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師説》的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57W

《師説》的教案【精品多篇】

《師説》教學設計 篇一

篇一:《師説》教學反思

一、教學設計

《師説》是個傳統篇目,也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説文,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利用兩個課時完全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考慮到本文需要背誦,而高一學生課程較多,又面臨歷史、地理、計算機的會考,課外幾乎騰不出時間來背誦。所以,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決定多加一課時,把背誦的任務揉合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外不再留任何作業。

為此,我對《師説》的教學過程作了這樣的設計。

第一課時:1、先由本學期接觸過的“論”“序”“辭”“賦”“疏”“傳”等文體引出“説”並講述這類文體的特點。2、再由“説”引出文章標題《師説》,3、解題,留下 “本文是解説關於老師的道理的嗎”的懸念,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3、讓學生閲讀註釋(1),瞭解作家生平,要求將重點信息記熟。4、要求學生合上書本,老師打出關於作者韓愈的幻燈片,指名讓平時語文學習最吃力的同學進行信息復位。用以當堂記住作家知識。5、教師範讀課文。6、讓學生回顧開頭留下的懸念,帶着問題朗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7、提問:整體感知之後,大家發現本文哪一段與解説“師”的道理關係不大?引出第四段。8、提問:第四段起什麼作用?讓學生對照註釋翻譯第四段。9、提問:作者的寫作目的何在?10、在回答過程中講清重點實、虛詞、特殊句式。11、通過“不拘於時”簡述寫作背景,破解解題時留下的懸念。12、理清該段思路,背誦全段。13、過渡到第一段,讓學生對照註釋翻譯第一段,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13、利用幻燈片檢查實、虛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14、讓學生理清第一段的寫作思路。15、教師根據論點—教師的職責(正面)---教師的重要性(反面)---擇師的態度---擇師的標準這一思路指導背誦。16連貫背誦全段。

第二課時:1、齊讀第二自然段。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即口頭翻譯)。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3、教師利用幻燈片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況。4、完成海淀版練習冊104頁的第八題,全面瞭解本段的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並體味這種思路和方法的好處。5、藉助此表指導背誦。6、連貫背誦全段。7、默寫全段。

第三課時:1、齊讀第三自然段。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即口頭翻譯)。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3、教師利用幻燈片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4、讓學生歸納總結論證方法並體味這種方法的好處。5、指導背誦。6、理全文思路,背誦全文。7、處理課後習題和海淀版練習冊。

二、教學效果

當初設計的從文本出發,讓學生從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並通過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達到。同時也順利實現了在課上完成背誦、處理完作業的預想。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活動,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同時,在各個活動過程中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段裏有不同的收穫,解決了“優生吃不飽,潛能生消化不了”的問題。

從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看,學生對文言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較好。第二天提問的結果也表明,同學們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學常識。課程結束以後,百分之八十的同學能夠背誦全文並默寫。説明大家對本文的邏輯思路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另外,教學處在第一課時結束以後對學生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同學對本課內容感興趣並有較大收穫。

三、教學反思

面對《師説》這樣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老課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較傳統,沒有深入開掘其藴含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 同時, 由於過分強調背誦的當堂落實,把對課文嚴密結構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的思維密度降低。即便有論證方法和邏輯思路的講述,也僅僅是為背誦服務,並沒有遷就到文學欣賞的高度,在提升學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講課時過分依賴事先的設計和講究各個環節的無縫連接,沒有安排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使他們沒有機會對課文內容和觀點質疑求異,後來有位同學在寫《師説》讀後感時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為,“國小而大遺”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的意思,而應該理解為:“小孩讓他學習,大人反倒不學習”,這樣,上下文的意思就貫通了。姑且不論他的理解正確與否,單就這種深入思考,獨抒己見的鑽研精神而言,是應該成為大家的榜樣的。如果我當時提供給他一個展示的機會,相信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對探索氛圍的創設乃至對求索精神的弘揚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二:《師説》教學反思範文

