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冀教版美術教學設計(精彩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2W

冀教版美術教學設計(精彩多篇)

冀教版美術教學設計 篇一

二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

趙 * *

2015-3-9

二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

南丁曹國小 趙**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去年美術學習,對美術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美術不止是畫畫,還包括製作、欣賞。經過一年多的培養,不少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濃厚,繪畫表現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學期重點培養學生的欣賞繪畫能力。

二、教材解析

二年級美術課本教材抓住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豐富了美術教學的形式,注重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注重將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的發展結合到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以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本冊教材分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課型,其中造型與表現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手工製作技能的探索。

三、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輕鬆的教學遊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畫方法;認識和了解繪畫基礎知識。

2、智力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造型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標: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四、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

1、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引導學生欣賞、評價自己或別人的繪畫作品,培養學生熱愛繪畫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審美情感。

3、發展學生想象力、創造力,進一步熟練彩筆、油畫棒等的表現技巧。

4、運用各種材質紙張及其他材料,進行簡單的工藝製作。

難點:

1、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創造,真實的表現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提高學生自主欣賞的意識和能力。

3、由簡單的平面摺紙逐步轉為立體造型。

4、如何細膩、立體表現泥塑造型。

五、教學措施:

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年 齡和心理特點,豐富美術教學的形式,注重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處理好審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1、以情導入,以趣啟智,寓教於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性。

2、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習的習慣。

3、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體驗和嘗試,拓寬學生學習、體驗渠道,豐富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和意願的能力。

4、注重課評方式的多樣性,課評標準的鼓勵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

興趣為宗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能力。

冀教版美術教學設計 篇二

國小美術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為指導,更新教師的教育理論。積極探索研究新的美術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水平。理順教學和對優秀生的培養,真正發揮美術教學的作用。二 情況分析: 1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一年級兩個班的美術課。步加強,訓練他們對於美的事物有興趣,這學期要對他們的美術創作能力和表現力作進一 初步感受美的能力,由於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的態度不夠仔細所以要培養他們作畫的良好習慣。2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展,以 “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

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

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本冊

‘為原則,選擇符合一年級國小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

容設計課題。本冊教學內容中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使由淺入深、教學內容中的人文內容涉及社會、自然、生活有關的方方面面。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感知各種隨意形狀。

(2)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3)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成正確地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 從再現想象過渡到創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調發展。(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悦,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四、教學措施

1、學生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養成過程,因此教師還應加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重點,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法,養,特別讓他們記住在準備工作,上課紀律,及作業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無法長時間端坐的特點可以結合遊戲,講故事等方法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2、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 ,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 行比較。不急於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而應當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 學生體驗、思考、鑑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3、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習美術的興趣。

五、教學進度, 激發學生學

周次 內容 課時 1 畫紙傳傳傳 2 圖形剪拼 1

1 3 童話中的城堡

4 彩旗飄飄 6 靈巧的手 7 美麗的鳥 8 春天在哪裏

1 1 1

5 拼音字母變化多 1

9 畫彩蛋 1

10 圈圈樂園 1 11 小小鐘錶店 12 小兔的奇遇 1 1 13 威武的獅子 114 大嘴巴 1

15 一張大紙 1

16 玩泥巴 1

17 下雨啦 1

18 男孩女孩 1

19 大樹的故事

120 我們愛看木偶戲 1

冀教版美術教學設計 篇三

美術來源於生活,發展於生活,提煉於生活。美術實實在在地存在於生活之中。我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始終認為兒童美術教學不應侷限於教材,而應以教材為最基本的課堂素材,使得美術課堂融趣味化、遊戲化、生活化、知識化於一體。創造性地使用教學教材,把美術教學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使學生懂得將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啟發想象與繪畫技法可兼得 。

在美術教學中,有不少老師或一味地啟發想象,過於偏重聯想;亦有老師只顧着繪畫技法的傳授,而忽略了想象在兒童美術中應有的位置和作用。總而言之是非偏彼即偏此。在技法與想象之間,如果過於偏重某一邊,孩子們的美術作品會出現兩種情況:1.畫面題材枯燥無味,構圖形式教條、死板,失去童真。2.能夠聯想、想象,但想畫的內容畫不出來。即繪畫中常出現的眼高手低。我們在美術教學深深地體會到:只有將嫻熟的繪畫技法與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完美地結合起來創作出的畫面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在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採用遊戲、表演、室外寫生、圖片欣賞等多種方式鍛鍊學生的想象能力,並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不斷地提高學生“塗鴉”的技法水平:嘗試各種繪畫材料,研究不同材料的特點並善於運用這種特點,創作出五彩繽紛的畫面。學生看到自己的一雙小手是如此的靈巧,能夠創作出那樣精彩的畫面,便漸漸地喜歡畫畫,喜歡美術課,對美術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條條大路通向“美育育人”之路 。

