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分層教學總結多篇

欄目: 教學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1W

分層教學總結多篇

【第1篇】2022年分層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長時間的分層教學實施以來,感覺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各方面都獲得了最優發展,使我充分明白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態度的益處。因為他承認學生差異,注重對不同基礎和層次學生的差別對待。在教學過程、課程輔導、評價激勵、方法指導等諸多學習環節上照顧到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受到良好教育和激勵。

現對分層教學對學生各方面影響簡單總結

首先,心理影響方面。反映在學習態度、方法、興趣、競爭意識等方面的轉變上。比如,分層次能使c層的同學比較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語文的基礎和實力,發現自己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促使其開始重視語文,進而轉變學習態度,加大學習投入,講究有效的學習方法等。同時,老師則可以對這部分學生加大輔導力度,加大完成學習任務的監督力度,注意降低評價標準,多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以經常性的鼓勵,讓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培養學習興趣,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最終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其次,成績提升方面。分層次教學實踐證明,分層次後c層次的學生是進步人數最多而且進步最快的。有一部分學生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基礎更紮實了,成績進步很大,有的甚至能與a層次的學生相比。他的進步不僅僅體現在分數上,有很多深層次、決定語文素質的因素都在發生改變。他們的學習信心、興趣、習慣、方法、意識、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都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觀。這些改觀正是語文學習素質的本質提高,有了這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態度和能力就已經得到提高,可以説學生對語文這門課有興趣而且會學了,真可謂“教是為了不教”。

第三,慎重對待方面。分層次後,b層的同學羣體相對較大,老師的關注相對較少,就有少數學生覺得自己這門課已經“比下有餘”,會產生滿足懈怠情緒。這時老師就要重視他們,讓他們在本層次內部展開競爭。

當然,分層教學的嘗試,相應地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還存在較大的誤區,這需要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以期取得更大的實效。這就要求自己應該注重兩方面事項

1、咬定“分層之路”不放鬆,堅定信念,繼續探索;

2、總結經驗和教訓,揚長避短,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第2篇】分層教學總結

長時間的分層教學實施以來,感覺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各方面都獲得了最優發展,使我充分明白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態度的益處。因為他承認學生差異,注重對不同基礎和層次學生的差別對待。在教學過程、課程輔導、評價激勵、方法指導等諸多學習環節上照顧到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受到良好教育和激勵。

現對分層教學對學生各方面影響簡單總結如下:

首先,心理影響方面。反映在學習態度、方法、興趣、競爭意識等方面的轉變上。比如,分層次能使c層的同學比較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語文的基礎和實力,發現自己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促使其開始重視語文,進而轉變學習態度,加大學習投入,講究有效的學習方法等。同時,老師則可以對這部分學生加大輔導力度,加大完成學習任務的監督力度,注意降低評價標準,多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以經常性的鼓勵,讓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培養學習興趣,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最終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其次,成績提升方面。分層次教學實踐證明,分層次後c層次的學生是進步人數最多而且進步最快的。有一部分學生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基礎更紮實了,成績進步很大,有的甚至能與a層次的學生相比。他的進步不僅僅體現在分數上,有很多深層次、決定語文素質的因素都在發生改變。他們的學習信心、興趣、習慣、方法、意識、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都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觀。這些改觀正是語文學習素質的本質提高,有了這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態度和能力就已經得到提高,可以説學生對語文這門課有興趣而且會學了,真可謂“教是為了不教”。

第三,慎重對待方面。分層次後,b層的同學羣體相對較大,老師的關注相對較少,就有少數學生覺得自己這門課已經“比下有餘”,會產生滿足懈怠情緒。這時老師就要重視他們,讓他們在本層次內部展開競爭。

當然,分層教學的嘗試,相應地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還存在較大的誤區,這需要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以期取得更大的實效。這就要求自己應該注重兩方面事項:

1、咬定“分層之路”不放鬆,堅定信念,繼續探索;

2、總結經驗和教訓,揚長避短,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第3篇】國小語文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經驗總結

國小語文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經驗總結

素質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全體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並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要在學科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面向全體的要求,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因材施教,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這正如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語文教學大綱所指出的:“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注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布盧姆認為,要使每個學生對所學學科都能達到掌握水平,必須拋棄傳統教學中存在的那種適用於所有學生的標準課堂教學情景和假設。這就是要求我們當老師的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要打破國小語文傳統教學中“一刀切”、“一窩煮”的局面,就要在目標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深化國小語文目標教學的研究,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實現大面積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這一點也是我們當前目標教學研究的一個極其重要、難度極大、又亟待解決的研究課題。

所謂“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就是在目標教學中實行目標分類,學生分層。目標分類即把目標分為達綱目標和發展目標。達綱目標教學大綱規定要達的目標。達綱目標又可分為基層目標和高層目標。發展目標即是提高目標,它高於大綱、教材要求的目標。學生分層是指按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把學生分層,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培優扶差,使全體學生,特別是基礎差的學生達到大綱、課本的基本要求的教學目標,又使各層次的學生都在各自的起點上前進一步,實現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在小語閲讀教學中怎樣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呢?下面談談我們的做法與體會:

一、制訂教學目標要體現層次性的要求

設計教學目標,提出學習任務要從各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使各層次學生都有自己的奮鬥目標,這樣才能讓他們“跳一跳,摘果子”。國小語文教學要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即是聽、説、談、寫的訓練,而每一課又有每一課的具體要求,有每一課的訓練點。制定教學目標就要從大綱、教材出發,從各層次學生可能達到的最近發展區出發去考慮達綱目標和發展目標(即提高目標)。這樣制訂出來的目標才恰當、全面、具體,體現了層次性。如一位老師執《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三課時,制定的目標是:

(1)讀懂第5自然段,會回答課後5、6兩題。

(2)認識課文開頭提出問題,中間記事,結尾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思想的寫作方法。

(3)能用提出問題開頭的方法,自選內容寫一、二段話。從課後題目、教材內容、大綱要求來看目標(1)、(2)是達綱目標,是全體學生都應達到的,而制定的目標(3)就是提高目標,是部分學生能達到的。以上的教學目標,是老師充分考慮各層學生的實際。體現了目標分層的特點。

二、承認學生自學能力的差異,實行預習分層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一睦學生善於獨立學習,而另一些學生則適宜在高度結構化的教學情景中學習。在這裏,有的學生需要更具體的説明解釋,有的學生需要更多例子才能理解一些概念,有的學生則需要更多的激勵與強化,而有的學生則可能一聽就懂。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為了讓學生能更快適應新課的學習,很多老師都會要求學生預習。這一點對高年級的學生尤為重要。按照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在下放預習提綱時不分層次,統一要求,勢必影響學生的自學興趣,這樣學生絕不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預習時可試回答課後問題。要求學生預習時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題。第1題全班要完成,第2題大部分學生要完成,第3題,會做的就做。這樣分層預習,學生學得輕鬆、愉快。這樣做,就會促使學生向上一層次靠攏,向高層次發展,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

三、在課時目標教學基本式的幾個教學環節中落實分層教學,分類指導

目標制訂好之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是關鍵。信息論告訴我們,只有老師講,學生答的教學,最好的也只能獲取15%左右的信息量。如果只是單一的全班教學,課內提問就會成為老師與少數優生的對話,多數學生只是學習的陪客。長此以往,大多數學生就會越來越怯於或懶於思考與表達,沒有興趣學習。沒有全體學生共鳴的全員教學形式,定屬低效率的教學了。因此,我們必須把分層教學作為解決上述問題突破口,使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國小語文教學質量才有希望提高。

1、前提測評要有層次性

布盧姆認為,決定教學效果的主要變量有三:認知前提基礎、情感前提特性、教學質量。影響作用分別佔50%、25%、25%。在傳統教學理論與實踐中,往往重視後兩個變量而輕視前提認知基礎。目標教學則特別重視學生認知能力的檢測評價與提高。這是目標教學最重要的一次初始行為。強調前提測評的重要作用,是因為它是目標教學的第一環節。在學新課之前,對本節課預備性,基礎性和相關性的知識與技能的檢查,其作用在於判斷具體學情,查缺補漏,為建立新的知識作鋪墊,打基礎。所以,前提測評的.題目要分層,適合各個層次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基礎,為新課作鋪墊。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如高年級教材一般在第一課時的教學,可出示前提測評的題目:

a、讀準生字的字音。

b、能正確朗讀全文。a題可提問中下生,因為讀準生字的字音是單一要求,而且能獨立識字是大綱對高年級的學生的要求,中下層面的學生過關就即是全體學生都過關了。如果不過關,就要做補救工作,否則給日後帶來更多遺漏問題。b題則提問中等以上的同學。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恐防中下層學生熟字回生,讓中等以上的學生讀,可以帶動中下層的學生。其實這也是一個補救的做法。這樣做,使各層面的學生同時得到發展,為學習新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認定目標要有層次性

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是動態的、可變的這一規律,採用鼓勵性語言,激勵學生不斷上進。因此在認定目標時(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可認定達綱目標和提高目標,讓學生有方向,在他們的心裏,除了完成大綱目標以外,爭取完成提高目標。總之,要設法讓全班幾個層次的學生都進入積極的思維探索過程。

3、導學達標要體現分層教學、因材導達的要求。

導學達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也是決定目標教學成敗的關鍵。

教師在教學中千方百計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研究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特點,提供學習的條件和機會,實施分層教學,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積極、創造性地進行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落實國小語文素質教育的要求。

(1)設問分層

設問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在目標教學中實行設問分層,就能在羣體教學中滲透個別化的教學因素,儘可能為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為全體學生提供學習的條件和機會。所謂設問分層,就是在教學設計中依據學生的實際,既要照顧差生的接受能力,注意學生起點,設計一些層次較低的問題;又要為基礎較好的學生設計一些層次較高的問題。這樣,就能把教學的針對性、層次性協調起來,就能形成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智能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的局面。如潤河鎮中心國小吳瓊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在仙台》的第一自然段第一、二句時,她設計的思考提綱是:

a、一、二句各講什麼?

