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賣木雕的少年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8.52K

賣木雕的少年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賣木雕的少年優秀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複習鞏固字詞,聯繫上下文理解“遺憾、一模一樣”等詞語。

2、細讀描寫少年言行的詞句,運用聯想、體悟等方法感悟文理,並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3、通過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瞭解中非人民的友誼。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出示兩組四字詞語,讀一讀。

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十分壯觀清晰可辨

琳琅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2、找找兩組詞的規律。

3、引入:上節課我們來到的非洲南部,這裏的瀑布和木雕深深的吸引着我們,這裏還有什麼也吸引我們?(少年)

(二)、研讀少年。

1、、課文中哪些句子在描寫少年的,找出來讀一讀。

重點指導“誠懇”和“五官端正”

2、這位看起來五官端正和待人誠懇的少年,他的內心還有一種更讓我們感動的東西,讓我們再走近他看看。“眼睛是心靈的窗户”,要走進一個人的內心,眼睛是最好的途徑。文中那句話是寫少年的眼睛的?

(1)、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裏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讀詞“遺憾”:什麼叫“遺憾”?誰也遺憾?為什麼遺憾?

(2)、出示句子: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哪裏表現出我很遺憾?

讀句子:正要掏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麼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指導讀出猶豫矛盾的心情。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看“省略號”,想像我當時還會説什麼?理解“語無倫次”。

(3)、説説少年的遺憾是什麼?

3、面對這一份遺憾,少年是怎麼做的呢?在他的言行中又有什麼最讓我們感動呢?默讀課文10——15自然段,讀讀寫少年言行的句子,並想一想,那個地方最讓你感動,用筆劃一劃。

交流:

(1)、暮色中,我忽然發現在一堆隆起的巖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風吹拂着他的衣襟。他聽到談話聲,來到我們面前,原來是白天賣木雕的那個少年。看樣子,他是專門在這裏等候我的。

點撥:“專門”可以換那個詞?(特意)説明什麼?他這時可能怎麼樣?

少年知道我住的賓館嗎?猜猜他是怎麼找到的?

指導朗讀:體會少年找我等我的不容易。

(2)、“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裏。啊!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點撥:這是一個怎樣的象墩?(一模一樣)你能描述一下這個象墩嗎?

這個一模一樣的象墩少年是怎麼來的,他可能會怎麼做?

指導朗讀並小結:看來少年為了給我這個象墩付出了很多辛勞呀,的確很感動。

(3)、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説:“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點撥:“不要錢”面對錢,前面是怎麼樣的(懇切地)現在卻不要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打個“?”)

“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他好像對中國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你能從前面其他地方看出來嗎?(您是中國人嗎?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

4、莫西奧圖尼亞瀑布景區每天遊人如織,有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而少年卻為什麼特別喜歡中國人,把中國人當作自己的朋友呢?(打個“?”)這與中國與非洲各國的友誼有關,中國人民一向把非洲人民當作自己的朋友,曾多次向非洲各國進行無私的援助和支持。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發生了一件讓中非人民至今還難以忘懷的事,就是關於中國支援非洲建造坦贊鐵路的事。老師找來了這份資料,請每個同學認真讀一讀,在你特別感動的地方用比劃一劃,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感悟的。(發資料)

交流:有什麼地方最讓你感到?

你有什麼想説的。(少年會説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跟這事會有關係嗎?)

引導:建造鐵路讓中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一份友誼還在延續着,課後可以關注新聞或網上看看中非之間交往的實例。

現在你明白少年為什麼會不要錢了嗎?(中國人無私奉獻)你明白少年為什麼把中國人當自己的朋友了嗎?(中國人也把他們當作朋友)

5、小結引讀:孩子們,這一個朋友包含了中非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是雙方的,正是因為這一聲“朋友”才使少年知道我帶不了心愛的木雕遺憾時,眼裏流露出……

正是因為這一聲“朋友”才使少年那麼辛苦的給我做了一模一樣的小象墩,還專門送來説——“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

正是因為這一個“朋友”,他會説——“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正是因為這一個“朋友”,讓作者會感動的連聲説——“我們是朋友”。

正是因為這一個“朋友”,讓少年心裏由衷的發出微笑——“他笑了,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

6、這個“笑”裏,你讀出了什麼?

