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美版五年級上冊《美術中的比例》教學設計(精選2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81W

人美版國小美術五年級上冊《美術中的比例》教學設計1

人美版五年級上冊《美術中的比例》教學設計(精選2篇)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除了注重學生美術中比例的知識概念, 還非常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與反思的學習過程。就是要認真體會教材編寫意圖,為學生設計思考、討論、體驗、探究、實踐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大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藝術實踐,逐漸提高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培養他們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能發現美術中的比例知識。

過程與方法:初步懂得透視中的基本原理和規律,提高描繪五想的能力,時繪畫作品更真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逐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能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將透視知識運用到繪畫中,使描繪的現象更真實。

教學難點:

繪畫實踐中運用所掌握透視原理和規律,提高兒童繪畫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學們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課前準備:

鉛筆、橡皮、尺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觀察書中的範畫,你有什麼體會?

師:你能用簡單的圖形在紙上表現這些事物嗎?

2、討論:

(1)在紙上怎樣表現你看到的事物?

(2)從中你發現了什麼現象?(近大遠小)

二、新授 

1.作品簡介:

①.出示《溪山行旅圖》:

(1) 畫上畫的什麼?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對比如何?

(3) 這樣對比有何作用?

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描寫了我國陝西一帶的風光。山處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偉壯觀。下面的商人趕着驢,顯得很小,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聳的氣勢。這幅畫成功地運用了山和人物之間的比例關係,是我國山水畫中的傑作。

②.出示《維魯維斯的人》

(1) 人存站立和伸張四肢時,在圓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關係?

(2) 師簡單介紹這幅作品。

《維魯維斯的人》時達.芬奇在和羅馬建築師維魯維斯研究人體比例所繪,用以説明人伸張四肢和立正時,應當是圓形和正方形的比例關係。

③.出示《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位於法國首都巴黎,建與1163年。它正面每一層的高寬比例是按黃金分割比設計的,富有節奏和韻律感,總體效果協調統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築。今天,我們學習美術中的比例關係,它有助於我們探尋美的奧祕,有助於培養我們的創新精神。

2.師介紹黃金分割比的知識

把一條線條分成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的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的比,其比值約等於0.618。因這種比例在造型上比較美觀而被稱為黃金分割比。

3.欣賞花瓶:

(1) 花瓶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2) 從比例的角度分析花瓶。

4.教師示範:

教師出示做好的花瓶,給它進行裝飾。裝飾可以有多種方法,學生思考回答。

三.動手實踐

(1) 用比例知識先在稿紙上設計一個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紙剪下來。

(2) 為這個花瓶添加圖案花紋。

四:作品展示

1. 你為什麼設計這種式樣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紹一下你是怎麼設計的?

3. 你最喜歡哪幅作品。

板書設計:

第6課 美術中的比例

美術中的比例

大小長短

黃金比例

(0.618)

教後反思: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感知“比例”以及什麼是“美的比例”是我思考的重要問題,我在課上出示大小不同的圖片,讓學生拼擺出一幅能夠突顯出畫面主題物的作品,學生在拼擺的過程能夠感知到:小的物體能夠使大的物體顯得“更高大”。從這裏開始切入“比例”這一概念,學生更能夠直觀的感受到,在畫面中適宜的運用比例是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美感的。

再通過發現身邊的比例來激起學生對“比例”的好奇,例如:身高與雙臂的長度、三庭五眼等,這些都是存在比例關係,而本節課的重點是學習眾多比例中的一種:“黃金分割比”。我通過測一測、量一量、算一算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的探究出“黃金分割比”的比值約等於0.618,然後將符合“黃金分割比”藝術作品交給學生,讓他們實際的測量、計算,自己發現藝術品中藴含的“黃金分割比”。最後,學以致用,我通過示範,引導學用所學的比例知識創作出比例適宜的藝術作品。並且引導學生如何巧妙的裝飾藝術作品,使之更加美觀。

我除了讓學生掌握美術中“黃金分割比”的運用以外,還從多種角度去打開學生的思路和創作意識,讓藝術作品在嚴謹的學習態度中鮮活起來。

人美版國小美術五年級上冊《美術中的比例》教學設計2

優質課教學設計 

《美術中的比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瞭解比例知識,並運用比例的形式美法則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能夠有意識地發現生活和藝術作品中比例的美感。   

2、以體驗、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引導學生根據所學“黃金分割比”的知識,設計一個比例關係適宜且裝飾美觀的花瓶。   

3、培養學生對比例這一形式法則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意識,樹立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瞭解美術中的比例知識,感受“黃金分割比”的美,並能夠找到生活和藝術作品的“黃金分割比”。

2、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美術中的比例知識進行藝術實踐。

教學設計:

(一)教學準備

師:教具、ppt課件

生:彩色卡紙A4一張,白色卡紙A4一張,彩色手工紙一袋,剪刀、固體膠、彩色筆。

(二)組織教學

課前與學生互動,簡潔告知課堂要求,分組、分發學習材料。

(三)活動體驗,感受生活中的比例

活動一:哪件衣服最合適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衣服,讓學生挑選,引導生體會衣服與身材大小比例的關係。

師:孩子們,老師帶來了幾件衣服,如果讓你來當模特,你會選哪一件?

