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信息化教學設計案例語文【精彩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8W

新版信息化教學設計案例語文【精彩多篇】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篇一

1. 讓學生通過經歷預測猜想——實驗分析——合情推理——探究創造的過程,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知道它與整數除法中商不變性質之間的聯繫。

2. 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學會把一個分數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為學習約分和通分打下基礎。

3.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是互相聯繫、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體驗到數學驗證的思想,培養敢於質疑、學會分析的能力。

使學生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和歸納分數的基本性質,以及應用它解決相關的問題。

同學們,每年的中秋節你們都會吃什麼呢?對了,月餅。中秋吃月餅是我們中國傳統風俗。去年的中秋節,易老師的鄰居李奶奶家裏,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大家想不想知道?

好,既然大家都這麼好奇,就張開小耳朵認真聽。去年的中秋節呀,李奶奶家的孫兒小紅、小明、小兵都來了,家裏可熱鬧了。李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她拿出一個又大又圓的月餅,對孫兒們説:“孩子們,奶奶給你們分月餅了。老大小紅,奶奶分這塊月餅的1/3給你,老二小明,奶奶分這塊月餅的2/6給你,老三小兵,奶奶分這塊月餅的3/9給你,(邊講邊貼出名字和三個分數)你們同意嗎?”奶奶的話剛講完,小紅就嘟着嘴叫了起來:“奶奶你不公平!分給小兵的多,分給我的少!”小明連忙叫着:“奶奶不公平,奶奶偏心!”只有小兵在偷着樂。

同學們,你們覺得奶奶公平嗎?現在同桌之間討論一下。

討論完了請舉手。

生甲:“我覺得不公平,小紅分得多。”

生乙:“我覺得小明分得多。”

生丙:“我覺得公平,他們三個分得一樣多。”

師:“看樣子我們班的同學也爭論起來了,到底李奶奶的月餅分得公不公平,上完這一節課同學們就會明白了。”

師:“下面我們來做個實驗。同學們請你們拿出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學具袋,看看袋子裏有些什麼呢?(圓片)有幾張?(三張)”

請你們把這三張圓片疊起來,比一比大小,看看怎麼樣?

生:“三張圓片一樣大。”

1.師: “ 下面我們就用三張一樣大的圓片代替月餅,象李奶奶一樣來分月餅了。”

首先,請在第一張圓片上表示出它的1/3;

再在第二張圓片上表示出它的2/6;

然後在第三張圓片上表示出它的3/9。

好了,大家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指導)

2. 師:“分完了的請舉手?

老師跟你們一樣,也準備了三張同樣大小的圓片。(邊説邊操作,同樣大)

下面請哪位同學説一説,你是怎麼分的?”

生:“把第一個圓片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三分之一。”

生:“把第二個圓片平均分成六份,取其中的兩份,就是它的六分之二。”

師:“那九分之三又是怎麼得到的呢?大家一起説。”

生:“把這塊圓片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三份,就是它的九分之三。 ”

(學生説的同時,教師操作,分完後把圓片貼在黑板上。)

3. 師:“同學們,觀察這些圓的陰影部分,你有什麼發現?”

:原來三個圓的陰影部分是同樣大的。

師:“ 現在再來評判一下,奶奶分月餅公平嗎?為什麼?”(請幾名學生回答)

生:“奶奶分月餅是公平的,因為他們三個分得的月餅一樣多。”

師:“現在我們的意見都統一了,奶奶是非常公平的,他們三個人分的月餅一樣多。那你覺得1/3、2/6、3/9這三個分數的大小怎麼樣呢?”

生甲:“通過圖上看起來,這三個分數應該是一樣大的。”

生乙:“這三個分數是相等的。”

師:“剛才的試驗證明,它們的大小是相等的。”(板書,打上等號)

4. 研究分數的基本規律。

師:“我們仔細觀察這一組分數,它的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生甲:“三個分數的分子分母都變了,大小沒變。”

師:“那它的分子分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讓我們從左往右看。

第一個分數從左往右看,跟第二個分數比,發生了什麼變化?”

生乙:“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時擴大了兩倍。”

師:“跟第三個分數比,它又發生了什麼變化?”(生回答)對了,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時擴大了三倍。

再引導學生反過來看,讓學生自己説出其中的規律。(邊講邊板書)

“剛才大家都觀察得很仔細,這組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不同,它們的大小卻一樣,那麼,分子分母發生怎樣變化的時候,它的大小不變呢?同桌之間互相説一説,總結一下,好嗎?”