總結:這笑裏包含了少年為朋友達成心願的快樂,包含了少年為朋友無私奉獻的快樂,也包含了少年對中國人民的那份深厚的友情。這就是少年心中那份最讓我們感到的東西。

這一笑,抹去了我心中的遺憾,也抹去了少年心中的遺憾,只留下這句讓我們感到的話:我們是朋友!、

(三)、作業

課文學完了,但這個誠懇、友善、帶着迷人笑容的'少年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你最想對這位少年説什麼,寫下來。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篇二

設計理念: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以讀為本,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設計特色:

創設情境,誘發參與;讀中悟情,合作學習;盤活課堂,落實主體。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並學會恰當地運用。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預習並查閲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讀中體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世界地圖,介紹非洲,相機出示智力題:這裏的什麼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風光圖片,配樂介紹。引導學生讀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詞語。

3、導入故事: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

4、板書課題。

5、過渡:這篇課文敍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1)學生搶答,並根據課前預習介紹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2)欣賞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風光,感受美麗風景。學生看後找詞:“名不虛傳”“十分壯觀”。

(3)學生齊讀課題。

創設情境,誘發參與。在課程開始我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圖片讓學生欣賞,渲染氣氛,揭開課題,把學生的情感自然地帶入到課文的學習情境中,設想在學生處於躍躍欲試的狀態時,我讓學生讀課文思考主要內容,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

1、學習字詞。

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讀準字詞句,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出示詞語,請學生認讀。

請學生交流讀懂的詞義。鼓勵學生課前預習瞭解詞義。

3、請學生敍述課文主要內容。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按要求自主學習。

學生自讀,當小老師帶讀。

4、學生交流讀懂的詞義,不懂的做好記號。4,學生齊讀詞語。 5,學生敍述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鼓勵學生自己查工具書去解決生字新詞,在閲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領學習“買木雕”。

(3—4自然段)

根據學生敍述,提出思考:“我”為什麼特別想買木雕。要求學生再讀課文(3—4自然段)。板書:買。

根據學生彙報,出示:“攤點裏陳列的木雕琳琅滿目,各式各樣”“這些坐凳構思新穎,大象雕得栩栩如生。”兩個句子。

鼓勵學生找出木雕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的詞語。

突出顯示這些詞語,出示木雕的圖片。

指導朗讀。

出示填空。

1、學生再讀思考。

2、學生彙報。

3、學生找出木雕給“我”留下的印象,畫出來。“琳琅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穎”“栩栩如生”。

4、學生觀看木雕圖,理解這些詞語。

5、學生品讀句子,指名再讀。

6、學生填空:攤點裏陳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

抓重點促表達,積累一些四字詞語並學會恰當的運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琳琅滿目,栩栩如生等詞語時,我把它們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並且結合圖片讓學生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填空練習幫助學生積累詞彙。

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是學習語言過程中的兩個不同層次,在學生領會的基礎上,要儘可能使學生通過練習形成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讀中悟情“棄木雕”“贈木雕”。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篇三

《賣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也是本單元關於友情關於愛的第三篇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一是瞭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並學會恰當地運用。

