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班科學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56W

大班科學教案多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植物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漫天飛舞的柳絮、楊樹、隨風飄揚的蒲公英,這些也都是孩子們親身經歷、接觸到的,它貼近生活。所以對植物奧祕的探索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在奇妙的植物中,藴含着許多的奧祕,其中種子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2、初步瞭解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徵與其傳播方式的關係。

3、培養幼兒探索植物種子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帶毛的、長刺的、帶鈎的種子圖片放在自然角中進行展覽。

2、《種子的旅行》課件。

3、蒲公英、蓮子、蒼耳、豌豆、榆樹、槭樹、黃豆、紅豆、綠豆等種子圖片;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你們都去旅行過嗎?用什麼方法去旅行的?”(客車、火車)“今天呀,老師請來了一些好朋友,它們也想去旅行,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

二、請幼兒觀看《種子的旅行》課件、圖片,瞭解蒲公英。蓮子、蒼耳和豌豆的傳播方式。

1、播放蒲公英課件後請幼兒説一説:它叫什麼名字?(蒲公英)蒲公英種子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傳播的?

小結:因為蒲公英的種子很輕,並且有絨毛,像一把降落傘,所以蒲公英就是靠風來幫它傳播種子的。

請幼兒説説還知道哪些種子是靠風傳播的,藉助圖片讓幼兒瞭解榆樹和槭樹的種子長着果翅的特點,它們也是靠風傳播種子的。

小結:藉助風力傳播的種子都有輕飄的特點,有些還有適合飛翔的絨毛或果翅等。

2、播放蒼耳旅行的課件後請幼兒説一説:蒼耳種子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傳播的?

小結:蒼耳渾身長刺,容易粘到動物和人身上,動物和人走到哪兒,就把它帶到哪兒去旅行。

3、播放蓮子旅行的課件後請幼兒説一説:為什麼蓮子會隨着水流去旅行?

小結:蓮子生活在水中,就順着水流到遠方去。

4、同樣的方式播放豌豆旅行的課件。

小結:豌豆成熟後在太陽的照射下果殼炸裂開,把自己彈出去。還有許多植物也是靠自己來傳播的,像我們常見的黃豆、紅豆、綠豆等。

三、師幼利用圖片共同小結幾種常見種子的傳播方式。

原來種子們有許多傳播的方法,由於它們的外形不同、生長的環境不同,所以傳播的方法也不同。像蒲公英一樣很輕的種子,可以藉助風的力量旅行;像蒼耳一樣身上長滿刺的種子,可以藉助粘在人或動物的身上去旅行;像蓮子一樣生活在有水的地方的種子,可以藉助水的力量去旅行;像豌豆一樣的種子可以通過太陽的暴曬,用自己的力量迸射出來去旅行。

四、遊戲:“我幫種子去旅行”。

出示背景圖,讓幼兒把自己喜歡的種子圖片粘到相應的背景圖上,貼好後説一説為什麼這麼貼。

五、幼兒討論:種子為什麼要去旅行?

引導幼兒瞭解種子旅行是為了繁殖後代。

【活動延伸】

在閲讀區投放種子傳播的圖畫書和故事書,幫助幼兒瞭解更多植物種子傳播的方式。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以談話提問的形式引出了主題,然後通過逐一展示課件,讓幼兒瞭解了蒲公英、蒼耳、蓮子、豌豆種子的外形特徵及傳播方式。在遊戲中,又讓幼兒對種子的傳播方式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整個活動讓幼兒在看看、説説、想想、做做中主動學習,培養了幼兒探索植物種子的興趣。但活動中也存在着不足:沒能讓幼兒親眼看到這些種子的實物,如果那樣會更直觀的認識種子的外形,效果會更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徵及作用。

2、讓幼兒初步瞭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3、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器材:杯子、手帕、大玻璃缸、蠟燭、尼龍袋子、氣球、打火機、水。

2、課件-空氣污染

【趣味練習】

空氣污染的原因

【趣味練習】

如果沒有空氣

【活動過程】

一、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其特性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個變魔術的遊戲。(教師示範)。

2、將手帕團塞入玻璃杯杯底。杯子裏有什麼?杯裏除了手帕還有別的東西嗎?

猜一猜:如果把杯子放入水中,杯子裏的手帕會怎麼樣?

3、實驗

我們來試一試,杯子裏到底有沒有其它東西。將玻璃杯倒扣壓入水中,再把杯子提出水面,取出手帕。

手帕濕了嗎?為什麼?

杯裏除了手帕外還有其他東西,是它把水頂住不讓水流進杯子,所以手帕才不會濕。

4、你們能看見杯子裏的東西嗎?這東西手摸得到嗎?用鼻子聞得出嗎?

