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56W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多篇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一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國小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通過朗讀感悟民族國小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完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學生讀後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後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教師評點後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噹噹!當,噹噹!”大青樹上的銅鐘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國小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説説你是怎麼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朗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裏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反覆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麼?操場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國小留給你什麼樣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國小,瞭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民族國小,多麼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説上幾句道別的。話。

c。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餘生活是怎麼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後我們再來交流。

大青樹下的國小 篇二

1.教材特色。

《少年聶耳》是浙江省編的義務教育教材第二單元中的一課。這是一篇記事寫人的文章。作者懷着對我國傑出的音樂家聶耳的祟敬心情,用簡潔明白而又略帶詩意的語言記敍了聶耳少年時代非常喜愛音樂的故事。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僅2句話,概括地介紹了聶耳的身份———傑出的音樂家及他一生的重大貢獻。第2—5自然段分別敍述了聶耳少年時酷愛音樂的兩件事。描寫了少年聶耳被木匠師傅的笛聲迷住,拜木匠師傅為師學笛的情景。描述少年聶耳在西山遊玩時,獨自出神地在大青樹下吹笛,連下雨都似乎未察覺的事。全文層次清晰,行文簡潔,用詞比較準確、形象,字裏行間飽蘸作者情感,隱隱地告訴人們:聶耳之所以成為傑出的音樂家是和他少年時代非常喜歡音樂,勤學苦練緊密相關的。此文被編入第7冊第2單元第一篇課文,從思想內容上看,它與本單元的另兩篇課文有其共同點,即都是記事寫入的文章,都具有思想教育性,都為了使學生認識到“要下苦功夫才能有成果。”從語文知識能力上看,其重點訓練目標都要求教師以課文為例,對學生進行用自然段歸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的訓練。但在這方面,此文與另兩篇比較,還有不同之處,即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主要緣於:①從整個國小階段看,它是首次提出對意義段的認識。這標誌着,從本文的學習開始,對學生不僅要進行字詞句段的訓練,還要開始進行篇的訓練,這是一種質的飛躍。②此文是打頭課文,具有以篇帶篇的範例作用。

2.教材的重、難點。

重點:

初步學會用自然段歸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這既是本冊閲讀訓練的重點之一,又是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

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文章內容,並品評有關語言。此文中有一些重點詞句,如“每當……總是……卻、一眨不眨、側耳傾聽、懇求、似乎”等,看似乎談,卻極能傳神。幫助學生把握住這些重點詞句,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又能使本冊第1單元的重點訓練目標——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得到遷移鞏固訓練,還能借此培養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及訓練語感。

難點:

對邏輯段的認識。因從整個國小階段看,這一概念是第一次出現,受先前“自然段”影響,學生要把這一概念構建到自己的認知網絡中去,需要進行一番抽象思維及比較和概括。

根據聶耳成才的事實,體會理解勤學苦練是事業有成的重要因素。因這一思想情感因素並未在課文中直截了當地點明,需老師點撥,讓學生從中領悟。

3,對教材附件的理解;

此文有兩幅插圖,一幅表現聶耳坐在石階上,手託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側耳傾聽笛聲的情景;另;幅表現聶耳在大雨中出神地吹笛的情景。教學中,結合指導學生觀察插圖,描述插圖,可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感受文章的詩情畫意,同時可作為學生分段的提示。文後的三道練習題皆不同程度地體現了本課學習的重點。尤其是第2題的分段訓練,它提供了2—5自然段的段意,旨在幫助學生理解“把鄰近的同一意思的幾個自然段歸併成一段”的操作方法,讓學生不僅知道這一課該怎麼分,而且從中學到一種分段方法,即閲讀方法。

4.教學目標。

課文總體教學目標(略)

根據此文的總體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本課文擬用兩教時教學。第一教時的目標為: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學會15個生字,正確讀寫22個新詞語。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譜寫、誕生、夜幕降臨”等詞語。

瞭解課文主要講什麼,初步理清文章脈胳,能説出第1自然段的段意。

初步感知少年聶耳很喜歡音樂,並能勤學苦練。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句:“一眨不眨、側耳傾聽、懇求;……卻……、似乎”等,並能用“每當……總是……”造句。