小結:像分數的分子分母發生的這種有規律的變化,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新知識。分數的基本性質。

5. 深入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師:“什麼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呢?就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説一説。”(學生討論後發言)

師:剛才同學們都用自己的語言説了分數的基本性質,我們的書上也總結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現在請打開書看到108頁。看看書上是怎麼説的,是你説得好,還是書上説得好,為什麼?

齊讀分數的基本性質,並用波浪線表出關鍵的詞。

生甲:我覺得“零除外”這個詞很重要。

生乙:我覺得“同時”“相同”這兩個詞很重要。

師:想一想為什麼要加上“零除外”?不加行不行?

讓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商不變的性質討論,為什麼加“零除外”。

教師小結:“以三分之一這個分數為例,它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零,行嗎?不行,除數為零沒意義。所以零要除外。同時乘以零呢?我們就會發現,分子分母都為零了,而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裏,分母又相當於除數,這樣的話,除數又為零了,無意義。所以一定要加上零除外。”(邊講邊板書。)

1.學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到底又什麼用呢?老師告訴你們,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我們就能變魔術一樣,把一個分數變成多個跟它大小一樣,分子分母卻不同的新分數。下面就讓我們來變個魔術。

2.學生練習課本例題2,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做。

3.學生自己小結方法。

4.按規律寫出一組相等的分數。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篇二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生字。

2、能根據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在實際生活中分辨前、後、左、右等方位。

4、能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拼讀音節自讀課文,感受自主讀書的樂趣。

通過做遊戲、讀兒歌──把兒歌與生活聯繫起來。

〖情感與態度目標

1、利用課文發展學生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

2、培養初步的專注他人發言的好習慣。

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生字。能根據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懂得在實際生活中分辨前、後、左、右等方位。

2、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一組。

1、在家長的協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為中心,分辨前、後、左、右。

2、在家長的指導下,温習自己念過的兒歌。

1、説説遊戲後的感受引入課文

⑴ 我們做了踩影子的遊戲後,一定很開心,想跟老師説些什麼?

⑵ 指名説。引導學生從追、踩影子時的心理感受説起。

⑶ 有個小朋友也玩過這種遊戲,還為影子寫了一首詩,想讀讀嗎?

2、自由讀課文,想辦法把課文讀通順

⑴ 提醒讀書方法:我們一開始讀課文,會遇到很多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⑵ 自由練讀。(師巡迴指導)

3、檢查生字詞語,讀通課文。

⑴ 開火車拼讀生字(讀準)

⑵ 去掉拼音讀字讀詞。

影子、前後、常常

跟着、陪着(你還會説這樣的詞嗎)

狗、黑狗、小黑狗、一隻小黑狗

朋友、好朋友、我的好朋友(讀好短句)

⑶ 師徒互助讀通課文(發現讀不通的,反覆多練)

⑷ 反饋:你教徒弟讀好哪一句?

重點指導讀通這兩句: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

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⑸ 指名分節讀

4、課間遊戲(手拉手,好朋友)

5、讀好課文

⑴ 你讀了這首詩,哪句話最有趣?

⑵ 根據回答出示: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

理解常常跟着我(小朋友想趕走它,它不走;你去嚇唬它,甩掉它,它也不走;你拼命跑開,它還是跟着你)

帶着這分理解讀好這句話。(指名、評議、再次指名)

⑶ 根據回答出示: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理解常常陪着我,指導朗讀

⑷ 師徒對讀、師生對讀

6、猜字遊戲

7、學習生字飛。

教學橫斜勾,師範寫,生描寫,自己寫三個。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篇三

1、正確讀寫“靜謐、小巷、音韻、勤勉、龐然大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喜歡的語句。

3、與大自然為友,感悟自然中花鳥蟲魚、山川草木的生命與靈性,與大自然進行“心靈對話”。

4、體會作者怎樣用心觀察大自然,怎樣通過豐富的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

關於重點句的課件。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去觀察過蟲子嗎?那你看到過“草蟲的村落”嗎?“草蟲的村落”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新課文。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順。思考:“草蟲的'村落”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字詞檢查。

3、交流反饋。

三、梳理內容,明確場景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草蟲的村落”在哪兒?你在那裏看見了什麼?

2、交流反饋:

⑴ 它們的村子散佈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裏,很多的黑甲蟲村民,熙熙攘攘地往來。

草蟲的村落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個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過放大構成的。

⑵ 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隻小蟲,一隻生着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裏。我想它一定是遊俠吧!

作者是怎樣想象的?(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豐富,他把一個草叢邊上有甲蟲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個“草蟲的村落”。)

⑶ 隨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蟲的村落”裏看到了什麼?

