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班的語言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24W

中班的語言教案多篇

中班的語言教案篇1

活動目標:

在喜羊羊野餐的情景中,引導幼兒通過相關信息發現、細心觀察、積極思考。

豐富詞彙,鼓勵幼兒積極地進行口語表達。

體驗分享的快樂,萌發幼兒初步的分享意識。

讓幼兒嘗試敍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背景圖:草地小圖片:喜羊羊、小猴、小鳥、牛奶、麪包、桃子、香蕉、棒棒糖。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大膽講述。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地方?草地上有些什麼呀?(幼兒講述:這個地方有花、有草、有樹、真美呀!)這麼美的地方,誰會來玩呢?(幼兒自由猜想)(到底誰會來玩呢?)出示喜羊羊的圖片:看,誰來玩了?(喜羊羊)你們喜歡喜羊羊嗎?我們一起和它打個招呼。喜羊羊來幹什麼得呢?(幼兒討論後總結,今天,喜羊羊還揹着一個小包包呢?它是來野餐得!)你們知道什麼是野餐嗎?(幼兒討論後總結:野餐就是帶許多好吃的東西到野外去吃)你們有沒有在外面野餐過?我們來看看喜羊羊都帶了哪些好吃的東西?

(香蕉、桃子、牛奶、麪包、棒棒糖)

2、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語言描述食品:黃黃的、彎彎的香蕉;紅紅的、圓圓的桃子;方方的、甜甜的牛奶、軟軟的、香香的麪包、圓圓的、長長的、甜甜的、五顏六色的棒棒糖)數一數,喜羊羊一共帶了幾樣好吃的東西?(五個)引導幼兒根據情節思考、猜測。

3、喜羊羊正想吃東西,這時候,“嘰嘰嘰”誰來了?

喜羊羊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它會對小雞説些什麼?

小雞對喜羊羊説:我喜歡吃軟軟、香香的食物,是什麼呢?(幼兒猜想)喜羊羊把麪包送給了小雞,小雞説謝謝你,喜羊羊説不用謝。

這時候,又來了一個好朋友,它長着長長的尾巴,喜歡在樹上跳來跳去的小動物來了,喜羊羊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它會對小猴説些什麼?

小猴對喜羊羊説:我喜歡吃紅紅的、圓圓的水果,是什麼呢?(幼兒猜想)喜羊羊把桃子送給了小猴,小猴説謝謝你,喜羊羊説不用謝。

4、噢,小鳥、白雲姐姐聞到了香味也來了,喜羊羊會對小鳥説些什麼?喜羊羊會請小鳥吃什麼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拿掉牛奶)看,喜羊羊請小鳥吃什麼了?哪樣東西沒有了?(幼兒觀察,講述)喜羊羊請小鳥吃甜甜的牛奶了,小鳥説謝謝你,喜羊羊説不用謝。

喜羊羊想請白雲姐姐吃棒棒糖。可白雲姐姐飛得那麼高,誰能幫助白雲姐姐呢?把棒棒糖送給它呢?(鼓勵幼兒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幫助白雲姐姐吃到棒棒糖)小鳥幫助了白雲姐姐,把棒棒糖送給白雲姐姐的。

喜羊羊把那麼多好吃的東西給了好朋友,看,現在還剩下幾樣呀?

好朋友吃了喜羊羊的好吃的東西,心裏怎麼樣?喜羊羊自己心裏怎麼樣?為什麼?原來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好吃的東西,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小朋友,你們平時會把好吃的東西分給朋友吃嗎?你有過嗎?説給大家聽聽。(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你們都是好孩子,都是老師的好朋友,(出示棒棒糖)看,老師這裏也有好吃的棒棒糖,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來,大家一起跟我來!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中班的語言教案篇2

設計的背景與意圖:

在新〈綱要〉中明確提出: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讓幼兒想説、敢説、願意説。

而經過小班一學年的適應與學習,到了中班,老師與幼兒一起進入了一個溝通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作為老師,我們始終努力為孩子們創設一種寬鬆、自由的表達空間,嘗試利用多種方法讓幼兒學會傾聽他人説話,提高幼兒自信表達的能力,掌握交往的基本技能。