初步學會用自然段歸併法給課文分段。

能邊讀邊思,劃出具體描寫少年聶年非常愛好音樂的句子,初步背誦第5自然段。

能感受認識勤學苦練是事業有成的重要因素。上述教育目標,既考慮了知識、能力也考慮了情感目標,同時還考慮了學生的可接受性。

二、學情(略)

三、説教法與學法

根據教材較淺顯簡明等特點及學生實際,課時運行的教學模式為“激情導學——目標導練——積累遷移”主要採用“目標導學、讀讀議議法”,並輔助採用“圖文結合法、直觀演示法”等。學法指導的重點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詞語比較法,初步學會“自然段歸併”分段法。

四、教學程序

第二課時的課時教學分四大板塊。第一板塊為複習導入、明確目標。在這一板塊中,主旨是幫助學生鞏固生字及一些新詞,這一字詞的基礎訓練在四年級仍木可忽略。同時通過引導學生自讀“單元學習提示”,讓學生明白這一課主要的學習任務:即嘗試運用按自然段歸併給課文分段,及運用這一分段方法一般需要掌握的三個操作步驟中的第2、3步。第二板塊為研讀、討論、自悟,並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詞句,鞏固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容的方法。本板塊採用以下兩大環節:

1.重點指導第2自然段的學習,運用“讀、思、劃、品、説、讀”方法,先個體自學後再小組、全班交流、研究。此環節中,教師出示的自學要求為①邊讀邊思邊劃:哪些詞句表現了聶耳喜歡音樂?②藉助插圖,品讀重點詞句。③説説自然段段意。④有感情地讀一讀。在反饋討論中,教師重點組織學生研究:①感悟“每當……總愛……”的句式,並要求學生運用課文第2自然段的內容加以仿説。如“每當木匠悠揚的笛聲傳來時,聶耳總愛跑到木匠師傅跟前”。這樣安排,主要是讓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理解中促使學生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同時也能避免教學內容遊離於課外,避免教學支離破碎。②“忙、一眨不眨、側耳傾聽”等、表動作神態的詞語,讓學生演示體會,並從中理解從這些詞語的運用中,可看出聶耳對笛聲喜愛迷戀。③交流段意。

2.遷移學法,學習3—5自然段。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給學生安排較充足的時間,讓學生以“夥伴學習法”展開自學。學習的步驟仍按“讀、思、劃、説、感情朗讀”進行。之所以把3—5自然段的學習,讓學生一氣呵成,主要是考慮文字較淺顯,學生的理解不會有多大困難,同時力圖突破逐段講解的定式,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抓住重點詞句學習。在這一環節的反饋交流中,教師重點組織研究。①“懇求”一詞的用法,用抽詞比較,體會其用詞的準確性。②對“……卻……”句式的理解,教師提供情景,讓學生用“卻”説話。如“哥哥跑過去替聶耳撐雨傘,聶耳卻……”讓學生體會一個“卻”字突出表現了聶耳多麼喜歡吹笛,多麼勤奮吹笛,從而理解“卻”字的轉折作用。③“聶耳越吹越有勁,似乎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用刪詞比較法,讓學生理解“似乎”一詞看似平談,卻能形象地表現少年聶耳對音樂的喜愛已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④在啟發學生質疑中研究:第5自然段描寫聶耳在雨中吹笛,為什麼還要寫上“哥哥從龍門下來,忙替他撐雨傘”一筆?讓生感悟到,這樣寫,是從側面襯托聶耳對音樂的痴迷,因為哥哥知道每當聶耳吹笛時,是誰也阻擋不了的。這一環節的朗讀訓練重點主要放在第5自然段。因此段是本文語言描寫比較精彩的一段,其中有不少值得讓學生積累。

這一自然段的朗讀,教師可採用引讀、指名讀、評讀等方法,讓學生反覆誦讀。這樣,幫助學生讀書達到如臨其境,如見其人之境地,同時也能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性、生動性,為背誦此段奠定基礎。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可指導學生邊觀圖邊嘗試背誦。

第三板塊,初步掌握“自然段歸併法”的第3個操作步驟:把鄰近的講同一意思的幾個自然段歸併成一段。如有的自然段單獨講到一個意思的,就獨立成段。此板塊主要環節如下:

1.根據板書出示5個自然段段意,先讓學生嘗試做“作業練習7”填空,組織4人小組討論分段,並要求依—‘定句式説出為什麼這樣分。

2,班級交流“分段”,如有不同意見,要引導學生找出錯誤所在。本板塊的學習,是落實本課的重點訓練項目的關鍵處。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學生不僅知道這一課怎麼分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初步得出,所謂講“同一意思”—般可從地點、時間、內容是否是同一方面考慮,因此在指導學生時,特別需強調“講出分段的依據”,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思維,切實都經過一次“歷練”的過程。另外,對教學難點“邏輯段的認識”,在分段的基礎上,教師稍加指點,學生就能水到渠成,比較直觀的理解。

第四板塊,課堂小結,讀寫遷移訓練。

在這一板塊中,讓學生進行自我小結,這節課主要學懂了什麼?以進一步落實重點教學目標,並強化“用自然段歸併法分段”的學習。另外,為了更好地運用好教材的語言範例,在此板塊,還要創造性地設計作業練習,進行遷移訓練,如佈置一項課後練習,讓學生自習課文第2自然段中描寫聶耳專心致志聽木匠師傅吹笛的情形,如用一段話來寫一寫自己或家庭某一成員看電視時的情形,要求用上表示動作、神態的詞語。這樣的練習,是針對四上年級學生寫事較籠統、不具體這現狀而設計的,力圖使學生從課文中學語言、學寫作,同時,這樣的仿寫,學生學有範例,不會感到力不從心,從而能使學生樂學

五、説板書

用自然歸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1.認真讀全文,瞭解主要講什麼。

2.仔細讀、想,自然段段意①聶耳是一位傑出的音樂

①聶耳常跑到木匠師傅跟前聽吹笛

②聶耳懇求木匠師傅教他吹笛

③聶耳獨自在大青樹下吹

④聶耳沐雨吹笛

3.把鄰近的講同一意思的幾個自然段歸併成一段。

這一板書設計,左邊是用“自然段歸併法”分段的3個操作步驟,右邊是各自然段段意。這彷彿是一張圖表,主要是力求突出重點訓練項目,以加深學生對這一分段方法的理解、認識。

總之,本教材第二課時教學程序的安排,首先是着力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如每一板塊的設計中,都安排了學生的自學、討論,同時又充分考慮了教師主導作用的不可偏廢。因為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更好發揮。此課時,教師的導主要體現在:①為學生導路,如示學習目標及自學方法,板書設計幫助學生突破重點。②給生導練。練習不在於多,而在於有效、精當。在這節課中,適時安排學法遷移、朗讀、背誦等,都較好地體現了為今後的讀寫服務。

其次,力圖體現“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的要求。在各個環節的安排上,注重的不僅僅是對內容的理解,而更注重的是語言的吸收、內化、表達。如讓學生述説分段理由時,給一定的句式,讓學生學習用規範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大青樹下的國小 篇三

現行人教版語文教材以“主題組織教材內容”為單元,即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且選文都是圍繞這一主題來編排的,主線鮮明,特點突出,這一編寫為我們引導學生“有序練筆,主動練筆”的習作教學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和良好的環境。實踐中,我着眼單元整體,緊緊扣住單元主題這一思路實施習作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習作是“在口語交際裏,我們交流了各自的課餘生活,這次習作就來寫一寫自己的課餘生活。可以寫課餘參加的活動,可以寫課餘發生的有趣的事,高興的事,或者你願意寫的其他事。”這一習作教學目標十分明確。為了縮短學生心理和生活的距離,我從第一課《我們的民族國小》的教學中就開始滲透這一單元的習作要求。也就是説,一個單元的閲讀教學開始了,習作教學也就同時起步了。

