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大班沉與浮科學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7.9K

幼兒園大班沉與浮科學教案多篇

幼兒園大班沉與浮科學教案篇1

設計思路: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已具備了某些物體(如石頭、積木等)在水中沉浮的經驗,所以如果活動設計僅僅停留在讓幼兒瞭解,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幼兒的探索興趣不易深入。而讓幼兒帶着任務探索,如怎樣使浮的東西沉下去,使沉的東西浮上來,可以提高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也有利於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大班幼兒思維的直覺行動性逐漸減少,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發展得比較好,所以活動設計既要為幼兒提供邊操作邊思考的機會,又要注重培養思考的有意性,培養幼兒先預測(思考)再操作。操作後讓幼兒多講述、討論,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

活動目標:

1、知識:

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2、技能:

能與同伴溝通、交流與合作,按照老師的提示來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3、情感:

樂意參加探索沉與浮的小實驗,初步形成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活動難點: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量杯,量杯裏裝滿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條。

2、每組空礦泉水瓶一個、橡皮泥、鑰匙、積木、木片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張記錄紙,一隻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它們就躲在你們的椅子下,找出來看看是誰呀。

幼:是鑰匙、小木塊、泡沫球

二、實驗:沉與浮

1、教師示範:

教師取一塊泡沫球請幼兒來猜猜:這塊泡沫球放在水裏會怎麼樣?

2、實驗鑰匙,積木,把實驗的結果記在記錄紙上。

3、老師今天還準備了好多東西(刻刀、小木板、剪刀、彩筆),它們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呢,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嗎?老師準備好水了,我們端上這些東西到那邊去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後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單。

3、根據記錄單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

總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東西有小木板、彩筆,在記錄單上用(↑)表示,沉下去的東西有刻刀、剪刀在記錄單上用(↓)。

三、提升實驗

(一)怎樣使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

1、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的空瓶子寶寶浮在水面上,可是他和水寶寶是好朋友,他們想在一起在水裏做遊戲,讓我們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幫幫瓶子寶寶,讓他沉下去。

2、幼兒嘗試。

3、師:小朋友們,同一個瓶子寶寶,不裝水時浮在水面上,裝滿水後,就沉到水裏了。為什麼呢?

4、教師總結:不裝水時,瓶子寶寶很輕,所以浮在上面;裝滿水後,瓶子寶寶變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二)怎麼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1、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讓瓶子寶寶和水寶寶在一起玩了,他們玩得好開心。可是,還有一個物品寶寶需要你們的幫助,看,橡皮泥寶寶和積木寶寶是好朋友,他們好想一起浮在水面上玩,讓我們來幫幫他們!

2、幼兒嘗試。

3、師:現在橡皮泥寶寶能和積木寶寶一起玩了,他好開心。可他有一個問題想問小朋友們“我的體重沒變,當我團成球狀時,我沉在底下;當把我做成船的形狀時,我就會浮上來,為什麼呢?”

4、幼思考討論。

5、教師總結:當橡皮泥寶寶是球狀時,與水的接觸面較小,容易下沉;而當做成片狀,與水接觸面增大,就會浮起來。

四、總結

今天,我們做了有趣的實驗《浮與沉》,知道了輕的物品會浮在水面上,重的物品會沉在水底,我們還會用(↑↓)來表示沉浮來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想一想,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能幫助瓶子寶寶和橡皮泥寶寶,完成它們的願望呢?

活動延伸:

生活中有好多的物品寶寶,老師也不知道這些物品寶寶在水中是會沉,還是會浮呢?小朋友們回去以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我們周圍還有一些什麼東西在水裏是沉還是浮,怎樣來改變它們的浮沉呢?

幼兒園大班沉與浮科學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比較,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導電材料。初步瞭解電池數量與電珠發亮程度的關係。

2、知道實驗驗證的重要性以及培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乾電池 電珠 鐵絲 鋼絲 鋁線 橡皮管 塑料管 紙棒 手電筒 記錄紙 筆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電筒,引導幼兒探究手電筒發光的基本原理。

目的:通過手電筒的發亮現象,讓幼兒初步知道導電材料有什麼作用,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通過教師的實驗示範,讓幼兒知道電珠發亮實驗是如何操作的。

(1)問題討論:手電筒怎麼會發光?(2)教師演示電珠發光的實驗,引出導電材料這一名詞。

二、實驗:尋找能通電的導線目的:讓幼兒通過電珠發光實驗的結果比較,找出一些常見的導電材料。初步感知在常態下金屬材料不是都能導電的現象。

出示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材料,激發幼兒探究哪些是導電材料的興趣。

幼兒進行尋找導電材料的實驗實驗結果分享與交流實驗結果總結:金屬是可以導電的。

進一步驗證實驗結果:金屬材料是否都可以導電?

