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靜女教學設計(精選7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11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靜女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靜女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靜女教學設計(精選7篇)

篇1:《靜女》教學設計

學生分析:

一般特徵:高一學生處在十六七歲的花季年齡,對於愛情已有朦朧的感知,學習時會有相應的感受。入門能力: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閲讀審美力,能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節跳躍、人物朦朧的詩歌;由於《詩經》年代久遠,閲讀上會有一定困難,幸好詩歌篇幅短小,藉助註釋應能掃除字詞障礙。學習風格:學生對於愛情的話題會有發表意見的熱情,所以本課的學習不宜教師講授,而用討論法來研究人物形象、瞭解詩歌特點。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慾望;2、欣賞純潔健康的愛情。

三、知識與技能

1、掌握《詩經》的基本知識;

2、積累文言字詞;

3、理解詩歌的主旨,讀懂人物形象;

4、瞭解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和詩歌敍事的跳躍性。

二、過程與方法

1、朗讀感知課文;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3、在探究中瞭解“詩無達詁”的詩歌特點。

教學重點: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多角度理解詩歌;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情節的跳躍性和從多角度去理解詩歌。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經》;梳理文意。

1、介紹《詩經》。(略)

2、聽朗讀,糾正字詞讀音。

3、據課文註解梳理文意。

4、請學生整理字詞。

再朗讀課文,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性格: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1、探討男主角的形象。學生討論交流。

(參考:“搔首踟躕”, 心急難耐,又無計可施,是個憨厚淳樸的小夥子。

“説懌女美”“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是個痴情的小夥子。)

2、探討女主角的形象。

(1)討論:為什麼女主角“愛而不見”?這使你覺得這是位怎樣的女子?

(參考:或者是因為害羞、矜持;或者是因為女的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來製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為調皮,製造一點情趣;或者是因為善於體貼人心,先到了卻故意後出現,免得男子有“遲到”的內疚感……)究竟是害羞矜持還是調皮活潑?讓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讓讀者琢磨不透,如霧裏看花,朦朧綽約,越發引人暇想。

(2)討論: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樣的女子?還有哪些詩句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路?(貽我彤管、自牧歸荑:以物傳情,未聽其語已暗傳情,含蓄温婉,聰慧可人。)

3、這是一段怎樣的愛情?

討論:(1)討論:女主人公有沒有出現過?

A、有。下文饋贈物品時出現。

B、沒有。下文饋贈物品只是男子的回憶。

以上兩種意見同學們同意哪種?説説你的理由。

(參考:這涉及到對詩歌的情節的理解。可作多種假設。一,女主人公走出來了,並且贈送男子彤管,而且兩人一面説笑一面散步到了野外,女子又送了荑草。二,這只是男子等待女子的一個場景,因為“愛而不見”,男子“搔首踟躕”,不知女子心意,於是前思後想,回憶種種情事,以揣測女子“不見”的因由,揣測女子對自己的心意。三,這是三個戀愛場面,感情一步步加深。)

小結:“詩無達詁”,所以成就了詩歌的朦朧美、含蓄美。這也體現了詩歌情節的跳躍性,需要讀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情節連貫起來,於是也就引發了不同的聯想,詩歌了就因此而有了無窮的魅力。

(2)討論“城隅”的.解釋:

質疑:城隅有兩種理解,一是“城邊角落”,一是“城上角樓”,你願意取哪種解釋?為什麼?(為什麼課文註解首選的是城上角樓?)

提示:A、兩個見面地點有什麼不同?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個地點?

B、如果是第一次見面呢?會選哪裏?為什麼?什麼情況下會選擇角樓?C、根據詩歌的描寫,男女主人公的戀愛是“初始階段”還是“高級階段”?根據分析,選擇哪個地點妥當些?

D、地點的選擇也跟人物的性格有關,什麼樣的性格會選擇什麼樣的地點?據詩歌的描寫,人物性格如何?

小結:一詞“兩解”甚至“多解”,無“定解”,留給讀者較大的想象空間,使詩歌朦朧而耐人尋味。

三、詩歌的表現手法。(直接傳授)

1、重章疊句的形式的表達效果達既加強了詩意的表達達又層層拓展詩境拓增加了抒情效果;迴環往復,一唱三歎,琅琅上口,有音韻和諧之美。

2、《詩經》“三義”,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什麼手法來寫?(直言其事,賦。)

四、作業(拓展遷移)。

1、同學們還接觸過《詩經》裏寫愛情的詩句嗎?

