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版國中生物鳥的教學設計(推薦15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3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5篇《人教版國中生物鳥的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人教版國中生物鳥的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人教版國中生物鳥的教學設計(推薦15篇)

篇一:鳥教學設計

本課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國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三節。教材的編排是按照生物圈的環境特點來探究各類動物與各自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特點,沒有像原教材那樣按進化順序逐門逐綱地講述各類羣動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從生物這門學科的角度來看,按照進化的歷程來進行比較適合一些。我對本章教材進行了簡單的處理,經過調整,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魚類之後、哺乳動物之前進行的。

學情分析:

八年級年級的學生思維靈活,感情豐富,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動手操作能力;八年級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生物學習基礎,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有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能夠對現有的材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和概括;八年級年級的學生雖對空中飛行的動物比較熟悉,但對它們有哪些結構特點是於空中飛行的知識還不甚明確。所以教師要注意多從生活實際出發,加強感性認識,使學生便於理解、掌握。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對鳥的形態結構、生理行為的觀察與探究,使學生能理解鳥類適於空中飛行的特點。

能力目標:

1、通過對“鳥適於飛行的特點”的探究,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鳥的資料”的閲讀和學習,培養學生形成和具有善於蒐集和積累課外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情感目標:

1、通過觀看有關鳥類行為的錄像資料,引發學生確立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2、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探究和觀察“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使學生能闡明鳥類適於飛行的形態結構特徵和生理功能特徵。

教學難點

探究過程及鳥類的雙重呼吸。

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小組重點討論法和探究總結法等。

教具準備

幾種鳥的模型,家鴿骨骼的標本,雞腿骨實物,兩張大小相同的紙,教學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圖片及短片來導入新課,陶冶情操。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想像鳥一樣高飛嗎?

欣賞各種鳥的憨態和飛行的英姿,興奮和嚮往狀態

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習慾望。

摺紙飛機,引出探究。

教師先完成一個演示,扔出紙和書,體現出鳥適於飛行輕的特點。

指導學生做遊戲:

將紙折成飛機與紙張同時扔出,比較兩種情況下紙飛出去的距離長短,與飛行時的形狀,體現出體重輕及提供動力的特點。

自己動手摺紙飛機,鳥的飛行可能與形狀、重量、動力有關,體現出能夠飛行的物體形狀及提供動力的特點。

在第二環節的教學中同樣需要用一定的方式繼續保持學生的興奮狀態。學生不會覺得學習內容枯燥,很難理解,遠離生活。

自主學習,歸納總結。

引導學生詳閲教材探究實驗的內容,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本組的實驗實施計劃,並討論該計劃的合理性,再開始探究實驗。

提供實物及模型,輔助講解與説明。

屏幕顯示相關內容。

引導學生從家鴿的身體形狀和四肢的變異、肌肉、骨骼、消化、循環、呼吸系統等圖片及資料,教師巡迴參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融入到學生中去。出示鳥的引導學生探究。

教師播放錄像

學生分組討論本組的實驗實施計劃並討論該計劃的合理性。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碰撞自己的想法,

模擬鳥飛行時的狀態,正確地扇動自己的胳膊體會鳥的飛行,總結歸納。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挑戰與競爭的慾望,活躍他們的思維,培養表達、交流和綜合等能力。由部分帶動全體,以點帶面,為學生理解生物體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性和整體性提供了有力的幫助。達到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共同進步提高。

填空反饋,提升主題。

引導學生全面闡述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出示相關的填空內容,激勵學生。

表達交流

填空練習

使得所學知識規範化,整體化,讓學生能夠形成更直觀、更生動的印象,再次系統地理解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科學觀。

板書設計

空中飛行的動物——鳥

體形 骨 肌肉

形狀 體表 輕 消化 動力 消化

骨 呼吸 循環

呼吸

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他們對於鳥的飛行已有許多感性認識,也有不少相關的生活經驗做鋪墊,具備進行自主學習和歸納的條件,所以對本節課,我的設計是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進行探究實驗、分析閲讀已有的資料,並進行分析、合作討論和交流,從而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通過探究使學生明確動物對環境的適應,除了有外部形態、內部結構的適應外,還有生理方面和行為方面的適應,引導學生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動物與環境的關係,同時概括鳥類適於飛行的主要特徵。

優勢:

1、教學內容設計比較合理。我將鳥類適於飛行特點劃分三大板塊,分別是輕、形狀和動力,引導學生通過鳥類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逐個探究之後,再放到一起進行小結,最後進行填空練習鞏固。整節課過渡自然流暢,條理清晰明瞭,避免了因知識多而零亂造成學生的記憶困難,大大提高了知識的系統性及整體性。

2、教學資源的利用比較好。從實物到模型到圖片到多媒體,儘可能的多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興趣,激活思維。這些教學資源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學生,為學生積極熱情的投入到學習探索中去奠定了情感基礎,課堂緊張而愉快,對本課重難點的突破起到很大作用。

3、教學方法符合新課標的理念。整個教學過程通過讓學生觀察、討論、分析和探究活動去發現知識,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分析問題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較好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教學效果方面:通過一系列的探究,學生能夠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識並較為系統總結出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並且反饋情況非常好,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

劣勢:

1、折飛機時應事先讓學生準備好紙張,學生的參與就會更積極一些。

2、在小組分析討論時,教師再多提供一些材料和指導,讓學生的思考分析等能力進一步提高。

3、結尾的部分再貼近生活一些,再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學生的學習激情會更高。

篇二:鳥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這是第九板塊的最後一篇課文,選的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鳥》。這首詩用平白如話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告誡人們要愛護鳥類。從這首詩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早就有“環保意識”,其中“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已經成為愛護鳥類的宣傳語。

教育目標:

1、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會寫4個字,掌握多音字骨。瞭解莫、巢的字理。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作者愛鳥的願望,保護鳥類,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

1、識字重點:學習“骨、莫(多音字)、巢”。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的含義。

課時安排:1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讓學生背誦有關白居易的詩

2、介紹白居易

二、誦詩悟詩

1、讀熟這首七言詩,讀準字音

2、這首詩中哪些字詞不太懂?

道:説。微:輕微、微賤。一般:一樣、同樣。羣生:動物的生命。骨:多音字

巢:會意字(一本通95頁介紹)

3、試着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這首詩的含義。(誰説這些小生命微賤,他和人們有一樣的骨肉,一樣的皮毛。勸你不要打枝頭的小鳥,她的孩子在鳥巢中等待母親歸來。)

4、讀了“勸君莫大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這兩句詩,你想到了什麼?(如果傷害了小鳥,巢中的小鳥就會失去母親,感受到了濃濃的母子情)

5、把那種深深的母子情融入到古詩的誦讀中。(通過多種形勢讀背。)

6、如果你是巢中的小鳥你會媽媽説些什麼?

三、寫字指導

般----船(前面學過艇)巢查上部分

四、背誦古詩

五、作業:背誦古詩

板書設計: 鳥

勸君莫大枝頭鳥,

子在巢中望母歸。體現母子情深

篇三:鳥教學設計

課文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這則故事語言生動、形象鮮明。全文共九個自然段,按照先果後因的順序展開敍述,先寫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來;然後寫更羸試了一下,大雁果然從半空裏直掉下來;最後以環環相扣的説理,分析推斷虛發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説服力的推理文章。

教學目的要求:

1、認讀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並能正確運用本課的10個生字。

2、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驚弓之鳥”的原意,知道這個成語現在的意思。

3、通過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從更羸善於觀察、善於分析中受到啟發。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中更羸拉弓射雁的內容,知道大雁掉下的原因。

教學難點:

簡單瞭解為什麼更羸一拉弓,大雁就掉下來了?