交流時,教師相機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遊俠吧……終於走出一條路。”

“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羣黑甲蟲,……到處參觀遠房親戚的住宅。”

“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着翅膀,……這是隻有蟲子們才能演奏出來的!”

作者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村落”:有建築,有形形色色的人們,他們還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發現這個“草蟲的村落”的?

⑴ 我目光追隨着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理解“追隨”)

⑵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裏,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靜謐”是什麼意思?從這個詞語中你讀懂了什麼?

“靜謐”不但寫出了周圍環境的幽靜,還寫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靜、人很放鬆。有這樣的環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會發現這“草蟲的村落”,才會發現──(生齊讀)

“我發現了草叢中蟲子的快樂天地。我多麼得意啊!”

四、總結回顧,佈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跟隨着作者在草蟲的村落裏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在那裏,我們發現了一個草叢中小蟲子的快樂天地。為什麼説這是個小蟲子的快樂天地呢?我們到下節課再去學習。

作業: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發現了一個小蟲子的快樂天地。作者認為“草蟲的村落”是個“快樂天地”?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請大家自由讀,一邊讀一邊畫出相關的句子。

2、學生自由讀,畫句子。

二、品讀課文,深入探究

1、從“歸來的遊俠”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⑴ 我想它一定是遊俠吧!你看它雖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進着。它不斷地左衝右撞,終於走出一條路。

① 作者為什麼把黑甲蟲稱作“遊俠”,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② 你從哪裏看出甲蟲是勇敢的?

小結:從這位勇敢的小俠客身上,我們體會到了一種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樂的。

⑵ 雲遊四方,回到家鄉,同伴們是怎麼招呼遊俠的?你感受到它們的快樂了嗎?

2、從“村民的和諧生活”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抓住“駐足痴望”、“攀談地很投機”體會小甲蟲們不但同類之間相處得很好,和異類的關係也十分的融洽。他們在這個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樂融融。)

3、從“音樂演奏會”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我的目光為一羣音樂演奏者所吸引,它們差不多有十幾個吧,散聚在兩棵大樹下面──這是兩簇野灌叢,紫紅的小果實,已經讓陽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勵學生髮揮想象,理解甲蟲們所在的音樂廳很美,是“天然”的。

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動着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此時,我覺得它們的音樂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這是隻有蟲子才能演奏出來的!

⑴ 聯繫實際,説説你聽到過哪些大自然的音樂家演奏出來的音樂。

⑵ 作者認為甲蟲的叫聲“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抓住“音韻”、“靈泉”,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⑶ 小蟲們特有的靈性和才智讓作者佩服。讀好這句話。

4、從“村民的勞動”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現在它們歸來了,每一個都用前肢推着大過身體兩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趕着路。是什麼力量使它們這麼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麼力量使甲蟲們這麼勤勉地奔忙,你讀懂了嗎?

(生活的快樂,以及對家庭的責任,促使甲蟲們勤勞地工作着,在勞動的同時,它們也快樂着。)

小結:通過交流,我們體會到甲蟲們在自己的天地中快樂地生活着,勞動着,也快樂地創造着。

三、昇華情感,進行練筆

小甲蟲們不但有生命,還有靈性。這是作者用心觀察的結果。

1、自由讀最後兩段,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體悟作者對田野、對大自然充滿了喜愛之情。)

2、只要我們能像作者一樣用心去觀察,我們也會發現很多,説説你去觀察過什麼?

3、請同學們發揮想象,把自己觀察過的小蟲寫下來,寫的時候要學習作者的寫法,融進自己的感受,等會兒我們看誰寫得最生動。

4、交流反饋。

信息化教學設計案例語文 篇四

信息化教學設計模板作者信息姓名學科郵件單位xxx 英語xxx xxx

電話年級

xxx 八年級教學設計make a good decision that could mean life or death 教學主題一、教材分析1、這是一篇篇幅比較長的故事類閲讀,詞彙量大,對學生來説理解起來有很大的難度,所以本節課以任務型教學為主。2、這篇閲讀教材共分四段,我們逐段突破,特別是第一段難度較大,我們設置了三步台階,密度小,層層遞進,學生容易掌握。3、這一部分旨在訓練,發展學生的閲讀能力,所選短文故事性強。對於這類文章,我們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讓學生從when, where, why, what, how

