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版比例的應用教學設計(推薦8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8.11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8篇《人教版比例的應用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人教版比例的應用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人教版比例的應用教學設計(推薦8篇)

篇一:比例尺的應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一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2.使學生感受數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比例尺的意義和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求出實際距離或圖上距離。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學習流程】

一、情境創設,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步認識路比例尺。並能根據一定的比例畫出物體表面的示意圖其實比例的應用還有很多,你知道富區離齊市有多遠嗎?你知道富區有多大嗎?你知道水立方有多大嗎?畫一張小小的示意圖,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今天我們來學習比例尺的應用。板書課題:比例尺的應用。

二、運用知識,分層練習。

1.課件出示幸福國小新建校園示意圖,組織學生根據地圖測量有關數據,展開教學。

2.①找一找地圖上的比例尺,寫在黑板上,並説一説比例尺的意義。

②將找到的比例尺互化。

③組織學生根據地圖測量校園長、寬圖上距離,根據比例尺求出其實際距離然後求出校園佔地面積,就此展開練習教學。

④師生交流,總結點評。

3、課件出示學校平面圖,各小組分別選擇一個建築的平面圖,根據有關的數據,求出這個建築的實際佔地面積。(教學樓、操場、辦公樓、語音室、花壇、圖書館)

①想一想,議一議,根據問題應該先求什麼?

②解答。

③師生交流,總結點評。

本組練習題主要是訓練學生在熟練掌握公式的基礎上,能夠靈活運用知識,並融會貫通,使學生會進一步理解與鞏固知識。

第三組:綜合運用、深化發展

請根據下列描述,先算出有關數據,再按1:2000的比例尺和繪圖要求畫出旗杆的位置。

旗杆的位置離學校南牆有30米,離學校西牆100米。

①學生解答

②師生互動交流,並加以個別指導、點撥並分析、評價。

本次練習題主要是訓練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三、作業

1、設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上的有關數據求出富區到齊市的實際距離的應用題,並解答。

2、利用網絡收集水立方的相關信息,根據比例尺1:2000求它的佔地面積,並畫出示意圖。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板書課題)你學到了什麼?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有什麼體會?

篇二:比例尺的應用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材第十二冊P49-5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以及比例尺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會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

教學重點:

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

設未知數時單位的正確使用。

教學準備:

佈置前置作業。小黑板。小組分工。

教學內容:

一、小喇叭主持

講數學小故事。

師:謝謝你給我們帶來的小故事。其實生活處處有數學。好了。同學們打開小研究本,把做好的前置作業小組裏進行交流。一會兒派代表起來彙報。

二、新課引入

1、小組內交流數學前置小作業。指生彙報。

“哪個組起來彙報?”

2、談話:我們在前面學習了比例尺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例尺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探究新知

(一)學習求實際距離的方法。

師(出示例7及右圖):這道題已知什麼,讓我們求什麼?比例尺1:8000表示什麼意思?(學生自由讀題思考,小組裏互相説一説,指生回答。)

師:那麼,根據題意怎樣才能求出實際距離是多少?你能想出幾種辦法來呢?

請同學們先試着在研究本上做一做,然後在小組裏討論交流。(師巡視輔導。)

師:你是怎麼想的?你覺得做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什麼?哪個小組到台上來彙報?

老師提個要求,別人回答問題的時候,請同學們認真傾聽,你們能做到嗎?

生1、生2、生3

師:剛才同學們還想到了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了實際距離,真不簡單!

那你説説你是根據什麼列出比例式的?

首先解設什麼?設未知數時用什麼做單位呢?