那麼,杯裏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呢?請小朋友仔細看老師示範。將杯口斜着浸入水中。

你們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東西從杯子裏跑出來吹出泡泡的?(學習詞:空氣)。

5、請小朋友拿起尼龍袋,張開袋口。看看袋裏有什麼?

請幼兒迅速將袋口擰緊,用手慢慢向袋底擠。為什麼擠不動了?尼龍袋裏有什麼?(空氣)。

6、你們剛才在哪裏捉到了空氣?你們看得見空氣嗎?能摸得到空氣嗎?

聞一下空氣是什麼氣味的?

小結:我們的周圍充滿着空氣。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聞不到的氣體,

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東西。

二、認識空氣的作用

1、將點燃的蠟燭用杯子完全罩住,點燃的蠟燭為什麼會熄滅了?

2、請小朋友用手捂住口鼻,説説有什麼感覺?

3、除了我們人需要空氣外,還有誰也需要空氣?

小結:除了人類離不開空氣外,動物、植物也離不開空氣,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需要空氣。

三、瞭解空氣遭受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1、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在空氣質量發生了變化,下面請小朋友們認真看錄像,

想想這些事情對空氣有沒有影響?

2、觀看課件圖片

(1)滿天飛揚的塵土,對空氣的污染;

(2)汽車排出的廢氣對空氣的污染;

(3)燒香、放鞭炮時的繚繞煙霧;

(4)工廠煙囱排放的黑煙;

(5)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

(6)正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發現小丑倒立的祕密與輔助物之間的關係,嘗試讓小丑平衡。

2.大膽猜測,主動操作,並嘗試記錄操作結果。

3.堅持反覆嘗試,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小丑卡片;

2.硬幣、鈕釦、回形針、燕尾夾、雙面膠若干;

3.材料猜測記錄紙(一張大記錄紙,若干小記錄紙);

4.幼兒會使用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讓小丑倒立起來

1.小你們知道小丑有什麼本領?

2.老師和你們要來玩小丑倒立的遊戲。現在,我們都來試一試,讓小丑在吸管上倒立。

3.你們的小丑倒立起來了嗎?為什麼你們的小丑不能倒立,老師的可以呢?老師的小丑和你們的小丑哪兒不一樣?

二、用硬幣幫助小丑倒立

1.難道小丑倒立的祕密就是因為硬幣嗎?

2.幼兒操作探索,嘗試藉助硬幣幫助小丑倒立。

3.你們把硬幣貼在身體上的什麼部位呢?

三、還有哪些材料能幫助小丑倒立

1.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呢?(回形針、燕尾夾和鈕釦)

2.(出示大記錄紙)在能幫助小丑倒立的材料下面畫√,在不能幫助小丑倒立的材料下面畫×。

3.統計幼兒猜測結果:認為鈕釦能成功的舉手,哪些人認為鈕釦不能成功的?(老師分別記錄人數,鈕釦、回形針、夾子)

4.幼兒操作驗證

有人認為能成功,有人認為不能成功,那怎麼解決這個難題?

5.交流嘗試結果

(1)誰能來介紹你的發現?為什麼我們剛才貼了硬幣能成功為什麼鈕釦和回形針不能成功呢?

(2)原來,光是猜想是沒有用的,必須動手試一試才知道。那我們來把嘗試的結果記錄下來吧。(老師和幼兒一起記錄大記錄紙)

四、想辦法讓原來不能成功的材料幫助小丑倒立

1.老師嘗試用回形針讓小丑倒立成功。為什麼這次我成功了?(越重的東西越能成功)

2.小朋友用鈕釦來挑戰,讓小丑成功倒立。

3.你用幾粒鈕釦成功的?

五、自由遊戲:小丑還可以在我們的身體哪裏倒立呢?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任何物體都有一個重心,而且只有一個重心,怎樣把這個抽象的科學知識變成孩子能理解的、能親身感知到的、觸手可及的現象呢?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特點,我設計了《頂紙板》這一科學活動。《頂紙板》活動共分為三個課時,第一課時是頂幾何圖形紙板,第二課時是頂不規則圖形紙板,第三課時是探究支撐物接觸面的大小與紙板之間的關係,本節活動是第一課時。

活動名稱:科學《頂紙板》

(一)(物質與特質)

活動目標:

1、對探索頂起紙板感興趣。

2、感知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並積累使幾何圖形平衡的有益經驗

3、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活動重點:

探究頂幾何圖形紙板的方法,感知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

活動難點:

幼兒能夠平穩的頂起幾何圖形紙板,在能頂起紙板的地方準確的做出標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引導幼兒看雜技頂碗

2、物質準備:18套規則圖形紙板,18根新鉛筆,18根記號筆,視頻

活動過程:

1、欣賞《頂碗》雜技表演節目,引發幼兒嘗試慾望。

引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雜技表演好不好呀?幼:好師:那老師現在先給小朋友們看下視頻裏的雜技演員是怎麼表演的好不好?(播放視頻)

師:表演結束了,小朋友們是不是覺得很神奇,視頻裏的雜技演員可以頂着碗那麼久都不會掉下來。那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來嘗試當一下雜技表演員呀?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玩頂紙板的雜技表演。

2、引導幼兒初步探究頂圓形紙板的方法,感知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得點。

引導語:瞧!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圖形娃娃的紙板,請你們看,這是什麼形狀?(圓形)

(1)提出問題,幼兒猜想:如果用鉛筆頂圓形紙板,能頂起來嗎?