這節課,由於這節課的四字詞語較多,又是本課的一個重點,我主要採用析詞語,抓住關鍵突破重點的方法。也就是説,抓住關鍵詞語,讀來懂課文。

我讓學生採用了分組學習的方式,也就是每個組選擇自己重點學習的部分,之後再通過尋找詞語來學習。比如有的小組在學習“挑選木雕”時候找出“構思新奇”“栩栩如生”來幫助理解後面“我”的遺憾以及少年贈送木雕的難能可貴;通過對“語無倫次”的理解來揣摩“放棄買木雕”時候“我”的複雜心情。在比如分析“清晰可辨”“晚風吹拂”所在段落時候,學生們注意到“特意”這個詞語,由此展開討論“少年為什麼要特意這樣做呢?”結合兩個“沉甸甸”——“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麼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裏”,進一步理解少年的行為,從而也明白了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在非洲是多麼深入人心。經過這樣的環節,不僅完成了對詞語的學習,也理解了課文,重點難點輕而易舉地化解了。對於較難理解的四字詞語我在教學時就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如,“遊人如織”的“織”不好懂,這裏是一種比喻的説法,説明遊客很多,像織布機一樣穿梭往來;“琳琅滿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這裏比喻優美珍貴的東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我覺得不能讓學生記詞語註釋,更不能把詞語分解成單字讓學生一一對應。只需要學生能在本課的語境中,大致理解詞語的意思就可以了。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篇四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並儘可能發掘來自學生、教師、社會的各種資源,擴展課程資源的範圍,並以教科書為依託進行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本篇教學設計針對教材的特點,設計了一定的語言場的語言實踐,過程中關注了三維目標的整合,使得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理解、積累、運用,同時收集整理了大量背景信息,以期幫助學生挖掘教材豐富的人文內涵,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落實愛是相互的主題。

[教學設想]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着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通過事情的敍述,勾勒出一個純樸而又美好的非洲少年形象,折射出愛是相互的主題,正因為中國人對非洲人的愛,所以讓非洲少年把我們當朋友。課文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極盡能事反映了非洲木雕的美,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積累並學會運用。文章中兩處少年和我的對話,也是反映全文主題的重點部分,需教師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交流中體會非洲少年的內心,感受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此外,三年級學生對於非洲瞭解甚少,它可以説是第一篇讓學生了解非洲的文章,因此在課前需讓學生了解有關背景,課時教師也要提供有關感性的資料才能讓學生加深對主題的感悟。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理解並積累栩栩如生、琳琅滿目 、構思新奇、愛不釋手等四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繼而讓學生感受愛是相互的,正因為中國人對非洲人的愛,所以讓非洲少年把我們當朋友。

[教學重難點]

一是瞭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關於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非洲木雕、中國在70年代援讚的圖片及《醫療隊員到坦贊》、《友誼地久天長》的樂曲)

2、學生準備:蒐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讀〈〈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來了解課文的背景。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 一 課 時

[課時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賣、售2個生字。理解並積累栩栩如生、琳琅滿目 、構思新奇、愛不釋手等四字詞語,從而體會我的遺憾。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非洲的維多利亞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高120米,寬達1800米,在非洲贊比亞與津巴布韋的接壤處,瀑布落下時聲如雷鳴,所以,當地居民稱之為莫西奧圖尼亞,意思是説雷霆翻滾的雲霧。

(課件投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照片並播放瀑布的聲音)

2、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這裏景色壯觀,遊人如織。這裏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

3、教學賣 。揭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難讀處多讀幾次,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指名輪讀課文,並及時正音。

3、這事發生在誰與誰之間的事?(板書:中國遊客 非洲少年)

文章講了我們倆的一件什麼事?出示:

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 做紀念,但是 ,只好放棄。後來非洲少年 。

自由準備指名説

三。緊扣遺憾研讀第一板塊16自然段

(一)出示第9自然段。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裏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1、師:小朋友,這段話比較難讀,裏面有個長句子,你能讀好它嗎?

用指名讀、齊讀方式將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2、師:發現了嗎?遺憾在這段裏出現了幾次(兩次),一次是少年遺憾,一次是我遺憾。(板書: 遺憾 )

(二)學習第一塊16自然段:體會我為什麼遺憾?

1、理解遺憾

(1)什麼叫遺憾 ?

(2)聯繫學生平時生活説説:你有過遺憾的經歷嗎?師生互談遺憾的經歷。

2、體會我為什麼會遺憾?