《師説》是中學語文的傳統篇目,也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説文,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利用兩個課時完全可以完成教學任務。

傳統教法中文言文課堂教學其主要課程內容有二:一是古漢語知識系統;二是以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篇章結構、寫作特點、主題思想串聯的五段式教學模式因此這一篇傳統文言名篇的教案基本上都是以“論證結構層次的梳理”“論證方法”“中心論點分論點”等等組成。但我們的傳統散文尤其是《師説》中的精華部分難道是那些所謂論證方法、中心論點、分論點麼?我覺得不是。平心而淪,當我重新再看這篇《師説》時,印在我心靈深處的是那些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不過時的精闢名言。所以在教授這一篇時,我將所謂 “論證結構、中心論點、分論點”放到了一邊,而帶領我的學生從生活中去尋找那些閃爍在中國人身邊的名言警句。於是我在課堂中引入了我最近的一些感悟。

案例一:這一段時間,我負責將學校老師的德育論文彙編成冊,在編錄的過程中,我發現引用率最高的名言即是本課的名句“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

案例二:在講授《過秦論》時,我犯了一個錯誤講到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我當時由於一個思維慣性將“甕”字的用法講成了名詞作狀語,課下一個同學來問時,我才反應過來應該是名詞做動詞,所以老師也不是什麼聖人,只不過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罷了。

案例三:辦公室一幫老師突然有一天説到一句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dú lè lè bù rú zhòng lè lè”這時就有另一個老師説這句話不應該讀成“dú yuè lè bù rú zhòng yuè lè”麼?於是爆發一場爭論,最後拿給所謂的權威——語文老師來判斷,但語文老師們的觀點也是對半分,最後還是上百度查詢了一下,確定其讀成dú yuè lè bù rú zhòng yuè lè。所以,無論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都會有不明白的地方,這就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從這些鮮活的案例出發,學生會發現,文言文其實離我們的生活不遠,在學習時也能調動起積極性,當然這樣的課堂需要老師有着較強的課堂掌控力,有極富感染力的教學語言,這正是我缺乏的,所以在7班上這一課時,學生的參與度並不高。

課後我又進行了思考,那些案例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是不是也可以引導學生講講他們的故事,談談他們對這些名句的看法,畢竟教這一課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感受中國傳統散文的魅力。

篇三:《師説》教學反思

《師説》是個傳統篇目,也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説文,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利用三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面對這樣一篇文章,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怎樣把老的文言文教學傳統傳承,即對字詞方面的掌握和要求,又怎樣把新課標要求的方式加以體現,成為了我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經過反覆的推敲和教學試驗後,我的第一課時教法仍然比較傳統,1、先由本學期接觸過的“論”文體引出“説”並講述這類文體的特點。2、再由“説”引出文章標題《師説》,3、解題,留下“本文是解説關於老師的道理的嗎”的懸念,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3、讓學生閲讀註釋(1),瞭解作家生平,要求將重點信息記熟。4、教師範讀課文。5、利用幻燈片檢查實、虛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6、讓學生回顧開頭留下的懸念,帶着問題朗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

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活動,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同時,在各個活動過程中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段裏有不同的收穫。

從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看,學生對文言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較好。

第二三課時我用了一種傳統文言文很少使用的教學方法,我決定從文章的最後一段入手,引出李蟠的“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然後再牽動文章的其他段落,這樣文章的教學實際上就變成4-1-2-3的順序,這樣的安排既可以讓同學們拿到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有話可講,又打破了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按部就班的模式,然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去仔細研讀文章的第一、二、三段,用問題的串聯貫穿整個文言文的教學,如讓學生理清第一段的寫作思路。教師根據論點—教師的職責(正面)---教師的重要性(反面)---擇師的態度---擇師的標準這一思路指導學習。並讓同學們在朗讀中把一個一個問題很自然的滲透,最後再由古人的從師之道和社會風氣,拓展和延伸到同學們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去,通過4人小組進行討論,讓同學們侃侃而談。

