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語文三年級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2W

國小語文三年級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聯繫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2、3、4、5自然段;

3、練習用有的……有的……有的……寫話;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想象一池荷花這一大幅活的畫;

2、體會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的景象。

教學準備:

錄音;投影;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荷花》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和

第一自然段,作者一進門就聞到了一陣清香,是這種清香吸引他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於是,一幅優美、雅緻的荷花圖便映入眼簾,讓我們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賞一下吧。

二、讀讀、貼貼,學習第二段

1、自由輕聲朗讀2、3自然段

2、誰來談談自己讀了以後的感受?

3、講讀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 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寫了什麼?

B.指名讀寫荷葉的句子

a.這是一個什麼句?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是一個比喻句,突出了荷葉綠、大的特點)

b.荷葉挨挨擠擠的又説明什麼?(密)

c.老師這兒就有幾片綠色的大圓盤,誰來把它們挨挨擠擠地貼到黑板上?

d.集體朗讀這句話。

e.小結:作者用了一個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荷葉的美麗,其實,荷花更美。

C.指名讀描寫荷花的句子

a. 作者寫出了荷花的什麼?(三種不同的姿態)

b. 你怎麼知道是三種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 作者寫了荷花的哪三種不同的姿態?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

有的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的小蓮蓬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

(結合圖片觀察)

D.作者用比喻句寫出了荷葉綠、大、密,用三個有的寫出了荷花姿態美。那麼,他是怎樣從寫荷葉過渡到寫荷花的呢?

出示: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在這句話中,你覺得哪個字用得最好?(冒)

為什麼?你用別的字代進去讀讀看。

白荷花是怎樣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呢?(學生演示)

邊演示邊説: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葉間()。

齊讀這句話。

4.A.過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隻有這三種姿態呢?你怎麼知道?

B.比較: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們的美是不一樣的,怒放的荷花美在開得大,顏色鮮,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飽滿有力,我們無法説出誰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導朗讀

三、讀讀、想想,學習第三段

1、過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圖啊!讓我們一起用心去體會,跟着老師飛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

2、(配樂)閉上眼睛,飛呀,飛呀,飛到了美麗的荷花池邊,只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擠擠的荷葉間,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們千姿百態,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葉,多麼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麼的細膩,把鼻子湊近聞一聞,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覺得……(第四自然段)

你剛才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了?

齊讀第四自然段

3、其實,我們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們都是在看荷花。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

1、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將他聞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了出來,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我們似乎也聞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變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麼能把課文寫得那麼好呢?(因為他對荷花充滿了喜愛和讚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一次欣賞那一池美麗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動優美的語言。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瑰麗” “酷似”“盛譽”“快慰”“姍姍來遲”“屢屢奪魁”“奉為至寶”等詞語的意思。

3、讀課文,弄清楚課文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所講的故事生動形象,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我”在發現中國石的過程中的表現及大家看到後的做法,抓住“我”的表現——“注視”、“不禁喊”,連長拿出裝軍功章的盒子,文書在上面寫上金字,囑咐我要精心保管等,體會駐守在戈壁灘上的戰士們的強烈的愛國之情,並從中受到感染。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看了《中國石》這個題目,你們有什麼問題嗎?(“中國石”在哪兒?它是什麼樣子的?為麼叫它“中國石”?它是誰發現的?怎麼被發現的等等。)

(二)範讀課文,瞭解大意

1、下面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聽老師將課文朗讀一遍。

2、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主要寫了駐守在戈壁灘上的“我”揀到一塊酷似祖國版圖的

中國石”,“我”和戰友們都很珍愛它。)

(三)初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你不認識的字。

生:學生大聲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

2、按“預習”要求,瞭解戈壁灘上的一塊石頭,邊防軍戰士稱它為“中國石”,這是為什麼?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寫作者揀到“中國石”的經過的,哪些句子是描寫“中國石”的樣子的,畫上記號。

(駐守在戈壁灘的解放軍戰士,揀到一塊形狀和祖國版圖相似的石頭,十分珍愛它,所以稱它為“中國石”。)

3、自由讀課文。在老師的輔導下結合句子的意思,通過查閲工具書,自學(可同桌議論)生字新詞,並正音正字。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學生能否讀正確。

[評析: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反覆的朗讀,小組合作學習,逐步解決了不認識的字。]

(四)精讀課文

1、默讀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2、具體寫揀石和發現“中國石”經過的是哪幾個自然段,課文可分為幾段?討論歸納。