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一般老師認為他們很明白“課餘生活”這個概念,然而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這個概念很模糊。而讓學生明確和把握這一概念,是學生得以走入課餘生活世界而能見、能動且有感的重要起點。在教學《我們的民族國小》一課中,我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的內容“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入手,啟導學生認知什麼是“課餘生活”,繼而引導學生蒐集自己的課餘生活,自己在課餘生活中做了什麼並體會自己在課餘生活中的快樂。同時,我積極地用這一單元《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佈置學生每天記錄自己的課餘生活:可用文字敍述,可以填表格,也可以畫圖畫……學生寫,我就利用此後上課的前五分鐘讓學生來交流自己的“業餘生活”記錄,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在學完第一課後,學生對“課餘生活”的理解可能僅僅停留在“下課後”的層面,如果是這樣的話,肯定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不僅窄化了學生對“課餘生活”內涵與外延的瞭解,也可能窄化學生對生活的認知,造成學生寫作的窄化。於是,我在接下來《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峯》《槐鄉的孩子》幾課的教學中,除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外,同時,十分注重結合課文相關內容引導孩子們對“課餘生活”有進一步理解:如《金色的草地》教學中抓住“我們住在鄉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讓孩子們知道和小朋友玩耍也是課餘生活;《爬天都峯》教學中抓住“假日裏,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峯”,讓孩子們知道節假日外出遊玩也是課餘生活;學習《槐鄉的孩子》時,讓他們知道課外勞動也是課餘生活。通過這一單元課文的教學滲透,不但讓他們知道放學後、節假日、雙休日、在學校、在家裏……都屬於“課餘生活”的範疇,還逐漸體會到了“課餘生活”的豐富性、多樣性、趣味性。結果到了閲讀教學快要結束即將寫大作文時,孩子們都已記下了十分豐富的相關的課餘生活內容。不僅從開始記一句話到幾句話,而且到後來還能記一段或是幾段話,這讓我甚是驚訝。其實孩子們的潛能是很大的,就看老師怎麼最大限度地去激發與引導。而且,學生一旦知道了寫什麼,怎麼寫,就會更主動地走進自己的生活世界和表達天地。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會被充分地激發起來,寫作就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憑藉教材來教寫作真的很實惠,效果也很好,而且學生十分投入與喜歡。實踐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只要我們走進教材,循序漸進;深入教材,心中有標,眼中有生,學生就會有話可説,有事可寫,有情可吐,有法可依了。那麼,我們就能充分體現讀寫結合的效果,讓學生更加喜歡寫作。那麼,學生主動動筆、自由表達就會成為現實,寫作教學質量也就會顯著提高。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四

教學目的

1、認識10個新單詞,能寫13個新單詞;能寫“亮麗的顏色、衣着、吸引力”等詞;積累新的詞彙。

2、深情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瞭解綠樹下國小生快樂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中所表達的自豪和讚揚。

3、理解窗外安靜句子的意思,注意新鮮句子。

4、根據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形式,討論校園中的一個場景。

教學重點

深情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瞭解綠樹下國小生快樂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中所表達的自豪和讚揚。

教學的困難

體驗描述窗外寧靜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在上課之前,學生們被要求收集有關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和習俗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個節

1、對話和數據共享介紹

(1)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裝和習俗。請看屏幕(顯示課件:各民族圖片),選擇一個你最瞭解或最感興趣的民族介紹給你。

(學生選擇自己要介紹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重點介紹民族服飾和風俗的特點。(老師在課文中介紹了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

(2)五十六個民族,像五十六個花朵,在祖國的土地上盛開。在中國西南的邊疆地區,生活着許多民族。他們一起生活和工作。他們非常高興。那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學習。你知道他們共同學校的名字嗎?——綠色大樹下的國小。是的,今天老師會帶你去這個國小看看。(黑板文字標題:綠樹下的國小)

2、首先閲讀課文,自學單詞

(1)老師的閲讀模式。聽清楚語音後,請仔細聽並理解課文內容。

(2)學生應自主閲讀課文,根據自學的提示進行自主學習。(播放課件《自學小技巧》)

自學小貼士:

(1)標記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式學習新單詞。

(3)閲讀課文。(重複你不能流暢閲讀的地方几次。)

3、團體合作與交流。

在小組中,他們互相檢查對方的讀寫能力,交流讀寫方法,獨立練習寫作,並與老師進行交流。

4、整個班級應該互相交流,老師應該給予指導。

再次重讀課文,理清上下文

1、請逐段閲讀課文,並討論每個自然段的意義。

2、學習反饋:(展示課件)

首先寫課文(在去學校的路上,去學校);然後寫(課上和課後);最後寫(這是我們可愛的國小)。

承運鞏固練習

開放“基礎訓練——國小綠樹下”,讓我們一起通過考試吧!