而故事〈喇叭花的電話〉中,一朵小小的喇叭花,竟然能把樹上樹下的兩個不能在一起玩的朋友聯繫起來,這是多麼神奇的喇叭花電話呀!這個故事雖然情節簡單,但充滿了童真童趣與奇妙的想象,形象鮮明而突出。針對我班幼兒傾聽能力薄弱、插話現象較為嚴重、不能用完整地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特點,我們相信:對於愛聽故事的我班幼兒來説這個故事一定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確定目標與過程設計:

根據我班幼兒思維活躍、愛説愛動、傾聽能力薄弱的實際情況,我們把目標確定為以下三點:

1、通過課件理解故事內容,體會童話故事優美的意境。

2、在認真傾聽他人説話的基礎上,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表演的形式,感受同伴間相互交流的快樂。

本次活動為了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利用課件採用“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讓幼兒在觀察、傾聽——理解、講述——再傾聽、再講述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意境;另外,我們還通過設置故事場景,讓幼兒融入故事角色進行表演,幫助幼兒掌握並拓展故事中的對話,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與他人交往的願望。

中班語言與社會:喇叭花的電話

活動目標:

1、通過課件理解故事內容,體會童話故事優美和意境。

2、在認真傾聽他人説話的基礎上,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3、通過表演的形式,感受同伴間相互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多媒體課件。

2、自制喇叭花電話若干。

3、故事場景(大樹、小鳥與小田鼠圖片與頭飾)。

4、已學習歌曲《打電話》,《打電話》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圖片引出故事,通過幼兒觀看課件體會童話故事優美的意境。

1、教師:瞧,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幾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是什麼?

教師分別出示大樹、小鳥、小田鼠圖片幼兒講述。(有幾隻小鳥?有幾隻小田鼠?)

2、教師: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來看一個關於大樹、小鳥、和小田鼠的故事。(配班老師放故事課件前半部分)

喇叭花電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着三隻很小很小的小鳥,樹下住着三隻很小很小的小田鼠。

小鳥很想去找小田鼠玩,可是,它們還沒有長好羽毛,不會飛。小田鼠想找小鳥玩,可是它們又不會爬樹。

3、老師:小鳥想找小田鼠玩,可是他們不會飛,小田鼠想找小鳥玩,可他們不會爬樹,小鳥和小田鼠沒有辦法成為好朋友,誰來説一説,他們的心情會怎樣?(幼兒:難過、傷心……)

二、理解故事內容,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1、繼續提問:這可怎麼辦呢?誰願意幫小鳥和小田鼠想出好辦法讓它們成為好朋友?(幼兒回答:梯子、繩子、請猴子幫忙、長頸鹿、大象等)(大約3分鐘)

2、教師:你們為小鳥和小田鼠想了這麼多的好辦法,讓我們來看一看小田鼠想了一個什麼好辦法吧。(幼兒觀看課件後半部分)

一隻小老鼠在樹下種了棵喇叭花。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了小鳥家。喇叭花開了,又圓又大,變成了小電話。小田鼠在樹下問:“喂,是小鳥家嗎?”

小鳥信在樹上答:“喂,是小田鼠家嗎?”

小鳥們為小田鼠唱歌:“嘀嗒、嘀嗒,嘀嘀嗒。”

小田鼠為小鳥們念兒歌:“大尾巴長,大尾巴大……”

一棵喇叭花,連着兩個家,小鳥和田鼠,天天説着悄悄話。

3、提問:小田鼠想了什麼好辦法?

他為什麼要在樹下種喇叭花?(啟發性提問:喇叭花變成了什麼?)

有了喇叭花電話,小鳥和小田鼠的心情會怎樣呢?

三、以表演的形式,鞏固故事中的對話。

1、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完整地來看一遍《喇叭花的電話》這個故事,看過後請你們説一説小鳥和小田鼠在喇叭花電話中都説了些什麼?

教師完整地播放一遍課件。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小鳥和田鼠他們在喇叭花電話中説了些什麼?

(個別講述——集體分角色講述)

2、幼兒以表演的形式鞏固故事中小鳥與田鼠的對話。

教師出示小鳥與小田鼠的頭飾:瞧,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頭飾)現在,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表演故事?(師生表演——生生表演)

3、拓展練習:引導孩子學習簡短的電話問候:

提問:如果你是小田鼠你還會給小鳥説些什麼?

小鳥又會給小田鼠説些什麼?

四、遊戲活動:打電話

1、過渡引導: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好朋友?(有)

提問個別幼兒: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想對他説些什麼?(請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老師知道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都想給好朋友打電話,老師這裏準備了許多喇叭花電話送給你們(教師發放嗽花)下面,我們跟着音樂和你的好朋友打電話吧!

