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探究新課改背景下國中語文閲讀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75W

探究新課改背景下國中語文閲讀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一

我們可以巧借《鄧稼先》《音樂巨人貝多芬》《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等課文來寫以“時尚”為話題的文章。鄧稼先、貝多芬、聞一多他們心目中的時尚是什麼?這些都會成為我們作文中的亮點。當然,我們還可以從反面立意,寫盲目追求時尚而留下話柄的故事,讓人們從中吸取有關人生的經驗教訓。

精彩構思一:校園名牌風。當今社會上以穿名牌為時尚,這股風也刮到了學校裏。學生穿阿迪達斯T恤、比利牛仔、喬丹運動鞋等較為昂貴的服飾已不新奇。從校園中流行穿名牌的現象入手,寫一篇議論文,指出這股時尚風固然表現出中學生青春活潑的一面,卻也包含許多弊端:如影響學習、造成攀比心理、給家庭增加負擔等。所以中學生穿名牌的時尚追求應適可而止。

精彩構思二:我的時尚生活。可採用日記體的形式,如:通過一位白領女士的幾篇小日記來具體表現白領的時尚生活。

精彩構思三:都是時尚惹的禍。可以虛構故事,通過某個女青年追求時尚穿戴的尷尬經歷表明人們對時尚的不同看法。

總之,我們的教材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礦物資源,能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指導學生構思立意的方法。如果指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學會遷移,靈活運用,它就能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寫作時,學生就會感到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哪愁寫不出好文章呢?

龍文教育第一屆“龍文杯”教育徵文大賽入選作品

原標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作者: 龍英

新課改背景下幼兒園教學管理探討論文 篇二

新課改背景下幼兒園教學管理探討論文

教育是一個民族的未來。在社會大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高度重視民眾的教育程度。目前,各個階段的幼兒教育已經相繼開展了緊鑼密鼓的新課改工作,幼兒園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一、現階段幼兒園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忽視幼兒園教學質量和初高中學生不同,幼兒園的孩子沒有升學壓力。並且孩子年齡小,好動活潑,喜歡玩耍,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一些幼兒園就忽視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安全問題。另外,目前中國的幼兒園教學質量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規則和衡量標準,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甚至出現渾水摸魚的狀況,認為只要孩子不哭不鬧玩的開心自己就做到了老師應盡的義務,完全把幼兒園定位成了“託兒所”。其實不然,幼兒園教育應該是以素質教育為目的的基礎教育。作為孩子進入知識大門的第一步,幼兒園的教學質量更加應該受到重視。

2.缺乏完善的管理監督體系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與對錯分辨的能力,一切都需要老師從旁進行悉心指導。尤其是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無法容忍任何不良因素的存在。因此,完善的幼兒園管理與監督體系至關重要。目前大多數的幼兒園還都是採取權威式管理,即下級服從上級的一種傳統管理模式。領導發佈指示,老師們去執行。這種模式之下老師缺乏教學自主性,而與孩子接觸最直接、最瞭解孩子的恰恰是老師,並非管理人員。在監督機制上也僅僅是上一級的教育主管部門的視察,這種監督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短時間的視察只可以看到表面現象,根本無法發現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過分重視特色化教學由於競爭激烈,為了贏得各位家長的青睞,各幼兒園分別專注於打造特色教育。而事實是,無論是教師的特色教學活動,還是幼兒園的特色課程,都忽視了常規知識的學習。幼兒接受的教育是為以後的學習打基礎,應該是最為基礎的學習。通過特色教育掌握某一方面的`特長固然好,但對幼兒來説,只有均衡全面發展,才能為以後的發展打好基礎。

4.教學理論與實踐脱軌在幼兒園教育中往往存在這樣的問題:老師們在理論層面可以侃侃而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與方法,而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由於學生不配合或者其他狀況導致課堂效果不理想。這就導致教學理論與實踐的脱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找到吸引幼兒的教學方式,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二、對新課改背景下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幾點建議

1.與時俱進,創新理念新課改重在強調“新”。也就是説,在今後的教育中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理念,以達到提升幼兒教學質量的目的。現在的幼兒園教育中並沒有把教學管理建設作為重點來抓,尤其是一直忽視教學質量的提升。幼兒園是教學的基礎單位,不僅要照顧孩子在校期間的生活,還要對其行為、思想上進行引導,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2.完善教學管理的考核機制幼兒園的教育並沒有太多書本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行為和思想上的引導,因此在考核內容不僅要包括幼兒所掌握的基本知識,還要觀察他們的行為與思想是否得到健康發展。其次,確定考核方式。幼兒園教師的考核應該以自評為主,組織家長、孩子、教師、幼兒園教學管理人員等也參與其中,保證評估的廣泛性。同時,合理確定各評估人員的評分比例,做到科學合理。除此,還要採取獎罰相結合的方式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與創新能力。

3.設置合理的教學課程幼兒園教學課程的設置要以幼兒為本,重視幼兒基礎知識的培育,同時在教學模式上不斷創新,對幼兒進行興趣引導,激發其潛能。目前幼兒園課程的設置雖然也有大綱要求,但在實施過程中總會有或多或少的偏差。幼兒園應該成立專門的教學課程討論組,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共同探討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所在幼兒園的課程,制定出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具有特色的教學課程。幼兒園教學不僅要豐富教學內容,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還要重視幼兒對課程的接受能力,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幼兒實施綜合能力的培養,做到最大程度上優化教學,提高幼兒園教學課程改革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華.談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幾個問題[J].早期教育,,(09).

[2]王梅英.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幼兒園的教學管理[J].新課程,,(10).

