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六年級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7.41K

六年級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瞭解兩首古詩所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誦、背誦兩首古詩並會默寫。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學習第一首詩《惠崇春江曉景》,理解詩句的意思,背誦古詩。

教學步驟:

(一)出示《春江曉景》圖,簡介背景,揭示課題

1、簡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的畫家,善於畫鵝、鴨等小動物。

2、出示《春江曉景》圖,這是惠崇畫的一幅畫。

3、簡介詩人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他在詩、詞、散文的創作上都有很高造詣。《惠崇春江曉景》這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

(二)自讀詩句,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1、熟讀詩句,勾畫不理解的字、詞,藉助工具書自學。

2、組內交換意見,掃除障礙。

3、指名試着説説詩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發學生展開想象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節奏、語調、語速)。

2、邊讀邊想象詩的意境。

(1)認識蔞蒿、蘆芽、河豚。

蔞蒿:長在窪地的一種野草。

蘆芽:蘆葦的嫩芽。

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

(2)抓住詩中具體景物,展開豐富想象。

①邊吟誦,邊想象畫面。

②用自己的話描繪畫面內容。

3、詩人從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來了?

明確:桃花剛開,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筍從土裏鑽出。

4、詩的最後一句是畫面上的景物嗎?

明確:不是,是作者依據畫面景物展開的想象。

(四)小結

1、讀了這首詩,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明確:作者抓住了畫面上幾枝桃花、嬉戲的鴨子、滿地的蔞蒿、短短的蘆芽,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鄉春景圖。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時”從畫面上看得到嗎?

明確:這是作者通過觀察岸上、水面之物引發的聯想,它在告訴人們:桃花開放、春江水暖、蔞蒿滿地、蘆葦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產卵繁殖的季節。

(五)指導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對照畫面朗讀。

2、背誦古詩,想象畫面。

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生字詞,積累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母在孩子講述過程中的心境變化,品味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之情。

3、學習作者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注重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再現情境,在讀中體會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和感受課文中表現的父母對孩子的深切的關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通過父親和母親情緒、心境的變化的描寫,感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教學時間:2課時

二、教學準備:

佈置預習作業:

A.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把遇到的讀音問題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標註。

B.思考:這篇課文中的孩子給父母講了關於金翅雀的一件什麼事?

C.查找有關金翅雀的資料。

三、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語:今天我們要走入第四單元的學習,課前同學們都已經初步瀏覽了本單元的課文,誰來説説,這幾篇文章給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這一單元我們將走進親情,走進愛的世界。

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下,感受着父母給予我們默默無聞的愛,這是我們感受最深切的。今天我們學習的本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金翅雀》,也會帶給我們這樣的感受。

課前大家蒐集了關於金翅雀的相關資料,誰來説説關於金翅雀你都瞭解了些什麼?(學生簡單交流)

二、檢查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文章讀正確、讀流利。

2、小組內相互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3、教師出示整理的生詞和容易讀錯的詞語,指名朗讀。

4、小組中輪讀課文,互相傾聽,爭取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三、檢查預習第二項:

再讀課文,説説文章中的孩子給父母講了關於金翅雀的一件什麼事?

四、細讀課文,感悟理解文章內容。

1、提出中心議題,學生自讀自悟。

中心話題:默讀課文,找到在孩子講述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孩子的心境是怎樣的?父親、母親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勾畫出相關語句,多讀幾遍,並説説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的旁邊。

2、小組交流。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二、結合中心話題,全班交流。

重點引導:

描寫人物心情的語句:

如在描寫父親為孩子的安全擔憂的時候,文章運用了“和母親一樣提心吊膽地聽着,幾乎屏住了呼吸”;隨着兒子爬樹危險性的不斷升級,文章又運用了“父親和母親都驚呆了,誰也沒有吱聲。就這樣兩個人戰戰兢兢、一聲不響地讓兒子爬到樹上,爬上樹冠”;接下來,擔憂的情緒更加嚴重, “聽到這裏,父親的心臟都停止了跳動,完全忘記了兒子在什麼地方,似乎還在高高的樹巔,緊挨天際,完全忘記了他腳踏在地上,無須兩隻胳膊小心翼翼地附着樹枝”。

而孩子“仍在饒有興趣地説着”,説這件事的時候,“孩子的表情天真無邪”。

對照在故事講述的過程中孩子的心情和父母心情的變化,看看他們的變化有什麼關係,你體會到了什麼?

對於文章中對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師還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三、精讀最後一段,猜測故事情節。

讓學生再細緻讀文章的最後一段,引發學生猜測,父親和母親會談些什麼呢?順勢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父母不在孩子講述故事的時候就打斷他呢?

四、回顧全文,聯繫生活談感受。

回顧整篇文章,説説你讀完此文後的感受?可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

五、課堂詞句積累。

教師出示課後詞語,讓學生觀察,這類詞語都是描寫什麼的?