(幼兒隨着音樂邊唱邊打電話)結束語:老師知道你們還有許多話要和好朋友説,現在我們一起到外面繼續玩打電話的遊戲好嗎?

附故事:

喇叭花的電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着三隻很小很小的小鳥,樹下住着三隻很小很小的小老鼠。

小鳥很想去找小老鼠玩,可是它們還沒有長齊羽毛,不會飛。小老鼠很想去找小鳥玩,可是它們不會爬樹。

一隻小老鼠在樹下種了棵喇叭花。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了小鳥家。喇叭花開了,又圓又大,變成了小電話。

小老鼠在樹下問:"喂,是小鳥家嗎?"

小鳥們在樹上回答:"喂,是小老鼠嗎?"

小鳥們為小老鼠歌唱:"嘀嗒,嘀嗒,嘀嘀嗒。"

小老鼠為小鳥們念歌謠:"大尾巴長,大尾巴大……"。

一棵喇叭花,連着兩個家,小鳥和小老鼠,天天説着悄悄話。

活動反思: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過多地是強調教師的“教”,忽略了幼兒的內心感受,而在此次活動前,我們反覆斟酌這種教育手段是否會被幼兒所接受與理解,並且在活動環節設置中也以幼兒為中心:通過和幼兒一起看一看、説一説、聽一聽、講一講、玩一玩等形式,讓幼兒利用多種感官參與此次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較好,尤其是幼兒的傾聽能力與注意力有了很大的進步。

此次活動我們不僅從語言的角度讓幼兒學習並拓展故事中的語言對話;從情感角度讓幼兒獲得與同伴間親切交流的情感體驗;從社會角度讓幼兒獲得與同伴合作分享的經驗。而作為施教者,我們認為,本次活動的最大亮點是多媒體課件這種聲情並茂的教育手段的運用,它不僅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而且使幼兒對此故事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體會故事意境;第二大亮點是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促進幼兒語言和想象力的發展,如在分段播放故事開始,小田鼠與小鳥沒辦法一起玩,怎麼辦?教師請小朋友幫忙:“誰能幫助小鳥和小田鼠想出好辦法,讓它們成為好朋友呢?”幼兒的回答讓我們大吃一驚,如立梯子、垂繩子、坐降落傘、用蹺蹺板、彈簧、飛機、請長頸鹿、猴子、大象幫忙等。此次活動在問題創設方面,我們根據故事內容仔細推敲設計了一些層層遞進式的啟發性提問,不僅有利於幼兒對問題的思考,而且也利於幼兒清晰地表述。在活動中最使我們感到高興的是:通過故事場景的創設表演,讓我們做到了師生、生生的互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注意力、傾聽能力,也讓幼兒在遊戲中建立了平等的師生關係,體驗了關心他人、關心同伴的情感。

但在活動中也讓我們發現了兩點不足:首先我們在教學中激勵性的語言欠缺,導致幼兒在活動中較為拘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比平時低;再者,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嘗試打破這種“聽故事——講故事——表演故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創新與突破。

中班的語言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懂得害怕是人的一種正常反應,能夠積極嘗試尋找解決害怕的辦法。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與表述。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通過多種閲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活動準備:

ppt課件、紙、記號筆 、繪本《當我害怕時》

活動環節: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圍繞"害怕"進行討論:你害怕過嗎?遇到什麼事會害怕?

2、害怕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怎麼想?怎麼做)

二、現場採訪,嘗試記錄

1、小朋友會害怕,你覺得大人會害怕嗎?(爸爸媽媽老師)

2、鼓勵幼兒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師交流,詢問她們是否有害怕的時候,並嘗試記錄。

3、交流:大人們會害怕嗎?什麼時候會害怕?

4、介紹調查結果:

——共同交流,調查的人害怕什麼?第一個老師害怕什麼,第二個老師又害怕什麼——你害怕的時候會怎麼樣?幼兒:哭、躲藏、躲在牀底下

三、尋找解決害怕的方法

1、害怕的時候,有些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勇敢一些,讓害怕變的很小很小?(你會有什麼好辦法)?

