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愛蓮説》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6W

《愛蓮説》教學設計

《愛蓮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要了解文章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的情懷和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覆誦讀關鍵字詞句來感受文章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並且提高文章的品讀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作者高潔脱俗的這種精神品質,以及這種高雅的情懷。

【重點、難點】

1、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是本文重點。

2、映襯的手法是本課難點。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採用以下三個方法:一個是多媒體輔助法,一個是討論法,還有反覆誦讀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我的教學過程,將從五個環節展開。首先是導入環節,良好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心理。)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這句詩寫盡了西湖六月蓮花盛開之態,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宋代周敦頤也是對蓮花情有獨鍾。他在南康做郡守時曾劈蓮池。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朵朵鮮花頷首,田田荷葉輕搖,陣陣清香撲面時,作者觸景生情,愛蓮之潔白,寫下千古名篇《愛蓮説》。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文章。

(在開課之初,我首先會採用在多媒體上出示蓮花圖片這樣的方式,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去想象自己積累的有關蓮花的詩句。我相信通過我的導入,學生能夠更快的進入到課堂當中的學習。)

二、作者簡介

周敦頤(1017-1073) ,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諡號元公,著名的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後居廬山蓮花峯前,峯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們稱他為濂溪先生。

三、解題

蓮:即蓮花;“説”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説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敍事物,與現代的雜文相似。“愛蓮説”就是論説一下喜愛蓮花的道理。

四、朗讀訓練

(反覆誦讀是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方法,加強對學生誦讀習慣的培養,不僅對體會文章感情,還對品味語言和加強語感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課伊始,我會從指導學生誦讀去入手,從而去帶領學生整體感知文章。首先在這一環節,我會進行示範朗讀,然後通過自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且能夠結合工具書和課下注釋瞭解文章主要內容,從而也為後文研讀做下鋪墊。)

要求:用普通話、有停頓、有感情地朗讀。

教師領讀第一遍。

學生齊聲朗讀。

教師糾正易讀錯的字、詞。

五、字詞學習

蕃 淤泥漣褻濯鮮有聞

fán yū lián xiè zhuó xiǎn

蕃:多 染:沾染(污染)

濯:洗滌 褻:親近而不莊重

鮮: 很少 宜:應當

六、原文及翻譯

愛蓮説(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寶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歡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人很喜歡牡丹。我則惟獨喜愛蓮──蓮從淤泥裏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它經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豔;(它的莖)內空外直,沒有(纏繞的)蔓,(也)沒有(旁逸的)枝;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它筆直地潔淨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誰呢?對於牡丹的愛,那當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七、研讀課文

(深入研讀是和作者的對話,因此在這一環節,我會在多媒體上出示一系列相互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讓學生放手去小組合作解決。)

(一) 蓮花的高潔品格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去描寫蓮花的?

1、角度、品格

生長環境(出……不妖) 高潔、質樸

體態、香氣(中……益清)正直、芳香

風度(亭……褻玩焉) 清高

2、總結:這些描寫,句句寫蓮,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她那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讚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

(通過學生的討論,這時我會適時的走下講台,深入到學生中去,並且及時的點撥和指導,並且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及時的評價。最後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會總結出作者喜歡蓮花的原因,並且明確作者是通過它的生長環境,它的體態,芳香,風度及等幾個方面來描寫蓮花。)

(二)“菊”和“牡丹”襯托的作用

開頭寫菊花和牡丹的作用?

這是一種襯托的寫法,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花。

1、分析“菊”的襯托作用

陶淵明是一位“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不願意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讚頌他不苟同於世俗的高潔品質用菊花來襯托蓮花,也是用陶淵明來襯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襯的作用

能潔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從晉朝以來極少,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為什麼?因為牡丹色彩豔麗,嫵媚動人,象徵富貴也就是説世人都追求富貴,作者不願意像世人那樣貪慕富貴,文中用一個獨字體現作者的這種感情。作者寫世人盛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從而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這時我會繼續去明確作者去寫菊花,其實是通過描寫菊花襯托作者喜歡蓮花,並且通過陶淵明喜歡菊花,去襯托自己的高潔品質。並且在多媒體上出示相關圖片,世人都愛牡丹來反面襯托作者。從而更加明確作者的高潔品質。)

(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寫蓮是託物部分,託物言志的文章描寫事物並非根本目的,是要通過對所託之物的描寫來歌頌人,《愛蓮説》就是要借蓮頌人。首先就表達方式來説,第一段側重於記敍、描寫,第二段側重議論。

其次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隱逸者,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度是不完全讚賞,作者讚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苟同於世俗的人格,而對於他的隱逸,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富貴者,對於世人都貪慕富貴,作者流露出的又是鄙視,而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讚美。

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於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他以蓮自喻,志在堅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實在難能可貴,難怪他能寫出這樣經世不衰的佳作。

七、比較

本文作者託物言志着重刻畫了蓮花的精神氣質,而當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寫荷花的名篇。(課件演示第四段)比較閲讀: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節選•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明確:《荷塘月色》着重描繪月光下荷塘的優美景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八、總結

1、請同學們總結中心思想。

作者讚美蓮的優美形象的高貴品質,説明自己潔身自愛的品格,抒發了鄙棄追慕富貴的惡濁世風的思想感情。

2、寫作手法:託物言志(象徵手法)

作者借物(蓮花)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值得注意的是所託之物的特點必須與志的特點相通。

3、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映襯(用甲事物來陪襯乙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説的一面分外鮮明,或交相輝映。)

(最後我會對本節課進行一個小結,小結是對本課總結知識的回顧,我會通過提問學生談感受的方式,回顧本課。)

九、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秉承着簡潔明瞭,清晰直觀的原則。

十、作業

背誦全文並默寫課文,嘗試着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去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

(最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一個交匯點,因此在作業這個環節,我會佈置一個開放式的作業,讓學生再去延伸課堂上沒有完成的這個問題,讓他們在課後去嘗試着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去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