(直接從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為我不能帶走這件精美的工藝品)

3、請仔細讀讀課文的16自然段,拿出筆來找找劃劃,説説為什麼我會那麼遺憾,你從哪些詞句裏看出來了(具體原因)。

4、交流原因: 因為木雕小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令我愛不釋手。我為自己不能買下它而遺憾。

(1)理解栩栩如生

①指名讀這個詞

②師:聽你的讀,讀得那麼有感情,你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了嗎?

③指讀這句話。

(2)理解愛不釋手:

①釋是放下的意思。整個詞是説

②想象説話:看着自己這麼喜歡的象墩,肯定是讚不絕口了,我會怎麼説呢?

(3)理解琳琅滿目

①課文還有哪句話也形容了這些木雕?木雕各式各樣,琳琅滿目

② 琳琅滿目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美好的東西非常多。

③(播放課件)欣賞琳琅滿目的木雕,師簡介非洲木雕:

這就是木雕,木質的工藝品,來自非洲。木雕是非洲古老的藝術形式,因多數民族都沒有文字,所以許多古老的神話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間藝人之手,造型怪異,表情刻畫生動,又被稱為非洲式照片,各國人民都樂於收藏。

5、闖關填空,理解我遺憾的原因:

(1)出示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等四字詞語,並讓學生朗讀。

(2)攤點裏陳列的木雕( 琳琅滿目),(各式各樣 )。其中象墩(構思新奇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愛不釋手 )。但是因為象墩(沉甸甸)的 ,我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只得放棄購買的念頭,因此很(遺憾)。

自由準備指名説,師適時指導沉甸甸的甸字讀音。

6、過渡:那非洲少年為什麼遺憾呢?讓我們下節課來學習。

四。書寫指導,作業鞏固

1、書寫售 、賣:

引導學生髮現出售的意思與賣相同,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售書寫時應注意的地方。 教師範寫學生臨寫

2、抄寫文中四字詞組。

第 二 課 時

[課時目標]

1、會學其他12個生字。

2、繼續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繼而讓學生感受愛是相互的,正因為中國人對非洲人的愛,所以讓非洲少年把我們當朋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課件播放琳琅滿目的非洲木雕,師:你能用這些木雕有有有來誇誇這琳琅滿目的木雕嗎? 出示:(這些木雕有 ,有 ,有 ,真是琳琅滿目。)

引導學生用上栩栩如生、構思新奇、愛不釋手、各式各樣等四字詞語來誇誇這些木雕。

2、就是這些琳琅滿目的木雕,就是這栩栩如生的小象墩吸引了我,但是我又不能將其帶回國,所以我很遺憾。但少年為什麼遺憾呢?讓我們接着去學習課文。

二、緊扣遺憾研讀第二板塊715自然段:理解少年遺憾什麼?

1、自由讀讀715自然段,用筆劃出寫少年言行的句子,體會少年遺憾什麼?

2、交流第一次對話部分

(1)自己的木雕不能賣出去。(板書:不能出售)

(2)師生對讀,讀出語氣。

(3)分角色表情朗讀。

(4)非洲少年僅僅是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所以遺憾嗎?還有別的答案嗎?

3、研讀第二次對話:

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連連擺手説: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説,我們是朋友!

(1)他把中國人當成是朋友,因為朋友的遺憾而遺憾。

(2)那天晚上,少年和我之間有一番怎樣感人的對話呢?

師生對讀:老師誇張地強調你們是朋友這句話。

(3)讀到這裏,你有什麼疑問嗎?

①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少年為什麼會説中國話?為什麼要送木雕,而不是賣?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區遊人如織,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的遊客,賣木雕的少年為什麼卻特別喜歡中國人呢?