訴類總結

在這個班,學生們就像在那棵大綠樹下的國小生一樣認真。我們已經掌握了這節課的生詞,並且整理了課文的寫作順序。那麼,“大綠樹下的國小”有什麼樂趣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部分B

一、新課程的`引進和明確目標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能夠讀課文,理解生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感受一下大綠樹下的國小的獨特魅力。

二世。彙報與交流,深入探索

老師: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國小?讓我們與你分享我們的發現。

(為了“美、團結、快樂、和平”,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答題相機指導閲讀。)

欣賞國小大綠樹下的美景

1、默讀課文,在綠樹下畫出國小美麗的句子。

2、學生交換報告,教師展示重點句子,點擊相機。

(1)“早晨,從山坡上,從平壩,從插滿鮮花的小路上,來了……”(給我看看課件:課文內容和相關圖片)(國小在綠樹下,環境很美,非常漂亮。)

(2)“鮮豔的衣服使學校變得多姿多彩。”重點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豐富多彩”的含義。

國小三年級課文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早晨、鮮豔、打扮”等詞語,積累有新鮮感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關注有新鮮感的句子,體會這所學校的特別之處。

3、藉助提示,借鑑課文中的相關句子,學習表達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品讀文中的重點詞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大青樹下的國小學生歡樂祥和的校園生活,體會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友愛與團結,理解課文所表達的自豪感和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品讀文中的重點詞句。

【教學難點】

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友愛與團結及他們歡樂祥和的校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感和讚美之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早晨、鮮豔、打扮”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初步瞭解大青樹下的國小學生歡樂祥和的校園生活。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介紹資料。

1、(播放音樂《愛我中華》片段)

“五十六個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種語言,

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2、引導交流: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請同學們拿出你搜集的有關不同民族的圖片,介紹一下你瞭解到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3、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着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4、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其中一所學校去看一看。

5、請大家讀課題。誰來説説課題該怎麼讀指名讀課題。

設計意圖:

以優美的音樂導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感受到了民族大團結的熱烈氣氛。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大青樹下的國小有什麼特色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所國小,去認識一羣少數民族的孩子,去感受這所國小的魅力。

1、請你自己試着讀課文。

(1)給課文標出自然段。

(2)勾畫出不認識的字,根據注音拼讀,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讀幾遍。

2、學生試讀。

設計意圖:

先出示自讀要求,再引導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這種教學方法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教師正音,學生鞏固。

4、(1)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第一組含有會寫字和“詞語表”中的詞語,第二組含有會認字):

早晨穿戴絨球花漢族鮮豔服裝打扮敬愛國旗敬禮教室朗讀安靜樹枝好奇招引停止粗壯枝幹影子

坪壩飄揚摔跤鳳尾竹潔白

師生參與評價,重點強調生字“粗”為平舌音,“晨、裝、摔”為翹舌音;“漢、豔、扮”為前鼻音,“靜、停、揚、鳳”為後鼻音等。

你認為哪些詞語的讀音易讀錯或難讀,再反覆讀。學生練讀。

(2)有新鮮感的詞語。(詞語及相對應的圖片)

設計意圖:

這些詞語富有鄉村氣息和民族風情,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很少接觸到,交流時可以出示相關圖片,加深感受。

5、理解詞語。

理解詞語的方法:

(1)查字典或詞典、聯繫上下文、從理解重點字入手。

(2)理解詞語在文中具體指什麼。

(3)有的詞語不僅要弄清它的意思,還要想一想這個詞應該用在什麼場合。

小組交流自己理解的詞語。

猜猜我是誰。根據意思説出對應的詞語。

①在空中隨風擺動。

②形容色彩華麗。

③平坦的場地。

④靠近國界的領土。

⑤兩人徒手較量,以把對手摔倒為勝的競技運動。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去自學詞語,既鍛鍊了學生的主動性,又加深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6、會寫生字。

生字田字格

晨絨球漢豔服裝扮讀靜

停粗影

(1)識記字形

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①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裝、晨”:“衣、日”是形旁,表義;“壯、辰”是聲旁,表音。

②加一加:“氵+又=漢”“扌+分=扮”

“訁+賣=讀”“米+且=粗”

“青+爭=靜”“豐+色=豔”。

③換一換:“報”把“扌”換成“月”就是“服”。

(3)説説本課會寫生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寫好生字四步走:①説一説。②看一看。③寫一寫。④對一對。

