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22W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精品多篇】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一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國小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通過朗讀感悟民族國小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完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學生讀後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後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教師評點後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噹噹!當,噹噹!”大青樹上的銅鐘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國小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説説你是怎麼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朗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裏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反覆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麼?操場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國小留給你什麼樣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國小,瞭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民族國小,多麼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説上幾句道別的話。

c.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餘生活是怎麼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後我們再來交流。

《大青樹下的國小》優秀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新單詞,能寫13個新單詞;能寫“亮麗的顏色、衣着、吸引力”等詞;積累新的詞彙。

2、深情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瞭解綠樹下國小生快樂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中所表達的自豪和讚揚。

3、理解窗外安靜句子的意思,注意新鮮句子。

4、根據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形式,討論校園中的一個場景。

教學重點

深情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瞭解綠樹下國小生快樂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中所表達的自豪和讚揚。

教學的困難

體驗描述窗外寧靜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在上課之前,學生們被要求收集有關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和習俗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1、對話和數據共享介紹

1、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裝和習俗。請看屏幕(顯示課件:各民族圖片),選擇一個你最瞭解或最感興趣的民族介紹給你。

(學生選擇自己要介紹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重點介紹民族服飾和風俗的特點。(老師在課文中介紹了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

2、五十六個民族,像五十六個花朵,在祖國的土地上盛開。在中國西南的邊疆地區,生活着許多民族。他們一起生活和工作。他們非常高興。那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學習。你知道他們共同學校的名字嗎?——綠色大樹下的國小。是的,今天老師會帶你去這個國小看看。(黑板文字標題:綠樹下的國小)

2、首先閲讀課文,自學單詞

1、老師的閲讀模式。聽清楚語音後,請仔細聽並理解課文內容。

2、學生應自主閲讀課文,根據自學的提示進行自主學習。(播放課件《自學小技巧》)

自學小貼士:

(1)標記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式學習新單詞。

(3)閲讀課文。(重複你不能流暢閲讀的地方几次。)

3、團體合作與交流。

在小組中,他們互相檢查對方的讀寫能力,交流讀寫方法,獨立練習寫作,並與老師進行交流。

4、整個班級應該互相交流,老師應該給予指導

再次重讀課文,理清上下文

1、請逐段閲讀課文,並討論每個自然段的意義。

2、學習反饋:(展示課件)

首先寫課文(在去學校的路上,去學校);然後寫(課上和課後);最後寫(這是我們可愛的國小)。

承運鞏固練習

開放“基礎訓練——國小綠樹下”,讓我們一起通過考試吧!

訴類總結

在這個班,學生們就像在那棵大綠樹下的國小生一樣認真。我們已經掌握了這節課的生詞,並且整理了課文的寫作順序。那麼,“大綠樹下的國小”有什麼樂趣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部分B

一、新課程的引進和明確目標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能夠讀課文,理解生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感受一下大綠樹下的國小的獨特魅力。

二世。彙報與交流,深入探索

老師: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國小?讓我們與你分享我們的發現。

(為了“美、團結、快樂、和平”,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答題相機指導閲讀。)

(I)欣賞國小大綠樹下的美景

1、默讀課文,在綠樹下畫出國小美麗的句子。

2、學生交換報告,教師展示重點句子,點擊相機。

(1)“早晨,從山坡上,從平壩,從插滿鮮花的小路上,來了……”(給我看看課件:課文內容和相關圖片)(國小在綠樹下,環境很美,非常漂亮。)

(2)“鮮豔的衣服使學校變得多姿多彩。”重點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豐富多彩”的含義。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學設計 篇三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精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2.品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這所學校的特別之處。

3.體會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團結友愛。

重點難點

重點

精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團結友愛和在學校生活的幸福快樂。

教學過程

一、復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學 用“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__________”的句式説話。

(2)比較句子,體會描寫的具體性。

①早晨,從各處走來了許多國小生。

②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

(通過比較,體會描寫不僅要具體,而且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如“山坡”“坪壩”“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都是極具西南邊陲山區的特點。)

(3)比較句子,體會“的”字結構的運用特點。

①……走來了許多少數民族的國小生。

②……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國小生,有傣族的國小生,有景頗族的國小生,還有阿昌族的國小生和德昂族的國小生。

③……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①句過於概括,②句表述贅餘,③句運用“的”字結構顯得既具體又簡潔。通過對該句的理解,讓學生進一步加深“的”字結構在運用上的特點。)

(4)理解詞語,想象畫面。

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豔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

思考:有哪些鮮豔的服裝?“絢麗多彩”是什麼意思?