[3]劉華.談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幾個問題[J].早期教育,2012,(09).001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三

對於“逆境”話題,我們的學生耳熟能詳,但是要寫出感動點,選擇材料和選擇恰當的切入點就成了行文的關鍵。

首先,選擇材料一定要新穎。別具一格,另闢蹊徑,讓人耳目一新,這樣的材料才能夠實現最大的衝擊力。

其次,就是在立意上的創新。在逆境中成長,這是最基本的立意,但是,如何來體現這個主題,如何把這個主題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揭示出來,這是本文的'關鍵。

像《醜小鴨》、《送東陽馬生序》等課文就是“逆境”話題的題材。如:我們可以巧用《醜小鴨》中的實例,發揮想象,合理構思。醜小鴨對生活不斷的追求和渴望,不斷的努力和追求。醜小鴨正是因為勇於面對挫折和逆境,最終變成了一隻令人羨慕的美麗的白天鵝……但是建議指導學生最好寫成記敍文。因為記敍文最容易寫,也最容易出彩,最容易成功。只要能選定一個恰當的切入點,寫清楚發生的故事以及主人公在故事中是如何勇敢的面對逆境,做到行文峯迴路轉、跌宕起伏,尤其是在最後如果能畫龍點睛寫主人公走出了逆境,這就是一篇非常優美的記敍文。

國中語文課改誤區及原則探究論文 篇四

一、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1、重形式, 輕本質。

除了教學手段上的形式主義, 還有課堂教學方法上的形式主義, 千篇 一律強調和突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模式雖新, 卻全然不顧語文教育的根本特點及其面對的教育現實, 照搬照抄那些似懂非懂的“先進”的教學方法, 把語文課堂教學弄得熱熱鬧鬧、花裏胡哨, 看起來好像高潮迭起, 實際上卻是兩頭落空。這些所謂的自主、合作和探索的學習方式, 宛如菜市場廣告牌五花八門、叫賣聲絡繹不絕, 而大力宣揚的自主其實沒有多少“自主”含量。

2、重創新, 輕“雙基”。

時下“創新”成為各行各業的新貴, 不少教師也為追求“創新”耍盡花樣, 最終花樣耍盡, “雙基”訓練卻早已泥牛入海, 前景堪憂。其實, 語文是一門融基礎性、工具性、人文性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 課文大多是膾炙人口的文學精品, 尤其是散文與古詩文, 情理交融, 字字珠璣, 極富有藝術感染力, 百讀不厭。教師應在動情誦讀的讀味中, 在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中, 在圈點、批註、摘抄、書寫的寫味中, 上出課文的語文味, 通過語言文字的震撼, 讓學生去品味文本的意境美、語言美、人性美。

3、重討論, 輕實效。

討論式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口語表達和創新能力。但是有的教師卻採用放羊式討論, 變滿堂灌為滿堂論, 讓滿堂的熱鬧氣氛, 給自己的'課堂教學貼上“體現課改精神”的標籤。不管需要不需要, 合適不合適一律討論, 不僅在教學難點、重點處要討論, 而且對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也提出討論, 出現了一些無意義的討論。

4、重問題, 輕思維。

有的教師在課上刻意設計一連串的問題, 有的思維含量低, 學生無需思考, 即可答的問題或是學生翻閲教材內容就能作答的問題。看似師生互動, 教材的知識點也涉及到了, 但學生的思維能力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提升。而那種用教師問剝奪學生問的做法, 實際體現了教師是紅花, 學生只是綠葉, 看似師生互動, 實是學生配合教師演好一場戲, 極大扼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二、語文教學中應把握的原則

1、語文還是語文。

語文姓語名文, 即必須重視語言教學, 必須講究咬文嚼字;必須以“文”為本, 幫助學生把文本的感情變為自己的感情, 把文本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2、哈姆雷特還是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只能是哈姆雷特, 不能是林黛玉, 主題思想的客觀確定性是不容置疑的, 只有在鑽研文本、吃透文本的基礎上, 才能進行個性閲讀、多元理解, 才能深入文本的內部, 才能最大程度貼近作者的思想、情感、靈魂。

3、知識還是知識。

語文《課程標準》説, 不宜刻意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完整。“不宜刻意追求”不等於“不追求”, 有的學生到了高中, 還不知道什麼是“實詞”, 可見語文教學對知識淡化到何等程度。“知識畢竟還是知識, 它是能力的基礎, 在知識的基礎形成能力, 從而獲得發展。”這條顛撲不破的教育真理, 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改變的。

4、教師還是教師。

不管任何時候, 教師還是教師, 教師應當負起教師的責任。在閲讀教學中, 教師必須瞭解學生、積極引領、平等參與、客觀評價、有效促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時, 要提出具體任務, 安排具體時間, 還要採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 例如演講討論、寫書間筆記, 寫閲讀札記等。

5、學生還是學生。

國中語文應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説能力和全面語文素養。首先, 課堂上重視的應該是“讀”、“説”。讀包括範讀、朗讀、默讀、速讀、精讀, 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 並在“討論”和“訓練”時, 説或寫出來;其次, 應該是聽。要求學生上課必須專注地聽, 聽出對方的觀點、漏洞, 還要在聽的過程中察顏觀色, 辨析語氣語調等;再次是寫。除了課堂上的寫作以外, 應多開展課外語文實踐活動, 寫參觀訪問記、山水遊記、調查報告, 寫所見所聞所感及應用文等。

總之, 只有我們敢於在任何時候都堅持“實事求是,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觀, 結合前人的探索和未來的要求, 務實創新, 才能走出一條符合語文特質的語文教學之路。