(“關 關 雎 鳩,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瓊瑤把《蒹葭》改編成一首曲子,鄧麗君把它唱紅了,聽過嗎?請你欣賞一下。(出示歌詞)請同學們也把這首《靜女》改編成現代歌詞,也就是寫成一首現代詩歌,注意要體現出詩歌體裁的特點,體現出意境之美和音韻之美。會譜曲的同學最好能同時譜上曲子。

篇2:《靜女》教學設計

一、教材內容分析

《靜女》一詩,選自《詩經・邶風》,這是東周時期產生於邶地的民歌。詩中以男子的口吻生動地描寫了青年男女在城郊約會的生活場景,表現了男女主人公之間純樸、美好的情感。詩經重章疊句的結構特點在這首詩中也有所體現。

二、學情分析

《靜女》一詩語言較為通俗,高一學生結合註釋,應該能理解字面意思,但一些較難字詞和句式,還是需要教師講解。另外,這首詩內容較為生活化,學生應該比較有興趣,學習時,可更多地將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上,但由於學生聯想能力和感悟能力的限制,對於含有深意之處,不能深入理解其意,此時,教師可多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三、教學目標:

1、掌握《詩經》基本文學常識及文中出現的重要實詞及通假字;

2、能夠準確地表達了詩歌內容;

3、能夠概括男女主人公新形象特點並分析。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準確地表達詩歌內容;

教學難點:能夠概括男女主人公新形象特點並分析。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還記得國中時學過詩經中的《關雎》嗎?(能背嗎?)《關雎》中主要描寫了男主人公對女子的愛慕,其實《詩經》中還有很多愛情詩。(多媒體展示: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出其東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子衿》)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靜女也是《詩經》中的愛情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內容?

(二)介紹《詩經》文學常識(多媒體展示)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載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作品,又稱《詩三百》或《詩》,現存詩305篇。按內容音樂可分為風、雅、頌,按表現手法又分為賦、比、興,“風、雅、頌”和“賦、比、興”合稱“詩經六義”。

(三)朗讀正音

1、初讀詩,正字音(展示:姝、俟、踟躕、貽、洵、荑)

2、找通假,明讀音(展示:愛、見、説、女、歸、匪)

3、聽範讀,明節奏

4、再讀詩,感詩意

(四)分析詩歌

1、分析第一章

(1)點出重點字詞:姝、俟、城隅、踟躕

(2)文雅的姑娘多麼美麗,在城上的角樓等我。(她)躲藏起來不出現,(急得我)抓撓頭髮猶豫徘徊。

(3)本章描寫的是什麼?(男女主人公約會的場景)

(4)想象姑娘此時的心理活動和動作

(也許她正悄悄向外窺視,看見小夥子焦急的樣子,正偷偷掩口而笑,正是看在眼裏,樂在心中。)

2、分析第二章

(1)點出重點字詞:孌、貽、彤管、煒

(2)文雅的姑娘多麼美好,送我紅色管蕭。紅色管蕭顏色鮮亮,喜歡你的美妙。

(3)思考:“彤管有煒,説懌汝美”有沒有深層含義?

(男青年表面指喜歡彤管,實際上藉此表達對姑娘的喜愛之情。)

(4)這一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見面時,戀人贈物的場景)

3、分析第三章

(1)洵:確實歸:通“饋”,贈送

女:通“汝”,你

(2)(姑娘)從牧場回來贈送我茅草,(茅草)確實美麗又稀奇。(但我喜歡的)不是你的美,(而是因為你是)美人所贈送的。

(3)這一章又寫了什麼內容?(戀人贈物,讚美戀人)

(五)人物形象分析

如何鑑賞人物形象:

1、知人論世,關注背景;

2、抓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請概括出詩中小夥子、靜女的形象特點,再結合文本具體分析

男子:憨厚、痴情的戀愛中男子形象

(憨厚“搔首”“踟躕”

痴情見面前焦急不安;

見面後興高采烈;

對禮物的重視)

靜女:天真活潑、温婉深情、內外兼修的戀愛中女子形象。

(天真活潑“愛而不見”

温婉“信物傳情”、“贈茅”深情

內外兼修“姝”“孌”)

(六)小結:

《靜女》一詩通過寫男、女青年約會的場景,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追求。(主題)

(七)作業:分析陳與義《尋詩兩絕句》詩中陳居士人物形象特點

(八)板書:

見面前:期望約會

靜女見面時:戀人贈物對愛情的嚮往和追求

見面後:讚美戀人

林蟠桃

篇3:靜女教案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

依據語文教學新課標。新課程大力倡導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有機整合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常的每節課的教學中能夠做到合理安排、認真組織,把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以生為主,豐富課堂教育教學內容。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學生分析:我所教的班級分屬一、二層次,在語文學習上差距不是很明顯。他們已經逐漸適應了高中生活,也適應了高中老師的講課方式,作為受教育者,容易進入客體意識,所以要重點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認識水平上,高一的學生能運用頭腦,對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上升到理性的認識,比較貼近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隨着學生知識面的拓展,他們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老師要有效地引導學生説出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方式及手段:主要採用師生互動式,通過提問及討論形成有效的課堂互動。

(三)所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對所蒐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提煉方面,所以我通過不斷地思考以及向其他教師請教來解決了這個問題。

三、本課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知識和能力目標: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和“其”、“有”的用法。 情感目標:瞭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嚮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點品味詩歌細節描寫的藝術效果。 教學方法以情景教學法為主,教師用幽雅的音樂,用優美的語言營造詩情畫意的詩意氛圍。課堂上採取逐層深入的教學法,同時注意新舊知識的勾連和對比,讓學生在深入掌握本課知識的同時,對《詩經》中其它知識也有整體的把握。

四、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一)

1、由荷爾德林的詩“世界充滿勞績,而人卻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為導入,這句話説出了人類生活的一種心態、心境,不管身體多麼勞累,人類總要詩意地棲居,就像我們的祖先,雖然生活艱辛,確能夠詩意地生活,以歌舞為伴,從而創造出了被後人稱為“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2、導出《詩經》後,通過對學生進行提問完成對《詩經》知識的複習。學生需要掌握的《詩經》知識包括:《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包括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多年間的詩歌共305篇,所以又被稱為《詩三百》或《三百篇》。

3、對《詩經》中的愛情詩有一個簡單的介紹,從而引出學生國中時期學過的《詩經》中的愛情詩:從《詩經》開始,民間情歌成為詩歌的重要載體,《詩經》中的愛情詩熱烈而奔放,清新而純淨,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情與情的碰撞。之後通過對同學的提問讓同學回答出國中時學過的《關雎》和《兼葭》,引出本課要學習的《詩經》中的另一首愛情詩《靜女》。同學齊讀:關 關 雎 鳩,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子 好 逑……—— 以雌雄二鳥和鳴起興,表達男子對女子真摯、熱烈的追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悵,迷惘的感情恰似蒼茫的秋水、蕭瑟的蘆葦。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男子對女子刻骨銘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二)預習檢測:《靜女》中重點字詞的解析俟:(sì )等待。 孌(luán ):美好。 懌(ì):喜愛。 荑(tí ):茅草芽。 洵(xún ):誠然,實在。其:形容詞詞頭,無實義。 有:形容詞詞頭,無實義。 “説”通“悦”。 “歸”通“饋”,贈送。

(三)文本解析

1、文意疏通:

(1)通過對重點字詞的提問完成對文意的疏通。

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説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其:形容詞詞頭。姝:美麗。俟:等候。城隅:城上的角樓。愛:隱藏,遮掩。見:出現。踟躕:心裏遲疑,要走不走的樣子。孌:美好。彤管:紅色的管簫。管,也有人説是茅草。有:形容詞詞頭。煒:鮮明有光的樣子。説懌:喜愛。歸荑:贈送荑草。洵:的確,確實。匪:通“非”。貽:贈送。

(2)按照“信、達、雅”的要求對全詩進行翻譯。靜女多麼美麗啊,在城角等我。但你卻藏起來不見我,急得我抓耳撓腮。靜女多麼美好啊,贈給我彤管。彤管顏色鮮亮,喜歡你的美麗。你從野外採來荑草送給我,這荑草真是美麗而且與眾不同。並不是荑草本身美麗,而是因為是美人贈送的。

2、對全詩的整體把握,通過對學生的提問實現。以誰的角度寫? 青年男子在什麼環境下所寫? 苦苦等待的時刻寫出什麼情感? 互相傾心採用什麼手法? “賦”

3、分節對文本解析:(1)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請同學為這一小節加小標題:男子贈物思考:在等不到情人的時候, 《氓》 和《靜女》中主人公的反應有沒有相似的地方?從中可見他們對愛情的態度怎樣?由同學討論得出結論。同是盼望着約會中遲到的戀人,《靜女》中的男子是“搔首踟躕”,焦急和煩躁全然沒有掩飾,而《氓》中的姑娘卻“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抑制不住的眼淚泄露了深埋心底的愛情。 關於細節描寫:(女子)愛而不見,(男子)搔首踟躕。細節描寫的表達效果:刻畫人物形象:女子,調皮;男子,急躁。表達思想感情:熱戀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

