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學課文《桃花源記》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05W

中學課文《桃花源記》教案(精品多篇)

《桃花源記》教案 篇一

《桃花源記》中有三個“外人”,即:

1、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遂與外人間隔

3、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三個“外人”中,2和3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第一個“外人”如果也這樣解釋,則與後文《桃花源詩》“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相牴牾,因為時遷世異,秦代的衣制當然不可能和幾百年後的晉代相同。

近日讀到了《中學語文教學》20xx年第5期顧月華先生的《也談外人》一文,頗有感慨,遂將以前收集的資料略作整理,彙集成文。

一、“外人”諸説

據我們所見,對“外人”的解説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至於解為“桃花源以外的人”者為最常見之解釋,今人論之已詳,故不贅述)。

(一)“陌生説”

此説包括兩種大同小異的見解:1、“外人”為“世外之人”或“另外一個世界的人”2、“外人”為“外國人”。兩種解釋雖有不同,但思路和結論並無大異,他們都從桃花源中人與外界的服飾差異切入,試圖解決《記》《詩》差異和衣制變遷這一矛盾。他們的結論也相似,即:在漁人眼裏,桃花源中人絕不應與外界人相似,他們應該是漁人眼中的來自“另一個世界”或者“另一個國度”的衣着奇異的“陌生”人,因此可以統稱為“陌生説”。

(二)“紀實説”

著名學者陳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記)旁證》中説:“陶淵明《桃花源記》寓意之文,亦紀實之文也。其為寓意之文,則古今所共知,不待詳論。其為紀實之文,則昔賢及近人雖頗有論者,而所言多誤。故別擬新解,以成此篇。”陳先生以為,《桃花源記》中“自雲先世避秦時亂”之“秦”,不是“贏秦”,而是“苻秦”;所謂的桃花源不是人間仙境,而是北方人民為了躲避“苻秦”的戰亂而聚族自保所建的塢堡。因此,陳先生説:“由苻生之暴政或苻堅之亡國至宋武之人關,其間相距已逾六十年或三十年之久。故當時避亂之人雖‘問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陳先生這篇發表於1936年的論文是我們所見的最早提出“外人”問題的文章。

唐長孺先生《讀(桃花源記旁證>質疑》發展了陳寅恪先生的觀點,認為桃花源不應該在北方,而就在武陵一帶:桃源中人“避亂”不全是避兵,也可能是逃避徭役和賦税。他還搜索到了陶淵明同時代與《桃花源記》相似的多種版本的民間傳説,及飽受官府剝削奴役、社會**之苦的鄉民逃入溪峒蠻族的山澤中的史料,進而作出論斷:“我們認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種傳説,這種傳説晉、宋之間流行於荊湘,陶淵明根據所聞加以理想化,寫成《桃花源記》,但聞而記之者不止淵明一人。”

劉欣先生的文章《(桃花源記)旁證的旁證》贊同陳先生之論,他從語言變遷、衣制變遷兩個角度加以佐證,並提出“陶淵明在作此文時,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進行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小説創作。”

以上三位所論,都是從桃花源記故事的來源和作者創作方法角度切入,又都主張《桃花源記》應該有一個現實的模型,並從這一角度解釋“外人”問題,因此。可以統稱為“紀實説”

二、評議與討論

第一種解説,是至今為止我們看到的最廣泛的一種思路和觀點,而且在教學中很有可操作性,似乎已成為一種共識了。但是,我們對此有以下三點疑問:

(1)“外人”解為“世外人”或“外國人”,古書中例證不多。持“世外人”説者沒有舉例子。“外國人”説雖免於單文孤證,可例子既少,又並非“外人”一詞的常見用法,難以服人,在今存的可信的陶淵明作品中,未見類似用法。

(2)從情理上説,東晉戰亂不休,除朝臣外能有幾人見過外國人實不可知,而世外人更是渺茫難尋。在地處偏僻的武陵郡漁人心中,恐怕根本不知道世上有“外國人”。他們如何能一見面便以衣冠而知其為“外國人”或“世外之人”呢?