為什麼不用米做單位?做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小組裏再互相説一説。

師:你們認為這個小組做的怎樣?其他小組還有沒有要説的?你還能挑出這個小組的問題嗎?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生1、生2、生3

師:我們知道了已知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既可以按照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倍數關係解決來解答,還可以按“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結果了。

師:那這些方法當中,你最喜歡用那種方法?為什麼?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還有要補充的嗎?小組裏互相説説,遇到不懂的可以提出來。其他同學幫忙解答。

(二)學習求圖上距離的方法。

(出示“試一試”:明華國小正北方240米處是醫院。先算出學校到醫院的圖上距離,再在圖中表示出醫院的位置。)

師:好了,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法試着做一做。然後在小組裏互相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小組互動,師巡視。指生彙報。)

生1、生2、生3、生4

師:你們當中誰用算術方法做的?説説你的想法。

誰是用比例解的?你能説一説根據什麼列比例的嗎,應該將誰設為x?單位是什麼?列比例之前首先要幹什麼?(單位換算)

生1、生2

師:圖上距離求出來後,這道題做完了嗎?還有補充的嗎?

師:已知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可以把實際距離縮小相應的倍數,也可以根據比例的意義及性質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結果。

師:還有不懂的問題嗎?同學們自學課本52-53,不明白的提出來,小組裏其他同學幫忙解答。

四、反饋練習

1、練一練。

先在練習本上獨立做,再小組交流,指生彙報交流。

2、選擇:(出示小黑板(1)(2))

讀題思考。指生回答。

五、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六、作業

練習十一第三題。

七、課後拓展

課後找時間測量出學校操場的長和寬,然後選用適當的比例尺畫出操場平面圖。

篇三:比例尺的應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經歷讀平面圖,根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

2.能讀懂平面圖,能根據比例尺解決和平面圖上有關的實際問題。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方案:

教學環節:

教學預設:

一、讀平面圖

1、教師談話,説明一些場所也可以按比例畫出它的平面圖。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知道了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畫出一個物體表面的示意圖。一所學校、一個公園、一個商場也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畫出它的平面圖。

板書:平面圖。

2、讓學生讀某國小的平面圖,交流從圖中瞭解到的信息。給學生充分交流不同信息的機會,教師可以作為參與者交流。

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第54頁,認真觀察某國小的平面圖。

給學生一點時間觀察平面圖,再交流。

師:誰來説説從這幅圖上,你瞭解到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

這是某國小的整體設施平面圖

平面圖上畫了教學樓、語音室,教學樓在學校的西北邊,語音室在教學樓的西南方向。

辦公樓在學校的東北方向,圖書室在學校的東邊,微機室在學校的東南邊。

操場在學校的南方,花壇在操場的正北方向……

平面圖的比例尺是1:2000。

3.讓學生説一説比例尺1:2000表示什麼意思。然後,教師介紹比例尺1:2000的兩種表示方式,並板書出來。

師:誰知道比例尺1:2000是什麼意思?

學生可能會説:

生:1:2000的意思是圖上的1釐米表示實際的2000釐米。

師:説的很好!1:2000,比的前項是圖上距離,比的後項是實際距離。

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1:2000還可以寫成不同的形式。

教師邊説邊板書:

比例尺=1:2000

或比例尺=

4、參照兔博士的話比例尺的一般意義,並板書比例尺的兩種書寫方式。

師:根據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我們還可以得到比例尺的一般表達式。

教師邊説邊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比例尺

二、自主學習

1.提出:“求校園長的實際距離”的問題,師生合作實際測量後,讓學生自主計算。

師:根據平面圖上的比例尺,我們知道圖上的1釐米,表示實際的2000釐米。想一想,如果要想知道校園長的實際距離,怎麼辦?

生:需要先量出校園長的圖上距離。然後根據比例尺1:2000,就可以求出實際距離。

師:好,請同學們量一量平面圖上的校園長是多少。

學生測量。

師:誰來彙報你測量的結果?