b、理解“物以希為貴”、“尊為”、“美其名曰”的意思。

c、這兩句話之間有什麼聯繫?顯而易見,這三個問題的難度是依次提高的,是針對各層次的學生而設計的。

(2)提問分層

問題的設計既然已經分了層,老師在提問時就要注意分層實施,讓各個層面的學生在課堂上受到觸及,都動起來,做學習的主人。如上面設計a題就是提問中下層面的學生。b題提問中等生。c題提問中上生。這樣做,就可以解決差生吃得消,優生吃得飽的問題,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學得更有信心。

(3)有足夠時間讓中下生考慮問題

布盧姆通過教育實驗確認:“只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適應其特點的幫助,一個學生能學好的,其他學生也能夠學好;學生學習的差異主要在速度,不在智力。”

分層教學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當前,尤其要花力氣提高中下生。在上課時,由於設問分層和提問分層,中下生就可以用別人思考兩個題的時間去思考一個題,甚至三道題,就可以向高層面靠近。這樣就可在達到低層面目標後做好“培優”的準備,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使各個層面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4、達標測評要有層次性

布魯納認為:“教育目標既要追求優異成績,也要培養參差不齊的才能,要幫助每一個學生獲得最好的智力發展。為此,要探求的是計劃一套向優秀學生挑戰的材料,而又不破壞那些不很幸運的學生的信心和學習意志”。鑑於這個指導思想和達標反饋的原則,教師要採用“多途徑的反饋,及時補救”的教學策略,設計不同層次的達標測評題目。其間應注意:

(1)同一知識點,要體現不同層次的要求。

同一知識點的達標測評的題目,既要有達綱的基本題,即是95%以上學生應掌握也能掌握的問題;又要考慮尖子生的需求,設計一些他們有能力解決的更難一點的題目。如邢元國小姜娟老師,在設計低年級“讀懂全文,回答課後問題”這類題目時,就分兩步走:一般學生簡單回答就可以了,尖子學生則要引用課文的句子回答。這樣做既能滿足大部分學生需求,又能滿足尖子生需求。但這過程中各層次之間又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層次的達標測評題,中下生也可以爭取完成,要鼓勵他們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再向前邁進一步。

另外,還可在達綱目標完成後,根據差異理論要求設計弱性作業。同一知識點,各個層面都出一道題,讓學生擇題而做,這樣可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個性,使學生學得更加靈活,滿足學生的成功慾望,增強兒童的自主意識。

(2)不同類型的知識面,也可以分不同的層面組織訓練。

一節課有的不單是要求掌握一個知識,而是要求掌握多個知識的。那麼,在設計達標檢測題時,可以參照上面同一個類型知識。多個層面展開訓練的原則來設計,要體現知識的遷移性訓練的要求。

四、改革評價標準,評價也要體現分層的要求

1、把評價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教學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終了環節,往往是安排在教學過程以後的。但布盧姆他不主張這樣做,他把教學評價引入教學過程,提出了形成性的評價教學理論,促進教學評價觀的根本改革。他認為:“教育必須日益關心所有兒童與青年的最充分的發展,而學校的將是尋找能使每個學生達到的最高水平的學習條件。”教學評價觀的改革就是其中一個,要改革評價觀,老師就不能像傳統教學那樣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評價放在教學過程的後面,而是運用成功的理論,對多個層面的學生及時進行客觀評價,把評價貫穿在整個課堂的教學過程中。

2、評價要注意教學藝術的靈活運用。

上課時由於採用了分層教學,分類指導,老師必然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去回答不同的問題,完成不同的作業,並給予評價。在評價時,要注意語言的藝術,中下生應以鼓勵為主,並可稍降低評價標準,讓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悦。對中上的學生要求稍高,如歸納段意,講出大概的意思,中下生只要基本答出來就可以表揚,給予肯定。但中上生錯漏一個字也要糾正,並指出歸納段意要準確,不能隨便。這樣,就可使幾個層面的學生都不成功的機會。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我們抓住這股力量,激發各類型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進取精神,才能推動各類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爭取國小語文教學大面積豐收。

五、幾點體會

國小閲讀教學經過一年多的“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教改實踐,我們的體會是:

1、教師備課難度較大。每次備課都要考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並據此設計教學過程和達標檢測題,而且要掌握好坡度,困此工作量大。但以往課堂中只顧中上生的現象已消失了,中下生積極起來了,這樣可促進大面積提高學生的質量。

2、學生方面,不論上、中、下水平的學生都成了學習的主人,堂上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學習目標,屬於自己的一份成功,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素質的提高。

我市國小語文的“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探索,只是剛剛開始,還有很多問題尚待我們去解決。但我們相信,只要深化國小語文目標教學質量研究,落實語文教學“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要求,國小語文教學質量就一定會大面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