戰戰兢兢 心驚肉跳 提心吊膽 忐忑不安

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 心不在焉 心平氣和

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積累在書上。

五、拓展閲讀

《悠悠寸草心》、《拐彎處的回頭》

瀏覽整個單元,意在讓學生對本單元文章有一整體感受。

培養學生蒐集運用資料的能力。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是學習課文的前提。這裏充分利用小組學習,發揮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

培養學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以此問題,統領全課。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閲讀、探究、感悟。

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從而讓學生從父母心情的變化中感受到父母對孩子安全的擔憂,對孩子好奇心和愛心的呵護。

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良苦用心。

聯繫生活談感受,有助於學生深化文章主題。

培養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

相關主題文章的拓展,增加學生閲讀積累的同時,讓學生深刻感受父母之愛。

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三

《新課標》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確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有了興趣,才會主動地去探究知識。這是學習的動力,也是知識的來源。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一冊中的《我叫“神舟號”》一課時,我就嘗試着從以下兩方面來促進學生個性化表達的自主性,效果還不錯。

一、激:激發閲讀興趣,使之樂於閲讀。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課一開始,我便以興奮的口氣説:“小朋友,去年的十月份,咱們中國有一件舉國歡慶的大喜事,是什麼呀?”孩子們小手如林:“‘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又成功返回了!”“對,那你們想知道飛船在太空中遇到了誰,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嗎?”“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我叫‘神舟號’》。用你最喜歡的方式來讀讀課題。”學生的朗讀個性飛揚,精彩紛呈。有的説:“飛船成功發射了,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啊,所以要用特別高興的語氣來讀。”有的説:“這可是好多國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我們中國卻做到了,我覺得特別自豪,所以要用自豪的語氣來讀。”還有的説:“我覺得中國的科技水平已經很高了,我對中國很有信心,所以要用自信的語氣來讀。”……

誠然,如果在教學一開始,教師就以積極飽滿的教學情緒、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新聞為引子,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角色”的話,那麼,學生將會有更自主的個性化表達。

二、放:放手自主閲讀,使之思維發散。

陶行知先生這樣説過: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口,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在授課過程中,我嘗試着讓這些剛從幼兒園進來不久的小朋友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於是便出現瞭如下對話。師:“讀了課文,小朋友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生甲:“太空是指哪裏?”生乙:“嫦娥姐姐是誰?”生丙:“什麼叫‘散步’?”生丁:“科學家為什麼要派飛船弟弟去做試驗?”……可以説,在後來的教學過程中,所有的問題都被孩子們自己解決了。有的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解決了關於“嫦娥”的問題;有的講了關於宇宙太空的故事解決了“飛船”的問題;有的上來做了一個小表演解決了什麼叫“散步”的問題……儘管孩子們的表達內容和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他們的獨特感受,聽來令人動容。

確實,在具體的閲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個性化的所思所感,應積極地、耐心地俯下身來傾聽,用一雙熱情、冷靜、智慧的眼睛去發現、珍視每一棵富有個性的小苗苗,並創造機會,讓他們自主表達、展現自我!

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四

教學設計學生活動時間

1、出示課題看課題你能知道這篇課文是寫什麼的嗎?我們學過很多寫雨的詞語、詩句、諺語等等,誰能説説?這麼多描寫雨景的詞句,展現了雨的不同的美,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山雨。齊讀課題。

2、課前大家都預習課文了吧?請同學們自己快速的閲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些什麼?誰來説説?這篇散文用優美抒情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圖。你喜歡嗎?

3、讀讀課文,把你最喜歡的句讀劃出來,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畫面,再把你讀後的感受跟周圍的同學交流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4、誰想把你喜歡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

a.指讀你能説説你為什麼喜歡這一段嗎?你是從修辭方法的角度來感悟的,很好。還有沒有同學從其他角度感悟,你來讀一讀?指讀你能從內容方面來感悟,也很好。還有補充?指讀雨風雨交加、大雨傾盆、小雨沙沙、細雨濛濛、陰雨連綿、春雨貴如油、多少樓台煙雨中……——《山雨》學生快速瀏覽課文,試着歸納主要內容。這篇課文寫了山林中美妙的雨景。學生邊讀邊批劃,讀後小組交流閲讀感受。①“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由遠而近”因為作者用了一個比喻句,把雨聲比作一曲無字的歌謠,很生動。我也喜歡這一段是因為作者把山雨來時的情形寫得十分逼真,雨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越來越清晰。讀了這一段我感到作者很喜歡山雨,因2’3’5’17’

教學設計學生活動時間

你是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而且還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真棒。很好。我們在以後學習的過程中,也要試着從不同角度去體會。

b.你還喜歡哪個地方,讀一讀?師生共創讀的多種方式:指讀;評讀;自由練讀;邀請讀;想象讀;引讀(見右,師讀前半句,生接後半句);小聲跟讀;齊讀;男讀;女讀;領讀;背讀;小組賽讀;配樂讀;……

5、小結:多美呀!作者用生動的描寫、優美抒情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這樣一幅清幽雅緻、令人神往的山林雨景,處處洋溢着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愛和深深的眷戀!為,我們平時聽到雨聲是普普通通的,而作者聽起來卻“像一曲無字的歌謠”,可見作者對山雨之喜愛。我還從寫作順序的方面看,作者是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寫雨聲的。