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當時,並不像課堂預設的那樣順利。文章行到“‘古道’在文章中哪裏具體體現?”的時候,同學們的回答並不象想象的那樣有規律,同學們很容易可以找到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的相關內容,可是第二自然段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卻很難找到,因為同學們還沒有完全理解這篇文章。

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回答問題,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從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看,學生對基本字詞和文章結構的掌握比較好。另外在拓展延伸的討論方面,同學們也能很積極的談通過學習《師説》這篇文章後受到的啟示。這樣的安排擺脱文言文教學沉悶的氣氛和教師從頭至尾灌輸的弊端,也可算是一種新的突破和嘗試。

由於過分強調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把對課文嚴密結構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的思維密度降低。即便有論證方法和邏輯思路的講述,也僅僅是為理解文意服務,並沒有遷就到文學欣賞的高度,在提升學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講課時過分依賴事先的設計和講究各個環節的無縫連接,安排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的時間少,使他們沒有機會對課文內容和觀點質疑求異,在以後的課程中我還要加以改進。

師説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2、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掌握有關“説”的文體知識。

過程與方法:

自瀆、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破”“立”結合、正反對比的寫法

2、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説”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教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辛勤的栽培。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但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當時仍沿襲着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會上產生了一種“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求師學道往往會招來路人的譏笑。但偏偏有一個人不顧流俗,勇為人師,廣招後學,培養文人。並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寫下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論述教師問題的不朽之作——《師説》,當時被人視為“狂人”。這個人是誰呢?

二、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縣,所以後人稱他為“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後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後做過四門博士、國子博士、國子祭酒,直接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凡經他教授、指點過的學生,皆自稱韓門弟子,足見韓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還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魏晉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三、解題。

《師説》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範圍,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像《捕蛇者説》、《馬説》都屬這類文體。“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師説”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四、通讀熟悉課文,培養學生自讀能力:

藉助提示、註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ou或不焉fou經傳zhuan從師cong

讀書du不能bu傳道chuan從容cong

聃dan蟠pan萇弘chang近諛貽

冉ran潘pan無長無少zhang須臾怡

2.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國小而大遺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國小校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4.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第二課時

一、教師檢測並指導學生研讀第1段的學習效果。

1、學生誦讀,之後點評。

這一段作者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並且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朗讀時力求把文章的語勢讀出來。

2、引導學生疏通文句。

重點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異義詞語:

古:求學的人

學者

今: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

古:用來……的憑藉

所以

今:因果關係連詞

古:跟從……並且

從而

今:連詞,表示結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詞語活用現象:

吾師道也師,名詞用作動詞即“學習”

吾從而師者師,名詞用作意動詞即“以……為師”

3、引導學生分析層意:

教師的作用和任務——傳道、受業、解惑(前兩句)

從師學習的必要性——解惑、師道(中間三句)

擇師的標準——“道”在即師在(最後一句)。

這一段從正面闡明從師之道,統領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即下文所説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4、討論:教師的`“傳道”、“受業”、“解惑”這三項任務,哪一項是主要的?本段對“受業”一項未作闡述,這是為什麼?

在韓愈看來,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道”,他“收召後學”,“抗顏而為師”,主要目的就是要“傳道”,恢復儒家的“道統”,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這個意圖是貫穿全文的。“受業”是教師的起碼工作,即下文説的“授之書而習其句讀”,人盡皆知。開頭全面概括教師的任務時不可不説,但不是論述的對象。

二、學生誦讀第2段,並思考下列問題: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麼?

2、本段主要是從哪一角度來進行論述?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三、教師檢測學生研讀第2段的學習效果。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麼?説説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繫的?

中心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分論點)

這段以第一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鍼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説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又是怎樣展開論證的?