新課標下國中語文教學反思 篇五

隨着新課程的改革與實施的進行,國小語文教學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我為教師們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呈現的新穎的、生動的精彩課堂喝彩,也為教師們在實施新課程時所突現的問題憂慮。下面綜合我自己對新課程下的語文課而引發的主要問題與思考做幾點看法:

一、過於注重“情感薰陶”,忽視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傳授。

由於傳統語文教學過分強調“雙基”,使得過去的語文課堂比較呆板。《全日制義務教育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重要內容,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薰陶感染,潛移默化。”因此,新課程下的語文應由過去重知識傳授發展到現在注重學生內心靈性生成。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融合。我們應借課文這一載體,努力創設情境,培養和開發學生豐富的情感,開啟學生的心智,培養學生健全的心靈人格。

二、過於重視學生的互動體驗,課堂缺乏理性引領和客觀評價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體驗式學習。為此,新課程改革實驗以來,一方面,過去那種在課堂上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的方式逐漸被教師們摒棄;另一方面,凸顯學生主體、關注師生交往的“互動”式課堂,越來越成了教師們的課堂追求。於是,小組活動開展起來了,課堂氣氛也活躍得很。學生有着前所未有的表達機會。可是,當我仔細觀察這些課堂的時候,卻覺得有些不大對勁:所謂“自主、探究、合作”,就是自由説話。教師東瞧瞧、西望望,成了旁觀者。課堂活動缺乏嚴密的組織,更缺乏教師理性的引領和評價。熱鬧的一堂課下來,學生説得很盡興,但實際上教師卻沒有真正完成該課的教學任務。

三、過於重視教學形式和方法,課堂缺乏教學智慧

新課改下教師非常重視教學形式和方法的設計。在聽課過程中,我發現不少教師的教學設計都很好,形式豐富,手法多樣。但總給我一種華而不實、缺乏語文教學智慧和內容的感覺。

國小語文教改的路程還很漫長,我們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地提升。讓我們一起在反思中鼓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氣和信心,把國小語文新課程改革推向更高的台階!

語文課改論文 篇六

國中語文課改之我見論文

課堂教學改革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抓住一箇中心,落實兩個基本點,用好三寶,實現四個突破,走讀書與實踐相結合之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抓住一箇中心

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合作學習小組。而建設合作學習小組之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及合作精神;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培養學生的集體感和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內需動力,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學習《事物的答案不止一個》時,便可分若干小組讓學生聯繫生活舉實例,得到事物的不同答案,讓各小組盡顯神通,展示風采。同時,老師要做到依趣分組,讓學生自由組合,自取組名,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因為所選是各人的興趣特長,又是實現自我管理,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能促進學生做得“最好”。這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更能讓他們領略到成功的喜悦。分組合作小組建設還要注意男女比例搭配,學習能力按低中高搭配,便於讓學生互幫互助,培優輔差。

落實兩個基本點

落實兩個基本點就是如何建立教學模式、如何科學評價小組建設,對合作小組學習效果和小組表現進行科學監測。

首先是合作學習小組建立後,老師就要設計自己的教學模式。國中語文由於體裁、課型不同,可建立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如文言文學習可用“習、講、練、測、評”;詩歌學習可用“讀、品、悟、背、誦”;現代文閲讀可用“導、讀、疑、析、練、拓、測”;作文教學可用“立意、選材、提綱、修改、潤色”。教學模式建立後,一定要在實踐中檢驗,不斷調整,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達到最佳效果:可讓學生交流學習方法,觀察本組學習效果好的同學,對他們的學習行為進行研究,供自己借鑑。可在本組間開展傳幫帶活動,抓“兩頭促中間”,整體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其次要建立科學評價體系。評價可以自主學習、答疑、紀律、合作能力、作業完成、監測成績等進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每週一小結,每月一評比,每期一總評,評出優秀學習小組、先進個人、進步之星等。科學評價體系不僅能促進小組進步,還能讓學生個性潛能得到充分釋放和發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好三大寶貝

用好教學三大寶貝,就是信息技術、導學案、小組長。

首先要用好信息技術這一法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信息技術有利於為學生創造學習情境,有利於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平台,有利於為學生提供與教師交流的機會,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把信息技術融入語文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分析、綜合信息的能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促進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更新,促進學習方式與教育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生動、活潑、自主學習創造新的空間與條件。因此,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堂堂網和全國資源全覆蓋進行網絡教學。

其次要用好導學案這一珍寶。所謂導學案,就是以備學生為主,教師將預習內容、知識點、難點、思考問題、練習、自我檢測等,均放入導學案中,讓學生課前預習,能解決的課前解決,不能解決的可放到課堂分組合作討論、探究,學生還可以當堂設疑提問,當堂解決。這就達到了葉聖陶先生説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如教《故鄉》一文,我在“導學案”中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寫閏土的變化的?從這種變化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人?這對錶現文章主題思想有什麼作用? 這樣一來,“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有“路”可走,有“綱”可循,讓學生帶着預習效果走進課堂,教師真正成了“拋磚引玉”人。這樣做不僅培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終生受益,培養了其終身學習的能力。

再次要用好小組長這個“活寶”。小組長是合作學習小組的組織者,在本組中起引領和上下聯絡功能的協調作用。一是要選拔有責任心、有奉獻精神、有號召能力的學生當組長,讓小組內形成濃厚學習氛圍。二是教師對小組長要加以培養指導,教他工作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成功除了教師的合理運用外,小組長更起着很大的作用。我們可通過種種方式確定由那些學習成績好,主動性強,文化素養高,善於與人交流,有組織能力的學生來擔任小組長。小組長擔負着聯絡教師和召集、督促、檢查小組成員的任務,同時還起着小組內協調、疏通的作用。當小組成員的觀點發生衝突時,小組長要組織討論、分析,使成員之間相互理解、接納和支持,最後達成共識。因此,我們要將一個個小組長培養成一個個小老師,在他們帶領下,學生們越來越善於合作,樂於合作,充分發揮小組集體戰鬥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實現四個突破

