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蘭亭集序賞析(共10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1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0篇《蘭亭集序賞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蘭亭集序賞析》相關的範文。

蘭亭集序賞析(共10篇)

篇1:蘭亭集序賞析

蘭亭集序賞析

原文

永和(1)九年,歲在癸gui(三聲)醜,暮春(2)之初,會於會(kuài)稽(3)山陰之蘭亭,修禊(xì)(4)事也。羣賢(5) 畢至(6),少長(zhǎng)(7)鹹(8)集。此地有崇山峻嶺(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帶(12)左右,引以為流觴 (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雖無絲竹管絃之盛(15),一觴一詠(16),亦足以暢敍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氣清,惠風(19)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20),所以(21)遊目騁(22)懷,足以極(23)視聽之娛,信(24)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25)。或取諸(26)懷抱,晤言(27)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28)。雖趣舍萬殊(29),靜躁(30)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將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隨事遷(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37),猶不能不以之興懷(38),況修短隨化(39),終期(40)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豈不痛哉!

鑑賞

文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歎。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記敍蘭亭聚會盛況,並寫出與會者的深切感受。先點明聚會的時問、地點、緣由,後介紹與會的人數之多,範圍之廣,“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接着寫蘭亭周圍優美的環境。先寫高遠處:“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再寫近低處“清流激湍”;然後總寫一筆:“映帶左右”。用語簡潔。富有詩情畫意。在寫景的基礎上,由此順筆引出臨流賦詩,點出盛會的內容為“一觴一詠”,“暢敍幽情”,“雖無絲竹管絃之盛”,這是反面襯托之筆,以加張表達賞心悦目之情。最後指出盛會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時,“天朗氣清”為下文的“仰觀”、“俯察”提供了有利條件;“惠風和暢”又與“暮春之初”相呼應。此時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觀”、“俯察”,“遊目騁懷”、“視聽之娛”完全可以擺脱世俗的苦惱,盡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發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與會者的感受歸結到“樂”字上面。筆勢疏朗簡淨,毫無斧鑿痕跡。

文章第二段,闡明作者對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緊承上文的“樂”字,引發出種種感慨。先用兩個“或” 字,從正反對比分別評説“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的兩種不同的具體表現,一是“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一是“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然後指出這兩種表現儘管不同,但心情卻是一樣的。那就是“當其欣於所遇”時,都會“快然自足”,卻“不知老之將至”。這種感受,正是針對正文“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的聚會之樂而發,側重寫出樂而忘悲。接着由“欣於其所遇”的樂引出“情隨事遷”的憂,寫出樂而生憂,發出“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慨歎、文章至此,推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最後引用孔子所説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話來總結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後一段説明作序的緣由。文章緊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發議論,從親身感受談起,指出每每發現“昔人興感之由”和自己的興感之由完全一樣,所以“未嘗不臨文嗟悼”,可是又説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筆鋒轉向了對老莊關於“一生死”,“齊彭殤”論調的'批判,認為那完全是“虛誕”和“妄作”。東晉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莊,喜好虛無土義的清談,莊子認為自然萬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莊子·齊物論》),且把長壽的彭祖和夭折的兒童等同看待,認為“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作者能與時風為悖。對老莊這種思想的大膽否定,是難能可貴的,然後作者從由古到今的事實中做了進一步的推斷:“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基於這種認識,所以才“列敍時人,錄其所述”,留於後人去閲讀。儘管將來“事殊事異”,但“所以興懷。其一致也”。這就從理論上説清了所以要編《蘭亭詩集》的原因。最後一句,交代了寫序的目的,引起後人的感懷。文字收束得直截了當,開發的情思卻綿綿不絕。

這篇序言疏朗簡淨而韻味深長,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風格。且其造語玲瓏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駢文的精品。《蘭亭集序》在駢文的幾個方面都有所長。在句法上,對仗整齊,句意排比,如“羣賢畢至,少長鹹集”,“仰觀宇廟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兩兩相對,音韻和諧,無斧鑿之痕,語言清新、樸素自然。屬於議論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簡沽,富有表現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齊彭殤”和“修楔事”這樣淺顯易儲的典故,這樣樸素的行文與東晉對代雕章琢句,華而不實的文風形成鮮明對照。

這篇文章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老莊學説主張的無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篇2:蘭亭集序賞析