生:圖中的校園長是10釐米。

板書:圖上距離:10釐米

2.全班交流計算的過程和結果。最後説明:學校的長用“米”做單位比較合適,所以求出釐米數後,要除以100換算成米作單位。

師:校園長的實際距離到底是多少呢?請同學們試着算一算。

學生試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師:誰來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算法:

因為圖上的1釐米表示實際的2000釐米,現在校園長圖上距離是10釐米,實際距離就是10個2000釐米,用2000×10=20000(釐米)。

我用2000×10=20000(釐米),20000釐米=200米,所以校園長的實際距離是200米。

隨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實際距離:2000×10=20000(釐米)=200米

如果學生沒有換算單位或出現錯誤,教師給予提示。

3、提出:“求學校寬的實際距離”的問題。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然後交流,解釋自己的計算過程和結果。

師:學校的長用“米”做單位比較合適,所以求出釐米數後,要除以100換算成米。

師:學校寬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呢?請同學們自己測量出圖上距離,並試着計算。

學生自主測量、計算,教師巡視並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師:誰來説一説你是怎麼做的?計算的結果是多少?

生:我先量出寬的圖上距離是6釐米,因為比例尺是1:2000,實際距離就是6個2000釐米,用2000×6=12000(釐米)=120(米)。

4、提出“求學校佔地面積”的要求,學生算完後交流。

師:我們已經求出了校園長和寬的實際長度,你能計算出校園的佔地面積嗎?試一試。

學生計算後交流。答案:

200×120=24000(平方米)

三、嘗試應用

1、提出教材試一試中的問題(1),先讓學生討論一下:求學校操場的面積,應該怎麼辦?然後自己解答,最後交流。

師:根據平面圖和比例尺,我們可以算出校園長和寬、佔地面積等。如果要求操場的面積,誰知道應該怎麼辦?

生:先測量圖上操場的長和寬,再計算出操場長和寬的實際長度。最後,計算出操場的面積。

師:請大家自己完成。

學生自主測量、計算,教師巡視並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然後,指名交流。

2、提出教材試一試中的問題(2),先讓學生討論一下:要在示意圖上標出旗杆的位置,應該怎麼辦?使學生了解:應該先根據實際距離求出圖上距離。

師:同學們真棒,根據平面圖和比例尺解決計算問題。現在,老師提一個比較難的問題。在學校內距南牆30米、西牆100米的位置,豎着學校的旗杆。如果要在示意圖上標出旗杆的位置,你知道應該怎麼辦嗎?

生:應該先根據實際距離求出旗杆距南牆、西牆的圖上距離,然後在圖中測量、標出旗杆的位置。

3、學生嘗試計算,然後交流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師:説的很好!請大家先試着計算出旗杆距南牆、西牆的圖上距離。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師:誰來説一説你是怎麼做的?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做法:

因為圖上1釐米表示實際2000釐米。旗杆距南牆的實際距離是30米,30米中有幾個2000釐米,圖上距離就是幾釐米。30米=3000釐米,3000÷2000=1.5,所以旗杆距南牆的圖上距離就是1.5釐米。同理,旗杆距西牆的實際距離100米,100米=10000釐米,10000÷2000=5,圖上距離就是5釐米。

因為=比例尺,所以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30×=0.015米=1.5釐米

100×=0.05米=5釐米

第(2)種方法如果沒有出現,不予介紹。

師:很好,同學們計算出了旗杆距南牆、西牆的距離。現在,在圖中測量、標出旗杆的位置。完成後,同桌互相檢查一下。

四、課堂練習

1、練一練第1題,先讓學生説説“紅紅家住房平面圖”所包含的信息,再獨立完成各小題。

師:請同學們看練一練第1題,這是紅紅家住房的平面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可能會説:

這幅平面圖的比例尺是1:200

紅紅家的客廳在陽面。

在紅紅家的東南角、西北角各有一個卧室。

師:比例尺1:200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圖上的1釐米表示實際200釐米。

師:請同學們獨立完成(2)(3)兩個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教師巡視並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五、課外延伸

