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班下語言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8W

大班下語言教案多篇

大班下語言教案篇1

我想……

(大班)語言活動執教者:周桂芳

活動目標:1.觀察動物的明顯特徵,理解詩歌的內容。

2.感受詩歌的稚拙美,學習創編詩句。

3.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動物圖片

1.出示大象圖片。問:這是誰?大象的什麼地方最好玩?為什麼?

假如你有長鼻子你想幹什麼?

2.出示小猴圖片。問:這是誰?小猴的什麼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長尾巴你想幹什麼?

3.出示長頸鹿圖片。問:這是誰?長頸鹿的什麼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長脖

子你想幹什麼

二:學習朗誦詩歌

1.有一首詩歌,寫的就是剛才我們講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2.教師示範朗誦一編。問:詩歌的題目是什麼?有哪些詞重複出現?

3.師幼一起朗誦2編,邊朗誦邊表演。

三:創編詩歌

1. 幼兒以4人一組合作創編一段詩歌。(討論)

2.每組選一代表進行創編一段詩歌。(創編)

3.師幼整理詩歌。

四:小結

附詩歌:

我想……

我看見大象

我想有個長鼻子

我用長鼻子……

我看見小猴

我想有個長尾巴

我用長尾巴……

我看見長頸鹿

我想有個長脖子

我用長脖子……

大班下語言教案篇2

活動目的:

1、對實物、圖片的觀察比較及嘗試操作,使幼兒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豐富幼兒的詞彙。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表達能力、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電腦、大小皮球各1個、糖、藥、木塊、海綿、沙子、圖片若干份。

活動過程:

1、導入:

①拍手遊戲,上下、左右、前後。

②(配班老師偷偷敲門)師:咦,誰來敲門了?(師打開門拿進包裹)快遞叔叔送來了一個包裹,我來看看是誰寄來的。

(師念包裹上的字給幼兒聽,引起幼兒興趣!)我們來看看到底寄來了什麼啊?出示大小不同的紙球,王國裏的小寶貝們的玩具紙球,他們的紙球是這個樣子的(師出示),你有發現什麼嗎?(幼兒觀察思考,一個紙球大,一個紙球小,大和小時一對有意思反義詞大的反義詞是小,小的反義詞是大)(師分別出示長短不一的繩子,軟的海綿硬的木塊,輕的積木重的鐵塊,裏外)引導幼兒理解反義詞的意思,並通過小遊戲説出一組一組的反義詞!

師搖一搖包裹:咦,還有聲音,我來看看還有什麼,師取出信,用國王的聲音讀出信上內容,進入下一階段。

2、幼兒通過ppt,進行二次嘗試

①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反義詞圖片。

②出示胖國王和瘦王后,你們非常聰明,我們送了一個小禮物給你們,在你們的椅子底下,把它們貼在你們的胸前,它們就是你們在反義詞王國的通行證,用這個通行證還可以找到你們的好朋友哦。

師介紹遊戲規則,在音樂聲起後,找到和你通行證上相反意思的通行證,和你的好朋友擁抱。

師:國王王后邀請小夥伴們多到反義詞王國玩,找到更多的反義詞夥伴。

3、結束活動

大班下語言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寫信的興趣,指導幼兒用圖文並茂的形式來寫信。

2.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活動重難點:指導幼兒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寫信。

活動準備:自制一封圖文並茂信 幼兒寫信工具 配套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 我有一件高興的事想要和你們一起分享,看—-這是什麼?(出示信),哇!這封信好大呀!這是哪兒來的信呀?(引導幼兒看信封,郵政編碼,郵票,地址,收信人)。

二、引導幼兒讀信,感受信的不同之處。

1、教師:這封信好奇怪呀!這些符號表示什麼意思呢?師生共同閲讀,分析感受信的不同之處。(在黑板上展示信)

: 這是一封圖文並茂的信,有字寶寶,也有圖片。原來呀,奧特曼不會寫很多漢字,所以,他就用一些圖片來表示自己的意思。真是太有趣啦!

2、教師:你們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寫信嗎?

:當我們有很多話想跟親人和朋友説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寫信的形式告訴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

三、指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去寫信。

提問:

(1) 如果給你紙和筆,你想給誰寫信呢?

