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31W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兩位數乘兩位數 篇一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p63例1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初步掌握筆算方法,理解算理。

2.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3.在探索算法與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學重點: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不進位)。

教學難點:理解乘的順序以及第二層積的書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獨立學習任務支架

獨立學習任務單

問題:一套書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錢? 列式:¬¬¬¬¬¬¬_________________

計算方法

(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二、課堂學習

(一)1.引入:同學們你們愛看書嗎?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我們學校的書香語藝節就剛剛閉幕,看看老師為同學們買書的時候遇到什麼數學問題?

2.出示問題:一本書24元。問:如果買2本要多少錢?怎樣列式計算?買10本呢?這是我們之前學過的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

3.買12本要多少錢呢?怎樣列算式?(24×12)為什麼選擇用乘法計算呢?請看,這是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板書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

(二)探究算法,解決問題

1.估算:

師:那麼這個算式的結果會是多少呢?我們不妨先用上一節課學的乘法估算來估一估吧!估一估,24×12大約是多少?學生反饋:

a:24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b:24估成20,20×12=240。

c:12估成10,24×10=240。

2.師:以上的結果都是我們通過估算得出的,那麼準確的結果到底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拿出課前獨立學習任務單,把你的計算方法與小組內的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交流。

3.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

要求:小組四人輪流彙報獨立學習任務單,交流時選擇一種與其他成員不同的方法進行彙報。

4.小組彙報

a: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學生邊彙報算式,老師邊板書,同時追問:結合這道題的情境,三道算式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分別求出10本書和2本書需要多少錢,然後把這兩部分錢加起來就是一共要付的錢。)

b:12拆成2×6,24×2×6=288。

師:哦,其實是把其中的一個因數進行拆分,變成了連乘。

(師:非常棒!不過是否所有兩位數乘兩位數都能把其中的因數進行拆分呢?例如23×13能將其中一個因數進行這樣拆分嗎?看來變成連乘不一定都能適用。)

c:筆算:

2   4

×  1   2

___________

4   8

2   4

___________

2   8   8

5.研究筆算:

(1)主要問題:

① (指着板書口算的部分和筆算)觀察一下,它們有什麼相通的地方?

② 0是否可以省略。在把兩個乘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8加0,0只起佔位作用。為了簡便,這個零可以省略不寫。

(2)師:大家發現得很好!其實這種口算和筆算是相通的,只不過是表達的形式不同。這裏的48其實就是24×2的積,那240呢?288又是?

2   4

×  1   2

___________

4   8  …… 24×2的積

2   4      …… 24×10的積

___________

2   8   8  …… 兩個乘積的和

(3)請同學完整地説説豎式計算的過程。

6.師小結:以上我們獨立學習和彙報交流,找到了幾種方法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課我們重點是要掌握列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也就是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完整板書課題)。

三、鞏固練習

1.你能接着算嗎?

3   1

×  2   2

___________

6   2   ……□×□

□ □      ……□×□

___________

□ □ □

師講評:指着兩個62,問:兩個乘積都是62,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小結:相同的數寫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的結果是不同的。

2.小樹生病了,你會治嗎?

3.我是計算小能手(課本第63頁做一做)

23×13          33×31

講評完,出示:13×23等於多少?從而拓展: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是不變的。所以可以用交換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進行乘法的驗算。

4.佈置我們的教室(課本第64頁練習十五解決問題)

5.拓展:三位數乘兩位數124×12,你會用豎式計算嗎?

四、回顧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我們碰到新問題的時候可以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種遷移的方法將會在我們以後的學習中繼續用到。

國小三年級教師教學計劃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內容安排在生命科學方面有所側重。在科學知識方面,1~5單元主要涉及了《標準》的內容標準中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第6單元是綜合性單元,試圖從學生生活中最為熟悉的“事物”入手,引發一系列的學校活動。在科學探究方面,考慮倒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髮展水平,還不可能從事較為獨立、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出於科學探究始於細緻觀察的特點,教材將着重點放在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之上。全冊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儘管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觀察對象不同,但在活動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觀察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發展。教材綜合性地考慮了科學探究方面諸多能力的培養。為了發展學生的科學判斷能力,教材還充分體現了對觀察記錄和報告撰寫的重視。全冊教材自始自終都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教材在活動設計中,還有意識地安排了多項環境保護的`內容,力圖從多方面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二、對所教學生的分析:

國小科學三年級上冊所使用的年級有一個,是三年級。我班共有學生30多名,男女學生人數相當。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通過教師觀察,該班級的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養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樹的觀察,經歷一次真正的科學觀察活動的過程和體驗;經歷用自己的方法對觀察到的內容進行描述的活動過程;經歷簡單的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等屬性的觀察、比較活動過程;經歷對一片完整的葉的各組成部分的觀察和描述過程;獲得對一片完整的葉的組成部分的認識;經歷用簡單的文字、圖畫等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初步體會到科學觀察需要細緻,講求方法;並在一系列的觀察描述活動中獲得自信。

2、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並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3、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經歷對小動物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經歷初步的按一定順序觀察及動態觀察、細節和痕跡觀察的過程; 經歷簡單的比較觀察的過程; 經歷初步的小動物身體大小的比較和測量過程;經歷初步的在觀察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觀察內容的過程;經歷解決察活動中的問題,嘗試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過程。

4、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關於動物的觀察特徵、分類特徵、動物的多樣性、動物的運動、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環境保

國小三年級教師教學計劃 篇三

一、基本情況

我們三年級(3)班學生一共有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紮實,多數學生思維比較靈活,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較濃,但也有個別學生懶散,接受力不強,成績不太理想,本學期將在進一步培優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後進生的培養。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除法、認數、千克與克、加和減、24時記時法、長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及認識分數。

1、除法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表內除法和簡單的有餘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2、認數是在學生認識1000以內的數並能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的基礎上,教學認識10000以內的數。

3、千克和克先教學千克的認識,再教學克的認識,然後安排了一個練習,鞏固對千克和克的認識。最後還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

4、加和減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及相應減法。

5.24時記時法主要有兩部分:認識24時記時法和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6、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上,教學各自的特徵、周長的含義及計算。

7、乘法內容主要包括: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兩步連乘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8、觀察物體主要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物體。

9、統計與可能性主要讓學生會畫“正”記錄數據,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0、認識分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整數的基礎上,聯繫實際生活的需要認識簡單的分數,通過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分數。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認識“萬”,知道10個一千是一萬,瞭解萬以內數位順序表。理解10000以內數的意義,掌握數的讀、寫方法,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會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整百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數乘一位數。

能正確估計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得數是幾十多,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是幾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能正確列豎式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知道0與一個數相乘得0,會驗算除法。

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分母不超過10),能讀、寫分數,在具體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較兩個幾分之一或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在現實的生活情境裏感受並認識千克和克,通過動手實踐知道1千克=1000克。

瞭解24時記時法,能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換算。

空間與圖形

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長方形的長與寬、正方形的邊長。

理解平面圖形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從一個角度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能指出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由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

統計與概率

能用比較有效的方法蒐集、整理數據,會用表格或簡單的條形圖表達統計的結果。

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爾”、“經常”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數學思考方面。

經歷“在計數器上表示數→分析數的組成→探索數的讀法與寫法→比較數的大小”等一系列學習萬以內數的過程,以及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並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過程,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發展數感和符號感。

在探索口算、筆算和估算方法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發展抽象思維。

在觀察常用物體並把幾何體與其相應視圖進行轉換的過程中,在通過折、量、比,探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過程中,在動手圍、量、畫、算平面圖形周長的活動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推理能力。

在摸球、拋小正方體等活動中,經歷分類收集信息、整理數據,用數據描述現象以及判斷可能性大小等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並在與同伴交流中,逐步學會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解決問題方面。

能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簡單的一、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

初步體會到現實生活中藴含大量的數學信息,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初步具有主動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逐步積累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經常與同學共同開展學習活動,經常與同學交流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初步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簡單地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活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與形都能用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逐步產生對數學的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經過獨立思考、動手實踐以及與同學合作交流,克服學習中的一些困難,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數學。

通過教科書裏的“你知道嗎”欄目以及報刊書籍、電視廣播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瞭解的有關數學的知識,初步感受到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

在教科書和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習客觀地評價自己與評價他人。

四,教學措施

1、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學生自己能學懂的知識,儘可能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練習。

2、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滲透一些函數、集合、統計等數學思想方法。

4、重視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儘量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5、教學中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生活背景出發,讓學生主動探究解題方法。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義的例題和形式多種多樣的練習題及數學遊戲。

兩位數乘兩位數 篇四

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38-3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彩筆問題,經歷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

3、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多樣化,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什麼了?

