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三年級語文《快樂的小燕子》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07W

國小三年級語文《快樂的小燕子》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一

《驚弓之鳥》是一則成語故事,講述的是古時候的一位叫更羸的射箭能手,他觀察了天上飛的一隻大雁後,只拉一下弓弦,大雁就從天上掉了下來。這篇課文語言大多是以更羸與魏王對話的形式出現的,指導好學生讀好人物對話並進一步分角色朗讀課文這是本文的情感目標。要重指導學生讀好兩個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讓學生找出表示魏王神態的幾個關鍵詞,體會人物從懷疑到半信半疑,再到“大吃一驚”的情緒變化,而更羸的語氣多為鎮定、胸有成竹。讓學生練習帶着語氣自讀後,再進行分角色朗讀。通過朗讀不僅讓學生弄清了事情的經過,還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一、以詞為線,在具體的語言環境採用多種形式品詞。

1、以詞為線。本課的學習主要以魏王神態語氣的變化(疑惑——大吃一驚——奇怪)這三個詞為主線,展開教學,先讓學生找到這三個詞,依次提出這三個詞,先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再聯繫上下文讀懂課文,理解魏王神態語氣變化的原因,從而讓整個教學有條清晰的線索。

2、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採用多種形式品詞。“驚弓之鳥”一詞分為本義和喻義在文中一前一後理解,在整體感知時,學生説到本文主要講了更羸只拉弦就射下大雁的事,老師順勢説明這隻聽到弦響就嚇得掉下來了鳥,就叫“驚弓之鳥”瞭解了詞語字面意思,在學到課文最後一段時,分析這隻鳥為什麼聽到弦響就會掉下的原因, “能手”之詞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 “大吃一驚”一詞采用比較的方法和驚訝作比較,體會這個詞語想不到的程度更深一些。“悲慘”採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不敢相信”採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在詞語的理解中加深了對文本的感悟,有效地指導了朗讀。

句段訓練結合,體現訓練的層次性。課文的第八自然段更羸説的一段話是本課學習的重難點。這段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句段的訓練點。怎樣讓句段的訓練層次清晰呢?我先讓學生按照閲讀提示自讀本段話,標出本段有幾句話,對這幾句話有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再還着學生一句一句地讀懂每句話,最後把這四句話的意思串起來概況出本段的主要意思,把句和段的訓練結合起來。

二、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練習用因為……所以……説句子,理清文中的因果關係。

(2)瞭解驚弓之鳥的比喻意義。

(3)知道更羸為什麼只拉弦,大雁就掉下的原因。

(4)知道更羸為什麼有這樣大的本事的原因。在這個訓練過程中,同時注意了學生朗讀指導。我想如果每篇課文教師都能找到一兩個恰當的訓練點,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地進行詞句段的品讀,學生一定能有所獲。

三、自身不足

(1)情景創設不夠,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走進文本,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課堂顯得有些沉悶,發言學生白麪不寬。

(2)讀的還不夠落實。很多地方只是讓學生個別讀、齊讀了一下,有些語語氣沒有讀出來,教師並沒有進一步引導。教學中,我們沒有真正落實課堂民主,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充分享受主動思考、自由傾聽、相互評價的權利。隨着課堂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課堂所採用。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評價。,不斷比較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變化,以增強學習信心。 針對這些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注意給學生創設一個大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實而活。對於學生讀書的指導還要多下些功夫,特別是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培養。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二

本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本班人數60人,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從語文的學習基礎上分析,優等生多,差生也多。三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很多地方對學生來説是比較大的跨越,比如三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這與二年級相比跨度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地實現這種過渡,我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在探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創建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地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學生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由於班級人數較多,開始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覺得學生總是不是那麼認真地聽課,不能那麼專心,老是開小差,常常半路停下來處理課堂紀律問題。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學生的問題,更多的也是老師的問題。於是我開始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地去好好備課。你的課有激情,學生們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帶動,所感染;你的課有意思,學生們才樂意全身心地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於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備課,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每次新授前都為學生布置具體預習任務,並適時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新課授完,指導學生認真複習。用小組長檢查,教師抽撿的方法進行督促。通過一段時間,學生知道該如何預習了,也能自覺做到複習。

