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英語六級寫作7個要點7 main points of CET

欄目: 素材及寫作指導 / 發佈於: / 人氣:8.43K

英語六級寫作7個要點7 main points of CET-4,6 writing

英語六級寫作7個要點7 main points of CET

一、 長短句原則。

工作還得一張一馳呢,老讓讀者讀長句,累死人!寫一個短小精闢的句子,相反,卻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如果我們把短句放在段首或者段末,也可以揭示主題: As a creature, I eat; as a man, I read. Although one action is to meet the primary need of my body and the other is to satisfy the intellectual need of mind, they are in a way quite similar. 如此可見,長短句結合,抑揚頓挫,豈不爽哉?牢記!強烈建議:在文章第一段(開頭)用一長一短,且先長後短;在文章主體部分,要先用一個短句解釋主要意思,然後在闡述幾個要點的時候採用先短後長的句羣形式,定會讓主體部分妙筆生輝!文章結尾一般用一長一短就可以了。

二、 主題句原則。

國有其君,家有其主,文章也要有其主。否則會給人造成"羣龍無首"之感!相信各位讀過一些破爛文學,故意把主體隱藏在文章之內,結果造成我們稀裏糊塗!不知所云!所以奉勸各位一定要寫一個主題句,放在文章的開頭(保險型)或者結尾,讓讀者一目瞭然,必會平安無事!特別提示:隱藏主體句可是要冒險的! To begin with, you must work hard at your lessons and be fully prepared before the exam(主題句). Without sufficient preparation, you can hardly expect to answer all the questions correctly

三、 一二三原則。

領導講話總是第一部分、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第二部分、第一點... 如此羅嗦。可畢竟還是條理清楚。考官們看文章也必然要通過這些關鍵性的"標籤"來判定你的文章是否結構清楚,條理自然。破解方法很簡單,只要把下面任何一組的詞彙加入到你的幾個要點前就清楚了。 1)first, second, third, last(不推薦,原因:俗) 2)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nally(不推薦,原因:俗) 3)the first, the second, the third, the last(不推薦,原因:俗) 4)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in the third place, lastly(不推薦,原因:俗) 5)to begin with, then, furthermore, finally(強烈推薦) 6)to start with, next, in addition, finally(強烈推薦) 7)first and foremost, besides, last but not least(強烈推薦) 8)most important of all, moreover, finally 9)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適用於兩點的情況) 10)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適用於兩點的情況)建議:不僅僅在寫作中注意,平時説話的時候也應該條理清楚!

四、 短語優先原則。

寫作時,尤其是在考試時,如果使用短語,有兩個好處:其一、用短語會使文章增加亮點,如果老師們看到你的文章太簡單,看不到一個自己不認識的短語,必然會看你低一等。相反,如果發現亮點-精彩的短語,那麼你的文章定會得高分了。其二、關鍵時刻思維短路,只有湊字數,怎麼辦?用短語是一個辦法!比如: I cannot bear it. 可以用短語表達:I cannot put up with it. I want it. 可以用短語表達:I am looking forward to it. 這樣字數明顯增加,表達也更準確。

五、 多實少虛原則。

原因很簡單,寫文章還是應該寫一些實際的東西,不要空話連篇。這就要求一定要多用實詞,少用虛詞。我這裏所説的虛詞就是指那些比較大的詞。比如我們説一個很好的時候,不應該之説nice這樣空洞的詞,應該使用一些諸如generous, humorous, interesting, smart, gentle, warm-hearted, hospital 之類的形象詞。再比如: 走出房間,general的詞是:walk out of the room 但是小偷走出房間應該説:slip out of the room 小姐走出房間應該説:sail out of the room 小孩走出房間應該説:dance out of the room 老人走出房間應該説:stagger out of the room 所以多用實詞,少用虛詞,文章將會大放異彩!