2、練一練第2題,由學生課外獨立完成。

師:我們一起解決了紅紅家住房中的一些問題,請同學們課下用1:200的比例尺畫出你自己的卧室的平面圖。

篇四:《比例尺的應用》的教學設計

《比例尺的應用》的教學設計

《比例尺的應用》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中,體會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實際,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數學的思維方式,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樂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實用性和科學的探索方法,培養學生讀圖、用圖以及小組合作的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

比例尺在生活實際中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二、1 、複習比例尺的意義:

剛才老師瞭解到同學們的五一安排非常豐富,其實在我們學校周圍也有許多美麗的景點。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幅地圖,你能看到什麼?還能看到什麼?(觀察的非常細緻)比例尺1:10000你是怎麼理解的?你還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識?

預設生1:圖上一釐米表示實際中的一萬釐米,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

2: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板書)

3:同樣的`知道(比例尺)、(圖上距離))我們就可以求(實際距離) 那麼知道 (比例尺)、(實際距離)我們就可以求(圖上距離) 也就是説知道其中的兩個量,我們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

2、揭示課題。

大家對比例尺有了深刻的瞭解,其實比例尺在我們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例尺的應用。(貼出課題)

二.教學求實際距離.

1、求東門國小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

下面,我們就帶上比例尺,進行一次地圖上的旅行吧。現在我們從東門國小出發到鐵塔寺

(1)出示課件:

(2)仔細觀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預設一:生提:圖上距離是多少? (測量)

(4)預設二:從東門國小到鐵塔寺實際距離大約多少米?(評:真了不起,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仔細觀察所有信息與問題, 要求從東門國小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我們就必須先知道什麼? 老師給同學們也提供了同樣的地圖,請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從我們東門國小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

生做,師巡視

彙報交流:

師:誰願意來説説你的想法?

方法一:方程。

説説你為什麼這樣列式?

使用這種方法還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嗎?

剛才我們根據比例尺的數量關係,利用比例尺的意義直接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他同學還有不同方法嗎?

方法二:

生:41/10000求出的是實際距離。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因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在這裏圖上距離是比的前項,相當於除法中的被除數;實際距離是比的後項,相當於除法中的除數;比例尺相當於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商。而除數=被除數商,所以可以推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我們組就是根據這種關係求實際距離的。

這種方法也不錯。

方法三:

我們組是這樣想的:根據比例尺1∶10000推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00倍,所以從學校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可用410000求出,求出結果之後,因為單位不統一,所以還要把實際距離的單位轉化為米,隨即問:怎麼列式?(教師板書)

2、比較幾種算法。

同學們,很會觀察,很會思考。從不同角度,想出多種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 這些方法中,你更欣賞哪一種?為什麼?

教師小結:我們的數學就是那麼奇妙,在變與不變之間存在着一定得規律。雖然方法看似不同,但都是利用比例尺的意義來靈活解答的。

3、練習:

先量出天河體育中心到烈士林園的圖上距離,再算出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米? 仔細觀察所有信息, 想一想,要求從天河體育中心到烈士林園的時間?我們必須先求什麼?

運用我們剛才研究的知識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做在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做,師巡視

生1:(方程)師:怎麼想的?

生2:計算

師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了地圖旅行中的問題。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比例尺的應用還有很多,看一下這兩道題,先仔細讀題,想一想,做在練習本上。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出示:按1:1000的比例尺做出的郵電大樓模型,高為16.8釐米,郵電大樓的實際高度是多少米?師讀題

獨立完成。

按10:1的比例尺放大的手錶截面圖,圖中的錶盤的直徑是20釐米,這個錶盤的實際直徑是多少釐米?

學生獨立解答; 彙報交流。

2、提高練習:

出示:課件 你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想一想,再做出來。

生讀

彙報:兩種方法

觀察這兩種方法,你想説些什麼?

