段幼兒最近發展區的活動材料。

(一)關注同年齡段不同幼兒的發展水*,為他們準備不同層次的材料

每個孩子在各領域發展的情況都具有個體差異性,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強,我們在美工區,就可以為孩子準備不同星級的材料,如不善於動手的孩子提供一級材料:畫好虛線的寬較窄的長方形紙條,讓孩子一刀剪斷。相對較好的幼兒提供二級材料:寬較寬的長方形紙條,讓孩子連續剪。能力更強的幼兒可以挑戰三級材料:沿曲線剪。有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強,會自己穿衣釦鈕釦。教師在生活操作區,可以提供不同類型的鈕釦區,如繫帶子的搭扣、傳統的民族風搭扣、不同大小的鈕釦穿洞練習,讓幼兒**練習,挑戰不同的難度,孩子會特別感興趣,有時還會邀約她的好朋友幫忙一起完成,給了孩子合作的機會。

(二)關注相同的材料難度層次的提高

在實踐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材料都是使用一次性就被擱置無人問津,新的任務下達,教師又開始馬不停蹄地製作新材料,不懂得開發和利用原有材料,從原有材料中去抽取或添加,提升和創新原有材料。如科學活動《有趣的石頭》教師請家長蒐集了各種各樣的石頭,投放科學區讓孩子們瞭解石頭的特性。一段時間,孩子對石頭不感興趣了,教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商量,用油畫棒、顏料來裝飾石頭,晾曬石頭,這從原來簡單的摸一摸石頭瞭解石頭到動筆裝飾石頭,對孩子技能上有了一定要求;裝飾石頭完工後,我們又把這些石頭運到沙池區,讓孩子搭建高高的城堡,一起用石頭裝飾大城堡,孩子們的興趣更加濃厚。有的孩子還商量不同的裝飾方法,如大石頭放在城堡的底層,小石頭放上層,不同的石頭分類裝飾,孩子在自主探索中發現了分類、空間安排等科學問題,對幼兒的學習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材料不適合跨區域開展,我們可以在原有材料上增加些難度。如生活操作區《夾夾樂》,原有材料是乒乓球,夾饅頭的夾子、盤子,孩子很快挑戰成功。第一次教師換掉的是盤子,提供高一點的杯子,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第二次教師換掉的是大夾子,用小號的夾子去夾乒乓球並放到杯子中;第三次教師換掉的是乒乓球,變成小木珠,小木珠個頭小比較難夾,但不像玻璃珠那麼滑溜,小班幼兒還是能挑戰成功。後期為了鍛鍊能力強的幼兒,還增設了瓶子,讓幼兒把小木珠裝進瓶口較小的瓶子裏。這樣循序漸進地增加材料難度,幼兒會有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幼兒參與的興趣。

四、結合小班幼兒學**點

小班幼兒基本意識不到學習的目的、任務。他們只是對學習過程感興趣,往往把學習當作遊戲看待,需要在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教師在區域材料投放過程中不能簡單的一盤材料、一份任務單讓小班幼兒操作,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要求:

(一)高、低結構材料相結合的區角環境

小班幼兒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喜歡顏色鮮豔、形象逼真的高結構材料,但低結構材料又能幫助幼兒創造性想象能力的發展,在選擇與投放材料過程中教師要考慮高、低結構材料相結合。如準備《娃娃家》材料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小班幼兒準備一些高仿的材料,如自制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角色扮演道具如各類角色服裝、帽子。娃娃、奶瓶、炊具等,還可以收集幼兒照片,製作全家福。玩具小人、裝扮服飾、廚具用具、過家家餐廳、醫院、理髮店等模型玩具。低結構材料如各種各樣小珠子,不同顏色的項鍊、假髮、頭飾、各種彩色的皺紋紙、泡沫紙、小瓶子、小杯子等,孩子可以根據情境佈置娃娃家,做娃娃家食品,裝飾品等。

(二)選擇幼兒熟悉、具有生活經驗的材料

小班幼兒經驗缺乏,教師選擇的材料要源於生活中的材料,幼兒才能更感興趣。如科學區《找匹配》,教師就可以直接用生活中的瓶和蓋、筆與筆套、腳與鞋的尺碼、手與手套的大小供幼兒探索、匹配等,《神奇的電池》教師可以請幼兒把自己熟悉的電動玩具帶來,認識電池兩端的不同,組裝電池,讓玩具動起來,這樣的活動孩子會百玩不厭。