美術並非只是畫畫,這其中囊括了諸多方面。兒童美術亦是如此。為此,我根據兒童愛動手的心理特點,在美術教學活動中開展了豐富多采的剪紙、編織、撕紙貼畫、貼線作畫以及手工製作等特色課程。通過學生拼拼剪剪、撕撕貼貼等的活動,我們看到,學生無一不陶醉於自己精心製作的手工作品中。我們又將製作的手工作品分類彙總,在班內舉辦手工作品展,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不僅豐富了美術課堂活動,拓展了美術課堂的內涵,而且令學生享受到藝術的薰陶,使學生擁有一顆美的心靈,達到美術教育之情感目標——美育育人!

總之,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是學生不僅擁有嫻熟的美術技能與奇思妙想的綜合美術動手能力。同時更要使學生擁有一顆純美之心,在廣闊的天空下,盡情地展現童真、童趣的身影。

篇2:冀教版美術教學反思

美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在課程講授時理論聯繫實際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只在教室中講授理論,最多再輔助一些模型示範教學,這樣雖然也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可以學到一些知識,但總是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調動不起來,理論和實踐是兩張皮,聯繫不起來。學了理論在實際中用不上。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在上課時教師在自然環境中講解速寫,在實踐中教學,為學生設立情景,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給人帶來的視覺的藝術美感,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感受娛樂之中的快樂,陶冶了學生的情感。與學生一起互動,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情感。

在對風景的講解中,使學生學到了運用速寫的方法繪畫風景畫,學會了如何取景進行繪畫。抓住了事物的結構特徵進行描繪。本課,教師通過運用在真實景中繪畫,提高學生的繪畫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篇3:冀教版美術教學反思

隨着美術新課程的深入推進和普遍展開,必然引發一系列教育實踐的問題。美術課究竟應該關注什麼,這是目前美術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認真思考的問題。下面就這一問題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熱衷教學形式,忽視目標的研究

反思:對美術課以外的知識重視程度大大超過了對美術本身特點、知識和內容的重視。《美術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學中應注意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物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美術奠定基礎”。從這位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看出,教學目標是不夠清晰的,教學設計缺乏指向性與達成性,備課時缺乏對學生怎樣畫恐龍的基本示範和方法指導,教學內容過雜,知識無序,盲目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對本課教學目標的研究。我們説:美術課畢竟是技能性很強的學科,這是美術課自身的特點所決定,整堂課,學生不停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與美術課不相符合的活動,給人的感覺這堂課就是遊戲課。如果教師不能將美術教學的落腳點很好的遷移、迴歸到美術教學來的話,那麼這樣的教學形式只能是娛樂遊戲,對於美術課來説,這些教學形式又有多少價值呢?

二、突出情感態度,忽視知識技能學習

案例

二、把新課程理解成不再進行技能技巧訓練,造成撇開美術學科本體而進行教學,把美術課上成了思想品德課,教學中不能很好的在人文主題中提煉美術知識,在實踐中滲透美術知識,造成突出了情感態度,忽視了技能技巧。《美術課程標準》指出:“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物證,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教師用了大量的時間把關注點放到了思想教育中,不是從美術學科的角度去分析、觀察、體驗作品的。如招貼畫色彩的搭配、造型的設計、構圖的合理性、線條處理、材料的選擇、文字的解釋以及“招貼畫”的功能、特點、要求等方面的關注,一節課下來,學生還是搞不清楚什麼是“招貼畫”?