蘭亭集序 賞析

本文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歎。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記敍蘭亭聚會盛況,並寫出與會者的深切感受。先點明聚會的時問、地點、緣由,後介紹與會的人數之多,範圍之廣,“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接着寫蘭亭周圍優美的環境。先寫高遠處:“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再寫近低處“清流激湍”;然後總寫一筆:“映帶左右”。用語簡潔。富有詩情畫意。在寫景的基礎上,由此順筆引出臨流賦詩,點出盛會的內容為“一觴一詠”,“暢敍幽情”,“雖無絲竹管絃之盛”,這是反面襯托之筆,以加張表達賞心悦目之情。最後指出盛會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時,“天朗氣清”為下文的“仰觀”、“俯察”提供了有利條件;“惠風和暢”又與“暮春之初”相呼應。此時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觀”、“俯察”,“遊目騁懷”、“視聽之娛”完全可以擺脱世俗的.苦惱,盡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發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與會者的感受歸結到“樂”字上面。筆勢疏朗簡淨,毫無斧鑿痕跡。

文章第二段,闡明作者對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緊承土文的“樂”字,引發出種種感慨。先用兩個“或”字,從正反對比分別評説“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的兩種不同的具體表現,一是“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一是“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然後指出這兩種表現儘管不同,但心情卻是一樣的。那就是“當其欣於所遇”時,都會“快然自足”,卻“不知老之將至”。這種感受,正是針對正文“遊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的聚會之樂而發,側重寫出樂而忘悲。接着由“欣於幾所遇”的樂引出“情隨事遷”的優,寫出樂而生憂,發出“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慨歎、文章至此,推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最後引用孔了所説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話來總結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後一段説明作序的緣由。文章緊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發議論,從親身感受談起,指出每每發現“昔人興感之由”和自己的興感之由完全一樣,所以“未嘗不臨文嗟悼”,可是又説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筆鋒轉向了對老莊關於“一生死”,“齊彭祖”論調的批判,認為那完全是“虛誕”和“妄作”。東晉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莊,喜好虛無土義的清談,莊子認為自然萬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莊子·齊物論》),且把長壽的彭祖和夭折的兒童等同看待,認為“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作者能與時風為悖。對老莊這種思想的大膽否定,是難能可貴的,然後作者從由古到今的事實中做了進一步的推斷:“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基於這種認識,所以才“列敍時人,錄其所述”,留於後人去閲讀。儘管將來“事殊事異”,但“所以興懷。其一致也”。這就從理論上説清了所以要編《蘭亭詩集》的原因。最後一句,交代了寫序的目的,引起後人的感懷。文字收束得直截了當,開發的情思卻綿綿不絕。

這篇序言疏朗簡淨而韻味深長,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風格。且其造語玲瓏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駢文的精品。《蘭亭集序》在駢文的幾個方面都有所長。在句法上,對仗整齊,句意排比,如“羣賢畢至,少長鹹集”,“仰觀宇廟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兩兩相對,音韻和諧,無斧鑿之痕,語言清新、樸素自然。屬於議論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簡沽,富有表現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齊彭蕩”和“修楔事”這樣淺顯易儲的典故,這樣樸素的行文與東晉對代雕章琢句,華而不實的文風形成鮮明對照。

這篇文章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老莊學説主張的無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敍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篇3:蘭亭集序賞析

《蘭亭集序》記敍的是東晉時期清談家們的一次大集會,表達了他們的共同意志。文章融敍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文筆騰挪跌宕,變化奇特精警,以適應表現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後兩個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敍事、寫景,先敍述集會的時間、地點。然後點染出蘭亭優美的自然環境:山嶺蜿蜒,清流映帶;又風和日麗,天朗氣清,仰能夠觀宇宙之無窮,俯能夠察萬類之繁盛。在那裏足以“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能夠自由地觀察、思考,滿足人們目視耳聞的需求。那裏正是與會者“暢敍幽情”、盡興盡歡的絕好處所。這些描述都富有詩情畫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靜、閒適的。

後一部分,筆鋒一轉,變為抒情、議論,由欣賞良辰美景、流觴暢飲,而引發出樂與憂、生與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緒頓時由平靜轉向激盪。他説:人生的歡樂是極有限的,待歡樂得到滿足時,就會感覺興味索然。往事轉眼間便成為了歷史,人到了生命的盡頭都是要死的。由樂而生悲,由生而到死,這就是他此時產生的哲理思辨。他認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從而進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併產生了一種珍惜時間、眷戀生活、熱愛禮貌的思考。壽夭、生死既是一種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規律,他在文中就難免流露出一種感傷情緒。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緒又趨於平靜,他感到人事在變遷,歷史在發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無常,時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傳後世,以承襲前人,以啟示來者。

綜觀全篇,本文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歎。[5]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千古盛傳的名篇佳作。

篇4:蘭亭集序賞析

《蘭亭集序》,又題為《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聚蘭亭,賦詩飲酒。王羲之將諸人名爵及所賦詩作編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詩序》(見後)影響很大,其成就又遠在《金谷詩序》之上。?