①説一説:整體結構上要注意什麼。上下結構的字,“晨、裝”上面要寫得扁些。

“漢、扮、讀、停”——左右結構,應寫得左窄右寬。

“豔、服、靜、粗”——左右結構,應寫得左右等寬。

②看一看:關鍵筆畫的寫法

“服”的第六筆是橫折鈎。

③寫一寫:老師範寫,重點指導“晨、裝”,學生練寫。

“晨”和“裝”二字均為上下結構,但要注意整個字不要寫得過長,其中“晨”字要注意“日”要寫得扁一些,“裝”字的“壯”要寫得扁一些,按正確筆順規範書寫。

④對一對:再和課本對照一下,寫得不好看的要及時改正。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同學的字,相互借鑑。

師小結: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最神奇的文字,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具有集形象、聲音和意思三者於一體的特性,掌握了漢字這一特點再去學習,能幫助我們更輕鬆地認讀、識寫。

7、再次鞏固字詞(連線)。“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的圖片和相應的詞語連線。

8、同桌相互聽讀課文,在讀中鞏固識字。

設計意圖:

分步驟引導學生學習會寫字,降低學生學習會寫字的難度,使學生完全、徹底地掌握會寫字。

三、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小組合作,逐段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討論: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麼

2、學習反饋(填空),課文先寫(學生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後的情景);最後寫(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國小)。

師板書:可愛的國小

四、課堂小結。

“大青樹下的國小”是一所怎樣的國小呢可愛在什麼地方呢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下一節課,我們繼續欣賞。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會寫“鮮豔、服裝、招引”等詞語;積累有新鮮感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瞭解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

3、體會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的含義,關注有新鮮感的句子。

4、借鑑課文第3自然段的形式,説説校園裏的一個場景。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瞭解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前發動學生蒐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分享資料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民族風俗。請同學們看屏幕,(出示課件:各民族圖片),結合課前查閲的資料,選擇一個你最瞭解或者最感興趣的少數民族向大家介紹一下。

2、五十六個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國的大地上盛開。在我國西南的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們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樂。那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學習。你知道他們共同的學校叫什麼名字嗎?——(生齊讀)大青樹下的國小。對,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這所國小去看一看。(板書課文題目:大青樹下的國小)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教師範讀。請同學們認真聽,在聽清字音的同時,聽懂課文寫了什麼內容。

2、生自讀課文,按照自學提示進行自主學習。(出示課件“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

(1)標出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法學習生字。

(3)讀通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

3、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內互相檢查識字情況,交流識字方法,自主練習書寫,教師巡視。

4、全班集體交流,教師點撥。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逐段朗讀課文,討論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學習反饋:(出示課件)

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和下課的情景);最後寫(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國小)。

四、鞏固練習

打開“基礎訓練-《大青樹下的國小》”,一起來闖關吧!

五、課堂總結,鋪墊下文

這節課,同學們和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小朋友一樣,學得特別認真。我們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也理清了課文的寫作順序。那麼“大青樹下的國小”中有怎樣的樂趣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能讀通課文,認識了生字,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品讀課文,去感受大青樹下的國小獨特的魅力。

二、彙報交流,深入探究

師:“大青樹下的國小”是一所怎樣的國小呢?把自己的發現與大家交流交流吧。

(“美麗、團結、歡樂、祥和”,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閲讀引導。)

(一)品悟大青樹下的國小的美麗

1、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能體現大青樹下的國小美麗的語句。

2、學生交流彙報,教師出示重點語句,相機點撥。

(1)“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出示課件:課文內容及相關圖片)(大青樹下的國小矗立在山花爛漫的環境中,所以説它很美。)

(2)“那鮮豔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重點指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絢麗多彩”的意思。(顏色鮮豔,色彩多)

(3)“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出示課件:相關語句和背景圖)引發學生思考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

3、範讀: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想象校園的美景。

4、指導朗讀,品味校園的美麗。

師:校園外山花爛漫,校園內大青樹粗壯,鳳尾竹婀娜多姿,還有身着各式各樣的鮮豔的服裝的孩子們,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美景圖。你能讀出大青樹下的國小的美嗎?