六、 多變句式原則。

1)加法(串聯)都希望寫下很長的句子,像個老外似的,可就是怕寫錯,怎麼辦,最保險的寫長句的方法就是這些,可以在任何句子之間加and, 但最好是前後的句子又先後關係或者並列關係。比如説: I enjor music and he is fond of playing guitar. 如果是二者並列的,我們可以用一個超級句式: Not only the fur coat is soft, but it is also warm. 其它的短語可以用: besides, furthermore, likewise, moreover

2)轉折(拐彎抹角)批評某人缺點的時候,我們總習慣先拐彎抹角説説他的優點,然後轉入正題,再説缺點,這種方式雖然陰險了點,可畢竟還比較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呢,我們説話的時候,只要在要點之前先來點廢話,注意二者之間用個專這次就夠了。 The car was quite old, yet it was in excellent condition. The coat was thin, but it was warm. 更多的短語: despite that, still, however, nevertheless, in spite of, despite, notwithstanding

3)因果(so, so, so)昨天在街上我看到了一個女孩,然後我主動搭訕,然後我們去咖啡廳,然後我們認識了,然後我們成為了朋友...可見,講故事的時候我們總要追求先後順序,先什麼,後什麼,所以然後這個詞就變得很常見了。其實這個詞表示的是先後或因果關係! The snow began to fall, so we went home. 更多短語: then, therefore, consequently, accordingly, hence, as a result, for this reason, so that

4)失衡句(頭重腳輕,或者頭輕腳重)有些人腦袋大,身體小,或者有些人腦袋小,身體大,雖然我們不希望長成這個樣子,可如果真的是這樣了,也就必然會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文章中如果出現這樣的句子,就更會讓考官看到你的句子與眾不同。其實就是主語從句,表語從句,賓語從句的變形。舉例:This is what I can do. Whether he can go with us or not is not sure. 同樣主語、賓語、表語可以改成如下的複雜成分: When to go, Why he goes away...

5)附加(多此一舉)如果有了老婆,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再講某個人的時候,她會插一句説,我昨天見過他;或者説,就是某某某,如果把老婆的話插入到我們的話裏面,那就是定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或者是插入語。 The man whom you met yesterday is a friend of mine. I dont enjoy that book you are reading. Mr liu, our oral English teacher, is easy-going. 其實很簡單,同位語--要解釋的東西刪除後不影響整個句子的構成;定語從句-借用之前的關鍵詞並且用其重新組成一個句子插入其中,但是whom or that 關鍵詞必須要緊跟在先行詞之前。

6)排比(排山倒海句)文學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此,如果非要讓你的文章更加精彩的話,那麼我希望你引用一個個的排比句,一個個得對偶句,一個個的不定式,一個個地詞,一個個的短語,如此表達將會使文章有排山倒海之勢! Whether your tastes are modern or traditional, sophisticated or simple, there is plenty in London for you. Nowadays, energy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oil, coal, natural gas, solar heat, the wind and ocean tides. We have got to study hard, to enlarge our scope of knowledge, to realize our potentials and to pay for our life. (氣勢恢宏) 要想寫出如此氣勢恢宏的句子非用排比不可!

七、 挑戰極限原則

既然十挑戰極限,必然是比較難的,但是並非不可攀!原理:在學生的文章中,很少發現諸如獨立主格的句子,其實也很簡單,只要花上5分鐘的時間看看就可以領會,它就是分詞的一種特殊形式,分詞要求主語一致,而獨立主格則不然。比如: The weather being fin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nt to climb the Western Hills. Africa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 its size being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China. 如果您可一些出這樣的句子,不得高分才怪!

聽懂新聞英語的十大方法

(一)儘量先以自己熟悉的語言瞭解新聞內容

剛到ICRT 國內新聞中心上班的外籍記者,雖然多半中文程度並不差,但是有時候“新聞中文”並不強,在翻譯或閲讀一些中文的新聞稿時,雖然可以查單字,但要完全瞭解整體的意思,往往有些困難。發生這樣的狀況,我會建議他們先去看英文報紙的同樣一則新聞,透過自己的母語,瞭解其中的來龍去脈,再回來看中文稿時,本來以為很複雜的內容,就變得簡單多了。

同樣的,在進行當天的英文新聞學習前,先從中文的媒體瞭解當天主要的國際或國內新聞內容,在聽英文新聞時,就容易多了。當然,這是在學習期間,過了入門的階段,就不需要了。