這段文字通過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今之眾人古之聖人聖益聖,愚益愚疑問語氣

為子擇師自身恥師國小而大遺肯定語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諷刺語氣

3、韓愈批評“恥學於師”的風氣,涉及的面似乎很廣——開頭是“今之眾人”,接着是做父親的人,最後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評對象究意是誰?請説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對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從行文的語氣看,本段結尾對士大夫之族不僅表露了作者的不滿情緒,而且顯示出一種鄙夷和蔑視的態度。説他們瞧不起勞動羣眾,卻不如勞動羣眾聰明,不懂得從師的道理。第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正是這類人的特殊心態,也是門第觀念很深的反映,而門第觀念跟以“道”為師的正確主張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詞句辨析。

師道者不傳也久矣(風尚)

吾師道也(道理)

師道之不復(風尚)

惑而不從師(老師)

吾師道也(學習)

師道之不復(從師)

不恥相師(學習)

5、古今異義詞辨析。

古:一般的人

眾人

今:許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學習

國小

今:初等教育的學校

6、重點句子解釋。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賓語前置句,之,提賓的標誌)

四、學生誦讀本段,要注意讀出幾種不同的語氣。

第三課時

一、學生自讀第3段,並思考: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麼?作者是從哪一角度來進行論述?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二、檢測並指導學生研讀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聖人無常師。(分論點)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的事例,並引用孔子的名言,進而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對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的深化,也是對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進一步批判。

2、討論:有人説,這一段的結論闡明瞭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你對此是怎樣認識的?

這一段以孔子從師的言行,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嶄新觀點,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説明師生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就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閃耀着樸素的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光輝。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三、檢測並指導學生研讀第4段:

1、作者為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進一步倡導了從師學習的態度。

2、這一段與前面兩段有什麼關係?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説》的緣由,總結全文。這段話中“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二語是點睛之筆,表示作者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贊成以道為師的好風尚,分別照應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説》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四、學生誦讀第3、4段。

五、討論: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寫《師説》,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係?文中有沒有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來,文壇上盛行駢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不重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導致文學創作中豔麗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逐漸形成了風氣。所以後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文中讚頌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表示對古文的推崇,説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居的,通過培養“後學”,擴大古文的影響。

六、根據以上問題進一步歸結本文的寫作目的。

作者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以恢復儒家的“道統”。而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駢體文。

提倡尊師重道

寫作目的

推進古文運動

七、總結全文結構、寫法。

板書設計

破正人必從師,以“道”為師(理論論據)(立)

立反士大夫恥學於師(反面現象)(破)

結對(三層對比)

合比孔子從師的言行(正面實例)(立)

李蟠從師行古道(身邊活例)(立)

《師説》教學設計 篇三

一、難字注音

句讀 dòu    或不焉 fǒu    官盛擇近諛 yú    郯子tán     萇弘cháng     老聃dān

二、一詞多義

1、惑:傳道、授業、解惑 /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惑之不解/孰能無惑-----疑難問題(名詞)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塗(形容詞)

2、師:古之學者必有師 /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老師

吾從而師之 /孔子師郯子 ----以……為師(意動用法)

吾師道也 /不恥相師 ------學習(動詞)

則恥師焉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從師

3、無:聖人無常師----沒有

無長無少,無貴無賤---無論

4、其: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指示代詞)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人稱代詞)

其皆出於此乎?----大概、也許(語氣副詞,表揣測)

其可怪也歟!------難道(語氣副詞,表反問)

三、特殊句式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判斷句

2、不拘於時----被動句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句(“之”起提賓作用)

四、詞類活用(見原文註釋)

師説的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譯講課文。

3、背誦課文。

二、教學程序:

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師説》,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小黑板出示):

1、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譯講課文。

3、背誦課文。

師:我們先來完成第一個任務,課前已經佈置大家進行了預習,所以先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小黑板出示題目,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解答)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句讀( ) 或不焉( ) 六藝經傳( )貽( ) 諛( )

2、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吾從而師之

答案:

1、du fǒu zhuàn yí yú

2、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吾從/而師之)。從而,古義:跟從(他),並且……;今義:表結果、目的的連詞。

師:下面我請幾位同學輪流朗讀課文,比一比誰聲音響亮,讀音準確,停頓正確,其餘同學認真聽,準備糾正他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學生聽錄音,糾正自己在預習中的錯誤讀法。