②補充資料,解疑:

同學們,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人曾大力援助非洲。(教師出示課件,打出相關圖片或網頁:①周總理訪問非洲。②中國醫生給非洲兒童治病。播放背景音樂《醫療隊員到坦贊》。③坦贊鐵路。)

周總理曾三次赴非,訪問非洲十國;中國派出了100多個醫療隊支援非洲;特別是幫助他們修建了著名的坦贊鐵路。

坦贊鐵路東起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至贊比亞的新卡比裏姆博希,是把坦、贊兩國連結在一起的一條主要交通幹線,全長1860公里,全部由中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完成。為了修這條鐵路,政府提供無息貸款9.88億元人民幣,發運各種設備材料100萬噸,工程浩大,技術複雜,條件惡劣,有60幾個中國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③課前,同學們有收集到有關資料嗎,能交流一下嗎?

此時,如果你就是那個賣木雕的少年,心情會怎樣?

(4)你能通過自己的讀讓我們感受到非洲少年對中國遊客的情誼嗎?去讀一讀。

通過朗讀,體會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他不希望我帶着遺憾離開非洲。

讀出兩處我們是朋友這個語句的理解。

(5)同學們,這一塊沉甸甸的木雕難道僅僅是一塊木雕嗎?它還是什麼?

出示:這木雕還是 。

4、現在我和非洲少年還遺憾嗎?(板書:不)

三、情境朗讀,昇華情感

1、課件出示一幅畫面:夜晚賓館外的小樹林邊,作者手捧木雕的剪影,《友誼地久天長》的音樂輕輕響起。

師:就在這樣一個晚風吹拂的夜晚,一個黑人少年送給我一個雕得栩栩如生的木雕,我捧着它,心中感慨萬千請你帶着這樣的感受輕聲朗讀10-15自然段。學生隨着音樂輕聲朗讀。

2、師小結: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願這美好的情景永駐我們心間。

四。書寫指導

1、學生自由地討論辨、堆、馱三個字的書寫。引導學生注意三個字的筆畫。2、自由書寫,並及時評價。

五。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賣 木雕的少年

朋友

中國遊客 不遺憾 非洲少年

不能出 售

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篇五

本節課,教學目標合理,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參與廣泛、積極,有較好的達成度。

一、感悟積累,綜合訓練

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主要任務,也是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本質區別。本課其實就是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不是別人講給我們的,不是從電視中的圖像聲音中獲得的,而是以一個個的文字、詞語、句子描述的,少年的美好品質是藴涵在豐富的語言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中,我重點抓了“栩栩如生”、“琳琅滿目”、“愛不釋手”等詞語,學生能夠了解詞語本身的意思,但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又是什麼意思呢?我讓學生通過抓“遺憾”,結合上下文、前後詞語,反覆朗讀感受,並通過多媒體出示木雕圖片,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加以運用,真正地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學生感悟了語言,更重要的是還逐步體會到如何正確的運用語言。這樣做,不僅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本文語言樸實但藴含深意。因此我注意引導學生對相同的語言文字進行反覆揣摩、咀嚼,在比較中領悟其中豐富的內涵,感受到故事發生時的情景,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如:在引導學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遺憾心情,兩個人物都感到“遺憾”,但這絕不僅僅是相同的心情。透過這一對相同的詞語,能感受到兩個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棄木雕的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少年”的不能賣掉木雕、不能讓“我”這個中國朋友如願以償的惋惜與失望。相同的詞語,學生通過比較,深入人物去體會,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兒。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巨大表現力和生命力,還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情感薰陶。

二、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培養語感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本文的人物語言描寫很多,這些語言不僅豐富,更重要是在這些語言描寫中藴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質。因此在教學中,每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以讀促問,以問導讀,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在讀的訓練中,我不僅充分讓學生朗讀,還讓學生轉換角色去讀,切身體會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讀出語感,也是我在這節課上所要追求的。在學完送木雕部分,配樂、分角色朗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中感受到了非洲少年的樸實、善良,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補充資料,深刻理解