3、老師還了解到,有的同學想到省內給地走走,看這是我們山東省的一幅地圖。

自己設計出你的出遊路線,算一算行程。

四、回顧小結

篇五:比例的應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2、使學生運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

3、滲透函數的初步思想,建立事物是相互聯繫的這一辨證觀點,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的數量之間存在何種比例關係,並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學難點:

利用正反比例意義正確列出等式,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步驟:

(鋪墊孕伏,建立表象;創設情境,探究新知;歸納總結,揭示意義;鞏固練習,考考自己;分層練習,深化新知)

一、鋪墊孕伏,建立表象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4每小時耕地公頃數一定,耕地的總公頃數和時間

○5全校學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數和站的行數

2、根據條件説出數學關係式,再説出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麼比例,並列出相應的等式。

(1)一台機牀5小時加工40個零件,照這樣計算,8小時加工64個。

(2)一列火車行駛360千米,每小時行90千米,要行4小時;每小時行80千米,要行經X小時。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從上面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生產的一些實際問題,應用比例的知識,也可根據題意列一個等式。我們以前學過的一些應用題,還可以應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這節課我們學習比例的應用(板題)

1、教學例1

(1)出示例1(課件演示)讓學生讀題

一輛汽車2小時行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師:你用什麼方法解答,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自由回答)

(提問:我們怎樣解答的?(板式)先求什麼,是按怎樣的數量關係式來求的?這道題裏哪個數量是不變的量)

學生解答如下幾種:

解法一:140÷2×5=70×5=350千米

解法二:140×(5÷2)=140×2.5=350千米

如果有學生用比例方法解,老師及時給以肯定,如果沒有,老師給以引導性的問題:

A題中涉及哪三種量?(路程、時間和速度三種量),其中哪兩種是相關聯的量?

B哪一種量是一定的?(固定不變),你是怎麼知道的?(照這樣的速度,就是説速度是一定的)

C它們有什麼關係?(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關係)

D題中“照這樣的速度”就是説XX一定,那麼XX和XX成X比例關係?因此XX和XX的X是相等的。

教師板書: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師追問:兩次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什麼相等(比值相等)

解法三:(用比例方法,怎樣列式)

解:設甲乙兩地間的總路長X千米

140:2=X:5

2X=140×5

X=350

答:甲乙兩地之間公路長350千米。

小結:這一類型題,我們不僅可用過去的歸一法、倍比法來解,還可用比例方法來解。

2、怎樣檢驗這道題做得是否正確呢?

3、變式練習改編題

出示改編的問題,讓學生説一説題意,請同學們按照例1的方法自己在練習本上解答,指名一人板演,然後集體訂證,指名説一説是怎樣想的,列等式的依據是什麼?

4、教學例2(課件演示)

(1)出示例2,學生讀題

例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4小時到達,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

提問:

(1)以前我們怎樣解答的?(板書算式)這樣解答先求什麼?是按怎樣的數量關係式來求的?(板書:速度×時間=路程)這道題裏哪個數量是不變的量?

(2)誰能仿照例1的解題過程,用比例的知識解答例2來試試,指名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練習後提問怎樣想的?速度和時間的對應關係怎樣?檢查列式解答過程,結合提問弄清為什麼列成積相等的等式解答。

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解答。

70×5÷4=350÷4=87.5(千米)

(3)提問:按過去的方法先求什麼再解答的?先求總路程的應用題現在用什麼比例關係解答的?誰來説説,用反比例關係解答這道應用題怎樣想,怎樣做的?(課件演示)

這道題裏的路程是一定的,XXX和XXX成X比例,所以兩次行駛的XX和XX的XX是相等的。

指出:解答例2要先按題意列出關係式,判斷成反比例,再找出兩種關聯量裏相對應的數值,然後根據反比例關係裏積一定,也就是兩次行駛相對應數值的乘積相等,列式。

(4)設每小時行駛X千米(根據反比例的意義,誰能列出方程

4X=70×5

X=70×5/4

X=87.5

答:每小時行駛87.5千米。

師:A)該題中三個量有什麼關係?其中哪兩種量是相關聯的量?

