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年級上冊《大青樹下的國小》説課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3W

三年級上冊《大青樹下的國小》説課稿精品多篇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課《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一

教學要求:

1.會認“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漢、球”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

2.能和同學交流課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説一説這所學校的特別之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國小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讀出對這所國小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蒐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頻、圖片資料、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瞭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着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範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這樣的一所民族國小,大家願不願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大青樹下的國小。

3.教師配樂範讀。

三、試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這所民族國小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提示一下。

四、分組朗讀,小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後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導“晨、絨、服、裝、讀、影”。並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晨”是上下結構,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結合緊湊。

“絨”是左右結構,由“糹”和“戎”組成,右邊的“戎”共六筆,不要漏寫。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裝”是上下結構,書寫要緊湊。

“讀”是左右結構,右邊是“賣”,不是“買”。

“影”是左右結構,右邊三撇,寫得勻稱。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國小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通過朗讀感悟民族國小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完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學生讀後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後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教師評點後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噹噹!當,噹噹!”大青樹上的銅鐘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國小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説説你是怎麼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朗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裏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反覆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麼?操場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國小留給你什麼樣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國小,瞭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民族國小,多麼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説上幾句道別的話。

c.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餘生活是怎麼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後我們再來交流。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課《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壩、漢”等10個生字;通過找近義詞、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會寫“早晨、穿戴”等21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能找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理解,並積累運用。

3、能用自己的話説出“大青樹下的國小”特別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説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教學重點:

找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理解,並積累運用。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説出“大青樹下的國小”特別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説説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篇章頁”,明確學習目標。

(一)課件出示“篇章頁”。

(二)引語:同學們,打開三年級的語文書,你會發現:與以往一、二年級的語文書相比,在每個單元前多了這麼一頁學習提示。我們管這一頁叫篇章頁。

1、指名讀。

2、老師引導概括。適時板書:校園生活 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

二、看圖片説場景,引發閲讀期待。

(一)看圖片,説場景。

1、課件出示學生生活、學習的圖片;

2、學生描述場景;

3、揭題,板書課題;

(二)設疑,引發閲讀期待。

這所學校與我們學校相比,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三、默讀課文,初步感受其特別之處。

(一)根據要求,學生再讀課文。

要求:邊讀邊找出你認為這所學校比較特別的地方,用“ ”劃下相關句子。

(二)反饋預習作業,以學定教,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字;

2、學寫難寫的字;

(操作步驟:反饋預習—學生觀察、交流—老師範寫—學生練寫——評價)

3、運用“七彩雲南風光片”介紹雲南,幫助學生認識不熟悉的事物。

【雲南省位於我國西南邊的雲貴高原上,那兒四季如春,景色宜人。這裏的竹子,形同鳳尾,我們把這種竹子叫做鳳尾竹;在山與山之間,這裏有大片大片寬闊平坦的空地,這就是坪壩;這裏的山貓,有豹般的花紋,叫做山狸;這裏的銅鐘響亮而清脆。雲南還是一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國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52個,比如傣族、阿昌族、景頗族、德昂族。】

(三)交流反饋,這所學校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1、學生反饋;

2、教師引導,逐漸形成如下板書:

上學路上,絢麗多彩,多民族學校

上課時,安靜,小動物們聽課

下課時,熱鬧,動物們看熱鬧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聚焦“新鮮”,感受其表達效果。

(一)默讀第一自然段,劃出有新鮮感的句子,教師巡視指導。

(二)彙報交流。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學生自由説説帶給你新鮮感的地方;

2、引導比較;

原句: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改句:早晨,許多國小生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⑴比較不同;

⑵引導思考:作者把表示地點的3個詞語放在句子的前面有什麼用意?

(把3個表示地點的詞語放在句首,強調了國小生是從四面八方走來的。)

3、想象:學生還會從什麼地方走來;(預設:田野裏、馬路上、小溪邊……)

4、引導思考:這個句子還有沒有你認為比較新鮮之處呢?

⑴學生交流;

⑵思考:作者連用了四個“有……的”用意是什麼?

(連用4個“有……的”突出了這是一個多民族的學校。)

5、遷移運用;

__________(時間),從________________,從________________,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來許多國小生,有________________的,有________________的,有________________的,還有________________的。

示例:早晨,從小河邊,從田野裏,從馬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壯族的,有苗族的,有哈尼族的,還彝族的。

6、想象畫面。

⑴老師範讀;

⑵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示例:我看到了在一座鬱鬱葱葱的山坡上,在一片綠油油的坪壩裏,一羣羣孩子穿着絢麗多彩的民族服裝,有的蹦着跳着,有的唱着歌兒,有的津津有味地聊着,還有的翻着跟頭向學校走去。

⑶齊讀;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

(一)課件呈現。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二)老師小結。

同學們從這句話中的三個“從……”感受到了孩子們是從四面八方來到了大青樹下的國小;連用了三個“有……的”感受到了這是一個多民族的學校,孩子們在這裏開心愉快地學習。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品讀有新鮮感的句子,感受“安靜、熱鬧與可愛”。

(一)學生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新鮮感的句子,教師巡視指導。

(二)反饋交流,課件呈現。

◆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朗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隻猴子。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着。

1、學生自由説;

2、思考:大家朗讀課文聲音“真好聽”,到底怎麼好聽呢?