基礎教育中任何一門課程都有其學科特徵作為存在的支撐點,美術課也不例外,美術課要以美術為載體,以美術表現形式為學生提供感受、體驗、理解、創作、判斷美術藝術表現機會,加強對各種美術要素敏感反映。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了解“物以至用”的設計思想,掌握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有目的的創意。用設計和創作發展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正確認識知識和技能在美術學科中的本質意義,把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融入到學生美術實踐活動中,滲透着教,順帶着教,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二者密切聯繫在一起,這樣,才不失去美術課的學科價值。

三、關注興趣培養,忽視審美能力培養

案例三:手工製作反思: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把大量時間用在了學生興趣的培養上,對中國結的認識、理解以及相關知識學習講的太多,忽視了讓學生在製作中體驗、感受、並獲得審美知識。《美術課程標準》指出:“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美術教學應該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這節課,教師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查閲資料,製作課件,採用多種材料吸引學生的眼球,把教學的注意力和興趣引向了探究“中國結”歷史方向,而擠掉了探究“中國結”的手工製作時間。

瞭解“中國結”相關知識屬於歷史學科範疇,()欣賞、製作“中國結”才屬於美術範疇,教師應將“中國結”的相關知識與手工製作有機的、巧妙的、適度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提高美術審美能力;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國結”手工製作中鑑別美術作品“中國結”的美學品質,遵循美術學科特點,精講多練,在練習製作中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鑑別、判斷、掌握“中國結”製作規律,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四、強調學科綜合,忽視美術本體

反思:新課程強調學科綜合,強調將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綜合,以求豐富美術教學,拓展美術學科視野,讓學生從多方位、多視角接受美術教育。美術教學中,採用相關學科的綜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美術作品內涵及創作手法。而這位教師為了學生能夠創作出反映“心靈呼喚”的系列卡來,做了大量的情感鋪墊,對以上的情感教育,學生的感受只是圍繞文學和德育方面進行表述,雖然這些詩句、童話般的語言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情感,能增加學生的文學藝術修養,但佔用了大量的學生操作時間,喧賓奪主,等學生正式學習製作系列卡時,一節課已過去了一大半時間。

冀教版美術教學設計 篇四

追逐陽光快樂成長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淶水鎮學區南關國小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和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和理念,並運用新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與水平。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四個班共 187 人,男生 98 人,女生 89 人。本學期四年級大部分的學生喜歡美術,但對美術的感受及美的理解尚且不是很系統。從生活中發現美,在生活中運用美的還需進一步引導。

學生造型、設色等方面綜合能力較低,但這已不成為教學重要的點,積極探索研究新的美術教學模式,王金成而更重要的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因此在新的理念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運用美的能力,學生能夠運用各種材料積極參加活動都還需進一步地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畏難情緒,達到基本掌握其技法,提高審美能力及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繪畫、欣賞、工藝三大部分組成。繪畫包括國畫、素描、想象畫等;欣賞包括近現代的中國畫、新年畫;工藝包括圖案、手工製作等。其中欣賞課佔佔 45%、手工課佔 45%。

重點難點:

1.學習色彩的冷暖,色調等基礎知識,透視、構圖知識,並能在寫生或創作中運用這些知識。

2.在風景、靜物寫生或創作中,能獨立、全面地應用色彩知識,構圖知識、透視規律,從而使作品更生動、更有感染力。

四、教學目標

1.學習色彩的冷暖,色調等基礎知識,透視、構圖知識,並能在寫生或創作中運用這些知識。

2.學習剪紙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進行工藝製作。

10%、繪畫課

淶水鎮學區南關國小

追逐陽光

3.通過繪畫、工藝、欣賞、進一步增強學生美術知識提高美術修養。

快樂成長

4.在風景、靜物寫生或創作中,能獨立、全面地應用色彩知識,構圖知識、透視規律,從而使作品更生動、更有感染力。

5.學習剪紙技巧,培養學生大膽、細心、心靈手巧的動手能力。

6.通過橡皮泥的立體創作或利用日常所見的物品進行工藝製作,培養其空間想象力、創造力。

五、工作措施:

1.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應創造條件,多給學生感悟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多談談自己的感受,努力提高審美情趣。2.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用各種方法互相啟發,激活創造性思維,採用類比、求異想象等方法,引導他們創造。3.創設文化情境,涵養人文精神:降低美術知識和技能的難度,注重美術文化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鑑賞能力、涵養人文精神。4.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在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

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人尖社會的豐富性,瞭解各學科的共通之處和相異之處,理解美術對生活的獨特貢獻,使他們真正獲得綜合運用美術以及其他知識、技能來解決學習與生活中各種問題能力。6.重視學生的自評與互評:

使學生在評價中進一步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提高技能,培養審美情趣。7.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教師應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一二