(2)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説懌女美。關於贈物的例子之一: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思考:靜女兩次贈物,男子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第一次:彤管 説懌女美 外在美第二次:荑草 洵美且異 內涵美荑草是靜女跋涉遠處郊野親手採來的,物賤而意深,一如後世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之“折梅逢驛使,贈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託、表達。並且這初生的潔白荑草恰似他們的愛情,純潔、高尚。

(3)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延伸: 手如柔荑:荑,嫩芽去皮後潔白細軟,所以用來比喻女子的手。

(4)對靜女和男主人公的形象進行總結,讓同學通過詩中的正面和側面描寫總結得出,從而加深對全詩內容的理解。靜女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愛而不見 貽我彤管 自牧歸荑 天真活潑、調皮可愛 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愛情靜女其姝 靜女其孌 嫻靜、美好男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搔首踟躕 憨厚、可愛彤管有煒,説懌女美 傾慕、讚美 洵美且異 真誠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愛屋及烏。

(5)請同學齊讀《詩經》中其它的愛情詩,對《詩經》中的愛情詩進行整體的感知。《詩經》愛情詩集錦:

詩經·國風·周南·關 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詩經·國風·鄭風·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詩經·國風·鄭風·狡童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詩經·國風·鄭風·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詩經·國風·鄭風·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詩經·國風·陳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6)對《詩經》中的愛情詩進行總結,請同學齊讀。《詩經》中的這類愛情詩,展示給我們的是人類美好的情感世界。這裏沒有世俗的偏見,有的只是個體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這種淳樸、自然、浪漫的平等愛情,是漢以後愛情詩的矯揉造作所不能比擬的。這種浪漫與明媚的愛情,如山野中不敗的鮮花,雖然充滿野性,但卻像營養着生命的空氣一樣,培育着生活和情愫,塑造着生命的精神。《詩經》中描寫的愛情,絕無半點禮教和貞潔觀念的束縛,沒有摻雜任何世俗功利的考慮,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純真的人類美好情感的謳歌。《詩經》是中國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與俗氣的情愛文學聖典。作為民族青春時代的自由生活經歷的真實記錄,《詩經》愛情詩昭示後人,要擺脱“非人”的鐐銬,回到人之所以為人的真實境界,就必須贏得主體精神的自由,而這也正是《詩經》這部古老經典具有不朽文化價值的根源所在。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對學習效果的評價我主要採取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及個別訪談實現的,通過調查,我瞭解到學生對這節課的反應很好,所以我也感到非常欣慰。回顧這一節課的教學,我採用的是逐層深入的教學法,同時非常注意前後知識的勾連,讓同學們能真正做到舉一反三,對知識進行徹底、有效的掌握。

回顧我的這節課,優點主要是:1、板書設計精當。2、教學環節緊湊、完整。3、師生互動好,課堂氣氛活躍。4、能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聯繫、比較。但同時我也反思自己的缺點,主要是沒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引導和分析,急於敢教學進度。以後一定要克服這樣的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後我一定要更加努力,講好每一堂課!

篇4:靜女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詩經》的基本知識,積累字詞,理解詩歌的含義並能熟練背誦這首詩歌。

2、過程與方法: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變化,分析把握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掌握《靜女》的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培養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感情,吸收有益的成份。

教學重點

理清詩歌的敍事情節,分析把握詩歌當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學會比較分析,學習《靜女》的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教師查閲資料,製作課件,佈置任務單;學生課前預習,蒐集資料,完成預習任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詩意導入

由荷爾德林的詩“世界充滿勞績,而人卻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為導入,引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學生感受詩歌魅力,走進《詩經》。

詩意導入,渲染詩歌魅力。

引發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習慾望。

活動一:

温故知新走進《詩經》

1、《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現存詩305篇。

2、按表現內容,《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大類。

3、《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學生回顧《詩經》常識。

普及《詩經》知識點。

讓學生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

活動二:

誦讀涵詠

感知詩意

1聽範讀、學生自由朗讀

2、字音、字義、通假字講解

3、全詩梳理

理解字詞,疏通詩歌大意。

教師明確知識要點

讓學生了解《靜女》的基本內容。

活動三:

品讀鑑賞

探尋詩情

1、《靜女》描繪了幾個鏡頭?

明確:相約、相贈、相悦

2、《靜女》刻畫了男、女主人公怎樣的形象?