(1)自由練讀;(2)指名讀,師生評價。

(二)品悟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團結

1、“大青樹下的國小”還是一所團結的國小呢,你能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

2、學生自讀,畫出相關語句。

3、學生交流彙報,教師出示重點語句相機指導。

(1)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這句話説明各民族的孩子,雖然穿戴不同,但是他們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説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

(2)“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老師範讀,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間教室”“一起”這幾個詞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民族國小的孩子們雖然民族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

4、教師小結:是啊,雖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實的一家人。這是一所多麼團結的國小啊!我們再讀一讀這句話,一起體會他們的團結。(生齊讀)

(三)品悟大青樹下的國小的祥和

1、課件出示重點語句:“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隻猴子。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着。”

(1)從這段話中,你讀出了什麼?(安靜)

(2)你認為這個詞語用得準確嗎?(引發學生質疑,如果學生沒有疑問,教師再適時引導,作者為什麼不直接寫孩子們學習認真,而要寫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呢?這是從側面烘托孩子們學習認真。)

2、是啊,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學生學習認真、書聲悦耳,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怎麼能不是一所祥和的學校呢?讓我們帶着對這所國小的讚美再讀一讀這段話。

(對於“祥和”這個特點,學生不一定能很準確地概括出來,教師可適當點撥。)

(四)品悟大青樹下的國小的歡樂

1、課件出示句子: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1)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指導朗讀。校園裏的同學多麼有禮貌,在民族國小裏學習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通過朗讀來傳遞自己的感受吧!

2、課件出示重點語句: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3、指導説話:請同學們想一想,還會有誰來這裏湊熱鬧?

用下面的句式來説説:

大青樹下多熱鬧啊!有(),有(),還有()。他們的歡笑聲把()都吸引過來了。

4、課文寫了學生活動的同時,還寫了許多的小動物。為什麼要寫這些小動物呢?(小動物的出現更加突出了地處邊疆國小的特點,為學校增添了歡樂、活潑的氣氛。)

三、揭示主題,昇華情感

1、出示課件:“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國小,一所邊疆的國小。”

師:這字裏行間融入了作者多少自豪和讚美的情感啊!結合我們剛才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填上最能體現你感受的詞語再讀一讀。

課件: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國小,一所____________的國小。(美麗、團結、祥和、歡樂)

(1)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填入合適的詞語。

(2)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這所國小的學生,會對這樣的學校產生怎樣的情感?(自豪、驕傲)

3、指生帶着自豪、驕傲的情感讀這句話。

4、為什麼一個西南邊疆的國小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如此祥和,如此歡樂?(民族之間團結互助,是一家人。)

6、教師總結。

(出示課件:五十六個民族手拉手的圖片)

師:“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手牽手,心連心,永遠是一家人!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裏,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大青樹下的國小才會如此美麗、團結、祥和!讓我們一起唱響《愛我中華》這首歌吧!

四、鞏固練習

打開“閲讀訓練-《大青樹下的國小》”,一起來闖關吧!

五、課外延伸,鼓勵實踐

1、大青樹下的國小的許多學生都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也很想了解你們的學習生活,課後我們可以把我們一週的學習生活記錄下來,整理好郵寄給他們。

2、利用課餘時間,蒐集有關其他民族的一些資料,準備參加班級將要開展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覽活動。

大青樹下的國小 篇六

一、合理引導,剌激想象

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五組課文《盤古開天地》時,我讓學生觀察盤古頭頂天,腳蹬地的圖畫,想象盤古當時戰天鬥地的情形,而沒有引導學生該從哪方面展開想象。於是有同學想到了盤古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學想到了盤古當時的想法:一定要把天地分開;還有的同學想到了盤古睡在那裏不吃不喝,他為什麼還那麼健壯?等一些與主題不符的,表面的東西。後來,我説:“同學們,盤古開天地中也有許多故事,就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西天取經所遇到的困難相似。”於是同學們驚“哦”一聲,展開豐富的想象;想到了盤古隻手空拳打敗南疆欲神;一口氣把前來阻止分分開天地的靈火神雀吹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從此再也不敢來搗亂;一腳踩死了引誘他的青蛙怪獸;還割下大腿上的肉喂快要鋨死了的小狗,等一系列盤古對強惡決不手軟;對弱小捨身相救的感人故事。也展現出盤古戰天鬥地的勇氣和誰與爭鋒的英勇氣概。