文章首先記述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與會人物,言簡意賅。之後描繪蘭亭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周圍景物,語言簡潔而層次井然。描述景物,從大處落筆,由遠及近,轉而由近及遠,推向無限。先寫崇山峻嶺,漸寫清流激湍,再順流而下轉寫人物活動及其情態,動靜結合。然後再補寫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輕揚的春風,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萬物。意境清麗淡雅,情調歡快暢達。蘭亭宴集,真可謂“四美俱,二難並”。?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別離,所謂“興盡悲來”當是人們常有的心緒,儘管人們取捨不一樣,性情各異。剛剛對自我所向往且最終獲致的東西感到無比歡欣時,但剎那之間,已為陳跡。人的生命也無例外,所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語)、“老冉冉其將至兮”(屈原語)、“人生天地間,奄忽若飆塵”(《古詩十九首》),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當想到人的壽命不論長短,最終歸於寂滅時,更加使人感到無比淒涼和悲哀。如果説前一段是敍事寫景,那麼這一段就是議論和抒情。作者在表現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歎中,流露着一腔對生命的嚮往和執着的熱情。?

魏晉時期,玄學清談盛行一時,士族文人多以莊子的“齊物論”為口實,故作放曠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個頗具辯才的清談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夢想上,王羲之與一般談玄文人不一樣。他曾説過:“虛談廢務,浮文妨要”(《世説新語·言語篇》)在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確地指斥“一死生”、“齊彭殤”是一種虛妄的人生觀,這就明確地肯定了生命的價值。?

這篇文章具有清新樸實、不事雕飾的風格。語言流暢,清麗動人,與魏晉時期模山範水之作“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文心雕龍·明詩篇》)迥然不一樣。句式整齊而富於變化,以短句為主,在散句中參以偶句,韻律和諧,樂耳動聽。?

在結構和章法上以情感為線索,敍中有情,以情説理。第一段在清麗的境界中,着重寫一“樂”字,由樂而轉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經過一番痛苦的思考後,不覺感到無限的悲哀,最終以一“悲”字作結。情感色彩迥乎不一樣,前後過渡卻妥帖自然。?

作者以其精妙絕倫的書法書寫這篇文章,真跡據説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從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見其“龍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説:“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大或小,隨手所如,皆入法則。”

篇5:蘭亭集序賞析

公元353年,也就是永和九年,王羲之和當東晉的名土謝安諸人,相聚在浙江紹興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蘭亭,一齊做修禊的事,修禊是古代的一種習俗,據説,每年農曆三月三日,人們如果臨水而祭的話,就能夠“除兇祥,去宿垢”《晉書·禮志》,文人雅集,自不免詩文唱和,不曾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次不經意的“一觴一詠”,竟然誕生了一篇在中國藝術、文學和哲學史上產生深遠意義的名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提到《蘭亭集序》,人們首先想到書法,這篇被後人譽為“國之瑰寶”的`書法藝術傑作,也堪稱一代“書聖”王羲之的巔峯之作,作者在宴酣之餘,筆走靈蛇,兔起鶻落,一揮而就,篇中十七年“之”字,極盡變化之能事,洋洋灑灑,無一雷同。據云,他自此以後創作的作品再難其右,能夠説,《蘭亭集序》之於羲之,猶《廣陵散》之於嵆康,無論就個人,還是中國文化而言,都是不可無一,不能有二的曠世佳作,它是作者多年藝術素養厚積薄發和實踐創作天才靈感碰撞、交匯、融合的產物。令人遺憾的是,《蘭亭集序》的真跡,經過數百年的輾轉,最終落入了唐太宗手中,這位嗜字如命的貞觀天子,百年之後把它作為至愛帶入地下,此刻何處,已遙不可考了。

幸好,我們還有《蘭亭集序》文章可讀,這篇金石之文在文學上的價值堪與書法比美,二者交相輝映,使後世之人得以誦吟之,呤歎之,懷想之,神往之……

《蘭亭集序》可是廖廖數百字,卻堪稱魏晉玄學散文的集大成者,它的文風澹泊自然,它的文筆清新幽雅,行文如“風行水上,略無沾滯”,又如深潭淺瀾,顯隱有致,王羲之舉重若輕,以蕭簡之筆發深婉感慨之聲,令人讀之唏噓不已,同時也給讀者極大的審美享受。

除了文學,我更欣賞文中所展示的風雅文化之美,蘭亭之集,既是名士宴遊之集,也更是魏晉風度,名士風流的集中展示,透過聚會的盛況,我們能夠深深感受到風雅文化的陶冶,文章雖無一字提雅,而又無一句不雅:雅景、雅人、雅事、雅懷,真可謂“不着一字,而盡得風流”。但,這一切並不是文章的主旨。