明確:女子:嫻靜美麗、活潑可愛……

男子:憨厚淳樸、痴情有愛……

3、《靜女》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明確:(1)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2)細節和心理描寫;

(3)重章疊句的表現手法。

4、歸納主旨

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深入探討理解《靜女》,探尋詩情。

教師點撥引導,讓學生深入理解《靜女》

讓學生走進《靜女》,真正感受詩歌。

活動四:

拓展延伸

比較鑑賞

《詩經》中的愛情戀歌

1、《詩經·周南·關雎》

2、《詩經·秦風·蒹葭》

3、《詩經·鄭風·子衿》

全詩總結

學生賞析詩經中關於愛情的經典詩歌。

教師點撥指導

讓學生感受愛情的美好,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課後作業

用最精彩的語言改編《靜女》,形式、文體不限。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教師課後點評

深化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板書

情人相約圖

靜女情人相贈圖

情人相悦圖

教後反思

篇5:靜女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詩經》的相關文學常識。

2.掌握誦讀古詩文的方法,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成誦,進行語言積累。

3.體味詩中主人公熱烈而純樸的戀情。

4.瞭解詩歌新穎的'表現手法:人、物、情巧妙融合;寄情於物。體會詩歌重章疊唱的藝術效果。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掌握朗誦古代詩歌的基本方法。

2.在誦讀中感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 品讀鑑賞詩歌中的名句。

2. 分析詩中的重章疊句手法。

教學方法誦讀法、比較閲讀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民歌《敖包相會》,這首來自草原的情歌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歌曲講述了一個小夥子在十五月圓之時,翹首盼望美麗善良的心上人以及和心上人相會的情景。類似的場景在《詩經》中也曾經出現過,那麼詩中的那個小夥子盼來了自己的心上人了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邶風·靜女》去尋找答案吧。

二、熟讀課文,把握文意

1. 錄音範讀,掌握下列生字的讀音。

姝 (shū) 俟 (sì) 見 (xiàn) 蜘躕(chí chú) 孌(luán) 貽(yí)彤(tóng)管 煒(wěi)懌(yì) 歸(kuì)荑(tí)洵(xún)

2. 學生自讀,並完成下列任務

①勾畫出詩歌中的通假字和不會解釋的詞語,與鄰桌相互提問。

②提問:這首詩歌主要寫了什麼?

參考:描述了一對戀人的約會經過。男子按照約定趕到城牆下,卻沒有看見心愛的女子,焦急萬分之時,女子出現了,並且贈送給男子兩件禮物。

3. 學生齊讀,讀準停頓。

三、師生問答,理解內容

提問:詩歌第一章寫了什麼?這一對戀人的性格各有何特點,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明確:交代了一對戀人相約在城牆下,男子如約而至,但女子卻故意躲着不肯出來,男子着急得抓耳又撓腮。“姝”、“愛而不見”表現了女子美麗、調皮、可愛,“搔首踟躕”表現了男子老實、憨厚、痴情。

提問:相會之時,靜女給男子贈送了什麼?男子為什麼對這些禮物要大加讚賞?

明確:贈送了彤管與荑草。表面上是讚美彤管與荑草,實際是讚美贈送禮物給他的人。原來並不是這些禮物本身有什麼不同,而是因為它是美人所贈,所以愛屋及烏,紅色的彤管和平常的荑草,在他眼裏自然而然變得美不勝收了。正如朱熹《詩集傳》:“言靜女又贈我以荑草。而其荑亦美且異,然非此荑之為美也,特以美人所贈,故其物亦美耳”。

提問:男子對自己接受的兩件禮物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明確:按理説,彤管比荑草要貴重,但男主人公對受贈的彤管只是説了句“彤管有煒”,欣賞的是它鮮豔的色澤,而對受贈的普通的荑草卻由衷地大讚“洵美且異”,顯然欣賞的不是其外觀而別有所感。因為荑草是“靜女”跋涉郊野親手所採,物雖賤而情卻深,在小夥子的眼中它已不是一般的荑草,而是“洵美且異”的珍品。

四、結合內容,掌握誦讀方法

討論:本詩在朗讀時應該怎樣讀?

參考:首章開篇兩句要讀出赴約時的興奮得意之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應讀出男子苦等不來的焦急苦惱之情。次章前面兩句要讀出收到女子贈物的高興之情,後兩句則應表達出對心愛之人的讚美之情。第三章“洵美且異”要表現出對“荑草”的喜愛之情,此時之喜悦尤甚於彼時得到彤管,末句“美人之貽”則應當讀出得意興奮之情。

五、誦讀體會,探究藝術特色

提問:反覆誦讀 “靜女其姝……靜女其孌……”,你有什麼發現?詩歌為什麼要反覆地吟唱?