2、觀察課件,幫助幼兒歸納與梳理。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中班的語言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動腦筋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好習慣。

2. 通過故事的理解,讓幼兒體驗媽媽的辛苦,熱愛媽媽。

3. 初步理解人是由媽媽懷孕生出來的,樹立幼兒正確的人的由來的認識。

4. 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回家聽聽媽媽講懷孕的故事,有正確的經驗。

活動過程:

1. 以提問的方式引入故事。“豬媽媽長胖了,大家都恭喜她,可兩隻小豬不這麼想,會發生什麼事呢?”

2. 將故事錄好,讓幼兒邊聽邊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豬媽媽和爸爸走在街上,誰向豬媽媽祝賀?為什麼大家都會恭喜豬媽媽?晚上,小豬發現什麼?他們有什麼決定?這個決定合適嗎?為什麼?現在,你明白豬媽媽長胖的原因嗎?

3. 幼兒完整聽故事,能發準字音。請個別幼兒複述故事,並讓幼兒想一想小豬知道媽媽為什麼胖了後,該怎麼辦了?

幼兒自由交流媽媽懷孕時的故事,體驗媽媽的辛苦

活動反思:

幼兒對童話有很大的興趣,能基本理解故事內容,幼兒對自己的來歷還很模糊,教師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樹立幼兒正確的觀點。

中班的語言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大自然的美景,讓幼兒學習詞語"陽光、照射、綠蔭、閃閃發光"等。

2、瞭解大自然中的陽光具有發散性,是包不住的。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

佳子展開裙角,陽光為什麼不見了。

教學準備:

1、ppt課件。

2、帶孩子到附近的田野去感受陽光的直射和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在自然的薰陶中學習豐富的詞彙。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談話形式引出課題:昨天你們跟着老師到野外去,看到了哪些景色。(小樹林、小溪流、野花、草坪)引導幼兒説詞語"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漂亮的野花、充滿陽光、閃閃發光"等。評析並讚賞幼兒的語言。

"今天天氣怎麼樣,小朋友看,什麼通過玻璃窗照進來了。(陽光)

二、基本部分

1、看教學用書《陽光》,讓幼兒通過想像猜測故事中的內容。

2、教師放映課件,幼兒邊看邊聽故事一遍。

提問:

故事的名稱?

故事中有誰?

3、教師放映課件,幼兒邊看邊聽第二遍故事。

提問:

(1)這個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2)佳子為什麼要送陽光給奶奶?

4、學習詞語: 陽光 照射學習故事,逐段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簡單的句子。

提問:

她把陽光包在了哪裏?

她想把陽光送給誰?為什麼?佳子為什麼哭?奶奶是怎麼説的?

5、幼兒討論:為什麼打開裙角,陽光不見了。

三、結束部分

讓幼兒到外面用衣服包陽光,然後回到教室。幫助幼兒理解:陽光具有發散性。

中班的語言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懂得詩歌中運用的比喻手法及其作用,學會理解躺白雲柔軟等詞彙。學習運用好像的句式

2.通過欣賞,使兒童對初次接觸的詩歌感興趣。樂意聆聽及表達。通過詩句的表達。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感受白雲的動態美。

3.適當仿編並讓幼兒學會用普通話朗誦。

活動準備:

1.《白雲》配樂朗誦詩歌磁帶、錄音機。

2.字卡(白雲、躺、棉花糖、模特等)

3.兒童對白雲又感性認識。

活動過程:

1.引出詩歌。

①户外觀察白雲:拉開窗簾,讓幼兒觀察天空中的白雲。

②提問小朋友們:"白雲是什麼什麼樣的形狀啊?他們都有哪些顏色呢?"(鼓勵小朋友們説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另外"白雲姐姐是什麼時候才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呀?,什麼時候他們還會變臉?"

2.學習詩歌。

①通過錄音中輕柔的配樂詩朗誦,使幼兒對白雲更加了解和熟悉。

②出示字卡,讓幼兒字卡學習詞彙,並初步瞭解"…好像…"以及"有時…有時…"句型。還讓小朋友做出相應表情。

③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再讓幼兒有感情的跟讀。

3.創編詩歌。

①再次户外觀察白雲,並進行適當仿編(老師可以這樣問:"白雲除了像棉花糖、模特、魔術師,還像什麼啊?)