教學內容

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漢字的視覺聯想、色彩的冷暖

淶水鎮學區南關國小

追逐陽光

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

用色彩畫心情生動的表情節日的餐桌盤築成型紙筒玩具紙筒人瓶子巧變化地心遊記繪畫日記搭座塔各式各樣的鞋禮品巧包裝吹塑紙粉印版畫漏印的藝術

快樂成長

小劇場

祖國的古建築

學區藝體考核縣藝體考核期末複習期末複習期末教學總結

淶水鎮學區南關國小

冀教版美術教學設計 篇五

冀教版科學教學計劃

冀教版科學>教學計劃

(一)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性活動。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識方面,劃分為四個教學單元:

《生物與環境》單元,通過對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羣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並通過對生態瓶的製作、觀察,探究生態羣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通過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光單元引領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着指導學生認只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係。最後通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結實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教學內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光煥發分為四部分,讓我們瞭解重力、彈力、反衝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並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係。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太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拭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製作一個小車。

2、能力方面

實驗能力:實驗操作方法,對比實驗,模擬實驗。

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製作能力,創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過講述我國的珍稀生物,我國古代在天文科學方面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自然知識的教學使學生體會到自然變化是有規律的,人可以瞭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和創造精神。

教學重點:

從上學期開始,學生對實驗非常感興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所以本學期的重點是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各單元都要求學生親身經歷過程,這一過程也將延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如何引導學生展開主題研究,進行饒有興趣的研究,是本學期的難點。

四、相關措施

1、根據自然學科的特點和高年級學生的特點,自然課仍然要加強直觀,重視課本上的圖畫和實踐操作。

2、重視指導學生認識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變化規律和原因。

3、不同的課型用不同的教學思路。如探究各種自然變化規律,原因的採用“問題――觀察實驗――思考――結論――應用”或”“問題――假設――觀察實驗――結論――應用”的結構;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的課多采用“認識構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覆練習”的結構。

4、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加強與生活生產社會的聯繫。

5、注意發展兒童智力,培養能力。

6、注意與其它年級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繫。

五 基本活動: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教學進度:

周次 起訖月日 教學內容 教時 執行情況

冀教版科學教學計劃

(二)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於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主要圍繞“性質與功能”這一組統一概念,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和課題設計,全冊共有6個單元,19個課題。

“常見材料”是全冊書的引入單元,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人們對材料的使用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材料、關心新材料。“聲”“光”“電”“磁”四個單元分別以兒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質。“聲”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聲音、觀察發聲體、自制樂器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驗製作等探究能力。“光”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有些物體能發光、有些物體能讓光線通過、光沿着直線傳播、光的傳播線路可以改變等性質,培養學生探究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和能力。“電”單元通過分析電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導電,有些材料不容易導電,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於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度。“磁”單元通過研究磁鐵的性質、尋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從預測、驗證、討論到交流的完整科學探究過程。“信息與通信”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人類傳遞信息及通信技術的發展,瞭解都聲光電磁知識的應用引起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科學事實。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並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2、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願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願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並願意進行改進。

3、能辨別製成常用物品的材料,並能舉例説明材料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知道物體發聲和聲音傳播的簡單原理;瞭解光的傳播、鏡子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及日光的色散現象;知道材料按導電性能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迴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和開關的功能;能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蒸發異極相吸的規律;能舉例説明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

4、能舉例説出“新材料、聲、光、電、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懂得節約用電的常識,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能舉例説出噪聲和強光對人類的危害;能理解電和磁的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及奮鬥目標

1、教學重難點:

本冊在內容方面以物質世界的聲光電磁方面的知識為線索,但學習的重點不在於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於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蒐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有關聲光電磁應用的新知識、新產品、新技術,讓學生初步瞭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2、奮鬥目標

讓學生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蒐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措施: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並適時調整。

(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提優補差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閲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後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後進生的聯繫,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儘快成長。

3、其它措施:

(1)、利用學校設施優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重視活動的總結,注重課後交流、單元總結。

(3)、科學課堂教學要兼顧實與活。

六、教學專題研究計劃

指導學生運用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性質及用途,培養學生質疑、想象、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熱愛科學。

七、尖子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黃倩倩、張蕭、程銘靜,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採取如下轉化措施:(1)聯繫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2)採用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教育手段,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3)利用課餘時間為其補習,使他們不被落下。

2、尖子生的培養

(1)採用“一幫

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説説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尖子生的平常學習,也要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八、課時安排

******

冀教版科學教學計劃

(三)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地開展本學期科學學科的教學,現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1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7人,他們大多數年齡在10--11歲之間,他們身心健康,活潑可愛,接受知識的能力強。由於科學接近生活,大多數同學對科學很感興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因此,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抓住學生新奇、愛動的特點,創設多種觀察實驗的情景,多給學生實驗的機會,使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實驗中發展智力和提高觀察思維能力。