課前準備:

蒐集成語故事,並會講自己喜歡的成語故事。

授課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驚弓之鳥》句子分析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鳥。可是古時候,有個叫更羸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學習了第20課《驚弓之鳥》以後就明白了。

【設計意圖:懸念式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求知的慾望愈發強烈。使學生帶着飽滿的熱情進入課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問老師。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火車檢查朗讀,糾正易錯的地方。

【設計意圖:認讀的過程一定要紮實,不能走形式,針對朗讀中易錯的字、詞、句重點強化。】

3、默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設計意圖:讀書要原原本本地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才能更好地精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驚弓之鳥》詞語解釋

1、出示中心話題:你覺得更羸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從哪感受到的?找出課文中相應的語句,畫下來,讀一讀,説説你的理由。

學生小組學習。

【設計意圖:中心話題的確立,應該能使學生從多元化的角度對課文進行解讀。】

2、閤中心話題,理解感悟全文。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分析交流的過程中,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去想、去説、去讀、去悟,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解讀。】

學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1)更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

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叫。更羸指着大雁對魏王説:“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這隻大雁射下來。”

“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叫”更羸通過眼睛看、耳朵聽,早已心中有數——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

“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這隻大雁射下來。”更羸成竹在胸,非常自信。

體會着更羸的心情讀一讀。驚弓之鳥中的鳥是啥

更羸並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隻大雁忙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中掉落下來。

這一段明着看是更羸箭藝高超,實際上是更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心中明白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所以“並不取箭”,就射下了那隻大雁。

從“那隻大雁忙往上飛”可以讓學生體會大雁在聽到弦響時的心情,既而理解成語“驚弓之鳥”的意思。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在談論更羸的同時,重點讓學生通過“更羸拉弦,大雁受到驚嚇,落下來。”這一情節來理解成語“驚弓之鳥”的意思。】

更羸説:“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是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是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羣,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裏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

更羸説的話是理解的重難點,這一段也最能體現更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可讓學生聯繫全文討論,更羸是怎麼推斷的?有沒有道理?

(2)更羸射箭經驗很豐富

通過最後一個自然段更羸的分析感受到更羸除了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和他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是分不開的。

(3)更羸很謙虛

更羸説:“我可以試一下。”

更羸笑笑説:“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

這兩次對話感受到更羸雖然胸有成竹,但不狂妄自大,在魏王面前表現的很謙虛。

【設計意圖:更羸分析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引導學生在這三個因果句的推斷中訓練邏輯思維的能力,達到發展語言與發展思維的統一。】

(4)更羸不愛護動物

因為現在的學生思維很活躍,接觸的環保知識很多,所以也可能感受到更羸射大雁的殘忍。

【設計意圖:莎士比亞説過:“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思維也是有差異的,所以在課上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多元化解讀,及時給予鼓勵和評價。】

四、感情朗讀,分角色表演

課文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驚弓之鳥》的成語故事,同學們都對更羸充滿了敬佩。課文什麼地方讓你感受最深,帶着自己的感受讀一讀。也可以在四人小組中把故事編排成一個課本劇,演一演。

學生分組表演

【設計意圖:表演是學生對課文認讀的再一次昇華,使學生從表演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魅力。】

第二課時

一、識字、寫字

1、“射”字文化背景的挖掘。“射”是會意字,左邊的“身”表示人,右邊的“寸”表示手,最早“射”指的是開弓放箭,後來泛指用壓力、推力或彈力送出槍炮子彈或某種物體。

2、教學不要滲透漢字的構字規律。如漢字偏旁和字意的聯繫;“羣”和羊有關係,所以是羊字旁;“痛”和病有關係,所以是病字頭;“悲”和心情有關,所以是心字底……

3、可歸類進行間架結構與書寫技巧的指導。如在左右結構的字中“慢”、“掉”“慘”左小右大,“射”“羣”左右一樣大。

4、對於學生易錯的字要特別強調,如“侯”不要忘記寫中間的一小豎。

【設計意圖:三年級的孩子對生字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要注重從漢字的文化背景、構字規律、間架結構與書寫技巧的指導上多下功夫,培養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能力和興趣。】

二、拓展活動

1、開展“成語接龍”比賽活動。

2、開展“精彩成語故事大家説”活動。

【設計意圖:把《驚弓之鳥》當作一個窗口,讓學生透過這一窗口,走進“成語故事”的大世界,去閲讀,去感悟。】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了解這兩個分析推理的過程,不僅能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這樣,把能力的訓練落在了實處。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我教得收放自如,學生學得很有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篇四: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3個生字。

2.朗讀課文,試着讀出喜愛歡快的感情。

3.讀懂課文內容,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激發學生愛護動物,熱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體會作者對鳥的細膩真摯的愛,認識珍珠鳥從害怕到親近到信賴的過程。難點是對最後一句話的理解。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幾張珍珠鳥圖畫和重點句子)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走進美

(師:大家好,今天我是你們的新老師,將要和你們度過一生中的難忘的40分鐘,你們歡迎嗎?好,我姓

戴,所以你們可以叫我--戴老師。好,上課)

1.今天啊,戴老師不是單槍匹馬來的,我還帶了一位朋友和大家見面,板書--珍珠鳥,出示圖片。齊讀課題2次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馮驥才老先生的朋友--珍珠鳥

2.先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老師的2個小要求:1拿出筆邊讀邊找出生字多讀幾次,不會的同桌之間相互

幫助,快速解決。2讀完全文後找出這篇文章給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並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好,開始(不要齊讀,

自己讀自己的)

3“信賴,往往能創造美好的境界”,同意嗎?看來,很多同學都選了這句,這句話一定有它獨到的魅力。

二:細讀課文,發現美

1.課件出示: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篇課文主要詳寫珍珠鳥還是小珍珠鳥對我的信賴,好那我們先看小珍珠鳥這部分,

主要是課文的那幾自然段,快速瀏覽課文告訴老師。

2.小珍珠鳥一開始就如此信賴作者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後再説。(男女生分段讀)

板書:害怕人——親近人——信賴人

3怕人:

a.你從哪裏可以感覺出小鳥剛開始是怕人的?

這段話中,你從哪個字看出了小鳥的膽小?“探”是怎麼表現它的膽小的?(生通過表演解釋出示:“探”)

男生讀。

b.還有哪裏表現了小鳥的怕人?

那具體是哪個詞看出來?你的理由是什麼?(出示:立即)

女生讀。

4.隨着時間的推移,小珍珠鳥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它還怕人嗎?(出示:再三呼喚)

生讀後,師帶讀。看來小珍珠鳥是越來越親近作者了,那讓我們當一回小鳥,去走進他們的世界吧。(齊讀)

5.同學們,那剛才珍珠鳥的表現稱得上信賴嗎?你從哪裏找到了依據,生找後讀:(出示:睡着)

一隻怕人的小鳥居然在人的肩膀上睡着了,而且睡的那麼熟。這是多麼的難以置信,多麼的不可思議。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啊。

對此,你有什麼感受?

小結:小鳥已經完全信賴作者,當小鳥在我肩上熟睡時,我的筆尖不禁怎麼樣?

出示:

流瀉:信賴,往往創造美好的境界。(意思,指多名學生讀,齊讀)

6.為什麼我們的小鳥和作者之間會創造這種美好的境界呢?現在讓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對待小鳥的?

請一位學生讀,其他人劃出作者的表現。

説後課件出示:

我不管它——我只是微微一笑——我不動聲色地寫——我用手撫一撫——我手中的筆不自覺停了,生怕驚怕它

小結:是啊,正是因為作者對小鳥如此的尊總和喜愛,才換來了小鳥如此信賴作者,如此小鳥依人。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部分吧。

三、深讀課文,整合美

1.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作者又是通過哪些行為和小鳥父母建立深厚的感情的?

出示:舒適又温暖——格外輕鬆自在——熟悉

2.所以小鳥父母也和作者逐漸熟悉起來了,那同學們再一起來看看課文的題目,到底是指小珍珠鳥還是指?總之就是它們一家人,那課文中美好

的境界就僅僅是指小珍珠鳥熟睡的畫面嗎?(同桌討論後回答)

小結:對啊,正是因為珍珠鳥對作者的無比信賴才創造瞭如此美好的境界,讓我們再來説説課文中的最後一句話吧。(生大聲説)

3.出示:信賴,是一首歌...(帶領學生一起讀)

知道美好的境界是指小鳥在作者肩頭睡着的情景。那學習了整篇課文你覺得美好的境界還指什麼?