(出示課件中各民族的服裝,引導學生了解民族知識,體會“絢麗多彩”的意思。)

2.學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景想象補充。例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的聲音響亮一致、抑揚頓挫……(學生思考討論。)

(4)下課了,同學們在做什麼?操場上會是怎樣的情景?學生想象描述,朗讀有關的句子。

3.學 三、深情朗讀,點題抒情

1.讀了這篇課文,你對這所國小有哪些深刻的印象?

校園美麗——國小生鮮豔的服飾,校園裏古老的銅鐘、粗壯的大青樹的枝幹、搖晃的鳳尾竹的影子……

民族團結——同學們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在同一間教室裏學 生活歡樂——同學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和看熱鬧……

2.你能説出這所國小的特別之處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總結歸納。

四、拓展延伸,完成練筆

師順勢導入練筆:同學們,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大青樹下的國小裏快樂地讀書、遊戲,你們在學校裏做什麼呢?拿起手中的筆,從下面的場景中選擇一個寫一寫吧。

教室裏操場上花壇邊

圖書室裏 教學樓前 大樹下

梳理板書

大青樹下的國小

校園美麗民族團結生活歡樂 我們可愛的國小

教學感悟

在教學本篇課文時,我首先模仿課文的結構形式,並藉助有關提示語引導學生説説自己的學校,不光為學習課文內容和了解課文的敍述層次做了鋪墊,而且逐步突破本課的重難點。教學中,通過初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學習有關的生字詞。第二課時的教學,我力圖體現閲讀教學的基本特徵,通過運用比較的方式對詞句進行品讀,把以讀悟“語”和以讀悟“情”結合起來,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機的統一。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四

教學要求:

1、會認“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漢、球”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

2、能和同學交流課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説一説這所學校的特別之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國小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讀出對這所國小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蒐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頻、圖片資料、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瞭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着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範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這樣的一所民族國小,大家願不願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大青樹下的國小。

3、教師配樂範讀。

三、試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這所民族國小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提示一下。

四、分組朗讀,小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後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導“晨、絨、服、裝、讀、影”。並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晨”是上下結構,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結合緊湊。

“絨”是左右結構,由“糹”和“戎”組成,右邊的“戎”共六筆,不要漏寫。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裝”是上下結構,書寫要緊湊。

“讀”是左右結構,右邊是“賣”,不是“買”。

“影”是左右結構,右邊三撇,寫得勻稱。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國小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通過朗讀感悟民族國小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完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學生讀後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後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教師評點後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噹噹!當,噹噹!”大青樹上的銅鐘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國小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説説你是怎麼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朗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裏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反覆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麼?操場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國小留給你什麼樣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國小,瞭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民族國小,多麼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説上幾句道別的話。

c.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餘生活是怎麼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後我們再來交流。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學反思

今天用了兩節課教學本單元第一篇課文《大青樹下的國小》,新的教材,新的班級,新的年段,第一次接觸總有很多不足。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把‘愛讀書’種植在孩子們心裏”的作家吳然,這是一篇構思巧妙、語言樸實優美、畫面和諧、情感真摯的兒童散文。

構思巧妙表現在短短的四百多字,藴含了豐富的信息:這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邊疆國小;寫了學生們上學、上課、課間等多個特定的景象;結尾自然,借景抒情,令人回味。開篇第一句話,是一個長句,很長的句子,卻沒有給人宂長的感覺,它像是一個自然變換的鏡頭,鏡頭隨着不同方向遠景的移動向同一個近景聚焦,讓讀者跟着文字看清楚了從不同方向走來的國小生()屬於不同的民族。這句話為後面的內容做足了鋪墊,也給讀者帶來了閲讀期待: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後面的內容正是循着這個思路展開的。

把這樣一篇兒童散文呈現在學生面前,它的學習價值表現在哪裏?教師如何再從學習的角度來解讀這個文本?這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回答的問題。

開學第一課,班裏21個孩子對課文做了多次朗讀,我組織齊讀五次,學生自由讀課文若干次,這個班的孩子相對內斂,比較乖巧,讀課文聲音不響,課上課下都比較安靜。第一堂課上,我花了近二十分鐘進行生字詞教學和課文朗讀:齊讀生字詞、組詞讀、解釋個別詞語的意思、開火車讀,拓展與“絢麗多彩”相類似的詞語。遺憾的是,我忘記了進行生字書寫指導,在後續的字詞抄寫作業中,部分學生書寫不工整。