這幾個方面去梳理文章的脈絡,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進(reading: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一步鍛鍊學生複述故事的能力。二、學生分析1、由於學生是八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一年半的學習,掌握了大量的語言能力,對英語的分析能力也比七年級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閲讀技能的培養還不能放鬆,所以我們在教學的環節裏面除了注重學生的語言知識的學習外,還為學生設置了不同的閲讀微技能活動。2、我們這裏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基礎薄弱,在英語學習上會有不少困難,所以我們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設置的任務台階低、密度大、層次性強,力爭給有差異的學生設置合適的教學目標,在發展學生自信心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三、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學生應該能學會文段中出現的重點句型,詞彙和短語。(讓學生參照《同步學習》)(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技能目標)2、通過學習,學生能夠在閲讀中利用圖片信息和文章標題進行預測並獲取文章大意。3、在細讀文章的基礎上,學生可以藉助思維導圖的提示概括文章大意進而能夠複述課文。4、通過學習美國登山家

aron的真實經歷,學生學習用積極的心態,頑強拼搏的精神應對生活中的災難或者困

(情感目標)難,學會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四、教學環境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

√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

移動學習□其他□1、通過對教材的細心領悟後,我們將課堂講學的大量信息用心做成了學節奏,想方設法去彌補教學中的不足。2、我們利用思維導圖,以

(應用於每一個教學環節)

ppt,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加快課堂教

aron’s story為主幹,以when, where, why, what, how

和aron’s decision,幫助學生去梳理文章的脈絡,為分支從中央圖形向四周使文章結構更加清晰,提高課放射,聚焦aron’s accident 堂教學的有效性。(應用於學生閲讀的過程中)3、我們從電影127 hours and a hard place

中截取了一小段做成了微視頻,讓學生觀看微視頻,體驗aron的“between a rock

”的感受。(應用於學生學習的第一段)4、與ppt結合使用,利用電子白板的交互作用,較好地發揮師生互動的功能。5、我們在課前,情感教育環節,結束時候播放背景音樂六、教學流程設計(可加行)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根據圖片引領,學生

用ppt展示一張登山的照片讓學生討論,激化warming-up

學生的背景知識,引導學生初步接觸並理解課本2a中的詞彙和短語。

小組討論得出:爬山是一種休閒放鬆的用ppt展示一張經過精心處理的登山照片,學生根據這張照片提供的有效信息,可以馬上想到和登山相關的短語和詞彙,營造出積極熱烈的課堂氣氛,引入討論話題,為後續教學打下基礎。

信息技術支持

you raise me up,創設情境,加深印象。

運動,但可能會發生意外和出現問題,為下一步的話題學做鋪墊。

呈現教材中的插圖,讓學生根據圖片信息猜leading-in

測:what paagemainly about?,引入本課主題

or is

the

根據圖片內容,預測答案。

用ppt展示教材上的插圖,用藝術字呈現文段標題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並用不同的顏色展示的問題。用紅色字體重點標註生詞和短語get out of,predictionsituation

使學生通過正確理解句子

accidents how to get out of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problems,待。

形成閲讀期從而更加準確預測文章內容。

通過瀏覽題目,結合呈現問題:what’s the paage fast reading

圖片信息和文章標題,快速閲讀文章來獲取文章大意。

mainly

前面的圖片提示,快速閲讀短文,核對上一環節預測的答

利用ppt的顏色效果再次呈現問題the paage mainly about? 學生勾畫出答案。

what is

about?,引導學生利用

並藉助音效給

是否正確。培養學生快速閲讀並捕捉鍵信息的能力。

1)播放文章錄音並呈現問題:read and tell true or false,引導學生仔細聆聽短文的錄careful reading

音,抓住關鍵句,判斷句子的正誤。

認真聽錄音,學生再經過閲讀並回答出or f , 對文章的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和

了t

播放事先在ppt中插入有課文錄音的音頻文件,並利用電子白板呈現

read and tell true

or false的5個句子,便於學生完成,並利用電子白板的交互作用核對答案。

解。同時瞭解作者寫作的要素,進一步理解閲讀材料。學生閲讀第一段,完成有關aron的身份證信息的填空,並初

2)呈現問題:aron’s id card,引導學生運用scanning的閲讀策略,利用ppt的圖像藝術效果和顏色組合效果展示一張包含教材插圖和有關

aron的身份證

快速篩選關鍵信息

步瞭解aron 本人

信息的幻燈片,供學生使用,並用不同的方式和效果呈現出填空的答案。

充分利用ppt豐富的媒體支持功能,播放從電影127 hours 中截取的一小段做成的微視頻。利用多媒體的音效和圖像功能,讓學生體驗aron的“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的感受,有助於更進一步理解文章。