(小組討論發言:美好的境界是指作者的尊重珍珠鳥,喜歡珍珠鳥,換來了他們之間的和諧相處)

小結:正式因為珍珠鳥對作者的無比信賴才創造瞭如此美好的境界,再次出示,齊讀: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研讀課文,拓展美

1.出示:信賴,是一首歌...(帶領學生一起讀),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圖,感受信賴創造的美好境界。

2.馮老先生用信賴獲得了人與小鳥之間的和諧相處,但時間不僅包括人與動物之間的信賴,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動物與動物之間的,總之,

世間離不開信賴,最後我們再一起用自己最真摯的感受一起説一説馮先生的話: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板書設計

珍珠鳥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害怕人--親近人--信賴人

篇五: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 認知目標:學習帶休止符的節奏,併為歌曲伴奏。

二、 情感目標:通過學唱歌曲使同學們懂得不能象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和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鬥目標執着追求的頑強精神。

三、 能力目標:通過創編、表演,培養學生創新性、發散性思維和探究團結的精神。初步學會評價。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引導學生利用各種表現方式來表達自己聽到的音樂,從而體驗音樂、感受音樂。

教學難點

學會o x o x | o x x ‖的節奏型,唱出歌曲的強弱。

教學準備

多媒體、蝸牛和黃鸝鳥的頭飾、打擊樂器、電子琴等。

教學方法

聽唱法、視唱法、情境法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感受音樂

學生聽音樂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樣子走進音樂教室。

二、謎語激趣導入

1、猜一猜

師:老師這有一個小謎語讓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小小動物行得慢,揹着房子它在裏面住。是什麼動物?(生:蝸牛。可見出示蝸牛)它有什麼特點?讓我們一起學學蝸牛爬行的樣子。

師:瞧!森林裏的黃鸝鳥也來了(課件出示)

2、師:可真熱鬧呀,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個關於蝸牛和黃鸝鳥的故事,可是老師要用唱的方式告訴你們這個故事。(教師範唱《蝸牛與黃鸝鳥》)

師:誰能把剛才老師唱的故事説給大家聽聽,看看誰説得最棒。(學生自由説,教師小結。)

三、學習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師:這麼有趣的歌曲讓我們為它伴奏相信會更好聽的。

1、課件出示兩條節奏型

① o x o x | o x x ‖

② xxxx x | xxxx x ‖

老師示範拍節奏

2、師:你們覺得哪條節奏型更像小蝸牛在爬的樣子呢?我們就用它為歌曲伴奏(學生討論並回答)。

3、練習節奏

第一步:學生有節奏的模仿蝸牛爬的樣子

出示:0爬 0爬 | 0爬 爬‖

第二步:學生按節奏怕手為歌曲伴奏

第三步:用自己喜歡的並能發出聲響的方式按節奏為歌曲伴奏。

四、學唱歌曲

師:這麼有趣的歌你們想學嗎?今天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歌。

1、 聽一聽:播放電腦課件完整聆聽《蝸牛與黃鸝鳥》,感受歌曲。

2、 哼一哼:教師彈奏學生用“lu”輕聲模唱歌曲。

3、 念一念:按節奏念歌詞,教師要提示念歌詞時第一拍要念得強一些。

4、 拍一拍:結合念歌詞,一拍雙手分開,二拍拍手掌。

5、 唱一唱:隨着教師伴奏輕聲高位置演唱歌曲。

分析歌曲的情感。小蝸牛憑着毅力努力的爬着,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吃到那甜滋滋的葡萄,你們説它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讓我們帶着這樣的心情唱一唱《蝸牛與黃鸝鳥》

6、 演一演:教師將學生分成三組(敍述者、蝸牛、黃鸝鳥)進行表演。

四、創造性表演

1、 師:這麼好聽的你們想用什麼樣的方式表現它呢(課件出示,學生自由進行選擇)

我喜歡這樣去表現:

⑴敲一敲

⑵演一演

⑶唱一唱

⑷畫一畫

方法:敲一敲:選自己喜歡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演一演:喜歡錶演的同學找幾個同學一起分角色為這首歌曲設計動作,一起創編這首歌曲的情境,可以扮葡萄樹、黃鸝鳥、蝸牛幾個角色進行情景表演。

唱一唱:喜歡唱歌的同學也可以找幾個好朋友分角色進行演唱。

畫一畫: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根據歌曲內容來作畫。

(老師巡視,1、鼓勵同學們參與活動,儘可能讓大家都參與活動。2、對學生進行指導。3、同時播放歌曲。)

2、成果展示

①全體一起表演,畫畫的同學繼續作畫。

②各組選代表上來表演。分角色表演、演唱的同學戴上蝸牛和黃鸝鳥的頭飾。

③小畫家們展示自己的畫。

表演完後讓同學們互相評價,説説對方好在哪裏,還有難裏做的不夠好。老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唱了《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小蝸牛和黃鸝鳥你們更喜歡誰呢?為什麼?黃鸝鳥為什麼不受大家的歡迎?我們要向誰學習?(學生開展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滲透德育教育:生活中我們要學習小蝸牛不畏艱難,執着的追求自己的奮鬥目標的頑強精神。不像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

六、拓展作業

師:黃鸝鳥聽到了我們的批評它後它知道自己錯了,於是來到葡萄樹下,你們説它這次會對蝸牛説什麼呢?(小組合作創編第三段歌詞。)

聽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做蝸牛或黃鸝鳥的動作離開教室

篇六:鳥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這篇小説與一般的小説筆法不同,運用的是一種散文的筆調,表現了一個沉重的主題。它充滿着歡快的情緒,卻不乏動盪社會的沉重,這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學習時,可以從瞭解故事所敍述的基本事件和場景人手,瞭解文章的寫作思路,並從情節的理解中體味作品的深刻內涵。如何理解“白色鳥”以及相關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是本文學習的難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並自行圈注其中的字詞。

注意以下字詞,特別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熱辣蒼涼迤邐歪歪趔趔粼粼閃閃黝黑、

白皙癤子歇憩馬齒莧陡然熠熠

泱泱葳蕤踉踉蹌蹌呢呢喃喃倏忽

2、學生讀記上述詞語。並從中選取幾個説一段話,要求説得儘可能的生動優美。

三、朗讀課文

1、學生迅速默讀全文。

2、提問:這篇文章中描寫了哪些事件和場景?

明確:這篇文章所寫的場景比較多,看起來也比較細碎,如,比賽扯霸王草,比賽射石子,拿河岸考黝黑少年,比賽划水,抓水蛇等等,這些場景都是圍繞着兩個少年展開的,表現出兩個少年歡快的生活。

3、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場景放聲朗讀,並在讀中品味,感受一下自己感興趣的原因所在。

4、指名學生朗讀自己所選定的文段,然後談談自己的體會。

四、瞭解兩個人物形象

1、學生默讀有關兩個孩子的片段。

2、提問:文章記敍了哪些場面來表現兩位少年的?

3、學生討論交流,評價這兩個人物形象的意義。

4、指名學生按照下列句式回答:

(1)黝黑少年是一個——的人。

(2)白皙少年是一個——的人。

注意:對於這兩個人,文章並沒有採用精雕細刻,但人物性格卻已經躍然紙上,少年的天性也一覽無遺。要求學生注意抓住其中的語言描寫和行為描寫來進行分析。

五、尋讀鑑賞,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1、學生齊讀有關白色鳥的段落,即“在那邊,白皙的少年看見了兩隻水鳥……空氣在燃燒。無聲無息,無邊無際”。

2、提問:你讀了這幾個段落之後,有什麼感受?

明確:這幾段描寫,極力表現出了白色鳥之美。一方面,作者直接寫白色鳥之美,另一方面,文章通過兩個少年看見白色鳥時的反映從側面表現出白色鳥的美。當然也還有許多可説的內容,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合理地分析,不可主觀臆斷。

3、這篇小説明寫了少年寧靜美好的生活,暗寫了十年動亂的殘酷荒謬,請問: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現出十年動亂?

明確:主要有兩處,一是完整末尾的鑼聲一節內容,二是有關外婆的內容。

4、提問:文章哪些地方寫了外婆?你可以推想外婆大概是一個什麼類別的人嗎?

明確:文章只有兩處提到外婆:一是“忽然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鄉下來了”,二是平時下午,外婆都是逼外孫睡午覺,獨有開鬥爭會的這天下午,外婆交代自己的外孫“聽話,莫出事,沒斷黑不要回來”。文章雖然沒有明寫,但不難看出這鬥爭會的對象便是外婆。

5、這篇小説題為“白色鳥”,請問:這白色鳥有什麼深刻的含義?談談你的理解。

6、這篇小説不是以人物、情節為重點,而是表達一種感覺、氛圍,你讀完文章後,感受到文章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感覺或氛圍?