班內的優秀學生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能及時完成,能大膽積極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些同學學習方法得當,模仿能力強,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表演能力強,成績突出。

中等生同學好動,欠細心,但能認真刻苦學習,成績良好。

學困生:有部分同學大腦比較靈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們有好玩的思想,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不刻苦,學習成績較差。如:陳澤儒、黃海辰等。

針對以上情況,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注意因材施教,搞好優生優培和困難生的輔導和轉化工作,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的學習氛圍,大面提高教學成績和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材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25課,分為五個單元。

“變化的世界”是全冊的起始課,目的是激發學生觀察事物變化現象的興趣,感受自然界中各種變化的奇妙。同時也突出本學期以獲取資料、設法記錄各種變化的能力為訓練重點。

第一單元,“天氣”單元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關心天氣變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氣象站”觀測、記錄天氣變化,並堅持做長期天氣觀測,瞭解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分析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從中培養學生堅持長期觀測、研究天氣變化規律的興趣和能力。

第二單元,“物質的狀態”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幫助學生髮現、判斷物質的狀態及各種狀態物質的特點,如水的三態變化,培養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操作實驗、分析實驗數據,獲得科學結論的能力。

第三單元“生長與變化”為學生提供了親歷種植、飼養的機會,在觀察、測量、記錄生物生長過程和主要變化等活動中,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得生物生長的資料,利用多種形式展示自己的發現。同時引導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偉大和寶貴。

第四單元“有趣的變化”通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一些變化現象提出疑問,幫助學生利用實驗探究一些物體變化的過程和原因,發現物質的變化過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勵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支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有關問題。

第五單元,農業與技術是本冊書的結束單元,幫助學生了解農業的發展,農業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農業技術發展帶來的好處,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暢想未來農業,培養創新思維的方法和能力。

“展示會”是全冊書的總結,圍繞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設計了一個較完整的設計、佈置、展示活動。目的是通過整理本學期對“變化的世界”的學習內容和收穫,引導學生掌握分析、總結、歸納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從小養成良好的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學會自己確定標準,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統。並通過展示與同學交流,達到分享學習成果的目的,從而充分體會成功學習的樂趣。展示會活動,也是對學生本學期學習效果的一次較綜合性的評價。教師應分別從活動組織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概念系統掌握三個方面,對各小組給予綜合評價。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學習,幫助學生:

1、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並通過觀察和實驗,對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和特點進行觀察、記錄;能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事物變化的信息,利用簡單工具(包括自制的)對一些變化進定量的測量;能利用語言或圖表描述、展示各種天氣、生物生長、物質狀態等變化,並能通過分析數據或圖表,找出變化的規律;能通過親歷各種活動,蒐集各種變化現象的有關資料,並嘗試探究、解釋變化的原因。

2、能從自己日常生活入手,仔細觀察周圍常見的變化,並有興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問題;願意參與同學進行分工、合作,體驗討論與交流的樂趣;能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或實驗結果;願意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尊重生命、珍愛生命,能從自然界中獲得美的體驗;能積極開動腦筋,創造性地完成設計任務。

3、能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天氣變化,列舉天氣變化對動物行為、人類工作和生活的影響,能描述植物、動物、人生長髮育的過程和主要變化,能説出不同生物的生命過程的區別;能説出物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温度可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通過實驗發現物質的變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説出有一類變化僅僅是形態的變化,不會產生新物質;而有一類變化則不僅是形態的變化,還會產生新物質。

4、能開始意識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不斷變化的;願意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有關變化的現象和問題,如熱脹冷縮、去鏽、去污;能舉例説明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天氣預報及農業生產的影響。

(三)本學期教學重難點及奮鬥目標

奮鬥目標:

本學期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本冊書中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給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力爭使70%的學生進入優秀之列,100%的學生及格,期末成績位列全街道同課前五名。

重點:

1、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學習物質的狀態及變化,探究水的三態變化,包括蒸發及雨的形成,從中初步體驗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

3、如何科學觀測和描述天氣變化

4、學習物質的變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變化過程。

5、區分生物與非生物,説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區別,從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徵。

6、掌握水的蒸發、沸騰、凝結和水的三態變化。

難點:

1、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2、些基本的實驗操作。例如:説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樣形成的,物體的生長與變化,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三、教學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本冊教材主要是圍繞“運動與變化”這一組統一概念設計編寫的,即四年級(上冊)圍繞“運動”、四年級(下冊)圍繞“變化”統整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學探究和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內容。因此在進行本冊教學時要通過引導學生對已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的分析,幫助學生初步體會自然界是變化的,變化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教學措施: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強觀察、實驗、思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認識。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用。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5、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加強直觀教學,增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

6、利用學校設施優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7、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四、優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王曉東、李寧,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採取如下轉化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閲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後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後進生的聯繫,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儘快成長。

2、優生的培養

(1)採用“一幫

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説説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優生的平常學習,也要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5、實施實驗操作。例如:説明自然界中風是怎樣形成的,聲音的產生,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6、注意通過實驗發展兒童智力,培養兒童的能力。

7、讓學生多動手,親自實驗廣泛合作討論。讓學生多聯繫實際,並且將實驗應用到實際中。

六、課時安排及教學進度

*****

冀教版美術教學設計 篇六

冀教版科學教學計劃

冀教版科學教學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性活動。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識方面,劃分為四個教學單元:

《生物與環境》單元,通過對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羣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並通過對生態瓶的製作、觀察,探究生態羣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通過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光單元引領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着指導學生認只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係。最後通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結實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教學內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光煥發分為四部分,讓我們瞭解重力、彈力、反衝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並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係。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太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拭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製作一個小車。

2、能力方面

實驗能力:實驗操作方法,對比實驗,模擬實驗。

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製作能力,創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過講述我國的珍稀生物,我國古代在天文科學方面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自然知識的教學使學生體會到自然變化是有規律的,人可以瞭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和創造精神。

教學重點:

從上學期開始,學生對實驗非常感興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所以本學期的重點是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各單元都要生親身經歷過程,這一過程也將延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如何引導學生展開主題研究,進行饒有興趣的研究,是本學期的難點。

四、相關措施

1、根據自然學科的特點和高年級學生的特點,自然課仍然要加強直觀,重視課本上的圖畫和實踐操作。

2、重視指導學生認識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變化規律和原因。

3、不同的課型用不同的教學思路。如探究各種自然變化規律,原因的採用“問題――觀察實驗――思考――結論――應用”或”“問題――假設――觀察實驗――結論――應用”的結構;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的課多采用“認識構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覆練習”的結構。

4、貫徹理論實際的原則,加強與生活生產社會的。

5、注意發展兒童智力,培養能力。

6、注意與其它年級其它學科之間的。

五 基本活動: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教學進度:

周次 起訖月日 教學內容 教時 執行情況

冀教版科學教學計劃(二)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於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主要圍繞“性質與功能”這一組統一概念,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和課題設計,全冊共有6個單元,19個課題。

“常見材料”是全冊書的引入單元,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人們對材料的使用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材料、關心新材料。“聲”“光”“電”“磁”四個單元分別以兒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質。“聲”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聲音、觀察發聲體、自制樂器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驗製作等探究能力。“光”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有些物體能發光、有些物體能讓光線通過、光沿着直線傳播、光的傳播線路可以改變等性質,培養學生探究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和能力。“電”單元通過分析電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導電,有些材料不容易導電,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於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度。“磁”單元通過研究磁鐵的性質、尋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從預測、驗證、討論到交流的完整科學探究過程。“信息與通信”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人類傳遞信息及通信技術的發展,瞭解都聲光電磁知識的應用引起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科學事實。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並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2、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願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願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並願意進行改進。

3、能辨別製成常用物品的材料,並能舉例説明材料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知道物體發聲和聲音傳播的簡單原理;瞭解光的傳播、鏡子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及日光的色散現象;知道材料按導電性能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迴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和開關的功能;能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蒸發異極相吸的規律;能舉例説明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

4、能舉例説出”新材料、聲、光、電、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懂得節約用電的常識,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能舉例説出噪聲和強光對人類的危害;能理解電和磁的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及奮鬥目標

1、教學重難點:

本冊在內容方面以物質世界的聲光電磁方面的知識為線索,但學習的重點不在於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於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蒐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有關聲光電磁應用的新知識、新產品、新技術,讓學生初步瞭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2、奮鬥目標

讓學生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蒐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措施: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並適時調整。

(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提優補差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閲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後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後進生的,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儘快成長。

3、其它措施:

(1)、利用學校設施優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重視活動的總結,注重課後交流、單元總結。