講解:這兩首詩的部分內容反覆使用了相同的句式,表達的意思也很相似,這種藝術手法叫“重章疊句”。通過反覆的吟詠,能造成一唱三歎的藝術效果,有助於淋漓盡致地表達出詩歌的思想感情。重章疊句為《詩經》所首創,正因為它在傳情達意上的巨大作用,所以廣為後世詩歌使用。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在歌曲之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問:下面請聽一首流行歌曲,辨別其中是否使用了“重章疊句”手法?如果使用了,談談它的作用。(播放歌曲《童話》)

明確:歌曲借反覆詠唱“我願(要)變成童話裏你愛的那個天使……”傾訴了對甜蜜愛情的無限憧憬和對心中“童話”的執着追求。

六、拓展訓練,比較閲讀

《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②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③,在城闕④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註釋〕①衿——衣領。青衿是周代學子的服裝。 ②嗣——傳送,給予。

③挑、達——形容走來走去的情狀。 ④闕——古代城門上的樓。

1.齊聲朗讀。

2.比較《邶風靜女》和《鄭風子衿》的異同。

不同點:①角度不同:《靜女》是從男子角度描寫愛情生活;《子衿》是從女子角度抒發相思之情。

②情節不同:《靜女》寫青年男女的約會;《子衿》寫女子在城樓上盼望戀人。

③基調不同:《靜女》調皮可愛,充滿歡樂;《子衿》纏綿悱惻,哀婉傷感。

寫法不同:《靜女》主要通過表情神態刻畫人物;《子衿》主要通過內心獨白刻畫人物。

共同點:①對愛情的追求都大膽直率。

②感情真摯熱烈。

③風格樸實、清新。

④都採用了重章復唱的手法。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查找資料,看看《詩經》中還有哪些詩歌大家比較熟悉,把其中的經典詩句摘抄下來,並把它介紹給自己的同學。

篇6:靜女教案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關於《詩經》的文學常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靜女》的感情基調:男女主人公純真、熱烈的愛情。

3、通過《靜女》的學習,掌握《詩經》“賦”的表現手法和《靜女》頂真、雙關的修辭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反覆朗讀課文,體會、感受《靜女》的感情基調,通過《靜女》的學習,掌握《詩經》“賦”的表現手法和《靜女》頂真、雙關的修辭方法,分析、再現藝術形象。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靜女》藴含的感情,所表達的愛情共性。

《靜女》的朗讀技巧。

教學難點:

《詩經》的藝術特色。

《靜女》人物藝術形象的把握。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回顧第一單元所學內容,導入新單元,介紹《詩經》。

二、《詩經》概況

《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離騷》,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一)《詩經》的編纂者

孔子刪詩説、王者采詩説、周朝太師編定

(二)《詩經》的分類:

1、體例分類 《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詩經》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 , 分為風 、雅、頌三類。《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衞、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土風歌謠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即朝廷之樂,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 ,大部分為貴族的作品, 即所謂正聲雅樂 。《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③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 ,《商頌》5篇 ,共40篇 。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2、從內容上劃分:祭祖頌歌和周族史詩、農事詩、燕饗詩、怨刺詩、戰爭徭役詩、婚姻

愛情詩(老師關鍵字詞板書)

(二)《詩經》的藝術特點

1、賦比興(表現手法)

2、《詩經》的句式

《詩經》的句式,以四言為主,四句獨立成章,其間雜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二節拍的四言句帶有很強的節奏感,是構成《詩經》整齊韻律的基本單位。四字句節奏鮮明而略顯短促,重章疊句和雙聲疊韻讀來又顯得迴環往復,節奏舒捲徐 緩。《詩經》重章疊句的復沓結構,不僅便於圍繞同一旋律反覆詠唱,而且在意義表達和修辭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課時

一、課文導入:

愛情是人類最真摯的情感,也是文學史上永恆的母題。我們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關雎》)來表達男子對女子真摯、熱烈的追求;也用“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詩經?子衿》) 來表達男子對女子刻骨銘心的思念; 以及“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 蒹葭》),那是指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悵、迷惘的愁情恰似蒼茫的秋水,蕭瑟的蘆葦。 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首——《邶風?靜女》(板書)

二、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糾正、強調個別字詞的讀音。

姝 (shū) 俟 (sì) 見 (xiàn) 蜘躕/躇(chí chú)孌(luán) 貽(yí) 彤(tóng)管 煒(wěi)懌(yì) 歸(kuì)荑(tí)洵(xún)

三、全班朗讀(強調節奏、感情基調的把握)

四、老師範讀。

五、全班再齊讀一次,用3~5分鐘背誦全詩。

六、具體講解(採用提問教法):

第一章: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板書:見面前,約會的場景)

1、這一章主要描寫什麼?哪些字詞交待地點人物?