②把小朋友的想法組合起來,編進詩歌裏朗誦。

活動延伸:

1.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白雲"。

2.結合舞蹈動作表演詩歌。

附錄:白雲

白雲像棉花糖,

看起來好柔軟,

躺下去一定很舒服。

白雲像模特,

一天到晚都在換衣服,

有時穿白的,

有時穿黑的。

白雲像魔術師,

變來變去,

把小動物都變到天上去了。

中班的語言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畫的觀察、比較,學習事物的多少,認識漢字“多少”。

2.發展幼兒語言,學習兒歌。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掛圖兩幅,寫有兒歌的紙。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畫,學習兒歌。

兒歌:多少

小魚多,小狗少,

小狗急得汪汪叫。

老鼠多,小貓少,

小貓氣得喵喵叫。

1.讓幼兒觀察圖畫,逐句學習兒歌。

(1)出示第一幅掛圖,引導觀察。圖上有什麼動物?(小魚和小狗)數一數,小魚和小狗哪個多,哪個少?(幼兒數後,得出:小魚多,小狗少。)

小魚那麼多,小狗才一隻,看看小狗的表情如何?(很着急,急得汪汪叫。得出:小狗急得汪汪叫。)

(2)出示第二幅掛圖,引導觀察。圖上有什麼動物?(老鼠和小貓)數一數,老鼠和小貓誰多誰少?(幼兒數後,得出:老鼠多,小貓少。)

小朋友看看這些老鼠在幹什麼?(老鼠們在高興地吃蘋果)一隻小貓非常生氣,坐在一邊喵喵叫!

(3)幼兒完念兒歌。

二、通過兒歌的念讀,認識漢字“多少”

1.出示兒歌掛圖,引導幼兒找出已識漢字:小魚、小狗、老鼠、小貓、大。

2.引導幼兒一字一句地讀兒歌,引出識字內容“多少”,並將放大的漢字“多少”出示,讓幼兒認讀。

3.引導幼兒找出兒歌中多和少,並數一數,有幾個多字寶寶,幾個少字寶寶。

4.引導幼兒用多和少擴詞、説句。如:不多、不少、很多、很少……我有很多書。他沒有多少玩具。

三、延伸活動

幼兒每人一張字卡,上面有“多少、大小、哭笑、老鼠”等已識字,請幼兒用水彩筆給漢字“多少”戴上花環。

活動反思:

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連續性的過程,需要教師把幼兒語言的發展滲透到各個領域的教育中去,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促進幼兒語言發展。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有效地去做個專業的老師!

中班的語言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能逐頁細緻地觀察畫面,理解放事內容,感受小貓的機智勇敢。

2、初步瞭解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特點,知道獅子上當的原因。

活動重點:

能逐頁細緻地觀察畫面,理解放事內容,感受小貓的機智勇敢。

活動難點:

初步瞭解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特點,知道獅子上當的原因。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我探索我快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學習興趣

提問:你們認識小貓和獅子嗎?你覺得是小貓大還是獅子大?

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隻小貓卻説是自己大,獅子小,而且獅子最後也同意了這個觀點,這是怎麼回事呢?看了書,你就知道啦!

二、集體閲讀《小朋友的書·我探索我快樂》第15~16頁“小獅子照哈哈鏡”,理解故事內容

1、明確看圖的順序

2、逐頁觀察圖片,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三、幼兒邊看書邊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你覺得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貓?

活動反思:

?小獅子照哈哈鏡》這節課的目標是能逐頁細緻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貓的機智勇敢。初步瞭解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特點,知道獅子上當的原因。

我通過提問:你們認識小貓和獅子嗎?你覺得是小貓大還是獅子大的方式引出故事內容,小貓説是自己大,獅子小,而且獅子也同意了,當小朋友聽到這裏的時候紛紛產生了質疑,“這是怎麼回事啊?”“小貓肯定比獅子小”“對啊!小貓怎麼肯能比獅子大呢?”小朋友充滿了探索的慾望,我也很自然的過渡到講述故事的內容。在講述故事之前,我給小朋友交代了先關的提問。“小貓和獅子在幹什麼?為什麼獅子和小貓會照鏡子?為什麼獅子不吃小貓?為什麼時候後來跑了?通過這樣的提問,來引導幼兒有目的性的探索故事內容最後我以故事內容進行講述,有隻小貓他説自己比獅子大,而且可笑的是獅子也同意了這個觀點。這是怎麼回事呢?根據幼兒閲讀能力與經驗,讓孩子進行閲讀,並且帶着問題進行閲讀。這也是在為目標一進行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