三、電池數量與電珠發亮程度的系列實驗目的:通過實驗設計與驗證,讓幼兒更深刻地知道了電珠發亮與電池的關係,更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實驗驗證對實驗結論的重要性。

引導幼兒觀察"相比較一節電池,兩節電池能使電珠更亮"的現象。

(2)驗證第一次結論: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驗證第二次結論:每節電池必須正負極相連擺放,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問題討論:為什麼電池連接得那麼多,電珠卻不亮了?

(引導幼兒感受燒壞的電珠的温度,引出安全用電的知識。)

教學反思:

科學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內容之一,對於幼兒來説,既好奇有樂於參加 因此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大膽操作的特點,同時作為參與到活動中的指導教師來説,既要及時給與指導又要幫助他們在活動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沉與浮科學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大海中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能説出幾種常見的動物和植物的名稱、生活習慣。

2、能根據自己確定的標準對海洋世界的動物、植物進行分類。

3、瞭解海洋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初步具有保護海洋的意識。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海洋動植物的圖片。

2、動畫片《海底總動員》的片段

3、《水族館》音樂活動過程:活動導入: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去看一看到底是怎樣的世界?

1、通過觀看動畫片《海底總動員》引發幼兒興趣。

教師播放動畫片。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海洋動植物。(教師以小丑魚爸爸找孩子的故事為主線,介紹一些海底常見的動物)例如:小丑魚、鯊魚、海葵、水母、烏龜

教師:動畫片中的魚寶寶被人類抓走了,魚爸爸很是着急,他要去救他的孩子。寶貝們你們知道魚寶寶是什麼魚?剛剛出現的畫面中有哪些動植物是你認識的?

教師:動畫片中的魚寶寶有一個名字叫小丑魚,介紹動畫片中的主人公小丑魚的特點及生活習性

介紹海葵的特點及生活習性

教師:魚爸爸決心要講小魚就出來,於是他獨自一人踏上了尋找寶寶的旅程,這一路上他又經歷了些什麼?我們一起去看看

教師:魚爸爸一個人急急忙忙的去追那一艘大船,無奈船太快還是跟丟了,可是他還是拼命的追,途中他遇到了一條藍色的魚,説他看到船往哪裏去了,魚爸爸很是感謝,但是這條魚帶着魚爸爸在海里兜圈子,並沒有去找魚寶寶,因為這條魚得了一種病,他只有三秒中的記憶,寶貝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魚嗎?

教師:這種魚名叫藍色帝王魚,她叫多莉

教師:魚爸爸很是傷心,多莉不想讓他傷心,於是它倆一起踏上了尋找寶寶的旅程,途中他們遇到了一個動物,這是什麼動物?

教師:這是鯊魚,介紹鯊魚生活的的環境也就是海葵的特點及生活習性,魚爸爸和多莉鬥智鬥勇,終於逃脱了鯊魚的魔掌,但是他們又來到了,一片美麗的跳躍的環境中,小朋友你們説,這麼美麗是什麼?

教師:這是水母,介紹水母生活的的環境特點及生活習性。他們兩人闖過水母羣

教師:接下來,他們穿越了綠油油的水藻。

教師:又有好心人帶他們去找寶寶,這個動物是什麼?

教師:烏龜,介紹烏龜生活特點及生活習性,烏龜帶着他們穿越了很長的路程,終於將他們帶到離寶寶很近的地方了。很快海里傳開了魚爸爸尋找小魚的消息,海豚、螃蟹、鯊魚、甚至陸地上的鳥也在幫爸爸找孩子,通過大家的努力,魚爸爸終於找到了魚寶寶。

教師:事情看起來很難,但是隻要我們堅持,用決心和意志堅持一定可以成功。我們要向魚爸爸學習。

3、展示圖片,引導幼兒能正確的區分動物植物,並對動物植物能正確的分類。

4、教師引導幼兒樹立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教師:大海中居住着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那麼你想成為哪一種動物或植物?為什麼?

