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73K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新版多篇】

幫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篇一

如我班一位女生,數學基礎差,學習態度不明確,很要面子,別人幫助她學習她還不願意,認為很沒面子。問她懂了嗎,都是説懂的,作業往往又是錯的,看得出做作業時很急躁。我從寫字開始,要求她把字寫端正,允許作業少做,要求做一題對一題,不會做的重新做,做對了繼續,讓她認識到她也能做對,慢慢地樹立學習的信心,發現優點及時大力地表揚,使她嚐到成功的喜悦,並且認識到學習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不能有任何虛假的行為。漸漸地,她對數學有些信心了,字寫端正了,成績也提高了。

實行民主教學,構建輕鬆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 篇二

在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輕鬆和諧,師生們展示的是真實的自我。課堂上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小聲討論,時而高聲辯論。同學們爭相發言,有的`居高臨下,提綱挈領;有的引經據典,細緻縝密。針對同學們獨具個性的發言,老師不時點頭讚許,對錶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敢於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地張揚。如教學一年級數學上冊分類一課時,在教學生明確什麼是分類知識之後,我有意識地放手讓學生主動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將30多支不同顏色、不同長短、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的鉛筆打亂放在一起,讓學生去分類,看誰分得合理。同學們爭先恐後搶着去分類:有按顏色分類的;有按長短分類的;有按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分類的;也有胡亂分的。再找學生説明這樣分的理由,對講不清理由的學生予以指導,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主學習、主動實踐。教師還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抱有一種想學、樂學、會學的態度。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篇三

內容摘要:對於國小低年級學生,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規律,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聯繫生活實際進行施教,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愉悦地學習,輕鬆地學習,快樂地體驗,並逐漸獲得成就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來提高課堂成效。

關鍵詞:數學教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數學興趣,樂學。

正文:如何提高國小數學課堂的成效是我們數學教師探討的共同話題,去年我們學校結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開展了“三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近一年對“三有”課堂教學模式理論的學習,結合我們自身的教學實踐,採取了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效果比較顯著。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進行正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情感是教學的催化劑,愛是教育的原動力。在課堂上,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動的話語,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學習之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珍惜學生每一點滴的進步。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成功或失敗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特別是失敗的時候。尊重、珍惜和理解是師生和諧的紐帶,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潛能的情感動力。要善於鼓勵學生,以藝術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適時的鼓勵能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已的潛能,鼓勵性語言要簡短精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要理解學生,以情感的交流喚起學習數學的熱情,經驗告訴我們,心情舒暢,樂觀開郎的情緒能使人浮想聯翩,思維活躍。因此,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全方面的情感交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用愛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服務與生活。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入門的先導,更是推動孩子學習的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有了興趣,學生的思維才會處於活躍狀態,才會去自主發揮他們的探究性和創造性。興趣在活動中

產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也離不開活動。學生通過課堂活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不僅有助於他們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且可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認識鐘錶”一課時,讓學生拿着準備好的鐘錶,觀察上面有幾個針,引導讓他們説出時針、分針、秒針之間的區別,如長短,粗細程度等,這樣通過學生的自己動手操作,自己觀察,隨後老師對他們的回答給予肯定,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學效果明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採用直觀操作、多媒體演示、學習競賽、遊戲、謎語導入、編學習歌謠等多種手段,充分調動學生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取教學活動的方法和體驗,增長數學知識。在各種活動中學數學,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拓寬了學生的數學視野,培養了他們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新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強調和提倡的新型學習方式之一,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亮點。合作學習首先要合理分組。一般情況下,四個人為一組,每組各選一位優秀生為組長,在學習中能以強帶弱,共同進步,爭取不讓組內成員掉隊。在教學中,我常採用下列辦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都能積極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進行有效的溝通,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清楚的理解對方的想法與觀點,積極承擔自己扮演的角色。對那些內向的、怕羞、不敢説的學生要多加鼓勵和引導。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傾聽,説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有困難了。首先,要樹立傾聽的意識。教師應該告訴孩子們: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別人,而傾聽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種方式。其次,當眾口頭稱讚那些願意認真傾聽他人的學生,建立起榜樣。最後,評一評哪些學生學會了傾聽。達成共識。讓學生對組內的認知衝突進行有效解決,從而解決問題,理解知識,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彼此信任。