(3)、科學課堂教學要兼顧實與活。

六、教學專題研究計劃

指導學生運用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性質及用途,培養學生質疑、想象、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熱愛科學。

七、尖子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黃倩倩、張蕭、程銘靜,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採取如下轉化措施:(1)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2)採用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教育手段,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3)利用課餘時間為其補習,使他們不被落下。

2、尖子生的培養

(1)採用“一幫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説説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尖子生的平常學習,也要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八、課時安排

******

冀教版科學教學計劃(三)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地開展本學期科學學科的教學,現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1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7人,他們大多數年齡在10--11歲之間,他們身心健康,活潑可愛,接受知識的能力強。由於科學接近生活,大多數同學對科學很感興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因此,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抓住學生新奇、愛動的特點,創設多種觀察實驗的情景,多給學生實驗的機會,使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實驗中發展智力和提高觀察思維能力。

班內的優秀學生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能及時完成,能大膽積極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些同學學習方法得當,模仿能力強,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表演能力強,成績突出。

中等生同學好動,欠細心,但能認真刻苦學習,成績良好。

學困生:有部分同學大腦比較靈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們有好玩的思想,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不刻苦,學習成績較差。如:陳澤儒、黃海辰等。

針對以上情況,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注意因材施教,搞好優生優培和困難生的輔導和轉化工作,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的學習氛圍,大面提高教學成績和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材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25課,分為五個單元。

“變化的世界”是全冊的起始課,目的是激發學生觀察事物變化現象的興趣,感受自然界中各種變化的奇妙。同時也突出本學期以獲取資料、設法記錄各種變化的能力為訓練重點。

第一單元,“天氣”單元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關心天氣變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氣象站”觀測、記錄天氣變化,並堅持做長期天氣觀測,瞭解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分析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從中培養學生堅持長期觀測、研究天氣變化規律的興趣和能力。

第二單元,“物質的狀態”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幫助學生髮現、判斷物質的狀態及各種狀態物質的特點,如水的三態變化,培養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操作實驗、分析實驗數據,獲得科學結論的能力。

第三單元“生長與變化”為學生提供了親歷種植、飼養的機會,在觀察、測量、記錄生物生長過程和主要變化等活動中,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得生物生長的資料,利用多種形式展示自己的發現。同時引導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偉大和寶貴。

第四單元“有趣的變化”通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一些變化現象提出疑問,幫助學生利用實驗探究一些物體變化的過程和原因,發現物質的變化過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勵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支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有關問題。

第五單元,農業與技術是本冊書的結束單元,幫助學生了解農業的發展,農業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農業技術發展帶來的好處,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暢想未來農業,培養創新思維的方法和能力。

“展示會”是全冊書的總結,圍繞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設計了一個較完整的設計、佈置、展示活動。目的是通過整理本學期對“變化的世界”的學習內容和收穫,引導學生掌握分析、總結、歸納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從小養成良好的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學會自己確定標準,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統。並通過展示與同學交流,達到分享學習成果的目的,從而充分體會成功學習的樂趣。展示會活動,也是對學生本學期學習效果的一次較綜合性的評價。教師應分別從活動組織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概念系統掌握三個方面,對各小組給予綜合評價。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學習,幫助學生:

1、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並通過觀察和實驗,對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和特點進行觀察、記錄;能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事物變化的信息,利用簡單工具(包括自制的)對一些變化進定量的測量;能利用語言或圖表描述、展示各種天氣、生物生長、物質狀態等變化,並能通過分析數據或圖表,找出變化的規律;能通過親歷各種活動,蒐集各種變化現象的有關資料,並嘗試探究、解釋變化的原因。

2、能從自己日常生活入手,仔細觀察周圍常見的變化,並有興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問題;願意參與同學進行分工、合作,體驗討論與交流的樂趣;能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或實驗結果;願意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尊重生命、珍愛生命,能從自然界中獲得美的體驗;能積極開動腦筋,創造性地完成設計任務。

3、能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天氣變化,列舉天氣變化對動物行為、人類工作和生活的影響,能描述植物、動物、人生長髮育的過程和主要變化,能説出不同生物的生命過程的區別;能説出物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温度可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通過實驗發現物質的變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説出有一類變化僅僅是形態的變化,不會產生新物質;而有一類變化則不僅是形態的變化,還會產生新物質。

4、能開始意識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不斷變化的;願意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有關變化的現象和問題,如熱脹冷縮、去鏽、去污;能舉例説明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天氣預報及農業生產的影響。