教師:隨着人類的發展,海洋漸漸地收到污染,許多魚被毒死,被衝到到沙灘上,你希望大海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大海呢?

教師:讓我們跟着音樂《水族館》學一學你想做的動植物的樣子,好嗎?

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自己喜歡的海洋動植物。活動延伸:

以本節教授知識為依據,讓幼兒回家畫自己喜歡的海洋裏的動植物,第二天帶來與同伴分享。

第二篇:海洋世界教案

海洋世界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和了解海洋中豐富的物種、多樣的地貌、發生的故事,感受海洋世界的神祕,啟發學生對海洋世界的思考和遐想。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運用自己喜愛的表現手法描繪自己心目中的海洋世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同時激發學生對海洋的熱愛之情,培養他們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有關海洋世界的知識,啟發學生運用多種表現方法描繪不同的海洋世界。教學難點:能夠表達生動有趣,富有生機的海洋世界。

三、教學準備師:ppt、範畫生:繪畫工具等

四、教學過程導入:

1.師:在我們地球上有一種特別的歌聲,同學們想聽嗎?出示鯨圖片播放鯨聲音3.學猜:是鯨的聲音

4.師:是的,這聲音來自海洋,是海洋裏鯨類的聲音,它們用這特別的歌聲向同伴傳遞信息,它們也用這美妙的聲音來呼喚我們走進海洋來到海洋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海洋世界。

新授:

1、示範

師:關於海洋,大家並不陌生,其實我們對海洋的瞭解只是冰山一角,這篇碧藍的海水裏究竟孕育着怎樣的生命,有着怎樣的景觀,又發生着怎樣的故事呢?説到這裏老師已經按捺不住對海洋的神往,我要用筆來畫一畫海洋世界。老師喜歡海平面以上喧鬧的海洋世界,也喜歡海平面以下有趣神祕的海洋世界。老師帶着大家來到温帶海洋,那裏有一片距今已有13億年的巨藻林(開始示範,邊説邊用粉筆作畫):在崖壁的邊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巖石,巨藻的假根就紮在這裏,他們身形巨大,頑強而具有韌性,一陣洋流來它們隨波逐流。在巨藻的根部生活着許多紅海膽,他們以巨藻為食,紅海膽的大量繁殖吸引來了喜愛海膽的海獅,瞧那邊來了一隻悠閒的海獅,海獅的頭部像狗,身體為流線型,腳蹼可以撥水,一切的一切都十分適合於在海中生存。

師:出示事先完成的海洋世界圖。

師:海洋世界視角眾多,表達也各不相同。再出示海豚嬉戲圖,這樣的海洋世界顯然跟前面的巨藻林不一樣,假如之前的是悠閒的海洋世界,那麼這張是什麼世界呢?

生:歡樂的海洋世界

2、分析海洋世界有什麼?

師:老師常常感歎我再盡力表達也只能描繪海洋世界很小的一點,但老師又堅信這很小一點是海洋的一個縮影,來我們看看海洋世界裏都有些什麼?

師:指着海膽、海豹生:海洋動物師:指巨藻生:海洋植物師:指峭壁和巖石生:地貌、景觀

3、出示圖片分析海洋世界裏的動物、植物及地貌

(1)

動物(動物環節分析形狀色彩特性後請學生在範畫上進行添畫,畫圖片中看到的水母)

(2)(3)

植物

地貌(海洋地貌與陸地地貌進行比照,有山川、峽谷、海狗、盆地……陸地上優的它有,陸地上沒有的它也有)

4、海洋世界裏還有什麼?(分組討論)師:追問海洋世界還有什麼?生:討論

生交流:寶藏、能源、地質運動、海底城市、海底火山,海嘯……(生思維完全被打開)

5、海洋世界不是綜上的簡單羅列,海洋世界是有血有肉的,它每天都發生着各式各樣的變化。正如之前老師的兩幅範作,一幅是悠閒的海洋世界,一幅是歡樂的海洋世界,接下體會並形容老師出示的海洋世(生看圖,並回答)

(1)

殘忍的海洋世界(2)(3)(4)

温情的海洋世界震撼的海洋世界恐怖的海洋世界……

師:海洋世界只開發了5%,還有95%是怎樣的令人遐想而又充滿未知的世界?相信在你的心目中一定有更豐富更特別的海洋世界。6.播放藍色星球2視頻片段

師:看一段視頻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維度去審視和表達我們的海洋世界佈置作業

1.出示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愛手法去表現自己心目中的海洋世界。2.學生開始作業,教師巡迴指導。視頻滾動不放範作及海洋世界圖片。點評自評

互評

師評

評價要點:重想法,輕技能。總結及拓展

師:海洋人類是未來的能源庫、未來的糧倉、未來的家園,而我們人類給海洋帶來了什麼?