3、課文是怎麼寫出安靜的呢?

參考:文章沒有直接寫,而是用窗外的“安靜”,用樹枝、鳥兒、蝴蝶的表現來襯托“真好聽”。這種寫法很新鮮。

4、朗讀指導

5、遷移運用

晚上的廣場上真熱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迴歸整體,用自己的話説説這所學校特別的地方。

(一)藉助板書,學生練説。

(二)引導學生不僅要説出這所學校特別的地方,更要説出自己的感受。

四、建立聯繫,滲透運用,説一説自己的學校。

(一)引導:吳然的《大青樹下的國小》,讓我們看到了一所可愛的邊疆國小的樣子和這所國小裏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如果請你來向別人介紹一下我們自己的學校和校園生活,你會介紹些什麼,怎樣介紹呢?

(二)提出要求:選擇校園裏的一個場所,練習説一説它的樣子或者同學們在那裏學習、活動的場景,説的時候想一想這篇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努力説得既準確又有“有新鮮感”。

1、選定場所、情景,獨立練習説一説。

2、小組內説一説。

3、推薦班級內説一説,教師引導評價,關注説準確、説清楚和説得“有新鮮感”。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學反思 篇三

今天用了兩節課教學本單元第一篇課文《大青樹下的國小》,新的教材,新的班級,新的年段,第一次接觸總有很多不足。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把‘愛讀書’種植在孩子們心裏”的作家吳然,這是一篇構思巧妙、語言樸實優美、畫面和諧、情感真摯的兒童散文。

構思巧妙表現在短短的四百多字,藴含了豐富的信息:這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邊疆國小;寫了學生們上學、上課、課間等多個特定的景象;結尾自然,借景抒情,令人回味。開篇第一句話,是一個長句,很長的句子,卻沒有給人宂長的感覺,它像是一個自然變換的鏡頭,鏡頭隨着不同方向遠景的移動向同一個近景聚焦,讓讀者跟着文字看清楚了從不同方向走來的國小生屬於不同的民族。這句話為後面的內容做足了鋪墊,也給讀者帶來了閲讀期待: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後面的內容正是循着這個思路展開的。

把這樣一篇兒童散文呈現在學生面前,它的學習價值表現在哪裏?教師如何再從學習的角度來解讀這個文本?這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回答的問題。

開學第一課,班裏21個孩子對課文做了多次朗讀,我組織齊讀五次,學生自由讀課文若干次,這個班的孩子相對內斂,比較乖巧,讀課文聲音不響,課上課下都比較安靜。第一堂課上,我花了近二十分鐘進行生字詞教學和課文朗讀:齊讀生字詞、組詞讀、解釋個別詞語的意思、開火車讀,拓展與“絢麗多彩”相類似的詞語。遺憾的是,我忘記了進行生字書寫指導,在後續的字詞抄寫作業中,部分學生書寫不工整。

整堂課下來,我感覺我的教學方式還是偏向於高年級,對三年級學生來説似乎並不太適應。

思考、審視一個文本的學習價值,可以從這樣幾個維度切入。其一,學生自主閲讀這篇文章時,會有怎樣的感受,他們的關注點會在哪些方面。其二,單元重點學習目標(閲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能夠在哪些具體詞句上落實;還有,學生對“新鮮感”的關注,會指向詞句表現的內容還是詞句的表達方式。其三,作為三年級第一學期學習的第一篇課文,它的內容、主題等,對學生接下來的教室語文課程生活應該帶來怎樣的期待和定位。

學生對於“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相對陌生,個別學生能快速反應過來並找出文本中相關的句子。在第一自然段中,學生找出“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那鮮豔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

在第二課時,我讓學生拓展閲讀《走月亮》《珍珠泉》《山溝裏的孩子》。我選擇講解《走月亮》和《山溝裏的孩子》,讓學生圈畫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學生對於《走月亮》這篇散文並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麼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畫語句時出現一些困難。《山溝裏的孩子》這篇文章相對容易理解,我讓學生自讀《山溝裏的孩子》,讀懂山溝裏的孩子學習生活的特別之處,學生也能瞭解其中的原因。

這堂課有太多的不足,課堂比較單調,以教師的講述為主,學生參與度不夠,發言人數較少,課堂太安靜。

重新梳理:

第一步:單元導讀;

第二步:學習課文:1.根據學習單自主學習生字詞、讀通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2.讀懂大青樹下的國小是一所什麼樣的國小,有哪些自己認為特別的地方;3.欣賞文章是怎樣描寫這所國小的(選擇了哪些內容來寫,哪些寫法給人新鮮感),一讀代講,邊讀邊想象邊體會、品味;4.説一説自己的校園生活,關注有新鮮感的語句。

第三步:拓展閲讀《走月亮》《山溝裏的孩子》;

第四步:吳然兒歌散文推薦或朗誦欣賞。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課《大青樹下的國小》課文原文 篇四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噹噹!當,噹噹!”大青樹上鐘聲敲響了。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隻猴子。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着。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國小,一所邊疆的民族國小。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吳然,選作課文時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