六、課文學習總結

七、佈置作業

自己上圖書館或上網查找有關十年動亂的資料,瞭解那個時代的有關內容。

篇七:鳥教學設計

教學理念

音樂以優美的音響、豐富的和聲、生動的節奏給人們以賞心悦目的形式美。它為學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感受對象。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感受與鑑賞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在本節以欣賞為主的音樂課中,我不僅使學生在學習音樂中感受音樂美,而且力求在教學上也體現音樂美,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1、感受課堂教學結構的節奏美。

音樂的節奏給人以生動、協調的美感。音樂課的課堂教學結構如能體現出各種節奏美,這堂課就會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我在本節課的內容安排、處理方法上盡力做到主副相宜、難易相配、長短交替、動靜結合,使整節課形成錯落有致的節奏美。

2、感受課堂教學方法的立體美。

音樂用它豐富的和聲給人以和諧、均衡、多層次的立體美感。在教學中,我針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音樂技能,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層次、多角度地去感受、認識它,使它得到較圓滿地解決,這就使教學有一種立體美感。

3、通過表現音樂體驗創造美。

創造是思維、智慧地表現,理解是創造地基礎,而創造又使理解更為深刻。創造作為課程標準中一大領域。在本節課上,我儘量讓學生有機會表現和創造音樂,一方面可使學生從理智上更深刻地感受音樂,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獲得創造地愉悦美。

年級:四年級

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民樂合奏《瑤族舞曲》,使學生體會民樂器樂曲豐富的表現力,從而進一步產生學習的興趣與願望。

2、欣賞不同演奏形式的《瑤族舞曲》 ,增強學生感受聽辨音樂的能力。

3、指導學生運用以學習過的樂理知識進行音樂的拓展。

教學重點:通過感受《瑤族舞曲》不同版本的演奏形式,明白音樂情緒能隨着音樂要素的改變而產生不同的審美體驗。

教學難點:運用《瑤族舞曲》的主題旋律,嘗試創編歌詞。

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師生音樂問好

二、複習

1、教師提示:這節課我們先來複習兩首曲子。請同學們分別説説他們是幾拍子的?表達了什麼情緒?

2、複習演唱《摘草莓》(2/4拍 歡快)

3、吹奏豎笛曲《我們的田野》(2/4拍 優美)

4、教師小結:這兩首相同拍子的曲子表達了不同的情緒,那麼除了拍子以外還有哪些因素能表達音樂不同情緒?

三、欣賞教學

1、初次聆聽《瑤族舞曲》

導入:請同學們來欣賞《瑤族舞曲》(多媒體出現主題畫面)

聽聽想象:請分辨出它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分別表達了什麼情緒?

2、教師介紹《瑤族舞曲》

3、學生再次聆聽樂曲並區分段落和情緒(出示主題一2/4拍和主題二2/4拍樂譜)。

4、聆聽不同演奏形式的《瑤族舞曲》,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器樂演奏樂曲的表現情緒,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比較能力。

5、教師用葫蘆絲吹奏主題一和主題二

6、師生用豎笛和歌聲熟練掌握兩個主題

(1)提出問題:為什麼同一首樂曲會有不同的情緒呢?

(2)學生分組討論

(3)教師引導得出:旋律、速度對音樂情趣產生的變化和影響。

7、教師小結:歌曲兩個主題正是因為旋律、速度、演奏樂器的音色的不同,才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緒變化。説明,音樂要素髮生變化時,音樂的情緒也隨着變化,音樂具有豐富多彩的表現力。

四、拓展創造表演

1、分組討論,給主題旋律添歌詞

2、分組展示:試着唱唱自己創作的歌詞。

3、評價:小組互評、自評。

3、請學生用器樂表現主題旋律

(1)器樂小合奏

(2)表演伴奏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樂器(像瑤族的長鼓、蒙古族的馬頭琴等等),人們藉助這些民族樂器和民族器樂曲來表現各民族人民在社會主義大家庭裏的幸福生活。這些民族樂器和它們的各種表演形勢有着豐富的表現力,在表現我國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勞動和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中能起到其他樂器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在五年級裏我們將會給大家介紹更多的民族樂器和器樂曲,讓同學們進一步瞭解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

篇八:鳥教學設計

鳥專題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探究鳥與人的關係,探究鳥的文化內涵。

2、學會收集資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並在加工整理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究結論。

準備:

閲讀材料:

背誦三首詠鳥詩;熟讀《白鴿》《空山鳥語》寫好讀後感。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確立主題:燕子、鶯、鷹、大雁、鶴等與人的關係,上網收集寫鳥的詩歌、散文。在閲讀材料的基礎上,寫出結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月天,清風送冷,枯枝新芽嫩;側耳聽,啁啾細語,暖人心。那是誰在報告春的消息?出示影片《杜鵑》。是鳥!今天我們懷着欣喜走進這美妙的鳥世界。

二、觀鳥 ,感受鳥的外形美

先請出示你們收集的鳥的圖片,請説出看了這些圖片後的感受。

學生看圖,説感受,歸納鳥的美。

三、詠鳥 領略鳥在詩歌裏的魅力。

1、鳥是如此的美麗,詩人也特別喜歡鳥,盡情地歌頌讚美鳥。請把你們小組收集的詠鳥詩句默寫在黑板上,比一比,哪一組默得多而準確。

學生上黑板寫詠鳥詩句。學生糾正錯誤。

2、探究:請同學們再次仔細閲讀這些詩句,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同桌可以商量。

學生髮現:詩人特別喜歡歌唱的好聽的鳥:鶯、黃鸝、子規等,也喜歡飛翔姿態美的鳥:大雁、白鷺、燕子等,往往用它們來表達喜悦的心情。但是烏鴉因為外形醜陋,叫聲難聽,所以不大喜歡,而且用它來渲染悲涼的氣氛、表達悲哀的心情。

3、課文也為我們準備了三首詠鳥詩,來驗證一下同學們的發現。

首先請同學們背誦你喜歡的那首詩,説出你喜歡的理由。

學生背誦《聞雁》説明理由。老師評價指導。

請同樣喜歡《聞雁》的同學背誦,並説明理由。老師評價指導。

問:為什麼作者聽到大雁飛來,就想家了呢?此時的作者處境如何?

學生根據資料回答。雁南飛,鴻雁傳書,而作者此時遠在他鄉無法回家,所以,作者用以表達無盡的鄉愁。

根據韋應物當時的處境,我們更加能感受作者的思鄉之情了。

小結:要真正理解雁在詩歌中的表達作用還要聯繫作者的生活處境。

喜歡《迎燕》的同學請舉手。

學生背誦《迎燕》並説明理由。同樣喜歡《迎燕》的同學背誦,並説明理由。

學生背誦《池鶴》。問為什麼悵望雲水田?結合作者寫作背景,他厭煩仕宦生活,希望能自由翱翔於藍天。

欣賞《鶴》舞蹈影片。感受鶴的優雅。

讀其他詠鶴詩,問:同樣寫鶴感情色彩怎麼就不一樣呢?結合劉禹錫《秋詞》劉長卿《送上人》杜牧《鶴》説説你的發現。出示三者的背景資料。

學生閲讀思考,小組討論。

小組代表發言

小結:詩歌因有鳥的丰姿,畫面變的多姿多彩;詩歌因有了鳥的歌聲,旋律變得優美動聽,詩人的'心也由此可觀可聽。鳥功不可沒。

探究:課前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收集了一些有詠鳥的散文和詩歌,説説鳥與人之間是怎樣的關係。小組討論,組長派代表把你們小組的發現告訴給大家。

小結:天高任鳥飛,萬古人類情。鳥是人類的益友。古往今來,鳥的色澤和靈巧,矯健和辛勞,啼聲和靈性,賦予文人騷客多少情思和靈感。人們也在對鳥的感悟、移情、聯想中,以鳥為審美對象,在人與鳥這一命題下,譜寫了一篇篇以鳥為題的華章。所以説人與鳥是共存的,人與鳥的心靈是相通的。

四、贊鳥,表達你對鳥的愛

1、生活中有我們喜愛的鳥,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有條理地介紹你喜愛的鳥,讓大家分享你們的所愛。

學生説鳥,學生評説。老師小結。

2、鳥是如此可愛,為了表達你對鳥的愛,請你寫幾句詩來讚美它。

學生寫作,展示詩作,評議。

五、總結

過去人們悲傷時可以向鳥傾訴,喜悦時可以和鳥分享;現在我們還有多少機會聆聽鳥的清音,領略鳥的丰姿?在瞭解了鳥的美麗後我想你就會密切注意我們的鳥朋友了,我們就會詩意地生活了。只不過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朋友!