用思維導圖展示問題

when where

did did

the the

及文章的主題。觀看微視頻,敍

述觀看視頻127 hours 小段內容中的一

播放視頻127 hours 的一小段,創設情境,理解關鍵詞,激活語言思維。

中aron爬山出現的事

aron的故,體驗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的感受。

1)呈現有關第一段的細讀第一段,完

問題和思維導圖,引導detailed reading

學生注意觀察

utah

成思維導圖,並留心utah

州在美國的具

accident happen?和

accident happen?,用不同的效果給學生呈

在美國的具體位置,並核對答案。

2)呈現有關第二段的現答案,並利用網絡資源,藉助多媒體出示美國地圖,給學生指出

utah

州在美國的具

體位置。

體位置,加深學生對事件發生地點的印象。

細讀文章第二段,閲

用思維導圖展示問題

why couldn

’t aron

問題和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共同討論,關注差異,關注情感,並與學生一起核對答案。

讀的過程中把握細free his arm?,利用網絡資源,搜索電影127

ppt上

節問題,以加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

hours中的aron出事故的圖片,在展示經過圖像處理效果的圖片,幫助學生加深對aron深陷困境的感悟。

悟,相互合作,共同討論,完成思維圖。

3)呈現思維導圖aron’s decisions,引導學生從第二段中找出aron的決定,為下文的認真完成設置的關decisions

aron’s 練習,相

利用電子白板展示he couldn’t free

hisarm, he hoped that _________________ when

his water

ran out,he knew

互合作,共同討論,完成思維導圖。以加強對文段的理解感悟。

4)學生相互合作,共同討論,完成思維導圖how did aron free himself

tha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揮師生互動的功能。

利用思維導圖從時間、地點、原因、經過和結果等方面呈現出整個

accident的脈絡,引

free

retell 和情感教育做鋪墊。

4)呈現問題:how did himself?

aron

free

引導學生完導學生回答問題how himself?,為下一步的did aron

成思維導圖。呈現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分別從when, where, retell aron’s

why, what, nt.1)呈現問題,引導學生仔細閲讀文章的第三段,給學生一些閲讀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小組合careful reading

2)呈現問題sentences correct

put the in

the

作,並回答問題。

這幾個

retell做好準備。

when,學生根據思維導圖

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讓學生從where, why, what, how

這幾個方面去梳理

提示,相互合作,共

方面來回顧aron’s 同討論,複述課文。

文章的脈絡,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進一步鍛鍊學生複述故事的能力。

仔細閲讀第三段,小組相互合作,共同討論,寫出問題的案。

學生再次閲讀全文,根據文章內容,獨自

ppt展示教師精心設計的四個問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搜索rock and a

aron

所寫的between

a

hard place書籍的封面,引起

學生閲讀的興趣,加深印象。

ppt展示教材2e的5個句子,並呈現答案。幫助學生鞏固內容,進而深層理解文本知識,讓學生獨自完成,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自主和合作中豐富學生的認知,為讀後活動做好語言知識和言語能力鋪墊。

在原有思維導圖的基礎上,繼續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retell aron’s story,鞏固知識,order,引導學

給句子排序,進而熟練文本知識,增加學習的成就感。根據思維導圖,複述

接下來的故

生獨立完成。post reading(summary)

1)呈現思維導圖:retell aron’s story,引導學aron

生複述故事。

aron接下來的事。為下一步what’s aron墊。

’s spirit?問題做鋪

2)呈現問題what’s

根據思維導圖,相互合作,共同討論,找出問題

what’s

利用開放的ppt,在原有思維導圖的基礎上

brave,繼續添加文本框,展示學生能想到的clever,never give up

aron’s spirit?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共同討論,為下面的情感教育作進一步的鋪墊。教師當場在電子白板上呈現學生的答案。

等與spirit有關的單

make

aron’s spirit?案。

詞,鞏固知識,昇華情感,迴歸主題:的答

a good decision that could mean life or death.學生小組合作討論

問題if you have

教師呈現free talk的問題:if

you

have

difficulties learning

in

english,ppt展示圖片和文字

give up

和keep on

what’s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will you give critical thinking

up or keep on ?,引導

will you give up or keep on ?,意識到

studying english(a rock)studying

it’s time for you to

make

english,並呈現問題

學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討。進一步昇華情感,與學生一起得出: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a your decision? what should you do?