(三)投放豐富多樣的材料滿足幼兒不同學習需求

在考慮小班幼兒學**點的基礎上,要儘可能地提供種類多樣、數量充足,能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活動材料,滿足幼兒不同學習需求。如美工區,除了有塗鴉區,還要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如漿糊、雙面膠、透明膠、兒童剪刀、花邊剪刀、橡皮泥、水彩筆、油性筆、油畫棒、各色毛線、棉籤、紙杯、空紙盒、繪畫紙、不同材質的有色紙等。半成品材料如紙筒娃娃模型、各種空紙盒、空瓶等,讓幼兒大膽的用撕貼、點、線畫、繞毛線、包裹橡皮泥等方式去裝飾美化這些物品。還要注意提供清潔用品,如抹布、小紙簍、分類盤、整理箱等,幫助幼兒隨時清潔自己使用的空間,養成衞生整潔的習慣。

(四)關注材料的動態性,保持幼兒學習的興趣

隨着幼兒對材料的一次又一次的互動過程中,他們的興趣總是在不斷的變化和轉移的,他們會對玩了一段時間的活動內容產生厭倦。我們要考慮材料的更換,如益智區的拼圖材料,圖書角的一本書等;還要考慮材料的添加,如美工區《漂亮的瓶子》初期教師只提供了簡單的貼紙讓幼兒裝飾,一段時間後孩子不滿足於簡單的張貼,可以和幼兒協商還想把瓶子變成什麼。有的孩子説變成花瓶插花,有的孩子説變成瓶子娃娃等,教師就可以添加剪刀、吸管、紙花給原來漂亮的花瓶插上花;還可以添加黑色的毛線、泡沫圓球、水彩筆做瓶子娃娃等。

總之,每次選擇與投放區域材料之前,一定要思考這些材料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嗎?這些材料可以讓幼兒玩什麼,怎麼玩,適合幼兒哪些方面的發展等問題。讓活動區的材料不是簡單堆積,而是能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讓幼兒與材料產生有效的互動,真正實現“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的人文教育目標,實現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九

1.1教育研究意識現狀

師範生的科研意識主要指的是他們在主觀上有沒有開展教育研究的願望,包括對教育教學中問題的發現與探究,其主要體現在學生論文的選題上,教育研究類論文的數量,往往體現出該院(系)整體師範生的教育科研意識。但近幾年來,畢業論文質量逐年下滑的同時,在選題上,一邊倒的全是學科專業研究類課題,嚴重缺乏學科教育研究類課題。師範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質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嚴重偏離培養“教育研究型”師範人才的目標。以韓山師範學院生物學系為例,本文對近三屆(2010屆-2012屆)師範類學生畢業論文撰寫的情況作了簡單統計:近三屆的師範類畢業生總共有340人,在論文選題上選取教育研究類的共有25人,佔三屆師範生比例的7.35%。因此,從整體而言,其學生的教育研究意識還是相當薄弱,對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不善於發現與探究,缺乏對教育研究的興趣與願望。

1.2教育研究素質現狀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質不但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具有及時發現、科學分析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必須具有收集資料和信息處理的能力、較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創新精神等等[5]。但目前很多師範生,缺乏作為一名未來教師所必應具備的教育研究素質。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寫作基本功不夠紮實。表現在有的論文中心論題不突出,論文結構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邏輯層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種文獻資料以及信息處理能力不強。具體表現在缺少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資料,沒有寬闊的資料收集來源,且引用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科學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薄弱。

2提高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強教育研究類論文指導

儘管不少高師院校十分強調要提高師範畢業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勵並加強師範畢業生對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撰寫,但是並沒有落實到實處,以致在選題上,一邊倒的全是學科專業研究類課題,嚴重缺乏學科教育研究類課題。其主要原因有:1)學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畢業生的畢業論文研究經費只有區區幾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沒有),要對師範生進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訓練,的確有點困難;2)傳統的高等師範院校在專業的課程設置與教學上存在着重基礎知識教學、輕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現象;3)在校師範生缺少教學實踐經驗,盲目地進行教學研究,容易出現脱離實際,流於資料堆砌的現象,而進行學科專業類畢業論文,他們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實驗,收集實驗數據,再將同類例文的數據修改並將其註釋略作改動,即可成為自己的畢業論文;4)在高師院校中,老師缺少面對中學的專業教育研究類課題,大多數的教學改革課題都是針對高校課程,學生參與度不高;5)許多老師帶學生做畢業論文,所給的課題基本都是該教師的專業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項目中的子課題,學生所做的研究有利於他們的課題研究,故而大多數老師不願帶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的畢業論文。顯然,傳統的師範生培養模式及培養目標已無法滿足基礎教育對“教育研究型”師範人才的需求,高等師範學院應以培養“教育研究型”教師為目標,及時地調整培養模式,特別是在畢業論文上,應加入、加強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指導,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努力培養學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養,為其從教後的教育教學科研打下良好基礎,更好地為基礎教育服務。

