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通過“班內分層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04W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手段和方式

通過“班內分層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方式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通過“班內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班內分層教學;最近發展區;正效應場;積極性

[問題提出]在課程改革形勢下,針對改革的要求和意見,如何落實教學新理念、領會新課標精神,教師常常有這樣的困惑:現在的課該怎麼上?講多了就是“灌”嗎?活動就是一切?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就不要板書了嗎?……其鋒芒卻實實在在指向課堂教學中如何處理好繼承與發展、形式與內容的關係,怎樣合理、科學、高效組織教學,以求得對新課標、教學理念獲得更深刻的認識。

[主要內容]

所謂“班內分層教學”就是在不打亂原班級的情況下,通過對學生分層、教學內容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區別施教,進行分層遞進教學。

一、具體做法是:

1.對學生恰當分出層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做大量的調查工作,綜合各次考試成績、平時表現、智力因素、學科基礎,把班內學生分成A、B、C三個組。分組情況單獨通知每個學生,做好思想工作,保證學生心情舒暢地按照自己相應的層次投入課堂學習。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後,通過不同形式測試、考核,對各層次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調整。

2.數學知識是由數學問題構成的。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基本手段。因此,無論是新知課、習題課、複習課還是講評課,都離不開數學問題的解決。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必須以解題活動為中心,即把問題做為教學的出發點。班內分層教學除把學生分層外,還要把教學內容分層。一方面把本節內容根據知識發生發展的規律設計幾組題,題組之間有着密切的內在聯繫,使知識由淺入深,由單個知識點到綜合運用,形成一個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組題圍繞一箇中心知識點設計低、中、高三個檔次的小題,幾個小題之間分出層次、拉開檔次,又形成幾個由低到高的小高潮。題與題之間,題組與題組之間環環緊扣、步步升高,形成一個有機結合的知識鏈。這樣用題組組織課堂教學內容,解每組題時,要求A組學生解低檔題,爭取解中檔題;B組學生解中檔題;爭取解高檔題;C組學生可以直接解高檔題,使知識發生發展的規律與學生的認識規律有機結合起來,同步進行,使教學目標指向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分層解題、分層指導、分層作業、分層評價。整個課堂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低起點、多層次、高要求”。低起點使課堂的起始階段人人都能參與,也都有用武之地。通過多層次的教學,使各類學生都得到發展,從而達到較高要要求。

3.“班內分層教學”利用題組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整個課堂以解題活動為中心。並且不同層次的學生解不同層次的習題,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中思維的積極或受阻情況隨時調控。這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渠道就不再是主要靠聽,而是靠解題。一方面憑藉已有知識解決相應問題,另一方面是利用已獲得的認知結構去掌握新的知識,從而擴充原來的認知結構。這就要求學生的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教師要隨時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發現問題,指導學生適應這樣的教學。

二、班內分層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優越性

1.落實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面向全體學生。班內分層教學較好地解決了統一施教與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的矛盾,有利於解決“差生吃不了,優生吃不飽”的弊端。

由於在教學中對差生實行“低起點”教學,自然就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改變其自卑和落後的心理。為實現差生轉化創造了條件。隨着教學活動層次化的由低到高的發展,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能力相應地得到了提高,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各自的發展。由於每節課都安排儘可能高層次的問題,對培養優生也很有好處,顯然有利於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2.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班內分層教學是通過題組,把本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分解為若干個不同層次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通過解題,自然地學習了所要學的數學知識。這樣就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數學問題的解決。顯然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中,自然地、輕鬆愉快地學習數學知識。這樣的教學就自然地變教師津津樂道地講為學生生動活潑、主動自覺地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3.數學教學的實質是數學思維過程的教學。

班內分層教學通過對學生分層,教學內容分層達到因材施教。這裏的一個關鍵性問題是教師的調控,即教師要恰到好處地處理好各層題目與各層學生之間的關係。

一般説,在學生按層次解了相應題目之後,再由教師控制師生共同由低到高地解決各層問題。在解決低檔題時,雖然B、C兩組學生沒有做,但他們完全可以在A組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快速反應,在短時間內拿出解題決策並迅速和出正確答案。這樣就自然地訓練了他們思維的敏捷性。同時A組學生回答了簡單問題,堅定了他的學習的信心,又為他們解中檔題打下了基礎;在解決中檔題時,由於A組學生剛解了基礎題,稍加努力就可以解決中檔題,這樣就容易激活他們思維的“最近發展區”,有利於他們思維的發展。C組學生此時的思維將更加活躍,因為他們要快速解決中檔題也不是十分輕鬆的了。每節課的重點就在於解決中檔題。這是要求大多數人都應掌握的層次,也是聯繫A、B、C三組學生思維的紐帶和橋樑。在解決高檔題時,教師根據內容和學生思維狀況適當處理,儘量使A、B兩組學生能夠夠得着、受啟發,又使C組學生有所得,進而訓練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

三、效果與問題

班內分層教學整個課堂自始至終三個層次學生的思維都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中差生由於起點較低,容易入手,他們根據自己的程度解題並且隨時都可以蹬上新的台階。這樣就較好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優生可以直接插高難題,為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創造了條件。這樣的課堂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正效應場,各類學生互相激勵、啟發,共同進步、提高。

經過十多年的具體實踐,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和探究,課堂效率得到了提高,取得的較好的教學效果。

班內分層教學有很多優越性,但也有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首先是一個班學生程度不同,教師要恰到好處地控制,使各層學生互相激勵、啟發,而不是互相干擾,難度較大;其次是增加了教師備課難度。對同一教學內容,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工作量也是很大的。所以説“班內分層教學”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較高,給廣泛推廣增加了難度。這就要求我們:再實在一點——尊重傳統,從實際出發,少一些想當然;再樸實一點——務實求真,擯棄浮躁和虛誇;再踏實一點——重實質、講實效,不要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