最後呈現: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decision!,學習用積極的心態,頑強拼搏的精神應對生活

中的災難或者困難,學會在關鍵時刻做正確的選擇。

出七、教學特色(如為個性化教學所做的調整,為自主學習所做的支持、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設計,教與學方式的創新等)200字左右我們在分析了學情,細心挖掘了教材的基礎上,考慮學生的認知差異性,關注學生的情感,所以我們設置的任務台階低、密度大、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力爭給有差異的學生設置合適的教學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習自信心的基礎上進一步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retell環節我們做了新的嘗試。由於文章的篇幅較長,考慮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異,我們充分發揮了思維導圖的靈活性和記憶鏈接功能,將文章分成了過小組合作嘗試複述

accident

和decision

兩部分,在學完一二段後,就讓學生通

aron’s accident,為學生自主學習降低難度。

着力培養學生進行預測、獲取文章大意的能力;在教學設計中我們也注重了對學生閲讀策略的指導和培養。通過skimming、scanning

等閲讀策略的使用,讓學生學會捕捉文章的關鍵信息,提高自己的閲讀能力。

ppt和思維導圖結在教學設計中我們圍繞“技術改變教學”這個主題,利用網絡資源,藉助多媒體,把合運用,利用電子白板的交互作用,中的片段做成微視頻,再現hard place”的感受。

充分發揮了師生的互動功能,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截取電影127 hours

aron爬山出現事故的場景,讓學生直觀體驗了aron的“between a rock and a

信息化教學設計案例語文 篇五

篇1: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信息化教學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信息化教學

隨着新課程的改革和實施,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學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組織形式、教學手段等方面。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視覺和信息接收量,有利於信息加工,培養了學生獲取信息、運用和處理信息的現代化素質。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恰當地創設情境,科學地組織學生的活動,確立科學、全面、具體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利用多媒體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鏈接的選取性,大容量存儲的豐富性,高速傳輸的便捷性,超時空交流的共享性等特點,讓學生帶着任務和目標進行資料查詢、協作交流,模擬操作多媒體情景創設以及動態模擬展示等,使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課堂彙報過程中,完成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的多向交流,教師在交流過程中完成對學生的學習成果的評價、反饋和指導,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其主要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枯燥的課堂生動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有了強烈的求知慾,有了強烈的求知慾就產生了學習的動力,而課堂教學是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場所。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是在被動的參與課堂學習這一總過程,大都缺乏學習興趣,師生間也缺乏更多的互動與交流。而現在,由於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這一狀況得到了很大改觀。不僅如此,利用多媒體在講授同樣的內容時,所花的時間比原來少很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講解一些抽象的寫景散文時,講得口乾舌燥,而學生對書中描繪的景象,感覺也總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現在,運用多媒體手段教授這類課文,就方便、實效多了。繼續以講授《小石潭記》為例,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讓學生先欣賞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製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圖片,再讓學生用語言來描述自己喜歡的景象,説一説他們對所見景物的感受,然後再結合音樂、動畫與文章進行學習。學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圍的景緻美,又真正的體悟到了文字的韻味美,也對理解作者情感變化奠定了基礎,朗讀起來還聲情並茂,興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説教課亦因創設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學生的愉悦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從而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語文教學偏重知識系統和能力訓練體系,注重傳授語法詞彙知識,語言教 篇2:蘇幕遮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蘇幕遮》信息化教學設計模板

篇3:信息化教學方案設計《赤壁賦》

《赤壁賦》教學設計

一、概述

《赤壁賦》是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②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它上承《蘭亭集序》後接《遊褒禪山記》。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瞭解作品“以文為賦”、駢散結合的形式特點,鑑賞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

2、瞭解作者運用的主客問答這一賦體的傳統手法,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瞭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4、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鑑賞優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5、培養對精品詩文的整體把握能力,能知人論世、領悟文旨、理通思路,賞析表現手法,辨別高下優劣。

6、培養學生勇於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高中起點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礎,對於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已經有了一些直觀經驗的積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閲讀能力,因此,現階段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由繼續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逐漸將重點轉移到“鑑賞”的層面並嘗試文言文閲讀研究性學習。

另外,處於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渴望長大,但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難以釋懷,心中充滿了迷茫。文章中蘇軾面對挫折的那種坦然、達觀的態度,恰恰使他們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啟發意義。我以《赤壁賦》為載體,引導學生,培養他們的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幫助他們快速成長為品性之人。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第一課時,先誦讀全文,把握全文大意;體會景、事、情交融的藝術境界,把握課文情感發展的脈絡。

2、第二課時,重點誦讀主客問答部分,深思其中藴涵的情感與哲理;比較閲讀。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多記,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覆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梳理字、詞、句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即合作探究,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美讀成誦