衡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就是能否實現四個突破。

管理上有突破,更科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長作用,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以先進帶後進,讓組長、科代表當小老師,協助老師批閲作業,實現自主管理、自我管理。

教學上有突破,更輕鬆。通過合作學習小組建設,實現學生自主管理;通過堂堂網教學和靈活多變的教法,讓老師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去認真備課,研究學生,改革教法,達到輕鬆愉快教學之目的。

學習上有突破,更快樂。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學生以學習為樂。因此,語文老師要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如開展社會實踐調查、進行課本劇展演、出版小組優秀作文集等,教師的感染力、愛心也是讓學生愛上語文,快樂學習的源泉。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寓教於樂,讓學生學得輕鬆,享受快樂,超越自我。

教學質量有突破,更上新台階。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教學質量能否提高。語文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法,採用新的教學手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要認真學習新課標,瞭解學情,鑽研教材,研究考標,及時反思,認真總結,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確保教學質量新台階。進而增強自己的信心,讓學生及家長關心、支持課改,信任課改。

國中語文新課改教學 篇七

國中語文新課改教學

新的語文課改基礎教育課程要求教師要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確立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這對老師是一次機遇、一個挑戰、一次考驗,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運用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本人以高-潮的熱情,本着“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的原則,在語文教學新課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探索出以下經驗,權作拋磚引玉。

一、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習課標,轉變教學觀念

本人把新課標中定量性的規定熟讀成誦“依法行教”。經過十年的教學實踐,本人的學生觀、課本觀、課程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語文教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以“貫徹以學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學生看作語文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新課改指導思想。比如,在教學課文之前本人經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然後讓學生在讀課文後根據本人制定的學習目標再討論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作業也可自主確定。這樣,就使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還參與了目標的制定和作業的佈置,從而,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可以在自學階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並取得成就感。二、改變傳統的教師角色,尋找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契合點,優化教學效果

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這樣的體驗:學生會因喜歡、崇拜某一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生濃厚興趣,並會努力將它學好。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説過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這種健康的學習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教師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會使學生受益匪淺。因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行為、活動已經潛移默化地達到了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語文教師尤其如此。比如本人班的學生何裕鵬,語文基礎差,是屬於基礎差的學生,本人秉着課改“改變傳統的教師角色,尋找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契合點,優化教學效果”課改新理念,本人經常發現他的優點,尊重他,表揚他,而且利用課堂上的潛移默化,讓這位難教的學生從心裏接受一些好的教育理念,結果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他第一個交家庭作業,課上經常舉手發言,對語文的興趣日益濃厚,慢慢地開始看課外書籍,期末考試從不合格提升為63分。有效課改教學在他身上得到體現。

三、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

新學期伊始,不馬上急於教課文,首先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縱觀瞭解全冊書的內容結構。介紹學習方法,如:什麼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善於利用網絡資源,善於利用校內、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提出學習要求,如:每週要背誦並默寫“課外古詩詞背誦”其中的一首。一學期內要閲讀完“名著導讀”中的所有作品,並寫好讀書心得等。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方向。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新課程的角度來看,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而不只是被動的執行者。因此,教師、學生都是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主體,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教學相長才真正成為可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發揮出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成為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

在教學形式上,力圖改變把學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堂裏、日復一日地重複單調枯燥的教學狀況,採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如:課外找錯別字、病句交流與展示,月球知識擂台賽,新聞發佈會,故事《寓言四則》、《女媧造人》),討論會(《風箏》),朗誦比賽(《理想》、《天上的街市》、《靜夜》,並附有一定的評分標準),演課本劇(《皇帝的新裝》),辦手抄報,編習作集(要求學生在寒假把這個學期裏所寫的周練、習作編成一本作文集)。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營造亮點。突出重點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輕重主次,在整體感知上對課文重點進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識的遷移,最後再歸結到整體上來,深化對文章的認識。而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是疑問的聚焦點,思維的交匯點,教學的創新點。

〖HTH〗四、重視創設學習語文的環境,提供展示學生成果的機會〖HTSS〗

培養學生擁有較為完整的閲讀體系是寫作能力提高的關鍵――“向閲讀要寫作能力。”學生涉獵廣泛的課外知識領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適時關心。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情感是教學藝術之魂,沒有情感的融入,教學藝術之花就不能開放。而語文教學就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來溝通與學生的聯繫,以情來陶冶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既是教學的目標,又是教學的手段。本人蔘考新課標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制定閲讀計劃,學會自主積累,幫助他們建立寫作素材庫,引導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博眾人之長於已身”。

五、在課上努力營造融洽的氛圍

學生只要有疑問,隨時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隨時可以發表,師生平等對話,同學間無拘無束地交流。課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特別是那些鮮活的、密切聯繫現實、密切聯繫學生經驗世界的教育資源,如節日、紀念日、剛發生的身邊事、國家大事、國際新聞等,使語文課程內容不再侷限於教科書,成為不斷充實、不斷更新的長流活水。

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使之在最佳的狀態下自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使學生在自己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輔助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熱情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師生、生生、人機的三向交互活動中掌握了基本知識與技能,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同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也簡化了教師的教學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於教學本身,從而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在課改過程中,本人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行為,豐富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在培養學生優化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也實現了自己在專業上發展和人生的成長。