三、課堂教學應具有幽默性,讓學生樂學

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產生一種積極愉快的感覺,減弱或抵消一部分緊張和疲勞,從而創造一種使師生雙方心情舒暢的教學環境。因此我們鼓勵

課堂中採用幽默性的教學語言,但不是所有的幽默語言都可以拿到課堂上來,課堂教學語言的幽默必須遵循教學性、規範性、科學性、啟發性,同時應做到適時適度。這樣對課堂教學才會起到催化和促進作用。

四、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規律、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時,必須結合數學知識的特點,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如嘗試學習的方法、發現學習的方法、閲讀學習的方法、操作學習的方法、遷移類推學習的方法等。還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假設、比較、逆向等解題方法。學生藉助這些學法便能更好地消化、吸收、應用數學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許多數學知識,不僅需要學生理解,更要讓學生記住它。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歸納了理解記憶法、規律記憶法、重點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歸類記憶法、諧音記憶法、比較記憶法、歌訣記憶法、實踐記憶法等十種記憶方法讓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記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聯繫生活進行教學

數學教學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領悟”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服務與生活“的道理。有些數學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去感知,學會從生活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讓數學真正服務於生活,並且能注重培養學生在生活實際中”用數學“的意識。那麼,如何處理數學教學與生活的完美結合,構建和諧的數學課堂呢?那麼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應該聯繫生活、貼近生活,讓學生熟知、親近現實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課堂,使之產生親近感,變得具體、生動,誘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後,讓學生動手動手做一個時鐘模型,並説説自己在各個時段都幹什麼,然後聯繫實際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這樣不僅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中,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篇四

1、前言

國小一年級屬於學生的好動期,儘管對各種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好,思維也相對敏捷,但其自制能力卻非常差,加之這些孩子身上還保存着濃厚的幼兒園氣息,對於即將到來的國小生活既感到好奇,又會覺得一無所知。針對這個學習階段的學生,教師必須加強重視與引導,改變其不良生活習慣,使之能夠儘快適應自身國小生的身份以及國小生活。

2、國小一年級數學有效教學具體實踐策略

有效教學已成為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和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當中的一種基本原則,強調以最合理的速度與最佳效率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技能、知識、方法等方面的學習中,在整合與協調其價值觀、情感以及態度等三維目標的同時,促使學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目標,從而最大限度的滿足個人與社會在教育價值方面的需求[1]。在具體實踐環節,教師應將提升學生整體素質作為其教學的終極目標,通過投入有限的物力、人力、時間和精力,力求獲得最大程度的回報。國小一年級數學有效教學具體實踐策略,主要從以下幾個環節實現。

2、1營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熱情

在國小一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營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熱情。以學生的實際情感因素以及其情感體驗作為出發點,教師應結合課程內容,通過深入揣摩課本中的教學意圖,再將自己定位為課堂引導者,引導着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以遊戲作為主要方法,通過創設問題,再借由各種多媒體教具,營造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利用自身所體驗到的真實情感,準確掌握教學內涵以及教學主題。通過這樣的方式,還能夠促使學生端正其學習態度,增強其學習信心,並引起學生在情感方面的共鳴。

例如,國小生大多比較喜歡聽歌、做遊戲和看動畫片,如果能夠在教學環節引入動畫內容,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心理特徵,而且還能最大限度吸引其注意力,並激發其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動態、直觀的感受中學習數學。鑑於此,教師在講解《連加連減》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利用投影儀,再結合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當中的動畫形象,以喜羊羊摘瓜與美羊羊送瓜的畫面展現教學內容,並邀請兩個孩子對內容進行解説,將其錄音之後,再以相關計算機技術將二者進行融合,最後便可展現在學生眼前。這樣的教學方式,將數學課堂變為動畫世界,能很快抓住學生眼球,吸引其注意力。但是,採取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於教師的計算機水平也提出較高要求,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我,加強計算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從而更加豐富教學課件的內容。