師:出示海洋污染海報圖片

生:人類給海洋造成了很多污染,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去保護它。師:出示標題——我們的海洋,我們的責任(結束)

幼兒園大班沉與浮科學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變化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 望。

2.引導幼兒發現顏色混合後產生的一些新變化,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辨別能力。

3.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分別裝有紅、黃、藍顏料的瓶子若干,一次性透明杯若干,各種顏色的綵帶若干。

2.記錄表、抹布、油畫棒、丙烯顏料、三原色搭配圖片實例圖。

活動重點

對色彩的變化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 望,發現顏色混合後產生的一些新變化。

活動難點

幼兒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活動過程

一、出示綵帶,引出主題,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了一件神祕的東西,我們把它請出來,看看是什麼,好不好?(綵帶啊)孩子們,那這些五顏六色的綵帶可以用來幹什麼呢?那你們知道這些綵帶上的顏色是從哪裏來的嗎?

小結:這些綵帶可以用來裝飾舞台,舞台定會絢麗多彩;紮成蝴蝶結裝飾在小女孩的辮子上,也是非常漂亮的了。染料廠的工人叔叔真聰明,像魔術師一樣,能變出各種各樣的顏色。今天,老師也來當一回魔術師,給大家表演個節目。

二、“變魔術”吸引幼兒注意力,提高幼兒操作的慾望

師:先請孩子們仔細觀察杯中的顏色,是哪兩種顏色呢?(紅色和黃色)老師要變魔術了,請孩子們看仔細哦。(出示紅、黃兩種顏色的杯,讓幼兒看清後,把兩色混合,觀察它們的變化結果。)

師:變成什麼顏色了?(橙色)原來的紅色、黃色呢?(不見了)

小結:顏色真神奇,紅顏色與黃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橙色。小朋友想不想也來當一回魔術師,變出漂亮的顏色來呢?

三、探索活動“三原色變變變”

引導幼兒操作,探索兩種顏色混合後的顏色變化,大膽交流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果。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

師:今天老師要就請你們來做魔術師了,老師為你們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料,(出示記錄表)這是什麼?(記錄表)用你們桌子上的顏料,每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仔細觀察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請在空白的圓圈內用你手中的水彩筆或者油畫棒塗上相應的顏色。

2.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步驟與方法。

師:在實驗之前我想先請孩子聽清楚操作要求,每個人都有一份操作材料,不要講話,安安靜靜地動腦認真操作,當聽到老師結束活動的口令後,要及時放下材料,然後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你的實驗結果,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變化。請孩子們在混合顏色的時候要小心,注意不要把顏料灑在桌子、衣服或者記錄表上,要注意安全和衞生。聽明白了嗎?(聽明白了)好,現在就請孩子們把小板凳輕輕地面向小桌子,開始操作吧。

3.幼兒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關注能力弱的幼兒,幫助他們完成操作。

4.集中交流,梳理小結。

師:好了,孩子們,大部分小朋友已經完成實驗了。通過實驗,你用兩種顏色搭配後發現了什麼變化呢?(引導幼兒説一説“__顏色與__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__顏色”。)

小結:(出示三原色搭配實例圖)小魔術師們表演得真精彩,紅顏色與藍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紫色,黃顏色與藍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綠色,紅顏色和黃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橙色。

四、探索活動“間色變變變”

引導幼兒操作,探索混合後的一種顏色和三原色混合後的變化,大膽交流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果。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

師:剛才你們這些小魔術師可真棒啊,變出了那麼多顏色,接下來,又增加難度了,請孩子們取出你變出來的綠色和紅、黃、藍三種顏色混合搭配,仔細觀察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請在記錄表空白的圓圈內用你手中的水彩筆或者油畫棒塗上相應的顏色。

2.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步驟與方法。

師:在實驗之前我想再請孩子聽清楚操作要求,每個人都有一份操作材料,不要講話,安安靜靜地動腦認真操作,當聽到老師結束活動的口令後,要及時放下材料,然後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你的實驗結果,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變化。請孩子們在混合顏色的時候要小心,注意不要把顏料灑在桌子、衣服或者記錄表上,要注意安全和衞生。好,現在就請開始操作吧。

3.幼兒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4.集中交流,梳理小結。

師:好了,孩子們,大部分小朋友已經完成實驗了,通過實驗,你又發現了什麼變化呢?