篇九:《鳥》教學設計

《鳥》教學設計

1. 瞭解鳥在古詩中的常見意象

2,正確認識鳥與人的關係。

【學習內容】

專題《鳥》

【學習過程】

一、 詠鳥

你知道哪些與鳥有關的.謎語、成語、詩詞、諺語、歇後語、歌曲等?

二、同一種物象(鳥)會被詩人賦予相同或相近的感情基調或風格,請你想想下面的鳥在古詩文中常常寄託怎樣的情感。最好列舉出來一兩句詩句

烏鴉

燕子

喜鵲

孤雁

鴛鴦

杜鵑(子規)

三、 賞析《聞雁》

背景介紹: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韋應物出任滁州(今安徽)刺史,夏天離京,秋天到任,此詩寫於入滁不久。

前兩句以什麼句式開頭?試分析首句中“渺”字。第三句為什麼寫秋雨夜?結尾作者為什麼寫雁?

3.本文表達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

四、 賞析《池鶴》

頷聯運用什麼手法,表現了什麼?頸聯運用什麼手法,表現了什麼?尾聯青天雲水遙,可以看出作者什麼心態?試着賞析這首詩。

五、 賞析《迎燕》

詩句中的燕子有什麼樣的品格?

2.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

篇十:《鳥》教學設計

梁實秋《鳥》名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深入理解課文。

2、理解作者表達的主旨。

教學內容與步聚

情景激趣

上節課我們瞭解了作者與課文大意。我們基本知道了作者的寫作風格與表達的情感與眾不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探究一下作者的愛鳥與一般人的愛鳥有什麼不同,作者通過寫“我愛鳥”究竟要表達怎樣的主旨。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一、閲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後思考

1、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總領全文,為全文奠定感情基礎。

2、“我感覺興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閒,卻是那鳥的苦悶。”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一是緊扣鳥來寫,使行文緊湊。二是表明對籠中鳥的情感。

3、“鳥到了這種地步,我想它的苦悶,大概是僅次於貼在膠紙上的蒼蠅,它的快樂,大概是僅優於標本室裏住着罷”的深刻含意是什麼?

明確:鳥的快樂都被那些閒人閒情禁錮成了苦悶,作者在這裏用看似平緩實則嚴峻的語氣斥責了那些束縛鳥類“自由”的閒人閒情。

4、第二自然段寫鳥兒的“苦悶”,有什麼作用?

明確:①表現作者對苦悶的鳥兒的同情;②與下文那些歡快的鳥兒形成鮮明的對比;③和第6段寫鳥的悲苦相呼應。

二、閲讀第三自然段,然後思考

1、“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烏鴉”,作者連用兩個“不是”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通過否定麻雀與烏鴉的叫聲,表明作者所愛的鳥的聲音是清脆的,嘹亮的,圓潤和諧。

2、作者寫杜鵑的聲音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表達自己客居於四川的酸楚。

補充資料: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相傳是古代蜀國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禪讓而隱居山林,思歸朝而不得,鬱鬱而終,魂化杜鵑,叫聲悽切;同時杜鵑的嘴角鮮紅之説——古典詩歌中往往和哀怨,思歸相關。

杜鵑鳥是悽怨哀傷的象徵。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説“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

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

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三、閲讀第四自然段,然後思考

1、作者為何喜歡鳥的形體?

明確:因為鳥之形俊俏,鳥的身軀玲瓏飽滿。

2、“好鋭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頭”中的“刺”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刺”形象地寫出了鳥帶給“我”的喜悦強烈而深刻。

四、閲讀第五自然段,然後思考

1、“我愛鳥的聲音鳥的形體,這愛好是很單純的”,作者的“單純”指的是什麼?

明確:只愛鳥的聲音與形體,而不管鳥的行為,也不將鳥詩意化。

2、作者寫杜鵑的豪橫無情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表達鳥本身不能幻化出詩意,也表明作者愛鳥的單純。

3、作者聯想到了濟慈、雪萊有關鳥的作品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聯想到濟慈、雪萊的詩是想表明詩中鳥兒的形象都是詩人自我的幻想,與鳥兒並無關係。

五、閲讀第六自然段,然後思考

1、“鳥並不永久的給人喜悦,有時也給人悲苦”,這句話有怎樣的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

2、作者聯想到哈代有關鳥的作品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聯想到哈代的作品是説明鳥兒有時會給人帶來悲苦。

3、作者寫自己與哈代類似的經驗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強調鳥有時也給人悲苦。

六、閲讀第七自然段,然後思考

作者在最後一自然段中寫了怎樣的內容,有怎樣的言外之意?

明確:寫自從離開四川以後不再容易看見那樣多型類的鳥的跳蕩,也不再容易聽到那樣悦耳的鳥鳴。

言外之意: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沒有強權、沒有欺壓、沒有貧困的社會,希望有個能夠自由地發展個性和才能的人生。

七、結合全文思考作者喜愛鳥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

(1)“我”愛鳥的聲音。聲音,如交響樂,如哀樂,讓我的心情為之沉醉。

(2)“我”也愛鳥的形體。鳥的形體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盤旋着的鳶鷹亦是一種令人喜悦的雄姿。

(3)鳥給“我”的悲苦也是讓“我”喜愛鳥的原因之一。

探究中心

學法指導: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寫作重點和文章中對整體內容進行抒情或議論的部分;指導學生結合上述內容,根據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並理解含義;理解這個中心的深刻或新穎之處,並理解這個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指導學生理解這個中心對自己的啟示。

1、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中心?

明確:作者通自己對鳥的生存和命運的情思,寄託着作者對無拘無束生活的嚮往和對囚籠般的現實的不滿。

2、本文的中心對你有何啟示?

第三步,選讀相關內容,個性解讀。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等對作品作個性解讀。

課堂探究:

1、你對本文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見解?

2、學習本文你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收穫?

課外拓展

古人有關鳥的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秋思》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古人詠鳥的詩謎:

來時沙磧已冰霜,飛過江南木葉黃。水闊天低雲暗淡,朔風吹起自成行。(歐陽修)(大雁)

漢宮一百四十五,多下珠簾閉瑣窗。何處營巢夏將半?茅檐煙里語雙雙。(杜牧)(燕子)

鮮鮮羽毛耀朝暉,紅粉牆頭綠樹枝。日暖風輕言語軟,應將喜報主人知。(歐陽修)(喜鵲)

總結固趣

作者的“愛”鳥,“愛”的是鳥的自然形態,而“悲”鳥的失去自在自為,這已經超越了鳥本身。作者甚至對違背自然形態的關於鳥的典故產生質疑,更顯示出作者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現象情偽的透闢洞察。尤其是由“悲”鳥到“悲”人的人生體味,更給了人們深深的啟迪。

佈置作業:

1、預習《動物笑談》,要求能概述文章內容,擬出不懂或有質疑之處。

2、課外閲讀《雅舍小品》。

篇十一:《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深入理解課文。

2、理解作者表達的主旨。

教學內容與步聚:

一、閲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後思考:

1、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總領全文,為全文奠定感情基礎。

2、“我感覺興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閒,卻是那鳥的苦悶。”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一是緊扣鳥來寫,使行文緊湊。二是表明對籠中鳥的情感。

3、“鳥到了這種地步,我想它的苦悶,大概是僅次於貼在膠紙上的蒼蠅,它的快樂,大概是僅優於標本室裏住着罷”的深刻含意是什麼?

明確:鳥的快樂都被那些閒人閒情禁錮成了苦悶,作者在這裏用看似平緩實則嚴峻的語氣斥責了那些束縛鳥類“自由”的閒人閒情。

4、第二自然段寫鳥兒的“苦悶”,有什麼作用?