(一)導入課文

東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烏台詩案,因政治迫害被貶黃州。從政治生涯看,黃州是他的謫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從文學創作看,黃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巔峯。最負盛名的 “赤壁三詠”就創作於此。同學們,讓我們品讀其三詠之一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走近失意飄泊中的蘇東坡。(伴隨多媒體錄音,展示《念奴嬌 赤壁懷古》)這首詞在詞的大江裏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從此一個聲音悠遠地響了起來——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壯景彷彿還在我們面前,那人生如夢的浩歎彷彿還在我們耳邊,讓我們帶着這些温馨的記憶走進他的散文傑作《赤壁賦》。

(新舊聯繫,激情導入。老師帶有感情的解説,既使學生了解了文學常識,又引發了其閲讀的慾望。)

(二)疏通文句,通讀全文

1、針對預習自讀的情況,學生質疑。

學生將完成學案時遇到的困難,包括字音、句讀、難解的詞義及句意等,提出來集體討論,仍不能解決的,由教師引導點播。

2、初讀課文,學生互相讀給對方聽,糾正錯誤。完成檢測練習。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練習,包括實詞的含義,虛詞的用法及意義,文言句式等,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幫助學生作好積累。

3、再讀課文,試理解文意。

(三)美讀指導

(①朗讀時,韻腳要交代明白,要響亮到位,使之同聲相應,一貫而下。②整句是靠內容上的互補,形式上的反覆來強化表達效果的,朗讀時不能將文氣讀斷,要讀得前者呼後者應,似斷實連。③層次內部讀緊湊,層次之間停頓要適度。④體會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輕畸重,暴高暴底。)

(四)、熟讀全文,把握文章的情感脈絡教師點撥:

第一段寫蘇子的樂,樂由何來?——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蘇子愀然,緣何而然?——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段客訴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講何道理?——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段杯盤狼藉,為何如此?——忘情塵世的灑脱

文章由景生情,緣情入理,由景而生樂情,樂極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達胸襟的展示,正是蘇軾在厄運中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鬥爭的縮影。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深刻把握,水到渠成。

以上三個環節,循序漸進,完成第一層次的教學目標,耗時控制在30分鐘左右。

(五)重點閲讀“客曰”“蘇子曰”兩段,體會“客”之情與“蘇子”之理,並對此作出評價

1、學生自讀體會,並分小組自由討論,發表見解。

2、每組學生選派代表發言

以上環節耗時控制在10分鐘左右,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思維優勢,言之成理即可。

(六)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並介紹下一節學案的側重點。

問題:有人認為,文中“主”、“客”實為一體,你怎麼看待?

提示:

1、緊扣課文內容分析,切忌空發議論。

2、從蘇軾人生際遇入手,查閲有關資料,“知人論世”。

3、形成書面材料,準備下節課討論。

(七)佈置作業

1、誦讀課文。

2、完成第二節學案。(讀《漁父》,藉助註解和釋文讀通材料。)

第二課時 理解背誦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不同的人對待挫折的方法卻大不相同。好賭者借賭消愁,好酒者一醉方休;音樂家借音符抒發胸中的憤懣,文學家則借悲憤成就千古鴻文。蘇軾的《赤壁賦》就是在其人生的大悲憤大苦痛時寫就的“以文為賦”的不朽經典,它文質兼美,情理並茂。“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今天我們就試圖走進作者的內心,感受哪一個在矛盾痛苦中完成昇華的靈魂。

(一)檢查鞏固

1、檢查誦讀。

2、展示學案。

(二)圍繞學案上的疑難問題,展開討論研究

1、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們有怎樣的看法?從中看出他們對人生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方法:

(比較閲讀,深入理解文本的內涵,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師生互動,互相交流,通過理解探究走進作者的心靈。)

結合《創新設計》上相關背景資料、《念奴嬌 赤壁懷古》(1082年4月)《後赤壁賦》(寫於1082年10月15而課文寫於1082年7月16)進一步瞭解蘇軾這一時期的思想狀況。

2、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明確:這緣於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能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3、三組學生分角色朗誦全文。一讀旁白,一讀蘇子,一讀客。讀出課文情感的變化。説明:利用小組討論,減少任務量,加大課堂的容量。這一部分重在提高學生研究分析能力,通過對比閲讀、研究性學習,在蒐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鍊,並且通過提供解讀的平台,培養學生“知人論文”、“知人論世”的能力。

(三)再讀課文,鑑賞藝術特色感受思想內涵,然後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語(5——10分鐘)(小組交流總結,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點播提示並對學生提到的別具特色部分反覆誦讀品味。)