(二)掌握各類新聞英語的有限單字

世界之廣,事件之多,大部分的人一定認為,要掌握新聞英語的相關單字,恐怕好幾千個,要背完一整本的新聞字庫,才有辦法聽懂。這個想法似乎很合邏輯,但是其實有個極大的錯誤,從政治新聞到娛樂新聞,當然很可能有幾千個單字,但是相關的單字每幾個月,甚至每幾年才出現一次,就是所謂的rarely used vocabulary(罕見單字),例如:multilateral currency realignment(跨國貨幣調整)或planned obsolescence(計畫的陳廢),如果連這些也要背,那可真是不得了。

幸好,每天新聞會遇到的單字,八成五以上,都是我們稱為的commonly used vocabulary (常用單字)。換言之,只要你能掌握這五、六百個重複出現的單字(也就是本書所介紹的字彙),就可以聽懂八成五以上的新聞。其它一些較專門的財經或科學等新聞字彙,等主要的單字會了之後,再慢慢的增加難度。

(三)遇到聽不懂的地方不要去想它,繼續聽下去

你一定有個經驗,在聽英語新聞或英語節目時,遇到一個你不會的字或沒聽清楚的段落,就開始想它的意思,往往造成接下來的內容全都沒聽清楚。所謂“一心不能二用”,絕不可以在聽的同時,邊想前一句的意思,要養成一個習慣,那就是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思考,專心聽下去。

某個段落沒聽懂,可能的原因有幾個,也許有個沒學過的單字,或有較特殊的句型,也許主播播報的速度一時加快,甚至自己分心沒聽好。無論原因是什幺,不管它就繼續聽下去,還是有可能將主要內容聽懂,因為九成的時候,漏掉一點,不會是關鍵到讓你無法連接下面的意思,但是如果思惟卡在前一句,肯定全軍覆沒。

但如果另外那一成確實是關鍵呢?要是有空,可以上網找相關內容的新聞,瞭解一下是否有關鍵單字或內容較不熟悉,如果是重要新聞,一般來講不會報一次就不報了,可以收聽當天其它整點新聞的播報,也許還可以聽到同樣的新聞,也許聽第二次就完全瞭解了!

(四)不要太在乎特殊難懂的人名及地名

2000 年初夏,裴濟發生政變,沒多久就宣佈戒嚴令,軍方的領導人,頭銜連姓名叫“Fiji military commander Commodore Frank Bainimarama”,每次我播報新聞,唸到這裏時,都差點要吃螺絲。想一想,連我都要花時間先練習這些較難唸的名字,而聽眾聽我播報,三秒就過去了,難怪有人對這些外國人名及地名叫苦連天。

遇到這樣的狀況時,該怎幺辦呢?別理它吧!説實話,我自己聽 BBC 或 CNN 的新聞,也常常聽到不太熟悉的人名或地名,如某國家的人,也許我沒聽過,很可能聽完新聞你再問我,我也答不出來他的名字,但是多半時候對了解新聞內容並不影響,我只要知道他是某國的國會領導人就夠了。再如俄羅斯南部某個難唸的小城鎮發生什幺事,清楚它他是俄羅斯南部的小城鎮,足夠我瞭解新聞內容。你也可以試試這種方法,不要為複雜的名稱所困擾。當然,重要的新聞人物及地名還是得熟悉一下。

(五)以正確的播報速度來學習

我剛來台灣時,常常有人找我為一些英文教材配音。進錄音室時,我坐在麥克風前,拿了稿子開始念,沒念幾句,負責人請我是否可以念慢些,於是我從頭開始,放慢了速度,唸了幾句,他又問我可不可以再慢些。等到教材出版後,我聽了卡帶,自認為不但聽起來怪怪的,對學會也沒有幫助,因為人正常説話根本不是這樣的。

經常有本地朋友抱怨,我在ICRT 播報新聞的速度,快得讓他們聽不太懂,我只能説,這是播報新聞正常的速度,即使 ICRT 播的慢些,等到你要聽BBC或CNN ,還是會聽不懂。那該怎幺辦呢?我來台灣時,基本的中文會話不成問題,時間久了,報紙也能讀看,但是打開中廣或三台的新聞,還是覺得“霧煞煞”,於是我將中文新聞錄音下來,重複的聽,如果不會的單字,請朋友幫忙聽一下,聽到上百遍,直到完全聽懂為止。因為我自己這樣的練習,現在聽中文新聞,一個字都不會漏掉。