小結:(出示搭配實例圖)小魔術師們表演得真精彩,綠顏色與藍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深綠色,黃顏色與綠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草綠色,紅顏色和綠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赭紅。

五、幼兒根據取得的調色經驗,操作塗色

師:現在每個小魔術師都來動一動手,給這幅美麗的風景畫塗上漂亮的顏色,比一比,誰的本領大。

幼兒人人動手,運用活動中取得的調色經驗,給各種風景塗上相應的顏色

幼兒園大班沉與浮科學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動手動腦,探索影子的祕密。

2、初步瞭解光被物體擋住會出現影子的現象。

3、知道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位置關係,在探索試驗中獲得對影子變化的經驗。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大屏幕一個、幻燈機一台、手電筒19個、影子的ppt、手影視頻。

2、幼兒操作的手偶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探索影子:猜謎,激發幼兒探索影子的興趣。

請幼兒猜謎語: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在一起,有時跟在前,有時跟在後,我和他説話,就是不開口?猜猜這是誰?

2、以談話的形式説一説:我知道的影子

提問:你在什麼時候見到過影子?

都見到過哪些影子?

3、觀看影子的ppt,請小朋友自己説説影子長什麼樣子?

4、探索為什麼會有影子呢?

如果幼兒回答不出,就請一幼兒走到大屏幕一邊,讓幼兒看看屏幕上有沒有影子,讓幼兒進行對比,有了對比幼兒很快就會明白:有了光,物體擋住光才會產生影子。

為什麼教室裏沒有影子

師:請小朋友自己想想,我們的教師怎麼沒有影子,

幼:因為沒有光。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教室裏會馬上出現影子。

老師拉上窗簾,打開燈在請小朋友找一找影子,,當小朋友玩的興致勃勃時將燈關掉,問:影子哪裏去了,為什麼?

老師小結:有光不管是什麼光,都會有影子出現,例如:在陽光下有影子,月光下有影子等。

5、自由探索影子

出示手電筒

師:“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認識它嗎?手電打開的時候,你看到了什麼?”教師在牆上演示一下,出現亮的光。

在輕鬆氛圍中,幼兒通過擺弄操作材料,讓手電與物體之間產生影子,發現影子的特徵。

請幼兒進行操作:手電與物體之間產生影子,發現影子的特徵,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語言提示引導幼兒從觀察影子的顏色、影子變化的形狀來觀察。

自由討論

提問:“在玩的時候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請個別有不同發現的幼兒來演示。教師也可以進行操作演示。

老師總結出:

(1)原來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個輪廓,有好多東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2)光源的位置變了,影子的大小也變了。3物體的姿態變了,影子的形狀也變了。

6、觀看手影視頻簡單瞭解手影。

師:影子很神奇,手影愛會跟我們做遊戲呢,現在我們一起看一看手影能變成哪些可愛的小動物,請幼兒觀看視頻。

7、結束活動:學習手影,到户外玩手影遊戲

老師教小朋友簡單的手影動作,我們一起到陽光下看看會變成哪些有趣的小動物。(户外尋找影子)

活動反思

這節科學課會變化的影子,我想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操作來探索影子的變化,在選擇這節課時我覺得孩子們應該對影子不熟悉,而且他們對影子的變化用語言表達時,不會很清楚,這是自己的預設情況,通過自己的實際教學過程,我反思了一下,對自己預設的情況和實際的操作情況進行了簡單的對比,總結出以下幾點:

1、老師的引導

在孩子操作的過程中,老師的引導最為重要,特別是當孩子在探索影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操作一下,對於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老師應該提前考慮周到,這樣才能針對問題進行指導,例如:在探索影子的長短、大小問題上,教師可以自己操作一下,把自己演示的過程提上一個環節,先演示在讓孩子探索,這樣他們會在探索的時候對比着來操作,不至於其他小朋友亂操作或者是不知道如何下手。還有,孩子們在感覺影子的時候,老師的引導也很重要,可以讓孩子在大屏幕前做一做手影,這樣手的影子會立刻呈現在屏幕上,老師不用再用更多的語言進行描述了,所以老師的引導在教學活動中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引導不正確或是不到位會導致孩子的操作出現問題。

2、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科學探索課老師應該做足準備工作,應該為孩子提供很多的工具供孩子操作,我為了讓他們探索影子,為孩子們準備了18個手電筒,這樣兩個孩子一組,這也是我故意安排的一個活動,除了探索影子的祕密,我想讓孩子在這個環節中學會互相合作,由於自己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到位導致了在取放物品時很亂,沒有任何的秩序,孩子們不排隊而且不知道禮讓,所以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養成,考慮問題在周到些,準備工作在到位些,讓孩子在有序些。

3、孩子的進步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孩子的前期經驗是老師意想不到的,當我在提問:為什麼會出現影子時,郭志賢的回答讓老師太意外了,她説:"除了有陽光,還要有人,"是的,影子必須有兩個條件:首先得有光,然後再是物體的遮擋,孩子的回答太精彩了,他們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使老師沒有想到的,所以説孩子進步了,其實不光她自己,全班孩子在探索影子時,都發現了影子的不同變化,而且用語言表達出來,雖然語言不是很準確,但是能講出影子的變化,這説明孩子進步了,通過本學期的學習,他們會發現物體的變化,也能自己探索,真的為孩子們提高的感到高興。

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是值得老師去反思思考,我會根據自己的反思經驗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讓自己的課堂更有趣味,讓孩子們更喜歡自己的教學課堂。

幼兒園大班沉與浮科學教案篇6

設計思路:

新的《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興趣。我設計的這個小火箭的科學活動就重在於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通過一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火箭上天,讓幼兒通過親身活動,在獲得大量豐富、具體的實際經驗及操作活動基礎上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大氣壓強的作用,積極思考動腦,自主的加以歸納、概括,最終得以真正理解與掌握。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流動的力量,感受大氣壓強的作用。

2、嘗試探索小火箭發射的高度與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關係。

3、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科學探索的精神。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教學準備:

1、幼兒經驗基礎——對空氣有一定的瞭解。

2、材料準備:小火箭及發射器人手一個;記錄表水彩筆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讓幼兒自由嘗試火箭上天的方法。

2、集體討論你用什麼方法讓火箭上天的?你最喜歡哪一個方法?

3、幼兒再次探索、遊戲。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問引發幼兒思考:

為什麼我們拍瓶子,小火箭能飛起來?

2、把瓶蓋蓋起來現在小火箭還能飛起來嗎?為什麼?

三、探索小火箭發射高度與拍打瓶子時用力大小的關係

1、請兩位幼兒比一比,誰的火箭飛得高。

啟發提問:為什麼一樣的火箭,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呢?

2、請幼兒操作,探索小火箭發射高度與拍打瓶子力氣大小之間的關係,填寫好記錄表。

3、小結:拍瓶子力氣用得大,火箭飛得高;力氣小,火箭也就飛得低。

活動反思:

此次健康活動以報紙球當作火箭,比較安全,利用現成的教玩具開展投擲訓練,活動準備比較簡單。活動中我以第一個基本環節作為重點環節,對於基本動作加以練習,在練習中發現,幼兒腳的站位,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容易搞錯,導致火箭發射很近,在活動中,我安排用繩子劃分了三個等級,投過第一個算成功,投過第三根繩子,就是非常棒,在第一次練習中,班級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沒能成功,後來對動作又加以糾正練習,在第二次練習中,絕大多數孩子都獲得了成功,這種階梯式的練習,讓幼兒非常有挑戰感和成就感,在最後的遊戲環節中,幼兒都能以扔過第三根繩子為榮,投準練習在此活動中是難點,幼兒在練習過程中,效果不太好,以後可加強這方面的練習,此次活動由於時間關係,所以我在遊戲環節就安排了火箭發射和火箭進入軌道兩個環節。但在整個活動環節中,我運用了簡單的口令,如準備,發射,發生成功,進入軌道等,語言簡煉,富有節奏,幼兒活動興趣高漲,活動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