(2)教師介紹材料,提出探究要求。

引導語: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支新的鉛筆和圓形紙板,請你們動手試一試,用鉛筆能頂起紙板?

提出探究要求:你們看,圓形紙板的身上有好幾個點,小朋友在每個點上都試一試,在能把紙板頂起來的那個點上畫,試好了之後,請你們帶着你的圓形紙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幼兒操作探究頂圓形紙板的方法,並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4)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引導語:你們都成功了嗎?鉛筆能將圓形紙板頂起來嗎?你是怎麼頂的?吸管頂在哪個點上圓形紙板能被頂起來?其他的點能將它頂起來嗎?

(5)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平衡的經驗。

小結:原來,在圓形紙板上只能找到一個能把圓形寶寶頂起來的點,而且這個點就在圓形紙板的中心位置上。

3、遷移經驗,幼兒探究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幾何圖形紙板的方法,再次感知發現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中心點。

(1)、介紹材料,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猜想。

引導語:今天,老師還準備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如果,也用鉛筆頂,這些紙板有幾個地方能被頂起來?在什麼位置?請你們猜一猜,試一試吧!

(2)、教師提出探究記錄的要求:在能把紙板頂起來的地方用小圓點做個記號。做完之後再用筆頂到那個點上試一試驗證一下你做的標記對不對,然後請你們帶着你的紙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3)、幼兒探究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的方法,並記錄。

(4)、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你們都試成功了嗎?每個圖形有幾個地方能頂起來呢?在圖形的哪個位置上鉛筆能頂起紙板?你又是如何做標記的?

(5)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使幾何圖形紙板平衡的經驗。

4、出示不規則的圖形,提出問題,引發拓展活動。

剛才小朋友們都試了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知道它們都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那這個點就叫做它的中心點,那這個圖形能被頂起來嗎?請你們下次再試試看吧!

延伸活動:

在科學區投放幾何圖形引導幼兒繼續探究頂紙板,探究頂紙板的物體接觸面的大小與頂紙板之間的.關係。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本活動是大班科學教育內容——“紙的故事” 主題活動的衍生。紙是幼兒熟悉的物品,他們常用來寫字、畫畫、做手工;紙的種類繁多,功能各異,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價值與作用。從紙巾、紙盒到紙袋,從書籍、報紙到海報,紙不僅是我們物質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我們精神生活的重要載體。紙在幼兒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設計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初步瞭解現代紙的運用,並通過動手操作感受傳統手工造紙工藝的基本流程。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構樹造紙傳統工藝的基本流程;

2.掌握構樹造紙的關鍵步驟——打漿、澆紙;

3.培養幼兒在活動中學會與同伴交流、合作意識,體驗成功的愉悦。

活動準備

1.紙製玩具、紙牀、紙模、小木捶、紙漿… …

2.多媒體課件、圖片、音樂… …

3. 白綿紙2張。

活動難點、重點

1.構皮造紙的基本流程(重點);

2.澆紙環節的把握(難點)。

活動過程:

一、用“神奇的魔盒”導入

師:劉謙是一個很厲害的魔術師對吧,今天老師也要像劉謙一樣做一回魔術師,這是… …

從“魔盒”裏“變出”風箏、孔明燈、白綿紙,引出主題。

二、認識白綿紙

(1)名稱

師:別看它一點都不起眼,它可是珍貴着呢。它是… …

(2)特徵

顏色泛黃,表面比較粗糙。

(3)用途

白綿紙有很多我們不太瞭解的用處,有很多的人喜歡它呢?剛才大家看到的風箏、孔明燈一級包裝普洱茶的紙用的久是它,其實,它還有別的用處呢?一起來看看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認識白綿紙的用途。

三、白綿紙是怎樣造出來的?

師:永德縣永康鎮忙石寨就是老師的家鄉,那裏住着勤勞、美麗的傣族人民,寨子裏的人們直到現在還一直在用一種傳統的造紙術製造白綿紙。來,跟着老師一起到寨子裏去看看他們是怎樣造紙的?