有了手上的這套教材,你不用自己錄音,更不需要麻煩別人幫忙聽,但是你會發現,專業的播音員錄製在CD 片上的新聞都是以正常的速度播報,因為這樣才能真正的學會新聞英語,如果聽不太懂,多聽幾次,一定大有進展。但是,如果用一些速度放慢的教材,那隻能永遠聽教材,真正新聞的速度會跟不上。

(六)儘快鎖定大略的新聞內容

不知你是否注意過,聽英語新聞時,主播經常會在報某條新聞前,來句類似And now in sports...(現在進入體育新聞),或Turning to the Middle East ...(轉向中東地區??)或In U.S. election race news...(有關美國選舉新聞??)等,沒有一定格式或説法,這樣短短的一句,就是要讓不同類型新聞的轉變自然些。

播報某條新聞前,來個這樣的“自我介紹”,對學習新聞英語是很有幫助的。怎幺説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到目前為止,我聽得懂的台語還是有限,如果隨便跟我説幾句,我很可能聽不懂,但是若有人先讓我知道他準備跟我聊的話題,接下來對我就容易的多了。這個情形跟新聞前給你一個小提示一樣,知道即將要接收哪一類的訊息,可以先準備一下自己的思惟。

當然,不是每條新聞前都會給你這樣的提示,要是沒有,自己也得趕快鎖定內容及方向,如果看電視新聞的話,可以試着從畫面瞭解是哪一類的新聞;若是廣播的話,也應該從第一句就可以判斷。

(七)經常聽,經常練習

或許你會認為這幺簡單的道理不用説也知道,但是你會發現,最簡單的道理也是最重要的。

我記得剛來台灣不久,中文尚未十分流利,只要回美國幾個星期,回台灣之後,講起中文來,舌頭便不聽使喚,結結巴巴的。後來,我與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個東方語言學教授聊起來,他説,其實只要每天花點時間接觸它,就可以完全避免這樣的狀況。

(八)雖然要“聽”新聞,正確的“説”也很重要

本書的目的,是讓你打好收聽新聞英語的基礎,做個一流的“聽眾”,但聽力再怎幺好的中國人,不會自己想做英語主播,所以為什幺要管發音呢?其實,這個道理是很簡單,如果自己對某一個新聞單字的發音不對,很可能會聽不懂,例如唱片或記錄叫record,錄音也叫record,但是前者念﹝re'cord﹞,後者念﹝'record﹞,如果認為這個字只有一個發音,很可能就會弄混。

有時候也很容易將兩個不同單字的發音弄混,例如:Philadelphia battered Chicago, winning 14 to 1.(費城擊敗芝加哥,以 14 比 1 贏球。)如果這句的battered聽成batted,雖然發音接近,但意思就不對了。

避免這方面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聽本書所附的 CD 時,單字的部分自己也跟着念。如果花一點時間確定自己的發音是否正確,對聽懂新聞英語也會有幫助。

(九)瞭解學習新聞英語的過程及進步的速度

學習任何東西,尤其是語言,就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到了某個階段,學習的速度會自然而然的加快。學習新聞英語的起步階段,也許經常覺得聽不懂,但是繼續努力,不知不覺會發現,費的精神較少,但聽得懂的部分變多了。

為何瞭解這個過程是訣竅之一呢?因為很多人還不到“半途”就以為自己學不會,但是其實只要有恆心,絕對可以有令人非常滿意的成果。

(十)對自己有信心

一定有人説,講這個誰都知道,但不少人對自己卻是沒有信心或信心缺乏,而對自己學習的進度及成果大打折扣。英文有句話:We are our own worst enemy.(最大的敵人,便是自己),雖然學新聞英語一點都不難,但如果心裏想:“我一定學不會”。還沒有開始奮戰,已經被自己打敗了,要突破自己設下的心裏障礙,比實際學習的障礙還更困難。也要對自己有信心,英文有另外一句話,就是What the mind can conceive, it can achieve.