(3)從文義和時代背景而言,漁人對桃花源的奇異感,不是因為服飾的不同帶來的陌生和恐懼,而是在戰爭不休、賦役苛重的亂世裏,發現了一處“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且“秋熟靡王税”的人間樂土而油然而生羨慕和嚮往,這或者就是桃花源記本文的“寓意”所在,而這與強烈的陌生感似有相悖之處。

我們贊同第二種思路,即陶淵明這篇文章當是根據某些地方的民間故事或傳聞所作,只不過在寫作過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對和平世界的嚮往,或者還摻有老子“雞犬之聲相聞”那樣“小國寡民”的道家思想因素,這才將一個避亂的塢堡或者逃避賦役的蠻族山寨美化成一個“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理想社會,並且將其中的人民想象成了久居深山以避秦亂的遺民。

桃花源記 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

1.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把握文章的敍事線索。

難點: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安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開朗(hu)屋舍儼然(yn)阡陌交通(qinm)

黃髮垂髫(tio)便要還家(yo)

劉子驥(j)詣太守(y)

2.熟讀課文,查字典,參考課文註釋,試翻譯課文。

二、正課

(一)導語 :

同學們,陽光明媚、山花爛漫的春天即將過去,我們又將迎來驕陽似火的夏季。誰還記得我們那次春遊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勝收。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桃花!

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説一説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們來欣賞兩幅桃花開放的美景吧!(打出桃花圖片)

(打出伊拉克戰爭圖片)

同學們,看了這一幅圖片,你又想到了什麼?

這幅圖片提醒我們,現代世界裏仍然存在着殘酷的戰爭,很多人因此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東晉末期圖片)

我國東晉末年,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戰爭頻繁。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元代詩人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一詩中發出了這樣的慨歎: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説,和平,是每一個民族共同的嚮往。有一個成語就是這一社會理想的集中體現,它就是----世外桃源…本站 …!

這個成語出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它描述的是一個與世隔絕、沒有戰禍,安樂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打出文章題目:桃花源記)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偉大詩人。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八年級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劉格的來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三)檢查預習情況: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開朗(hu)屋舍儼然(yn)阡陌交通(qinm)

黃髮垂髫(tio)便要還家(yo)

劉子驥(j)詣太守(y)

三、課文分析

1.朗讀課文。(或聽老師範讀,聽課文錄音後齊讀課文)

2.同學齊讀課文。

3.掌握課文註釋的詞語。(補充註釋如下)

為業:靠……謀生。緣:沿。夾岸:夾着溪流兩岸。雜:別的。

鮮美:鮮豔美麗。異:詫異。窮:窮盡。

舍:捨棄,放棄。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平曠:平坦開闊。

屬:類。悉:全。怡然自樂:喜悦,心滿意足。

所從來:從哪兒來。鹹:都。問訊:打聽消息。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兒女。邑人:同鄉人。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

焉:於之,從這裏。間隔:斷絕了往來。皆:都。歎惋:感歎,惋惜。

延:請。語告:告訴(他)説。不足:不值得。

既:已經。志:做記號。詣:拜見,卧…?怯。如此:像這樣。

遣:派。欣然:高興地。

4、小結

(1).古今異義詞:

鮮美古義:鮮豔美麗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阡陌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古義:妻子兒女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古義:不要説,更不必説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

緣古義:沿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延古義: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今義:延長。延伸

津古義:渡口這裏問津指探訪。後遂無問津者

今義:口液

(2).一詞多義

舍:捨棄便舍船尋:尋找尋向所志

房子屋舍儼然不久尋病終

志:做標記處處志之向:以前尋向所志

標記尋向所志對着眈眈相向

(3).判斷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南陽的劉子驥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四、作業

l、課後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桃花源記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⑴積累重點文言字詞和句式,能翻譯並背誦全文。

⑵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

⑶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題思想。

過程與方法

⑴在掃除語言障礙的基礎上,通過多種誦讀的形式個性化解讀文本,把握文章內容。

⑵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創造性深入理解文本。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審美情趣,走進陶淵明的精神世界,追求屬於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難點