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師:接下來我們要完成第二個任務。

1、若時間充分則先讓學生用6分鐘的時間對照書下注釋自己譯講課文,若有疑難,先做上記號。

學生對照書下注釋自己譯講課文。

師:時間到,在剛才的自學過程中大家有沒有遇到什麼疑難問題?若有的話,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2、若時間緊則可省略自學的環節,直接提問:在預習過程中大家有沒有遇到什麼疑難問題?若有的話,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學生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學生提出的問題應儘量讓學生回答,要讓問題的正確答案從學生嘴裏説出來而不能由老師直接告訴他們。)

3、若沒有學生質疑問難則可由老師提問,以檢查學生對課文譯講的預習情況,老師對學生的回答要適當評價。

師:下面我要請同學輪流譯講課文,方法是:先讀原句,再點講重點字詞,最後把整句話譯講一下。

學生輪流譯講課文,若有問題,喊其他同學回答。對譯講過程中出現的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現象,教師要給予提醒、點撥。

師:在已經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我們來完成第三個任務:給大家5分鐘左右的時間自己朗讀課文,比一比哪些同學能夠把這篇文章先背誦出來。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作業佈置:對照本節課的三個目標自己查漏補缺,確保掌握。

教學情況反饋:

1、本節課目標明確,條理非常清楚。

2、學生活動很多,全班每個同學都回答了問題,回答問題的時間超過了35分鐘。

3、及時對學習目標進行了檢查,目標達成度高。

師説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3、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5、掌握有關“説”的文體知識。

重點、難點分析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説”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為什麼説“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明確學習要求

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説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説説老師”的意思。“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説”比“論”隨便些。國中學過的《蛇者説》、《馬説》等等都屬“説”一類文體。“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説》,即“説師”,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剛才説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2、作者介紹(結合註釋①)。

關鍵詞:補充——古人稱名

(1)姓+字:韓退之

(2)姓+籍貫:韓昌黎

(3)姓+官:韓吏部

(4)姓+諡號+敬稱:韓文公

教師參考: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説》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説》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説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二、指導朗讀課文。

提醒:句讀(dou)、或不(否fou)、焉諛(yu)、歟(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

2、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1——7(1、老師;2、老師;3、老師;4、5意動“以……為師”;6、動詞,學習,也可意動;7、老師)

(2)所以——“用他來……的”憑藉

(3)固——本來

(4)庸——難道,豈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傳道守業解惑也(判斷語氣,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句間舒緩語氣,停頓,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3、學生問疑

4、翻譯

5、論證分析

論述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1)古代傳統——(2)從師作用——(3)以“道”擇師之標準

6、試背誦

7、作業

第四課時

1、齊背誦第一段,指名翻譯第一段

2、朗讀第二段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A從師學習的道理,B從師學習的風尚)(注意後一個“也”的用法)

(2)問焉(兼詞“於之”)

(3)下聖人(名次活用為動詞“低於”)

(4)恥學於師(意動)

(5)聖益聖(A名詞,B形容詞“聖明”)

(6)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副詞,猜測性語氣,可翻譯為“大概”)

其可怪也歟(同上)

(7)則恥師焉(恥,意動;師,動詞;焉,語氣詞,“了”)

(8)受業——授之書(注意寫法)

(9)句讀之不知(倒裝)

(10)或師焉,或不焉(或,有人;師,從師;焉,語氣詞,不翻譯;“或不焉”省略句

4、學生問疑

5、試翻譯

6、論證分析

批判輕師的世俗:

對比古聖人和今眾人的態度與結果——對比“國小”而“大遺”的兩種做法——對比下等人

問:最後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侷限?

7、試背誦

8、作業

第五課時

1、背誦、翻譯1、2段

2、朗讀第3段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常——師2——於——如是——是故

恆常,固定——意動——比——是,這樣——因此

4、學生問疑

5、試翻譯

6、論證分析

論述能者為師的道理:

以孔子為例——師與弟子的辯正關係

7、試背誦

8、討論最後一段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古文——六藝——於1,2——嘉

古散文——(聯想四書五經)——於1被,於2向——讚揚

9、書後問題討論

10、作業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説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係的連詞“如果”講。後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係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裏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説説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繫的?

