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淺談讀《高效課堂》之收穫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92W

高效課堂是每位教師所追求的,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困惑:“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卻不愛學;教師教學很投入,學習效果卻不佳。” 如何讓我們的課堂高效?如何能將老師辛苦的勞動轉變為學生有效地學習?如何構建“生本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許多問題都一直困擾自己。有幸讀到了這本《高效課堂》,倍感欣慰,猶如在烈日下飲得一捧清泉。書中採用真實的案例,結合科學的教育理論,邊敍邊議,向我們闡述瞭如何構建理想化的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可以算作是我學習如何實現高效課堂的老師。對如何真正實現高效課堂從多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和講解,讀來收穫遠大於之前的疑惑。

淺談讀《高效課堂》之收穫

收穫一:高效的課堂是自主的課堂。  

要實現高效的課堂,其前提和基礎首先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離開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高效課堂就無從説起。作為教師,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每當考完試後,總會有這樣的牢騷---這題我都講了很多遍,為什麼學生還不會呢?是呀,我們課堂上總是認真地講解着每一道題,詳細地分析着每一篇課文,但有時努力的結果並沒有帶來學生的發展,原因何在?主要原因是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缺少了自主的學習,就像缺少了動力的汽車,永遠不會奔向勝利的彼岸。“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不僅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也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核心理念。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仍然處於被動地位,教師所謂的給學生思考、給學生話語權,就是千方百計的想讓學生説出老師想説的話。這就明顯的是學生喪失了自主學習的機會。自主學習的目標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問題由學生自己去發現解決,規律由學生自己去探索應用,概念由學生自己去概括提煉,文本由學生自己去解讀體悟,實驗由學生自己去設計操作,作業由學生自己去佈置選擇。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將教師的角色從“講授者”直接過渡為“引導者”“啟發者”“合作者”,我想,這樣的一堂課才能稱之為高效課堂吧。只有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實現我們教學的高效,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收穫二:高效的課堂是合作的課堂。  

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動,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腳步。”實施合作學習關係,落實合作學習方式,這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從如何提高課堂效率來看,合作學習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效地途徑。如何能真正發揮合作學習的長處,是我們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主要問題。為實現學生的合作學習,支撐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以及教育資源之間進行有效地交往和溝通。在傳統的科學課堂上,師生關係因授課方式的過於呆板,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氣氛過於沉悶,因而容易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不能參與到探究知識過程中,而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在合作性科學教學中,教師在佈置完任務後,通常穿梭於各小組之間,進行旁聽(觀)、指導、幫助或糾正,這樣的學習氣氛顯得輕鬆、活潑而又團結互助,有利於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有利於師生間的有效溝通,有利於學生間的彼此瞭解,有利於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從而促成他們親密融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進而培養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並且倡導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實現學生之間的廣泛互動: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  

收穫三:高效的課堂是快樂的課堂。  

“現在的學生一屆比一屆難教了。”“講了一遍又一遍,到頭來還是不會做?”許多教師都有過這樣的感歎。我的感歎是:怎麼現在的孩子都得看着學?不看就不學?真是教育的悲哀。縱觀我們教育中的諸多問題,其背後都有許多因素,但學生缺乏興趣不愛學習以及因為教師的課講得太枯燥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是最主要的原因。提到“快樂”,就上升到情感問題。我們都有體會,心情好時,願意做事,什麼事都能做好;心情糟時,不願意做事,什麼事也做不好。學生的學習也如此。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其中情感的作用。很多教師認為,只有“傳道授業解惑”才是自己的責任,只要盡了這個責任,那麼教師的所作所為、教師的付出都是正確的。其實不然,新的課程要求我們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關注情感問題,沒有情感的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要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善於營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到平日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懷着一顆童心,走進學生的心靈,激勵他們自主、快樂地成長。 

收穫四:高效的課堂是流暢的課堂。

時間流通暢是指不斷地主義教學意義的連續性。流暢的教學從一個活動轉向另一個活動時所花的時間極少,並且能給學生一個主意信號。國內有研究表明:課堂45分鐘內,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態分為五個時區,呈波谷—波峯—波谷—波峯—波谷起伏發展規律。為了保障課堂教學的流暢性,在教學過程中安排教學活動應已掌握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各種情緒狀態為基礎,安排好各個時間段,在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期提高課堂效率。想要把握好課堂的流暢性,就要保障課堂教學有足夠的適度的信息量,信息量過少會浪費時間,信息量過多會事半功倍。課堂教學中無效知識也會導致學生思維混亂,使得課堂流暢性不足。我們有的老師會在教學中突然中斷教學內容,這是不可取的,對於課堂的流暢性會大打折扣。 

收穫五:高效的課堂,需從教師自身做起。  

1、 思想轉變---不做“講師”做“導師”。  

讀完這本書後反思自己的課堂真的是毫無“高效”之跡。我所做的,也就是一名“講”師而已。課堂上,我只顧聲嘶力竭地去講,生怕哪個重點遺漏,而學生的學習效果卻微乎其微。這樣低效的課堂怎會有高效的成績,要想做學生的“導師”,先要轉變觀念,敢於放手,捨得放手,科學放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僕人。  

2、 提高自身素質 做合格的老師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該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要求教師有更高的素質,凌駕於課堂之上。就講授環節來説,高效率的課堂要求教師少講,這必然要求教師以少勝多,要言簡意賅,重點將學生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思之粗淺、感之不深之處,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如何能講的恰到好處,如何能使學生對你所講只是瞭然於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有更充足的只是儲備,這樣才能在講授過程中游刃有餘。要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樣的教師才能算合格的教師。

3、 理論聯繫實踐。  

無論什麼先進的理論,無論怎麼學習,離開了教學實踐,只能是紙上談兵,毫無用處。因此,學習了書中的諸多名師的先進經驗,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才是最關鍵的一步。將現有的理論逐步運用到課堂中也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改變自己固有的教學模式,將新穎的教學思路引進教學中是值得我們考量的。理論與實踐兩者的結合是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的重點。

高效課堂,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沃土,構建高效課堂,是教育永恆的追求。高效課堂,是每位教師要形成教學反思的行動和習慣,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以一種執著、堅韌,經歷脱蛹化蝶的痛苦,生成個性化的教學智慧,使課堂教學從有效走向高效。我將以《高效課堂》作為我的教學工作中的良師益友,在努力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中發揮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