(二)正確的上課方法。“該説時就説,該聽時就聽,該寫時就寫”,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學會聽課,認真做好課堂筆記。

(三)寫工整字,做規範作業。本學期,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適時提醒,課後抽出時間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

三、加強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由於本班學生人數較多,個體存在着明顯的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提高。

由於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學經驗的不足,本學期在教學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比如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本班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其中有一些學生在習慣方面存在着問題—寫字習慣很差,寫字姿勢不正確,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或遇到難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今後我將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從這學期的工作中汲取營養、吸取教訓,不斷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國小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三

我在這堂課中,力圖體現出以下一些教學思想。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麼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自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並且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二、整堂課充分重視朗讀和背誦的訓練和指導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中我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並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

三、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注意創設情境,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

學過的詞語句子讓學生用一用,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對國小生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極有意義。

四、恰當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以舒緩優美的背景音樂為學生創設出了和諧的教學氛圍。

五、加強課內外結合,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還有一些不足,也留下了一些遺憾。例如,由於本篇課文含義較為深刻,學生在體驗的時候有一定的難度,假如在學生體會課文內容的時候,能再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指導,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四

本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三年級是一個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一個階段,也是一個在國小階段較為關鍵的一個年級,從三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説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閲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閲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新教材中在二年級只是安排寫句練習,但到了三年級就開始練習習作,要求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這個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

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鑽研教材、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教學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後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學生預習習慣、邊閲讀邊思考的習慣、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能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較為正確、清晰的瞭解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32篇閲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於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説、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我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就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知道什麼對他們來説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三年級剛剛從低年級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

在教學中讓學生精讀感悟的同時結合自身實際,讓學生進入角色,也就是進入課文的情境,讓學生感知:要成功,信心是不竭的動力,堅持不懈至關重要,但還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方式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五

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在《古詩兩首》的教學中,我始終以讀和圖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悟,在圖中感受。我在講授《望廬山瀑布》一詩時,導入部分以投影詩中插圖入手,讓學生對廬山瀑布有一個直觀印象,並使學生心靈得到震撼。在出示課題的時候,我利用圖層關係,將課題中需要學生學習的生字“廬”和“瀑”進行重點學習,以此來實現第一個目標。在“學文“過程中,我主要進行了以下教學:其一,自主讀文;其二,進行朗讀指導;其三,進行會認字學習指導和古詩配畫學習;其四,指導背誦。從目標上看,四個目標都已經達成,而且利用課文插圖和課件,很好地解決了重點和難點的教學。從效果上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體現。圖文結合,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趣味性和主動性。另外,利用田字格,讓學生將觀察到的生字送回家,從而來指導學生的書寫,這既讓學生獲得了一個實踐參與的機會,又充分體現了交互、參與的新課程理念。同時,這也體現了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策略,為師生搭起了一個交互的平台,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授《絕句》伊始,我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説説都看到了什麼?然後根據圖來出示古詩,讓同學們在圖文並茂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時以圖來輔助理解“千秋雪”、“含”、“萬里船”等詞,效果良好。這樣的教學也能很好地實現目標“感受大自然的美”。然後再利用多種朗讀方式幫助學生背誦課文。總之這一節課的目標得到了很好的達成,而且各知識點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另外,我還利用現實環境幫同學們理解古詩“窗含西嶺千秋雪”。我讓同學們將教室的窗户當作一張白紙,然後看窗外的景色。同學們一看就知道了“含”的意思。

總之,這一節課更讓我明白,低年段不要過分注重課文字詞的理解,而要讓學生在反覆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中自己去感悟,去理解,老師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作引導。這一節課也讓我明白了,要利用好現實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走出文本,利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領悟。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六

在本節教學中,學生對空氣的探究有着極大的興趣,在以後的學習中,有關空氣的知識將不斷出現,因此學好本課,對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空氣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這節課引導的好,就可以為整個單元的學習打下極好的基礎。