國中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八

我省明年即將全面推開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本學期教研組多次組織學習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引發了自己對一些問題的思考。

由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進行學習而導致課堂教學進度放慢,但是,我認為表面上看上去進度慢了,教學任務似乎沒有很好地按時完成,但從學生的學習的實際效果來看,這種“慢”還是有效果的。除了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知和領悟得到了落實之外,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得到了很好的愛護,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進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和增強。以前那種老師只顧講解,不管學生有沒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悟,有沒有學習的興趣和進取心,教學進度雖然掌握得很好,但教學的實際效果是可以想見的。

從現在實施課改的課堂教學實際來看,由過去那種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轉變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的時間和進度確實不像由老師“滿堂灌”那麼好控制,因為學生的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是動態多變的。但畢竟課堂教學是應該有一個時間觀念和安排的。過去那種完全由老師牽着學生走的教學方式在許多教師的頭腦裏還是比較根深蒂固的。所以,一當學生放開了思維,而又沒有很好地控制好時間,教學進度較為緩慢的時候,這種“積習”就不免抬起頭來。老師並不是不能“講”,關鍵是要講得精彩,講得恰是時候。那種以犧牲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代價的“講”是不合乎新課改精神的。

現在有很多教師還是經常採取老師先設計好問題,提出來讓學生分小組去討論這種方法。雖然這樣可以使得學生直奔教材的重難點而去,既解決了主要問題,又節省了許多時間。我認為老用這種方法用新課標的精神去衡量有些不妥。人們常説:能提出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還重要。如果長期都是老師先提出問題然後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去展開討論,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一種惰性和依賴性,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就得不到培養。老師在備課時可以從課文本身和學生的理解出發設計好若干問題。但不要急於在學生整體感知教材之前就把問題塞給學生,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是被剝奪了。老師所設計的問題的提出要等到學生充分感知教材並有了心得體會之後才提出來,而且最好是等學生自己先提出問題,如果有必要的話再進行討論以解決問題,然後老師再根據學生提問情況把學生沒有提到的問題而教師認為是比較重要的再向學生提出。如果學生已經提到的問題就沒有必要再重複了。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精神和能力,又可以解決老師認為比較重要的問題。

現在“語文新課標”十分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現在凡是進行語文課改的課堂教學學生熱烈討論的場面比比皆是。課堂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難和合作研究的習慣。在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之後,課堂上每每閃現出富有精彩見地的思想火花。我以為,課堂上主要時間應該要留給學生自主閲讀思考,當學生有問題而自己不能解決的時候,再讓學生討論解決,老師也應是參與討論與解決問題成員之一。只有在學生有了充分的自我感知和理解之後再進行的討論才是有效果的。而且,進行討論老師還要注意對時間和內容進行合理恰當的安排和調控。因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課程標準》)再者,毫無邊際的課堂討論是沒有休止,也是很難有結果的。當然,通過大家的討論,能得出一個相對較為合理的答案,也是必要的。但不是什麼問題都要有個結果,存疑也可以,過程有時比結果更重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是對以前那種課堂教學只唯老師(《教參》)的理解為上,不考慮學生自己的領會如何的做法的反動。尊重學生自己獨特體驗,讓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肯定和強化學生有時並不那麼正確的“獨特體驗”和看法,而是要讓學生對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領悟,養成自己獨立思考並能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提出自己看法和見解的習慣。因為每一個人的生活閲歷和認知水平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學生,我們不能苛求他們的見解要如何高明和正確。更何況對於中國語言的理解見仁見智的情況是經常有的,就正如人們常説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賈寶玉”。新課標就提到要“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閲讀的評價。”所以,當學生的見解未必盡然甚至謬誤的時候,我們還是首先要保護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權利和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或老師自己平等地(不是居高臨下)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説明他們見解不夠合理的理由。這樣做,是允許的也是必須的。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該讓學生多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多接觸語文材料”就是要學生自己去多讀書,多背書。讀多了背多了語感就有了,書面語言的譴詞造句,謀篇佈局的規律也就逐漸熟悉和掌握了。寫出的文字就能像韓愈説的那樣“文從字順各識職”了。現在許多老先生,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在內,他們一談起自己具有紮實的文字功底,無不回想起當年孩提時代讀書背書的經歷來。總之,要使得學生像會説那樣會寫,就要讓他們多讀書,多背書,多寫作。這就是語文教學的應有之義和正道。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要綜合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考試只是評價方式之一。”按照新課標精神,既要符合新課標課標精神,又要切實可行。下面我談談幾種具體的做法。

一結合:筆試與口試相結合。

目的是為了全面考查學生的能力。筆試主要考查學生在閲讀和方面的能力。閲讀和寫作採取開卷的做法,試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能力的遷移。口試主要考查學生的朗讀、背誦和口語表達、交際能力。

二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讓學生對自己的語文能力情況

(包括課內外聽説讀寫等方面)作一個基本評價,等第分“A、B、C、D”四級。互評是讓學生做“考官”,通過公佈條件、自報申請、考查通過等程序確定“考官”人選和資格。然後授予他們以職權,對學生的背誦、朗讀及口語表達等進行“考試”。內容採取臨時抽籤辦法確定。

三結合:過程與結果相結合。

我們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語文過程的評價。對於學生的平時的課外閲讀、綜合性學習等語文實踐活動情況,要記載下來,作為同學的學習情況的記錄。這些記錄在期末評價當中要在學生的成績報告單上由具體描述。