學生觀察,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可觀察到左邊有兩盒彩鉛、右邊有十盒彩鉛,每盒裏有彩鉛24枝。

學生可提出問題如:

1. 兩盒彩鉛有多少枝?

2. 10盒彩鉛有多少枝?

3. 12盒有多少枝?

二、自主探索

重點解決第三個問題:

12盒有多少枝彩鉛?怎樣算?

請同學們試着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有會用豎式計算的嗎?

1、20×12=240(枝) 4×12=48(枝) 240 + 48=288(枝)

2、24×2=48(枝) 24×10=240(枝) 48 + 240=288(枝)

3、豎式等

三、合作交流

1.小組交流

請同學們把你計算的方法跟你小組的同學説一説,總結一下你們小組一共有幾種方法。

2.全班交流

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小組的方法向全班同學説一説?

3.重點交流豎式(講清積的定位)

(1). 小組內交流各自的算法,然後共同總結算法。

(2). 各組間交流算法,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可隨時進行質疑)(、提問或提建議。

(3).你能介紹一下豎式的書寫格式嗎?(學生不會老師講解)

四、實踐與應用

1.用豎式計算

34×12 25×11 43×22 32×13 24×21 32×21

2.解決問題

一個會議室有23排座椅,每排有22個座位。召開500人的會議,座位夠嗎?

3.一隻杜鵑平均每天能吃掉14只松毛蟲。算一算:它21天能吃掉多少隻松毛蟲?

教學隨筆:

兩位數乘兩位數 篇五

教學內容:第6頁例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口算乘法的基礎上,掌握乘法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數學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過程 :

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畫面:

學校買了一些彩色筆要獎給數學競賽獲獎的同學,每盒彩色筆24支,學校買了3盒

讓學生根據畫面情景提出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種問題:

(1)3盒一共多少支?(2)2盒一共多少支?(3)學校一共買了多少支彩筆?

問:如果買了13盒,怎樣列式?24×13(出示例1)

主動探索

1.教學例1。

(1)討論24×13的算法

(2)彙報交流

(3)討論哪種方法最簡便?

(4)統一認識,確定最簡便的方法,引導學生試寫成豎式。

(5)針對出現的情況討論,關鍵處教師點撥,讓學生領悟計算方法。

2.練習

(1)第7頁做一做

(2)練習二第1題。

練習後,教師總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反饋練習

練習二第2題

板書設計 :

2  4

×  1  3

7  2        ……24×3的積                       2  4           ……24×10的積(個位的零不寫)

3  1  2

兩位數乘兩位數 篇六

第五單元

兩位數乘位數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並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本單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兩項內容,第一項內容是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二項內容是估算,即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它是在學生學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也是估算的基礎。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擴大學生的口算範圍的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的估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準備。並且,在估算和筆算教學活動中,又可以進一步鞏固口算。這樣,有利於培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單元的筆算乘法的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着,編排進位的,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容都置於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報紙(送信)、估座位、購書等。讓學生在現實問題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然後,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有意義的、聯繫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並且,對於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4、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

第二課時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估算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四第7~8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在積極參與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説明估算的思路。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重點難點:

會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説明估算的思路。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你能説出下列各數的近似數各是多少嗎?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題的結果嗎?你是怎麼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

二、親身經歷,探索新知

1、出示例題2的主體圖。

引導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敍述一下主體圖向我們提供了有關多媒體教師裏的哪些信息?

2、教學例題2。

教師:根據畫面的內容,口頭編一道應用題。

出示例題2:多媒體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個座位,現在有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

(1)教師:這一道題只要我們判斷多媒體教師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學,因此不用大家計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大家想應什麼方法估算?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

(2)彙報:要判斷350名學生能否坐得下,必須估算出多媒體教室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小結:大家根據已學在估算知識,想出了三種方法,通過這一道我們知道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總結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時,先把兩位數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然後再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運用新知

1、完成教科書第59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看清題意,獨立完成。然後教師講評。 提問:你是怎麼估算的。

2、完成教科書第61頁練習十四的第7題。

(1)引導學生觀察圖,説説你從圖中得到什麼信息?

(2)獨立完成,將估算結果寫在課堂本上。然後教師講評。

3、完成教科書第61頁練習十四的第8題。

(1)理解題意,根據題目畫面的內容説説從“學生已經種了93棵樹苗”中,你可得到什麼信息?

(2)説一説你是怎麼估算的?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