⑴掌握課文中重點詞彙和特殊句式。加強誦讀訓練。

⑵感受陶淵明的理想社會。

教學方法

⑴反覆朗讀法

⑵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世外桃源那是陶淵明為我們開啟的一個躲避世事煩擾的理想境地。那“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之美,那“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之趣,那“設酒殺雞作食”之樸,無不給人以美好的遐思。那麼世外桃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讓我們繼續學習《桃花源記》。

二、採訪對話,理解課文

設計語文活動:今天我們穿越時空進行連線,與陶淵明筆下的武陵人的交流中,去感受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去欣賞桃花源帶給我們的神祕和優美。

同學們都是武陵人,是採訪對象,老師客串一下記者。

採訪開始:

記者:你是如何發現桃花林的?

武陵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記者:發現桃花源後你一定感到很詫異,這是為什麼呢?請説説你當時的想法。

武陵人: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悦目,心曠神怡。桃林太美了,而且讓我驚訝的是為何會有這麼一大片美麗的桃林呢?會是仙境嗎?我想看看它的盡頭有在哪裏呢?

記者:桃花源外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悦目,心曠神怡。進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了數日,請你説説在桃源中的的感受!

武陵人1:桃花源的環境真美,那裏的土地平坦如砥,一望無垠,田地裏牛羊在安閒的吃草。房屋整整齊齊,青磚白瓦。田地肥沃,莊稼茁壯生長,池水清澈,魚兒悠然自樂。桑樹茂盛,修竹成林……實在是山清水秀,優美恬靜啊。

武陵人2:桃花源中民風淳樸,人們熱情好客。對素不相識的我熱情相邀,擺酒殺雞做飯款待我;不止一人如此,其餘人也是熱情相邀,盛情款待;村裏人聽説我的到來,都來打聽消息。這份熱情淳樸實屬少有。

武陵人3:桃花源里人們生活幸福,其樂融融。他們男耕女織,豐衣足食,老人和小孩生活安康,無憂無慮,人人安居樂業。真是一個好地方。疑似天上卻人間。

記者:桃花源人告訴你他們來到這個地方的原因是什麼?

武陵人: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記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當你告辭離開時,桃源人對你有何囑託?他們何出此言呢?

武陵人:“不足為外人道也”,也許他們害怕世人知道了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的生活。不願再面對紛亂更替的亂世。

記者:既然受人之託,為何還要在離開時處處做標記,還要將此事告訴太守?

武陵人1:桃花源這樣美好的地方世間少有,我擔憂別人不相信我的話,可以再探桃花源。

武陵人2:想急於告訴人們我的傳奇經歷,我想太守是當地長官,他應該知道。

三、運用想象,配話(畫)外音

陶淵明的文章似淡而濃,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語言簡潔而含藴豐富,留給我們以廣闊的想象空間。請同學們運用豐富的想象,再次品讀課文,配畫外音。兩位同學為一組,一位同學讀課文,另一位同學配畫外音或(話外音)

一位同學讀課文:“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一位同學配畫外音: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動,只見一片粉紅夾岸而來,晴空下,桃枝交柯,紛紛擾擾,桃花菲薄迷離。兩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紅雲,似粉霞。地面上青草葱蘢,香氣襲人。一陣清風,伴隨着芬芳香氣,花瓣如粉紅蝴蝶,飛舞空中。有落在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盪盪,沿着春天的津渡而上,清溪瀉玉,桃花放焰……

一位同學讀課文:“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一位同學配話外音:桃源人問:“今是何世?”漁人回答:“今是晉”。桃源人接着問:“秦朝之後就是晉朝嗎?”漁人回答説:“秦之後還有西漢、東漢兩朝,漢之後又歷經三國鼎立,之後是魏,魏之後方為晉。”

桃源人感歎道:“唉,世外朝代更換如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

一位同學讀課文:“詣太守,説如此。”

一位同學配話外音:有一天我沿着溪水打魚,不知不覺迷路了,發現一片桃花林,桃林盡頭有座山,幾經曲折入山後,竟然有與世隔絕的好地方,那裏環境優美,人們富足安康,一片祥和……我返回時處處做了標記,請太守大人派人隨我前往探個究竟。

四、品味研讀,主題探究

1、漁人離開桃花源後“處處志之”目的是想今後再探桃花源,可人們再去找時“遂迷,不復得路”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這樣寫的目的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的存在,暗示在現實社會中不是真實存在的,是作者虛構的。

2既然在現實社會中不可能實現的,為何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陶淵明寫《桃花源記》的目的何在呢?