第1段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説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

四個“聖”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聖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聖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於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説”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歎句。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並請學生填寫課後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係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幹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説》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説》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I)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説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説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師説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掌握有關“説”的文體知識。

4、掌握重要字詞及古今異義詞,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多媒體展示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夫子説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二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説説老師”的含義。“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説”比“論”隨便些。國中學過的《蛇者説》、《馬説》等等都屬“説”一類文體。“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説》,即“説師”,含義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説》就是解説關於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説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作者簡介及背景: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寫作背景)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願從師學習,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恥於從師的風氣很盛行。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抗顏而為師”,並著《師説》來抨擊恥於從師的風氣,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過去的舊框框,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 《師説》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憎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説》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夫子學説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氾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代實用散文的基礎。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

四、朗讀正字音。

五、提問: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及分論點?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請同學嘗試翻譯並加以指點,指出重點詞句。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跟從老師學習,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終不能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把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裏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沒有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聖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為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吧!

眾人喜愛他們的孩子,選擇老師教育孩子;他們自己呢,卻以從師學習為恥,這真是糊塗啊!那孩子的老師,教他們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我所説的給人傳授道理,給人解釋疑惑的老師。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決,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求教(含義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看不出他們有什麼明智的呢。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中,如有人稱人家為老師,稱自己為學生,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們就説: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麼能稱他為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為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於諂媚。啊!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之類的人是不屑與他們為伍的,現在士大夫們的智慧反而不如他們。難道值得奇怪嗎?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夫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道德才能(當然)不如孔夫子。孔夫子説: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強,聽聞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這樣罷了。

李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特別寫了這篇《師説》來贈給他。

七、本文語言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使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旦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含義,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使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使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説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説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八本課小結。

九佈置作業。

《師説》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抨擊時弊,宣揚尊師重道的論文,主要運用對比論證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頑可笑。雖然屬於自讀課文,但本文的語法現象如詞類活用、文言句式比較典型,並且作為了大學聯考背誦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不可以等閒視之。

學情分析高一學生在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有了國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積累,有了一定的閲讀理解能力。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學生完成了自主學習的預習案,並且我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做了記錄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瞭解有關“説”的文體知識,瞭解古文特點及韓愈在文學的地位。

2.指導學生通過翻譯課文,掌握、積累文言實虛詞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瞭解文中所採用的論證結構,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閲讀和翻譯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2.教師點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體思路,引導學生背誦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點燃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熱情,古為今用,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難點重點指導學生的文言朗讀;鑑賞分析本文説理方式和方法。(自學討論)

難點正確把握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質疑討論)

教學策略與 設計説明1.教學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採用教師點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突出三維目標。

2.教學方法:自主預習法、誦讀整體感悟、細讀圈點質疑、品讀討論交流、

練習鞏固積累 。以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為主,適當的加以點撥總結,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質疑問難,共同討論,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註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多媒體展示】

通過課件出示一些重點字詞,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教師由《程門立雪》的成語故事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

三個關鍵詞:唐宋八大家 古文運動 韓潮蘇海

【點撥】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世稱“韓昌黎”、“韓吏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①明人將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蘇軾又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②“古文運動”是一次文學革新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主將。主張文章要 “言之有物”,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

③“韓潮蘇海” 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這就明確地指出了韓愈的散文風格——氣勢磅礴,汪洋恣肆, 自由奔放,感情充沛。

“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比“論”要自由一些。國中學過《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等等都屬這類文體。

學習第一段

(一)重要字詞提問並釋義:

(二)翻譯重點句子:

師者,所以傳到授業解惑也。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三)文言詞彙積累:

1.通假字: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吾從而師之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3、一詞多義