《蘭亭集序》最重要的一點,是經過宴遊之樂的渲染、鋪墊來引發自我對生命本體的思考,通篇迷漫着人生難再,如電如霧,似幻似真,不可預知,不可挽留的無奈和無助的情緒。縱觀歷史,古往今來,也不知有多少聖人賢者對人生的終極意義有過這樣或那樣的求索,但似乎都沒有一種完美的答案,唯一的相同,那就是:人生永遠應對變化,永遠帶着遺憾,這是問題,也是答案,卻永遠無法解決,王羲之説:“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悲夫!”也許,思考的本身就是意義的全部,且讓我們細細的賞玩: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鍥事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起首以疏淡之筆輕輕點題,直言聚會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由。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好一處風景!由遠及近,由靜而動,突出景緻的闊、幽、清,俗話説“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有美景如斯,“不有雅詩,何申雅懷?”為下文感慨伏筆。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

在彎曲的流水上放上漆制酒杯,杯中注滿酒,讓酒杯順流而下,與會的文人分散坐在流水邊,酒杯流到誰前面,誰就取飲賦詩,這是何等雅事!又是何等趣事!真如神仙中人,不帶半點煙火之氣,恨不生此時,適此地,而逢其事也,唯其盛宴如斯,而又盛筵難再,為下文感慨再伏筆。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信可樂”三字將宴遊之樂渲染達至高潮,正所謂“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下段筆鋒陡轉,直抒胸臆。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一樣,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近,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廖瘳數語,引出了對生命本體的思考,他説:人這一輩子啊,真是短暫,有的人相見言歡,在一室之內抒發人生的抱負,有的人寄情山水,過着放縱無羈的生活,雖然他們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可是,當他們沉醉其中的時候,真的不明白自我正一天天老去啊,等到有一天,突然對熱愛的東西產生了厭倦,情隨事遷,不免會發生感慨,不知自我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而人生短暫,一下子就到了盡頭,一切都歸於空無,想到那裏,真是讓人傷感啊!

這段話讓我想起蘇東坡的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雪上偶爾留趾爪,鴻飛哪復計東西!”不是嗎?人生真的是一個無法預知,無法停留,無法回頭的漂泊之旅,所有的悲歡得失如前水復後水,古今相續流,所有的人都無法跳出這個輪迴,所以,他之後説: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悲夫!”

應對匆匆流逝的光陰,人們除了感慨人生的無常之外,又還能做些什麼呢?想起這些,真讓人悲痛啊!也許,也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忘懷得失。

“故列敍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千載之下,會有人看了這篇文章,發出如我相同的感慨。

嗚呼,“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蘭亭美景和那些宴遊的人都已成過眼雲煙,唯有這篇序言,仍帶給後人長久的思索。

我最終發現,羲之先生一天也沒離開我們啊!

篇6:蘭亭集序賞析

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舉行修楔儀式。許多名士都參加了,年輕的年長的都來了。那裏有高峻的山嶺,茂密的樹林,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流,湍急的流水,映襯在亭子的左右。引清流作為飄流酒杯的彎曲水道,大家排列而坐於曲水之旁,雖然沒有音樂伴奏的熱鬧氣氛,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詠詩,也足以盡情地抒發深藏的感情。這一天呀,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春風柔和,温暖舒暢。仰望宇宙空間的廣大,俯察萬物種類的繁多,因而縱目遊覽,舒展胸懷,完全能夠盡情享受眼看耳聞的樂趣,實在是很歡樂啊。

人們生活在一齊,很快就度過了一生。有的人把自我的胸懷抱負,在室內與人應對面地交談;有的人憑藉某種事物寄託自我的情懷,無拘無束地生活。他們對生活的取捨千差萬別,性格也有安靜浮躁的不一樣,但他們都高興於自我所接觸的事物,對於自我暫時得的,高興滿足,竟沒有想到老年將要到來了。等到他們對所愛好的事物已經厭倦,感情隨着事物的變化而改變,感慨也就隨着產生了。從前感到高興的東西,頃刻之間,已成為陳跡往事,尚且不能不因為它而產生感慨;何況人的壽命長短要聽憑上天決定,終歸於死呢。古人説:“死生也是一件大事。”豈不悲痛嗎!