②“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巖石、樹葉、綠草比作琴鍵,把雨絲比作輕捷柔軟的手指,把雨聲比作優雅的小曲,寫出了雨的音樂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無比喜愛。

③“陽光下,山林的色彩……我的心胸。”山雨中的綠是“水淋淋的嫩綠”,“綠得耀眼,綠的透明”。我們以前學過《西湖的綠》,那裏的綠給我的感覺是靜態的;而山雨中的綠是跳躍的、流動的,無處不在,流進我的眼睛和心胸,彷彿作者已經融在山雨之中。……

教學設計學生活動時間

6、對於這樣美的文章,我們在陶醉地讀過之後,可以把喜歡的句段積累在積累本上,也可以積累課外的寫雨景的好句佳段,還可以根據課文搞點小創作。如果你意猶未盡,儘可以再把你喜歡的地方美美地讀一讀。7、把你積累的內容跟大家交流交流?文章雖然只能欣賞到這裏,但美的感受卻令我們回味無窮……自由積累我積累了文中的好句佳段,“……”我積累了課外的寫雨景的佳段,“……”我學習文中第x段的寫法,自己寫了一段小練筆,“……”(師生共評)

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法、德育滲透點)

1、能正確的寫字。

2、讓學生了解對比的表達方法,突出人物的精神作用。

3、指導學生流利讀古詩文名句並能背誦。

4、學生弄清成語“指鹿為馬”的本義和比喻義,能完整地講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1、運用對比,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2、通過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去準確記住詞語的寫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注意加點字的寫法。

1、在佈置預習時,讓學生通過查詞典理解這些詞語。

2、重點關注帶點字的意思:

部 煥 詣 厲 川 裁 躁

3、自由讀這些詞語,並交流如何記住這些帶點的字,把詞語寫正確。

4、集體交流。

5、學生書寫這8個詞語,注意帶點字的筆畫和結構。

二、讀一讀,體會下列句子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人物精神的作用。

1、學生自主體會“對比”方法的好處。

2、學生相互交流讀這兩段話後的感受和發現。

3 、全班交流,教師總結

第一句直接寫諸葛亮比往常更加鎮定。第二句用守城將士的“驚慌失措、面如土色”和諸葛亮的鎮定形成鮮明的對比,更能體現諸葛亮的沉着與冷靜。這就是使用對比方法最明顯的`好處。

4、用同樣的方法教學第二句話,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感受對比方法的表達效果。

5、讓學生反覆讀這兩個句子,一邊讀一邊比較,哪句話更能突出哈爾威鎮定自若的形象。

第二課時

一、讀一讀,記一記。

1、指名朗讀古詩文名句,讀準字音,讀出語氣。

2、採用多種形式讀,在讀的基礎上結合註釋理解意思。

3、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討論、交流讀了這兩句的感受。

4、在熟讀的基礎上強化記憶。同桌互背互評。

5、教師指導學生抄名言,注意把字寫正確,注意行款整齊。

二、讀一讀。

1、自由讀故事,讀準字音,瞭解故事大意。

2、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他“指鹿為馬”的目的是什麼?對他的行為你有怎樣的看法?

3、學生交流。

4、學生互相講一講這個故事,並説説這個故事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目標要求:

1.學生能把自己想到的練字的好處歸納為幾點。

2能有條理地介紹給其他同學聽。

3.能注意聽其他同學的發言,避免自己的發言和別人重複。

課時數:一課時

過程:

一、學生讀教材,瞭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二、思考:練字給“我”帶來了哪些好處?並進行歸納。

三、將自己歸納的內容小組交流。

1.培養審美能力。

2.欣賞自己的書法也是一種美的享受。

3.堅持練字能磨練意志,養成做事持之以恆的好習慣。

四、全班交流,教師總結。

第四、五、六課時

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2個生字;聯繫上下文或理解由生字帶出的新詞語。

2、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瞭解文中角色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激發情趣:在鳥類中,麻雀是一種很常見的數量很多的小鳥,它們沒有漂亮的外表,沒有好聽的歌聲,甚至不被人們關注,因為人們對它們太熟悉了。但今天我們學習的《麻雀》一課中講述的這個故事卻是我們不曾見過的,更是令人感動的。

2、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學生帶入情境。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和同桌互相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識記生字的字形,口頭擴詞、擴句瞭解字義。

3、聯繫上下文或理解由生字帶出來的新詞。

4、檢查、反饋學生的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集體正音。

(2)、指導書寫生字,重點指導“絨”、“博”。

(3)、理解由生字帶出的新詞語。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默讀質疑,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把不好懂的詞語、句子記下來。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根據課後第2題自學。

(1)、根據題中的三個內容,把課文分為三部分,瞭解課文是怎樣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的。

(2)、初步想想,課文中哪些地方使自己感動。

3、全班討論交流自學後的結果。

四、有感情朗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附:板書 13、麻雀

梧桐 絨毛 掩護 嘶啞 搏鬥 龐大 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