(1) 師 (2) 乎

(3)其 (4)而

5. 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第二三段 2、歸納積累文言詞彙

一、字詞釋義: 小組討論交流

重點實詞 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 詞類活用 特殊句式

二、小組成果展示與糾錯,評分

預習作業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放在句中,舒緩語氣

2.猶且從師而問焉 代詞

3.巫醫樂師 有專門技藝的人

4.羣聚而笑之 名詞作狀語 成羣

5.其可怪也歟 語氣副詞 難道

6.孔子師郯子 名詞作動詞 拜……為師

7.不恥相師 名詞作動詞 ①拜……為師②學習

三、翻譯重點句子: (共性出錯的句子)

1.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 ,其皆出於此乎?

【明確】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成為聖明的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昧的人的原因,大概都出於這原因吧?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師焉,或否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明確】 不明白斷句,有的人向老師學習,不能解決疑惑,有的人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遺漏不學,我沒看出他們的明智。(合敍句與賓語前置句)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明確】所以學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賢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後,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如此罷了。

四、質疑

五、佈置作業:

(一)背誦課文並翻譯全文

(二)文言知識歸納與積累:

1.重點實詞 2.通假字

3.古今異義 4.一詞多義

5.詞類活用 6.特殊句式

一、檢查預習

二、情境導入

三、作者簡介、解題

學生讀註釋①,教師補充。

1、作者簡介

2、解題

四、文本內容疏通

1.朗誦點撥

(1)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2)教師簡要點撥朗讀時的注意事項

2.共同研習課文文言知識

(1)小組討論交流,掌握課文文言知識

(2)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教師引導糾正

五、作業佈置

一、文本內容疏通

1.朗誦點撥

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2.共同研習課文文言知識

(1)小組討論交流,掌握課文文言知識

(2)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教師引導糾正

3.檢查翻譯

二、作業佈置

讓學生學會自主 ,通過課前預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深對作者及背景的認識和理解。

通過小組討論學會

課堂小結

2分鐘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師道既尊,學風自善。”1200年前,韓愈向我們闡釋了這一道理,今天我們應該接過韓愈手中的接力棒,把弘揚尊師重道的傳統這步棋切實走好,為傳承知識營造一個和諧有致的良好氛圍而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佈置作業

1分鐘120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重複着唐人同樣的錯誤,社會上不尊重教師的現象比比皆是:家長袒護孩子,辱罵老師;學生課堂和老師頂嘴甚至圍攻老師;學生在路上碰見老師卻形同陌路……,從這個意義上説,這篇文章何嘗不是寫給今天的我們的呢?説説你對老師的認識,寫成隨筆

《師説》教學設計 篇八

古之學者①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人非生而知之③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④,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⑤,其聞⑥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⑦;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⑧,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⑨?是故⑩無(11)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12)。

嗟乎!師道(13)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14)也遠矣,猶且(15)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16),其下(17)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18)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19)。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20)也,則恥師(21)焉,惑矣(22)。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23)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24),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25),國小而大遺(26),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27)樂師(28)百工(29)之人,不恥相師(30)。士大夫之族(31),曰師曰弟子云者(32),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33)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34)。”嗚呼!師道之不復(35),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36),今其智乃(37)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38)!

聖人無常師(39)。孔子師郯子(40)、萇弘(41)、師襄(42)、老聃(43)。郯子之徒(44),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45)。是故弟子不必(46)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47),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48)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49)皆通(50)習之,不拘於時(51),學於餘。餘嘉(52)其能行古道(53),作《師説》以貽(54)之。