我每次看到古人對死生髮生感慨的原因,都像符契那樣完全相合,未嘗不應對文章感歎悲傷,但不能從內心理解它。我本來明白把死和生看作一樣是虛誕的,把長壽和短命看作相等是荒謬的。後人看待我們今日發生的感慨,也會像我們今日看待古人發生的感慨一樣,不能從內心理解,可悲啊!所以我一一記下這次蘭亭集會的人的姓名,抄錄他們所作的詩。即使時代變了,事情不一樣了,但人們產生感慨的原因、情景是相同的。後世的讀者,也將對我這篇文章產生一番感慨。

這篇序文可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生動而形象地記敍了蘭亭集會的盛況和樂趣。其中對蘭亭地理形勢和自然風物的描繪,短短几句,不但寫出了蘭亭環境的清幽,也寫出了與會者的雅情。後半部分抒發了盛事不常、人生短暫的感慨,情緒頗為憂傷;但緊之後經過對“一死生”“齊彭殤”的批判,又表現出了一種達觀精神。這在玄學盛行,崇尚老莊的魏晉,可謂獨樹一幟。

這篇序文產生於雕詞琢句的駢文風行時代。但它不追求華麗辭藻,敍事寫景清新自然,抒情議論樸實真摯,這是難能可貴的。

篇7:蘭亭集序賞析

魏晉書畫藝術,從“形神兼備”發展到“離形神似”,講求自然,順乎神理,既有道家的“飄逸”,又有儒家的“文質”,是華美與質樸的相結合,後來又將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書畫藝術從對外在客觀世界的表現轉向人的內在精神世界的抒發。[]王羲之就是晉代書法的傑出代表,後世尊為“書聖”,其《蘭亭序》法帖也被尊崇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居會稽山陰。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師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衞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達到了“貴越羣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四十餘居住在山陰的一些文人來到蘭亭舉行“修禊”之典,參加雅集的多為當世名士,一道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大家即興寫下了許多詩篇,事後這些詩篇彙編成集,《蘭亭序》就是王羲之為這個詩集寫的序文手稿。序文受當時南方士族階層信奉的老莊思想影響頗深,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王羲之的行書在當時獨樹一幟,這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文風清秀、語語珠璣,是古代序跋散文中的妙品,更珍貴的是書法藝術達到了登峯造極之顛。此序共二十八行、三百廿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創造出一個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豐驅,且賦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風儀: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雖尺幅之內,羣賢畢至,眾相畢現。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僅表現在異字異構,而且更突出地表現在重字的別構上。“天馬行空,遊行自在”,凡重複的字,寫法各不相同,如五個“懷”字、七個“不”字,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表現,都依類賦形,千變萬化。其中“之”字多達二十字,有的如楷書工整,有的似草書流轉,但都大小參差,千姿百態,令人讚歎不已。

《蘭亭序》道媚勁健的用筆美,流貫於每一細部。略剖其橫畫,則有露鋒橫、帶鋒橫、垂頭橫、下挑橫、上挑橫、並列橫等,隨手應變。其豎畫,則或懸針,或作玉筋,或墜露,或斜豎,或弧豎,或帶鈎,或曲頭,或雙杈出鋒,或並列,各盡其妙。其點,有斜點、出鋒點、曲頭點、平點、長點、帶鈎點、左右點、上下點、兩點水、三點水、橫三點、帶右點等等。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長曲撇、弧撇、回鋒撇、帶鈎撇、曲頭撇、並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長,其折,有橫折、豎折、斜折。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鋒捺、帶鈎捺、長點捺、隼尾捺等。其鈎,則有豎鈎、豎彎鈎、斜鈎、橫鈎、右彎鈎、圓曲鈎、橫折鈎、左平鈎、回鋒減鈎。無論橫、豎、點、撇、鈎、折、捺,真可説極盡用筆使鋒之妙。

《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最卓越的藝術品,往往在極小的空間裏藴含着極豐裕的藝術美。《蘭亭序》就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於尺幅之中的輝煌的書藝殿堂。唐太宗讚歎它“點曳之工,裁成之妙”。黃庭堅稱揚説:“《蘭亭序》草,王右軍平生得意書也。反覆觀之,略無一字一筆,不可人意。”

蘭亭序點畫注重提按頓挫,精到而多變,同一點畫,寫法多樣,無法而有法,能寓剛健於優美。結構強調欹正開合,生動而多姿,同一字形,絕不重複,能盡字之真態,寓欹側於平正。[]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總覽全篇,揮灑自如,收放有度,點畫從容而神氣內斂。自始至終流露着一種從容不迫,瀟灑俊逸的氣度,給人以高雅,清新,華美,藴藉的藝術感受。從形質到神韻均成為後人學習行書的典範。