男女戀人約會的場景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城牆上的角樓)

2、“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刻畫出男女主人公怎樣的形象?

愛,通“薆”,揚雄《方言》:“薆,謂薆蔽也。”

少女天真活潑、調皮可愛的情態、“我”的憨厚、真誠以及未見戀人的焦灼、憂慮的心情

第二章: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説懌女美。

頂真:前一句的結尾詞語緊接着作為後一句的開頭詞語的那種首尾相“頂”的格式,又叫“連珠”、“蟬聯”。

表達作用:結構嚴密、上下銜接、語勢貫通,音律優美(板書)

這一章描寫男女戀人見面後的情景。

“彤管”作用如何?這一章表達“我”對少女怎樣的感情?

“我”表面上是讚歎管簫之美,實際上是讚歎“靜女”之美。這表現了“我”對“靜女”的愛戀。

第三章: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頂真)。

這一章繼續描寫兩人見面後的情景。

1、“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為何“我”覺得它“美且異”?

愛屋及烏,凸現單純的愛戀之情。

板書:“彤管”“荑”的雙關作用,

總結:

1、這首詩描寫了熱戀中的男女青年約會時極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極富寫實性;

2、隻言片語,卻細膩、傳神地描繪了人物的感情變化:“我”從“搔首踟躕”,焦慮異常到“説懌女美”,愛不釋手;

3、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聰明可愛的少女和一個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

七、介紹新詩:

著名學者餘冠英先生對此詩曾作了極為達情傳神的今譯,現抄錄如下供你參考:幽靜的姑娘撩人愛,約我城角樓上來。暗裏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撓腮。

幽靜的姑娘長得俏,送我一把紅管草。我愛你紅草顏色鮮,我愛你紅草顏色好。牧場嫩草為我採,我愛草兒美得怪。不是你草兒美得怪,打從美人手裏來。

虛詞積累:

18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其:①第三人稱代詞。表示領有,作定語。相當於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的,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左傳?莊公十年》

②指示代詞,相當於這,那。例: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説》

又,其中的。例:

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莊子?山木》

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③句中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命令等。例: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祍矣。——《論語?憲問》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孟子?梁惠王上》

④形容詞詞頭。例: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詩經?邶風?北風》

於:

在文言文中,“於”最重要的用法就是介詞用法。但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其意義是不同的。如果“於”字在一個短語或句中前邊是動詞,後邊是名詞(這個名詞是地名)則此時為“在”、“到”的意思。“遊於三輔”、“舍於其址”;如果在一個短語或句中前邊是動詞,後邊是表示人名的名詞,此時句中的“於”是“向”、“對”的用法。“言於孫權”,“趙氏求救於齊”;如果“於”的前面是形容詞,他往往又是“比”的意思,如“王若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臨國也。”“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值得注意的是,“於”用作介詞時,還可以作為被動句的形態標誌,引進動作行為的施事。如:

郄克傷於矢,流血及屨。——《左傳?成公二年》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八、實踐活動:表演

具體要求:一人旁白,兩人(一男生一女生)表演

根據詩歌內容,認真揣摩男女主人公的情態及心理活動。

九、佈置作業:

1、回答課後問題

2、背誦課文

3、預習《氓》

附:課堂擴展(第一課時)

※ 《詩經?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採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 《詩經》中賦、比、興的解釋,從來就有很多説法,這裏,我們只引用朱熹的話加以説明:

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鋪敍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聯想

用今天的話説:“賦”就是直接敍事、刻畫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興”就是起頭,即先説別的事物,以引出詩人要説的事物。賦、比、興都是詩人用以構築詩的藝術形象和意境的方法,一般説來,雖某些詩側重用賦、或比、或興,而多數則是交互運用。

德國藝術大家温克爾曼曾經讚歎古希臘藝術的魅力在於 “ 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 ” 。馬克思也説,希臘藝術的魅力在於它是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而童年一去不復返,因而也是永恆的。

篇7:靜女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詩經》的基本知識, 培養理解賦、比、興的表現手 法在《詩經》中的作用的能力。