明確: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託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連連的環境裏,中年以後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裏,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又是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五、總結出自本文的成語,理解其含義。

(1)世外桃源: 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亦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雞犬相聞:本義是雞狗的叫聲能互相聽見,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雞犬相聞”,生成成語“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連雞狗的叫聲都能聽見但相互間卻至死都不往來,沒有交情。現在用來形容個人、單位或地區之間互不聯繫,互不通氣。

(3)無人問津:沒人訪求,探求。用來形容受冷落;沒有人再來嘗試或過問某件事、某種東西

(4)豁然開朗: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5)黃髮垂髫:釋義 黃髮:老年人頭髮由白轉黃,後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時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後常用指兒童。指老人和兒童,即老老少少。

五、課堂總結

一千多年來,在中國詩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終是美好的,令人嚮往的,具有永恆的魅力。儘管唐代韓愈説“桃源之説誠荒唐”,子虛烏有,可是古代詩人寧信其有而不願信其無,總是懷着虔誠的心理和美好的願望去尋求那夢中的温馨,他們“不疑靈境難聞見”,只怪自己“塵心未盡思鄉縣”,“塵心如垢洗不去”也許,愈是神祕愈是能扣動詩人的心扉,所以儘管“仙家一去尋無蹤”,“只見桃花不見人”,不得不帶着“恨滿桃花一溪水”的惆悵離去,也還是魂牽夢繞,津津樂道,難以忘情。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的烏托邦的社會學説,而是一種理想,一種美麗的象徵。

六、作業設計

生活在東晉的陶淵明描繪了這樣美好的境界,卻是並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們,已經擁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對明天有着更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來社會是什麼樣的呢?請用美麗的語言加以描繪。

桃花源記教案 篇四

教學目的

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2、突出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

教學重點:

1、文言字詞

2、引導學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繪的美好社會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陶淵明這篇文章的創作目的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學習字詞、課文誦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成語“世外桃源”或陶淵明詩句導入

二。陶淵明簡介

三。學生自學,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反覆誦讀,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相互討論,學習字詞,教師指導、點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內容(學生歸納,教師總結)

五。分析本文寫作線索(以漁人行蹤為線索)

六。分小組進行誦讀比賽,部分同學能當堂背誦。

七。字詞訓練(投影)

1、重點實詞和虛詞:緣、窮、然、屬、聞、具、足、之、志、規、尋、向、詣

2 古今異義詞:鮮美、交通、妻子、絕境、間隔、無論

3特殊用法字詞:異:意動用法;通:使動用法

4 通假字:“要”同“邀”

5、同義詞:都:悉--鹹--皆--並;邀請:要--延

6 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無人問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感受桃花源美好社會生活,討論陶淵明寫作目的。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畫面

三、桃花源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三個詞概括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美麗、神祕、幸福)

四、分類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麗

1、桃花源美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師小結:桃花源美在環境幽雅,風景優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祕

桃花源神祕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神祕: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神祕:彷彿若有光,形狀奇特。

林中人神祕: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神祕:不復得路,探訪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現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黃髮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2、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

3、漁人(側面烘托):殺雞作食,皆出灑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學生小結: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種怎樣社會理想?

(反對戰亂,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會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話表現了桃花源中人的這種社會理想?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七 文中哪一句話還表現了林中人不願與世俗交往,受到干擾的心理?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八。 深入討論

1、桃花源這一人間樂園能找到嗎?