2、2加強學生合作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性探究

國小一年級數學有效教學強調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促使學生形成一種責任意識,再由這種責任感督促其積極探索知識,並保持這種良好的習慣。合作學習通常以小組學習的模式為主,在合作、討論環節,學生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通過相互瞭解、相互質疑以及假設、推論等,共同探尋教師所提出問題的答案[2]。此外,在經歷過討論與交流之後,學生還能客觀瞭解其他同學的觀點與看法,從而加深學生對於知識點的認識,有助於學生完善其知識結構,提升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而在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針對不同觀點、不同討論結果進行客觀指導,促使學生逐漸形成自主鑽研、探究學習的好習慣。

例如,在進行“進位加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9加幾”作為基本形式,設置幾個數學題目,再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以下內容:一隻小白兔去賣胡蘿蔔,籃子裏裝着9個胡蘿蔔,籃子外面有4個。小猴子問小白兔:“你總的有多少個胡蘿蔔?”小白兔盯着胡蘿蔔看了半天也想不出來。此時,教師提問:“你們能夠幫助一下小白兔嗎?”學生的興致非常高漲,都會找出自己的學具進行計算,但是在獨立計算了一段時間之後,部分學生已經得到了答案,還有部分學生眉頭緊鎖。此時,教師再説:“各小組的學生可以合作學習,大家一起想想辦法。”學生聽過之後,又會變得更加活躍,開始各自抒發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討論十分激烈。持續討論幾分鐘之後,教師終止討論,並安排各小組的組長陳述其討論結果,部分小組認為小白兔共有12個胡蘿蔔,有的認為有13個胡蘿蔔,有的認為有14個胡蘿蔔。此時,教師需進行準確引導,指點學生拿出其學具,再根據題目內容引導學生親自參與至計算的過程中,從而計算出正確答案。

2、3聯繫生活實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活動

學習離不開生活,是對生活客觀存在的具體反映。實行新課改之後,要求教師不斷豐富教學手段,不能再侷限於課本內容以及傳統教學方式,防止學生成為計算工具和記憶工具。而應當將教學重點放在發揮學生的無限潛能,開發其智力,激發其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分析問題、找尋答案、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數學知識均來源於現實生活,並充分應用於現實生活[3]。因此,國小一年級數學有效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密切聯繫學生生活,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情境,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就在其身邊,與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此方式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參與至課堂教學中。

例如,在《0的認識》這一課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形式展開教學。首先,教師可在黑板上畫出一隻小兔子,然後介紹説:“小兔子非常愛學習,所以它的媽媽獎勵了它三個胡蘿蔔。”與此同時,在小兔子前畫上三個胡蘿蔔。“小兔子非常開心,它要開始吃胡蘿蔔了。”接着,教師擦掉一個胡蘿蔔,再提出問題:“你們發現什麼問題了嗎?小兔子還剩下幾個胡蘿蔔呢?請用數字表示。”學生回答:“小兔子還剩下兩個胡蘿蔔,可以用數字2表示。”教師又將剩下的兩個胡蘿蔔擦掉,提問:“小兔子又吃了兩個胡蘿蔔,還剩下幾個呢?用什麼數字表示?”學生回答:“小兔子已經沒有胡蘿蔔了,可以用數字0表示。”在這個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學習的趣味,同時還學到了與“0”相關的知識。

3、結束語

國小一年級數學有效教學,具有其獨特的價值,對於國小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有直接的幫助。因此,學校及教師需要營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熱情、加強學生合作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性探究,並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國小一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有效性,從而實現提升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效率的整體目標。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篇五

遊戲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遊戲,它不僅影響着我們的學習,還影響着我們的生活和認知方式。比如,大人之間的喝酒划拳,青少年之間的打籃球,小孩子之間的丟沙包等等。對於國小生,遊戲可以給她們創造一個有趣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一幅和諧的畫面。他們在學習中不斷地去觀察,去體驗,然後經過反思,領悟到在今天的傳統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這便是遊戲對於學習的重要性。自從我國實行教育改革以來,各種各樣的教育正在不斷地改革創新,現在國家重視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包括學生的素質和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種大的趨勢下,學生的素質培養和創新培養正在成為國小教育改革的重點。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要的教學目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快樂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這便是教育改革的精髓所在。經過多年的觀察,我們發現,簡單的數學遊戲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起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一、活躍了課堂氣氛