四結合:描述和成績相結合。

以前學生學習的結果只是單一的考試成績,現在,我們要把學生平時的學習語文的情感、態度和過程等情況作出描述,同考試成績一道,記入學生的學習情況檔案。

五結合:學校與家長相結合。家長對孩子在家的學習和表現應該是有所瞭解的。讓家長參與學生的評價,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是一個促進。

國中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九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如(七~九年級)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背誦優秀詩文80篇。根據以上要求,考查學生掌握漢字的寫法、讀音,默寫要求背誦的優秀詩文仍是語文試卷的一個重要部分。為體現新標準的要求,命題時將更加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如錯別字改正和病句的訂正,可從廣告、招牌、標語、報刊文章中選取新鮮活潑的材料進行命題,使學生通過考試真正體會到語文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新課程標準》閲讀訓練要求,概括地説,對閲讀材料要做到"整體感悟、理清思路、體驗情境、把握意藴、品味語言、鑑賞評價等"。命題將重在三點:一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選擇閲讀材料時,堅持文質兼美的前提,注意體裁的多樣性,以適合學生的各種"胃口";每一組命題要由易到難,階梯式提升。二是根據新標準目標,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能力和創造潛能。命題的原則是力求開放性和彈性,注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使學生勇於質疑問難,切磋學問,砥礪思想;對閲讀材料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三是語文閲讀命題除了取材於教材以外,也要選取一定量的課外讀物。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每學年練筆不少於1萬字。這需要我們語文老師積極開展創造性的工作,讓學生充滿熱情地開展練筆活動,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作文命題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要淡化文體,讓學生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多角度地觀察生活,關注生活,表現生活,提倡有創意地表達。

當前,國中新課程改革已經全面鋪開。有些教師覺得語文課越來越難教了,有些學生也覺得語文課越來越難學了。針對這些困惑,我想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

首先、要學習和領會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是指導教師教學的綱領性文件,上新課程之前教師必須學透。很難想像,對新課程標準不熟悉的教師,能把國中語文新課程教好。教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時要在學透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語文新課程標準只是一個教學原則性、方向性、計劃性的指導文件,教師既要嚴格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去進行教學,又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諸多因素去實施教學。

其次、要認識到新課程標準不只是為教師制訂的,也是為學生的學習制訂的。

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達到相應的語文水平。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在課堂上進行的語文學習,得法於課內,應用於課外。生活處處有語文,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在課堂內學語文,也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在課堂外學語文。

第三、要轉變觀念。

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即使是制訂了再完美的新課程標準,也執行不了。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認為語文教學重在工具性,但我個人認為:新課程標準除了肯定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語文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每位教師都要轉變觀念。在轉變觀念時,有些教師認為應該徹底否定原來的教學觀念,我不贊同這種看法。強調要轉變觀念,並不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全盤否定,而應該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揚棄。

也有些教師認為新課改後不用抓基本的教學常規了,我認為這個觀點也是錯誤的。新課改就是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拋棄原來的教學常規,脱離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組織教學。因此,我的體會是對傳統的教育必須是揚棄,而不是拋棄。既不能全部繼承,只改課程不改觀念;也不能全盤否定,樣樣翻新。對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對教師教學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樣不能去掉。

第四、要轉變角色。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從教導者轉變為服務者,強調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自始至終都是組織者、引導者、激發者、陪伴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主角,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一定要圍繞學生的學服務。這樣,教師要轉變為服務型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三備”:一備學生、二備教材、三備教法(包括教具)。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比較科學的教案,為學生所想,想學生所需,解學生所難。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

以往的教學一般是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得學什麼,學生只能跟着教師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根本無從談起。轉變角色,實際就是要教師營造民主的教育環境,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發展的夥伴。

第五、教法和教具的運用要結合當地學校和學生的實際。

上新教改課程時,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改革的精神,拋棄填鴨式的教學,不能搞滿堂灌。應試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課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我們應大力提倡啟發式的教學。中國古代的大聖人孔子説“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也有力地説明啟發式的教育很重要。

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因地制宜,不能與學校和學生的實際脱節。要與學生的學法掛鈎,與學習內容掛鈎,與學習效果掛鈎。“方法”、“手段”和“技術”的運用都應從實際出發,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課改就是用多媒體上課,語文課就是讓學生按課文內容來表演,演課本劇、演小品,課堂上熱熱鬧鬧,學生高高興興,老師只是坐在旁邊做免費觀眾。

首先教師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合轉變,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説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係;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其次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學法轉變,喚醒主體意識。在喚醒主體意識上,應該認識到學法指導不是簡單的傳授方法,而應突出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課堂設計要變"教"為"導",形成教與學的互動推進;課堂教學由封閉向開放轉變,堅持生活化、社會化、信息化的大語文教育觀;堅持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教學方式;就課堂而言,"天地閲覽室,萬物皆書卷",而教學手段更應該是"語言+普通教具+現代媒體"。

我認為,在進行語文新課程的教學中,不必每節課都要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不必把課文變成劇本來讓學生去表演。特別是像沒有先進教學設備的農村學校,能結合當地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用好黑板和粉筆也是很不錯的。不能錯誤地認為多媒體教學就是啟發式教學,也不能錯誤地認為課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動才能體現新課改的精神。教法和教具的選用基於以下幾點來考慮:看看能不能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是否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的能力,是否有利於充分利用當地的教學資源,是否有利於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國中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十

一、以“生”為主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理念。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對這一理念最好的踐行就是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樹立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發展教學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採取有效策略,創造一種興趣盎然、生動活潑、風采迷人的課堂教學氣氛,強化語文課堂教學的人文性、趣味性,讓語文課堂教學"高潮迭起",使學生在精彩紛呈的課堂學習中獲得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協調發展。而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能有一股新興的魅力牢牢吸引學生,只有學生“樂學“才能”“好好學”,才能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

一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勢必與教師不厭其煩的細講精練、單一以課堂為主的資源、沒有多大激勵作用的單調評價是格格不入的。於是新課標下的以學生為主,其實累的是我們一線教師,我們不但要好好琢磨學生的心理特點,要選好教學內容,要設計好課堂環節,要定好教學手段,掌握好教學藝術,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想想覺得我們又在風口浪尖中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難啊!