3、通觀全文,在瞭解本課主要事件基礎上,讀懂每個自然段,練習概括自然段段意。

提示:一種方法,確定誰,做什麼或什麼,怎麼樣;一種方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

步驟:先了解自然段共幾句話;再瞭解每一句話説了什麼;再看哪一句是主要的,並畫上記號。概括自然段段意時,可以摘錄原句,可以把重點詞語、短句拼湊成一兩句話,或根據主要內容,編寫段意。

[評析:歸納和概括的能力的培養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但是學生如果在教師的有序的指導下那麼這種能力的形成就變得容易的多了。]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三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學生:國小學科:語文

課時: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熟讀這兩首詩,能背誦更好。

2、通過讀註釋,能大體瞭解詩意。

3、教師準備春景電子圖片。

二、教學課題

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詩畫交融”的特點,要引導學生在腦中想象出詩中描繪的景色。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粧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收錄《詠柳》《春日》兩首描寫讚美春光的古詩,《詠柳》作者賀知章,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辭。《春日》作者朱熹,這是一首春遊詩,描繪了一幅萬紫千紅的春景圖。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大體瞭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2、理解並能運用比喻修辭,體會比喻修辭的生動。

教學難點:以詩句中絢麗的色彩為媒介,在腦中想象出每句詩描繪的畫面,感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情畫意。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相結合,以誦讀法為主。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春天是美麗的,許多詩人都在讚美春天,你們知道哪些描繪春天的詩?找學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背誦中追問:春天是什麼顏色?春天是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的,紅的花、綠的葉、藍的天、白的雲,淺黃、嫩綠,鵝黃??

今天我們再來學兩首描寫春天的新詩,大家已經預習了,已經背下來的學生來背誦。感知詩人賀知章、朱熹筆下的春天呈現出的色彩。

(二)、初讀感知

1、背誦的同學注意停頓,糾正字音。

詠柳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多找學生反覆讀,讀至抑揚頓挫。在誦讀中識字,自己畫出生字,在誦讀中識字。

就不認識的字和讀不準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師、同學請教。講解:分析字形重點識記:“詠”,用口吟誦,與口有關,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讚美的意思。

“泗”、“濱”,與河水有關,左邊是三點水旁;

“絛”,與絲織有關,左邊是絞絲旁。

“裁”,與衣服有關,裏面是衣字,比較“載”、“栽”;

“剪”,用刀來剪,下面是刀字;

“粧”,梳粧,女人愛梳粧,右邊是女字旁。

指導寫字時,注意讓學生先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結構,再動筆寫。教師重點提醒:“裁”是半包圍結構,裏面“衣”字的最後一筆是點,不是捺;“濱”字第七筆是一筆撇,不是兩筆;“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丟掉一點。

(三)、精讀分析《詠柳》

1、自由讀,指名一個一個讀,將詩的韻律讀到位。

2、請你再看看註釋,邊讀邊想象。

“碧玉粧成一樹高”:“碧玉”,綠色的玉,這裏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粧”,打扮。“一樹”,滿樹,“一”字這裏不表示數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扮的一樣。這裏運用了比喻修辭,想象碧玉一般的樹葉。參照百度圖片:“萬條垂下綠絲絛”:“萬條”,泛指柳樹枝條多。“絛”,一種絲織的帶子。全句的意思是:從樹上垂下來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在頭腦中想象千萬條垂柳的情景。百度搜索圖片地址:

“不知細葉誰裁出”:“細葉”,柳樹新萌發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裁”,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詩中指的是:裁剪細葉。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把春風比作善於裁剪的剪刀,更加生動。

學生讀,心裏想象着每一幅圖畫,有感情的自讀、同桌互讀、點名讀。至能有感情有節奏的背誦。

(四)、精讀分析《春日》

我們學習的《詠柳》顏色是是春天柳樹的碧綠,下面我們再讀一下另一手描繪春天的詩。

1、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尋芳”,遊覽、賞玩美好的風景。“泗水”,水名,在山東省中部,源於山東省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因四源併發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經曲阜,也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和死後安葬處的近旁。“濱”,水邊。

全句的意思是: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孔子曾經呆過的地方

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

“無邊光景一時新”:“光景”,風光景色。“一時”,一個時辰,這裏形容時間很短,一時之間。全句的意思是:那裏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2)、讓學生把自己當作詩人,在風清日朗的日子裏,到河邊去看春景,想一想,“無邊光景一時新”都會有哪些景物?