二、創造機會、多讓學生想象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機會就讓學生想像,只有在學生經常想像的環境下,一但讓學生展開想象,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在本學期,我所教學的國小三年級語文來講,由於是山村國小,不可能有現代教學條件,我總是多方位創設情景,讓學生根據課文意思,想象出了許多我沒有料到的,天真無邪的畫面,比如《我們的民族國小》一課,學生想出了民族國小的學生在大青樹下做遊戲的場面並做畫《校園一角》,展現出了民族國小學生的豐富的課外活動。在教學完《風箏》一課後,學生展開想象或繪圖畫,或小組談話的方式把自己溶入課文之中,與課文中的孩子一起讓心在原野上奔跑,跟他們一起高興,一起瘋狂、一起懊喪、一起希望。有了前面的隨時培養,在後面的教學,學生展開想象就好像家常便飯,在教學《美國的小興安嶺》一課時,一想到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孩子們就會滔滔不絕地説出其它一些書上沒有的畫面;比如:青蛙呱呱的叫着,蛇懶洋洋地爬着,黑熊在春天跑步,東北虎在森林中咆哮;人們在秋天採摘着山葡萄、木耳;挖參的人羣在深山中尋找着寶貴的人蔘。小朋友在雪地裏堆雪人,打雪仗。等一些天真爛漫的畫面從而加深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渲染,讓小讀者更加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七

教材簡析:

課文描寫了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國小,這是一所美麗的、充滿歡樂的學校,反映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個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瞭解民族國小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3.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

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詞句的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

教學方法:情境導入法、圖片展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瞭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着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視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3、評選最佳學生,頒發小獎品。

二、揭示課題,範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國小,大家願意不願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國小。

3、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國小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3、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坪壩(bà)絨球花傣(dǎi)族景頗(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絢麗多彩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鳳尾竹搖晃(huàng)

四、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作者是懷着什麼樣的感情來寫這篇文章的?(自豪、讚美)你從哪裏體會到的?討論交流。

2、(出示句子):

(1)課題:我們的民族國小

(2)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國小,一所邊疆的。民族國小。

3、誰呢讀好這幾句話?各自練習讀,賽讀。

五、鞏固字詞,指導書寫。

1、指名讀生字卡片。做遊戲鞏固字詞。

(1)“貼字”遊戲:教師出示圖片,請小朋友根據圖片找到和圖片有關的生詞。

(例:傣族姑娘的圖片下就可以貼“傣族”“孔雀舞”)

(2)玩找字遊戲:抽出生字,教師讀生字,小朋友找到相應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2、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1)學生自己識記,着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師範寫。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2)學生練寫,師隨機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了這所來自大青樹下國小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懷着自豪讚美之情來寫這篇文章的。這一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看看作者為什麼會產生這樣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讀讀説説,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學校的美和團結)

1、自讀感悟: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讀着這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指名説。

2、根據下列提示展開想象,交流描述:

早晨,同學們來上學了,我好象看到了這樣的情景:

3、指導朗讀:早晨的校園多美啊,難怪作者會如此的喜歡他們的學校。你喜歡這時的校園嗎?那麼就把你的喜歡的情感用你的朗讀來表達出來吧。

學生自讀自練,指名讀,交流評議。

△讀讀説説,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學生上課的認真及下課玩耍時的快樂)

引:還有哪些地方讓小作者感到自豪的?

1、分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説出自豪的理由,如:上課時這所學校的孩子讀課文非常好聽,下課時他們盡情嬉戲,非常快樂等等。

2、這讀書的聲音究竟有多好聽啊?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説一説,讀一讀。

(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步搖了,鳥兒步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隻猴子。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着同學們讀課文。

指名讀,評議

師:難怪窗外十分安靜啊,正是因為同學們讀書的聲音非常好聽,所以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不飛了,猴兒也來了。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吧。

1、小作者喜歡那兒的課間活動嗎?你從哪兒看出來?那就來讀一讀吧!

(出示句子):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指名讀,評議,齊讀。

2、孩子們,讓我們帶着感情,放飛我們的想象,一起來讀一讀2、3自然段吧。

△第四段(進一步感受自豪之情)

1、(出示句子):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國小,一所邊疆的民族國小。指名讀,齊讀。

2、齊讀全段。

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讀着讀着,我們都已被這所邊疆的民族國小深深地吸引住了。讓我們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一讀,背一背,深深地記到我們的心裏去吧!自由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四、拓展活動

民族國小的許多學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個筆友,他們很想知道你們是否喜歡他們熱愛的民族國小,也很想了解你們的生活。請小朋友們給他們寫封信,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你們獲得更多的信息了。

學生寫信後在學習園地裏展示。教師從媒體上尋找信息,選擇一所邊疆國小的學生與本班同學開展”手拉手結對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