成功推銷自己的五大祕訣

許多的年輕朋友在外企英語面試的時候都會碰到一連串的面試,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不能夠將自己“推銷”給人力資源的面試官。在面試官面前如何的用地道流利的英語來“推銷”自己,介紹自己的強項和工作風格非常重要。其實在這方面有五個必備的自我“推銷”的表達方式,而這些表達方式是一定要讓面試官瞭解到的:

第一點:writing a personal mission statement

它的意思是“敍述個人的工作任務説明”。這一點對於應聘者非常重要,能夠時常保持對自己崗位和責任的書面陳述是一個有計劃、有組織人才的重要體現。所以,在面試時別忘了對面試官提及這一點。

第二點:updating skills through training so that you remain active and marketable

這句話的意思是“時常通過職場培訓來獲取技能,這樣就更容易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説在面試時別忘了提到自己希望能夠定期參加培訓。這樣不僅能夠讓面試官知道自己很“上進”,同時也能夠真正地獲取增長技能的機會。

第三點:keeping a work diary

這一點的意思是“堅持書寫工作日誌”。在對面試官提及自己的強項時,別忘説自己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事無鉅細的全部記錄下來,時時監測自己的工作進度和工作效率,這是一個很好的工作習慣,面試官會對你“青睞有佳”的。

第四點:developing self-awareness

在職場中“不斷提高自我意識”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大型企業都注重員工的自我意識的培養。所謂的自我意識就是指員工都能夠有工作自覺性、自控力,對自我教育和提高有推動作用。人只有意識到自己是誰,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才會自覺自律地去行動。所以,千萬別忘了在面試時提到自己的“self-awareness”。

第五點:ready to seek help of a mentor

工作中的“把上級當作自己的導師”是一個十分積極的工作態度和上下級的溝通方法。同時,這也是自己能夠加速成長,升職加薪的“不二祕籍”。希望各位在職場打拼的朋友都能這一點“心領神會”,尤其是別忘了對面試官提及這一點。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的寫作亮點

新概念第三冊是一本主要集合了閲讀與寫作精華的教材,從新概念三冊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提煉出很多的亮點為我們的四級寫作增色,往往一個較好的句型或詞彙結構就能使整篇文章煥然一新,給人一種新鮮極強的衝擊力。我們先簡單回想一下我們的同學在四級寫作中必出現的一些常用詞彙或結構:議論文一進入分點論證立刻就會用 first (firstly , secondly) 這樣的過度詞,一談到根據什麼,就會使用according to, 一説到某種現象越來越普遍就一定會用 more and more,一談到什麼觀點就會用 I think, in fact, in my eyes, 一想加強語氣就會用very,甚至實在搜不到詞了,連用好幾次very?? 等等。 試想一下,四級寫作的閲卷老師每天會改無數的作文,每篇作文千篇一律都會必然出現上述的一些詞,當他改完幾十篇這樣的作文後,還會慷慨地打出高分麼?我在教學中反覆強調,所謂這樣的常用詞或結構,其實就是我們在寫作中常常不能用的詞或結構。要想脱穎而出,必須講求拋棄俗氣的常用的寫作手法。我們從新三中儘可輕鬆找到令人為之振奮的詞彙結構。

一、詞彙亮點。

More and more 我們可以換用成accumulate(lesson 1, 1.4 when the evidence began to accumulate?),(increase 也已被太多人使用)如“超女引起了越來越多觀眾的興趣。”The audience’s interests on the Super Girl have been accumulating. 對於in my eyes,我們可以使用for my own part;According to, 我們可以使用in the light of.

二、選詞。

在記敍文裏一個簡單的動作新三的選詞也是非常講究的,如Lesson 22,(1.13) He entered the cell and presented the letter to the aristocrat.(沒有使用give, pass 或show, 使用了present這個比較正式的詞更能體現當時舞台的氣氛)

三、用詞的多變豐富性。如表示不同程度的詞彙結構在新三裏出現的有:rarely, considerable, reluctantly, gigantic, highly, tremendous, this is no doubt that?? indeed, much to someone’s amusement/surprise/happiness/sadness, no one can... genuinely, etc.這裏需要強調的是新三裏使用多次的一個表示強調語氣的手法,fail to do something, 配合在fail 前加個never, 那這個結構將給文章帶來非常堅決的語氣。