(不能,這是作者虛構的)

2、陶淵明為何要虛構?聯繫當時社會現實思考

(反襯黑暗現實,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

3、有人説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説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自由辯論)

九。 總結結束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嚮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學習的,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我們的民族。

十 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書後思考練習。

摘錄一些談理想的名人名言。

《桃花源記》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把握文章的敍事線索。

教學難點:

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學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它就出自我們即將學習的課文《桃花源記》,這個成語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胸懷大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遠離官場的隱居生活。

本文寫於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的時候,他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三、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通過文中註釋及工具書解決文中的生字,力求做到準確地朗讀課文。

2、教師範讀課文,邊讀邊指出須注意的字詞讀音。

便舍(she3)船豁(huo4)然開朗屋舍(she4)儼(yan3)然阡陌(qian1mo4)

衣着(zhuo2)黃髮(fa4)垂髫(tiao2)怡(yi2)然要通邀讀yao1意為邀請

鹹(xian2)間(jian4)隔魏(wei4)晉郡(jun4)下詣(yi4)劉子驥(ji4)

3、學生自由朗讀後分男女朗讀。

4、學生結合註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準備開展理解活動。

四、我譯大家評

1、一個同學翻譯一個句子,其他同學聽後做評論,看翻譯得好不好,若發現不足或有不同意見,可以説出自己的意見。

2、複習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A、通過加字換字的方法。

B、結合註釋。註釋中往往對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進行解釋的。

C、結合上下句加以猜測。

D、增刪調補。

3、翻譯文言文的要求:

A、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凡是能夠直譯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對照翻譯;

B、遇到古今異義、通假字、文言句式等語言現象而無法直譯時,就可以靈活地或適當地採用意譯的方法。

C、譯文要通順,沒有語病,符合表達習慣。

――第一段:(補充註釋如下)

為業:靠……謀生。緣:沿。夾岸:兩岸。雜:別的。鮮美:鮮豔美麗。異:詫異,驚異。窮:走完。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謀生。(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在溪流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芳草鮮豔美麗,落花紛紛。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劃去,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第二段:(補充註釋如下)

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平曠:平坦開闊。屬:類。悉:全。

怡然自樂:喜悦,心滿意足。

――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裏面)隱隱約約有點光亮。(漁人)就下了船,從洞口進去。初進時,洞口很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這裏)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那裏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滿喜悦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第三段:(補充註釋如下)

乃:於是。所從來:從哪兒來。要通邀,讀yao1意為邀請。鹹:都。問訊:打聽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兒女。邑人:同鄉人。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焉:於之,從這裏。間隔:斷絕了往來。皆:都。歎惋:感歎,惋惜。延:請。語云:告訴(他)説。不足:不值得

――(村中人)見了漁人,於是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裏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裏去,備酒殺雞做飯菜(款待他)。村中的人聽説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説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裏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他們)問起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説魏朝和晉朝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詳細地告訴他們,<他們聽了)都感歎惋惜。其餘的人也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在這裏)住了幾天,就告辭離去。(臨走時)這裏的人告訴(他)説:“(這裏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説啊。”

――第四段:(補充註釋如下)

既:已經。志:動詞,做記號。詣:拜見,到…去。如此:像這樣。遣:派。

――(漁人)出來後,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回到郡裏,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到原來的路。

――第五段:(補充註釋如下)

欣然:高興地問津:探尋(桃花源)

――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病死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路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五、小結

今節課我們主要的任務是疏通文中字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今節課我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熟悉、理解課文內容為主。

二、強化朗讀,熟讀成誦

學生自由朗讀10分鐘後檢查背誦。(不記得處老師提示)

三、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學生看着課文翻譯,要求不看翻譯工具書,其他同學認真聽,不足處請指出。(一人一段)

四、小結本文需要注意的字詞

1、古今異義詞

鮮美――古義:鮮豔美麗芳草鮮美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阡陌交通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古義:妻子兒女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今義: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來此絕境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古義:不要説,更不必説無論魏晉今義;不管(連詞)

如此――古義:像這樣説如此今義:這樣

緣――古義:沿緣溪行今義:緣故,緣分

延――古義: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今義:延長。延伸

津――古義:渡口這裏問津指探訪。後遂無問津者今義:唾液

2、一詞多義

舍:捨棄――便舍船房子――屋舍儼然

尋:尋找――尋向所志不久――尋病終

志:動詞,做標記――處處志之名詞,標記――尋向所志

為:作為――捕魚為業對――不足為外人道也

向:以前――尋向所志對着――眈眈

3、詞類活用

緣溪行――名詞作動詞,沿着。

欲窮其林――形容詞作動詞,走完。

未果,尋病終――-名詞作動詞,實現。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作動詞,意為感到驚奇。