課文講的是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旨在讓學生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這是一篇向學生進行關愛教育的極好教材,但由於文中內容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涉及的文字材料較多,為學生的閲讀帶來一定困難。在本課設計中,課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閲讀,如中非友好往來、中國援助非洲等相關歷史資料,以此豐富學生的積累,擴大學生的視野,使資料與課文相呼應,相補充,相促進,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礎。

四、滲透寫法,掌握技能

在現在學生的習作中經常會出現“重點不突出,條理不清”等不足現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學生缺少作文表達的技巧。國小生寫的作文,一般是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寫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這類文章的方法。

《賣木雕的少年》是一篇典型的寫人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到了賣木雕少年的品質,這樣,學生潛移默化地從不自覺到自覺地獲取了寫作的知識與技能。最後,我對寫作方法進行了整理與歸納,便於學生記憶。

賣木雕的少年優秀教學設計 篇六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馱、構”等11個生字,會寫“售、賣、馱”三個生字;學習“名不虛傳、遊人如織、琳琅滿目、構思新奇、栩栩如生、愛不釋手”等四字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意思,並能在具體語境中正確運用。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四字詞語。

3、感受瀑布的壯觀和木雕的精美,初步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並積累四字詞語,並學會恰當的運用。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出示上虞的景點圖片,邊向學生呈現邊簡單介紹。

2、引入: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遙遠的非洲南部看看,去認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揭示課題)

3、讀課題,你有要特別提醒大家的嗎?

書寫“賣、售”

4、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出示自學要求:

v認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好的地方可以反覆讀。

v邊讀邊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記記字形,想想字義。

v課文中有很多生動的四字詞語,用“~”劃一劃,試着用喜歡的方式理解,不理解的打個“?”

2、檢查字詞:

馱着構思新奇栩栩如生愛不釋手掏錢猶豫誠懇遺憾賓館標準莫西奧圖尼亞

自由讀,指名讀。

説説在字音上、字形上分別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

(指導讀準“賓、懇、栩栩如生”;指導書寫“馱”)

(三)、研讀瀑布和木雕。

1、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有什麼東西特別吸引你的?

2、交流:

(1)、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瀑布哪裏吸引你了?

重點理解“名不虛傳”:哪裏看出它的名不虛傳

看圖,師簡要介紹,説説看了後的感受。

理解“遊人如織”

還從哪裏?指導讀第一自然段:朋友會怎麼介紹瀑布?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2)、木雕

找出寫木雕的句子,讀一讀:這些句子中的哪些詞特別吸引你?

木雕,是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攤點裏陳列的木雕琳琅滿目,各式各樣。

理解“琳琅滿目”(結合偏旁理解)

看木雕圖片,指導朗讀這句話。

説是坐凳,其實是一個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馱着一塊寸把厚的樹樁。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理解“構思新奇”:從哪裏看出這個坐凳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你能描述一下這隻大象的樣子嗎?還能用哪個詞代替?

指導朗讀這句話。

我捧着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理解“愛不釋手”:你平時對什麼也愛不釋手過?

3、總結設疑:這裏的瀑布和木雕深深地吸引了我們,還有什麼也深深吸引着我們呢?(賣木雕的少年)少年什麼地方讓我們吸引呢?下節課重點研究。

(四)、鞏固練習。

1、認讀這節課學過的四字詞語。

2、在句子中選一選,用一用。

1、素來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次有空來觀賞,果真是()啊!

2、這間店的飾品(),真讓人()。

3、我家門口的兩個石獅子刻的真是()啊!