B)題中哪一種是固定不變的?從哪裏看出來?

C)它們有什麼關係?

D)這道題的XX一定,XX和XX成X比例關係,所以兩次行駛的和是相等的。

(5)變式練習(改編題)

出示改變的條件和問題,讓學生説一説題意,指名一人板演,其餘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集體訂證,説説怎樣想,根據什麼列式。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87.5千米,需要幾小時到達?

解:設需要x小時到達

87.5x=70×5

x=4

答:需要4小時到達。

三、歸納總結,揭示意義

想一想,應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同學們可互相討論一下,然後告訴大家,指名説解題思路。

指出:用比例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正確找出題中的兩種相關聯的量,判斷它們成哪種比例關係,然後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正確判斷成什麼比例,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積相等)

四、鞏固練習,考考自己(課件演示)

請你們按照剛才學習例題的方法去分析,只要列出式子就行。

1、食堂買3桶油用780元,照這樣計算,買8桶油要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識解答)

2、同學們做廣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以上1、2兩題,學生做完將鼠標移到“看看做對了沒有”進行自我判斷。

3、先想想下面各題中存在什麼比例關係?再填上條件和問題,並用比例知識解答。

(1)王師傅要生產一批零件,每小時生產50個,需要4小時完成?

(2)王師傅4小時生產了200個零件,照這樣計算?

4、四選一,每題只能選一次

(1)體積是30立方分米的鋼體重150千克,重1200千克的這種鋼材,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d)

a.150×30=1200x

b.30:150=1200:x

c.150x=30×1200

d.150:30=1200:x

(2)機器廠製造一個零件所用的時間由原來8分鐘減少到3分鐘,過去每天生產零件60個,現在每天生產多少個?(a)

a.60×8=3x

b.60:8=3:x

c.60×8=(8-3)x

d.3:x=8:60

(3)機器廠生產一種零件,每製造5個零件需要40分鐘,一天工作480分鐘,能製造多少個零件?(b)

a.5×40=480x

b.5:40=x:480

c.40x=5×480

d.40:5=x:480

(4)託兒所給小朋友分糖,原來中班24人每人可分5塊,最近又調進6人,每人可分多少塊糖?(c)

a.24×5=6x

b.24:5=6:x

c.(24+6)x=24×5

d.(24+6):x=24:5

(5)小紅從甲地到乙地,3小時行了全程的75%,幾小時可以走一個來回?(b)

a.3×75%=2x

b.75%:3=2:x

c.75%x=2×3

d.3:75%=2:x

五、分層練習,深化新知

○1修一條長6400米的公路,修了20天后,還剩下4800米,照這樣計算,剩下的路要修多少天?(6400-4800):20=4800:x

○2工人裝一批電杆,每天裝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多裝6根,幾天能夠完成?

12×30=(12+6)×X

○3農具廠生產一批小農具,原計劃每天生產120件,28天可完成任務,實際每天多生產了20件,可以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120×28=(120+20)×X

六、全課總結,温故知新

解比例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是什麼?(學生自己用語言敍述)

一般方法和步驟:

1、判斷題目中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成正比例還是反比例;

2、設未知量為x,注意寫明計量單位;

3、列出比例式,並解比例式;

4、檢查後寫出答案;

5、特別注意所得答案是否符合實際。

七、課後反饋,挑戰難題

小明受老師委託,編一些比例應用題,於是他前往“數學超市”選購了一些條件:

“計劃每天生產30輛”、“實際每天生產40輛”、“計劃25天完成”、“實際20天完成”、“計劃一共生產了900輛”、“實際一共生產了1000輛”

小明需要你的幫助,你會怎樣編題?