【字詞註釋】

①學者:求學的人。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者,語氣助詞,用在句中表示停頓。所以,用來……的、……的憑藉,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所以”不同。受,同“授”。③生而知之: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④其為惑也: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⑤生乎吾前:後面略去“者”(……的人)。乎,相當於“於”。下文“先乎吾”的“乎”同。⑥聞:知道,懂得的意思。⑦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之,就是“以之為師”。⑧吾師道也: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師,動詞。⑨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先生於吾)還是比我小(後生於吾)呢?庸,豈、哪。知,識別。年,這裏指年齡。之,結構助詞,無實在意義。⑩是故:因此,所以。(11)無:無論,不分。(1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在的(地方)。意思是誰懂得道理,誰就是自己的老師。(13)師道:從師的風尚。道,這裏有風尚的意思。(14)出人:超出(一般)人。(15)猶且:尚且,還。(16)眾人:一般人。(17)下:低於。(18)於:向。(19)聖益聖,愚益愚: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20)於其身:對於他自己。身,自己。(21)恥師:以從師為恥。(22)惑矣:(真)糊塗啊。(2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u):教給他書,(幫助他)學習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其,指書。句讀,一句話叫“句”,句子中間需要稍稍停頓的地方叫“讀”。這裏“句讀”泛指文章的字句。(24)句讀之不知:句讀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結構同。(25)或師焉,或不(f%u)焉:有的從師,有的不(從師)。意思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26)國小而大遺: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遺,丟棄。(27)巫醫:古代巫醫不分。巫的職業為祝禱、占卜等迷信活動,也用藥物等為人治病。(28)樂師:以演奏樂器為職業的人。(29)百工:各種手工業工人。(30)相師:互相學習。(31)族:類。(32)曰師曰弟子云者稱“老師”稱“弟子”等等。雲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33)年相若:年齡差不多。相若,相似。(34)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y*):(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諛,阿諛、奉承。(35)復:恢復。(36)不齒: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37)乃:竟。(38)歟:表示感歎的語氣助詞,相當於“啊”。(39)常師:固定的老師。(40)郯(t2n)子:春秋時郯國(現在山東省郯城縣一帶)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官職的名稱。(41)萇(ch2ng)弘:周敬王時的大夫,孔子向他請教過音樂的事。(42)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孔子向他學習彈琴。(43)老聃(d1n):就是老子,孔子曾向他問禮。(44)之徒:這些人。(45)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三個人同行,裏面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6)不必:不一定。(47)術業有專攻: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48)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的。(49)六藝經傳(zhu4n):六經的經文和傳文。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樂》久已失傳,這是沿用古代的説法。傳,解釋經書的著作。(50)通:普遍。(51)不拘於時:不受時俗的限制。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52)嘉:讚許。(53)古道:指古人從師之道。(54)貽(y0):贈送。

【詩文翻譯】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的問題)?(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始終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出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於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就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這裏吧!(人們)愛他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文字,(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老師),不是我所説的(能)傳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關大道理的)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不能解決(大道理的)疑難問題,有的(書本上的字句)向老師學習,有的(大道理的疑難)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反而)放棄(不學),我未能看出那種人(是)明白(事理)的!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聽到有人)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許多人聚(在一塊兒)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譏笑),(他們)就説:“那個(人)同那個(人)(指老師和學生)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好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裏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君子們認為(是)不值得一提的,現在君子們的見識竟反而比不上(他們),可真奇怪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説:“三個人同行,(裏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永遠)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賢能,(老師和學生的區別只是)聽到道理有的早有的遲,學問和技藝(各)有(各的)專長,(只是)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紀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他)不受(當時士大夫那種恥於從師的)時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正道,(所以)寫(這篇)《師説》送給他。

【圖示導讀】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第一段,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着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第二段,根據第一段的理論,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從對反面現象的批判中闡發第一段裏提出的論點。在這裏,作者運用三個事實對比,一個比一個深刻地批判了“今之眾人”(指上層“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第三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聖人”、大學者孔子的例子,説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説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還為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一石三鳥,事例選得非常精當。第四段,説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但作者並沒有把它作為附記來寫,而是圍繞中心論點來寫:他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與上層“士大夫之族”相反),“學於餘(從師學習),“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就是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論點。總之,本文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正反對比,有破有立,事實擺得充分,道理講得深透,有很強的説服力。

【作者簡介】

選自《誨學説》。作者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吉永(今屬江西省)人。天聖進士。曾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追求靡麗形式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