《蘭亭序》表現了晉人特有的超然玄遠的深情與風采,這種深情與風采為晉人所獨有,為後人景仰。《蘭亭序》書法,符合傳統書法的最基本審美觀.“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温文爾雅’。其筆法剛柔相濟,線條變化靈活,點畫凝練,書體以散求正,具有敬側、揖讓、對比的間架美感,成為“中和之美”書風的楷模。

欣賞《蘭亭序》,會獲得一種非凡的藝術享受。蘭亭修禊,使王羲之觸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諦,在物我兩忘的境界中,一氣呵成,揮寫下千古傑作《蘭亭集序》,正因為他情深意厚,故能情注毫端而天趣自在;也因為他筆法精嚴,故能使筆底如行雲流水而形神兼具;更因為他諸美皆備,故能使這篇文稿的揮寫最終達到高華圓融的境界。在這件盡善盡美的作品面前,後世名家雖竭力臨仿,卻都未能得其全。南唐張泊雲:“善法書者,各得右軍之一體。若虞世南得其美韻而失其俊邁,歐陽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於變化,薛稷得其清而失於窘拘。”而王羲之本人也只寫下這一傑構,其後他再度書寫《蘭亭序》,都不能及原作的神妙絕倫,沈尹默説“當時逸少本天全”,讚美了《蘭亭序》的傑出有其不可重現的機緣,自然就非他人所能企及的了。

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寫道:“右軍《蘭亭敍》,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後世珍視其布白之美,臨摹者雖難免滲入各自的筆性,但無人稍變其章法布白。正如解縉在《春雨雜述》中所説的那樣:“右軍之敍蘭亭,字既盡美,尤善佈置,所謂增一分太長,虧一分太短。”《蘭亭序》的章法,彷彿如天生麗質,翩翩起舞,其舞姿之美是無與倫比。

王羲之的書法以縱長的體勢衝擊扁平的隸意.筆致偏重骨力,又從拙樸中產生姿媚,淳古之風猶在,獨秀之關飄逸,其書法之美、之韻已超越了先賢和當時的書家,成為兼取眾美、裁成新體的書法集大成者。

篇8:蘭亭集序賞析

《蘭亭集序》與《逍遙遊》,皆是穿透“宇宙之大”“品類之盛”,去追索心中的那片燦爛星空。後者重在放下名利等塵俗羈絆,追求絕對自由的境界,而前者則重在思考“俯仰一世”之間,抒發對生命侷限性的深刻而凝重的感慨,對人類永遠無法擺脱這種侷限性的悲惜。“樂”“痛”“悲”三段三字,寫自然,論死生,結構清晰,情脈明朗,情切意深,耐人尋味。

然而讀到施蟄存的《批〈蘭亭序〉》,頓覺芒刺在背。施先生分析得一針見血,反觀我讀《蘭亭集序》不僅不能細察見微,反而卻是心情愉悦,既感慚愧,又覺耐人尋味。但一想,施先生也是給學生“講過幾十遍”,也曾講完後對學生讚不絕口地説:“好!好文章!”時,心也就釋然些了。可如何給學生講呢?困擾人心的問題。近讀《中國青年報》中一篇題為《國小語文教科書需要一場手術》的文章,覺得有説不出的味道來,高中語文教材中到底有多少矇蔽代代人的“權威”呢?——杜牧的《阿房宮賦》,好,但經反覆考古證實,阿房宮壓根就沒建成,那“賦”是杜牧想像出來,我輩要考要背。還有多少呢?願我們都如施先生一樣,不信書,敢挑刺,少點奴性,多點個性。

王羲之的《蘭亭序》,儘管它來歷不明,聚訟紛紜,至少在唐朝以後,總可以算是古文名篇了吧?不過,這一名篇,還是靠唐太宗李世民的吹捧,在書法界中站住了腳,在文章家的觀感裏,它似乎還沒有獲得認可。許槤的《六朝文絜》、王文濡的《南北朝文評註讀本》都不選此文,可知這兩位六朝文專家,都不考慮這篇文章。曾國藩的《經史百家雜鈔》也不收此文。可知這篇文章在近代的盛行,作為古文讀物,還是姚惜抱的《古文辭類纂》和吳氏昆仲的《古文觀止》給它提拔起來的。

我在中學時,國文教師已經給我講過這篇文章,可惜我早已記不起老師如何講法。自己當國文教師時,也給學生講過幾十遍,也記不起當時我如何講法。大約都是跟着各種註釋本,一句一句地講下去。講完之後,讚不絕口地,對學生説:“好!好文章!”