播放課件,讓幼兒初步瞭解構皮造紙的基本流程:採料、曬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滌、搗漿、澆紙、曬紙、砑光、揭紙。

三、幼兒分組操作

1.激發興趣

師:看完了傣族阿婆的造紙術,你們是不是心癢癢,想做一張白綿紙了吧?

2.教師示範

師:老師來咱們臨滄之前阿婆就交代好了,讓我一定要把她的這個技術傳授給你們,讓你們也學會造紙,你們可不能辜負阿婆的希望啊。

教師示範造紙術:搗漿、取適量紙漿放入紙模裏,用手把紙漿攪勻,待紙漿沉澱到紗布上面再慢慢豎起紙模,瀝水。

3.幼兒操作

打漿、澆紙、曬紙… …要求每組幼兒合作完成1——2張白綿紙的製造。

教師巡迴指導,指導要領:

(1)適量的紙漿;

(2)將紙模裏的紙漿用手拍打均勻。

四、結束部分

帶幼兒到户外曬紙,結束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設 計思 想

“不倒翁”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玩具,但它裏面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學道理,怎樣讓孩子自己發現這些科學現象,並理解加以應用呢?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為孩子準備了許多材料讓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體驗、發現、探索其中的祕密,並製作各種各樣的不倒玩具。

活 動 名稱內容

1、探索體驗物體平衡現象

2、重心越低,越穩定,越平衡;越固定,越穩定

3、幼兒通過親自動手製作不倒玩具,探索力的平衡。

活 動 目 標

1、通過幼兒自身的活動,感知“不倒翁”的祕密,激發幼兒的探索的興趣。

2、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讓幼兒瞭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及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 動 準 備

佈置場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殼、廢舊皮球製作各種玩具擺放在活動室的四周(其中部分會倒,部分不會倒)

幼兒操作材料:紙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

重難點 分 析

重點:引導幼兒發現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輕下重的物體不易倒。只有在底部裝進重的東西,還要把它固定在中間,才能讓玩具不倒

難點:在幼兒操作探索的過程中總結出不倒翁不倒的祕密。

活動過程

導入:以到“神祕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題,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一教師扮“藍貓”説:“小朋友,你們好,我是藍貓,歡迎你們到神祕的玩具城來,這裏的玩具藏着許多科學祕密,等着你們去邊玩邊發現,看誰發現得最多。”

一、自由探索

1、師交代任務:你們玩時可要仔細的看一看,比一比,搖一搖,看看發現了什麼?(發現倒和不倒)

2、幼兒自由玩。

3、提問:“你們是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這些玩具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導幼兒摸一摸底部,發現底部都是半球體,有的玩具會倒有的不會倒。

小結:小朋友在“玩具城”裏玩的很認真,還能邊動腦筋,發現了“玩具城”裏的玩具都是半球體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們發現了玩具有的會倒,有的不會倒。

二、嘗試操作製作不倒玩具

幼兒交流體驗“不倒翁”不倒的祕密:上輕下重,固定底部物體。

1、教師放歌曲《不倒翁》,進一步引發幼兒去發現“不倒翁”的祕密:不倒翁裏裝有東西。

2、

大班科學教案《不倒翁》幼兒操作:將會倒下的玩具也裝進東西

(1)提示: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紙團、塑料球、玻璃球

沙子、豆子、橡皮泥等東西,你們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種東西分別裝進玩具裏試一試,看玩具能不能站起來。

(2)組織幼兒討論:

你們在玩具裏裝進了什麼,發現什麼現象?

為什麼放進紙團玩具倒了而放進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紙團重)

小結:原來,在玩具底部裝進重的東西,這樣下重上輕,玩具就能站住。

當操作搖晃裝有沙子的玩具時,發現了什麼?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裝進什麼不倒?

(橡皮泥)為什麼?

三、演示對比實驗

引導幼兒邊觀察邊分析原因:搖動裝有玻璃球的玩具時玩具裏重的東西也隨着滾到旁邊,旁邊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邊。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間,它不會滾來滾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穩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成製作,玩一玩,體驗樂趣成就感

沒有製作完的小朋友繼續製作不倒玩具,做好不倒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到玩具城裏去玩一玩吧!

結束:小朋友今天真聰明,發現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學祕密,還自己動手做了個“不倒翁”現在,我們拿給中、小班的小朋友玩一玩好不好?

活動延伸

1、角區活動中,可在科學去中投放各種材料讓孩子嘗試製作不倒翁。

2、户外活動時,可和孩子們一起玩一玩“搖擺不倒翁”“金雞獨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體育遊戲。

活動評析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有着強烈的探索興趣,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始終在動手操作着,思考着,比較着,交流着自己的製作經驗,並從自己一次次的實驗中發現了不倒翁的祕密及製作不倒翁的方法,通過自己的製作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