(2) 你為什麼想給他寫信?(引導幼兒説出他人對自己的愛)

(3) 你想寫些什麼?(啟發幼兒説出他人的感恩之心)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為關心 、愛護我們的人寫一封信。

(提醒幼兒:不會寫的字寶寶可以用符號或圖畫代替)

四、幼兒展示自己的信,請個別幼兒朗讀。

教師:誰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信?

五、結束活動:歌曲《感恩的心》

:小朋友寫得真棒!老師非常感動,謝謝你們對老師的關心。如果爸爸媽媽看到你們的信,感受到你們對他的愛,一定會為你們感到自豪、感到驕傲!讓我們一起到郵局把自己充滿愛心的信寄出去吧!

大班下語言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多種多樣的冰激凌,感受其味道的不同。

2.知道好吃的冷飲不能多吃,認識到貪吃冷飲對身體的危害。

活動準備

1.冰箱、各種冰激凌、模擬"冷飲店"。

2.《冰激凌小姑娘》故事掛圖。

3.幼兒用書第4冊第36--37頁。

環境創設生活活動教育幼兒平日不要吃過多的冷飲,以免傷害身體。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

1.教師啟發幼兒圍繞"天氣熱了,你想吃什麼?"展開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到"冷飲店"去購買冰激凌。

購物前談話,提出要求。

幼兒分小組逛"冷飲店"。可先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冰激凌,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請營業員(教師模仿)重點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冰激凌。

第二階段

1.幼兒品嚐冰激凌。

你吃的冰激凌叫什麼名字?味道是怎樣的?

峽山區岞山街道岞山幼兒園教師備 課 卡

2.引導幼兒説説平時自己還吃過那些冰激凌?是什麼味道的?還看見過那些冰激凌?

3.邊出示掛圖邊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貪吃冷飲對身體的危害。

提問: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叫冰激凌小姑娘?最後為什麼小姑娘感到肚子疼了?吃冰激凌應該注意什麼?

引導幼兒討論:夏天應吃什麼感到涼爽而且不傷害身體?知道炎熱的夏天應多喝白開水,多吃新鮮的水果。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閲讀幼兒用書第4冊第36--37頁,進一步學習故事內容,理解貪吃冷飲對身體的傷害。

2.請幼兒將知道的多吃冷飲的危害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大班下語言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藉助故事中情節的發生發展,掌握故事的情感線索。

2、意識到其實做自己是最好的,最幸福的,最快樂的。

3、大膽積極地參與討論活動,體驗做別人的感覺。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插圖

2、投影儀一台。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如果你有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本領,你想變成什麼? 老師帶來一個好玩、有趣的故事叫《想當太陽的小狗》,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初步感知,瞭解故事內容

(二)、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1)、故事裏的小狗想當什麼?(太陽)太陽答應了嗎?(答應了)

(2)、小狗當了太陽後,為什麼他又變成了烏雲?

(3)、後來小狗還變成了什麼?為什麼?

(4)最後小狗怎麼又變回了自己了?為什麼?

(三)、進一步感知小狗(格林尼)的形象。再次提問: 故事中的格林尼為什麼想當太陽?格林尼一共經歷了那些變化?最後他決定變成什麼?格林尼認為當什麼最好?

教師小結:故事中的格林尼是一隻愛幻想的小狗,他想做太陽,做了太陽又想做烏雲、風、小土堆、水牛、繩子,什麼事物最強大他都想做,可最後還是變回了小狗。

(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一談,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狗格林尼,你想變成什麼呢?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的經驗,通過交流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和經驗。

(五)、延伸活動: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講述《想當太陽的小狗》的故事。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閲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下語言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 感受故事中善意誇張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風格。

2. 理解故事內容,嘗試模仿故事中小蝸牛的語言。

3. 理解四季的不同特徵。

4. 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瞭解四季的不同特徵,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 繪畫紙和彩筆,每位幼兒一份。

2. 幼兒在活動前已觀察過蝸牛,對蝸牛的特徵有初步瞭解。

活動過程

1.與幼兒一同討論蝸牛的特點,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你見過蝸牛嗎?你知道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嗎

引導幼兒學學蝸牛爬的樣子,讓幼兒瞭解蝸牛爬行緩慢的特點。 2. 講述故事,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故事裏的小蝸牛第一次去樹林是什麼時候出發的?