根據學生回答點評,如説花草,可問什麼樣的花草,讓學生想諸如“奼紫嫣紅”之類的形容詞。再齊讀詩,心中想象着你看到的春天。

參考百度搜索圖片:

(3)、“等閒識得東風面”:“等閒”,平常、隨便。識得,認識到。“東風面”,春風的面貌,因我國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故稱春風為東風。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

“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鬥豔的景色。“總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開、奼紫嫣紅的景象都是由春風點染而成的。

意思是: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後。也就是説,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詩人看到的奼紫嫣紅都有什麼呢?

(4)、《詠柳》中我們知道是誰把柳樹裁剪成碧玉一般?(生回答:春風)那《春日》這首詩中又是誰帶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答:東風,即春風)

(五)、同樣是春風送來的春天,討論一下這兩首詩描繪的春天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同之處呢?

小組討論,教師總結。

不同之處:景物不同,顏色不同??

相同之處:都是春景,都很清新,都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都像一幅畫??

(六)、小結:春天是五彩繽紛的,你們也拿起你們手中的筆,學着詩人,描繪一下你們眼中的春天吧!

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感悟,讓學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任何一點疏忽、不負責任都可能造成徹底失敗。

4.繼續學習結合課文內容查找課外資料,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抓重點詞句理解感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懂得一個小疏忽會帶來大災難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所藴含的深刻的道理。

教學準備:

1.課文錄音、生字卡片。

2.學生在老師或家長幫助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查找有關《一個馬掌釘》的課外資料。在網上可搜索關鍵詞,如理查三世、亨利伯爵、一個馬掌釘、波斯沃斯戰役等。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瞭解故事背景。

1.教師板書,學生齊讀課題:24一個馬掌釘

馬掌釘是什麼樣的釘子?

2.一個普普通通的馬掌釘到底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你在預習中瞭解了什麼?查到了哪些資料?交流,使學生初步瞭解故事的背景及大致內容。(由於少了一個馬掌釘,扭傷了馬腿,摔傷了騎馬的理查三世,輸掉了一場戰爭,滅亡了一個國家。這個著名的傳奇故事來自英國國王理查三世遜位的史實。1485年在英國爆發了一場爭奪統治地位的。戰爭。國王理查三世準備拼死一戰,但由於少了一個馬掌釘而使他在波斯沃斯戰役中被擊敗。莎士比亞的名句“馬,馬,馬,一馬失社稷”使這一戰役永載史冊。)

3.來聽聽課文是怎樣寫這個傳奇故事的?聽課文朗讀錄音。

二、自學課文。

1.自由輕聲地讀課文,讀準生字詞,模仿錄音,把課文讀通順。

2.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課文,互相正音,並在組內交流讀懂了什麼?

三、學習生字詞。

1.你在課文中找到了哪些生字?你都會讀了嗎?

出示生字卡片:煩釘砸則率掀

2.多種形式讀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打亂順序讀。注意:“釘”是多音字,馬掌釘dīnɡ。它還有一個讀音是什麼?(dìnɡ)找到書上帶有這個字的詞:釘(dìnɡ)上。讓學生對比讀,明白“釘”作動詞時讀第四聲,作名詞時讀第一聲。

3.給生字口頭組詞,進一步鞏固認讀。

4.本課有哪些好詞語?説説你怎麼理解的?不懂的向同學或老師請教。可以用查詞典、聯繫上下文、找近義詞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決一死戰 衝鋒陷陣 不耐煩 環顧四周 鼓舞

耐煩(耐心) 鼓舞(鼓勵)

四、再讀課文。

1.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大家都已經認識了,把它們放到課文的句子中,同學們都會讀了嗎?請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開火車朗讀各段,引導學生評價,注意正音,朗讀有困難的地方,集體幫助。

3.課文中主要講了幾個人?分角色讀一讀對話。(旁白、馬伕、鐵匠、理查三世)

4.因為一個馬掌釘,導致了什麼後果?學生齊讀最後兩段。(少了一個釘子,掉了一個馬掌;掉了一個馬掌,倒了一匹戰馬;倒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丟了一個國家。)

五、作業設計:

1.把喜歡的詞語摘抄在語言積累本上。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段:

1.齊讀。

2.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理查三世和亨利伯爵為了爭奪王位準備決一死戰。)

結合課內外知識理解“決一死戰”。

3.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戰鬥前釘馬掌的事?(2—12)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戰鬥的經過?(13—15)

二、學習2—12自然段:

1.聽這幾段課文朗讀錄音。

2.如果要你扮演馬伕和鐵匠,你打算怎麼讀?和小組同學分角色練練。

3.請一組三人分角色讀。學生評價,你覺得他們讀得怎樣?好在哪裏?有哪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使學生在評價中明白讀馬伕的話應

採用急不可耐、怕受罰就敷衍了事的語氣。找到馬伕説話時的提示語“不耐煩”,“喊”等詞。讀鐵匠的話時要讀出開始還很堅持原則,後來也因為害怕國王的懲罰變得又急又怕的語氣。

4.再請三位同學讀一讀,再評。男女生和老師一起分角色讀,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感悟到馬伕和鐵匠的特點,讀出感情。

三、學習13—15自然段:

1.戰鬥打響了,讓我們來看看這場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戰鬥吧!