明確:①表現作者對苦悶的鳥兒的同情;②與下文那些歡快的鳥兒形成鮮明的對比;③和第6段寫鳥的悲苦相呼應。

二、閲讀第三自然段,然後思考:

1、“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烏鴉”,作者連用兩個“不是”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通過否定麻雀與烏鴉的叫聲,表明作者所愛的鳥的聲音是清脆的,嘹亮的,圓潤和諧。

2、作者寫杜鵑的聲音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表達自己客居於四川的酸楚。

補充資料: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相傳是古代蜀國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禪讓而隱居山林,思歸朝而不得,鬱鬱而終,魂化杜鵑,叫聲悽切;同時杜鵑的嘴角鮮紅之説——古典詩歌中往往和哀怨,思歸相關。21

杜鵑鳥是悽怨哀傷的象徵。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説“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

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

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三、閲讀第四自然段,然後思考:

1、作者為何喜歡鳥的形體?

明確:因為鳥之形俊俏,鳥的身軀玲瓏飽滿。

2、“好鋭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頭”中的“刺”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刺”形象地寫出了鳥帶給“我”的喜悦強烈而深刻。

四、閲讀第五自然段,然後思考:

1、“我愛鳥的聲音鳥的形體,這愛好是很單純的”,作者的“單純”指的是什麼?

明確:只愛鳥的聲音與形體,而不管鳥的行為,也不將鳥詩意化。

2、 作者寫杜鵑的豪橫無情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表達鳥本身不能幻化出詩意,也表明作者愛鳥的單純。

3、作者聯想到了濟慈、雪萊有關鳥的作品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聯想到濟慈、雪萊的詩是想表明詩中鳥兒的形象都是詩人自我的幻想,與鳥兒並無關係

五、閲讀第六自然段,然後思考:

1、“鳥並不永久的給人喜悦,有時也給人悲苦”,這句話有怎樣的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

2、 作者聯想到哈代有關鳥的作品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聯想到哈代的作品是説明鳥兒有時會給人帶來悲苦。

3、作者寫自己與哈代類似的經驗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強調鳥有時也給人悲苦。

六、閲讀第七自然段,然後思考:

作者在最後一自然段中寫了怎樣的內容,有怎樣的言外之意?

明確:寫自從離開四川以後不再容易看見那樣多型類的鳥的跳蕩,也不再容易聽到那樣悦耳的鳥鳴。

言外之意: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沒有強權、沒有欺壓、沒有貧困的社會,希望有個能夠自由地發展個性和才能的人生。

七、結合全文思考作者喜愛鳥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1)“我”愛鳥的聲音。聲音,如交響樂,如哀樂,讓我的心情為之沉醉。

(2)“我”也愛鳥的形體。鳥的形體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盤旋着的鳶鷹亦是一種令人喜悦的雄姿。21·世紀*教育網

(3)鳥給“我”的悲苦也是讓“我”喜愛鳥的原因之一。

探究中心:

學法指導: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寫作重點和文章中對整體內容進行抒情或議論的部分;指導學生結合上述內容,根據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並理解含義;理解這個中心的深刻或新穎之處,並理解這個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指導學生理解這個中心對自己的啟示。

1、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中心?

明確:作者通自己對鳥的生存和命運的情思,寄託着作者對無拘無束生活的嚮往和對囚籠般的現實的不滿。

2、本文的中心對你有何啟示?

第三步,選讀相關內容,個性解讀。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等對作品作個性解讀。

課堂探究:

1、你對本文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見解?

2、學習本文你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收穫?

課外拓展:

古人有關鳥的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秋思》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古人詠鳥的詩謎:

來時沙磧已冰霜,飛過江南木葉黃。水闊天低雲暗淡,朔風吹起自成行。(歐陽修)(大雁)

漢宮一百四十五,多下珠簾閉瑣窗。何處營巢夏將半?茅檐煙里語雙雙。(杜牧)(燕子)

鮮鮮羽毛耀朝暉,紅粉牆頭綠樹枝。日暖風輕言語軟,應將喜報主人知。(歐陽修)(喜鵲)

總結固趣:

作者的 “愛”鳥,“愛”的是鳥的自然形態,而“悲”鳥的失去自在自為,這已經超越了鳥本身。作者甚至對違背自然形態的關於鳥的典故產生質疑,更顯示出作者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現象情偽的透闢洞察。尤其是由“悲”鳥到“悲”人的人生體味,更給了人們深深的啟迪。

佈置作業:

1、預習《動物笑談》,要求能概述文章內容,擬出不懂或有質疑之處。

2、課外閲讀《雅舍小品》。

篇十二:《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 ,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 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作者在詩中藴含的感情。

2、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閲讀能力和感悟能力。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一段時間學習,有了一定的語文根基。他們已經初 步具備了通過閲讀來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也有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他們可以發揮主體作用,在平時的課堂中已養成“敢想、敢説、敢寫、敢評、敢合作、樂探究”的習慣。本課的教學以人為本,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 注重課內外延伸,訓練學生對信息的搜 集與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在讀中質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讓學生學會讀書;讓學生讀議結合,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學會表達。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出示大森林中各種鳥兒的畫面和叫聲)

你聽到了什麼?

從催人播種的布穀鳥那裏,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從報喜的喜鵲那裏,我明白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裏,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裏,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裏,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現在我們就和作者一起走進鳥的世界,傾聽鳥語,感受鳥的悲喜。

二、瀏覽課文,清清楚楚鳥類別。

1、哪一句話點明瞭作者對鳥的感情和態度?

提示:開篇“我愛鳥”點明瞭作者對鳥的“愛”。一個“愛”字,表明了他對鳥的態度和情感,也構成了 整篇文章的基本線索:文章就是圍繞着“愛”的`情感來展 開的,其字裏行間正飽含着“作者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現象的透闢洞察”。

2、作者筆下分別描述了哪幾類鳥?

提示:籠中的鳥、四川野外的鳥、文學作品中的鳥、寒風中枝頭的鳥、現實中的鳥。

三、合作探究,明明白白作者心。

1、對於筆下不同的鳥,作者流露的感情有什麼不同?

提示:對那“頭上蒙着一塊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動”的“胳膊上架着的鷹”、那“常年地關在柵欄裏”的“籠子裏的鳥”,作者是哀憐的。作者所愛的,是當年在四川所聽到和看到的自然形態的鳥。對把自己的主觀意念強加於自然界的鳥類 ,作者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不能容忍,所以偏要揭示其真相,還其真 實的面目,恢復其自然之本質。對寒風中枝頭的鳥,作者寄寓了同情。

2、作者最喜歡的是什麼鳥?作者通過這類鳥寄寓了什麼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喜愛的是當年在四川所聽到和看到的自然形態的鳥。表達自己對自由自在、瀟灑自信的美好生活狀態的嚮往和喜愛。

3、在開頭和結尾都寫到“籠中的鳥”,這對 於表達文章中心有什麼作用?

提示:通過對比,抒寫自己對那種自由自在、瀟灑自信的美好生活狀態的嚮往和喜愛。

總結:《鳥》這則散文。作者的 “愛” 鳥,“愛”的是鳥的自然形態,而“悲”鳥的失去自由自在,這已經超越了鳥本身。作者甚至對違背自然形態的關於鳥的典故產生質疑,更顯示出作者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現象情偽的透闢洞察。尤其是由“悲”鳥到“ 悲”人的人生體味,更給了人們深深的啟迪。

四、遷移寫作,表達愛鳥之情。

出示教學目標:學習作者的寫法,寫一種鳥,表達愛鳥之情。

本文寫了很多種的鳥, 作者都能抓住它們獨特的地方進行描寫,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或叫聲。要求語言準確、通順。

結束語:

我們生活在鳥語花香的世界中,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人的存在,使鳥兒有了依託;鳥兒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的情趣。今天學了這節課,讓我們以後共同譜一曲人與鳥和睦相處的讚歌!

【板書設計】

我愛鳥籠中鳥:蜷伏 無法高飛——苦悶四川鳥清脆嘹亮——交響樂悽絕哀楚——哀 樂形體動作——俊俏輕靈喜悦枝頭鳥——孤苦伶仃現 狀擠在檐下、寒鴉鼓譟鴟梟怪叫、囚在籠裏悲苦對無拘無束生活嚮往對囚籠般的現實不滿

篇十三:《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深入理解課文。

2.理解作者表達的主旨。

教學內容與步聚

情景激趣

上節課我們瞭解了作者與課文大意。我們基本知道了作者的寫作風格與表達的情感與眾不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探究一下作者的愛鳥與一般人的愛鳥有什麼不同,作者通過寫“我愛鳥”究竟要表達怎樣的主旨。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一、閲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後思考

1.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總領全文,為全文奠定感情基礎。

2.“我感覺興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閒,卻是那鳥的苦悶。”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一是緊扣鳥來寫,使行文緊湊。二是表明對籠中鳥的情感。

3.“鳥到了這種地步,我想它的苦悶,大概是僅次於貼在膠紙上的蒼蠅,它的快樂,大概是僅優於標本室裏住着罷”的深刻含意是什麼?