教師:小蝸牛是什麼時候回來的?這時候樹林裏的景色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變化?

教師:為什麼小蝸牛沒有采到草莓和蘑菇?

3. 再次講述故事

4. 引導幼兒講述各個季節的景色

教師:小蝸牛在夏秋冬三個季節分別看到了什麼?如:綠葉、草莓、黃葉等。

教師:你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看到過什麼景色?

教師:我們這裏的四季景色和故事中小樹林的景色一樣麼?我們這的四季是什麼樣的?

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詞彙描述四季特徵,如:鮮花盛開的春天、炎熱的夏天、金黃色的秋天等。

活動延伸:

1. 引導幼兒在表演區繼續扮演蝸牛媽媽和蝸牛寶寶等角色表演故事,進一步體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

2. 引導幼兒在美工區畫自己知道的四季並講述給小朋友聽。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輕鬆幽默的小故事,故事中瀰漫着一股平靜悠閒的氣氛,而故事中對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為故事增添了美麗的色彩。這樣精緻的小故事適合各種年齡的幼兒欣賞。本節課在環節設計上合理有序,幼兒興趣高,態度積極,課堂氛圍融洽,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在幼兒表述四季特徵的環節中,詞語運用有些單一,需在以後的活動中不斷累積。

小百科:蝸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

大班下語言教案篇7

教學建議:

1.應簡單、有效地讓幼兒知道操作的方法,使他們儘快進入情境。

2.在熟悉材料的使用方法後,可啟發幼兒不受原製作法的侷限,創造性地變化材料的用法,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各項活動內容也可根據需要交叉或同時進行,使活動豐富多彩,更有吸引力。

3.尊重幼兒的想像,不要以成人的所謂“合理性”來苛求孩子。幼兒的想像是精彩的,也是幼稚的,對此,要欣賞、寬容。只要幼兒

能“自圓其説”,就要加以肯定。指導的重點在於:促使幼兒喜歡想像,鼓勵多角度想像,想得新穎獨特。

4.可採用幼兒喜歡的講故事方式。如可使用擴音器講故事,講的人有精神,聽的人也更能集中注意力。也可對着錄音機講故事,再放出來自己聽或讓大家聽。

編故事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一種途徑,然而好題材難找,幼兒編講的積極性難以調動,是目前教師最感困惑的問題。我認為如果教師想讓幼兒從被動變為主動,從部分幼兒參與到全體幼兒參與,就不能固守“主觀賜予”的做法,不要牽引幼兒圍繞一箇中心轉,這樣教師累,幼兒也累。為此,我嘗試讓幼兒利用沙子、水、毛線、棉花、易拉罐等物品隨意“做”出各種抽象、虛幻的畫面。這種具有不確定性的畫面給予幼兒充分想像的空間,增強了幼兒的編講興趣。而老師則成為熱心聽眾,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積極交流。

這類活動有以下特點:

① 簡易好玩。這些作品的製作過程簡單、好玩,既是學習又是玩樂,這樣的活動怎麼會不吸引孩子呢?

② 富有想像。由於畫面含義是不確定的,全憑編講者自己去搜索、去解釋,所以編講者有很大的自由度,有任意發揮的餘地。

③ 面向全體。這類活動能人人動手,人人編講,避免了少數幼兒參與,多數幼兒旁聽的現象。因為沒有壓力,又沒有劃一的要求,所以特別適合那些能力弱和膽怯畏縮的孩子,使他們也能輕鬆參與。

④ 形式多樣。這類活動的組織方式靈活多樣,可以是集體活動、小組活動,也可以是個別活動。這些活動能吸引孩子反覆做、反覆講,所以也適合在區域活動中進行。

活動 沙子講述的故事

材 料:沙子、玻璃板(邊緣打磨過)、幻燈機。

做 法:

幼兒分散操作。將沙子任意、不規則地撒在玻璃板上,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疏,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然後將玻璃板平穩地放到幻燈機上,屏幕(或平整的白牆)上就會出現沙畫的影子。這是什麼地方?好像有誰?發生了什麼事?哈,看出來了,是有趣的事情,我來講給你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