整堂課下來,我感覺我的教學方式還是偏向於高年級,對三年級學生來説似乎並不太適應。

思考、審視一個文本的學習價值,可以從這樣幾個維度切入。其一,學生自主閲讀這篇文章時,會有怎樣的感受,他們的關注點會在哪些方面。其二,單元重點學習目標(閲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能夠在哪些具體詞句上落實;還有,學生對“新鮮感”的關注,會指向詞句表現的內容還是詞句的表達方式。其三,作為三年級第一學期學習的第一篇課文,它的內容、主題等,對學生接下來的教室語文課程生活應該帶來怎樣的期待和定位。

學生對於“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相對陌生,個別學生能快速反應過來並找出文本中相關的句子。在第一自然段中,學生找出“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那鮮豔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

在第二課時,我讓學生拓展閲讀《走月亮》《珍珠泉》《山溝裏的孩子》。我選擇講解《走月亮》和《山溝裏的孩子》,讓學生圈畫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學生對於《走月亮》這篇散文並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麼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畫語句時出現一些困難。《山溝裏的孩子》這篇文章相對容易理解,我讓學生自讀《山溝裏的孩子》,讀懂山溝裏的孩子學習生活的特別之處,學生也能瞭解其中的原因。

這堂課有太多的不足,課堂比較單調,以教師的講述為主,學生參與度不夠,發言人數較少,課堂太安靜。

重新梳理:

第一步:單元導讀;

第二步:學習課文:1.根據學習單自主學習生字詞、讀通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2.讀懂大青樹下的國小是一所什麼樣的國小,有哪些自己認為特別的地方;3.欣賞文章是怎樣描寫這所國小的(選擇了哪些內容來寫,哪些寫法給人新鮮感),一讀代講,邊讀邊想象邊體會、品味;4.説一説自己的校園生活,關注有新鮮感的語句。

第三步:拓展閲讀《走月亮》《山溝裏的孩子》;

第四步:吳然兒歌散文推薦或朗誦欣賞。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五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能借助課文聯繫自己的校園生活,展開想象説一段校園生活場景。(重點)

3、能借助課文中的語句和資料,瞭解大青樹下國小生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課,我們要深入瞭解課文,和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小朋友成為知心朋友。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大青樹下的國小是一所怎樣的國小?

【設計意圖:運用提出核心問題的方法來導入本課,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學生明確了本課時的學習任務。】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課文,思考:大青樹下的國小是一所怎樣的國小?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板書:團結、美麗、祥和)

三、品讀釋疑

(一)這是一所民族團結的學校。

1、自由讀文,用自己的話説説,這所學校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預設:這所學校學生來處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穿戴不同,卻在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遊戲,而且這兒的山林裏的朋友都可以到學校聽講……(板書:來處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穿戴不同,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遊戲)

小結:不同民族的學生,儘管穿着不同,但是大家一起聚集在大青樹國小,快樂學習,盡情玩耍,沒有任何隔閡,是真正的融為一體。

2、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1)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從”字開頭的排比句寫出了什麼?運用“有……有……有……還有……”句式體現了什麼?這段話説明了什麼?

(“從”字開頭的排比句寫出國小生們來自不同的地方。運用“有……有……有……還有……”句式,體現了這所學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學校的學生多,而且都是來自不同的民族。因為這句話説明各個民族的孩子,雖然“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説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

從本段中,你找到的新鮮詞句分別是什麼?

(新鮮感的詞語: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新鮮感的句式:排比。)

(2)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不同民族”“同一間教室”“一起”這幾個詞語,老師為什麼要讀重音?(這幾個詞説明孩子們雖然民族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

(3)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句話,你想象到了什麼情景?

這句話描寫了孩子們課下玩耍的情景。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小鳥、松鼠、山狸寫成了會看熱鬧的人,説明孩子們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們的愉快心情,同時小動物的出現更加突出了邊疆民族國小的特點,為學校增添了歡快、活潑的氣氛。

(4)請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樹下是怎樣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的,並選擇其中一項寫一寫當時的情景。

預設: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會兒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會兒像是在小溪邊喝水、梳理羽毛……一隻只小孔雀美麗極了。

(5)你的學校是什麼樣的?同學們在學校裏做些什麼?選擇一個場景,想象畫面寫一寫。

預設:操場上,“丟沙包”的同學玩得可真起勁。兩頭丟包的同學密切合作,向中間的同學發起猛攻。中間躲包的同學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飛來的方向,左躲右閃,蹦來跳去。沙包飛來了,只見一個同學輕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從褲腿邊飛了過去。沙包從背後飛來了,他猛一轉身,來個海底撈月,抓住了沙包。躲包的同學勝利了,他們蹦啊跳啊,心裏多麼歡暢!