2. 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誦讀,激發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培養對祖國傳統文化 的熱愛之情,提高文化素養。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誦讀方法,讀出詩歌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感受詩歌表現的情感。

2.分析詩中的重章疊句手法。

難點:通過分析《靜女》中賦、比、興的用法,理解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誦讀吟詠法、講授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1.朗讀詩歌,疏通字詞的讀音,認真思考課後練習。

2.查詢有關《詩經》的知識,如作者、作品、評價性的文章。

3.查找有關表達愛情和思家之情的詩歌、故事、樂曲。

以上三個預習作業,讓學生在個人查詢、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進行交流。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在流行歌當中現在愛情大多是通過歌唱出來的,如“愛你沒商量”、“死了都...要愛”等等。同樣是愛情,在不同的時代就有着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的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來表達男子對女子真摯、熱烈的追求; 也用“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來表達男子對女子刻骨銘心的思念。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關於愛情的古老詩歌,就是選自《詩經》的《靜女》。

二.《詩經》介紹

説起《詩經》大家在國中就有所瞭解。現在,老師要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來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是什麼?(《詩經》)

2.它收錄的是哪個時代的作品?距現在有多少年?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3000年的歷史。)

3.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歌?(305篇。)

4.這些詩歌是怎麼分類的? (分“風”“雅”“頌”三部分) (風:民歌;雅:宮廷樂歌;頌:祭祀樂歌。)

5.這些詩的作者是誰?為什麼? 提示:沒有明確的作者,當時並沒有專業作家或詩人。 三.課文解讀

1.檢查學生朗讀情況,糾正字音:

踟躕.(chí chú) 姝. (shū) 俟. (sì) 彤.(tóng)管. 煒.(wěi) 洵.(xún) 歸.(kuì)荑.(tí) 説懌.(yì) 孌.(luán) (播放PPT)

2.教師範讀,指導朗讀的節奏:提示:朗讀的節奏為二二式,咬準字音。例如: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3.學生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自由朗讀課文,並完成以下任務:

(1)這首詩歌敍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可以分為幾層?

(2)從朗讀中你發現這首詩歌的特點是什麼?

(3)讀了這首詩歌你想到了什麼?可以是一個故事或一首歌或一幅畫或一首相近的詩等等。 (4)有不懂的問題,可提出並共同探討。

4.檢查自讀效果。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整理出如下要點:

(1)通假字 “愛”通“薆”:隱藏 “説”通“悦”:喜愛 “女”通“汝”:你的 “匪”通“非”:不是 “見”通“現”:出現 “歸”通“饋”:饋贈

(2)邊翻譯全詩,邊初步整體瞭解詩歌的內容。 全詩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 第一章,寫男子和心上人約好在城牆的角落見面,趕到了約會地點,卻沒見到美麗的女子,等待是一種幸福,等待更是一種煎熬,急得男子抓耳撓腮,不住徘徊。“搔首踟躕”讓人聯想到男子焦灼不安的樣子,一個痴情的、熱戀中的主人公形象躍然紙上。 第二章,寫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麼漂亮,她送給我的“彤管”那麼好看,熠熠發光,令人愛不釋手,寫出男子喜愛女子的美麗。 第三章,寫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給他的荑草,既好看又奇異,因為是女子從遠處郊野親手採來贈送給他的,所以格外地喜愛,寫出男子對女子誠摯的愛戀。 三.歸納主題

1.提問: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明確:這首詩描寫了熱戀中的男女青年約會時極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極富寫實性,隻言片語,卻細膩、傳神地描繪了人物的感情變化:“我”從“搔首踟躕”,焦慮異常到“説懌女美”,愛不釋手。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聰明可愛的少女和 一個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他們之間純真健康的愛情,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內心的樸實願望,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們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抒發的感情熱誠真摯、純潔樸實,全無庸俗虛偽之態,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純真之美。

四.人物形象分析

⑶ 男女青年的形象是怎麼樣的呢?通過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男:憨厚、痴情。“騷首踟躕”(憨厚、真誠以及見面前的焦灼、憂慮)、“説懌女美”“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痴情)。 女:美麗、調皮、可愛。“靜女其姝““靜女其孌”、“愛而不見”、“貽我彤管”“自牧歸荑”。

五.佈置作業

把本首詩改寫成現代詩歌

附板書設計:

靜女 靜女:美麗、活潑、俏皮、熱情

n男子:憨厚、真誠、樸實

語言——押韻、雙關、重章疊句 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