1.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藴涵着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説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抒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2.形象優美、善於取譬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蕭聲的幽咽哀婉:“其聲鳴鳴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3.“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使全篇文情勃鬱頓挫,如“萬科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仗不同,它的書寫更為自由。如 開頭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平白如話;以下直至文末,雖都押韻,但換的較快,而且換的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易於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4.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緣於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説明:回頭再次審視這篇文章,同時也是對課堂的總結。

(四)拓展探究(作業)

將《赤壁賦》與《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作比較,尋找思想內容上的異同,然後交流。(參考:大致有“四同”:都是吟詠赤壁夜景,都聯想三國英雄的豪邁,都與他們自身比照,都有人生短暫之歎。大致有“三異”:詞寫壯美之景,文寫靜美之景;詞寫成功的英雄,文寫失敗的英雄;詞僅限於“江月永恆,人生如夢”的浩歎,而文有“物與我皆無盡”的超越,文更達觀、更樂觀。當然,同與異,只是相對而言或大致説來,其實往往同中有異,或者似異實同。如:寫周郎,志滿意得,寫曹操,落荒而逃,看起來不同,但兩者傳遞的信息是一樣的——是非成敗轉頭空,只有大江永恆,江月永恆,自然永恆。)

(五)板 書設計

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www.》,生命渺小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教學評價設計儘量體現素質教育要求,把評價的側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上,圍繞學生主動學習來評價;評價按“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展示交流”、“點撥昇華”、“達標反饋”五個遞進式的教學評價細目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消息的評價,評價具有客觀性和可操作性。在評價結果中還體現出本節課施教之後的優點和特點,有助於教師的進步。

八、幫助和總結

在本次課的設計中,本着“教師啟蒙,學生學習”的原則,由師生共同完成《赤壁賦》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參與知識的構建,做學習的主人。

教是為了不教,教的是學習方法,是學習思路。教材是一個例子,教師通過教一篇、幾篇課文,讓學生學會一類文章的欣賞,起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信息化教學設計案例語文 篇六

信息化教學設計學習心得

計科院2012級馬葉

通過老師這些天的認真講解,使我對教學設計以及信息化教學設計等相關知識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穫。

一、明確了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定義,區別於傳統教學設計

任何一門新學科的研究都應該從定義入手,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而信息化教學設計是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應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環境,獲取、利用信息資源,支持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從定義來看,使我明白了傳統的教學設計是面向知識點,以講授重點、難點為中心展開,突出“教”;而信息化教學設計是面向過程和基於資源的設計,突出“學”。

二、信息化教學設計不等於教案,也不等於課件

在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主要把重點放在如何講好一節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正因為我追求於這種“現實”的成果使得我一直沒能靜下心來思考這些理論上的知識,在這幾天老師的講解與自身的學習中,使我意識到:教學設計並不等於教案,也不等於課件。

教案是分節課編寫,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詳細描述,順序遞近。而信息化教學設計從靜態教學設計,轉變為動態信息設計讓課堂充滿活力,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它從傳統教學設計,轉變為網絡教學設計讓解讀教材變為引導知識學習;從集體統一設計轉變為個性化設計;從重視結果評價,轉變為能力評價,關注學會學習、學會創新、綜合素質。

三、信息化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點

首先,信息化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點是信息資源的選擇,如網站、多媒體資源庫、課件等等;其次是教學情境的創設,如在講解七年級思想品德《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一課時,我在課前用會聲會影軟件將多張大自然美麗的風光配上音樂做成一個視頻,在課題引出之前播放,創設情境,引出標題:大自然如此之美,請大家熱愛自然,將這美麗定格。;再次信息化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是由“教”轉變為“學”,其實這些年來一直知道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今天再次被老師提出來,我所疑惑的是在現在課堂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教師不能真正的將課堂的這份“主權”還給學生,其中的原因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努力的;最後是關注評價方式,及時評價可以有效獲得教學成果,鼓勵比打擊更有成效,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説話藝術。

四、信息化的教學模式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模式

我認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它是一種教師主導的講授型教學,它的學習環境比較貧乏,基本上是一種固定的、複述式的學習,而學生主要通過個體學習來完成學習任務;而信息化教學模式,它是基於教

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自主、探索、交互式的教學,它有着豐富的學習環境,比較開放,而學生主要通過協同學習來完成學習任務,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在相關的有具體意義的情境中確定和教授學習策略與技能。

以上便是我學習這門課的心得與體會,時間雖短,但老師卻解決了我教學中的許多困惑,也許這就是研究生學習與本科學習的區別吧。願大家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