二、以“學”為主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是老師的“教”學生“學”,為了讓學生的終身學習的,老師要把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提供給學生。課標中指出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時間能力……這些要求和理念,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學生的“學”才是第一位。

我想首先在課堂上多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讓老師閉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的新課改精神便強有力的佔據了語文課堂,對文章整體的感知質疑,對部分的感知質疑,及對疑惑的解答,都需要學生自己主動探究才能真正讓她們掌握知識。其次要讓她們多讀多思多講。

其次在課外要引導學生如何自主預習,自主複習。於是一些省市的《導學案》的使用,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再其次,就是要讓學生面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中自主學習。

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所以新課標倡導多讀書少做題,作業“變臉”尤其重要,只有從課業負擔解放出來後學生才有更多的時間與書本接觸,於是我們要善於利用課外閲讀促進學生語文積累,老師要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得閲讀興趣並給予正確積極的引導,學校和家長要給予全力支持,給學生創設廣闊的閲讀空間。比如定期地給他們推薦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然後讓大家暢談讀後的心得體會。還可以佈置她們去閲覽室或者圖書館等文化中心去翻閲好書。還可以藉助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從互聯網、報刊等媒介上搜尋自己要的資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誘發他們向高層挑戰的求知心裏。

新課改背景下國中語文教學實踐研究論文 篇十一

李玉蘭。試論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國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魅力中國,(34)。

楊文成。推進新課改之國中語文教學應如何落實“以人為本”。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5)。

新課改下優化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十二

新課改下優化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一、注重探究合作教學的開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皇帝的新裝》的教學中,筆者就立足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認知能力,並結合教學目標,設計瞭如下探究題:

(1)《皇帝的新裝》一文中,開篇便揭示皇帝愛穿的漂亮,作者有何意圖?

(2)對於“新裝“,騙子是如何介紹其特點的?

(3)皇帝欣然相信,這是為什麼?官員為何違心的認為新裝非常美?

(4)文章最後很有意思,以小孩捅破真相,作者有何意圖?

(5)從童話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啟發?筆者在探究題的設置上,一方面,切合學生好奇的個性特點,逐層推進探究題的題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逐漸領悟童話故事的含義,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學生以發散的思維思考問題。在“文章最後很有意思,以小孩捅破真相,作者有何意圖?”的問題探究上,由於學生認知與探究的不夠深入,以至於問題探究未能達到應有效果。對此,筆者就引導學生,作者的意圖是:“世人皆混,孩童獨清”,以此作為文章結尾,更具有現實諷刺意義。

二、結合實際開展分層教學,促進全體學生髮展

分層教學是基於有效教學下的重要教學方法,強調以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為目標,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進入中學之後,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差異性逐漸顯現。為進一步優化語文教學,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分層教學。首先,教師為實現教學的全面性,確保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分層教學的核心在於如何讓教學更加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分層教學是幫助學生找準定位,充分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此,在分層教學的組織開展中,應切實掌握好幾大原則:

(1)目標定位要準確。教師是教與學的組織者,在分層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進行準確的目標定位;

(2)提問設計要分類。提問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教學互動性的重要途徑。教師的提問設計要有“梯度”,便於全體學生投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練習設計要科學。練習不能一味強調難度,照顧學習好的學生更好發展,而應該統籌兼顧,保證全體學生得到練習鞏固。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每一位學生的語文知識結構不同。語文知識水平高的學生,在學習上具有較高的積極性,且寫作、閲讀等能力比較突出;有些學生學習刻苦認真,但語文學習成績中等;有些學生語文基礎差,在閲讀、寫作等方面能力匱乏;有些學生缺乏語文學習興趣,興趣更多的指向於其他學習。針對這些,筆者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基礎層:學生語文基礎薄弱,缺乏語文學習興趣;拼搏層:學生語文學習刻苦,願意去學習;奮飛層:學生語文基礎良好,語文寫作、閲讀能力強。於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針對三個層次的學生特點,給予不同的教學要求,確保各層次學生的有效學習。如在《社戲》的教學,基礎層學生需要對文章進行閲讀,並掌握課本的單詞,瞭解中心思想;拼搏層學生在此基礎之上,需要對語法有所瞭解,並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而對於奮飛層學生,則在拼搏層的基礎之上,強化學生擴展性閲讀,提高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完善教學評價模式,客觀評價學習成效

新課改強調“以生為本”理念的踐行,突出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對此,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之下,完善國中語文教學評價模式,是踐行新課改理念的重要舉措。一方面,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但在實際教學中容易被忽視。對此,在新課改下,優化國中語文要重視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另一方面,教學評價的科學性、激勵性,突出其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對此,首先,教學評價要體現全面性,不僅需要對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評價,而且對於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也要真實反映,體現語文教學的全面性。如筆者在教學評價中,所採用的評價方式是“分數+等第”的方式。即:分數:對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進行卷面測試;等第:對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採取考核評定的方式,強調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反映;其次,教學評價要充分激勵的重要作用。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筆者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取“AB”卷的考試方式。一方面,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強調學生能力的客觀考評;另一方面,重視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強調教學的全面性,確保學生通過努力獲取應有的成績,進而消除學習過程中的自卑心理,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四、整合語文教學資源開展課外活動,拓展語文教學空間