四、謀篇。

1,當需要論證某事物的另一方面時,新三多處採用了只用某常用結構的後半部分的手法。如Lesson 11,(1.4), On the other hand, is never troubled by such feelings?lesson 12,(1.4)The other side of the picture is quite the opposite以及lesson 23,(1.5) On the other hand, your stomach would turn at the idea of frying potatoes in animal fat. 這三個例子裏,全文都沒有on the one hand, on the first side等,達到簡潔而又醒目的效果。

2,議論文大多需要我們論證一件比較有爭議的現象:可以採用這樣的結構來開篇:Lesson 23,(1.9)No creature has received more praise and abuse than the common garden snail. 如論證春節是否該禁止燃放鞭炮,我們就可以仿寫成No festival product has received more praise and abuse than the firework.

在議論文中,學生總要陳述自己的觀點,要想使自己的觀點有説服力,我們須要把握好一點:好的議論文是處處都是自己的觀點,但不帶一點“我”的痕跡,用第三人稱的口吻貌似客觀地講述事實,而並不是第一人稱,這樣文章就更有説服力和可信度。比如 lesson 22, (1.3)one would expect them to know their parts by heart??此句的變化形式為it is widely expected that?on 27,(1.1) It has been said that everyone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五、修辭手法多樣。

Lesson 23,(1.14) ?a huge number of snails taking a stroll on some of my prize plants. (擬人) lesson 31,(1.9) eccentricity had become legendary long before he died.(hyperbole)

六、簡潔。

在lesson 12,(1.3)裏有一句對荒島理想生活的描述,看起來非常普通:Life there is simple and good.這句話非常乾淨利落地描述了整個理想化後的荒島生活,我們寫作也是如此,一篇好的文章就應該是simple and good.

七、語言的渲染力。

Lesson 42.(1.29) In the eerie silence of the cavern, the only sound that could be heard was made by water which dripped continuously from the high dome above them. 僅僅用eerie來修飾silence 就充分體現了這種寂靜的特別,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總而言之,學習新三,可以從選詞,結構,謀篇,修辭手法,語言的簡潔與張力等各方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011四級閲讀破解方案:篩選有效信息

關於如何提高閲讀能力,老師們講得都很多,各種方法和技巧也是層出不窮。其實無論冠以何種名稱,無外乎兩條線索。

第一、通過抓住文章中鮮明地表達起承轉合關係的詞彙來把握句間邏輯關係,進而推測文章內容重點、預估命題線索,最後藉由關鍵詞的幫助力圖使其與文後題目相結合——若出題點與閲讀重點恰巧吻合則往往能順利得到答案。

毋庸諱言,這種方法在應對傳統閲讀考試中的細節題型和部分推理題時往往比較有效,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大大縮短解題時間。但其缺陷在於,隨着各類閲讀考試不斷演化,純粹意義上的細節題的比重正在逐步降低。以四六級閲讀而論,對主題和文章結構的考察往往與細節相互交織,罕有不“牽一髮而動全身者”。難怪很多考生都在反映07年的題目怪招(引用一些網友的看法,甚至是“損招”、“賤招”)頻出,看似稀鬆平常的文章做起來信心很足,大有“望盡天涯路”的爽快之感,可一看最後的分數卻是唏噓不已。可見死抓細枝末節的詞彙和個別語法現象在面對今時今日的閲讀考試時可謂綆短汲深。這種方法沒有能夠跟上命題者思路的調整,一味抱殘守缺故收效甚微。

第二、辨析文章結構,找到“經典模塊”——如現象解釋,如開門見山,如觀點對立,等待——套用模塊固定思路按部就班、順藤摸瓜逐個擊破。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在針對結構清晰命題思路相對穩定的考題時能夠把題目按既有模塊對號入座,一一還原到文章各段之中。但實際演練起來卻容易出現這麼幾種情況:要麼動起筆來大腦一片空白,所謂結構模塊早已拋擲九霄雲外;要麼搜腸刮肚,卻苦於無法將手頭的文章套入模版,所謂“按部就班”、“順藤摸瓜”到頭來卻變成一籌莫展。閲讀不同於寫作,每一篇文章可能涵蓋了2個甚至3個結構模塊,而經典模塊屬於大腦抽象思維高度概括的產物——和韋伯所説的“理想模型”頗有幾分類似——這句話的潛台詞是“模型”原封不動地出現在社會現實(考試)中的可能性逼近於零。無怪乎大量考生抱怨,這套方法等看到答案聽完老師講解總算是後知後覺了。