【比例的應用教學設計(通用10篇)】

篇六:比例的應用教學設計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總價一定,每件物品的價格和所買的數量。

小朋友的年齡與身高。

正方體每一個面的面積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被減數一定,減數和差。

2、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正反比例的意義,還學過解比例,今天我們就應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板書:比例的應用

二、新授。

1、教學例1。

出示例1: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開往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教師: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交流,看能想出哪些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2、全班交流解答方法:

生1:先算出每小時汽車行駛的千米數,再算5小時汽車行駛的千米數。列成算式是:140÷2×5。

生2:先算出5小時是2小時的多少倍,再把140千米擴大相同的倍數。列式是:140×(5÷2)

如果學生想出用比例解的方法,教師可以直接問學生:“你為什麼要這樣解?”讓學生説出解題的理由後再歸納其方法;如果學生沒想到用比例解,教師可作如下引導。

教師:除了以上的解題方法以外,我們還可以研究一種新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請同學們用學過的比例知識思考,題中有用種量?是哪幾種量?這幾種量間有什麼樣的比例關係?題中的“照這樣的速度”是什麼意思?

隨學生的回答,教師作如下的板書:因為速度一定,所以路和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解:設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X千米。

140:2=X:5(依據:速度一定)

注意:①靈活選擇解法。

②比例解時要正確判斷成什麼比例。

③解完後注意檢驗。

3、想一想:如果把第三個條件和問題改成:“已知公路長350千米,需要行駛多少小時?”該怎樣解答?

4、教學例2:跟例1相似的方法進行教學,放手讓學生去嘗試,重在培養學生獨立解題的能力。

5、比較例1和例2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篇七:《比例的應用》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數學十二冊《比例的應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2、使學生能用比例方法正確解答比例應用題。

3、培養學生的推理判斷能力及勇於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正確地判斷應用題中的數量之間存在什麼樣的比例關係,並能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近段時間學了些什麼知識?那麼就請同學們運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來判斷(課件出示判斷題)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1)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2)每小時耕地的公頃數一定,耕地的總公頃數和時間、

(3)全校學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數和站的行數、

2、 説説速度、時間和路程這三個量存在怎樣的比例關係?

(當速度一定)

二、探究新知:

1、 導入新課:剛才同學們説得很好,説明前面所學的知識掌握得不錯,這節課學習怎樣應用比例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比例的應用

2、學習例1.(課件出示例題 )

例1、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 先讀題,想想:這種題型我們以前學過沒有,屬於哪類應用題?該怎樣解答?再讓學生在草稿上獨立解答,然後指名説説解答方法。

(2)引導學生探究用比例知識解答。

提問:這道題能不能用比例知識來解答呢?

(課件出示問題,讓學生思考)

1、這道題中涉及哪三種量?(路程、時間和速度)

2、哪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樣知道的?(照這樣的`速度就是説速度一定)

3、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什麼比例關係?(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關係)(指名説説思考過程)

(課件出示思考的過程,並齊讀)

(3) 提問: 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可以列出怎樣的比例?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4) 解這個比例。 (教師板書解答過程)

(5) 怎樣檢驗所求的答案是否正確?(把求出的未知數代入原方程 ,看等式是否相等)

(6)寫出答語。

(7) 練習:現在我們來看看,如果把例1的條件和問題改成下面的題,該怎樣解答?(課件出示練習題)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駛多少小時?

(8)學生解答後,指名説説和例1的解法有什麼相同?(題中兩種量成正比例的關係沒有變,解答的方法也沒有變,只是所設的未知數為小時數)。

(9)教師説明:例1和練習題都是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列出的比例式,也是方程。

3、學習例2:

(課件出示例題)

(1)自主探究用比例知識解答

1 合作交流,小組討論:

題中有哪幾種量? 這幾種量之間有什麼關係?根據比例的知識可以列出怎樣的方程?

2、彙報討論結果。

老師板書方程並提問: 這個方程是比例嗎?為什麼?