學生上台挑選。

師:你為什麼會挑這一件呢?

學生互動

小結:看來,不管款式如何,我們在選衣服時首先考慮到身高、胖瘦與衣服的大小關係。 

活動二:巧選禮物盒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禮物盒和物品,讓學生進行分裝。

師:我這有這樣一些禮物,我要把它送給我的好朋友,我想把它包裝起來,我這有幾個禮物盒,看看怎麼擺放是最合適的?

師:你們覺得他們的選擇合適嗎?這個小的為什麼不裝進這個大的裏面呢?

小結:看來,我們擺放物件會考慮到物件與盒子的大小的關係,要適合。

活動三:美化上牆

師:你們真會選擇,看來我要解決的問題可以放心的交給你們了,來再幫我解決一個問題把,我的家想要掛一幅畫,能從下面的畫幫我選一選嗎,哪一幅掛在牆上更合適?

學生自由發言

小結:孩子們真棒幫我解決了不少問題,你們發現了嗎,生活中我們常常要面臨這樣大小、長短的選擇,而生活中這些大小、長短關係,我們就稱為比例。(板書——大小、長短、比例)

設計意圖: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受大小、長短等視覺關係,從而體會和認識生活中的比例。

(四)作品賞析,認識美術中的比例知識

1、欣賞《溪山行旅圖》,瞭解中國畫中的比例法則和美感。                                      師:哎呀,説到掛畫,其實我特別喜歡一幅畫,看,它叫《溪山行旅圖》,是我國北宋著名畫家范寬的代表作,這幅畫上你看到了什麼?

師:山峯的高大畫家是怎樣給我們傳達這種感受的呢?

師:除了山還有什麼?書翻開13頁仔細找找,畫裏還有人和馬,在哪,對比這些內容(山、樹、馬、人),你發現了嗎?山的高大是怎麼樣表現出來的?

課件出示空白線條比例比

師:看,山畫得非常高,而正人、馬都相對畫的很小,高度、大小在比例上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關係,使這座山顯得山高大、雄偉。

課件回到畫面

小結:之所以范寬這幅畫是他非常著名的作品,其原因是他非常巧妙的運用了中國繪畫的審美法則,就是中國山水畫的繪畫法則“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設計意圖:在欣賞中瞭解中國畫的比例運用,及中國畫的形式美法則。

教學素材:

《溪山行旅圖》范寬

2、欣賞尼德蘭勃魯蓋爾的油畫《冬獵》,感受西方繪畫中的比例視覺美感。

師:中國畫在比例上有他的審美法則,有巧妙的運用,那西方的油畫有沒有呢?接下來我們欣賞第二幅畫,尼德蘭著名畫家勃魯蓋爾的名作《冬獵》,孩子們,在這幅畫你看到了些什麼?你在畫面的哪些位置看到了人?們的大小一樣嗎?一大一小,畫家為什麼要這樣畫呢?

師:一個非常大一個非常小,讓畫面有了近和遠的空間感,這就是對比例的一種巧妙運用。

小結:可見雖然中西方繪畫的表現形式不同,但是畫家都有意識的在畫面中運用比例的變化,帶給我們不同的視覺感受。

設計意圖:在欣賞中瞭解國外油畫的比例運用,及帶給我們視覺感受。

教學素材:

《冬獵》勃魯蓋爾 

設計意圖:學生在中外繪畫作品賞析中,感知美術中有目的的運用不同的比例關係,為了給人們帶來不同視覺效果。 

(五)黃金比例

過渡:然而在我們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形狀,因為不同的比例也能帶給我們不同視覺感受。

課件出示幾個比例不同的矩形,選一選、量一量。

1、選一選

師:你看這有個形狀,我來試着改變他的比例,變長變瘦,像竹竿不好看,再變矮變寬,太胖了不好看,再來變瘦變高,現在呢,是不是覺得這個形狀的身材很合適了?太高太胖我們都覺得不太好,還是這個標準身材我們最滿意,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那他形成的這種比例關係,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最適合的,像這樣的比例我們把他稱為黃金比例。(板書——黃金比例)