綜上所述,兩套傳統解題方式都只是部分揭示命題規律,很容易陷入命題者故布疑雲的“羅生門”。另外,只糾纏細節或只從大處着手也不符合一般人的閲讀習慣和認知規律,會導致大腦下意識地牴觸,遑論進行主動有效的閲讀呢。但如果我們能夠打破兩條思路之間的藩籬,按照一般閲讀習慣將其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就能夠開闢出“第三條道路”,從文本再建構的角度切入閲讀。

按照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看法,文章所提供的是文本(text),解題者所作的工作大致就是按照題目要求找到其中的樣本,進行闡釋。由此可見,文章閲讀的第一個層次或曰第一個步驟——也是在拿到一篇新文章時最符合人類認知習慣的就是在接觸文本信息時有意識地對其篩選、過濾,剪除宂餘信息提取有效的新信息。閲讀考試意在檢查學生對超出其既有知識儲備的文本新信息的接受能力。這裏的接受不僅僅只是一個被動的瞭解,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對信息整理、加工、歸納和品評的過程。細心的同學也許會發現,這裏所謂的瞭解和整理所對應的是大量的細節題,歸納所針對的是主旨題,加工往往是推理題型,而品評則是推測作者的言外之意,甚或要求進行讀者進行批判性閲讀(critique reading)——對這種能力的考察四、六級相對要少些,但它卻是考研英語閲讀中命題者屢試不爽的法寶。在這幾項能力當中,瞭解和整理是基礎,正確地加工、歸納還有品評都建諸在前二者之上。瞭解、整理、加工、歸納和品評統稱為對文本的解構。這些是主動型閲讀中的心理過程。閲讀理解考試區別於積極型閲讀的特殊之處在於還要根據命題者要求選擇答案——這就是對文本的二度建構或曰再建構。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便可以在閲讀過程中做到縮小範圍,重點突破,切中肯綮,進而揣摩作者的原筆原意,從而杜絕那種對文本信息漫無邊際、浮光掠影式的無效掃描。

我們不妨算一筆帳。閲讀文章的字數往往在320左右。而題目永遠只能有5個,每一題的答案往往是針對一到兩個句子,加起來也就是100個字左右。這100個字,大約30%左右的信息量就是有效的新信息,也就是我們要了解和整理的信息。能夠做到順利地篩選出這部分新信息並主動接受也就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那麼哪些信息能夠算作是有效信息呢?由於篇幅限制我們僅舉出三類:轉折、因果和比較。舉個例子,06年12月份的第一篇文章在首段大量出現轉折詞,這些轉折所在的部分就是我們建構答案的主要信息區間。這裏就完成了第一步瞭解的工作。通過進一步的分析我們發現,首段末句的轉折在文本意義上的層次明顯高於其他各句。其原因就在與之前的轉折是具體例證,還停留在事實闡述的層面上;而末句的轉折超越了單純的事實闡述進入到理論抽象階段。從篇章語言學(text linguistics)的角度上來講,稱之為“具體-概括模式”;或者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講,就是“分-總結構”。上述這個過程也就是信息整理的進程(其中業已涵蓋了部分的歸納)。整理和歸納的結果是我們必須從末句出發,按照題目要求重新建構文本。其實這個重新構建文本的進程已經由命題者代為完成——選項中最符合原筆願意的即是在對原文解構基礎之上而重新建構的文本。解題者的任務是把整理之後的信息與選項的文本進行邏輯關係的比較,選出最為接近者。(如何做邏輯關係的比較超出了本文範圍,需要另外撰文分析。但同學們要記住最常見的重構文本的方法無外乎抽象概括、等價替換、語序倒置、角度轉換這些。)希望同學們能夠在平常的訓練中對照此法,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從而真正提高閲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