從“向之所欣”到“悲夫”這一段文章,是全文主題思想所在,可是經不起分析。我和那位女教師逐句講,逐句分析,結論是對這段名文下了十二字評語:“七拼八湊,語無倫次,不知所云。”

請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這是説人生短促,一瞬之間,一切都過去了,使人不能不感傷。底下接着卻説:“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這是説:何況壽命長短,都隨大化(自然)決定,歸根結底,都是同歸於盡。這一節的思想是和上一節對立的,既然知道人壽長短,同歸於盡,為什麼還會感傷於人生之短促?這個“況”字怎麼加得上去?

再接下去,卻説:“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這個古人是誰?是孔仲尼。不是真的孔仲尼,真的孔仲尼沒有説過這句話。“死生亦大矣”,見《莊子·德充符》,作者抬出一個假設的孔仲尼來和一個跛腳駝背的王老做論辯的對立面。王老的思想代表莊周,對於人的生命認為無論壽夭,同歸於盡。孔仲尼卻認為人的死生,關係很重大,儘管長壽和短命,同是終盡,但這是從同的現象看,如果從不同的現象看,死生的意義就不同了。

“死生亦大矣”,雖然不是孔仲尼真的説過,但在一部《論語》中,也可以找到註釋。“未知生,焉知死?”可見孔子在生死之間,更重視“生”。他要解決、求知的是人的生存問題,而無暇考慮死亡問題。“仁者壽”,可見孔子並不以為“修短隨化”,人的善良品德可以延長生命。顏淵早死,孔子哀慟道:“天喪予。”天使我大受損失。可知人的生與死,有時也是一個重大的得失問題。

把“死生亦大矣”這一句的意義講明白,就可以發現這一句寫在“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之下,簡直無法理解作者的思維邏輯。底下還加一句“豈不痛哉!”我們竟不知道他“痛”的是什麼?

更奇怪的是,接下去又來一句:“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我們再看上文:“俯仰之間,已為陳跡。”這是一種興感之由。“修短隨化,終期於盡。”這是又一種興感之由。

“死生亦大矣。”這也是一種興感之由。明明是三種興感之由,至少包括莊、孔兩派的人生觀,怎麼會“若合一契”呢?

再讀下去,見到一句“不能喻之於懷”,剛才讀過一句“不能不以之興懷”,只隔了一行,就出現重複句法,亦是修辭學的毛病。前半篇文章中有“絲竹管絃”,已經被宋朝人批評過,這裏一句,還沒有人指出,順便在此批一下。不過,這不是大問題,姑且存而不論。

下面來了一個驚人的句子:“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為妄作。”上文“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二句用的是肯定語氣,這不是“一死生,齊彭”的觀點嗎?隔了二行,卻説這個觀點是“虛誕”和“妄作”,豈不是自相矛盾?

接下去,又避開了上文的論點,説道:“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我們無法揣摩作者“悲”的是什麼?因為今昔二字在上文沒有啟示。今是什麼?“已為陳跡”嗎?昔是什麼?“向之所欣”嗎?或者,“今昔”指“死生”嗎?一般的註釋,都説:今是今人,昔是古人。那麼,作者所悲的是:一代一代的人,同樣都有“前不見古人”的悲哀。大約作者之意,果然如此,不過應該把今昔釋為今人今事與古人古事。但這兩句和上文十多句毫無關係,連接不上,依文義只能直接寫在“向之所欣”四句之下。因此,這中間十多句全是雜湊,迷亂了主題,豈非“語無倫次,不知所云”?

這件事,已過去二十多年了。今天看神龍本《蘭亭帖》,忽然想起舊事。因略有空閒,故秉筆記之。反正我已快要“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用不到再“明哲”了。

篇9:蘭亭集序賞析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敍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翻譯: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陰曆三月初,(我們)會集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在這裏,年長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蘭亭這地方有高峻的山峯,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羅帶一般)環繞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飲酒一杯,詠詩一首,也足以令人抒發內心深處的情意。

這一天,清明爽朗,和風習習。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藉以縱展眼力,開暢胸懷,極盡視聽的樂趣,實在是快樂呀!

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時把自己的志趣抱負,在室內暢談;有時就着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自己的情懷,不受拘束,自由放縱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取捨愛好各不相同,恬靜與躁動不同,(可是)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自己所要的東西暫時得到了,感到高興和自足,不覺得老年即將到來;等到(對於)所喜愛或得到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着事物的變化而改變,感慨隨着產生。過去感到高興的事,轉眼之間成為舊跡,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觸,何況壽命的長短,聽憑造化,最後歸結於消滅!古人説:“死生是一件大事。”怎麼能不悲痛呢?

