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恰用教學評價促進學生成長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5W

《國小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示出來的能力、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對學生進行評價是為了教育激勵學生進一步提高。我們要達到這個目的,就應透過現象看本領,樹立正確評價學生的思想,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公正的評價,真正達到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恰用教學評價促進學生成長

當然,對國小生的評價,我覺得還是以表揚為主。俗話説:“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適度的表揚能促使孩子在潛意識中強化好的行為,有利於學生形成有利於正確的價值觀。二十多年的基礎教育生涯,使我認識到時代在變,學生在變,老套的嚴師出高徒的思想有些不適應新時代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孩子犯錯誤,不認真學習時,我們對他們進行批評,懲戒,家長孩子均無異議,效果對有些孩子有效,但大部分無效,甚至有時適得其反。而現在隨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這一招經常會造成家長和教師的矛盾,輕則有隔閡,重則訴諸法律,傷及教師自身。中國有句古話説:“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我在思考,為什麼電遊、手遊那麼吸引孩子,甚至是成人,看過很多資料,説遊戲的編程是有心理學家做指導的,人們在遊戲中不斷的得到程序的反饋,大部分是有聲、有圖的獎賞,人們在虛擬的世界裏,一路過關斬將,不斷升級,成就感滿滿,樂此不疲。的確,遊戲的成功是因為它順應了“人性”,經常聽有經驗的長者教育孩子説要“順毛兒捋”。我在想,教了這麼多年的國小數學,為什麼不能營造一個過關斬將的“遊戲”情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建立一個反饋機制,把遊戲中的虛擬的獎賞變成實實在在的物品。全班齊上陣,這不是單機版,而是網絡版。

為了實現我的這一想法,在教學中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一、與學生約定適合國小生的獎懲規則。

為了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為了約束學習態度差、行為習慣有待改進的學生,我與學生約定了適合他們的獎懲規則。

在我的數學課堂上,我主要採用了積分制的獎懲方式。把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單元測試成績細化量化,如:課堂能舉手回答有挑戰性的問題的學生加一分,作業獨立完成完全正確的加一分,單元測試滿分加兩分、85分以上加一分……考慮到後進生的進步情況,後進生有良好表現的加一分,單元測試前進五個名次加一分。我對學生承諾一分相當與一角錢,積分滿十分及以上均可到老師那裏兑換相應價值的學習用品,如:作業本、中性筆、修正帶、卷筆刀、軟面抄等等。表現不好扣分,扣到十分,戒尺打手心,扣到20分,電話和家長溝通。加扣分互不抵消。從教學實踐中看我班學生非常在意自己的分數及同學的分數,全班基本以加分為主,只有個別學生扣到十分。在積分制的作用下,一些學習不重視的孩子,開始自學課本,舉手回答問題了,一些後進生也有明顯進步,開始主動請教老師問題了。單元測試的全班平均分一次比一次高。全班學生的學生積極性得到了激發,極大的發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老師的主導作用效果更加明顯了。

二、不斷變化課堂獎勵加分形式,防止學生“感覺疲勞”。

我們成人到健身房鍛鍊身體,私教會帶我們訓練,教練每練習一段時間就會變化不同動作和器械,以防我們重複相同的動作出現厭學情緒。在教學實踐中,可採用搶答、兩人PK、全班共同完成有挑戰性的一組數學題、追根刨底、製作數學手抄報等數學活動,給勝利者加分。把難度中等或一般的題目留給後進生,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三、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有差別化的進行教學評價。

運用不同的尺子評價學生,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有九種智力,只是這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組合存在,使得每個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説,學校裏沒有所謂的“差生”存在,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這樣的學生觀可以使教師樂於從多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從而發展學生的潛能。

對於那些經常取得高分,心理承受能力強的學生,不能總是一味的表揚,而是要經常提點“打擊”學生,使其保持清醒:雖然幾次考試取得了好的成績,但並不能説明你的數學能力就是強,也許是試卷的難度不夠;如果拿一張奧數試卷來考,恐怕及格都難。今後學習的路還很長,千萬要戒驕戒躁,我們除了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外,還要不時仰望星空,這樣不會迷失方向。對於一些後進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我則經常鼓勵他們: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課前認真預習,課內仔細聽講,課後耐心複習,積極和老師交流,仍可以取得優秀成績,別人能做到的,我笨鳥先飛,也一定能做到。

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孩子經常主動找我談心,交流自己對學習的疑惑,我因材施教,學生和我的師生情加深了,有助於我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了。

四、用“幽默”的言語化解學生犯錯的尷尬時刻。

“幽默是一種優美,健康的品質。”學習中有幽默,學習更有味道。對孩子幽默批評,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無損於教師的個人尊嚴,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在講解六年級數學上冊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的區別時,我班的楊毅對於一道分數乘法應用題錯誤的理解成了分數除法。題目是這樣的:飛機的速度是540千米/小時,汽車速度是飛機的1/6,汽車的速度是多少?楊毅的解答是:540÷1/6=3240千米/小時。我看了之後,微笑着對全班同學説:“楊毅的汽車應該是外星人設計的,竟然比地球上的飛機都快。”同學們都哈哈大笑,楊毅自己也笑了,然後我讓他説説為什麼犯錯了,他反應很快,説自己把題中的單位“1”弄反了。有了這次化解尷尬的愉快經歷,楊毅對判斷分數乘除法的方法牢牢記住了,促進了孩子對知識的消化理解。

老師要成為“識別千里馬的伯樂”,善於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認識自身的優勢,建立自信,補齊短板,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在教學實踐中,每上一節新課前8分鐘,我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來當“小老師”講授新知識,學生有了任務,課前預習必不可少,學生在講授中有的板書工整,有的圖形畫的細緻,有的教態自然,有的和同學互動和諧……,我及時抓住他們身上的“優點”,誇讚一番,結合獎懲制度,給予加1分或2分。有了好的反饋,學生當小老師的興致更濃了。在教學圓的面積中,我班的張忻怡講授外方內圓圖形的面積,他首先用圓規和直尺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外方內圓的圖形,邊説邊板書外切正方形的面積為:2r×2r=4r,內切圓的面積為:3.14×r=3.14r,中間部分的面積為:4r-3.14r=0.86r。整個過程張忻怡板書工整,講授完後,我對學生們説張忻怡的圖畫的好,板書工整,但缺乏和同學互動,總體表現良好,加2分。同學們不約而同的鼓起掌來。在以後的課堂作業中,張忻怡同學的線段圖畫得更漂亮了,學習的動力更強了,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基本補齊了學習中的短板,成為本班的“一匹黑馬”。

有了好的“制度”,又加上師生的共同遵守和執行,在數學課堂的“主陣地”上,學生的“手遊、電遊”消聲匿跡了,把“天地裏的雜草”剔除乾淨,“莊稼”得以茁壯成長。從教學實踐來看,本班的數學平均成績由上學期的52分,上升到了82分,優秀率,合格率均大幅上升,學生的內生動力被激發出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評價是教育活動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同時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熱情,存在問題、學習效果等老師做出有效的評價,予以認可、鼓勵,給予希望、激勵奮進,這有利於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