本課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空氣確實存在並佔據空間,是藉助水的幫助,通過空氣在水中形成氣泡來間接看到空氣。第二部分是我們周圍存在着空氣。在學生懂得通過實驗可以發現空氣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用別的實驗去發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有空氣。這部分是激發學生對周圍事物探索的興趣,調動學生運用所學本領的積極性。第三部分是空氣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在看、聽、説、玩中認識空氣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這些性質不能直接用眼睛觀察到。在本節課第一環節“找空氣”中,我充分放手給學生,使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想出了許多辦法來驗證了空氣的存在;在第二環節“稱空氣”中,用的是氣球,效果不太明顯,只有三個小組的實驗效果比較明顯。如果以後再次做這個實驗,一定要把實驗指導嚴格到位,如果操作中不夠嚴密,導致實驗不夠明顯,將收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第三環節“空氣會跑嗎?”這一實驗中,如果能給學生自己動手的時間,再明確集氣瓶的正確使用方法,相信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精心設計實驗,讓學生人人蔘與實驗,並在實驗中細心點撥,最後很自然地得出結論。在教學中,我積極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力求在學生學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探究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我主要採用“實驗法”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親身感受空氣存在,並佔據一定空間。本課教學既需要學生之間團結合作,進行探究實驗,也需要學生多感觀參與學習,發揮每個學生手、腦、耳、眼、嘴等功能,讓他們動手做一做、動腦想一想、動耳聽一聽、動眼看一看、動嘴説一説,讓他們在五動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

國小三年級語文《快樂的小燕子》原文 篇七

它來了!那小巧玲瓏的體態,着一身烏黑髮亮的羽毛,輕悠敏捷,在春光中快樂地飛翔,發出清亮圓潤的啁啾聲。

春雨如煙如霧,無聲無息地下着。水田裏的秧苗,塘邊的柔柳,綻開的桃花,在水霧碎雨中,綠瑩瑩、紅潤潤的。這時,一隻、兩隻,一對、兩對……小燕子歡叫着,穿來穿去。

天放晴了,陽光露出來。小燕子更活潑了。它斜飛在瓦藍潔淨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瞬間,“唧”的一聲,身子像個小黑點竄下來,掠過明鏡般的水面,又輕身一躍,射入雲中。這時,水面上撒落一朵小浪花,浪花綻開,盪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紋。

我問奶奶:“小燕子的尾巴為什麼跟別的鳥不一樣,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

奶奶説:“剪春呀!你看它飛來飛去,用剪子裁出一件春衣,給大地穿上。”

我又問奶奶:“那它為什麼飛不停、唱不停呢?”

奶奶説:“鬧春呀!春越鬧越濃。”

奶奶在靠近房樑的牆上,釘上兩個小竹樁,上面放一片新瓦——這是給小燕子築窩用的。幾天後,兩隻燕子一前一後,繞着房樑飛了幾圈,落在瓦片上,歪着頭,小黑豆般的眼睛調皮地朝我們滴溜溜地轉,輕聲細語地説:“嘰咕、嘰咕……”

“燕子在説什麼呢?”我問奶奶。

奶奶告訴我:“燕子在説,不借你的鹽,不借你的醋,只借你的屋,讓我們來住。”

我樂極了,對着小燕子喊:“你們住吧!”

奶奶還告訴我,燕子能消滅害蟲,保護莊稼。哦,原來燕子是在用辛勞打扮春天、保護春天呢!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八

在《兩隻小獅子》這一課的教學中,看着學生童趣盎燃的表演,聽着學生朗朗的讀書聲,我感受到了學生髮自內心的快樂。在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童話”般的情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激發想象、釋放才智的平台,充分發揮自主式、參與式的教學優勢,把課堂還給學生,使每個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滿意之處有以下兩點: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深掘教材,敢於創新,為學生創造了思維、想象、表達的寬鬆環境。如讓學生思考:看到懶獅子這樣,你想對它説些什麼?在學生思考的同時,教師予以點撥、誘導,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發揮想象。

在教學活動中,我創設情境以夥伴的身份來到學生中間活動、表演,完全捨棄了“師道尊嚴”。課堂上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了師生間平等對話。

上完這節“童話課”,我深切地領悟到,要使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必須從學生這一主體出發,在課堂上為他們栽下一棵枝繁葉茂的梧桐樹,為他們創設一個揮灑自我的樂園,從而實現“我喜歡學”。

同時,也讓我感到情境教學,對於低年級學生猶如“靈秀之泉”,滋潤着他們的心田,對培養情感、啟迪思維、發揮學生主體,培養學生的參與性、自主性、創造性,審美情趣,提高綜合素質都有積極作用。

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資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能動性,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