拘囿於課堂的語文教學,難以體現新課改下教學的多元化發展。對此,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應整合教學資源,為語文教與學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在筆者看來,一方面,語文教學應積極開拓以活動為載體的教學活動,讓教學更加的豐富多彩,契合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基於課外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這對於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從實際教學而言,語文教學進行科學延伸,實現課內外的有機結合,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建立了立體化的學習氛圍,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創造了基礎。在國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活動主題涉及其他學科知識。對此,強化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溝通,在一定層面拓展了語文教學的廣度及深度,契合新課改下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結合自然科學,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探索月球奧祕”主題活動,就是結合地理等知識而開展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蒐集有關資料,並開展“我是月球小專家”的知識擂台賽,提高學生活動的積極主動性。與此同時,為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教學,教師可以依託此次實踐活動,開展“月亮文化”的寫作訓練,讓學生通過所蒐集的月亮文化與知識,展開自我想象,寫一篇關於“月亮”的文章。這樣一來,實踐活動不僅是學生積極學習的助推劑,而且依託實踐活動,激活了語文教學,讓語文教學氛圍積極活躍。所以,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之中,教師要善於創造教學空間,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之中,轉變過去被動的教學形態,這就是新課改下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成效。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之下,國中語文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勢在必行。當前,國中語文教學仍存在諸多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課程理念的踐行。對此,在新課改之下,優化國中語文教學應始終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踐行“生本”理念,並務實做到:

(1)注重探究合作教學的開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結合實際開展分層教學,促進全體學生髮展;

(3)完善教學評價模式,客觀評價學習成效;

(4)整合教學資源開展課外活動,拓展教學空間。

淺析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十三

淺析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學論文

一、對理論與專業基礎的反思

在新課標下,進行物理教學,我們物理教師需要有更加深厚的理論與專業基礎。

(一)必須要樹立起新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所進行的教學行為的重要理論支點。對於新課標,我們必須認識到其中有很多都是傳統的教學理念所無法達到的。為了能夠在新課標下更好的實施物理教學,就必須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並時常的反思自己與他人的教學行為。新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師、學生、教材、環境這四個因素共同組合成為了課程,教學應該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對話、溝通與合作,在此基礎上所構建的課堂文化有着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然而我們教師又怎樣才能夠在教學中體現這種新的教學理念呢?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的交互活動中,不斷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逐步的提高他們的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同時還必須明白,想要樹立起新的教學理念,就需要對物理教學理論的研習,多閲讀一些優秀的雜誌裏的優秀文章。

(二)掌握更為豐富的物理專業知識

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對於新課程的實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標下,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形成的過程進行了解,並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經常會適當穿插一些科學史教育。如果教師本身不具有紮實的物理專業知識又如何能夠穿插科學史教育,如何才能夠更加有效的為學生傳授知識?物理教師又如何才能夠有效的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呢?想要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就必須要不斷的對物理學名着、物理學學術論文、物理着作等進行研讀,讓自己的知識能夠與時俱進。通過對這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名著進行閲讀,能夠有效提高專業素質,讓教師能夠更準確的使用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

二、對物理教學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教學理論與學科專業基礎只是為物理教學提供了基本的保證。我們還必須要認識到還有其他的許多因素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必須要針對學生實際,讓學生能夠感覺到物理知識的`實用性,增強自信心。物理與生活的實踐的聯繫十分密切。那麼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就必須聯繫生活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學目標要能夠遵循好奇心――求知慾――愛學習――責任感的成長規律。只有這樣的教學目標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使得自己的問題得到一個一個的解決,便會增強自信心,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要能夠積極的利用各種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實際教學效果與教師預期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異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在教學設計時有很多沒有考慮到的地方,最後直接導致了預期的效果無法達到。同時也是因為有很多抽象的定律與概念讓學生很難理解。為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應該要積極的思考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思考如何才能夠讓學生對抽象的概念、定律進行理解。如今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都在不斷的應用到教學中,我們必須考慮如何利用好這些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來改進、優化教學,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楞次定律”,既抽象又難學,學生很難掌握。筆者在教學時先用多媒體幫助學生複習右手定則的內容,並判斷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時所產生感應電流的方向。接下來利用多媒體設置新情景並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如果用其它方式改變磁通量,從而產生感應電流,如何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呢?然後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得出結論: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筆者告訴學生這就是楞次定律的內容,接着筆者在利用多媒體演示,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阻礙”和“變化”的含義。

三、重視其他活動

(一)對聽課活動進行重視

聽課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育研究方式,它對於瞭解和認識課堂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了課堂的方方面面,有着十分豐富的內涵。特別是同事之間相互聽課,在很多時候可以採取不含有考核或者權威指導的方式,因此能夠有較大的自由度。並且能夠通過相互之間的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更能夠發現自身的問題,從而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水平。聽課者能夠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更加細緻的觀察,然後可以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在進行交流、分析時,往往能夠提出更加中肯的意見,從而推進教學策略的改進,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二)對課後的小結與反思筆記進行重視

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將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的記錄下來,以便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重新審核、反思。面對新課標,以物理學科來説,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因此應該重視課後小結與反思,抽出時間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並記錄下來。

新課改形勢下國中物理教學初探 篇十四

新課改形勢下國中物理教學初探

國中物理教學形式多種多樣,怎樣把教學的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把教師和學生從繁重的教學和學習任務中解放出來,給他們更大的個人發展空間。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筆者認為要抓好以下幾點:

作 者:施燕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中學 刊 名: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類號:G63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