(三)本學期教學重難點及奮鬥目標

奮鬥目標:

本學期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本冊書中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給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力爭使70%的學生進入優秀之列,100%的學生及格,期末成績位列全街道同課前五名。

重點:

1、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學習物質的狀態及變化,探究水的三態變化,包括蒸發及雨的形成,從中初步體驗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

3、如何科學觀測和描述天氣變化

4、學習物質的變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變化過程。

5、區分生物與非生物,説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區別,從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徵。

6、掌握水的蒸發、沸騰、凝結和水的三態變化。

難點:

1、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2、些基本的實驗操作。例如:説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樣形成的,物體的生長與變化,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三、教學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本冊教材主要是圍繞“運動與變化”這一組統一概念設計編寫的,即四年級(上冊)圍繞“運動”、四年級(下冊)圍繞“變化”統整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學探究和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內容。因此在進行本冊教學時要通過引導學生對已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的分析,幫助學生初步體會自然界是變化的,變化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教學措施: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強觀察、實驗、思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認識。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用。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5、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加強直觀教學,增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

6、利用學校設施優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7、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四、優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王曉東、李寧,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採取如下轉化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閲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後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後進生的,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儘快成長。

2、優生的培養

(1)採用“一幫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説説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優生的平常學習,也要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5、實施實驗操作。例如:説明自然界中風是怎樣形成的,聲音的產生,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6、注意通過實驗發展兒童智力,培養兒童的能力。

7、讓學生多動手,親自實驗廣泛合作討論。讓學生多實際,並且將實驗應用到實際中。

六、課時安排及教學進度

*****

冀教版美術教學設計 篇七

年 級:五年級

課 時:1課時

課題《寓言成語故事多》 學習領域:造型練習

本課內容簡介: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形式簡潔而意思精闢的、定型的 詞組或短句。成語大都來源於生活,言簡意賅。有些成語有一定的出處和來源,因此,成語背後都有一個豐富文化內涵的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學生都很熟悉,以《寓言成語故事多》作為造型的課業練習,適合學生年齡特點。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感受寓言或成語故事,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中華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瞭解中國語言文化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藝術的熱愛。在構思、設計、製作的過程,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體驗創作的樂趣,感受美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到設計與應用的關係。本課教材向我們展示出語言與繪畫的完美結合,目的是從文化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學生的作品更多從造型的運用上給學生以提示。教師要充分的利用,並以此拓展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想象、創新地設計、製作出富有個性的畫面。

學習目標:

1、通過回顧學習寓言成語故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成語。

2、通過繪畫(文字、圖形、圖文結合)進行藝術表現,發展創造思維和動手能力。

3、欣賞成語故事藝術作品,增加對成語的認識和了解,培養學習興趣。 學習重點:繪畫創作寓言成語故事。

學習難點:構圖的合理性,畫面的生動性、趣味性作業創作一幅成語詞彙畫面用具準備

學生:素描紙、色筆等繪畫工具。

教師:課件、圖片學習過程設計 預設教學路徑

一、進入情境: 同學們,學過古詩嗎?

在黑板上展現一幅畫。看看學生誰來誦讀《靜夜思》,這是我們中國最著名的一首古詩,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但我今天要説的同樣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寓言成語故事。黑板上畫一幅畫,你們能猜出這是什麼成語嗎?看圖説出你看到的畫面知道是什麼成語嗎?

二、自主學習: 思考:

1、寓言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寓言成語故事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純文字的、純圖片的、圖文結合的)你會用什麼樣的表現形式。

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理解寓言成語故事,用 什麼樣的畫面,可以淺顯易懂的表達成語,成語很簡單,但要通過畫面會有一定難度。通過欣賞繪畫成語故事,感受中華文明,創設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景中,認識美術的特徵和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

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

三、合作交流:(此環節支撐目標 就自主學習中的三個問題進行小組討論:

1、觀看自主學習裏都有什麼成語?和你的同學分享你知道的寓言或成語故事。小組討論,討論後小組派代表給出答案,集體交流、教師歸納。

2、創作要求

a.形式多樣表現寓言成語。b.美觀又通俗易懂。

c.構圖完整,色彩鮮明,多樣化。

四、拓展提升

除寓言成語外還有很多可以進行繪畫創作的中華傳統文化。舉例説明:故詩詞、歌曲戲曲…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對寓言成語故事做了一定了解,並進行了繪畫創作,在此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表現,都有所收穫。課下我們可留心身邊中華傳統文化,並進行嘗試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