4、紹興的東湖風景區景色秀麗,一到節假日(),

好不熱鬧。

5、此書為白紙印本,開本小巧,字雖小而點劃()。

3、找出四字詞語在作業本上抄一抄。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七

設計理念: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以讀為本,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設計特色:

創設情境,誘發參與;讀中悟情,合作學習;盤活課堂,落實主體。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並學會恰當地運用。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預習並查閲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讀中體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世界地圖,介紹非洲,相機出示智力題:這裏的什麼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風光圖片,配樂介紹。引導學生讀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詞語。

3、導入故事: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

4、板書課題。

5、過渡:這篇課文敍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1)學生搶答,並根據課前預習介紹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2)欣賞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風光,感受美麗風景。學生看後找詞:“名不虛傳”“十分壯觀”。

(3)學生齊讀課題。

創設情境,誘發參與。在課程開始我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圖片讓學生欣賞,渲染氣氛,揭開課題,把學生的情感自然地帶入到課文的學習情境中,設想在學生處於躍躍欲試的狀態時,我讓學生讀課文思考主要內容,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

1、學習字詞。

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讀準字詞句,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出示詞語,請學生認讀。

請學生交流讀懂的詞義。鼓勵學生課前預習瞭解詞義。

3、請學生敍述課文主要內容。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按要求自主學習。

學生自讀,當小老師帶讀。

4、學生交流讀懂的詞義,不懂的做好記號。

5、學生敍述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鼓勵學生自己查工具書去解決生字新詞,在閲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領學習“買木雕”。

(3—4自然段)

根據學生敍述,提出思考:“我”為什麼特別想買木雕。要求學生再讀課文(3—4自然段)。

根據學生彙報,出示:“攤點裏陳列的木雕琳琅滿目,各式各樣”“這些坐凳構思新穎,大象雕得栩栩如生。”兩個句子。

鼓勵學生找出木雕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的詞語。

突出顯示這些詞語,出示木雕的圖片。

指導朗讀。

出示填空。

1、學生再讀思考。

2、學生彙報。

3、學生找出木雕給“我”留下的印象,畫出來。“琳琅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穎”“栩栩如生”。

4、學生觀看木雕圖,理解這些詞語。

5、學生品讀句子,指名再讀。

6、學生填空:攤點裏陳列的木雕(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

抓重點促表達,積累一些四字詞語並學會恰當的運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琳琅滿目,栩栩如生等詞語時,我把它們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並且結合圖片讓學生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填空練習幫助學生積累詞彙。

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是學習語言過程中的兩個不同層次,在學生領會的基礎上,要儘可能使學生通過練習形成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篇八

賣木雕的少年是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賣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不便攜帶,只好放棄。非洲少年為了不讓我帶着遺憾離開非洲,他等在賓館門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教學後,我覺得有些可以反思一下。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應用。詞句的積累是最常見的。課文中出現了許多四字的詞語。如“名不虛傳、遊人如織、構思新奇、愛不釋手”等,很多詞語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語言材枓。我有意地引導學生把它們從文中找出來,積累下來。

適當開發資源也是一種積累。為了讓學生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瞭解中非之間的友誼,除了佈置學生蒐集資料外,我還提前在板報上提出了中非友誼的資料,豐富學生的積累。積累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在課堂上我讓學生用積累的詞語講一講非洲大瀑布給自已留下的印象,中非人民有過怎樣的交往。都是在創造條件引導學生運用。

注重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滲透學習方法,也可以説是我在這課的教學中的又一個成功做法。滲透解詞方法,抓好詞語教學,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是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一個重要訓練項目。教學中我重視了詞語教學,注意滲透解詞方法。比如教學“構詞新奇”一詞,讓學生學會抓住關鍵字眼,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愛不釋手”,讓學生懂得通過語素分析,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引導學生學會蒐集和課文相關的資料,豐富對文本的理解,拓寬文本視野。在世界各地的遊客中,少年為什麼單單會説“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呢?”這和本課的背景有關,作者遊覽的非洲國家是贊比亞莫西奧突尼亞大瀑布,中國曾經在20世紀60、70年代援助過非洲,給非洲人民留下美好的印象。課前我在黑板報上登了這些資料,起到了幫助,有的學生在課外也搜到了一些,