明確:鳥的快樂都被那些閒人閒情禁錮成了苦悶,作者在這裏用看似平緩實則嚴峻的語氣斥責了那些束縛鳥類“自由”的閒人閒情。

4.第二自然段寫鳥兒的“苦悶”,有什麼作用?

明確:①表現作者對苦悶的鳥兒的同情;②與下文那些歡快的鳥兒形成鮮明的對比;③和第6段寫鳥的悲苦相呼應。

二、閲讀第三自然段,然後思考

1.“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烏鴉”,作者連用兩個“不是”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通過否定麻雀與烏鴉的叫聲,表明作者所愛的鳥的聲音是清脆的,嘹亮的,圓潤和諧。

2.作者寫杜鵑的聲音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表達自己客居於四川的酸楚。

補充資料: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相傳是古代蜀國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禪讓而隱居山林,思歸朝而不得,鬱鬱而終,魂化杜鵑,叫聲悽切;同時杜鵑的嘴角鮮紅之説――古典詩歌中往往和哀怨,思歸相關。21

杜鵑鳥是悽怨哀傷的象徵。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説“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

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

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三、閲讀第四自然段,然後思考

1.作者為何喜歡鳥的形體?

明確:因為鳥之形俊俏,鳥的身軀玲瓏飽滿。

2.“好鋭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頭”中的“刺”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刺”形象地寫出了鳥帶給“我”的喜悦強烈而深刻。

四、閲讀第五自然段,然後思考

1.“我愛鳥的聲音鳥的形體,這愛好是很單純的”,作者的“單純”指的是什麼?

明確:只愛鳥的聲音與形體,而不管鳥的行為,也不將鳥詩意化。

2.作者寫杜鵑的豪橫無情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表達鳥本身不能幻化出詩意,也表明作者愛鳥的`單純。

3.作者聯想到了濟慈、雪萊有關鳥的作品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聯想到濟慈、雪萊的詩是想表明詩中鳥兒的形象都是詩人自我的幻想,與鳥兒並無關係

五、閲讀第六自然段,然後思考

1.“鳥並不永久的給人喜悦,有時也給人悲苦”,這句話有怎樣的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

2.作者聯想到哈代有關鳥的作品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聯想到哈代的作品是説明鳥兒有時會給人帶來悲苦。

3.作者寫自己與哈代類似的經驗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強調鳥有時也給人悲苦。

六、閲讀第七自然段,然後思考

作者在最後一自然段中寫了怎樣的內容,有怎樣的言外之意?

明確:寫自從離開四川以後不再容易看見那樣多型類的鳥的跳蕩,也不再容易聽到那樣悦耳的鳥鳴。

言外之意: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沒有強權、沒有欺壓、沒有貧困的社會,希望有個能夠自由地發展個性和才能的人生。

七、結合全文思考作者喜愛鳥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1)“我”愛鳥的聲音。聲音,如交響樂,如哀樂,讓我的心情為之沉醉。

(2)“我”也愛鳥的形體。鳥的形體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盤旋着的鳶鷹亦是一種令人喜悦的雄姿。21?世紀*教育網

(3)鳥給“我”的悲苦也是讓“我”喜愛鳥的原因之一。

探究中心

學法指導: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寫作重點和文章中對整體內容進行抒情或議論的部分;指導學生結合上述內容,根據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並理解含義;理解這個中心的深刻或新穎之處,並理解這個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指導學生理解這個中心對自己的啟示。

1.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中心?

明確:作者通自己對鳥的生存和命運的情思,寄託着作者對無拘無束生活的嚮往和對囚籠般的現實的不滿。

2.本文的中心對你有何啟示?

第三步,選讀相關內容,個性解讀。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等對作品作個性解讀。

課堂探究:

1.你對本文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見解?

2.學習本文你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收穫?

課外拓展

古人有關鳥的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秋思》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古人詠鳥的詩謎:

來時沙磧已冰霜,飛過江南木葉黃。水闊天低雲暗淡,朔風吹起自成行。(歐陽修)(大雁)

漢宮一百四十五,多下珠簾閉瑣窗。何處營巢夏將半?茅檐煙里語雙雙。(杜牧)(燕子)

鮮鮮羽毛耀朝暉,紅粉牆頭綠樹枝。日暖風輕言語軟,應將喜報主人知。(歐陽修)(喜鵲)

總結固趣

作者的“愛”鳥,“愛”的是鳥的自然形態,而“悲”鳥的失去自在自為,這已經超越了鳥本身。作者甚至對違背自然形態的關於鳥的典故產生質疑,更顯示出作者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現象情偽的透闢洞察。尤其是由“悲”鳥到“悲”人的人生體味,更給了人們深深的啟迪。

佈置作業:

1.預習《動物笑談》,要求能概述文章內容,擬出不懂或有質疑之處。

2.課外閲讀《雅舍小品》。

篇十四:《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積累相關的語言。

2、理解本文表達的主旨。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積累語言。

2、理解課文基本大意。

教學內容與步驟:

情景激趣:

梁實秋,(1903—1987),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譯有《莎士比亞全集》。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被譽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實秋的《雅舍小品》,是別具一格而膾炙人口的散文經典。今天我們所學的《鳥》則是這類散文的典範。請同學們認真閲讀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文中表現“知性”的。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閲讀時,要求用着重號標出課文寫作的對象,用橫線標出劃出寫鳥的特點的文字,用波浪線標出作者愛鳥體現在哪些方面,用着重號標出作者悲鳥的內容,批註自己閲讀的感受,列出不懂之處。

在閲讀過程中校正讀音,積累詞語:

摶(tuán) 羽翮 (hé) 蜷伏(quán) 柵欄(zhà) 飲啄(zhuó) 呱呱(gū) 曳着(yè) 長喙(huì) 豐腴(yú) 迷惘(wàng) 鳶鷹(yuān)

交響樂:名稱源出於希臘語,意即“一起響”。至十八世紀後半期發展成為獨立管絃樂作品,通常包含四個樂章(有時冠以慢板引子),個別也有多於或少於四個樂章的。各樂章的體裁與奏鳴曲極似,只是規模較大,音樂主題有較大發展,管絃樂法也豐富些,適於表現戲劇性較強的內容。

鼎沸:①水湧流翻騰的樣子。②比喻形勢紛擾動亂。③形容喧鬧、嘈雜。

玲瓏:詞語原意為嬌小靈活之意指物體精巧細緻。也指人靈巧敏捷。

穠纖:①指肥瘦。 ②指豔麗纖巧。

高踞:高踞的踞同倨,基本字義是蹲、坐、佔據。高踞即是指遇事待物高高在上,表現出傲慢之意。

蹐局:侷促;拘束。

襤褸:指衣服破爛,不整潔,十分凌亂,不堪入目。

鴟梟:鳥名。古人對貓頭鷹的文言叫法。鴟梟雖是益鳥,但在中國一直就是喪門星的代稱,我國的文章裏説到它都是貶義。

瞵視昂藏:形容左顧右盼,神采煥發的樣子。

課堂練習:請用上述詞語寫一段有創意的話: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閲讀時,要求用着重號標出説明文的寫作的對象,用橫線標出文章的説明點,用序號標出意義段,用波浪線標出説明對象的特點,批註自己的閲讀理解,列出不懂之處。

理解課文的結構:

學法指導:理解文章整體結構,要注意通過文章的結構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詞語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結構方式為提出對象,對對象進行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點明意義。

理解結構要從抓線索或文眼入手。

1、請劃意義段,並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①):提出全篇主旨

第二部分(②):籠中鳥的苦悶。

第三部分(③~⑥):自由之鳥可愛。

第四部分:(⑦)不自由的鳥不可愛。

2、快速閲讀第②~⑦自然段,概括作者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明確:見到籠中鳥,羽翮不振,蜷伏不動,我感到苦悶

