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愛蓮説廉潔主題文章_關於廉潔的愛蓮説主題文章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75K

愛蓮説廉潔主題文章_關於廉潔的愛蓮説主題文章精品多篇

按課文填空。 篇一

1、《愛蓮説》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是 北宋 時著名的 哲學家 家。

2、《愛蓮説》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 愛蓮 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 草木之花 為蓮的總陪襯,以 菊花 和 牡丹 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 隱逸者 、富貴者 、君子 。

3、《愛蓮説》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5、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 蓮,花之君子者也。 。

8、(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的原因是: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9、《愛蓮説》作者通過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進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品質。

10、寫出蓮花的別稱二個以上_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__。

答案: 篇二

水上,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間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裏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裏,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於牡丹的喜愛,當然有很多人了。

開放性試題 篇三

1、短文讚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實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可現實生活中,有人卻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待的?請簡述理由。

*略(提示:針對某一種觀點或將兩者結合起來談均可,但必須扣住“人與環境”的關係)

2、你喜歡哪種花?請簡要説明喜歡的原因。*略

3、作者認為,菊是“花之隱逸者”,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為什麼?

《愛蓮説》閲讀練習及答案 篇四

愛蓮説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愛蓮説》的作者是 _________朝的_________

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粗的字。

①可愛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濯清漣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文言語句。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給“予 獨 愛 蓮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用“/”標出朗讀的停頓。(兩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寫出文中的主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以蓮為寫作對象,寫菊、牡丹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宋)北宋 ;周敦頤

2.①多

②洗滌。

3.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4.予 / 獨 愛 / 蓮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5.蓮,花之君子者也。

6.襯托蓮的可愛形象。

文言文《愛蓮説》知識點整理 篇五

一、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可愛者甚蕃:多。2、益: 副詞,更。

?3 、植:立。 4、鮮:少

5、褻:親近而不莊重。6、宜:應當獨:

7、只,僅 8、濯清漣而不妖:濯:洗滌。妖:美麗而不端莊。

?9、不蔓不枝:蔓:長枝蔓。枝:長枝節。

二、翻譯: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只愛蓮花,(因為它)出於污泥卻不受污染,在清水裏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芬芳遠播。(就)更顯清香,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裏。

3、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輕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過。

5、蓮,花之君子者也。 蓮是花中的君子。

6、菊之愛,陶後鮮有聞。對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

7、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對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8、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喜愛牡丹的人該是很多了。

三、”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了上文的”世人甚愛牡丹“。結尾這一句感歎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追求富貴、貪慕富貴)、趨炎附勢 的世風的'鄙棄。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託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徵什麼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讚美寄寓着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貴者”象徵:追求功名、富貴的人。

(2) 菊:“花之隱逸者”象徵:不趨炎附勢的隱士。

(3) 蓮:“花之君子者”象徵: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操。

《愛蓮説》閲讀練習及答案 篇六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題(11分)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後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薄叢②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③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者④也。

(黃庭堅《書幽芳亭記》)

【註釋】: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叢:貧瘠的叢林。③不見: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時發者: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

8.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2分)

A.不蔓不枝 枝:長枝節 B.亭亭淨植 植:種植

C.自古人知貴蘭 貴:尊貴 D.平居與蕭艾不殊 殊:相同

9.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水陸草木之花 清風過之

B.濯清漣而不妖 雪霜凌厲而見殺

C.花之隱逸者也 來歲不改其性也

D.同予者何人 不見是而無悶者也

10.請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生於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

11.【乙】文中作者認為什麼樣的人才能堪稱君子?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3分)

答案:

8.A

9.D

10、(1)香氣傳得越遠就越清幽,潔淨地挺立在那裏,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輕易地玩弄它。(2)生長在深山和貧瘠的叢林裏,不因為沒有人知道就不發出香味。

11、(1)無人賞識的時候能耐得住寂寞(2)屢遭打擊而不改其操守(3)善於把握時機施展才華 (答對一點給1分,滿分3分)

愛蓮説讀後感 篇七

世間花卉品種繁多,特點各異。牡丹冠絕羣芳,海棠嬌豔超凡,水仙雅潔清馨,可宋朝的周敦頤卻獨鍾情於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

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可讀了周敦頤的《愛蓮説》後我才恍然大悟。蓮花的外觀、精神、修養無一不讓我為之動容,無一不讓我陷入無盡的感染中。

作者用《愛蓮説》這篇文章中對蓮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寫,讚美了正直高尚的氣節,鄙棄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藉以表現出作者自身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對蓮花的描寫正是作者對文章中心的最好的詮釋。試問,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呢?

封建統治時期,那鳴冤的鼓聲不絕於耳,可那些所遇的青天大老爺們卻在後堂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數着做案人送來的“白花花”的銀子。當今現代,家長掀着大包小包的禮品樂滋滋地叩響老師家門的人也不在少數。

蓮花尚且能夠做到不願意隱退,不貪圖榮華富貴,堅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而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

當然,所謂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並非是指像劉禹錫那樣隱居山林,從此不問世事,這是斷然不可取的。如果不問世事,只關心自己,確實也可稱為“潔身自好”,可是換一種方式,這就成了自私只在乎自己,而不管他人死活。

“濯清漣而不妖”也並不是指整天穿着麻衣、布鞋這就叫做“不妖”,社會總在進步,人的思想也不能停滯不前,而是指蓮花在清澈的水中不斷洗濯、滌盪,唯恐蒙受些微不潔的心態,這便很容易使人想起蓮花素淨雅緻,儀態莊重的本質,而並非思想的止步不前。

《愛蓮説》這篇文章教會我們要有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和鄙棄追名逐利,趨炎附墊的惡濁世風,要做到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愛蓮説》這篇文章真的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