傳統的教學課堂氣氛很嚴肅,換句話説,可以形容傳統教學課堂很壓抑,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反應靈敏度相當差,學習效率很低,完全不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上面認真的講課,而學生全部都無精打采,感覺很壓抑,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雖然老師很努力,但結果卻是徒勞的。我們提倡在課堂上做一些數學小遊戲,比如,對於國小的加減乘除法,如果僅僅讓國小生去死記硬背,去做一些很無聊的題目,那麼他們就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產生厭煩的心態,但是如果假設一個做生意找零錢的遊戲,讓學生們都去參加,每個學生手裏一共多少錢,然後假設一些商品的價格,讓學生們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最後結賬,讓學生們自己去算,一共用多少錢,應該找零多少錢,就會大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興趣培養起來了,學生們的學習動機也就被激發了出來。在這種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反應的靈敏度增強了,那麼她們的學習效率也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國小生遊戲不僅僅是一個遊戲,它還可以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看過動物世界的人們都知道,動物們從出生就開始做各種遊戲,從這些遊戲中,它們學習到了如何去和同伴相處,如何去捕獵,如何去在困境中謀取生存,這些遊戲使它們後來的生活中受益匪淺。我們人類也是一樣,從小就對遊戲情有獨鍾,學生們從各種遊戲中,不僅收穫了快樂,而且還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大多數遊戲中充滿了對智力的考驗,而國小生們的好奇心又是天生的,在遊戲中,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如果將遊戲貫穿在數學的學習中,就會提高學習數學的動機,更好的達到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學習,遊戲也鍛鍊了國小生們的合作與交流能力,就比如買東西,學生們彼此之間要進行交流溝通,去搞價還價,爭取以最低的價格買到自己想要的物品。遊戲化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卸下了精神“包袱”,在遇到困難時,不會再像傳統教學模式下那樣產生厭學情緒,而是去努力的通過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激發和培養了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了學生們的自信心,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還發展了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以虛擬的小遊戲,鍛鍊了它們在面對現實生活中應對解決困難的能力。

三、激發了學習興趣與動機

數學學習的過程,更主要的是一種思維活動的過程,而國小生的思維水平正處於發展的階段,因此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思維不流暢甚至中斷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老師多加以引導,把抽象的數學公式遊戲化,避免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保證學生的思維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會出現阻塞。而數學遊戲恰恰可以激發國小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因為過於抽象化的概念而是國小生產生厭學的心態,這就顯現出來數學遊戲在國小教學應用中的重要地位。把學習過程遊戲化,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更加的積極,以合作或競爭的方式使學生們愛上數學。比如講幾何圖形時,老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去剪,比比看誰剪的比較好,對其進行一些口頭上的誇獎,這樣會大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動機。相對於傳統的教師講解與模型展示,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把同學們進行分組,然後給他們留一些任務,看看哪一組先完成,哪一組完成的質量好,不僅促進了學生們之間情感的交流,更加強了他們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

四、結語

當然,教育遊戲本身有它的侷限性,在國小教學學科中有其自己的原則,總的説要適當,應該在合適的時間適度的引入一些遊戲。教育遊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們快樂地學習,體驗學習中的樂趣,只有適當的運用遊戲,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否則只能適得其反,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老師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完成。最後希望,國小生們快快樂樂的學習,健健康康的成長,最終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篇六

最初打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説,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遊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小貓釣魚》一課時,先讓學生觀察貓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態,再讓學生戴上小貓的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跳繩》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列算式為:2+6(2個搖繩的,6個跳繩的),這時,有個小女孩卻膽怯怯的舉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麼要列成4+4呢?”她説:“有4個小男孩,4個小女孩,共有8個小朋友在玩跳繩。”我當時特別高興,就藉機説:“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説:“其實通過這幅圖還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繫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分類》課以後,佈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按什麼規律把物品進行歸類的,之後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東西,叫學生扮演“中。商場小經理”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歸類。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鍊,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