聽到鳥聲音,清脆嘹亮,圓潤和諧,我感到喜悦

看到鳥形體,俊俏優美,玲瓏飽滿,我感到快樂

知道杜鵑鳥,蠻橫無情,鳩佔鵲巢,我感到坦然

發現風中鳥,戰慄抖擻,孤苦伶仃,我感到悲苦

總結固趣:

梁實秋先生在文中,寫鳥的喜,鳥的悲,鳥的生,鳥的死,無不牽動着他的情思。作者這種對鳥的生存和命運的情思也寄託着他對社會人生的思考。

佈置作業:

深入閲讀課文,並對課文作個性理解。

篇十五:《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理解“驚弓之鳥、射箭能手、悲慘、癒合、孤單失羣”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後説的四句話之間的邏輯關係。

(3)瞭解課文內容,能從更羸善於觀察、善於分析中受到啟發。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驚弓之鳥”的含義。

難點:讀懂更羸的話,體會更羸觀察、分析的邏輯關係。

教學內容:

《驚弓之鳥》是一則成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魏國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飛過的一隻大雁掉下來的事。從中反映出更羸善於思考,並能根據所見所聞作出正確分析。全文不僅用字極為準確,而且在寫法上也極有特點,那就是:小至更羸對大雁分析的句子,大至整篇課文的結構安排,都是通過倒裝因果關係的句段組合來謀篇佈局的,不僅反映出更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特點,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內容。

教學思路:

這節課我從更羸的名字入手,引導學生理解“更羸是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再由“更羸為什麼有名?”延伸開去。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更羸有名錶現在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讓大雁掉下來,懂得更羸對事物仔細觀察,並進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的判斷。我將最後一個自然段更羸説的一段話作為教學的重點,通過逐層分析推理,師生接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同時讓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説更羸的推理過程,使學生受到正確思維方法的訓練。接着,我讓學生找出魏王的兩句話,通過對魏王説的話反覆品讀,從中體會到魏王對更羸的佩服,從而更加深入體會到更羸的有名。最後理解“驚弓之鳥”的本意和寓意。

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即精心設計問題,本節課我始終讓學生帶着“更羸為什麼有名?”這個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因為任何思維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價值的問題能啟發兒童深刻思考,並能引導他們去提出新的問題,培養他們的思維、認識能力,促進讀寫技能的發展。

2.動畫演示法。課文第五自然段中的兩個“直”含義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在教學時採用動畫演示法,幫助學生理解兩個“直”字的不同含義。這是引導學生把語言還原成形象的一種方式,有助於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

3.角色體驗法。在教學中,我給足時間讓學生體會魏王的兩句話,通過揣摩魏王的心理,在不斷的角色體驗中,使學生能更好地體會人物身上所藴涵的情感因素。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解題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0課《驚弓之鳥》(看老師寫課題,提示“驚”字書寫時要左窄右寬,“弓”字第三劃是豎折折鈎。)生齊讀。

【我運用了直接導入的方法,力求簡單明瞭,為下文學習指名了方向。】

(二)新授

師:這是一則成語故事,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呢?讓我們一起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出示課件:

生自由讀,師巡視。

師:剛才同學們一個個挺直腰桿,認真讀着,相信已經讀得很好。現在我來檢查一下,第一個問題: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主要講了誰呢?

生:更羸

師:“更”是個多音字,還可以組詞為打更,三更半夜等。誰知道它另外的讀音?你能給他組個詞嗎?看到“羸”字,你發現了什麼?和“贏”字很像,怎麼記住“贏”字,可以拆開記,羸:亡、口、月、羊、凡。

出示課件: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更羸,那更羸是什麼人?

生自由説(更羸是個射箭能手……)

師:課文是怎麼説的?生交流

出示: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

出示課件:

師:你怎麼理解“能手”(課件點紅)?

師:比如某些同學很會畫畫,我們就叫他畫畫能手;很會唱歌,我們就叫他――――唱歌能手。而更羸射箭百發百中,我們就叫他――――(生)射箭能手,而且他可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是魏國──生(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師: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你從什麼地方體會到這一點的?自由默讀課文,劃出相關句子。

生交流

課件出示:更羸並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隻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裏直掉下來。

師:是這句嗎?是啊,更羸不取箭,只拉弦,就能讓大雁從半空中直掉下來,這件事真奇怪,讓我們再來讀讀。

“弦”注意正音,不要讀成“玄”。師可根據學生讀的情況肯定:“弦”這個生字你讀得可真準。

師:這是弓,出示“弓”的圖片,這是箭,出示“箭”的圖片。弓上哪一部分是弦呢?撥動弦會發出什麼聲響?“嘣”師正音,後鼻音,誰能讀好它

你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讀讀。

預設:嗯,絃聲還不夠響,大雁沒聽見,所以沒掉下來。再讀讀。

再請一生讀。

師:嗯,這麼響,連老師都嚇了一跳,難怪大雁嚇得直掉下來。

師:讓我們再讀讀這句話。生讀

師:這句話中竟然有兩個“直”,仔細讀讀,這兩個“直”意思一樣嗎?

生讀句子體會

交流(飛得急掉得快)

帶着自己的體會再讀句子。

師:是啊,(動畫演示)大雁一聽到弦響,就拼命地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又從半空中直往下掉,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奇怪的事?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

生交流。三人次。

課件演示:

師:剛才你們交流到的內容都在課文的哪一部分?(9自然段)

師:誰來讀讀這段話。

課件出示: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羣,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裏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

師:這段話一共有幾句?你能從中讀懂什麼?生自由朗讀這段話。

師:反饋:

①讀第一句,你知道了什麼?(這是個生詞,你來讀──悲慘,再讀──悲慘。理解“悲慘”。這是更羸──看到的,聽到的)

前文中有一句話也講到了這個意思?找找(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板書

課件出示:

②更羸大雁飛得慢,叫得很悲慘,看到這些,他想到什麼呢?

生交流。

更羸看到大雁飛得慢,想到(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理解“癒合”(板書)

更羸聽到大雁邊飛邊悲慘地叫着,想到(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羣,得不到幫助。)“孤單失羣”(板書)

師引讀:(它飛得慢,因為……

它叫得悲慘,因為……)

你看,這幾句話中原因都在後面,結果在前面,這就是因果倒裝句。

③正因為受過箭傷未愈,孤單失羣,所以大雁聽到弦響,就(非常害怕);因為心裏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因為拼命往高處飛,所以(就要使勁);因為一使勁,傷口就(裂開了);因為傷口裂開了,所以(它就掉了下來)。(板書)

你們看,以上接讀的過程,就是更羸的推理,誰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將更羸的推理過程説一説。(一層一層地對着板書説,再請一生連起來説完整)

課件出示:

師:(對着板書)這段話共有4句,第一句是更羸看到、聽到,第二句由看到聽到而想到的,第三、四句是由前面看到、聽到、想到的而做出的推理分析,讓我們再來讀讀。你佩服他嗎?為什麼佩服?

生交流

師板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推理分析。

師:我們佩服他,在場的魏王也很佩服他,你從哪句話中感受到?

生説並出示:“啊!”魏王看了,大吃一驚,“真有這樣的本事!”

如果你是魏王,你會説,生初讀。我還沒感受到魏王對更羸的佩服,

如果你是魏王,你還會説,又一生讀,嗯,有一點點佩服。

如果你是魏王,你還會説,又一生讀。嗯,讓我感受到了你的確很佩服更羸。

我們一起讀。

課件出示:

師:是呀,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讓大雁從半空中直掉下來,真是眼見為實呀,可是魏王一開始相信嗎?

生交流並出示:“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問道,“你有這樣的本事?”

師:為什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半信半疑你能讀好嗎?

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兩句話。

課件出示:

出示:“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問道,“你有這樣的本事?”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驚,“真有這樣的本事!”

讀出相關語氣。

課件出示:

師:是啊,魏王由開始的不相信,到後來對更羸由衷地佩服啦!難怪説更羸是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

課件出示:

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

師:他的有名不僅是他射箭百發百中,更在於他善於觀察,善於分析,善於推理。課文學到這裏,我們再來看題,“驚弓之鳥”是什麼意思?

是什麼置大雁於死地呢。(是那嘣的一聲響)是呀,嘣的一聲響,給大雁帶來了驚嚇,這是一隻受不得半點驚嚇的鳥,後來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動靜就異常恐懼。

課件出示:

師:這節課就上到這,至於該成語在生活中如何運用,我們下節課繼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