2.自由讀一讀。用自己的話説説戰鬥的經過。

3.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戰鬥的經過?(理查率領軍隊衝向敵軍,鼓舞將士擊退敵人,突然理查的馬掌掉了,馬也跌倒了,理查摔倒在地,士兵們見理查這樣,也紛紛掉頭逃跑,軍隊瓦解,理查被抓了,輸給了亨利。)

4.指導朗讀。該怎樣讀這段?(整段讀出戰鬥的激烈緊張,理查指揮戰鬥鼓舞戰士的話讀得有氣勢些。後來理查失敗了,讀出很絕望、很氣憤的語氣。)指名讀。教師範讀。評價。

5.投影出示理查的話:他揮舞着手中的寶劍,絕望地喊道:“一匹馬!一匹馬!一匹馬毀了我的國家!”全班再讀這句話。

過渡:理查説的話對嗎?他到底為什麼會失敗?

四、學習最後兩段:

1.學生齊讀短詩。

2.討論:理查的話對嗎?理查為什麼會失敗?現在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是諸葛亮,請你們發表高見。鼓勵學生髮表不同見解。(馬伕太急躁,國王信任他,他卻敷衍了事,沒有把馬掌釘牢就離開;鐵匠不堅持原則,也疏忽大意,沒有認真地釘好最後一個馬掌釘。)也有學生可能會責怪國王不該對下屬殘暴,否則馬伕和鐵匠也不會那麼害怕受到懲罰。

3.師生合作讀最後兩段。

五、總結拓展。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得到了什麼啟示?允許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一個小小的疏忽會帶來多大的災難哪!)(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任何一點失誤、不負責任都可能導致徹底失敗!)(各行各業都應該發揚嚴謹務實、一絲不苟、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

2.聯繫實際談一談自己的感受。例如我們的學習要認真細緻,做數學題時丟掉一個小數點答案就會出錯。醫生給病人動手術,如果疏忽大意,病人就會有生命危險。

六、拓展延伸。

1.建議閲讀《小蟲和大船》。

2.把《一個馬掌釘》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三課時

一、回顧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討論:鐵匠、馬伕、國王各有什麼優缺點?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引導學生爭論,發展學生思維的求異性。(學生可能會説鐵匠的優點是開始幹活還挺認真,缺點是他不堅持原則,後來敷衍了事。他也很粗心,他的工具不齊全,連現成的馬掌釘都不齊全。)(馬伕的優點是時間觀念強,怕因為耽誤國王打仗而受罰。缺點是對國王不忠,國王把自己最心愛的馬都交給他了,那麼信任他,可他卻敷衍了事,性格急躁。)

二、複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齊讀。

2.出示會寫字,小組討論用什麼方法最容易記住。

3.全班交流。

比較法:掌 堂 裳 嘗 常

換偏旁:“須”去掉偏旁加火字旁是“煩”。

“副”去掉偏旁加走之兒是“逼”。

4.指導書寫。

①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間架結構。

②談談寫字時要注意什麼?

③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優秀作業展評。

三、作業設計

1.比較組詞:

掌( ) 煩( ) 要( ) 逼( )

常( ) 須( ) 腰( ) 福( )

2.馬伕和鐵匠聽説了理查戰敗的消息後,會怎樣想呢?在這次戰役後,又發生了什麼事呢?續寫《一個馬掌釘》的故事。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五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第17課《撈鐵牛》,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麼?(誰撈鐵牛?為什麼撈鐵牛?怎麼撈的?結果怎樣?)

二、看書聽朗讀錄音。

三、佈置自學。(字幕出示自學要求)

1、初讀課文,看拼音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學習。

3、想一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試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卡,認讀生字。

2、彙報弄懂了那些詞語,重點檢查以下詞語:浮橋、淤泥、宋朝、熟悉、出色。

3、分段,講段意。(課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繼續的。先講鐵牛被大水沖走,陷在淤泥裏,一個和尚主動提出撈鐵牛:再講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接着講怎樣撈起一隻只鐵牛:最後講這個和尚的名字和身份。可分四段。)

4、朗讀課文(四人,每人一段)

5、學生質疑。

五、作業

讀熟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