2、介紹黃金比例

師:有沒有同學聽説過,有的同學可能比較陌生,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因為這個矩形的寬除以長其比值約等於0.618,人們在多次探索中發現,這種比例在造型上比較美觀,是公認最和諧的比例,而被稱為黃金比例,黃金比在運用中沒有那麼精確去計算比值非要為0.618,人們常將在0.618範圍內的2:3,3:5,5:8等這樣的比例進行代替應用。

設計意圖:感受黃金比例的美感,學習黃金分割比的知識定義。

3、找一找畫一畫,小組探究,分發建築、工藝作品,畫出黃金分割比。

師:同學們你們瞭解了黃金比例了,我想考考你們,如果老師給你們一些圖片,想讓你們在這些建築和工藝品中找出運用了黃金比例的結構?你們能不能辦到?剛才你們也看了這些圖片,根據你們肉眼的感覺和比例,來試着找一找。

課件出示帕特農神廟圖片,引導學生找黃金比例

師:看看哪些部分形成黃金分割比?

師:帕特農神廟全部用潔白大理石砌成,給人雄偉、莊嚴、優美的形象美感,其源於神廟的長寬嚴格的按照黃金比例設計。

分小組活動:請各小組分別找出泰姬陵、巴黎聖母院、雙耳四系瓶、貫耳瓶圖片上黃金分割比,用線勾畫出來。

每組派代表上台檢驗是否找出。

師:根據資料記載泰姬陵的這些常和寬形成黃金比例,而形成泰姬陵巨大的陵墓清真寺的莊嚴和諧之美。巴黎聖母院屬於哥特式建築,是法國天主教的宗教性建築,他的最大特點就是整座建築以及每一層的高和寬的比例,全都運用了黃金分割比,同樣給人莊嚴、雄偉的美感,所以説巴黎聖母院是集審美與智慧一體的藝術作品,花瓶運用了黃金分割比,更能帶給人們平穩的視覺美感。

設計意圖:在建築和工藝品中找黃金分割比中,瞭解美術中的黃金分割比的運用,及感受黃金分割比運用下產生的視覺美感。

教學素材:

設計意圖:學生學習瞭解美術比例中“黃金分割”的知識,及在美術和生活中的廣泛運用,並感受其特有的視覺美感。

(六)講解實踐

1、欣賞花瓶,感受花瓶造型、花紋、比例的美感。

師:這些建築如泰姬陵這些,因為我們在教室無法實地去測量,在圖片上我們是通過肉眼觀察和基本的比較,老師給大家回饋的信息也是我在網上查的資料。但是接下來我們的一個設計作業就需要大家精準計算了,運用到黃金比例,就要經過自己的測量比較了。

課件出示各種形態的花瓶圖片。

師:請看這些花瓶美不美,他們的設計都用到了黃金比例。看他們寬和高形成了黃金比例,形成了端莊典雅的美。

2、教師示範,如何將黃金分割運用在花瓶的設計及製作方法。

出示課件講解如何運用黃金比

師: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個瓶子,讓他具有黃金比例,讓他的外形約等於0.618,你們覺得我們該怎麼做呢?

師:老師找到一個簡潔的方法,你們知道A4紙的長寬是多少?其比例是黃金比,如果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能讓瓶子的高度和寬度達到兩端,這樣的一個瓶子至少在外形上是不是就能能達到黃金比例?

教師示範花瓶的設計及製作方法

師:那我們來試一試,利用花瓶的對稱性,將紙豎着對摺,接下來從平底剪出,不管你設計什麼樣的造型,都必須將花瓶高度和寬度達到這張紙的邊緣進行剪,最後形成花瓶的造型。

3、學生作品欣賞,拓展思維

師:剪出造型後怎麼設計才美觀呢?

師:花紋我們怎樣加上去呢,可以運用哪些表現方法?

自由發言

師:看花紋的設計,可以是植物動物人物等等,以及表現方式上,不僅可以選擇剪紙,還以選擇繪畫和剪貼的方式。

設計意圖:感受花瓶的美感,拓展學生思維,學會“黃金分割比”在花瓶的設計中進行運用。

(七)學生實踐

請你根據所學的“黃金分割比”知識,設計一個比例關係適宜且裝飾美觀的花瓶。

提示:

1、花瓶比例要符合黃金分割比

2、花瓶造型設計獨特

3、設計美觀

(八)展示評價

1、花瓶設計是否運用黃金分割比?

2、花瓶造型設計比較獨特?

3、得哪個花瓶的花紋設計比較美觀? 

(九)拓展延伸

黃金分割比帶給我們視覺的美感,比如商標設計、影視作品的設計等等,通過學習美術中的比例,大家學會了設計花瓶,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運用“黃金分割比”讓生活變得更具美感。 

板書:          

美術中的比例

大小長短

黃金比例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