3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實現途徑

針對畢業論文是對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體現,是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個重要培養途徑。接下來本文探討如何對畢業論文進行改革,以達到提高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學系生物科學(師範)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為研究對象,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革:

3.1畢業論文方向內容改革

擴大師範生畢業論文研究方向,加強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在鼓勵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同時,予以一定的要求。對有能力帶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老師做出硬性規定,規定其至少帶4位學生做教育研究類課題,而對每屆師範畢業生硬規定至少要有50%的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有的學生要考研,因此其畢業論文方向可選學科專業類的)。鼓勵師範生積極參與面對中學的教育研究類課題,自主發現問題並作出選題方向,儘可能滿足自身作為一名未來教師的需要。

3.2畢業論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畢業論文絕大多數是學科專業類論文,因此其論文形式比較單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這種單一的畢業論文形式已無法滿足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要求,因此應拓展畢業論文方式方法。師範生在撰寫畢業期間,應積極地走出實驗室,到教學一線去開展畢業論文,學校為此應該多與中國小合作,建立長久的見習實習聯繫,讓學生能在做畢業論文時,有學校可去、有對象可研究,學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開展研究。鼓勵學生在教育見習和實習中開展畢業論文,實習中或見習的學生就是師範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對象(在我們從業之前)。在見習、實習等教學實踐環節中,將課堂所學的教育理論聯繫實際,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以此作為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成果形式也應該多樣化,除了撰寫論文之外,還可以將製作的優秀課件、優秀教案、優秀教具作為畢業論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數的説明。優秀的課件、教案或教具,不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內涵,更是學生對課程深入瞭解與剖析的體現,只有具有較好較強教育研究素質,才能更好地發揮想象,展開思維,製作出新課標改革下適用於面向新時代學生中學課程教學的課件、教案、教具。因此,應鼓勵學生針對中學課程教學,進一步探究新的教學方法,製作相關優秀課件、教案、教具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的成果。對畢業論文成果是課件、教案形式的,應以一定章節的課程量製作。而教具應是以某一知識框架內的所有相關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質的要求下,對量進行一定要求,有利於學生更好地進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給學生逃避進行其他繁難畢業論文提供便利或途徑。

3.3畢業論文考核方式改革

針對畢業論文方式方法的多樣化,畢業論文考核方式也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學生完成初步的畢業論文初稿後,經指導老師審查,再進行相應的修改。而以非論文形式作為成果的畢業論文,也由指導老師審查,以及有經驗的教師或相關人員給予意見後,做出完善和修改。對於學科專業的畢業論文應由學科的資深教授組織團隊進行審核,再給予評價;而教育研究類的論文應由從事教育研究的專業教師進行審核並給予評價。從而確定優秀畢業論文的選取與確立。除此之外,在答辯方面,對每種形式畢業論文的答辯,應由相應資深教授主持並當任答辯審核員,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畢業論文做出審核考察並給予建議和補充,尤其是教育研究類的畢業論文,更應如此,學生可通過老師們所提的問題和所給的建議作進一步的探究,不至於因為畢業論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對教育研究的進行。

3.4畢業論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進傳統的畢業論文管理制度,從院到系再到導師,再由導師到學生,建立“院-系-導師-學生”四者於一體的管理模式,相鄰兩者相互監督,導師應定期對學生畢業論文進行指導和指正,學生應多向導師請教與探討。每篇畢業論文,導師應不低於10次指導次數,做畢業論文期間師生見面不低於10次。學院(系)應對參與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學生給予經費,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給予發揮,為學生聯繫中學以便開展研究。對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在政策上也應有所傾斜,放寬學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優秀畢業論文名額和獎勵,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研究,選擇教育研究類課題作為畢業論文,為其成為一名優秀教師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