3、師生一起解答。(完成例2的板書)

4、練習:(課件出示練習題)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駛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駛87.5千米,需要多少小時到達?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説説解答方法與例2的異同:題中兩種量成反比例的關係沒變,解答方法也沒變,只是所設未知數為小時數。)

4、 比較例1和例2的異同:(相同的是都是用比例解答的,不同的是例1是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列出的比例式,例2是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列出的等式。但它們都是方程。) 你能從例1、例2的解答中找出用比例的方法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嗎?

5、教師小結。

(課件出示)通過例1、例2的解答,讓同學們歸納出:(用比例方法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先正確地找出題中兩種相關聯的量,判斷它們成什麼比例關係,然後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三、知識應用:(出示課件做一做)

1、食堂買來三桶油用780元,照這樣計算,買8桶油要用多少錢?

2、某種型號的鋼滾球,3個重22.5克。現有一些這種型號的滾球,共重945克,一共有多少個?

四、作業:練習中的1~4題。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

(學會了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2、結束語:比例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要測量一顆大樹的高度,或是一根旗杆的高度,都可以用比例知識來解決。我們以後再去探討好不好?

篇八:比例的應用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第23~24頁例1、例2以及相應的“做一做”,練習五第1~4題、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掌握用比例解應用題的方法、

2、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利用已學的正比例的意義,通過自己探索,掌握解答正比例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個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正)

2)、三角形的面積一定,底和高(反)

3)、一個為0的自然數與它的倒數(反)

4)、Y=3XY與X(正)

5)、每塊磚的面積一定,磚的塊數和總面積(正)

二、引入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行駛路程和時間表:

路程(千米)70140350……

時間(小時)125……

(1)、觀察提問:

1)、表中相關的量是哪兩種量,汽車行的路程和時間成什麼比例?

為什麼?師從表中圈出140350

25

師:將其中一個數當作未知數能編一道就用題嗎?

2)、學生試編

如學生編題時沒有“照這樣速度”或“照這樣計算”,師提醒:讀題的人怎樣知道速度一定?

3)、生彙報所編之題,(選其中一題)師出示例1

師:你們自編的題目會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嗎:

學生試做;彙報:(師板書)

生:歸一140÷2×5

倍比140÷(5÷2)

分數140÷2/5或140×5/2

方程140÷2=X÷5

師:大家想出了這麼多合理的解答方法,真能幹,我們已經學過了比例的意義、解比例的知識,能不能利用比例的這些知識來解答這道題呢?

今天我們就探討如何用比例解答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新知

1、學生分組討論,嘗試用所學的比例知識來解答應用題。

2、討論後,請兩組學生上來寫寫他們的列式。

解:設兩地之間的距離有X千米

140/2=X/5

師:請講講你們的解題思路

學生:根據“照這樣計算”可以看出速度一定,也就是路程/時間=速度(一定)既比值一定。所以,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根據比例的意義列出等式。

師:140/2表示什麼?X/5表示什麼?

3、學生總結一下解比例應用題的步驟:

1)、讀題,找出條件和問題。

2)、找準變量和定量,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麼比例。

3)、設未知數。

4)、根據比例意義列出等式並解答。

齊讀解題步驟,師:這幾步中,最關鍵的是哪步?

4、出示剛才學生編的另一題: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2小時行駛140千米,已知公路長350千米,需要行駛多少小時。用比例解答該怎樣解答。

師:這道題的定量變了嗎?路程和時間成什麼比例關係?

生試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請學生講講解題思路。

三,鞏固練習:

1、補充條件,使它成為一道完整的應用題,並用比例解答。

一台織布機織布,4小時織布80千米,照這樣式計算()一共可以織多少千米?

學生1:補充“3小時”後,全體學生試做。

學生2:補充“再織3小時”學生試做。

請不同做法的學生板書,並説説解題思路。

生1:間接設生2:直接設

解設3小時織布X米解設一共可織布X米

80/4=X/4+380/4=X/3

X=60X=140

60+80=140

Tags:人教版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