每當看到古人(對死生)發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樣相合,沒有不面對他們的文章而感歎悲傷的,不能明白於心。本來就知道,那種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説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説法是妄造的。後代的人看現在,也正如同我們今天看過去一樣,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抄錄他們做的詩賦,即使時代變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們興發感慨的由緣,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後世的讀者,也將有感慨於這次聚會的詩文。

作者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東晉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縣人)。初為祕書郎,庾亮請為徵西參軍,累遷長史,拜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徵為吏部尚書,不就,授護國將軍,遷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晚年稱病去官,放情山水,弋釣為樂。卒贈金紫光祿大夫。有詩文集十卷。清人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稱其書札有遠見卓識,“誠東晉君臣之良藥”;贊其“蘭亭詠詩,韻勝金谷”。於此可見王羲之文學成就。又以擅長書法名世,草隸尤精,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遊龍,論者評為古今之冠。他所創作和書寫的《蘭亭集序》,既是書苑珍品,也是文壇傑作,千百年來向為人所盛讚和傳頌。

【賞析】

浙江紹興西南渚山上的蘭亭,周圍環境優美,風景宜人。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與當時名士謝安、孫綽以及本家子侄凝之、獻之等四十一人宴集於蘭亭,飲酒賦詩,各抒懷抱。羲之除賦詩二首外,事後併為詩集寫了這篇序。序文生動而形象地記敍了這次集會的盛況和樂趣,抒發了盛事不常、人生短暫的感慨。在玄學盛行、崇尚清談的東晉,王羲之能反對“虛談廢務,浮文妨要”(《世説新語·言語》),可謂獨標一幟。本文斥老莊“一死生”、“齊彭殤”為“虛誕”、“妄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露出不甘虛度歲月的積極進取意向。南朝初期,雕辭琢句的駢文已逐漸風行,這篇序文不追求華麗的辭藻,自闢蹊徑,敍事狀景,清新自然,抒懷寫情,樸實深摯,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和諧一致。

篇10:蘭亭集序的賞析

作者:王羲之

永和⑴九年,歲在癸(guǐ)醜,暮春⑵之初,會於會(kuài)稽(jī)⑶山陰之蘭亭,修禊(xì)⑷事也。羣賢⑸畢至⑹,少長(zhǎng)⑺鹹⑻集。此地有崇山峻嶺⑼,茂林修竹⑽,又有清流激湍⑾,映帶左右⑿,引以為流觴(shāng)曲水⒀,列坐其次⒁。雖無絲竹管絃之盛⒂,一觴一詠⒃,亦足以暢敍幽情⒄。

是日也⒅,天朗氣清,惠風和暢⒆。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shèng)⒇,所以(21)遊目騁(chěng)(22)懷,足以極(23)視聽之娛,信(24)可樂也。

夫(fú)人之相與,俯仰一世(25)。或取諸(26)懷抱,悟言(27)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28)。雖趣(qū)舍萬殊(29),靜躁(30)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zàn)得於己,快然(31)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隨事遷(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37),猶不能不以之興懷(38),況修短隨化(39),終期(40)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嘗不臨文嗟悼(jiēdào)(43),不能喻(44)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shāng)為妄作(45)。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fū)!故列敍時人(46),錄其所述(47),雖世殊事異(48),所以興懷,其致一也(49)。後之覽者(50),亦將有感於斯文(51)。

注:據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課本,“不知老之將至”之前並無“曾”字,而且從原文圖片中也可看到沒有“曾”。應該是後人所加。請廣大網友注意。

《蘭亭集序》【白話翻譯】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陰曆三月初,(我們)會集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在這裏,年長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蘭亭這地方有高峻的山峯,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羅帶一般)環繞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飲酒一杯,詠詩一首,也足以令人抒發內心深處的情意。

這一天,清明爽朗,和風習習。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藉以縱展眼力,開暢胸懷,極盡視聽的樂趣,實在是快樂呀!

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把自己的志趣抱負,在室內暢談;有的人就着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自己的情懷,不受拘束,自由放縱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取捨愛好各不相同,恬靜與躁動不同,(可是)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自己所要的東西暫時得到了,感到高興和自足,不覺得老年即將到來;等到(對於)所喜愛或得到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着事物的變化而改變,感慨隨着產生。過去感到高興的事,轉眼之間成為舊跡,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觸,何況壽命的長短,聽憑造化,最後歸結於消滅!古人説:“死生是一件大事。”怎麼能不悲痛呢?

每當看到古人(對死生)發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樣相合,沒有不面對他們的文章而感歎悲傷的,不能明白於心。本來就知道,那種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説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説法是妄造的。後代的人看現在,也正如同我們今天看過去一樣,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抄錄他們做的詩賦,即使時代變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們興發感慨的由緣,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後世的讀者,也將有感慨於這次聚會的詩文。