五、拓外延伸

有幾個出自本文的成語,請找出來並理解,完成練習冊P63第9題第四小題。

世外桃源――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脱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

豁然開朗――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怡然自樂――形容高興而滿足。

與世隔絕――與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不到的極偏僻地方。

無人問津――比喻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

六、小結

今節課我們的任務有朗讀背誦、歸納字詞、理解出自本文的成語。同學們回去要對課文進行創造性閲讀,在閲讀時要提出你質疑之處,下節課我們共同來理解。

七、作業翻譯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4、問今是何世,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5、此人—一為具言所聞。

6、後遂無問津者。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已疏通了文章意思,這節課我們一起分析文章的內容。

二、研討課文內容

1、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的?

――土地平曠,屋舍產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桃源人見漁人為什麼“乃大驚”?

――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5、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麼“皆歎惋”?

――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歎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歎惋。

6、漁人臨走時,村人對漁人説:“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麼?

――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裏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7、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麼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歎惋之情

8、為什麼説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麼評價?

――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三、學會質疑――創造思維的培養

1、全文以什麼作為敍事線索?

――漁人的行蹤;進桃源前――在桃源――離桃源

2、當時漁人是順流划船還是逆流划船?請找出依據?

――逆流;依據:林盡水源。

3、漁人是第一次來這裏嗎?請找出依據?

――是第一次;依據:忽逢桃花林。

4、漁人忘路之遠近是因為溪流魚多,漁人忙於捕魚,遲遲不肯收手,還是漁人一無所獲,因而不甘心,仍一路撒網而去?

――

5、漁人再探桃花源是否言而無信?為何找不到原先做的標記?

――

6、桃花源的社會與漁人所生活的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請從文中找出依據?

――村人説來此絕境的原因是“避秦時亂”,説明這裏是沒有戰亂、沒有壓迫的理想地方;

村人由於長時間與外界斷絕來往,因此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以至連桃源外的朝代的更替也不知道,漁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訴村人,村人聽了都感歎惋惜,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歎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歎惋同時又為自己能置身事外而感到慶幸。

四、教師小結

陶淵明因生活在戰亂頻繁的環境裏,因而構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桃花源記 教案 篇六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整體把握

①範讀課文

②學生仿讀並思考: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理解這兩個概念是理解全文的關鍵。

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研讀理解

① 自由朗讀課文,掌握以下文言實詞,疏通文意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選賢與能:通“舉”

c講信修睦:培養

d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為親

e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f皆有所養:供養

g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

h貨惡其棄於地也:憎惡

i不必藏於己:私藏

j謀閉而不興:發生

k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l故外户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②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b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c全班交流

③細讀課文,探究討論

a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徵?

b如何理解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提示:

a在同學們各抒己見的基礎上,老師可以依據課文內容作總結歸納

a人人都受到社會的關愛。全社會親如一家,各種年齡段的人都有適當的安排,對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出了社會的關愛

b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穩定的職業,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織,豐衣足食

c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人們在共同的生產勞動中,應珍惜勞動產品,無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辱。盡全力工作,沒有多得的念頭,更不會據為己有

b“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説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説為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於“五帝之世”同時又高於“五帝之世”。

指導誦讀

①理清文章脈胳,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文章內容。全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説明。大道之行也——總提,以下分述:天下為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共有三個方面:①故人不獨親其親;②男有分,女有養;③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為己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結

②指名單獨朗讀,注意文中停頓

a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

c“不必為己”後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d“故外户而不閉”後停頓稍長

e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③朗讀課文三遍,試着背誦

④抓重點詞句背誦課文

教師總結

儘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為現實,但它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為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作業

①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②背誦並默寫全文

上一篇:《桃花源記》教案11

下一篇:《醉翁亭記》同步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