小結:這所學校學生來處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穿戴不同,卻在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遊戲,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實的一家人。這是一所多麼團結的國小啊。

(二)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

這還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美麗的學校)從哪兒看出來?

1、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你從哪兒讀出了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

從“絢麗”一詞讀出。“絢麗”的近義詞是“美麗”。不同民族服裝各具特色,讀到“絢麗多彩”眼前就出現各民族的國小生身着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更加美麗。

2、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這後面的省略號説明了什麼?你們認為校園裏還有哪些景物?想象畫面。

現在我們閉着眼睛,一邊聽老師念,一邊想象校園的美景:操場中間有一棵高大粗壯的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掛着古老的銅鐘。校園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鳳尾竹,鳳尾竹的腳下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各種野花,蜜蜂在花叢中採蜜,蝴蝶在花叢中飛舞。一陣風吹來,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小結:校園外山花爛漫,校園內高大粗壯的大青樹,婀娜多姿的鳳尾竹,千姿百態的各種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還有在校園裏各式各樣的鮮豔的服裝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三)這是一所祥和的國小

在課文中用筆畫出你覺得新奇的詞語或者句子。

(1)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小組交流:讀到這些詞句你眼前出現的畫面?

(邊讀課文邊想象,在腦海中就會出現學生不同方式向小鳥打招呼,有的……有的……有的……向老師問候的畫面,以及敬禮的樣子。)(新鮮感的表達方式:排比、擬人。)

(2)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隻猴子。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着。

為什麼不直接寫孩子們學習認真,而要寫“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運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對窗外景物的描寫,突出了“安靜”二字,小動物靜止不動是為孩子們的書讀得好聽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擾孩子們的學習,感受到孩子們讀書讀得認真,讀得入情入境,讀得有聲有色。)

方法指導:朗讀課文時,書上的文字進入眼睛的同時好像變成了一幅幅畫,出現在眼前。這種方法就是邊讀邊想象畫面,等到將來你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場景,就會想到這些句子。讀課文時想畫面可以猜測重點詞語的意思,可以想與描述畫面一樣的生活場景、可以猜測可能發生了什麼……

小結: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學生學習認真、書聲悦耳,人與動物,人與環境融洽相處,真是一所祥和的學校。

四、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麼?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文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民族國小,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民族國小的自豪與讚美之情。(板書:民族團結友愛)

五、學習寫作方法

1、讀第一自然段,説説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排比手法的運用。)請找出相關語句。

“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2、使用排比的手法有什麼好處?

運用排比的修辭使文章讀起來有節奏感,琅琅上口,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比如上句寫出了學校生活的美好,表達了孩子們來到學校時的歡快心情,深化了民族國小團結歡樂的特點。

3、運用排比的手法需要注意些什麼?

(1)運用排比必須從內容的需要出發,不能生硬地拼湊排比的形式。

(2)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或詞組不得少於三項,彼此為並列關係。

4、照第1自然段的樣子,用上“有……有……有……還有……”寫一個排比句。

預設:公園裏的人真多,有玩耍的小孩、有鍛鍊的老人、有認真看書的少年、有熱戀中的情侶還有熱衷於攝影的攝影師。

【設計意圖: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學習文中的寫法,在閲讀理解的基礎上練筆,讀寫結合。】

六、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民族國小,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的情景,讓我們體會到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之情。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同時,我學習了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的方法。

七、主題延伸

1、邊疆大青樹下的國小為什麼會如此美麗、團結祥和、歡樂?(因為民族之間團結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裏,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大青樹下的國小才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祥和!請同學們學唱歌曲《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3、讓我們一起再聽《愛我中華》。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六

一、導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瞭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着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範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這樣的一所民族國小,大家願不願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大青樹下的國小。

3、教師配樂範讀。

三、試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這所民族國小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提示一下。

四、分組朗讀,小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後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導“晨、絨、服、裝、讀、影”。並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晨”是上下結構,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結合緊湊。

“絨”是左右結構,由“糹”和“戎”組成,右邊的“戎”共六筆,不要漏寫。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裝”是上下結構,書寫要緊湊。

“讀”是左右結構,右邊是“賣”,不是“買”。

“影”是左右結構,右邊三撇,寫得勻稱。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