品讀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情感。例如在體會“我”的遺憾時,能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能體會我遺憾的句子。在品讀句子的同時,抓住“構思新奇、愛不釋手、語無倫次”等詞語,()體會木雕的精美,“我”很喜歡卻不能帶走的心情。為少年真誠地贈送木雕作好鋪墊。

教給發散思維方法,想象人物的內心世界。想象那個少年當時在想什麼。他可能在想:我爸爸、媽媽説過,那條鐵路是中國人幫我們修的,那個電站也是中國人幫我們建的。中國人是我們的最好朋友。閲讀是為了更好地寫作,本文的教學難點是通過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體會他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找出這樣的句子,通過補白想象,揣摩少年的內心,體會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更好地刻畫少年的品質。在感情朗讀對話的基礎上,學生的內心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再讓他們寫幾句誇誇這位黑人少年,讓讀寫緊密結合起來。

但是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教師總是在缺憾中進步。這節課的最大缺憾有兩點:在學生找不齊與“遺憾”相關的句子時,我沒能指導學生再讀課文,準確找到句子。在學生有一部分不愛舉手回答問題時,我顯得無計可施了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體會人物感情;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3、體會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1、瞭解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3、積累並學會正確使用四字詞語。

課前準備:

大瀑布的掛圖、有關木雕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那你返程之前都會買些什麼帶給親人後留作紀念?

學生暢所欲言。

師:你們準備好了嗎?讓我們共同跟隨作者到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暢遊,並結交那裏一位賣木雕的少年。(師相機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生默讀課文,並概括主要內容。

3、過渡:從同學們交談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你們已經被這位賣木雕的少年所打動。下面我們來品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他的美好品質。

三、品讀課文,人物的內心活動

(一)學習1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文,説説你從文中知道了什麼?

2、自由交流。相機展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和木雕的圖片,並結合課題概括內容

3、師: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位於贊比亞境內,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而“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被稱之為“非洲式照片”。朋友的介紹很有分量,只有這樣我才會不虛此行。

(二)學習2—4自然段

1、指名讀文。

2、出示小黑板,填空:

大瀑布真是(),這裏(),景色十分()。攤點裏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3、齊讀習題,説説你的感受。

4、帶感情朗讀這部分,體會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5、過渡:經過一番仔細挑選,我對象墩情有獨鍾,我是否買下它了呢?請同學們小聲讀文,並找出答案。

(三)學習5—9自然段

1、小聲讀文,並用四字概括內容。

2、出示學習要求,細讀課文。

(1)“我”為什麼選擇放棄買木雕?“我”的情緒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出有關語句並畫下來。

(2)賣木雕的少年什麼樣?他説了什麼,想象他會有什麼想法?

3、分小組學習討論。

4、彙報交流。

5、相機點撥:

(1)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作者很遺憾?

(2)通過對男孩的語句描寫,你讀一讀,看看自己有什麼發現?

(3)同學們你們知道男孩對中國人為什麼有這樣的尊敬嗎?(因為20世紀60年代中國援建了坦贊鐵路,在工程過程中,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6、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感受作者與少年不同的內心變化。

(四)學習10—15自然段

1、朗讀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體會發生了什麼微妙的變化?

2、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象墩?你從中體會出什麼?

(這個木雕象墩與白天的一模一樣,卻只有圈套大小,説明少年特意為作者雕刻的易於攜帶的同樣的小象墩,體會少年的質樸和他對中國人好感。)

3、“我”和少年説了什麼?表現了少年怎樣的內心世界?

(“我要給他錢,他説:“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男孩除了“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帶遺憾回國,展現了非洲少年對中國人的情誼,從而也看出他的淳樸與善良。)

4、有感情地朗讀之一部分,從少年的語言和動作感受他的質樸。

四、總結全文,展開想象

1、學到這裏,我們才真正地體會到正是由於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的友誼,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內心深處感謝中國人民給予的無私的援助,才會發生課文中的故事。

2、引導學生髮現文章的寫作特點。

3、你最想用什麼方式誇誇那個非洲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